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傾人城

世上每一朵花,皆合女子气。
玉兰,似娴静绰约的美人,温婉大方,有遗世独立之仙姿,持春信芬馥,令人怦然心动、心向往之。喜爱一种花,也像喜欢一个人。乍暖还寒时,玉兰皎皎盛开,凭凌玉树前,烂漫春风里,多么希望,我在花下遇见你。

我们今日熟知的“玉兰”之名,在明代以前还未见应用。同属木兰科的辛夷、玉兰、木莲,常被古人混称为“木兰”。

白居易有诗《题令狐家木兰花》:“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大概因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木兰有了“女郎花”的别称。而从诗中“朱粉”、“紫霞”的描写推断,诗名“木兰”应指“辛夷”,即紫玉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辛夷,亦有白色者,人呼为玉兰。”几十年后,王象晋所著《群芳谱》,才将木兰、辛夷、玉兰视为三种不同的植物,分别加以介绍。

时至今日,人们口中提及木兰或玉兰时,所指对象仍可能难解难分,但心中共同倾慕的,尽在这场倾国倾城的早春花事。

如果把不胜凉风的水莲花,比作一位娇羞的小家碧玉;那么舒展大方的玉兰,就像是温婉高洁的大家闺秀,同样诠释着令人陶醉的温柔。

早在寒冬未过时,玉兰就已开始孕育它的花蕾,不待枝桠上长出绿叶,花朵已傲然盛开。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臙脂染小莲花。”玉兰盛开之态亦如莲花,但更显亭亭玉立、高贵向上。玉兰花苞玲珑圆润,飘逸多姿,有如敦煌壁画上曼妙的盛唐飞天,霓裳羽衣,纤尘不染。

与其他花卉相比,玉兰的花朵大而繁茂,在高高的枝头上,孤傲地挺立。大气昂扬的玉兰,尤其符合唐代人的审美,也难怪对玉兰的吟咏,从唐代开始频繁。

甚至有诗人在称赞玉兰时说:“今朝绕郭花看遍,尽是深村田舍儿。”——把玉兰看成神仙,其他的花就只能沦为俗气的乡下人了。

玉兰处处都不落俗,形似莲,香似兰,纯洁而芬芳。透过绚烂繁华,归于平淡真淳——如此看,后人冠以“玉”之名,确是恰切的。

苏州拙政园中有一处“玉兰堂”,是当年文徵明读书作画的地方。小院南墙筑湖石花台,亦有湖石、青竹,堂前东西两侧对植高大的白玉兰,花开时,千枝万蕊,如大家闺秀,优雅可人。

玉兰堂庭院肃静雅致,玉兰的栽植恰与文震亨《长物志》记述相符:“玉兰,宜种厅事前。对列数株,花时如玉圃琼林,最称绝胜。”

文徵明偏爱玉兰,他称赞玉兰“譬彼孤洁士,可望不可亲”的芳洁高雅,也曾作诗将其比作素衣美人轻盈起舞:“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有趣的是,玉兰堂曾名为“笔花堂”,取“梦笔生花”之意,恰与辛夷别名“木笔”通有灵犀。玉兰花蕾似毛笔,盛开时如佳人,怎能不为文人所喜?文人爱玉兰的姿容,玉兰亦可谓文人的灵感缪斯。

高大挺拔、满树着花的玉兰,堪为草木中的佼佼者。以玉兰所比拟的人物,也定是气宇不凡。

《世说新语》记述了一段故事。谢太傅当着各位子侄的面,问了一个怪问题:“你们这些孩子,与长辈的功业有何相干?大人为什么老是想让你们出人头地呢?”

大家都无从答起。只有谢玄回答说:“就好比希望芝兰玉树生长在自己的庭前阶下一样。”

谢玄回答得巧妙,不去纠缠什么成败荣辱、功名利禄……却用一个新颖别致的比喻,把这些虚虚实实的问题,转化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小景。

“芝兰”是灵芝和兰草,至于“玉树”,世上并无此物。然而后人认为,玉兰可以胜任。李渔《闲情偶寄》中讲到玉兰:“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

“芝兰玉树”当然名贵,“华庭玉阶”也很华丽。优秀的子弟,如株株名草、几树玉兰,长于门庭之内,自然而然,生出一种贵族气象。

玉兰高贵,却不事招摇、不争不夺,隐于庭阶,而芬芳依旧。玉兰,既是粲粲女郎花,亦有谦谦君子风,他们不因俗常而自喜自艾,却以高贵的心性,出落得圆融超脱,平静释然,全意盛开。

玉兰花明艳皎洁,一树玉兰竞相花开,仿佛便拥有了整个春天的和风与阳光。

过去的文人雅士极爱玉兰,栽之种之,咏之画之。今天的人依然爱着玉兰,自然山水、人文胜迹,都可以遇见玉兰盛开,吹兰芬馥,若雪涛落玉,蔚为奇观。

走进春天里,草长莺飞,烟柳轻絮,皆是烂漫。然而,玉兰不同于其他的花木,它不愿看见人们蜂拥而至,也不适合扰攘和喧闹,而更宜在僻静的庭院,或是幽深的寺庙,为人们渲染一处神圣庄严、空灵脱俗的所在。

生活里似乎有太多的时不我待。春天虽短暂,但请不要急着追赶,不如让生活的梦笔慢慢生花,让心灵在春光里自在地徜徉和休憩。

若没有玉兰,春天便丢了一份气质。

玉兰,勾勒了满眼的芳华,亦存有想象的留白。悦目,亭亭明丽;赏心,清静淡然。玉兰年年是此色,却总有深情悄悄涌来,让这一抹从岁月深处传来的幽远香气,更添朝露的清新。

春天正好,莫错过大好春光,莫错过玉兰的纷纷开落,去接受光明的拥抱,去承蒙香海的浸染。春天终有尽时,你却不会忘记,这场倾城的花事。

勃发一枝香带雨,
自在飞花轻似梦。
玉兰一醒惊三月,
陌上花开倾人城。

涉茶诗(歌)赏析240【寄周安孺茶】
宋•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本。
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与俗。
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嘱。
邂后天随翁,篇章互赓续。
开园顾山下,屏迹松江曲。
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

伊子素寡爱,嗜好本不笃。
粤自少年时,低回客京毂。
虽非曳裙者,庇萌或华屋。
颇见绮纨中,齿牙庆梁肉。

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
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
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
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
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
闻道早春时,携籝赴初旭。

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
旋洗玉泉蒸,芳罄岂停宿。
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
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

髹简净无染,箬笼匀且复。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

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
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
淸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陆子诧中泠,次乃康王谷。
麻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
美恶两俱忘,谁能強追逐。

姜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
尚欲外形体,安能徇心腹。
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
外慕既己矣,胡为此羁束。

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
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旗簇。
呼儿为佳客,采制聊亦复。
地僻谁我从,包藏置厨麓。

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
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
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
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简释:
迥超→远远超过。
姬旦→周公。
桐君录→《桐君采药录》的简称。上古时期。
杜育→晋代诗人。
陆→陆羽。
常→常衮,唐德宗时期宰相,嗜茶。
李→李德裕,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嗜茶。
高躅(zhú)→有崇高品行的人。
鬻(yù)→卖。
鹿门→喻隐士所居之地,这里指皮日休。
天随翁→指陆龟蒙。
赓(gēng )续→继续。
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亦指文书,书籍 ,书简。
京毂( gū)→国都。
曳裾(yè jū)→喻权贵门下做食客。
庇萌→保护、庇护。
华屋→华美的屋宇,指朝会、议事的地方。
绮纨(wán)→华丽的丝织品。
梁肉→美食佳肴。
碔砆(wǔ fū)→意思为似玉之石。
于兹→在此。
日注→日铸茶,产自绍兴会稽山日铸岭
双井→双井茶,产于分宁(现江西修水)、洪州(现江西南昌)一带。
籝(yíng)→箱笼一类的器具。
须臾→片刻。
髹(xiū)简→上了漆的竹片。
箬(ruò)笼 →用箬叶与竹篾编成的盛器。
梅润→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燠(yù)→暖、热。
纤芥→指细微、细小的嫌隙。
叶家白→建溪名茶。
中山醁→中山美酒。
陆子→陆羽
中泠→指扬子江中泠水。
康王谷→天下名泉,位于庐山大汉阳峰。
瓶罂→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脱粟→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
羁束→犹拘束,羁旅困顿。
簇→聚集,丛凑,或丛聚成的堆或团。
厨簏→书柜。
菽→豆类总称。
刘伯伦→刘伶,竹林七贤之一刘,魏晋名士。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
糟曲→泛指酒。

480个字的咏诗赋,句句不离茶。开篇,就是一部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简明历史,讲述了从周公姬旦所著《尔雅》,即有“槚,苦茶”的名称,到桐君著《桐君采药录》中“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晋朝杜育《葬赋》描写茶一直延续到唐代的陆羽成就了世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从此,茶业迅速发展,比屋皆饮,饮茶之风风靡中外。后来,又有皮日休与陆龟蒙,互相唱和,留下《茶中杂咏十首》和《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这样优美的诗篇。陆龟蒙还亲自种茶、制茶、研究茶“有田数百亩,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他们对保存茶业史料和发展茶文化都有重大贡献。随后,对宋代的建溪的龙团凤饼、浙江日铸茶、江西双井等名茶进行品评,对茶叶的采摘、制作、烹煎、品尝以及饮后“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的美妙感受都作了详尽的表述。对烹煮茶的器具,特别是用水也是列举了名泉名水以示水对茶的重要性。寻僧访幽,田园风物,遨游情态,糙粮佳肴美酒亦有吟咏。 https://t.cn/RxmmfQL

#书法# #读书# 《三十六法》欧阳询文
排叠: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如“寿"、“藁"、“画"、“窦"、“笔"、“丽"、“羸"、“爨"之字,“系"旁、“言"旁之类,《八诀》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高宗《唱法》所谓“堆垛"亦是也。
避就: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又如“庐"字,上一撇既尖,下一撇不当相同;“府"字一笔向下,一笔向左;“逢"字下“辶"拔出,则上必作点,亦避重叠而就简径也。
顶戴: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轻者,顶戴,欲其得势,如“曡"、“垒"、“药"、“鸾"、“惊"、“鹭"、“鬐"、“声"、“医"之类,《八诀》所谓斜正如人上称下载,又谓不可头轻尾重是也。
穿插: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如“中"、“弗"、“井"、“曲"、“册"、“兼"、“禹"、“禹"、“爽"、“尔"、“襄"、“甬"、“耳"、“娄"、“由"、“垂"、“车"、“无"、“密"之类,《八诀》所谓四面停匀,八边具备是也。
向背: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体势,不可差错。相向如“非"、“卯"、“好"、“知"、“和"之类是也。相背如“北"、“兆"、“肥"、“根"之类是也。
偏侧:字之正者固多,若有偏侧、欹斜,亦当随其字势结体。偏向右者,如“心"、“戈"、“衣"、“几"之类;向左者,如“夕"、“朋"、“乃"、“勿"、“少"、“厷"之类;正如偏者,如“亥"、“女"、“丈"、“父"、“互"、“不"之类。字法所谓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又其妙也。《八诀》又谓勿令偏侧,亦是也。
挑¤:字之形势,有须挑¤者,如“戈"、“弋"、“武"、“九"、“气"之类;又如“献"、“励"、“散"、“断"之字,左边既多,须得右边¤之,如“省"、“炙"之类,上偏者须得下¤之,使相称为善。
相让: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如“马"旁、“糹"旁、“鸟"旁诸字,须左边平直,然后右边可作字,否则妨碍不便。如“羉[上无四]"字,以中央“言"字上画短,让两“糹"出;如“办"字,其中近下,让两“辛”出;如“鸥”、“鶠”、“驰"字,两旁俱上狭下阔,亦当相让;如“呜"、“呼”字,“口”在左者,宜近上,“和"、“扣"字,“口”在右者宜近下,使不防碍,然后为佳,此类严也。
补空:如“我”、“哉"字,作点须对左边实处,不可与“成"、“戟”、诸“戈',字同。如“袭”、“辟',、“餐',、“赣',之类,欲其四满方正也,如《醴泉铭》“建"字是也。
覆盖:如“宝”、“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著,上长下短。
贴零: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
粘合: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顾揖乃佳,如诸偏旁字“卧”、“鉴”、“非”、“门”之类是也。
捷速:如“风"、“凤”之类,两边速宜圆擥,用笔时左边势宜疾,背笔时意中如电是也。
满不要虚:如“园"、“圃”、“图”、“国”、“回”、“包”、“南”、“隔”、“目”、“四"、“勾”之类是也。
意连:字有形断而意连者,如“之”、“以”、“心”、“必”、“小”、“川"、“州”、“水”、“求"之类是也。
覆冒:字之上大者,必覆冒其下,如“云”头、“穴"、“宀”、“荣字头”头,“奢”、“金"、“食"、“夅”、“巷”、“泰”之类是也。
垂曳:垂如“都”、“乡”、“卿”、“卯”、“夅"之类,曳如“水”、“支”、“欠"、“皮"、“更”、“辶”、“走"、“民”、“也"之类是也。
借换:如《醴泉铭》“祕”字就“示”字右点,作“必"字左点,此借换也。《黄庭经》“¤”字,“¤”字,亦借换也。又如“灵”字,法帖中或作“¤”、或作“小",亦借换也。又如“蘇”之为“蘓”、“秋”之为“秌",“鹅”之为“鵞”,为“¤[左鸟右我]”之类,为其字难结体,故互换如此,亦借换也,所谓东映西带是也。
增减:字有难结体者,或因笔画少而增添,如“新”之为“¤”、“建”之为“¤”,是也。或因笔画多而减省,如“曹"之为“¤”、“美”之为“¤"。但欲体势茂美,不论古字当如何书也。
应副:字之点画稀少者,欲其彼此相映带,故必得应副相称而后可。如“龙”、“诗"、“讐”、“转”之类,必一画对一画,相应亦相副也。
撑拄:字之独立者,必得撑拄,然后劲可观。如“可"、“下”、“永"、“亨"、“亭"、“宁"、“丁”、“手"、“司"、“卉',、“草"、“矛”、“巾”、“千”、“予”、“于”、“弓”之类是也。
朝揖:凡字之有偏旁者,皆欲相顾,两文成字者为多,如“邹”、“谢”、“锄”、“储”之类,与三体成字者,若“讐”、“斑”之类,尤欲相朝揖,《八诀》所谓迎相顾揖是也。
救应:凡作字,一笔才落,便当思第二、三笔如何救应,如何结裹,《书法》所谓意在笔先,文向思后是也。
附离:字之形体,有宜相附近者,不可相离,如“形”、“影”、“飞"、“起”、“超”、“饮”、“勉”,凡有“文”、“欠”、“支"旁者之类,以小附大,以少附多是也。
回抱:回抱向左者如“曷”、“丐”、“易”、“匊”之类,向右者如“艮”、“鬼”、“包”、“旭”、“它”之类是也。
包裹: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者也;“向”、“尚”,上包下,“幽”、“凶”、下包上;“匮”、“匡”,左包右;“旬”、“匈”,右包左之类是也。
却好:谓其包裹斗凑不致失势,结束停当,皆得其宜也。
小成大:字以大成小者,如“门”,“辶”下大者是也。以小成大,则字之成形及其小字,故谓之小成大,如“孤”字只在末后一“乀[捺]”,“宁”字只在末后一“亅”,“欠”字一拔,“戈”字一点之类是也。
小大成形:谓小字大字各字有形势也。东坡先生曰: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若能大字结密,小字宽绰,则尽善尽美矣。
小大大小:《书法》曰,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宽猛得宜。譬如“日”字之小,难与“国”字同大,如“一”字“二”字之疏,亦欲字画与密者相间,必当思所以位置排布,令相映带得宜,然后为上。或曰:“谓上小下大,上大下小,欲其相称。”亦一说也。
左小右大:此一节乃字之病,左右大小,欲其相停,人之结字,易于左小而右大,故此与下二节,著其病也。
左高右低左短右长:此二节皆字之病。不可左高右低,是谓单肩。左短右长,《八诀》所谓勿令左短右长是也。
褊:学欧书者易于作字狭长,故此法欲其结束整齐,收敛紧密,排叠次第,则有老气,《书谱》所谓密为老气,此所以贵为褊也。
各自成形:凡写字欲其合而为一亦好,分而异体亦好,由其能各自成形故也。至于疏密大小,长短阔狭亦然,要当消详也。
相管领:欲其彼此顾盼,不失位置,上欲覆下,下欲承上,左右亦然。
应接:字之点画,欲其互相应接。两点者如“小”、“八”、“忄”自相应接;三点者如“糹”则左朝右,中朝上,右朝左;四点如“然”、“无”二字,则两旁二点相应,中间接又作灬亦相应接;至于丿、乀[捺]、“水”、“木”、“州”、“无”之类亦然。
已上皆言其大略,又在学者能以意消详,触类而长之可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我是修复做的肋骨鼻子,所以决定相信。显示假体歪斜,医院面诊师安安(当初接待我的)说:医生也是人 不可能做得完美!
  • 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奥运与广电》《风流江西》《江西旅游战略》《江西历史文化通览》《文化江西的巅峰》《江西符号》及“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文化丛书”等。“
  • /100ml200ml日本 Dr:Ci LABO/城野醫生 零毛孔細緻化妝水 清新香橙味擦拭型化妝水, 有着不粘稠清涼感針對着意的擴張毛孔,一瓶擦拭型化妝水可有
  • 然而,那些愿意对你如实相告,批评你的人,才是真心对你好的人。4人这辈子,最不应该忘记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恩情。
  • 我很长一段时间把运动当任务,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我倒是很羡慕运动天然融入了生命的人。正因为了解自己了,我就调整计划,规定了一个严格而又灵活的食物计划——从
  • 快来了解下吧~ 另外,为了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上海人社官微联手微信乘车码、上海交通卡公司,送出3000张微信乘车票!【战疫纾困,保障民生,上海人社与你“在一起
  • 口碑好的医生推荐#不懂的都可以问小颜,评论区可自助查询医院医生性病的治疗,不得不说的事实 欧柏生原创    如果您有冶游史,或者有多名性伴侣,建议积极到正规医院
  • 本届大会是全国“消费促进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国首个5G视商科技产业园为载体,以“新视商、好网货、兴产业、助脱贫、促消费 ”为主题,通过(线下)5G视商大世界
  • 【主题】胡塞尔现象学如何看待作为符号文本的艺术【时间】 【主讲】董明来(哲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中心成员)【内容】从
  • #福州寻狗#11岁串串狗弟弟,名叫乐乐。于10月27日晚上10点左右,在福州市台江区黎明新村樱花园附近丢失。
  • 啊,有能力花重金也有毅力做好自己的部分,也许才是赢家吧~(当然,太累的时候就读读《及格家宣言》好了[二哈]写在研究完一晚上胶原蛋白肽后又勉强运动了半小时的mid
  • 自律给你自由什么成果都非一日之功#火山热海.与众不同# 火山景区是腾冲火山地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类型最为齐全的地区。对于一个戒糖养生运动boy
  • #运动健身##运动就是坚持##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爱运动的人,补点B族维生素[打call]】多数维生素B族与能量物质的代谢有关,如果消耗过多可引起代谢障
  • 门票信息:免费Tips:汉阳铁厂现在已经废弃,想去拍照的朋友记得在里面多转转,都是废弃的车间。汉阳铁厂,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
  • @想考公务员的小伙伴,四川下半年公招已开始报名】2020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陆续出炉。报名时间:2020年10月30日至2020年11月5日上午
  •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出台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
  • 未信佛法的人趁机毁谤:「你们看,世尊规定出家人不可以看集会,今天他却亲自率领比丘来河边观看……」而信仰佛法的人则是满怀欣喜:「今天佛陀亲临,绝对会有精彩的授记,
  • [抱抱] 在挽回的时候你需要知道男人的心理走向,而非你一味的一意孤行,你总是认为他应该怎样怎样,你要做这个那个,根本就不根据实际情况来,这对你的挽回非常有害,所
  • 三昧,实际上就是一种境界,你用了你的慈悲心,你就进入了你的三昧,就是你已经运用了你的本性良心,你们要好好学啊,这都是人家在佛学院里学的东西。否则你的心中就一直有
  • 1⃣️ 《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3⃣️ 《法华经讲记》▶️ 4⃣️ 《楞严经讲记》▶️ 5⃣️ 《心经讲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