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瓯菜的煠、火靠、盐烹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温州大酒家品尝了温州名菜马铃黄鱼。这是多年未曾尝过的旧味道,仿佛回到了青葱年少的时光。记得当年过年分岁酒席上的马铃黄鱼,好像不是家母亲手烧制,是父亲从朔门头岩益酒店外购带到家中的。那时便知道马铃黄鱼是温州人酒席上的名菜,家烧是有难度的。

  正如丁赤力说的:马铃黄鱼是温州瓯菜中最为典型的传统名菜,可惜现在很少有人能烧了。丁赤力是市瓯菜研究会副会长,他大致介绍了烹调马铃黄鱼的方法:以新鲜黄鱼为主食材,将去骨后的鱼肉丁,与荸荠粒碎等搅拌捏成汤圆大小,再用猪大肠外网状的网油包裹,并用咸草串扎起来,最后放到热油中过一下,出锅时便成了如同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故名。不过,在我看来更像是《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琛胸前的大佛珠,颗粒大小亦相仿。马铃黄鱼松软清香,既保留了黄鱼原味,又有过油后的松脆。品尝之后,我连连感叹,瓯菜确是温州人的味道,令人谗涎。而挖掘瓯菜的文化价值,更是责无旁贷。

  瓯菜是中国八大菜系浙菜的四个流派之一,因温州古称东瓯,故以古称命名,为温州菜系的代称,也为瓯越文化的组成部分。地处东南一隅的温州,为滨海城市,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滩涂,海产资源丰饶;且境内群山萦绕,山珍数不胜数,因而瓯菜有浙菜的共性,又独具特色。瓯菜以海鲜入馔为主,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二轻一重”,即轻油、轻芡、重刀工、具有比较明显的特色风格。据瓯菜大师周雄说,瓯菜的烹调方法多达30余种,均有本菜独特的烹饪方法,地方色彩鲜明。目前瓯菜已成型的种类多达250多个,其中已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菜有46个,形成了冷盘、主食、热菜、果蔬俱全,丰富多彩的瓯菜菜系。

  既然瓯菜食材来自温州的海产资源,形成独特的烹饪方法,那么其独特性在何处?哪几个字最能代表瓯菜的烹调方法呢?我时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请教了中国烹饪大师叶国光,与他一起讨论瓯菜烹调中几个特有的方言字。

  叶国光师傅说,首先是煠(zhá,音近“闸”)字。“煠”在瓯菜中为独有的烹调方法,在其它几大菜系中所没有。“煠”就是慢火煮制,适用于难酥烂的食材,如牛肉、狗肉等。温州人过年时煠猪头,要在铁镬中煠好久才能烂熟出锅,味道才有香韵。也就是说,温州“煠”的烹调方法,是直接成熟,成为终端。煠与“汆”(“汆”cuān ,音似“村”)不一样。“汆”就是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很快撩起来,去血丝,去异味。如温州人把甜菜汆一下再吃。煠的烹调时间要长,而不是撩一下,几分钟了事。

  “煠”不单单是烹调的专用字,在温州民间生活中也时常使用,有卵有饭有菜掺杂而成的“煠饭汤”等,温州人几乎都吃过。“煠”甚至成为温州人的生活感悟,如俚语“温暾汤煠牛肉”,比喻办事情不利索,像牛肉在慢火中煠。

  也许有读者会问:温州话的煠字发音与字典中的音义不一样呀,这是为什么?其原因是“煠”为方言字。方言字是指在不能用常用汉字或没有可用汉字表意的情况下,使用生僻字或新创造的字。难怪《说文解字》没有收录煠字。《康熙字典》虽有,却发yuè(近叶音),其义为火光,与温州话的发音有异,且义亦不同。《国语辞典》中煠字有二音,除叶音外,还有发zhá音(音近炸),且“煠”成了“炸”的异体字,与温州话中的意思亦相差甚远。但在清代翟灏编写的《通俗編·杂字》这部研究民间方言俗语的文献里,煠字在方言中的字义更接近“煮”,也就是将食物放入汤或煮沸的油里进行处理。清代包筱清是一位对温州方言卓有研究的瑞安人,他在《温州方言初稿》中,记录了“温暾汤煠狗肉”的例句。这是存活在瓯菜里的一个方言字,也足见其历史悠久和文化价值。

  说罢煠字,再说“火靠”(kē,音近柯)。

  瓯菜中,火靠黄鱼是个名牌菜,温州人过年过节,必不可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东南沿海盛行“敲罟作业”,将东海大黄鱼几乎断子绝孙,不见踪迹。我们亲眼所见,大黄鱼8分钱一斤。有人戏称,黄鱼可以当饭吃,如同番薯。同学母亲将一篮子黄鱼炒成鱼松寄到千里之外的新疆,让戈壁滩上儿子尝到家乡海味。如今黄鱼成了名贵海鲜,而且价格不菲。一朋友在上海吃到一条价值3.6万元的大黄鱼。这条大黄鱼重6市斤多,单价6000多元一市斤。

  火靠黄鱼不仅是瓯菜的名牌,其烹调方法也是其它菜系中所没有的。黄鱼过油后,加水,再酱油、姜丝、葱花、红糖等佐料,用旺火烧开,慢火收汁,这就是火靠之特点。火靠字的发音与烤相近,为何不用烤字而用火靠呢?烤,为最古老的烹饪方法。自从人类发明了火,知道吃热的食物时,最先使用的方法就是野火烤食,演变至今。温州街头品尝到的羊肉串,就是放在明火上烤炙的。所以,周雄师傅说,烤就是将加工处理好或腌渍入味的原料置于烤具内部,用明火产生的热辐射进行加热。可见,烤的意思与瓯菜中的“火靠”,不一样,尽管发音相近。

  《说文解字》中也没有收集“火靠”。这也是方言字,而且可能还是百越民族发音的遗存,专指烹调方法。百越一般指今东南沿海、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温州人吃火靠黄鱼,也许是远古瓯越民族的传统烹调方法,但这只是我的遐想,有待方家继续论证。

  再就是“盐烹”,也是瓯菜的独特烧法。其方法就是将盐烧热,再将鲜蛏、螺或者鱼胶等海鲜置入盐中,利用盐的高温,把海鲜烹熟。也许有人说,此不就是粤菜中的“焗”吗?不是的。粤菜中的“焗”,是先将铁板烧红,然后把食材用锡箔纸包裹,再用盐进行焗化,与瓯菜不同。就是说,粤菜中的“焗”是直接用火热,而瓯菜中的盐烹则是间接用火,出菜的味道也不一样。如今乐清、瑞安的酒席上仍还常见。这也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名牌菜。

  俗话说,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同样,一方的山水也酿成了一地的味道。瓯菜是正宗的温州味道,富有地方特色。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

“我给你一颗糖,你看到我给别人两颗,你就对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给我两颗糖,而你什么都没给过我。”

生活里常有这样的事,当你好心帮人的时候,第一次帮他时,他会对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

到了N次以后,他简直就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你应该为他做的。甚至当没有了这种帮助时,他会对你心存怨恨,正所谓恩中招怨。

一昧地对别人好,不但换不来感激,反而会给人家变本加厉地索取的机会。

所以,别对任何人太好。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比较富裕。

有一年,天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粮食,就给穷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穷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

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去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

穷人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后,家里人说,这斗米能做什么?根本就不够明年地里的种子,他们太过分了,既然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

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

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

但是,如果继续给他米,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

一碗米不够,两碗米不够,三碗四碗还是觉得你只给了沧海一粟。

不久之前,还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所监狱里,有两人犯人成了好朋友。

两人每天早上都能领到一个鸡蛋。犯人甲每次发了鸡蛋都会给犯人乙。

久而久之,便理所当然了。

有一天,犯人甲忽然很想尝尝鸡蛋的味道,就没给犯人乙。

犯人乙觉得这个鸡蛋应该是自己的,为此很不爽。两人因此大吵了一架,从此绝交。

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对人太好,反而会招来怨恨。

心理学中有一个交往适度定律,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懂得把握好一个度,超过这个度,人际关系有可能走向反面。

我邻居老张曾跟我讲过这样一个事。

年前,老张的一个亲戚来找他,说要过年了,家里的要好好翻新一下,想要老张先借一笔钱急用,年后就还。

老张家境也并不富裕,一下子借这么多钱出去,心里也有点没底,不觉有点犹豫。

他亲戚见老张犹豫了,就说道:“大家都是亲戚的, 你还信不过我么?你要实在不放心,我给你打张欠条。”

老张也是怕伤了亲戚之间的和气,急忙道:“看你说的,打什么欠条啊,我肯定是相信你的,都是亲戚。”

但年后,他的亲戚并没有如期来还钱。

当时,老张的闺女也急着要去上学,学费不太够。老张便厚着脸皮去找他的亲戚。

没想到,他的亲戚竟然说:“这点钱你还亲自来催债了,又不是不还,你这样以后谁还敢找你借钱啊。”

一顿话,说的老张的心拔凉拔凉的。

没想到自己好心帮人,到最后反倒还要挨一顿数落。

有句俗话说,吃饭七分饱,对人七分好。

把别人看得太重,自己一头热,换来的可能是一盆冷水。

没有谁规定,你的所有善良都能回报,毕竟这世上,真的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对人好,仅仅是你对人好而已。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天给人一块钱,只要有一天不给,那人便会记恨。每天给人一巴掌,只要有一天不给,那人便会感激!”

听起来滑稽可笑的一句话,却字字在理。

心理学家霍曼斯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也就是说社交的维持需要付出和回报的平衡。

如果在两个人的感情中,只有单方面的投入,最后受伤的永远是你自己。

“对一个太好,会失去自己”,这句话,我深表赞同。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很现实的点是: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会坏到肆无忌惮。

你的善良,就是别人拿捏你的把柄。

“你这么好,一定要帮我哦。”

“你这么好,一定不会拒绝我吧。”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一些人出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

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你辛辛苦苦帮了人家,别人一句轻飘飘的”谢谢“就带过了。

更甚者,连”谢谢“都没有。你的辛苦变成了理所当然,你的不快跟谁吐槽都没有用。

现实就是如此,人心往往换不来人心,一昧的做老好人,好的是别人,苦的却是自己。

善良,真的是一种很珍贵的美德。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

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低,近乎”讨好“地去对一个人好,不仅让自己失去了快乐,也让善良失去了它本来的含义。

生活从来都不是用来妥协的,日子也不是用来将就的。所以,别盲目地对一个人太好。

与其追一匹马,不如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等到春暖花开之日,会有一大批骏马任你挑选。

与其毫无保留地对一些人太好,不如沉淀自己。你若盛开,芬芳自来。懂得欣赏你的人,不管来得多晚,都会与你交心。

毕竟余生还长,来日可期,我们的善良终会遇到对的人和事。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 10月22日晚有幸观看了舞台剧《两京十五日》首演,趁着记忆还没完全走丢,收起懒鼓起勇气记录几句观后感:

观剧背景:
- 拜读了马老师的原著,对如何能将如此厚重的一本书搬到舞台上十分好奇,书中有诸多宏大场景,特别难以想象出能怎么表现那么多的火景、爆破、水牢以及宏大的漕运等等。。
- 本人理解原著中是太子历险记为明线、苏大夫复仇记为暗线,两条线的交叉点应该是太子登基后要直面明朝的殉葬制度(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但最后火海的结局感觉有些突兀,是不是小说本身就预埋了续集。。
- 很少很少的舞台剧观赏经验。。所以能有的都是大白话。。
- (跟疫情其实没多大关系)好久没进过剧院了,能有机会去看这么一场演出很开心。。
- 还能记起什么就记录什么,毕竟已经过了好几十个小时,不排除出现记忆偏差

整体观感:
- 整台剧还是很忠于原著的,当然做了很多删减和聚焦,保留了重要场景,可以想象幕后的工作量非常非常大。。高导及整个幕后团队辛苦了。。
1、要夸的是两个半小时(上下两场)剧情紧凑,全程都在追着进度的感觉,一刻都不敢松懈,怕错过任何一丝小细节。。
2、可能对没有读过原故事的朋友不太友好。比如开头就是背景屏呈现提前拍好的电影化镜头表现太子宝船爆炸落水/吴定缘水下捞人+主舞台闪现吴定缘批捕太子。。接下来一连串的场景切换和人物陆续登场,节奏非常非常快。。
3、这个开头的优点是其实很抓人,能把观众一下带到那个故事中,视角冲击是够的。。不足呢就是没有旁白或者什么方式大概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关系,可能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会看得不知所措以及非常之辛苦

- 个人感觉剧的空间感和舞美拉到了一个还算舒服的度
1、观众视角主要由三面屏(配备了提前拍摄的各种电影化镜头表述)+主舞台呈现。。不知道这种专业术语应该叫什么,反正这种“混剪”或者说打配合基本上解答了本人之前的对于该舞台剧呈现的最大疑惑。。之前只单看过三面屏的大屏幕,以及单舞台,这种打配合的效果还挺生动。。
2、三面屏或动态或静态的背景配合和舞台上演员走位、道具、光影切换,基本可以将观众带入到小说的情境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三面屏动态镜头包括开头太子落水、北上三人小分队骑马赶路、吴定缘踏上水路踩着洪熙皇帝的棺椁前往天文台时的那段VR式镜头表达、以及最后的白绫和火海等等。。
3、三面屏的静态镜头更多撑起了整台剧的舞美,整体感觉色彩饱满度很高、艺术表达效果较好、辅助故事背景的叙事效果基本达成,或清冷(比如老龙头白龙挂及城门巨石砸落那段),或浓墨重彩(比如皇城、宫墙等等),视觉上还比较符合本人审美:)
4、主舞台上的主要道具是那个木制小二层结构,个人感觉道具基本上功能和价值最大化了,这么有限的空间里,在灯光和音效的配合下,时而充当行船、时而充当屋子、时而充当军台和刑场等等,能够感觉到团队的巧思。。而且,该道具走位很棒。。
5、打光和音效整体感觉很ok,记忆深刻的有红玉出现的那段风韵浓重迷雾与暗红(整个人物背景化处理了,基本存活在吴定缘的口述中)、王姑娘出现的那段不忍哀怨凌厉与素白(相关的舞蹈表达很写意)。。配乐特别是古琴的处理感觉不错,感觉到了这种题材下的舞台质感和颗粒感。。
6、当然也有一些小遗憾,这种三面屏+主舞台的构成本身,对于复原一个宏大叙事、场景复杂的原著而言,其实是有天然的制约。。前排观众相对观感会好,对后排观众可能显得不那么友好,毕竟后排想要看清舞台上演员的神情挺难的。。(又是纯门外汉的主观表达)如果客观条件可以满足,《又见敦煌》那种大型场景切换、沉浸式的实景演艺效果是不是会更爽。。

- 致敬高导,个人感觉几位主演的表演都还在线,其他人物也有闪光和出彩
1、对于高导接这么一部宏大制作表示respect,可以想象挑战无处不在,高导棒呆!之前期待的电影化和年轻态也感觉到了
2、能感觉到导演、整体幕后团队和演职人员对这台剧的敬畏和付出。。个人对整部剧的完成度表示满意。。
3、不足和瑕疵当然有。。这块可能会比较主观。。以及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带着什么样的预期走进的剧院。。
4、相较于传统的舞台剧/话剧,这台剧的主要演职人员真的是相对很年轻。。所以客观上就存在经验值积攒的问题。。

--分割线 以下都很主观很主观--

5、比如对于扮演男主角吴定缘的肖老师,平时关注多一些,知道这是他第一次出演舞台剧。。在这么个背景下,个人对于肖老师首演交出的答卷是可以给到良好的评分。。人物呈现和舞台融入感ok,台词没忘词没有明显失误,情绪的转乘以及该有的一些抑扬顿挫都在。。声线和身姿加分,看到了肖老师为凸显男主性格特征设计的一些小动作和小语气。。不足的点呢,其实看出了肖老师的紧张以及一些“赶台词”。。舞台剧应有的一些声台形表感觉不够松弛。。比如上半场谢幕前的重场戏也就是男主寻找自我关于“我是谁”的质问的处理,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个人感觉可以更夸张或者说更“放”一些的表达。。另外同样是成长,要区隔于太子线的话,男主的性格呈现是不是还可以多一些契合他身份的“痞”和“赖”。。
6、出演太子的冷老师,感觉是主演中发挥最稳的一位。了解了一下,冷老师本身拥有过严谨的舞台表演训练和经验,果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台词听着舒服,声台形表更加游润有余、向观众传递的感情到位,太子的成长线也表现的比较好,与其他几位主演的互动也更自然流畅一些(应该是更能调动起演员之间的给和接),这些应该都是经验值在说话,鼓掌。。
7、对于苏大夫的扮演者张老师和于谦的扮演者王老师也表达应有的尊重,感觉大家体力都超好、肺活量应该都挺大。。台词多且拗口,首演虽然听到了些许小口误,但没影响后程,很快调整过来了,人物性格整体与原著契合度还比较高。。感觉舞台剧演员真不容易。。张老师最后墓园场景的那段爆发戏很投入。。相较于小杏人和男主的互动线,个人对小杏人和太子的互动线印象更深刻。。但都多少感觉到了一些“赶”和“紧”,赶台词以及形表上的紧。。整体都是下半场优于上半场,相信随着更多的打磨会越来越好
8、其他几个重要角色也很有印象,比如扮演老龙王/汉王的陈老师非常出彩,昨夜何的形象也很鲜明等等。。

好像絮叨了不少,整体而言还是很开心走进剧院去看去感受了,希望接下来的巡演越来越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肖战[超话]##肖战# #肖战顺顺利利#xz#肖战马吉拉香氛身体护理代言人# 我喜欢的男孩治愈微笑,人间理想,星辰皓月,神仙颜值,温柔体贴,可盐可甜,深得我心
  • 白天流的泪太多现在眼睛涩涩的 不知道打下这段文字会不会又流下泪水但还是很想写明天就要开学了 凌晨的时候就忍不住流泪一次 以为情绪过去了 中午我爸载我哥去搭高铁
  • 寻思着,天暖了,怕是也该打杀虫剂的时候了)……然后我就在写这些以后98%的可能会淡忘至遗忘的对话所以明天会不会做什么有意义的事还是没个眉目算了给喵子拨鸡蛋配个一
  • ”      “次日,老板果真乖乖的把钱打到卡上,而且还多给了五百元;      这招还真灵,小老板害怕了,多给是为了堵住我的嘴;       事情到此,仅仅走
  • )约会 (带兜)是的 (嗨)晚安 (哦压死你)到此为止 (哭了妈的)#余生请多指教片花#[汗]:【3分钟日语教程,一学就会】你好(哭你一起挖);我回来啦(他大姨
  • [小红花]最近爸爸被隔在外面,宝贝昨天突然问:我的爸爸呢?[小红花]去过一次妈妈的办公室,这几天经常在家里问:妈妈,我可以去你的办公室玩沙么?
  • 拾起几片来,别在身上,带着秋风味道,在落叶飘落时轻轻的转圈。秋风吹落秋枫,枫落在秋水之上,染红了秋水,秋日夕阳的红映衬在枫上凋零之枫,飘飘洒洒,下起火红的雨…落
  • 一个人听完了本应该可以有你在一旁的音乐会这几个月明明攒了很多话想跟你说生日那天你明明就在饭桌前却一句也说不出口就又散场了最想要告诉你的一直是那天我根本没有跟别人
  • 第十二名白羊座白羊座爱情判断力的确不是很高哦,往往是因为喜欢上一个人而做出冲动的判断,哪怕你的感情没有结果,但是在你眼中却早已把这段爱情定为你生命中的真爱,如若
  •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这个剧本的立意,人生有三千疾,唯生老病死无可医,这个话题在小时候想起来很遥远但很难过∶慢慢长大后好像又生出了面对的勇气;直到真正看着TA老去、离
  • 劣势3:地心引力!但是亲们,有种东西叫地心引力,脸上无故多了这么多脂肪,那也是会随着时间下垂的,我现在距离当时填充快两年了,我的苹果肌没有乖乖呆在原来的位置,我
  • 王阳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 他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 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人活到极致,是节制。 01 节制,是一种智慧 王阳明家训中有一条:“节
  • 禁止滥砍和滥伐,绿树成荫美如画;禁止乱排和乱放,河流清澈空气新世界地球日,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地球,让天更蓝,让山更青一早上发现昨上午9:00多以后老妈把阳台
  • 从目前大S汪小菲的互骂、开撕事件来看,大S曾经的两位前任蓝正龙和周渝民没有和大S结婚,或许真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两次恋情结束之后,大S永远都是一副受害者的身份
  • 我终于完刷了冰雨火可以说是王一博的电视剧里我刷得最慢的一部原因是这部剧实在是太难看了我不知道大家定义好剧的标准是什么,在我看来这部就是很难看它唯一的优点就是打光
  • 3、加装脱硝设备,是烟气NOX的末端处理技术,是把含有**的还原剂在不使用催化剂的前提下均匀喷入锅炉温度范围为800~1100℃的区域,选择性的把烟气中的NOX
  • 好在我是“厄运”的象征,即使是和兽人一起挤在地下城生活的“贱-民”也不会上前挑衅,他们只是躲着我。虽然男主从一开始就喊女主公主,但其实他俩之间,女主更像是骑士,
  • ”而不是嘴硬的会努力爱上之类的话5 我不能绝不能让第二个男人碰我,其实是对珩主坦诚:我和齐不可能,而你却还在试探我,所以图南走了珩主觉得她在报复,说“爱我”却又
  • 每当我们合唱《100》的时候,你唱到那句“我们到下个世纪~”我都很开心,这就像你在反复对我表白一样,谁能不喜欢一个我最喜欢的人,反复对我表白呢?生怕别人不知道我
  • 推荐理由:这个悲伤但不绝望的寓言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描绘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家庭四分五裂的过程……曾获得林格伦奖的作家索尼娅·哈特奈特把强大的散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