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楼市降价知多少

来源:理想家园2003年09月08日

据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市商品房平均售价为4693元/平方米,其中住宅为4339元/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73元、370元。截止到6月底的数字显示,虽然北京的房价仍高于全国住宅平均售价近1倍,但已经不再占据全国第一高的位置,而是排在了深圳、上海之后。北京市商品房售价的持续走低(2002年我市商品房平均售价为4764元,其中住宅4467元,分别比2001年下降了297元和249元)是否意味着北京的房价真的降了?买房、置业是否值得等待呢? 经济适用房大幅增加冲低价格走势 除了住宅郊区的影响,今年大量经济适用房的上市也是房价走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据中原物业统计数据显示:1~7月住宅新盘中经济适用房新开盘量增长幅度很大,新开盘6个经济适用房项目,总规模达到了369.69万平方米,其中仅朝阳新城一个项目总建筑面积就达170万平方米;而2002年北京市推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只有4个,总规模为231.5万平方米。 新盘低价入市策略扰乱老盘阵营 面对较为严峻的市场形势,刚入市的新盘普遍采取了低价入市的手段,低开高走,赢取市场有利位置。这一特征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区域更为明显:富力城年初以精装修、均价7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开盘,创下了国贸外缘区域的最低标杆;“非典”过后,易构空间更以4880元/平方米起价的较大价差大张旗鼓地打起了价格牌,虽然价格与品质相对应,但是近千元的价差还是令购房者心动、让竞争者为难。 一些价格高挺的“老盘”在新盘的冲击下也被迫作出了应对,像朝阳园在推出二期荟景峰时,就打出了现房、精装修6800元/平方米的价格,与其一期相比价格下调了1000元。同时,大量老盘推出了优惠促销政策:没有装修的送装修,有装修的送家俱、家电,甚至不惜涉足“公开打折”——这一房地产业界公认的雷区。 新盘的低价入市确实挤掉了部分项目原有的“水分”,使得一些供量较大、竞争激烈的区域出现了某些实质性降价的楼盘。不过,新盘的涨价速度也不慢,富力城目前的均价就已经升至了7680元/平方米,下半年楼市价格是否还会持续走低就有待考证了! 三种统计 结果不同 房价真的降了吗 今年上半年,央行出台了121号文件,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及消费者个人购房贷款都作出了新的较为严格的规定,文件突出强调了两项内容,其一是按揭贷款发放要在建筑主体结构封顶之后;另一项则限制了二次购房的贷款成数。显然,央行的“新政”重点是要调整房地产行业投资结构,防范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 “121文件”的出台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开发商叫骂声一片,而购房人则多了几分等待和期许:这样的“新政”,房价还挺得住吗? 而今2003年已经走过了一半,记者翻阅了各方面对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统计资料,得出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印象: 一是北京市统计局的资料,其中显示:7月份,北京市商品房平均售价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73元;同时截止6月底,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市商品住宅平均售价已经降至了全国第三位,排在深圳、上海之后——房价降了! 另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房景气指数”:7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7.27,比6月份上升0.23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98点,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同时,该指数也显示,北京依然是平均房价最高的地区,每平方米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4693元,比排名第二的上海每平方米要高出184元,而广东则以每平方米3308元的价格排名第三——房价没降! 另外,伟业指数显示,2003年2季度房地产市场新综合价格指数较上季度有小幅上扬,新综合价格为6763元/平方米,上升0.5%。本季度所有伟业价格指数中,除了写字楼售价指数和远郊区别墅指数微降外,其余指数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郊区住宅指数和公寓价格指数升幅较大——房价升了! 房价到底是升是降,看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供应激增 竞争加剧 结构性降价成事实 1~7月新盘数量相当于去年总量的86.6% 根据中原物业的市场资料统计,今年1~7月的新盘上市数量达到了116个,平均每月约17个新盘,开盘楼盘规划总规模达到2300多万平方米。虽然与2002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新盘数量只多了14个,增长14%;但是2002年全年新盘上市总量也不过是134个,总规划面积约为3021.2万平方米,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新开楼盘数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86.6%,总规模相当于去年全年的76%。 虽然今年前7个月新盘的数量超过了去年,但由于受“非典”拖延、央行121号文件引起的“抢滩渡河”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下半年新盘大量增长的势头仍会持续,尤其是“金九银十”两个月会出现大批新盘集中开盘的情况。 显然,今年的新增供应量要远远大于去年。受供需关系影响,市场竞争形势已经不言而喻,不过,楼市是否会从内涵的提高品质型竞争,转为实质的价格竞争还有待观察。 四环外增量较大使房价整体趋降 把新盘分布的地区按方位和环线区分,并且与去年同期的分布作比较,可以看出,今年1~7月四环沿线以及通州、大兴、昌平等郊区新盘数量较多,成为今年住宅开发的热点区域,也是住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区域。 通过与2002年同期新盘分布区域比较发现:东四环、北四环仍然保持着新盘高速增加的势头;通州、大兴、昌平三大郊区今年住宅新盘比去年有很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东部的通州及燕郊,增幅都在200%以上;而去年新盘增量较大的北五环、东三环、南三环、顺义以及西三环区域均有较大的降温趋势。 同时伟业指数也显示:本季度远郊区县内销住宅综合价格为2933元/平方米,与上季度相比上涨2.8%,是从远郊住宅开始计算以来上升幅度最大的一个季度,也是从计算以来该指数的最高值,这是近期郊区住宅逐渐受到关注的市场表现,特别是非典以来,郊区低密度好环境住宅逐渐成为消费者购房的首要关注产品。 可以看出,新增供应主流已经由市区向郊区转移,住宅郊区化取向明显。新盘区位的外扩使房价出现结构性走低:即大量郊区低价房的进入使全市平均房价趋降。 供需结构调整对位 中低价位楼盘降价难 自1998年商品房市场由集团购买为主力转为个人购房成主流以来,随着消费金字塔主流消费群体的不断下移,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也在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地做出相应调整,市场价格一直呈现出走低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档房供量的减少和价格实质性的走低。 然而,与此同时,以6000元为大限的中低档价位楼盘市场则越来越旺,一些市区项目正是看准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虽然单价较高,但通过调整户型面积达到了调低总价的目的,也对应了市场需求,因此,2002年下半年至今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小户型楼盘,在市场上普遍热销。 在部分区域激烈竞争,一些项目不得不打出降价牌的同时,那些处于城乡结合部、密度较低、居住舒适性较高的楼盘却因为一场“天灾”而获得了意外的热销:金地格林小镇月度销售量超过100套;奥林匹克花园二期推出时,在房价较一期上涨了500多元的情况下,仍有几百人彻夜排队抢购……这些楼盘的热销甚至连开发商自己也始料不及。 显然,供需对位之后,那些适应了市场主流需求的楼盘价格不但不会降,还有走高的趋势。另外,目前北京的楼盘销售仍以期房为主,121文件出台以后,这一情况或许能有所改变。但是北京仍是楼市投资者的主要目标,大量外地购房群体的存在使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不可限量,因此短期内楼市的降价压力并不明显。 综合来看,目前的市场情况对于投资者来说,等待也许会有结果,而对于自住型购房者来说,市场机会就可能稍纵即逝:毕竟土地供量有限,在合适的位置上建的合适的房子并不那么容易找到!   

【国内最长穿海地铁开通运营:最深处海面下56米,几乎涵盖了地铁建设领域所有难题】昨日,拥有国内最长过海地铁隧道的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正式开通运营。除了穿越胶州湾,该地铁段还下穿燃油燃气管线、人工填海区、养殖场、涉铁路公路等,部分区间线路与高铁并行,用施工人员的话说,“几乎涵盖了地铁建设领域的所有难题”。(原文链接 https://t.cn/A6qpBXZC)

地质复杂
最大埋深达海面下56米
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全长48.3公里,设车站11座,其中过海区域为大洋站至青岛北站区间,全长7.9公里,海域段长5.4公里。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长的过海地铁隧道,也是国内最长的泥水盾构过海隧道。
何为盾构?参建过海隧道施工的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周耀生解释,就是在场外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再送入施工现场拼接。“8号线北段有2.9公里采用了泥水盾构法施工,还有2.5公里运用的是传统矿山爆破法,这两种工艺都比较成熟。”
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不仅海域段长,过海隧道距离海平面也更远,最大埋深达到海面下56米。周耀生解释,埋深大意味着海底岩石多且强度高,地铁运营安全性更高,但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地质复杂多变。施工过程中,共穿越了9条断层破碎带,总长约1.2公里。破碎带围岩破碎、渗透性强,且部分连通海水。“简单来说就是岩石有裂缝,有些裂缝中有水,这些水可能与上层海水相连,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过海段掘进过程中,曾多次遇到喷涌的柱状浑水。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青岛地铁邀请了国内顶尖智力资源,中国工程院陈湘生院士、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史玉新等专家团队都为过海隧道设计施工“会诊把脉”。
根据专家意见,施工方采用多方式超前地质预报、防涌防泥防坍塌管理预案等措施,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进度。同时,在国内首次采用双模式TBM在海底过断层破碎带,较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到达停机点,顺利实现增加4个开挖面的目的。
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技术创新,如超长探孔及孔内成像技术、机械手臂进行多循环帷幕注浆等,大大降低了对周边围岩的扰动,避免了突泥涌水情况的出现,有效提升了开挖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施工效率,2年零7个月完成5.4公里过海段掘进,32天完成过海隧道5.8公里轨道铺设,18天完成过海隧道540公里的光电缆敷设,30天完成过海隧道供电施工……

危险点多
施工轮廓线距3号运营线仅0.4米
除了过海隧道,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其他区间也穿越了多个“危险地带”。“下穿燃气管线时,我们离管道最近距离只有3-5米;有段区间与青兰高速和石油管线呈十字交叉,这段全部人工开挖,每天进度0.5米······”说起团队攻克的危险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地铁8号线工程项目总部总工程师刘海兵如数家珍。
刘海兵2017年3月进入施工现场,到今年11月30日8号线北段正式竣工,他见证了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从无到有。在此过程中,他印象最深的是和高铁“抢工期”。
刘海兵介绍,8号线北段唯一的高架段与济青高铁并行了6.5公里,最近处仅相隔12米,且穿越电厂区,距离烟囱不足30米。“我们必须在高铁开通运营前完工,否则一旦济青高铁开通运营,我们的施工将会非常被动,也会影响全线的施工进度。”
刘海兵说,项目总部带领工区人员从方案的策划、设计方案变更、人员投入等各方面进行协调,通过增加1个架梁点、1套提运架设备和运梁通道等措施提高施工效率,施工高峰时人员投入1000余人同时作业,最终确保了在济青高铁开通前完工。“12月17日进行了试乘,作为8号线北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心情非常激动。” 刘海兵说。
记者了解到,8号线线路全长60.74公里,共设18座车站,今日开通的是其中11座车站,其外7座车站还在建设当中。按照青岛市规划,8号线将承担起胶东国际机场旅客联程运输使命,未来,旅客下飞机后,通过航站楼,走过连廊,在综合交通中心负一层即可换乘8号线,大约40分钟接驳市区,这里将成为每年数千万旅客抵青后的第一公共交通门户。

定制设备
成功穿越“地质百科全书”
今天同时开通的青岛地铁1号线北段,施工难度不亚于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
1号线北段全长21.9公里,设车站15座,被称为“地质百科全书”,沿线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岩土种类众多、跨越众多断裂带,完整性与稳定性较差,让青岛地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施工难度。
中铁二十局青岛地铁1号线项目经理刘军参与了1号线北段一站两区间的建设,线路全长4.1公里。仅仅在这里,就遇到了硬岩、上软下硬、软岩、砂层四个阶段的地质变化。施工前专门量身定制了2台盾构机,遇到不同地质更换不同设备。“还有的地方属于富水砂层,砂子是流动的,就像我们挖砂,一铲子下去就有新砂子出来。”
刘军介绍,针对这种情况,项目部邀请知名专家工程院院士策划方案,成功引入冷冻法施工,安全平稳完成施工任务。“通俗来说,就是不停冷冻,将砂子冻成固态。”
克服重重困难之后,青岛地铁1号线北段实现了安全精准贯通。刘军介绍,按照规定,施工允许误差是1公分,但他所在区间修建完工后误差只有2毫米。
记者了解到,1号线线路全长约60公里,共设41座车站,线路南起西海岸王家港站,北至城阳区东郭庄站,成功串联起青岛北站、汽车北站和流亭机场、青岛站、黄岛汽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可以实现飞机、火车、汽车、地铁四种交通方式的连接。

#重点实验室巡礼# 【红外探物 矢志不渝——走进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茫茫太空,众多人造航天器在按既定轨道翱翔的同时,还要做到实时精准对地“观测”。如何让卫星、飞船等航天器上的“天眼”看得清、看得远、看得准,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迫切需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先行。

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建设的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支始终瞄准国家使命性任务和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在红外物理应用基础领域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立足国际前沿、瞄准国家需求,打造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创新基地、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解决国家‘有和无’的基地。”经过数十年发展,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效双坚定地认为,实验室走的“红外光电子物理与光电操控的应用基础研究”之路是正确的。

“红”脉相承

“白手起家,勇于创新”,是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标签和基因。

上海技物所开展红外光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汤定元从国外留学回国在上海技物所工作后,选择了半导体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工作小组中主要研究半导体的光学及光电性能。

在从事半导体的研究中,汤定元极具战略眼光地认识到红外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他提笔向国家主管部门和聂荣臻元帅“请战”,建议我国部署红外研究工作。

随着红外物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二届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学础和同事们白手起家,建立了红外物理实验室,致力于用红外的方法研究物体的性质,同时用这些研究成果促进红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

起步初期,实验室发展异常艰难,在研究所的仓库里开始,沈学础和同事们一步步像养孩子一样把实验室“拉扯大”。由于发展迅速,1985年,红外物理实验室成为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到1989年,实验室正式被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四届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瞄准红外物理热点领域开展了重点布局。褚君浩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并提出了碲镉汞的禁带宽度等关系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

“做科研要敢于工作在前沿,要有志气,要在前沿做出好的成果来。”褚君浩不仅身体力行,也把这样的信念根植于实验室的发展中。

实验室第五、六届主任陆卫在理论研究中,应用红外磁光光谱手段,从实验上直接验证了Haldane禁带理论猜想。这项工作属国际首次,为磁学领域解决了重要理论命题的判别问题。

“从基础研究到成果最终应用,实验室有很好的传承。”陆卫说。

正是这样的创新传承,使得实验室的发展蒸蒸日上,为迈向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使命担当

红外物理学的应用基础研究,是国际上六大颠覆性前沿科学之一,对未来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从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到如今的墨子号、天宫二号等,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为我国空间和安全重大工程技术的跨代发展提供学科支撑的使命。

“有赖于长期学科基础积累,立足红外物理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国家重大科学计划,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陈效双介绍。

目前,实验室针对空间光电技术跨代发展需求,已形成较完备的红外物理学科方向布局,围绕“红外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光电探测新方法研究”领域,确立了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凝练窄禁带半导体物理、量子态调控、低能元激发物理、光谱学新技术、光电探测新方法与应用等5个研究方向。

“以现代红外物理学为切入点,立足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红外光谱、红外系统、红外器件等,开展了新机理、新概念、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工程验证和应用的全方位科研,形成了完整的学科链。”陈效双说。

作为国家创新力量,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在基础研究领域,实验室提出光场调控的新机理,实现了一种基于多子探测机制的反常光电响应,室温光电增益高达5个数量级;利用电场调控的新思路,实现了对低维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及光电特性的有效操控,有效抑制了暗电流,显著增强了光电响应率。在关键技术方面,实验室开展了“大面积红外焦平面技术”科研攻关,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主导性红外探测技术跨代发展的典型。专家评价该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解决了夜间成像观测的难题,在海洋观测、灾害监测等应用领域,获得了一批其他手段难以得到的重要目标信息”。这项突破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能力制造硅基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国家。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需求的不断提升,国家气象卫星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对地观测空间分辨率要求从1公里提升到10米,长波红外对海洋观测温度分辨率要求从百毫开量级提升到几十毫开量级。而这对光电探测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深入攻关,取得的相关成果在气象卫星“风云4号”垂直探测仪上获得应用,使得卫星对大气实现了高精度温度、湿度参数的垂直结构观测,相当于对大气进行CT扫描。这项成果领先国际至少5年。世界气象组织空间计划卫星事务资深咨询专家蒂尔曼·莫尔评价说:“国际气象界都在迫切盼望使用这种新型数据;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将成为气象卫星的重大突破,而中国气象部门将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

此外,单光子偏振高保偏调制技术突破、红外探测新机理新概念、微纳光谱新方法等一系列科研进展,也成为实验室发展的实力标签。

陈效双表示,近年来,实验室承担了“核高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等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项目,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型号任务等一系列聚焦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研究项目。

辛勤付出也迎来了累累硕果。近5年来,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各类科技奖项共计1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在《科学》《自然—电子学》等期刊上发布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百项。

坚持专注

创新的事业离不开创新的人才和团队。从汤定元、沈学础、褚君浩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到目前的光电子学、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技术3支创新团队,实现了老中青结合、互相交叉,为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攻坚和创新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而打造“红外领域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

目前,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 71人,其中研究人员达 65人。在陈效双看来,“坚持需求牵引、学科推动模式下人与事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验室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所得。

留学回国的研究人员中,陈建新近年来不断攻关,发展了新一代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郝加明专注于等离激元光子学、超构材料和变换光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而博士毕业留所的研究人员中,黄志明的创新性工作,丰富了太赫兹波的产生和探测技术;胡伟达的深入研究,推动了室温二维材料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实验室里一批35岁左右的青年才俊也崭露头角。王建禄、周靖、李冠海等研究人员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并获得了多项重要荣誉,彰显了实验室强劲的发展后劲。

“我们实验室在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红外技术发展方面,为国家作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性和原创性贡献。实验室有这样的文化,结合国家需求做好基础研究。”黄志明认为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实验室人员的骨子里,“我来到这个环境中之后,也慢慢受这样的影响,希望在前沿领域做些事情”。

“要坚持一个方向,还要专注,科研工作不能打一枪换个地方。”胡伟达访谈时的关键词是“坚持、专注”,道出了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团队不断成长壮大的奥秘。

开放创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不仅迎来了留学人才的回归,也迎来了海外知名学者的访问交流。

陈效双表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是实验室发展的八字方针。近年来,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44项,总经费620万元,占开放运行费24.8%;同时,实验室积极邀请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做6个月以上的访问交流和合作。

在开放课题的支持下,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廖蕾合作的“砷化铟基纳米线器件研制及室温红外探测中的应用”成果、与复旦大学教授修发贤合作的“狄拉克和外尔半金属的相变及光电特性研究”成果等,均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

同时,实验室团队与国际知名学者开展了系列合作研究,包括与俄罗斯科学家Yury Andreev合作的太赫兹光源研究,与日本教授小宫山进在近场红外光学系统与应用领域进行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也提升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陈效双却主动查找问题。“目前,实验室在高性能微纳表征工作条件方面,还有待加强;针对红外物理基础研究与国家空间光电前瞻性技术研究,交叉型优秀年轻人才成长和储备还存在不足。”

陈效双希望,实验室设置、布局和人才配备既符合国际最新研究前沿和重大领域的发展趋势,又满足我国未来空间光电技术发展中应用基础和前瞻技术的攻坚需求。

“实验室发展与研究所发展实现了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希望实验室未来更聚焦于国家的科研水平提升,取得一些‘从0到1’的突破。”上海技物所所长丁雷对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寄予厚望。https://t.cn/A6GJj9Y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金属轨道则是用来工人打药、整枝和采摘的,董宝贵拍了拍温室角落里的一台打药车说:“这等于是个机器人,把调配好比例的药物装进去后,车往轨道上一放,就能按照设定好的
  • 本来九点多的时候就已经不知道看啥了,因为如果今天不重刷义海我就成功地坚持了两天,要巩固我的胜利成果。就在观众的期待值被拉得满满的时候,叶秘,这不就来了!
  • 泰翻英:AllAbtOhmFluke 翻译:FCutepie ️一切‬刚才在抖音上看到了这部电影,瞬间破防,心情好沉重,我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不要
  • 【当12星座肚子饿了】白羊—方便至上;金牛—要吃就吃好的;双子—自己做的就好吃;巨蟹—从来都是自己动手;狮子—下馆子去;处女—没好吃的就饿着;天秤—睡着了就不饿
  • 能让松本桑用这样的态度去写歌词的歌手,大概只有KinKi Kids和松田聖子桑了吧。「家庭」这个词语就用的很大胆,但就像我刚才说过的那样,给予了歌曲以真实性。
  • (图/李宏毅官方粉丝团百万美工组制作 文/玲瑶/泠儿)#春节有你正当红# @L李宏毅 @李宏毅STUDIO @李宏毅全球后援会总会 @李宏毅全国后援总会#李宏
  • 40岁的张柏芝前半生是“烈酒”生了3个孩子之后,变成了“浓茶”都说为母则刚,成为孩子的母亲之后,张柏芝的改变我们肉眼可见,不但说话做事成熟的很多,整个人其实也有
  • 一加Ace搭载天玑8100处理器,还有150W快充,屏幕也不错,很照顾游戏党,不知道价格是多少,感觉不会低于2799?这边发布会还没开呢,一加官方居然直接开箱一
  • 了解到事情经过后,海书记便第一时间在线路工作群中发动车长,让他们留意,并逐一核对丢失物品登记簿,但均未找到。老人表示,他来自四川,携老伴来新蔡办事,不慎将装现金
  • 这鸡矢藤吃下去,上窜下达,左缠右绕,就把里面的积食,肠道沉淀的宿便都可以帮你通了,真是不可多得的一味良药呀#创作力计划##健康养生#紫微斗数小常识:羊刃虽然是凶
  • #EXO[超话]# [心]#朴灿烈[超话]# 『那年今日』 180421灿烈 ins更新 【资源:echo】【禁二改商用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抱一抱]#急
  • #燕教授[超话]# 跟我敏儿的深度沟通在他们眼里:没想到我也有烦恼当然!原因很简单:我不爱画圈就站圈里了我想的幸福感=有价值的体现,忆起大学班主任江老师授课时提
  • Day47倒是要看看我记录到第几天的时候可以被放出去昨天晚上和我朋友无聊到玩比大小真心话 人不可能霉到被我问了六个问题吧[开学季]逐渐适应核酸生活 早早睡觉被叫
  •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了这两天总会有点感慨小不点长成大姑娘了已经到妈妈的胸口了说明年大班可以长到妈妈头那么高[笑cry]这个冬天断断续续还是咳嗽,不过就过年那阵还
  • 据悉,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二审稿拟增加强制报告与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据悉,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二审稿拟增加强制报告与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相
  • 还有部分单身女性对此充满了嫉妒,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都找不到这样又高又帅的男友,却被这个袖珍女孩截胡了。知道孩子一切正常以后,两人才安心待产,期间他们依然会上传
  • 【这种禽兽还是多啊】某种意义上,我国教育是严重失败的,尤其是高等教育(头部大学尤其严重)总一副自以为天之骄子、认为所得皆靠自己,忽视时代和平台的哺育,逐渐养成了
  • 愿往后余生,冷暖有相知,喜乐有分享;同量天地宽,共度日月长#有哪些关于结婚的朋友圈文案#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以后你叫八九我叫十,因为~八九不离十,十有八九人
  • 15.偶尔想念 经常偶尔16.都在掩饰 都在试探 都在权衡 都在顾左右而言他 那种热烈的坦荡 可爱的真诚 已经难得一见了17我也曾把光阴浪费 甚至莽撞到视死如归
  • 【男星吃饭突遇“隔壁桌老妇无法呼吸”紧急1动作救命被赞爆】韩国36岁男星#梁世炯# ,出道后凭着幽默又风趣的表演风格备受观众喜爱,和弟弟梁世灿是娱乐圈相当知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