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服务再升级 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华保险河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新华”)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六稳”“六保”,坚持“保险姓保”的经营理念,落地科技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服务再升级,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全方位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中原父老的美好生活积极做贡献。

◇初心不改,恪守承诺

一直以来,河南新华始终坚持“为客户寻找赔付理由”的理赔理念,依托科技赋能,优化理赔服务,每分每秒用心理赔,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理赔服务。

理赔服务发挥社会“稳定器”功能。2021年,河南新华秉承“快理赔、优服务”的品牌特色,全年累计为全省12万人次提供理赔服务,理赔总金额高达11.5亿元,日均赔付金额超过300万元。其中医疗险理赔占个人理赔业务的近九成,全年共为超过10万名客户分担医疗费用,且购买百万元医疗产品的客户获得赔付次数最多达15次;年度重疾险理赔金额4.5亿元,单次赔付金额最大为189万元。河南新华让数据说话,用行动兑现承诺,贴心守护中原人民的美好生活。

理赔时效提升客户的切身服务体验。2021年,河南新华克服疫情和汛灾的双重压力,坚持“线上+线下”的双向服务模式,年度线上理赔款高达10亿元,客户从申请至支付理赔时效平均仅为1.42天,5000元以内小额医疗险理赔仅为0.29天,部分赔案实现“秒赔”,理赔案件的高效办结,理赔金的实时支付、即刻到账切实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感。

五大特色理赔诠释公司的品牌特色。2021年,新华保险持续开展特殊时刻全情服务、远程鉴定、重疾慰问先赔、专家会诊等特色服务,率先在河南落地理赔直付项目,为客户提供快捷、主动的理赔服务,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

特色服务一,特殊时刻全情服务:河南新华秉承“快理赔、优服务”的品牌特色,在7.20暴雨期间,第一时间成立以分公司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防汛应急专项领导小组,即时启动重大应急理赔事件(Ⅰ级)应急响应,发布主动提供服务、开通服务热线、开通绿色通道、设现场案点、无保单办理赔、开通预付服务、取消医院限制、提供人文关怀等八大理赔服务举措,畅通客户理赔服务渠道,并抽调骨干人员组成“暴雨重大应急响应郑州专项工作组”,实时外出查勘,昼夜连续奋战,始终将客户及其家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特色服务二,远程鉴定:新华保险的远程鉴定服务,开创行业先河。15分钟鉴定过程、3个工作日快速出具结论、1个工作日赔案完成、0元鉴定费用,为客户提供极致服务体验。2021年,河南新华共实施远程鉴定221件,同比增长35%。

特色服务三,重疾慰问先赔: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重疾赔案,客户在住院期间确诊罹患重大疾病后的三日内报案的,新华保险安排专人上门慰问,主动帮助收集理赔材料,并优先予以处理。同时,配套提供“三个一”的品质服务,即一对一慰问协助、一路绿灯优先办理、一日内出具理赔结论。2021年,河南新华共提供重疾慰问先赔服务62人次,提升了理赔服务的温度和速度。

特色服务四,专家会诊:新华保险推出“外部专家会诊服务”。公司聘请国内权威三甲医院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实施二次评估,理赔结论认定更为精准。2021年,河南新华共实施外部专家会诊10例,有效弥合医疗技术进步与条款定义的差异,切实维护客户权益。

特色服务五,理赔直付:2021年底,河南新华联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桐柏路院区落地了系统首个商业保险直付项目,凡持有新华保险个人医疗险的客户,在郑州中心医院桐柏路院区住院治疗,如果符合直付条件,出院时可以同步结算新华保险的理赔款,无需再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实现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

◇科技赋能,服务升级

当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已成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华保险早在2019年就提出“科技赋能”战略,逐步搭建出以客户体验为圆心,以保单全生命周期为服务半径,以提质增效为导向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围绕“服务队伍”和“服务客户”两个主题实现服务全面升级。

“智”造多平台,提升代理人服务水平。新华保险自主开发的新时代销售平台为代理人进行保单销售、服务客户及日常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使展业服务更轻松,管理经营更高效。2021年,河南新华代理人通过“新时代”APP在线承保48.2万件,开展“智多新”智能服务队伍31万次,全天候为代理人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同时,新华保险将智能技术贯穿运用于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创新,成功构建“移动保全2.0”创新服务模式,16项高频代办服务暖心打造“移动柜台”。客户无需前往客服中心,通过手机或联系代办即可随时随地完成多种业务办理。河南新华2021年线上平台共开展保全业务149.42万次,其中代理人在线完成保全服务71.42万次,占比近一半。

“智”享新生活,强化客户体验数字化升级。保险是对客户的长期承诺,为全面满足客户对保险服务的新需求,新华保险综合运用多种AI智能技术,对客户服务场景进行数字化升级,形成具有新华特色的客户服务体系。新一代“智慧柜员机”是新华保险智慧服务中心的“明星客服”,客户仅需“一次插卡、三步操作”即可轻松办理保单查询、续期缴费、保单贷款等27项服务,河南新华2021年共服务26.9万人次。此外,云翼掌上新华的升级服务,柜面自助终端的全面应用,智能外呼、随信通等线上业务办理门户和电子化回访服务等的推广,全方位提升了保险服务的易得性,最大化满足客户自助服务办理需求,更进一步保障客户权益。

◇同心戮力,践行责任

2021年,在关爱环卫工人方面,河南新华持续开展“新华保险关爱全国环卫工人大型公益行动”续保及承保工作,累计捐赠保额逾60亿元,惠及环卫工人6万余人次。同时,在防疫抗汛方面,河南新华始终将员工、队伍及客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省赠送新安保保险32.89万件,开展疫情排查逾30万人次;启动“风豫同舟 共克时艰”支援河南灾后重建项目,配合总公司在河南8个地市的14个县市完成1000万元抗汛救灾善款落地,并组织队伍募集善款及物资折合费用60.94万元。

2022年是新华保险“十四五”规划落地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华保险入驻中原20周年,河南新华将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持续落地科技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使命担当,紧跟河南省委、省政府步伐,聚焦保险主责主业发展,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经营导向,为河南保险业的快速高质发展做贡献。(通讯员 唐爱红 王靖瑗)⑥

【蝶变菏泽①重点项目建设连续五年领跑全省 显“极不平凡”突破力量】
鲁南高铁畅通新血脉、牡丹机场插上新翅膀、滩区迁建开启新生活、现代医药港建设谱写新篇章、高端化工发展迈进新阶段……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间,菏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更是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精彩跨越,被外界称为“菏泽现象”。

  不少人发问,菏泽蝶变,凭的是什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五年,菏泽累计列入省重大、省新旧动能优选、补短板强弱项等省级重点项目360个,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债券资金获批额度居全省前列。可以说,重点项目犹如一个强劲有力的引擎,五载厚积薄发,引领菏泽实现了华丽蝶变。

  五年蝶变: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极不平凡、极不容易

  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共产党菏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回顾总结了菏泽过去五年发展取得的成绩。
“这五年,菏泽脚踏实地、强基兴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张新文列出了一组详尽的数据,菏泽地区生产总值由2653亿元增加到3977亿元,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85亿元增加到283.9亿元,近三年占全省比重提升0.72个百分点,总量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9位。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菏泽这五年苦练内功,促使重点产业实现了强势崛起。以作为菏泽“231”特色产业体系中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其实现了裂变式增长,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同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菏泽市高端化工产业,五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东明石化、旭阳集团等企业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实现整体跃升。

  此外,菏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农村电商异军突起,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大数据、石墨烯、5G微基站等新产业无中生有、快速膨胀,奠定了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菏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五年。”张新文回顾过往颇为动情,他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成绩的不易,在菏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康兵眼中,看的尤其清楚:“菏泽能够实现重点产业项目的突破,当然历程十分艰辛,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要领导顶在前面多方奔走,也离不开全市上下一心、脚踏实地的干劲,更离不开各重点项目建设者们辛勤汗水的付出。”
 五年圆梦:60余次奔走,高铁、机场菏泽都有了

  飞机、高铁来了!很多人把“加速度”一词,评为菏泽2021年“年度热词”。

  过去的五年,菏泽在补齐重大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鲁南高铁菏泽段正式运营,雄商高铁也将要全面开工建设。菏泽市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28个村台社区、6个外迁社区已全部建成,14.6万滩区群众完成搬迁。
 “加速度”体现在菏泽重点项目推进的点滴中。一个排名让人惊叹:菏泽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的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这背后,是菏泽市坚持超前策划论证、创新服务机制、强化统筹推进。

  “我们先后60余次赴国家、省对接机场、高铁和滩区迁建等前期工作,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艰辛、非常困难,不过成效也很明显。能亲历见证家乡人民实现‘航空梦’‘高铁梦’‘百年安居梦’,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康兵说。

  省级重大、重点项目领跑,菏泽跑出发展“加速度”。2017年以来,五年来菏泽市列入省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共360个,总投资5886亿元。仅2021年,菏泽市共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就达127个,实施类项目百分之百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7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这些省级重大、重点项目为菏泽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让菏泽发展后劲十足。
“每年我们都积极组织申报,2017年以来,菏泽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质量和总体量在全省都是领跑,为推动菏泽市经济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菏泽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云龙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五年来,菏泽市省市两级重点项目齐头并进,各县区重点项目建设处处干劲十足。仅2021年,菏泽市在县区提报、认真审核基础上,筛选确定120个、总投资777.6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推进,100个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圆满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举办四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项目个数达320个、总投资2037亿元。

  五年回顾:每一次努力,都是在为菏泽发展争取希望

  项目有了,落地、建设、推进,资金支撑尤为重要。想要突破菏泽,中央、省政策、资金支持保障必不可少,如何争取更多支持?一直是菏泽市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由于长期从事综合经济工作,在康兵看来,菏泽必须抢抓每一个国家政策机遇,每一次的争取都是在为菏泽发展争取希望,不能错过每一次让菏泽腾飞的机会。
 2017年以来,菏泽市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各类资金争取力度,共争取中央、省政策性无偿资金约200亿元,为黄河滩区迁建、医疗卫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累计储备申报专项债券1000多个,资金需求3000多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00余个,涉及额度600多亿元。专项债券有力地推动了以牡丹机场、鲁南高铁、雄商高铁等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以返乡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市立医院、菏泽职业学院等为主的民生基础设施,以及各县区优势产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对菏泽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近几年来,康兵带领市发改委一帮人深入分析研判国家扩内需、稳投资系列政策,聚焦国家投资方向、重点和领域,超前谋划储备了756个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在关键时间节点,不少人数次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通宵达旦抓申报;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盯紧靠牢项目,持之以恒抓进展,确保了菏泽上报项目“精准率高、错误率低、通过率高”,抢占项目争取先机。

  2018年、2019年,菏泽市共争取省“突破菏泽”支持政策239项,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鲁西新区的批复设立,掀起了菏泽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热潮。2020年以来,把争取设立菏泽鲁西新区作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大举措,科学谋划、全力推进,积极争取将菏泽纳入全省4个新区试点,并率先完成规划编制、率先获得省政府批复。这是菏泽第一次在争取先进改革开放政策方面位列全省第一梯队,继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政策之后,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新的腾飞翅膀、注入了新一轮的强劲动力、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五年积淀:厚积薄发,两大主导产业全面发力

  过去的五年,菏泽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精准点燃重点产业“引爆点”,“231”特色产业增量提质、得以全面发力。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实现了“裂变式”增长。生物医药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菏泽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日前,在菏泽现代医药港近岸蛋白年产50亿人份疫苗用蛋白酶项目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身穿洁净服忙碌着,设备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2021年11月,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成为了菏泽现代医药港首个投产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投产,我们这个项目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医药港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项目做好。”菏泽现代医药港近岸蛋白相关负责人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而在高端化工产业领域,更是捷报频频。过去五年,菏泽市扎实推进高端化工产业提质扩能,全市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2021年3月19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恒昌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原始开车一次成功,4月19日,恒昌化工2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顺利投产,产品自主出口到海外。此外,东明石化100万吨连续重整、旭阳集团30万吨以内酰胺一体化等一批高端化工项目加快建设,高端化工全产业链在菏泽整体稳步提升。

  今天的菏泽,过去五年积淀厚积薄发的气势前所未有;展望未来五年,菏泽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定当更加美好。 https://t.cn/R2WxTrw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进 徐德波 张广辉 菏泽报道
  鲁南高铁畅通新血脉、牡丹机场插上新翅膀、滩区迁建开启新生活、现代医药港建设谱写新篇章、高端化工发展迈进新阶段……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间,菏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更是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精彩跨越,被外界称为“菏泽现象”。
  不少人发问,菏泽蝶变,凭的是什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五年,菏泽累计列入省重大、省新旧动能优选、补短板强弱项等省级重点项目360个,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债券资金获批额度居全省前列。可以说,重点项目犹如一个强劲有力的引擎,五载厚积薄发,引领菏泽实现了华丽蝶变。
  五年蝶变: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极不平凡、极不容易
  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共产党菏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回顾总结了菏泽过去五年发展取得的成绩。
  “这五年,菏泽脚踏实地、强基兴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张新文列出了一组详尽的数据,菏泽地区生产总值由2653亿元增加到3977亿元,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85亿元增加到283.9亿元,近三年占全省比重提升0.72个百分点,总量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9位。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菏泽这五年苦练内功,促使重点产业实现了强势崛起。以作为菏泽“231”特色产业体系中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其实现了裂变式增长,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同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菏泽市高端化工产业,五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东明石化、旭阳集团等企业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实现整体跃升。
  此外,菏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农村电商异军突起,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大数据、石墨烯、5G微基站等新产业无中生有、快速膨胀,奠定了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菏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五年。”张新文回顾过往颇为动情,他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成绩的不易,在菏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康兵眼中,看的尤其清楚:“菏泽能够实现重点产业项目的突破,当然历程十分艰辛,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要领导顶在前面多方奔走,也离不开全市上下一心、脚踏实地的干劲,更离不开各重点项目建设者们辛勤汗水的付出。”
  五年圆梦:60余次奔走,高铁、机场菏泽都有了
  飞机、高铁来了!很多人把“加速度”一词,评为菏泽2021年“年度热词”。
  过去的五年,菏泽在补齐重大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鲁南高铁菏泽段正式运营,雄商高铁也将要全面开工建设。菏泽市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28个村台社区、6个外迁社区已全部建成,14.6万滩区群众完成搬迁。
  “加速度”体现在菏泽重点项目推进的点滴中。一个排名让人惊叹:菏泽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的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这背后,是菏泽市坚持超前策划论证、创新服务机制、强化统筹推进。
  “我们先后60余次赴国家、省对接机场、高铁和滩区迁建等前期工作,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艰辛、非常困难,不过成效也很明显。能亲历见证家乡人民实现‘航空梦’‘高铁梦’‘百年安居梦’,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康兵说。
  省级重大、重点项目领跑,菏泽跑出发展“加速度”。2017年以来,五年来菏泽市列入省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共360个,总投资5886亿元。仅2021年,菏泽市共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就达127个,实施类项目百分之百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7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这些省级重大、重点项目为菏泽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让菏泽发展后劲十足。
  “每年我们都积极组织申报,2017年以来,菏泽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质量和总体量在全省都是领跑,为推动菏泽市经济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菏泽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云龙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五年来,菏泽市省市两级重点项目齐头并进,各县区重点项目建设处处干劲十足。仅2021年,菏泽市在县区提报、认真审核基础上,筛选确定120个、总投资777.6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推进,100个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圆满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举办四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项目个数达320个、总投资2037亿元。
  五年回顾:每一次努力,都是在为菏泽发展争取希望
  项目有了,落地、建设、推进,资金支撑尤为重要。想要突破菏泽,中央、省政策、资金支持保障必不可少,如何争取更多支持?一直是菏泽市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由于长期从事综合经济工作,在康兵看来,菏泽必须抢抓每一个国家政策机遇,每一次的争取都是在为菏泽发展争取希望,不能错过每一次让菏泽腾飞的机会。
  2017年以来,菏泽市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各类资金争取力度,共争取中央、省政策性无偿资金约200亿元,为黄河滩区迁建、医疗卫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累计储备申报专项债券1000多个,资金需求3000多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00余个,涉及额度600多亿元。专项债券有力地推动了以牡丹机场、鲁南高铁、雄商高铁等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以返乡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市立医院、菏泽职业学院等为主的民生基础设施,以及各县区优势产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对菏泽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近几年来,康兵带领市发改委一帮人深入分析研判国家扩内需、稳投资系列政策,聚焦国家投资方向、重点和领域,超前谋划储备了756个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在关键时间节点,不少人数次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通宵达旦抓申报;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盯紧靠牢项目,持之以恒抓进展,确保了菏泽上报项目“精准率高、错误率低、通过率高”,抢占项目争取先机。
  2018年、2019年,菏泽市共争取省“突破菏泽”支持政策239项,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鲁西新区的批复设立,掀起了菏泽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热潮。2020年以来,把争取设立菏泽鲁西新区作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大举措,科学谋划、全力推进,积极争取将菏泽纳入全省4个新区试点,并率先完成规划编制、率先获得省政府批复。这是菏泽第一次在争取先进改革开放政策方面位列全省第一梯队,继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政策之后,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新的腾飞翅膀、注入了新一轮的强劲动力、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过去的五年,菏泽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精准点燃重点产业“引爆点”,“231”特色产业增量提质、得以全面发力。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实现了“裂变式”增长。生物医药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菏泽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日前,在菏泽现代医药港近岸蛋白年产50亿人份疫苗用蛋白酶项目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身穿洁净服忙碌着,设备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2021年11月,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成为了菏泽现代医药港首个投产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投产,我们这个项目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医药港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项目做好。”菏泽现代医药港近岸蛋白相关负责人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而在高端化工产业领域,更是捷报频频。过去五年,菏泽市扎实推进高端化工产业提质扩能,全市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2021年3月19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恒昌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原始开车一次成功,4月19日,恒昌化工2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顺利投产,产品自主出口到海外。此外,东明石化100万吨连续重整、旭阳集团30万吨以内酰胺一体化等一批高端化工项目加快建设,高端化工全产业链在菏泽整体稳步提升。
  今天的菏泽,过去五年积淀厚积薄发的气势前所未有;展望未来五年,菏泽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定当更加美好。

责编:徐德波
审核:刘 进

信息来源: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目前很多免疫检测公司都在积极的开展相关的疾病研究工作,并从免疫学角度,对新冠病毒的检测和治疗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和优化包括Hartman’s固定液
  • 对于游戏来说,创造一个细节爆棚、身临其境的场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机能的限制,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场景越大、细节越多,需要处理的数据也越多,把单个场景做好已
  • 从一句YES OK开始,我们啊,仍是初遇时笃定模样还记得那时投票的疯狂,公布排名时的紧张一眨眼间一年半就结束了长隆的夏天真的打板了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美好的
  •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可说是马来西亚工程师及相关专业人士的主要来源,而工大校友会则在工程与科技相关领域的发展方面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这个女学生名叫姑鲁妹,是琉球中山国
  • #假面骑士revice# 【悪魔通信】‍♀️キャス魔‍♀️ザツ魔、神聖なる公式アカウントを自分のザツ学披露の場に使わないデモン!#仮面ライダーリバイス#リバイス
  • 你是戴着耳机啥都听不见,我们没你那么聋戴着耳机都能听见[汗]一句哦就没了,一句对不起都不知道说一声,尼玛有什么毛病,大晚上画素描白天到处跑去玩,其他人忍了你是不
  • 调整后:1号线最小发车间隔为8分13秒2号线最小发车间隔为7分49秒3号线最小发车间隔为5分54秒4号线最小发车间隔为9分27秒5号线最小发车间隔为10分21秒
  • ”近年来,随着液态金属印刷电子学的发展,以低熔点金属镓为基础的室温液态金属合金材料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在柔性电子、二维材料制备、智能机器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
  • #税务总局立案调查多领域偷逃税款问题#人的心理在这一点上几乎是相通的,当他属于橄榄球的中下部分群体,该缴多少税就缴多少税,他甚至都不闻不问,但当他属于橄榄球上方
  • 爱管闲事的张利军是都市花苑小区有口皆碑的热心肠,他不仅每年定期看望孤寡老人,还在高考期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更一连五个月照顾院里一位生病卧床、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
  • 感觉这种人钓鱼已经没什么悬念和乐趣了,钓鱼的魅力本来部分在于它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不知水里有什么样的鱼、有多少鱼、能不能钓到,而水平高的人总是能找到鱼多、鱼大的
  • 我的理解是,这个人不能回报我们爱,或者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我们无法在这段感情中获得成长,反而不断失望,折损、消耗掉了自己本来的能量。非常实用的一本情绪管理和做
  • 这段时间都在男频飞翔,追了肘子的《夜的命名术》之前看过《第一序列》很喜欢这个废土题材,《大王饶命》没看多少[汗]作者在书里说的“永远少年”非常能代表这两本书的核
  • #SMTM10工作人员确诊#2021 MAMA方面7日表示:"SMTM10的工作人员A某今天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A某是在本月3日总决赛直播的的参
  • 我真的好爱一些油麦人,论人的娱乐精神到底有多可贵,就是让我一秒钟换了三种心情,今天的我又磕到了一些天选cp,冷血指挥者X机器人下属真的绝配啊,以前一直在想“你错
  •     关于事业,从你八字看,你更适合在稳定的企业上班为主,如果流年大运好的话,可以适当做些小生意。    你大运不是很好,创业容易有损失,另外你财官相随,可以
  • 王俊凯 和 刘昊然 都去谈了正午的剧《樱桃琥珀》他们现在都想往正剧方向发展,不怎么看重片酬。【芒果每日播报】 王俊凯 和 刘昊然 都去谈了正午的剧《樱桃琥珀》他
  • [允悲][允悲][允悲][允悲]现在知乎跟周立波也没啥区别了,只要知乎的股票一下跌或者是知乎被罚款,再或者像今天这种股东调整的新闻出现。而且经过上次的事件,以后
  • 到货啦‼️️‼️️“狐‮古仙‬族秘法”首次现世全‮目泰‬前‮知已‬唯一“狐‮古仙‬族秘法”的‮承传‬人,“阿‮斌赞‬猜”师‮沥父‬血之作119位‮信善‬亲测‼️
  • #武汉暖冬美食大赏# 一到冬天嘴巴就馋的不行,不停的想吃东西,最近特别喜欢湾仔码头的雪花金丝煎饺,在盒马就能买到,特别适合懒人,放在锅里加热8分钟就行,满口酥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