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身边事# 山城区后营村:杨家将屯兵之地

“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云是杨家纪战功。”山城区后营村(2019年改名为后营社区)名字中的“营”字与赫赫有名的杨家将有关,相传,这里曾是杨家将的屯兵场。

“泰古石、大石槽、空心狮子九龙庙。后营三大古,谁来了都要数一数。”这是在后营村流传的顺口溜。村民世代口口相传下来的顺口溜说的正是后营村丰富的历史遗存。2015年,后营村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村名由来与杨家将有关

“杨家将是忠烈的代表,杨家更是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家族!杨家将曾在我们这里屯兵!”2月3日,村民郭荣杰向记者介绍后营村概况时首先谈起了杨家将曾在此屯兵,他说,这是最令村民们骄傲的事。

相传,萧太后率领辽军入侵北宋,在杨邑寨(今鹤山区西杨邑村附近)扎营,北宋皇帝派杨家将率兵抵御辽军。杨家将作战时,曾在今鹤壁鹿楼一带屯兵,分别设立了前营和后营。“前营就是现在的小庄社区,主要在那里进行军事训练;我们这儿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在我们村设后营,主要是提供军需保障和安排将领家眷居住。”郭荣杰介绍,后营村的名字由此而来。

曾作为杨家将屯兵之地的这段历史,为后营村的历史带来厚重感,更成为村民们的美谈,大家对杨家将也就格外关注。“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是杨家的主要人物,杨家世代精忠报国的事迹,为后人传扬。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天下闻名。”郭荣杰向记者介绍,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

历史悠久的汤河

后营村因靠山靠水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风水宝地。该村属于浅丘陵地貌,地势西高东低,西依靠凤凰山,汤河和泗河在村东部交汇,形成“三面环水”之势。

汤河古称荡河,是卫河水系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牟山脚下的鹤山区鹤壁集镇孙圣沟村,全长73.3公里,在我市境内长21.17公里。公元569年,隋文帝在荡河源头附近设荡源县,县治所设在故县村(今山城区故县社区)。《大清一统志》记载:“荡水自河南汤阴北,东流至内黄县西南入卫河,本名荡水。”古时候,有很多温泉流入荡河,冬天河面不仅不结冰,还出现热气腾腾的景观,似热汤一般,荡河因而改名为汤河。

自古以来,有河的地方就有人居住,汤河曾世代养育着沿岸的居民。郭荣杰站在汤河畔回忆,原来的汤河水面宽阔、水质清澈,人们可以在汤河撑船,河水还能用来做饭,他小时候常和玩伴到汤河游泳、捉鱼虾。随着时间的推移,汤河水量减小,逐渐萎缩,只剩不到3米宽,潺潺的水流、长时间被河水冲刷而造型百态的石头及两岸随风摇曳的芦苇掩盖不住它的古老和沧桑。

后营村原有一座永济桥。据《汤阴县志》记载,在汤阴县城西的汤河上有座永济桥,说的就是后营村的永济桥。永济桥现已掩埋在路基下,仅存一通修桥古碑,古碑上刻有“清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永济桥”字样。

古时晋豫官道曾让后营村繁华一时

“我们后营村在古时候非常繁华,就地开店做生意的人非常多。”郭荣杰介绍,后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古时村子坐落在豫晋两省之间的官道上,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这里人马来往频繁,出入豫晋路经此地的朝廷官员和商贾一般都会在此休息。

“往来的客商多,要在这儿住宿、吃饭,添置路上的必需品。”村民介绍,古时候,后营村的车马店、饭馆有十几家,一到晚上,每家车马店都住满了宾客,饭馆也是客满,十分热闹。

郭荣杰说,他儿时常听家中的长辈讲述晋豫官道为后营村带来的繁华。他说,当年车马店主要设在村西头,店家在山岗上挖窑洞作为牲口圈,因为住宿的宾客多,牲口圈里的马和骡子数都数不清。那时的车马店已实现了“人车分流”,车马从西门进东门出,既方便车马进出,也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到了晚上,车马店两个大门同时紧闭,保证货物安全。“我们这里车马店生意最好的张家和刘家,他们的店仅客房就有几十间,傍晚店里就客满了。”郭荣杰说,那时候汤河及泗河两岸风景秀丽,游客为避免天黑找不到地方投宿,都是下午两三点钟就到车马店投宿,之后再去河边游览,第二天才离开。

兴建于明代的郭家大院

郭姓是后营村的第一大姓。在后营村,说到历史古迹,人们首先提到的就是郭家大院。

郭家大院位于后营村东西大街中段路北,分为东院和西院,最早是郭家始祖郭林在明代修建的。据《郭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始祖郭林带着8个儿子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当时由于当地人烟稀少,郭家不仅在当地修建房舍,还圈占了大量土地,成为方圆几十里的首富。

郭荣杰介绍,郭家大院是始祖为迁民而兴建的。离开山西洪洞县之前,郭林的八个儿子均已成家,郭家在当地已是富甲一方。明朝初期,洪洞县的民众要迁至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为了了解所迁之地的情况,郭林则派大儿子到后营村进行实地考察。郭林的大儿子考察后发现,后营村水陆交通便捷,土地肥沃且地广人稀,郭林让大儿子带着资金到后营村大规模修建房屋、圈占土地。房屋建成后,郭林带着儿子们到后营村,大家看到气派的郭家大院后,非常满意。

郭荣杰说,当年,郭林给大儿子下达的修房要求是“越气派越好”。记者看到郭家大院整个建筑群像个城堡,四周由高约4米的砖墙围起,主院旁还有偏院,错落有致,几乎每座房屋的房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俗话说“河南人爱穿绸,山西人喜造楼”,山西人在建房造屋上是比较讲究的。郭家大院由高大的围墙将外界隔离的建筑方式正是山西建筑的特点,它具有封闭性和防御性。

“建造九门相照的大院耗时耗材,主家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我们村原来有两户大户人家也想盖九门相照的大院,但盖到一半就放弃了。”郭荣杰说,郭氏先祖在此扎根后家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愈发雄厚,不断扩建房屋,这才有了郭家大院现在的规模。据说,鼎盛时期的郭家曾在郭家大院里建了一座五层的望楼,不仅可以看到几里外的风景,还能防御土匪,后来由于家道中落,郭家后人拆楼卖砖度日,五层高楼被拆得只剩一间平房。

郭家大院的东院保存相对比较完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以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为主。该院的门楼两侧均雕刻着精美的花朵图案,寓意花开富贵。村民回忆,门楼前曾有高高的台阶和一块上马石,如今,台阶和上马石均被道路覆盖。进入门楼,穿过长约5米的甬道,首先看到的是一面影壁。影壁的后面是郭家大院的第一进院。这处院子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设计精巧。院子里有一座三层小楼是看家楼,家丁每晚轮流在楼上守夜,保卫家院安全。可惜的是,这座小楼目前的三楼已经坍塌。

郭家大院第二进院的堂屋为硬山顶式样,面阔五间,南侧带有回廊。这个小院的房屋多以四根木柱作为支撑,呈现出木制框架结构,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在鹿楼一带比较罕见。遗憾的是,房屋已经坍塌,用来支撑的木柱还完好无损,这些木柱都比较粗壮,且粗细几乎相同,直径约50厘米。

郭荣杰介绍,郭家始祖在建房时用料考究,选用比较坚韧且粗细几乎一样的榆木代替石头作为房屋的支撑物,“大院有一处门楼上的横梁是一块厚约30厘米的榆木做成的,直到现在,那个门楼还完好无损。”记者随后顺木梯爬上大院一座房子的二楼,发现整座房子的主体支撑全是木料,木料上还雕刻着图案,木料之间靠榫卯衔接,记者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郭家大院的第三进院与第四进院相通,均由主楼和厢房组成。由于房屋众多,院落之间连接紧密,郭家大院里出现了一段宽约两米,长约百米的甬道。居民们称这段甬道为“郭家胡同”。站在这狭长的胡同中,前可以望见大院门楼,后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房子,记者有种身处“深宅大院”之中的感觉。

泰古石和大石槽传说

“泰古石、大石槽、空心狮子九龙庙。后营三大古,谁来了都要数一数。”在后营村流传的顺口溜中,关于泰古石和大石槽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相传,明朝初期,后营村有一个从山西迁来的姬姓地主,他山西的家中有一个可喂12匹马的大石槽,姬姓地主舍不得留在山西,但大石槽太重无法搬运,姬姓地主就到河边乞求河神帮忙运大石槽。河中的神龟听到姬姓地主的乞求后答应运送大石槽,但要求姬姓地主每天供奉一碗水。姬姓地主答应了神龟的要求,并按约定每天供奉一碗水。

有一天,姬姓地主在给神龟供奉水时不小心打翻了水碗,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村口发现了大石槽和渴死的神龟,大石槽从此就留在了村口,姬姓地主逢年过节就带家人前去祭拜神龟。时间久了,村民家有人遇到难事或是生病了,就到大石槽那里祭拜。后来,大石槽被损毁,现已无迹可寻。

泰古石是一块高约2米、3个人才能抱住的石头。有人说,它是神仙从泰山运来的,所以叫泰古石。也有人说,它是神仙从太湖运来的,是为了保佑当地风调雨顺的,所以又叫太湖石。“泰古石是圆锥形的,就像一个人坐在那儿,它很神奇,下雨的前几天,它周围就会非常潮湿,下过雨后的几天,它还会往外冒水。”郭荣杰说,他今年65岁,他记得小时候,每逢干旱天气,十里八村的乡亲就到泰古石前跪拜求雨。遗憾的是,泰古石现在已被掩埋在路基下。

九龙庙和龙王庙

后营村东有一座龙王庙。龙王庙是座古庙,但在多年前被大水冲毁,现在的龙王庙是村民几年前新建的。龙王庙前有两通古碑,分别刻有“清康熙五十年重修龙王庙碑记”“乾隆四十二年龙王庙重修碑记”字样。

后营村还有一座九龙庙,但已坍塌。居民回忆,九龙庙因庙顶有九个龙头而得名。九龙庙前还有两个石刻青石狮子,其中一只狮子胸前有一个大拇指粗的洞,大家都叫它空心狮子。“因为空心狮子比较少见,所以比较出名。古时候,外地客商住到车马店后的第一件事就来看空心狮子。”郭荣杰介绍,这两只狮子一只被毁,一只被扔到了古井里,那口古井现在在一户人家的地基下。

后营村的两座庙为何都与龙王有关?据说,这里的龙王和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的白龙有关。相传,白龙在前往白龙庙村的途中看到后营村风景秀丽,便决定在此休息一会儿,村民们为此修建了龙王庙和九龙庙。村民告诉记者,古时候九龙庙和龙王庙香火鼎盛,附近村庄的村民经常到龙王庙举行祭祀仪式。祭祀时,人们不仅带着贡品,还有一人盘坐在铡刀上,由两人抬着到庙门口进行祭祀表演,以祈求风调雨顺。

#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话说溧水城(二)

傅 章 伟

四、明代县城的变迁

明初县城迁至秦淮河之南。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占领南京后,听从了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教诲,加强了根据地的巩固建设,在所占领的地盘内修缮城池,构筑防御工事。当徐达的大军拿下溧水后,朱元璋派邓鉴莅任溧水州,至正十八年(1358)邓鉴重筑溧水城。

国朝戊戌,知州邓鉴重筑。周七百三十丈,门曰大东、小东、大西、小西、南、北,凡六。

——明《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

大明王朝统一天下后,溧水城再次修建。洪武二年(1369),溧水由州改为县,郭云任知县,“洪武间,知县郭云重建”(《万历溧水县志》)。

邓鉴是“重筑”,郭云又是“重建”,这说明二人都不是在元朝的旧城上修修补补,而是已经将旧城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这时的溧水县城已非复旧时古城。那么,明初的溧水城和元代相比,究竟有哪些变化呢?

一、 城的位置南移,整座城建在秦淮河南岸。

二、 城的占地面积略小于古城。

三、 城由五座门改为六座,西边增加一座城门。

四、 古城为石城(否则,不会长存800年),新城为版筑的土城。

明城的南迁,带来城区格局的大变化:通济街上县衙门搬到了河对岸的新城里面;本来打城中穿过的秦淮河,现在只能贴着城外的墙根流淌,成了护城河;于是就出现了老百姓说的“溧水一大怪,城隍庙在城外”。

洪武年间溧水城被拆除,上百年时间没有城墙。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平定两广,北伐中原,略定秦晋,天下残余的敌对势力逐步扫荡清净,大明王朝的政权已经稳固,天下已经太平。朱元璋认为,只要南京城固若金汤,附近的城池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而下令撤除。溧水地处京畿,城墙也在拆除之列。

潘壄《重修儒学桥路记》:“国初以畿内地,拆去城。”——《万历溧水县刂志》卷之八

花了九牛二虎建起来的城墙,朱元璋一声令下就被拆掉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贴紧东南面城墙而建的学校不再有高墙围挡,旁边就是护城河,“而隍濠斜梗学前东、南二面矣”。

溧水的城墙是明初的哪一年拆除的,县志没有记载。直到弘治年间,溧水城也没有复建。自洪武到弘治,明代的溧水有上百年时间没有城墙。弘治四年,高淳从溧水分出,也并没有马上建城,高淳县有城是弘治四年以后,又过了若干年的事。明代正德之前,南京周边的几个县大概都没有县城(或许有个别县已经复建)。

溧水县城的复建是正德年间的事。正德四年至八年(1509——1513),会稽人陈铭任溧水县令,他上任不久便着手重建溧水城,城墙改由砖砌,但一场洪水,冲垮了城墙,看来砖砌的城墙并不比土筑的更牢固。嗣后,陈宪到任(1513——1517),在原址上又版筑土城。

嘉靖四年(1525)知县王从善为了把文庙迁入城内,将东面的城墙向外扩张二十八丈。

嘉靖十年(1531)水灾,城墙由东而南大段倒塌,县令张问行组织抢修。

嘉靖十七年(1538),“溧水庐山、马鞍等山蛟出荡邑城”(《万历溧水县志》卷之一),城墙全部坍塌。

从正德四年城墙复建起,此后的四十年内,溧水县城坍了修,修了再坍。一遇水涝,城墙不是这里倒一段,就是那里塌一截,弄不好就全城泡汤,所以,每逢大雨县太爷便坐在大堂上惶惶不安。县长们都清楚,低洼的县城排水不畅,版筑的土墙经不住洪水的冲刷浸泡,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但一想到溧水捉襟见肘的财政,便倒吸一口凉气,再说自己在这里混个三四年就滚蛋了,还不如苟且因袭吧。然而,到嘉靖三十四年以后,这种情况便不能再苟延下去了。

嘉靖三十七年,曾震始建石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八月,一直在东南沿海杀人越货的倭寇,“自南京出秣陵关,流劫溧水、溧阳”(《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五十五)。经过柘塘时,碰上了身高2米以上、一双大脚要穿一尺五寸鞋子的大力士陈廷瑄,陈廷瑄把井边系绳子的水桶舞得像流星锤,吓得倭寇没敢在那里打劫,而直奔县城。“三十四年乙卯,倭犯溧水城,几陷,勇士李佛保死之”(《顺治溧水县志》卷一)。李佛保、丁遵战死了,居民被倭寇杀害了。这时县城上下躁动不安,一个个害怕了,紧张了,倭寇可比洪水猛兽还厉害。防御倭寇,这是燃眉之急,而目前的县城既挡不住水更御不了寇,于是加固县城,成了县里的头等大事而摆上了县长的议事日程。土城不行,砖城更不行,建造石城别无选择。经过三年的准备,石城建设终于开工。

(嘉靖)三十七年,知县曾震始建石城,高三丈,广如旧。四十年,知县陈文谟嗣而成焉。门仍之,石仅甃其外,而内向者犹土也。

——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

历经两任县令,花了四年工夫,耗尽了县里的全部财力,这座石城的才得以完工。然而,所谓石城,仅仅是城墙外表砌了石头,朝里的一面仍是土墙,不过,好在溧水城有了一层厚厚的坚硬外壳,穿上了铠甲总比赤膊御敌让人放心。

尽管嘉靖三十七年始建的石城还不尽如人意,但它的坚固决非以前的土城、砖城可比。明清的溧水城定格于嘉靖四十年,一直到清朝灭亡,县城基本情况没有大的变动,后人只是在这个基础上作修补完善而已。

五、明清的溧水石城

明清溧水县城是圆的。前面已经说过,元代之前溧水古城是方方正正的矩形,而明清石城是圆的。这个圆圈最初是由谁画的呢?明初的邓鉴,正德的陈铭,嘉靖的曾宪,……?不清楚。反正曾宪修好的石城已经是一个长七百二十六丈的高墙围成的大圆圈,城内占地面积约600多亩。(图4)

城墙特别高。曾宪修的石城城墙竟然高达三丈(10米),比三层楼还高。到清代城墙维修时将高度降了近一半,为一丈五尺(5米)至一丈七尺(5.7米)不等。

城墙特别厚。到底有多厚?县志中没有具体的尺寸记载,城头上几个人并排行走是没有问题的。康熙十三年,谢文运在《重修溧水县石城记》中说“人畜之蹂践”损坏了城墙,并呼吁,“禁止牛羊诸畜,俾勿摧毁。”当时城头上可以牧牛羊,我们可以想见它的厚度。溧水城是土墙外再甃以石,城墙是双层的,所以特别厚。

城墙上有与敌人作战的垛口,有瞭望敌情的楼橹

六座城门,外接交通要道。前面介绍过,元代之前的古城是五座城门,明清的城门为六座,这六座城门分别有一个高雅的名称,北门叫拱极门,南门叫文明门,大东门叫寅宾门,小东门叫会景门,大西门叫对阳门,小西门叫合清门(后来改为河清门),但这些文人们煞费苦心的命名,老百姓一个也没有记住,溧水人只知道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地名的通俗好记才易于流传,这是硬道理。

从明清《溧水县志》刊载的《县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六座门楼还是修建得挺气派的,门楼上下两层,阔大深邃的拱券门供车马通行;拱券门上是谯楼,驻人守望,并司更鼓、报晨昏。

六座城门分别与城外的道路相连:出大东门为通往溧阳县的驿路,出小东门为通往句容县的驿路,出南门为通往高淳县的驿路,出大西门为通往当涂县的驿路,出小西门为通往江宁县的驿路,出北门为通往上元县的驿路。

溧水城像个大乌龟。磨盘似的圆形溧水城,与这六条官道一连,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形状像什么?有人会说像个大乌龟,一点也不错。北门,南门,这是乌龟的一头一尾;东、西各两座城门,这是乌龟伸出的四只脚(图4)。

溧水古城三面是城壕,绿水潋滟,如果从空中鸟瞰,溧水城就像一只神龟栖息在水边。将溧水城建成龟的形状,是古人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作呢?我揣度,很可能是因为县城地势低洼,“城甚卑而东南诸山素多水患”(《万历溧水县志》),故意将城池建成龟的形状。乌龟是不怕水淹的,又是长寿的象征;龟在古代可是吉祥之物,不似今天名声这么差。玄武为太阴之神,其形为龟,连京城的北门也叫玄武门。

古人每逢营建要上测乎天,下察乎地,旁观乎山,非常重视建筑物的来龙去脉、高下俯仰、阴阳向背,对于建筑物的造型也决不肯马虎率意。而曾震修建石城的嘉靖年间,又正是地理风水大行其道的时代,那时,连挖个粪坑,盖间茅房也要看看风水,何况是修建县城。

明代人将溧水城建成龟的形状,我也弄不清这是迷信还是科学,不过这还真是个有点意思的文化现象。

未完,待续......

(市志处

溧水区志办)

魏晋时期最经典的32首诗词!(上)

诗词散文世界

魏晋诗词

魏晋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这一时期,诗歌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曹操

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

1.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5.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曹植

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

6.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8.杂诗七首·其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9.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10.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曹丕

曹丕在文学上他有两点历史贡献:一是写了第一篇文学专论《典论·论文》,将文学摆到“不朽”的地位;二是创作有迄今发现的第一首完整的七言体诗《燕歌行》。诗风有文士气,创作明显表现出从乐府民歌向文人化转变的新动向。另外一点就是,曹丕与文士诗酒唱和,开文人雅集的先河。

11.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12.燕歌行二首·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13.杂诗二首 其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建安七子: 曹丕《典论论文》把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称为“七子”。是建安文士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粲

“七子”中以王粲成就为最高,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的《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14.七哀诗三首·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15.七哀诗三首·其二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孔融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

16.六言诗

汉家中叶道微。

董卓作乱乘衰。

僭上虐下专威。

万官惶布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

17.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哲学小史》@叽里咕噜陈OK :星星,不知道你需不需要西装,我在拼多多买的,因为之前你发的太长了小个子实在穿不了[泪]然后我自己在拼多多买了一家感觉还不错,
  • 道教供灯功德 一盏光明的灯,一颗虔诚的心,是架起通往光明与智慧的桥梁!在《太上修真录》中,有部经叫《真元行经》,里面宣讲了供灯在道教中的十种功德: 一、照世
  • 作为曾经的iPhone用户,自从换了小米12 Pro之后我还发现了一些很明显的使用上的提升。2、快充:依我看iPhone压根就没想过改变它的快充功率,与小米12
  • 四条概括的格言,如果这些格言的真理被彻底明了的话,大可阻止被虐狂的出现。”你只是个孩子。
  • 因此,汽车制造商的胜利将不取决于谁的订单量大,而是产能、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成本以及BOM管理,赢家也很可能从在这几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中产生。一级供应商目
  • 武汉是我见过吃脑花仅次于贵阳、成都的,但非火锅中的常见食材,多见于烧烤摊;江浙一带吃脑花虽从未流行,但渊源是有的,杭州一带有酱油蒸猪脑的做法,本地酱油淋在脑花上
  • OMG. I did it ! I am so proud of myself! 歷時7個小時⋯⋯最後兩個螺絲滑絲,絞盡腦汁嘗試各種辦法逗無濟於事,21點20出
  • 《流浪地球》、《光荣与梦想》、《镜子》、《地火》、《鲸歌》、《诗云》、《梦之海》、《太原之恋》、《中国太阳》、《乡村教师》…既能感到自己的渺小,有一种无力感;但
  • 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各人有各人的苦,各人有各人的难处,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一步步熬了过来,并从中获益良多,不仅收获宝贵经历,还明白许多道理。每个人,都在争
  • 每‮痛当‬苦绝望的时‮,候‬都不禁‮想会‬起朴‮惠槿‬,和她比任何绝‮都望‬太渺小……作为普通人‮要,‬想真的找到‮我自‬,走出完‮出全‬乎意料的人生‮上的‬升
  • 因为我俩室友都是首都医科大的研究生,教育我的时候是那种有理论支撑的,能告诉你会怎么造成多大的危害,应该怎么样。有这样的室友也好幸福。
  • ——独木舟《我曾赤诚天真爱过你》✔“ 这是我最欢喜的独处时刻,没人认识我,我不必理会谁,自世俗的胶着状态抽离而去,进入飘荡程序:微喜、微晃、微微苏醒。” ——
  • 简直就是完美的母亲。挽回是因为爱,不是因为不甘、离不开、舍不得,有些人因为被分手,想报复对方,就通过挽回,复合然后再甩掉对方的方式让自己得到心理安慰,如果你是这
  • “静”是古人苦苦追求的人生境界。“静”是古人苦苦追求的人生境界。
  • 佛法的各种法门都强调要把握好当下这一念,当下这一念肯定也是在瞬息万变,不管这一念怎样变,只要你的觉照力盯住它,不要让它转移了目标,你的心就有一个安顿的地方。如果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两年中国畜禽类产品抽检合格率在98%以上,在中国吃到瘦肉精的几率“基本可忽略不
  • 板式家具优点:板式家具的结合通常采用各种金属五金件连接,方便运输,因为基材打破了木材原有的物理结构,所以在温、湿度变化较大的时候,人造板的形变要比实木好得多,质
  • 闭眼入的护唇美唇担当传奇今生唇膏推荐理由很简单我自己用了快四年了用了差不多30多支当时就是一支单品的时候加入直到今天时间和无数的空管是喜爱最好的说明解决我们唇部
  • 努力生活至少可以让我变成普通的普通人而不是没有钱的普通人事实上……我就是没有钱又丑的普通人钱怎么就这么少花的怎么那么多呢#君彦早安# 2022.1.15周六,侬
  • 睡意朦胧之中,我的手机响个不停 当然不是电话☎️络绎不绝,而是“家人群”里发来的各种图片、语音及文字 … …早晨5点多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距离我1.3公里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