【雕塑点缀珠江碧道,彰显滨水人文之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在广州塔至阅江路的6.6公里长碧道上,可以观见艺术之滥觞——这里新坐落14件享誉海内外的雕塑。
近年来,海珠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成“广州塔—阅江路”新时代驿站6个,由东至西分别是会展东、会展中心码头、新时尚、广州琶洲、财富码头、新风尚。随着驿站群一同与市民游客见面的,还有来自海珠三代雕塑家潘鹤、梁明诚、许鸿飞的雕塑作品。
这些雕塑不仅反映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脉络,体现海珠区艺术薪火生生不息,还与驿站群、碧道组成有机整体,成为构建生态、文化、幸福海珠的重要一环,点亮群众生活。

近日,记者专访两位海珠雕塑家及一位雕塑家的后人,了解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对碧道雕塑的思考。

“20”后潘鹤:造物寄意,见证历史

《虎门销烟》《怒吼吧!睡狮》《得了土地》《艰苦岁月》《广州解放纪念像》《开荒牛》《和平少女》……出自潘鹤之手的7件雕塑,时间跨度从虎门销烟到改革开放,在广州琶洲·新时代驿站和新时代驿站·会展中心码头之间的碧道上一字排开,向市民游客生动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潘鹤生卒于广州,享年95岁,70多年艺术生涯中留下数百件作品,分布在全国60余座城市。其作品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如同史诗般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正如中国美协的评语,“他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不失浪漫主义形式特征,其大批为国家而作、为人民造像的经典力作,是革命岁月和改革时代的见证,为现当代雕塑史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时代记忆。”

经历战乱与改革,决心为时代作注

1925年,潘鹤出生于广州。从童年到少年,社会的战乱与变革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后来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潘鹤回忆道,自己一共经历了16场战争,看到了曾经的民不聊生,艺术成了他宣泄苦闷情感的途径。

潘鹤一开始师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创作了《数米犹堪充半腹》《饿殍途中剩一堆》等作品。后来,他的兴趣转移到西方油画雕塑上。随着新中国成立,国家逐渐安定繁荣,潘鹤创作出《艰苦岁月》《省港大罢工》《得了土地》等作品。

上世纪80年代,潘鹤提出“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大力推动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如今,安放在深圳的《开荒牛》、珠海的《珠海渔女》、日本长崎的《和平少女》、北京的《怒吼吧!睡狮》等,均是他创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

然而,城市雕塑不仅是凝聚艺术家思想的实物,还受到城市规划定位的制约。潘鹤之子、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馆长潘奋对记者笑言,潘鹤尤擅“夹带私货”,即在满足城市规划和官方需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自己的思想。比如在创作《开荒牛》时,潘鹤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牛”这个意象,一只前脚跪着,寓意为人民鞠躬尽瘁,后面拉着盘根错节的老树根,象征将阻碍改革开放的一切旧观念连根拔起。

兴建雕塑艺术园,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如果将作品比作自己的孩子,那潘鹤雕塑艺术园的建成,就是将潘鹤这分散在60余座城市的孩子重现在自己的故乡,让它们“承欢膝下”。2007年,广州市和海珠区两级财政共投入7000万元,在海珠区后滘西大街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园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园内按照“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和谐”五个主题进行作品展示,“这些作品的位置都是我父亲当时一个个亲自确定的。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时,我们就梳理发现,父亲一生所创作的这些作品正代表中国百年发展历程,所以就按照这五个主题来设计。”潘奋说道。

潘奋表示,自己和父亲都在海珠区成长,这里是文化的聚宝盆,拥有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知名学校,人才辈出,感谢政府让父亲的作品在潘鹤雕塑艺术园得到集中展示。今年年初,海珠区更是选择了7件潘鹤雕塑,矗立在碧道之上。“父亲认为,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像别的绘画艺术需要到博物馆、美术馆去观看,城市的公共空间就是城市雕塑的舞台,只要路过就能看见,在引导价值观、提高人文修养、彰显城市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海珠区一和我提出在碧道放置雕塑的建议时,我就同意了。”

潘奋还告诉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碧道的潘鹤雕塑是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素材,引起强烈反响,甚至促成了海珠区启动“潘鹤雕塑艺术园综合提升项目”。7月1日,潘鹤雕塑艺术园改造后重新开放,园区陈列更加清晰全面地介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并新增多媒体设备,升级园区广播系统,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开放约13年的潘鹤雕塑艺术园被注入新活力。

“30”后梁明诚:中西交融,承前启后

夜幕低垂,新时代驿站·会展东灯光“啪”一下亮起,显出与白日完全不同的柔美来:建筑的光带如同缓缓流动的江水,屋面坡道上的数千盏芦苇灯点缀夜空。旁边梁明诚的《钢琴》《小提琴》雕塑,在灯光的映衬下,线条感更为强烈,与驿站一道给予人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

在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进程中,梁明诚属于“承前启后”的一代:在上世纪80年代前,梁明诚的创作风格深受潘鹤影响,两人一起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等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后,梁明诚在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开始对抽象变形雕塑语言的摸索和探讨,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中外交流转观念,写实写意两开花

1959年,20岁的梁明诚入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由潘鹤担任他的雕塑任课老师,“他(潘鹤)对我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梁明诚直言,那时他深受潘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熏陶和影响,在校期间就创作了《女生产队长》《新娘》等作品。毕业后,梁明诚从潘鹤的学生转变为潘鹤的合作伙伴,陆续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铜墙铁壁》等。

改革开放春风起,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打开了梁明诚的眼界。1980年-1982年,梁明诚由文化部选派赴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到了意大利后,我看到了流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一下子我的观念就开放了,雕塑除了写实的、红色的,还可以这样。”

于是,他将这种风格大胆运用到雕塑中,在意大利创作的《海风》被认为是他整个艺术生涯风格转变的关键节点。此后,他相继创作了《海天》《钢琴》《大提琴》等艺术作品,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以置于新时代驿站·会展东旁的《钢琴》《大提琴》为例。梁明诚介绍,两者以写意的手法,勾勒出两名正在演奏的如痴如醉的音乐家,表现音乐的韵律美,“钢琴的旋律是轻松的、丰富的,因此我用线条描出钢琴和人像,摒弃钢琴本身的沉重感,显得通透高扬。大提琴的旋律则是深沉悠远,因此雕塑显得敦实和谐。”

然而,梁明诚并没有一味转向现代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风格作品并行。他认为,雕塑艺术是宽广的、不设限的,只要是好作品,群众都会喜欢。

艺术氛围海珠生,耄耋之年醉创作

如今,漫步在海珠区土华村梁明诚工作室内,每走几步就能遇见他风格不同的作品,令人大饱眼福。梁明诚表示,作为雕塑家,他的创作灵感、视野不局限在一个区域,但海珠区毋庸置疑是养育他的地方,为他提供良好的创作氛围。

事实上,研究梁明诚的经历可以发现,他在青少年时期漂泊无定,却又在兜兜转转中与海珠联系紧密。1939年12月,梁明诚在广东省南雄县一个普通家庭呱呱坠地。1944年,南雄沦陷,年仅5岁的梁明诚与家人逃难至粤东平远县。1949年,梁明诚一家搬迁至广州,梁明诚入读位于海珠区南村路的广州市第五中学。1955年,梁明诚初中毕业后,赴湖北武昌入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1958年,随校回广州。次年,被学院保送升入位于海珠区昌岗东路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78年开始留校任教。退休后将工作室选址定在土华村。“我就是海珠人,10岁开始我就在海珠各条河涌游泳,这里水美景美,是养人的好地方。”82岁的梁明诚回忆道。

从垂髫至耄耋,梁明诚在海珠待了大半生。他表示,他将在工作室内尽己所能再做些雕塑。他认为雕塑是时代与艺术的交响、形体和心灵的碰撞,不论是在驿站外矗立的雕塑,还是他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作品,只要路过的人看到了,有体悟,就是雕塑的全部作用。

“60”后许鸿飞:探索多元,走向世界

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距离广州塔并不远,平日接待大量游客。为了让游客感受快乐生活,海珠区选择在该驿站外,从西往东依次放置许鸿飞的《花城六月天》《吻》《三弹音乐》《童趣》《肥年肥舞》,逗趣的“肥女”形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海珠形象,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点”。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雕塑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一部分雕塑家开始创作或世俗或谐趣的作品,强调与大众的交流。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许鸿飞正是这种世俗、谐趣、亲民风格的探索者。

毕业初期觉迷茫,肥女系列辟新路

许鸿飞出生于广东阳江。1990年从位于海珠区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他有好几年找不到创作的感觉。“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广东到处是建设的热潮,我就接了许多城市雕塑来做。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大的艺术创作,后来却发现不少的城市雕塑是工程,还不是我想追求的东西。”许鸿飞说。

几年的城市雕塑经历,让许鸿飞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艺术的创作,“肥女”便是在此情况下诞生。1998年,许鸿飞在位于海珠区的工作室——石磨坊,创作出人生第一个“肥女”。一开始,许鸿飞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件作品。1999年,著名艺术家黄永玉来到许鸿飞工作室,一眼相中“肥女”,并提议许鸿飞可以做“肥女”系列。当时的许鸿飞还担心不主流,不好拿奖、评职称,但黄永玉却表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特点,跳出学院的套套。就是这句话,让本还踟蹰的许鸿飞下定决心。

其实,肥女人的形象并非许鸿飞首创,但如今在雕塑界,说起“肥女”,就能想到许鸿飞,这是为什么?许鸿飞将此归结为“坚持”二字。20多年来,许鸿飞坚持以“肥女”为主人公,不断丰富她(们)的形象:她(们)时而奔跑,时而骑车,时而与情人拥吻,时而与孩子玩闹,不曾改变的是她(们)身上鲜活欢乐的神态,“‘肥女’就像我们的街坊邻居、我们遇到的路人,那种肢体上的亲切感使得她(们)更加容易将快乐传递给人们。”许鸿飞表示,海珠区这次将他的五件作品放在广州塔旁碧道上,正是希望将广州的快乐和艺术传递更远。

泥巴刻刀不离手,带领作品走世界

自2013年以来,许鸿飞带着他的“肥女”从海珠奔向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巡展42场,其作品还被古巴哈瓦那市政府、俄罗斯列宾美术馆、法国卢万河畔莫雷市政府、意大利米兰市政府等30多个机构永久收藏。许鸿飞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讲好中国故事”。“在巡展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外国友人,在看到‘肥女’雕塑来自中国雕塑家后,不约而同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严肃死板的,无法创作幽默的雕塑。当看见这些雕塑后,他们也明白在中国生活充满了快乐幸福,所以才能有这样的作品。”

成长于中国繁荣富强的时代,许鸿飞代表的是新一代雕塑家不拘一格、灵活多元的创作特点,但他认为“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所有雕塑家不能忘却的初心。在展现积极向上中国形象的“肥女”之外,近年来许鸿飞还创作了《白天黑夜》《山高人为峰》等“抗疫”系列作品和《不忘初心》《马克思》《西岛女民兵》等主旋律作品。如今他仍日日浸淫在海珠的工作室内,以时代进程为灵感缪斯,用泥巴和刻刀,将脑海中喷涌的灵感一一成型。
记者观察发现,经过约一年的精心打造,广州塔—阅江路碧道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的“五道”贯通,让群众感受生态活力;融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驿站群的建成,让群众拥有休息休闲的舒适环境;艺术风格多元的雕塑群的矗立,美化和装点了城市,丰富群众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实际上,广州塔—阅江路碧道的精心打造只是海珠区谋划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塑造更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复合功能和文化魅力的开端。记者了解到,海珠区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的目标,按照优于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广州塔景区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在珠江沿岸29.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推进12个贯通提升单元建设,串珠成链打造高端产业带、科技创新带、历史文化带、都市景观带、滨江休闲带、公共服务带,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效益相统一;在沿江空间按照公共活动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居住空间的梯次布局,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市民,打造幸福海珠。

步履不停

——初见

人活一世,可以有许多的喜欢:蓝天白云,风霜雨雪,山川河流,绿树红花,俊男靓女……所有美好的,都可以喜欢,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同视角不同心境之下会有不同的发现,喜欢,情理之中。可是爱却不同,它是自私的,纯粹的,不可以分享。爱是揉进骨血里的牵挂和依赖,是能牵动喜怒哀乐的根源,是生死相依的冲动,是彻夜难眠的揪心的思念,是久别重逢的欲语泪先流,是相拥而眠时的安全感……

茫茫人海里,摩肩接踵,会有火花产生,但是,它不是喜欢也不可能是爱,它只是一时的好感而已,就像流星划过,那一瞬间的美让人心动,但是过后,一切终将归于平静,不留痕迹,不可能真正的拥有,即使勉强纳入怀中,也不见得会天长地久。

爱和喜欢,出自本心,原本无罪,但若是为满足一己私欲而不顾人伦道德,甚至做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这不该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所作所为,也会为大众所不能容忍。什么是爱?是例外,是偏爱,是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可能每个女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爱,追求爱,没有爱情的滋润整个人都是暗淡的、没有耀眼夺目的光彩,命运总是很搞笑,他不可能眷顾到每一个人,有的人寻寻觅觅一生都未找到真爱,获得永久的幸福;而反之有的幸运女神却会在不经意的转角遇到一生的挚爱,并且相濡以沫走完往后余生,这便是生活的无奈与滑稽所在。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而停滞不前了。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无论何时何地,顺应自然规律,清醒的活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拼搏,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不枉此生。

人生,有时候需要沉淀,也需要历练。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也要有足够的阅历去成长,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睿智、更具有成熟淡然的魅力。人的一生总是在喜怒哀乐中成长,我们要走的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人、某一时、某一事。只有看开了,想通了,才能随缘、随性、随心而为,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咸不淡,随遇而安!

2006年,把6岁儿子和前妻赶出家门的李成儒,没有了狠劲,拉着小18岁的二婚妻子史依弘,哭着说:“我不离婚了,我舍不得离开你!”

史依弘一句话却他不得不放手。

大家都知道,京剧界有位大美女叫李胜素。

其实梨园行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北有李胜素,南有史依弘”。

史依弘,是著名的梅派大青衣,年轻貌美,人品好,性格好,艺术好。

年仅22岁,就获得中国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和白玉兰奖。

李成儒,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北京爷们,也是一位不错的演员,出演了《重案组六组》,《人生几度秋凉》以及电影《大腕》。

李成儒还是一位商人,在九十年代他下海经商,迅速发财致富,成为成功的商人。

1996年,李成儒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史依弘,并且对她一见钟情。

当时,李成儒处于离异状态,还有一个儿子。

李成儒找到那个朋友,对他说:“我一看到史依弘,就喜欢上她了,你看我也离异那么多年了,帮帮忙,帮我把史依弘约出来。”

李成儒在朋友的帮助下,两个人进行了第一次的吃饭。

在吃饭期间,李成儒对史依弘说了很多事情,包括自己怎么会成为演员,怎么成为一名商人。

还说了自己是怎么跟自己的前妻认识的,最后怎么分开的,李成儒都一一说了。

史依弘就觉得奇怪了,跟他也不是很熟,怎么跟自己说这些呢。

在吃完饭,准备要走的时候,李成儒就开口了。

“从我见你的第一眼开始,我就喜欢上你了,请做我的女朋友吧!”

当时的史依弘听了之后,瞬间呆住了。

”我只跟你见过两次,就说喜欢我,这不是开玩笑的吧。”

“我对你是认真的,我没开玩笑。”李成儒拍着胸脯说道。

“你我相差那么大,传出去不好,况且,我现在有男朋友,他在国外留学。”史依弘赶紧说道。

“没事,我可以等你5年。”李成儒满怀信心地说道。

不久后,他便对史依弘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两人的条件差距不是一般大,一开始,史依弘对他自然是很冷淡。

然而,李成儒却是一个执着的男人。

他不顾史依弘的拒绝,5年来,坚持为她做许多浪漫的事,并且经常带着一帮朋友去史依弘演出现场捧场。

史依弘跟她在国外的男朋友,因为常年异地的原因,最终分手了。

终于,5年后,李成儒打动了美人的芳心,两人走到了一起。

2002年2月,李成儒迎娶了小自己18岁的史依弘。

在婚礼上,李成儒16岁的儿子,李大海对史依弘说:“你怎么就嫁给我爸了?他配不上你!”

李成儒一听,正要上前“训斥”儿子。

史依弘拦住了他:“孩子小,不懂事,在我心中,你就是最好的丈夫。”

婚后,李成儒依然把她当成一个小女孩来宠,家里的鲜花从没有断过,一有空,就陪她上街购物。

有一天,李成儒对妻子说:“我觉得你可以进入影视圈,在北京工作,这样我们夫妻相聚的时间也会更多一些。”

“我放不下自己喜欢的京剧,更离不开自己生长的环境,况且结婚之前就说好,让我自己选择去哪里发展。”

就这样史依弘拒绝了他。

史依弘在上海的日子,李成儒几乎天天给她打电话,发短信,有时夜深了还打。

李成儒这种密不透风的爱,渐渐成了史依弘的压力和负担。

只是李成儒不知道,过于在乎一个人,过于爱一个人,会让对方窒息。

虽然丈夫很爱自己,但这种爱成了枷锁,史依弘萌生了逃离的念头。

一次,李成儒请自己的合作伙伴吃饭,对方听闻他的妻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史依弘时,惊喜不已,提议请她来唱段《梨花颂》。

为了能谈成这笔生意,李成儒自然愿意满足对方这点心愿。

“亲爱的,我现在跟我的合作伙伴吃着饭,他们很喜欢你唱的《梨花颂》,过来给他们唱一段吧。”

当即打电话给妻子,让她过来表演。

“不去。”

“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

被拒绝后,李成儒心有不快,觉得她这是不理解自己工作,不给自己面子,但还是一次次打电话催促。

在自己明确拒绝后,李成儒依然不断地强迫自己,这让她再也压抑不住怒火:“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不能玷污国粹。”

经历这一切,史依弘对婚姻越来越失望,此后很少主动与李成儒联系。

李成儒感觉到史依弘也不是那么好驾驭,滚烫的爱也降温了。

此后两人一个多月也难联系一次,有时即便见面了也无话可说。

2007年春天,史依弘与李成儒离婚了。办完离婚手续,李成儒流泪了,史依弘眼里也盈满泪水。

李成儒拉着史依弘的手说到道:“我不离婚了,我舍不得离开你!”

“这不可能的。我们是因误会相爱,因了解分手。”

李成儒听了,无言以对,泣不成声。

感情里,我们都希望自己是被爱的那一方,希望对方能多付出一些。

只是人的付出总是有限度的,当你要求别人时,也别忽视了对方的情感需要。#娱乐# #八卦手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所有人都祝你生日快乐,那我祝你永远爱我。 住在你庭院前左数第七棵树上的松鼠-《诶,中本先生你听到了么》生日快乐 希望你的枕头柔软 也希望你的美梦圆满.但愿这
  • (来源:南国早报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供图)#通辽身边事# 【通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走基层 办实事 优环境”专项行动】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及
  • @依然至尊婕 发现好吃的发微博艾特吃货熊猫君说:连着来吃两次 依然心心念念 太喜欢了 第一口椒盐居然勾起了我下厨的愿望❤光大美食探店之旅❤地址:民族大道国贸
  • 他的脸颊在这无望的小世界里似是笼着光晕,瞳仁里光辉依旧,堙灭了冷肃戾气,掩不去那独特的风姿特秀。爱欲在梦魇的暗处滋养,拔节为一片影,幻生出他的眼,其中空无一物,
  • ”都说人生最难得的是有人懂,在这一刻,内心本就孤独脆弱的玛格丽特终于感受到了被读懂的欢喜。玛格丽特以为阿尔芒是真的爱自己,但她不知道,他对她,更多缘于男人对女人
  • 丨堆味轻但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小堆整体的微生物生长量少,意味着有效菌和杂菌都长得少。大堆发酵跟小堆发酵相比,微生物的生长量容易积累起来,这是体量决定的,这也是大堆
  • 因有学者名头,但总是乱评,有人评绘画大师齐白石读书太少,吴昌硕流弊是干枯,刘海粟从未下过真功夫,张大千是另一路投机分子…… 但他哪里知道学问不是一世学来的,我们
  • ”这段比赛中,不仅仅是水中的野生动物时而造访,对于一些赛队而言,比如说中国三亚号,若干种类、充满奇趣儿的海鸟也成为了光顾船员们的常客,甚至有些还成为了船队们的‘
  • 此次活动,队员们了解了母亲的辛劳,激发了他们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让他们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关爱、付出、回报,更进一步使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得到传承。退役后,
  • 平均分给各地也就几瓶,最多的是山西、河北、天津和内蒙古,都是10瓶的量,今天还是退下吧,应该是没戏了!今天这数量我就不凑热闹了,还是洗洗睡了#飞天茅台# #贵州
  •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通讯员 穗商务宣)元 张渥 九歌图卷画心尺寸:28 x 438.2cm 170元全卷尺寸:28X750.6cm285元宣纸高清复制欲购加微
  • ​​​#万茜[超话]#故人知几许,莫言缘浅,莫问情深,只闻及这段故事曲终人散,从此那篇细水长流的剧集,不再上演,细数着前世里物是人非的冬意,揣测出了马蹄南去的
  • #18至24岁调查失业率达到18.4%# #年轻人失业率偏高需高度重视#其实现在年轻人失业率这么高,彭叔觉得本质上还是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了,而年轻人的工资又太低
  • 第二种情况就是,当我发声制止以后,没有任何人呼应,而这时,我要面对的是九个人,接下来,100%的概率,我打不赢,肯定是一顿揍,打残都是轻的,严重的可能致命。第二
  • ”刘梦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之句,白乐天以为后之诗人,无复措词。”刘梦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之句,白乐天以为后之诗人,无复措词。
  • 端午节假期将至,要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增强防护意识,落实防控措施,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疫情发生的地区,倡导就地过节,减少人员流动,简约生活,不聚餐
  • “名城泰州 知行相成”系列活动第五期 ‖《身游水墨画为境》——走进泰州市博物馆身游水墨画为境虎虎生风祥云迎藏古今 展天下了解一座城市,从博物馆开始每一座城市,
  • “新法式是东风标致品牌焕新后呈现的新品牌形象,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分别是时尚个性的产品造型、动感多元的动力操控、毫不妥协的良心品质以及真诚信赖的服务体验。产品创
  • 牙齿有黑线,你可能是蛀牙了哦‼️后牙蛀牙补牙案例分享(如图)患者下牙右6大牙蛀牙⭐️牙齿有黑线,要尽快去正规牙科诊所就诊哦,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