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禅师:了境是心,万法奚有?以依心所起,无有定体,皆如幻化,毕竟寂灭

知是空华 · 即无轮转

《华严经》颂云:“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问: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复说诸法如幻?

  

答:了境是心,万法奚有?以依心所起,无有定体,皆如幻化,毕竟寂灭。《宝积经》云:“尔时世尊告幻师言:‘一切众生,及诸资具,皆是幻化,谓由于业之所幻故。诸比丘众,亦是幻化,谓由于法之所幻故。我身亦幻,智所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亦皆是幻,一切众生共所幻故。凡所有法,无非是幻,因缘和合之所幻故。’”又教中总明十喻,如幻、如化、如梦、如影等,此是诸佛密意,破众生执世相为实,起于常见。世间共知幻梦等法是空,则不信人法心境等,如幻梦亦空,所以将所信之虚,破所信之实,令所信之实,同所信之虚。然后乃顿悟真宗,遍一切处,心内心外,决定无有实法建立。

  

《大庄严论》云:“我昔曾闻有一幻师,有信乐心,至耆阇山,为僧设会。供养已讫,幻尸陀罗木,作一女人,端正奇特。在大众前,抱捉此女而鸣吮之,共为欲事。时诸比丘,见此事已,咸皆嫌忿,而作是言:‘此无惭人,所为鄙亵,知其如是,不受其供。’时彼幻师,既行欲已,闻诸比丘,讥诃嫌责,即便以刀,斫刺是女。分解支节,挑目截鼻,种种苦毒,而杀此女,诸比丘等,又见此事,倍复嫌忿:‘我等若当知汝如是,宁饮毒药,不受其供。’乃至尔时幻师,即捉尸陀罗木,用示众僧,合掌白言:‘我向所作,即是此木。于彼木中,有何欲杀?欲安众僧身故,设此饮食。欲令众僧心安故,为此幻耳。愿诸比丘,听我所说。岂可不闻佛于修多罗中,说一切法,犹如幻化?我今为欲成彼语故,故作斯幻。如斯幻身,无寿无命。识之幻师,运转机关,令其视眴俯仰顾盻,行步进止,或语或笑。以此事故,深知此身,真实无我。’”

  

《华严经》颂云:“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诸业从心生,故说心如幻,若离此分别,普灭诸有趣。譬如工幻师,普现诸色像,徒令众贪乐,毕竟无所得。世间亦如是,一切皆如幻,无性亦无生,示现有种种。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众生不异幻,了幻无众生。众生及国土,三世所有法,如是悉无余,一切皆如幻。幻作男女形,及象马牛羊,屋宅池泉类,园林华果等。幻物无觉知,亦无有住处,毕竟寂灭相,但随分别现。菩萨能如是,普见诸世间,有无一切法,了达悉如幻。众生及国土,种种业所造,入于如幻际,于彼无依着。如是得善巧,寂灭无戏论,住于无碍地,普现大威力。”

  

又《入法界品》,时童子童女告善财言:“善男子,我等证得菩萨解脱,名为幻住。得此解脱故,见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缘所生故;一切众生皆幻住,业烦恼所起故;一切世间皆幻住,无明有爱等展转缘生故;一切法皆幻住,我见等种种幻缘所生故;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见等颠倒智所生故;一切众生生灭老死忧悲苦恼皆幻住,虚妄分别所生故;一切国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见倒无明所现故;一切声闻辟支佛皆幻住,智断分别所成故;一切菩萨皆幻住,能自调伏教化众生诸行愿法之所成故;一切菩萨众会变化调伏诸所施为皆幻住,愿智幻所成故。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议。”

  

是以凡夫盲无慧目,妄取前尘男女等相。如幻化法,但诳心眼都无实事。皆业识心动,起见现相,意识分别,强立我人自他差别。若能识幻,方悟前非,终不于空而兴造作。又此幻法,人多错解,执一切法如幻如化,便作空无之见。如方广外道,立空无为宗,不知实义。故《华严论》云:“了如幻法,是坚固义。”言坚固者,即是常住义,岂可作空无之解?故知此幻即真,幻不可得。无幻之幻,名为幻法。绝见之见,方名见幻。

  

问:诸法不真,各无自性,刹那变异,故称为幻。佛身常住,岂称幻耶?

  

答:诸佛略有二身:一真实身,二方便身。以众生有不见如来真实身故,示方便身,令入真实。若悟入时,即方便身是常住体,了幻不可得故。

  

所以《鸯崛魔罗经》偈云:“如来所变化,众生悉不知。如来所作幻,众幻中之王。大身方便身,是则为如来。”

  

问:一切法如幻,云何有垢净能所对治?

  

答:只为如幻,故垢净不定,由心回转,凡圣法生故。《思益经》云:“垢法说净,见垢实性故。净法说垢,贪着净相故。”又《庄严经论》云:“问:‘若诸法同如幻,以何义故,一为能治,一为所治?’偈答云:‘譬如强幻王,令余幻王退,如是清净法,能令染法尽。’”

  

所以《圆觉经》云:“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诸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

  

释曰:珠中无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无五趣之身,随业而现,迷珠者执珠中实色,昧性者认性内虚身。法喻皎然,真伪可验。

  

问:入此宗门,云何了一切法如化?

  

答:以万法无体,名相本空,无而忽有,名之曰化。

  

《大智度论》问云:若一切法皆空如化,何以故,有种种说法别异?答曰:如佛所化,及余人所化,虽不实,而有种种形像别异,梦中所见种种亦如是。人见梦中好恶事,有生喜者,有生怖者。如镜中像,虽无实事,而随本形,像有好丑,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各各有因缘。如佛经中说,于是化法中,有声闻变化,有辟支佛变化,有菩萨变化,有佛变化,有烦恼变化,有业变化。又云:如化者,化主无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无有实。人身亦如是。本无所因,但从先世心,生今世身,皆无有实。以是故诸法如化。

  

故知一切法,皆从心生,悉如幻化。虽幻化不实,亦可作善恶之因缘,受升沉之报应。不可生于断见。但了体虚,莫生取舍。

  

以众生无性即空,故在凡不凡;以法身随缘,故处圣非圣;又以众生缘成似有,故圣不是凡;以法身常住不变,故凡不是圣;则真俗一际,染净恒分,凡圣两途,生佛无异。如是镕融,方明一心佛性。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佛者是觉,人有灵知之觉。今第一义空,与之为性,故名佛性。非情无觉,但持自体,得称为法。今真性与之为性,故名法性。故云假说能所,而实无差。云何无差?同一性故。

  ——来源:《御录宗镜大纲卷十六》慧日永明妙圆正修智觉禅师

【永明延寿禅师:唯一真心与诸法如幻】

来源:《御录宗镜大纲卷十六》

问: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复说诸法如幻?

答:了境是心,万法奚有?以依心所起,无有定体,皆如幻化,毕竟寂灭。《宝积经》云:“尔时世尊告幻师言:‘一切众生,及诸资具,皆是幻化,谓由于业之所幻故。诸比丘众,亦是幻化,谓由于法之所幻故。我身亦幻,智所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亦皆是幻,一切众生共所幻故。凡所有法,无非是幻,因缘和合之所幻故。’”又教中总明十喻,如幻、如化、如梦、如影等,此是诸佛密意,破众生执世相为实,起于常见。世间共知幻梦等法是空,则不信人法心境等,如幻梦亦空,所以将所信之虚,破所信之实,令所信之实,同所信之虚。然后乃顿悟真宗,遍一切处,心内心外,决定无有实法建立。

《大庄严论》云:“我昔曾闻有一幻师,有信乐心,至耆阇山,为僧设会。供养已讫,幻尸陀罗木,作一女人,端正奇特。在大众前,抱捉此女而鸣吮之,共为欲事。时诸比丘,见此事已,咸皆嫌忿,而作是言:‘此无惭人,所为鄙亵,知其如是,不受其供。’时彼幻师,既行欲已,闻诸比丘,讥诃嫌责,即便以刀,斫刺是女。分解支节,挑目截鼻,种种苦毒,而杀此女,诸比丘等,又见此事,倍复嫌忿:‘我等若当知汝如是,宁饮毒药,不受其供。’乃至尔时幻师,即捉尸陀罗木,用示众僧,合掌白言:‘我向所作,即是此木。于彼木中,有何欲杀?欲安众僧身故,设此饮食。欲令众僧心安故,为此幻耳。愿诸比丘,听我所说。岂可不闻佛于修多罗中,说一切法,犹如幻化?我今为欲成彼语故,故作斯幻。如斯幻身,无寿无命。识之幻师,运转机关,令其视眴俯仰顾盻,行步进止,或语或笑。以此事故,深知此身,真实无我。’”

《华严经》颂云:“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诸业从心生,故说心如幻,若离此分别,普灭诸有趣。譬如工幻师,普现诸色像,徒令众贪乐,毕竟无所得。世间亦如是,一切皆如幻,无性亦无生,示现有种种。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众生不异幻,了幻无众生。众生及国土,三世所有法,如是悉无余,一切皆如幻。幻作男女形,及象马牛羊,屋宅池泉类,园林华果等。幻物无觉知,亦无有住处,毕竟寂灭相,但随分别现。菩萨能如是,普见诸世间,有无一切法,了达悉如幻。众生及国土,种种业所造,入于如幻际,于彼无依着。如是得善巧,寂灭无戏论,住于无碍地,普现大威力。”

又《入法界品》,时童子童女告善财言:“善男子,我等证得菩萨解脱,名为幻住。得此解脱故,见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缘所生故;一切众生皆幻住,业烦恼所起故;一切世间皆幻住,无明有爱等展转缘生故;一切法皆幻住,我见等种种幻缘所生故;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见等颠倒智所生故;一切众生生灭老死忧悲苦恼皆幻住,虚妄分别所生故;一切国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见倒无明所现故;一切声闻辟支佛皆幻住,智断分别所成故;一切菩萨皆幻住,能自调伏教化众生诸行愿法之所成故;一切菩萨众会变化调伏诸所施为皆幻住,愿智幻所成故。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议。”

是以凡夫盲无慧目,妄取前尘男女等相。如幻化法,但诳心眼都无实事。皆业识心动,起见现相,意识分别,强立我人自他差别。若能识幻,方悟前非,终不于空而兴造作。又此幻法,人多错解,执一切法如幻如化,便作空无之见。如方广外道,立空无为宗,不知实义。故《华严论》云:“了如幻法,是坚固义。”言坚固者,即是常住义,岂可作空无之解?故知此幻即真,幻不可得。无幻之幻,名为幻法。绝见之见,方名见幻。

问:诸法不真,各无自性,刹那变异,故称为幻。佛身常住,岂称幻耶?

答:诸佛略有二身:一真实身,二方便身。以众生有不见如来真实身故,示方便身,令入真实。若悟入时,即方便身是常住体,了幻不可得故。

所以《鸯崛魔罗经》偈云:“如来所变化,众生悉不知。如来所作幻,众幻中之王。大身方便身,是则为如来。

问:一切法如幻,云何有垢净能所对治?

答:只为如幻,故垢净不定,由心回转,凡圣法生故。《思益经》云:“垢法说净,见垢实性故。净法说垢,贪着净相故。”又《庄严经论》云:“问:‘若诸法同如幻,以何义故,一为能治,一为所治?’偈答云:‘譬如强幻王,令余幻王退,如是清净法,能令染法尽。’”

所以《圆觉经》云:“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诸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

释曰:珠中无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无五趣之身,随业而现,迷珠者执珠中实色,昧性者认性内虚身。法喻皎然,真伪可验。

问:入此宗门,云何了一切法如化?

答:以万法无体,名相本空,无而忽有,名之曰化。

《大智度论》问云:若一切法皆空如化,何以故,有种种说法别异?答曰:如佛所化,及余人所化,虽不实,而有种种形像别异,梦中所见种种亦如是。人见梦中好恶事,有生喜者,有生怖者。如镜中像,虽无实事,而随本形,像有好丑,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各各有因缘。如佛经中说,于是化法中,有声闻变化,有辟支佛变化,有菩萨变化,有佛变化,有烦恼变化,有业变化。又云:如化者,化主无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无有实。人身亦如是。本无所因,但从先世心,生今世身,皆无有实。以是故诸法如化。

故知一切法,皆从心生,悉如幻化。虽幻化不实,亦可作善恶之因缘,受升沉之报应。不可生于断见。但了体虚,莫生取舍。

以众生无性即空,故在凡不凡;以法身随缘,故处圣非圣;又以众生缘成似有,故圣不是凡;以法身常住不变,故凡不是圣;则真俗一际,染净恒分,凡圣两途,生佛无异。如是镕融,方明一心佛性。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佛者是觉,人有灵知之觉。今第一义空,与之为性,故名佛性。非情无觉,但持自体,得称为法。今真性与之为性,故名法性。故云假说能所,而实无差。云何无差?同一性故。

《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二)

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注: 这是讲,这个法身上等诸佛之智,下同众生之体,所以它和一切苦空无常的差别法其实是不二的,不管你什么善恶是非净秽高下,乃至生死涅槃,在如来如去中,统统了无分别。就像禅宗古德讲的,“斩却佛魔,吹毛靠天”,只有打破固执于自我的见解,停止一切分别妄想,连佛魔都不执著,这样才能见到我们的真如本性,这就是修行的法要!

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注: 这个如来法身等同法性真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无所得,也无所失,既没有五浊恶世,也没有痛苦烦恼,无作无起,没有生灭,没有什么可畏惧忧虑的,也没有什么可欢喜厌离的。法身远离这一切造作和情绪的生灭。

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注: 这是讲,真如法身根本就不在时间的范畴内,所以它是没有什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是法身的如幻示现,但一切却又不是法身的真相。换句话说,它是一切,但同时又不是一切,所以到此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已经没办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了,再说就是多余了。

在历史上,裴休是唐朝的一代名相,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大居士,有“宰相沙门”的美称。有一次,他在一座寺庙里看到一个出家人正在看经,就问:“你看的是什么经啊?”出家人就说了:“是《无言童子经》。”裴休就问了:“那这部经有几卷啊?”那个出家人就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两卷。”这个时候裴休话就来了,他说:“既然是无言,那为什么还有两卷经?”

有位悟道的禅师他就代那个看经的出家人回答说:“如果真无言,岂止两卷经!”这个真是回答得太妙了。所谓“浩浩大千界,念念本寂了”,正是因为真如法身是无言性空的,所以它才会有那样周遍寰宇、森罗万象的大言和大美,那岂止是两卷经所能道尽的!这个不可思议的法身显现,超越了一切言说分别,但又不离一切分别言说,你们能了解吗?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注:维摩居士最后就总结说,世尊啊,如来的法身就是如此,修行者应作如是观。要像我说的那样去观照佛身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邪观。那听了这话我们就要懂得反省了,要懂得拿这个来衡量自己,我们是怎样观照如来的?我们现在看的这一品叫做“见阿閦佛品”,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大概可以领悟到法身超越一切事相,但又不离一切事相的真义。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注: 这时,舍利弗见维摩居士在佛陀面前口若悬河,说法无碍,就猜想他来头一定不小,于是他就向维摩居士请教说,请问,您是从哪一个佛国命终之后,才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呢?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注: 维摩居士就反问舍利弗说,你所证得的阿罗汉道是有生灭相的吗?舍利弗就回答,我所得法,是没有什么生灭相的。维摩居士说: 既然一切法都是没有生灭相的空相,那你为什么还要问我是从哪个佛国“来”的呢?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注: 维摩居士又问了,舍利弗,不知你意下如何,好比大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变化出许多男人和女人,表演完后他们就消失了,你认为这些男人和女人是有生灭的吗?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注: 舍利弗回答说,他们是幻化的男女,那当然没有什么生灭啦。维摩居士就又问了,你难道没有听佛陀说过,一切法缘起性空,一切生灭之相都是幻相吗?舍利弗只好老老实实地承认说,是的,维摩居士,佛陀是这么说过。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注: 维摩居士说,你既然知道一切法如梦如幻,那你还问我是从哪个世界命终了才生到这个世界来的干什么?潜台词是,你吃饱了撑的啊?

大家注意!维摩居士从妙喜世界来到我们娑婆世界是“无没生”,反之亦然,我们念佛往生净土也是“无没生”。在娑婆世界我们没有死,在极乐世界我们也没有生,还记得以前讲过的那两句话吗?“去则实不去,生则决定生”,你们能了解这个道理吗?

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注: 这一段非常重要!维摩居士在这里说,舍利弗,一切生灭法都是虚妄的幻法,并没有什么东西会真的死亡或消失了,那只是因缘幻灭的表面现象而已。像那些在天灾人祸中死去的人就是这样,并没有人会真正地死去。反之亦然,并没有什么东西会真地无中生有。像我们、包括你们辛辛苦苦生养长大的孩子,好像是真实的存在,明明看得见摸得着,又能吃又能拉的,但实际上我们都是刹那生灭的虚影,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幻相,“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万事万物不过都是缘起相续的假象而已,我们其实正在出演一场精彩的好戏!迟早有一天,大家会了解我们正踏足的这个物质宇宙、这个娑婆舞台到底有多伟大!

在佛经上,佛陀是用自性、佛性、法性或空性来表达宇宙本来的那个状态。因为它没有任何可供语言描述的形相,但又确实存在,没办法才称之为空性。这个空性就好比是磁铁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不能说它没有。龙树菩萨就曾经用八个“不”来描述这个空性的状态,所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我们佛教认为这个空性是活泼泼的,能生妙有,能现宇宙万相。佛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指出了,这个伟大的空性正是我们的心性。《楞严经》就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里所讲的“心”,就是空性,也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来面目。

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大约一百到一百五十亿年以前,在一个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大爆炸以前,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那种状态不是我们能想像出来的,许多宇宙的定律在那个时候也不适用。佛陀就用“不可思议”来形容这种状态,科学家们也承认这种状态是我们人类的思维永远都不能理解的。但是,科学家没有办法,我们的佛陀却有,佛陀告诉了我们一个“不思不议”的禅定方法,当精神意志高度宁定的时候,一切念头放下,心海澄澈,所有幻相消失,那时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就会完全呈现,这种境界被称之为“开悟”或“明心见性”。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我们这个宇宙在诞生之前,那个大小大概只有十的负三十三次方厘米,也就是0.00……001(中间要33个0)厘米。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数字,有多小?我们打个比方来说明,如果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1毫米,把这根头发切断了,就会出现一个直径平面,如果把我们前面讲的这个宇宙原点放到这根头发的直径平面上,那可以放多少个这样的原点呢?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放一百万亿亿亿个这样的宇宙原点!一百万后头加三个亿!

大家要知道一点,我们现在这个看上去广阔无边的宇宙,宇宙中所有的时空,所有的星系,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包括我们,所有的一切,原来就蕴藏在这样一个渺小至极的、等同于不存在的微粒中!换句话说,我们身上的一根头发就能放下这么多亿亿亿个宇宙!这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对不对?但佛陀就说过,无限大和无限小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大小平等不二”,《华严经》里也讲过“一多相容”,《普贤行愿品》里也讲“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善财童子当年参访普贤菩萨的时候,就亲眼看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汗毛孔中都有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海存在,而且诸佛充满,每尊佛都有不可说不可说的大菩萨众以为眷属——这种境界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话,有谁能凭空想象得出来?你能吗?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从这个小小的微粒扩张成宇宙,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短。太空物理学家说,在十的负三十三次方秒内,这个微粒就可以扩张1026倍。按照这样的速度,在千分之一秒内,这个渺小的微粒就已经扩张得比我们的太阳系还要大了。我们平常看电影,放映机的底片一秒钟换二十四张,我们根本看不出来那个画面是分断的,对不对?按照科学家的讲法,宇宙的诞生是瞬间完成的!宇宙的这种扩张速度比放电影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我们才觉察不到。佛陀也讲过,大千世界是“一时顿现”的,这是原话,这个“一时顿现”是什么时候?就是当下!永远是当下!宇宙全体一时顿现,顿现之后,又顿然消失,然后又顿然出现。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大家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厅里一开灯,厅内的一切一时顿现,一关灯,一切就顿消了。宇宙万法的生灭也是这样,《楞严经》里就说:“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句话我经常引用,经典里描述的完全就是事实的真相,真得不能再真的真相!

那么,关于这个宇宙原点,科学家们只有一个数学的描述,他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它是为什么产生的。但佛陀对此却有非常明确的讲述,他老人家在很多大乘经典上都说过,这个微粒其实只是一种无明妄动的幻相。本来在清净无染的觉性的海洋里,忽然起了一念妄想,产生了幻相,然后由细的幻相进入粗的幻相,宇宙世界才随之展开。实际上整个宇宙是本无所有,了不可得的,当下就是涅槃性空。

此外,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还有其它的宇宙吗?答案是肯定的。佛陀在《华严经》里就介绍说,宇宙和宇宙、时空和时空是重重无尽的。我们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不能看到佛国净土,那完全是因为我们有太多妄想执著的缘故,是我们自己的心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视野。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妄想执著通通放下,就能“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这个心清净到了极点,我们自性本具的大智慧光明就会显发,照天照地,通达无碍,而且含裹太虚,量周沙界,那个时候我们就能和佛菩萨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所有的宇宙,所有的时空。(注:大虚法师) https://t.cn/z8rdux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9720 배달원 快递员 물건을 배송하다 配送物品 비밀번호를 알려드리다 告诉密码 붕어빵을 팔다 卖鲫鱼饼 그 자식을 처리하다 处理那家伙 [太阳
  • 有人评论:自己不看合同,这个不算高利贷,你只看到好处,不看风险;这脑子, 不是蠢就是坏;哈哈哈,这里我评论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只能说,你他么的太有钱了;之后
  • #情感[超话]##疫情下体制内上班有多香# 体制内工作崩溃碎碎念从3月底调到人社局到现在也快俩月了 还是不适应局里办公室的工作 [哭惹R]然后这个月因为我们这边
  • 张无忌放弃了江湖与江山他把幸福给了赵敏却把牵挂给了小昭把漂泊给了蛛儿把憾恨给了芷若……杨过和小龙女最终做了神仙眷侣也许他知道,也许他不知道也许他装作不知道程英和
  • ”不过,阿德里亚娜坚决表示她的儿子不是一个“暴力”的人,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了他的失控,“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请不要评判他。”不过,阿德里亚娜坚决表示她
  • 铅笔俱乐部童装返聘采购《新零售时代VIP顾客管理与粉丝经营》课程轮训16天。丽婴房采购《新零售时代VIP顾客管理与粉丝经营》课程轮训10天。
  • 1.有钱不张扬还老哭穷2.揣着明白装糊涂,还老让你讲3.心狠手辣临危不乱,不敢惹也不会惹4.闷声做事闷声发财,不知道他口袋有多少钱,但他就是有钱5.看破不说破
  •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们还在观望着是否入手,作为头一批先行者,不出一期使用干货实在对不起其它三星粉丝入手之后第一感受就是大气,因为大,所以比一般手机更沉手一点,拿着很
  • 但是我觉得这样说的是基本上就在纸上谈兵,12岁的年纪能写出这样钢笔字已经很厉害了,比很多所谓的书法大家写的字看起来还要舒服! 但是我觉得这样说的是基本上就
  • 猫超 标题下,领199-40 1件 柏瑞美 定妆喷雾100ml 2件 完美日记 天鹅绒金丝绒唇釉 一起 vip56.6/返15(直发) 标题下,领199-
  • 不管那部电影主题出不出彩,(好吧,美国电影的主题其实很贫乏)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整部电影,不管是里面的主演巨星,还是小到一个没几句台词的配角,每个人的演技都很自然
  • “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 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但情况是:1、其实上家租客疫情前就搬走了,钥匙没能还
  • 第二,在材料、设备方面做好准备1、做好适应气候的准备,不要一言为定,因为即使你只走川藏线自驾游,或青藏进川藏出这样的捷径,时间也不会少于半个月。 总而言之,
  • #李重烨[超话]# #李重烨0104生日快乐# 因为有您人生少了些枯燥 多了些期盼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您的善良 您的洒脱 您的辛劳早已深深镌刻在我们心底愿阳光替我
  • 如果是市场的原因导致的,政府根本管不来,其他开发商没人愿意去接手这样项目,这样的烂尾楼基本上会一直烂尾下去,直到政策或需求有支撑的时候。故处理烂尾楼的方法,一般
  • 妈好好想想,你儿子是要管一个公司的,他不是不会舔人不会处关系抱大腿,只是他觉得有些人更有价值。你说这个人一直是为别人而活,也不为过,利他性全刷满了,是个老实的好
  • #假日就該看風景##就愛看風景##有關央廣即時通節目##看見台灣之美# 晚安[月亮]明天「央廣即時通」回覆聽友來信:浙江 毅峰 景斌先生 樂翔生活美學之萬事萬物
  • #重庆生活#【深藏在渝北这家香辣蟹,每只超过一斤半,超带感!3斤蟹轻松下肚,如果不留力的话,4斤也没得问题[色]另外,过水鲫鱼和老咸菜炒土腊肉也是饭遭殃。
  • 昨天看何多苓,他说的一件事儿特别浪漫,就是1973年一颗彗星闯入太阳系,在他下乡的地方的天空中停留了半个月,拖着长长的尾巴。而EOS R5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焦还是
  • 吕珍九、文佳煐确定出演2022年上半年播出的tvN新剧《link》《link》讲述某一天突然能够共享一个女人感情的男人与她一起感受她的各种喜悦、悲伤和痛苦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