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遗魅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陶朱公】陶朱公传说源于山东省定陶县,主要是关于陶朱公居陶十九年间理财、散财的民间传说,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陶朱公本名范蠡,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相传吴越战争结束之后,范蠡弃官离越,经齐国西行至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认为此地“天下之中,诸侯四通”,遂定居于陶开创伟业,定陶之名由此而来。
陶朱公居陶从商的十九年间,充分利用“天下之中”的地利“三致千金”,累资数万,成为富甲天下的巨贾。他为富亦能为仁,轻财好施,以此为世所尊崇,后来又被人们奉为财神爷。陶朱公传说富有地方特色和特殊内涵,对于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8年,陶朱公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全国两会聚焦#【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成为近年来政策层面一大热词,2021年,浙江省被选定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团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实现共同富裕,要着力解决发展城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他认为,需要在大幅度转移农业人口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户均耕地规模,才能最终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还要探索开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边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谈共同富裕:
大幅度提高户均耕地规模 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北青报:高层多次提到共同富裕,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但目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您对此怎么看?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是什么?
蔡继明:农民相对收入低,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力相对低。202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只占GDP的7.7%,但农业从业人员则占了全国从业人员的23.6%,二者之比为0.28,而在1952年,二者的比值为0.60,这表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在逐年扩大。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已达到其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2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5。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技术成因是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财产性收入差距高达11.65倍,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不同权,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没有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这就堵塞了农民获取财产性收入和融资贷款的渠道。
北青报:“三农问题”成为老生常谈,乡村振兴被提上日程,如何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城乡融合发展?
蔡继明:走出三农困境,历史上曾尝试过不同的路径选择,一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随着乡镇企业衰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这条路已经半途而废;二是进城不落户、迁徙不定居,由此导致数以千万计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这条半城市化的道路也不可持续;三是就“三农”论“三农”的新农村建设,除了村容整洁,在缓解人地矛盾等方面收效甚微。
由此看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不能就农民谈农民、就农村论农村,只有跳出“三农”的范围,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三农”问题。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城镇化。城镇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镇化包括农村居民的市民化,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并安于“进城不落户”、“迁徙不定居”的半城市化的生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在大幅度转移农业人口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户均耕地规模。
只有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即农村从业人员的减少,使农村户均土地达到50亩以上规模经营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与进城务工的收入大体持平,才能最终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北青报:还有哪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蔡继明:还要探索开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边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乡村之间的人口流动会愈加频繁,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应该是开放型的。农地制度的安排应该顺应这一城乡关系变革和农村传统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而不能成为阻碍这场变革的桎梏。
因此,建议在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前提下,既要允许原有的成员进城落户之后通过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成员权等方式放弃其成员权,也要允许外来的人口通过接入承包权等方式获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
在提升城市包容性、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同时,也要敞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大门,参照城市允许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制定外来务农者(包括市民)进村的条款,允许他们购买当地农民的自建住房或租用宅基地建房,在土地承包转包(包括租金和期限)、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农民同等的待遇,推进外来务农者本地化和村民化。
谈农民进城: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有所居”的问题
北青报: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阻碍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蔡继明: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受到务工所在城市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制约,造成无法在长期务工城市安居。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购买住房的仅有17.4%,享受保障性住房(包括租赁公租房和购买保障性住房的)的仅有2.9%。此外,当前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还将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排除在外,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住房普遍存在人均面积小 、配套设施不齐全、居住环境较差、容易形成家庭成员居住隔离甚至住房贫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品质,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
所以,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只有首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有所居”的问题,才能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有所教”,也才能有助于随迁老人实现“老有所养”。
谈土地制度改革:
尽快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
北青报:您提出的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具体怎么理解?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城乡之间流转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政策方面需要有哪些突破?
蔡继明: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一直实行的是计划和行政配置,即使在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土地资源配置例外的主张仍然在某些部门占主导地位,以至于2019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居然鲜见“市场”二字,而无论是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还是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物权编》,都对农村集体的宅基地和城市国有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做了不同的规定,农村宅基地并不具有与城市宅基地同等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因此,同步推进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和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实现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基本制度保障。
为此,建议从根本上改革土地原有的计划管理体制,变行政配置为市场配置,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城乡之间流转,缩小城乡居民过高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同时为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城市各类人才下乡参与乡村振兴、城市居民下乡休闲养老,提供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和生活居住条件。
尽快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农村大量闲置的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通过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降低地价进而降低房价,最终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门槛。
(北京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成为近年来政策层面一大热词,2021年,浙江省被选定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团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实现共同富裕,要着力解决发展城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他认为,需要在大幅度转移农业人口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户均耕地规模,才能最终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还要探索开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边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谈共同富裕:
大幅度提高户均耕地规模 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北青报:高层多次提到共同富裕,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但目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您对此怎么看?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是什么?
蔡继明:农民相对收入低,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力相对低。202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只占GDP的7.7%,但农业从业人员则占了全国从业人员的23.6%,二者之比为0.28,而在1952年,二者的比值为0.60,这表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在逐年扩大。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已达到其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2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5。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技术成因是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财产性收入差距高达11.65倍,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不同权,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没有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这就堵塞了农民获取财产性收入和融资贷款的渠道。
北青报:“三农问题”成为老生常谈,乡村振兴被提上日程,如何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城乡融合发展?
蔡继明:走出三农困境,历史上曾尝试过不同的路径选择,一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随着乡镇企业衰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这条路已经半途而废;二是进城不落户、迁徙不定居,由此导致数以千万计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这条半城市化的道路也不可持续;三是就“三农”论“三农”的新农村建设,除了村容整洁,在缓解人地矛盾等方面收效甚微。
由此看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不能就农民谈农民、就农村论农村,只有跳出“三农”的范围,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三农”问题。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城镇化。城镇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镇化包括农村居民的市民化,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并安于“进城不落户”、“迁徙不定居”的半城市化的生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在大幅度转移农业人口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户均耕地规模。
只有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即农村从业人员的减少,使农村户均土地达到50亩以上规模经营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与进城务工的收入大体持平,才能最终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北青报:还有哪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蔡继明:还要探索开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边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乡村之间的人口流动会愈加频繁,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应该是开放型的。农地制度的安排应该顺应这一城乡关系变革和农村传统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而不能成为阻碍这场变革的桎梏。
因此,建议在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前提下,既要允许原有的成员进城落户之后通过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成员权等方式放弃其成员权,也要允许外来的人口通过接入承包权等方式获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
在提升城市包容性、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同时,也要敞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大门,参照城市允许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制定外来务农者(包括市民)进村的条款,允许他们购买当地农民的自建住房或租用宅基地建房,在土地承包转包(包括租金和期限)、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农民同等的待遇,推进外来务农者本地化和村民化。
谈农民进城: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有所居”的问题
北青报: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阻碍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蔡继明: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受到务工所在城市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制约,造成无法在长期务工城市安居。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购买住房的仅有17.4%,享受保障性住房(包括租赁公租房和购买保障性住房的)的仅有2.9%。此外,当前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还将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排除在外,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住房普遍存在人均面积小 、配套设施不齐全、居住环境较差、容易形成家庭成员居住隔离甚至住房贫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品质,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
所以,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只有首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有所居”的问题,才能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有所教”,也才能有助于随迁老人实现“老有所养”。
谈土地制度改革:
尽快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
北青报:您提出的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具体怎么理解?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城乡之间流转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政策方面需要有哪些突破?
蔡继明: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一直实行的是计划和行政配置,即使在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土地资源配置例外的主张仍然在某些部门占主导地位,以至于2019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居然鲜见“市场”二字,而无论是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还是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物权编》,都对农村集体的宅基地和城市国有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做了不同的规定,农村宅基地并不具有与城市宅基地同等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因此,同步推进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和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实现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基本制度保障。
为此,建议从根本上改革土地原有的计划管理体制,变行政配置为市场配置,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城乡之间流转,缩小城乡居民过高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同时为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城市各类人才下乡参与乡村振兴、城市居民下乡休闲养老,提供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和生活居住条件。
尽快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农村大量闲置的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通过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降低地价进而降低房价,最终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门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然,很多人对大熊猫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大熊猫只吃素,其实并不是的。所以,我们这会看到的大熊猫一般都是吃竹子,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
  • 女人为儿子花钱毫无保留,于是妈粉多的王一博商务再多,都可以消化,是广告代言的顶流。#宋蔚双眼皮##西安艺星##西安双眼皮面诊##国庆七天下7天雨是什么体验#今天
  • 知足,天地宽;知止,心自欢! CEO语录 2022-11-16  《道德经》有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知足
  • (来源:蓝鲸财经)· 胜临其境:全新一代路虎揽胜运动版正式上市,共推出五个车型版本,官方建议零售价人民币968,000元起· 胜者之姿:全新一代路虎揽胜运动版拥
  • #星盘##星座#过期日常一小筐图1️⃣2️⃣3️⃣ 浪漫的我们看了日出 日落和月亮[心]图4️⃣ 最近一时兴起办公室买了锅 每天都烧不一样的饭菜 终于不用吃外卖
  • 2、保持背部挺直,臀部向后坐屈膝下蹲,至自己动作顶点后起身站起,站起的过程中,向上跳起,同时双脚向侧方转体90度落地后并跳回至动作起始状态。动作三支撑转体踢腿(
  • .市面上核桃油种类繁多,应该怎么选‍♀️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加工工艺选初榨或冷榨,拒绝化学精炼❣️原料AOC产区核桃优于有机核桃,有机核桃优于普通山
  • ”15.“我就是要让你看着我爱别人对别人好看着对别人好这些原本都是你的但是你不要”16.“一岁有一岁的味道 一站有一站的风景 花会沿路盛开 以后的路也是”17.
  • 出生时辰看未来老公?会是你喜欢的类型吗?女孩子不管在什么年纪都会不断想象自己到底喜欢、需要什么样的伴侣,因此随着年龄的变化,我们喜欢的类型也一直在变化,可你结婚
  • (尚廷震)2022·9·11千古明月醉诗情作者:月泊西湄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始月就是一首诗一首千百年来被无数文人墨客寄情抒怀的诗我不知道秋思落谁家可我知道今
  • 所以不像网易云音乐都2022年了还在想从歌词上找产品突破口,最近给我内测的歌词卡片真的很烂,更不像QQ音乐在产品里加上擦边直播、QQ秀装扮、无处不在的广告和有声
  • [礼物]#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礼物]#刘宇宁白愁飞# [礼物]#摩登兄弟[超话]# @摩登兄弟刘宇宁 走哪都安利白愁飞,因为我觉得大白太让人心疼了,
  • 好喜欢看沈月的vlog 她对生活的那种自由和向往就像是“我要做我最喜欢的自己”那样 想做什么就去做 毕竟我们还年轻 和好朋友们出去玩 拍各种各样的照片记录生活
  • ”秦海跺着脚,看方义山的表情,又想到他平时的为人,叹口气,“方兄,小弟不阻止你做圣人,也请你不逼迫小弟做圣人。这些天点点不在我的床上睡觉而是转到猫爬架上去了,无
  • 她们让你在日常的冷寂里感觉到年节的暖,你不敢说谢谢,但你知道人生花团锦簇,某一刻终于和自己有关。——《追风筝的人》4.为在复杂的社会上获得生存,找到自己的位置,
  •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 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
  • 最美是浓烟,看不够的是人间,如期而至的春天,你好!去春天里,溜溜自己。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 整理书房的藏书,找到了26年前原《绿洲》杂志社副主编诗人东虹,于1995年12月9日题赠的自己的诗集《东虹新边塞诗选》图一二,[公元1940年-2002年]
  • iPhone13iPhone13是目前iPhone最新的手机之一,别的先不说,就先说性能,在安卓手机芯片集体摆烂的情况下,A15强大的能耗比有着绝对性的优势,领
  • 一定要蹲小氧,后面有大爆活动#拾氧# #新品上市# #新品预告# #蛋白棒# #这么好吃还不胖的蛋白棒上吗# #好吃[超话]##宜宾美食[超话]#囤面包日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