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来源:新华社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https://t.cn/A6VIm6oa

#阿其克牧民“畜”势勃发开启幸福年# 
 新春的新疆洛浦县,和风轻拂,暖阳满城。位于县城南部的阿其克乡,是昆仑山腹地的一条河谷村落,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进入该乡,四处都是春天的气息和年的味道:家家户户春联福字红艳喜庆,房内亮堂温暖,室外庭院洁净、村道平坦,树条开始返青,麦苗探出了头。
  乡里比来勒克村牧民麦提尼牙孜·麦麦提敏的年,却是格外的忙碌:作为乡里融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夫妻俩一直奔波在家里、养殖厂、牧场之间,过年、养殖两不误。大年三十那天,夫妇俩还做了黄灿灿的油炸馓子和烤全羊,专程到村里给驻村访惠聚工作队拜年。“没有党的好政策和工作队的帮扶,就没有这个养殖合作社,更没有我们家今天的好生活。”麦提尼亚孜时常给家人、乡亲如此感叹。
  “这是我们有生以来过得最忙的一个年,也是最幸福的一个年!”近日,在与阿其克乡相邻的拜什托格拉克乡戈壁牧场上,策马而来、一身风尘的麦提尼牙孜乐呵呵地对笔者说道。他的身后,2000余只和田羊正在戈壁及周边的红枣林里欢快地啃食干草,成羊毛亮体壮,小羊羔撒欢嬉闹。负责放牧的两名合作社员工一边关注着羊群动向,一边悠闲地晒着太阳。 
 了解完羊群的情况后,麦提尼牙孜又开着皮卡车赶往山区,察看放养在山上河谷里的280峰骆驼。“我们俩多数时间在养殖厂管理出售的牛羊,但每周都要来牧场转转,看看羊和骆驼的生长管理情况,督促养好、管好。这些羊和骆驼,可都是大家增收的指望呢。”沿着之前的车轮痕迹,麦提尼牙孜开车奔驰穿梭翻越在茫茫的戈壁沙丘,凭着经验寻找驼群的踪影。“山里没有通讯信号,联系不上放牧员工,每次进山只能根据上次的放牧点估摸着找,但一般都八九不离十。”麦提尼牙孜不着痕迹地炫耀道。
  峡谷里的干涸河滩上,丛丛苍黄的野草已冒出点点新绿,峰峰高大的骆驼悠闲地吃草、休憩。放牧员工麦提托乎提·麦麦提介绍说:“这里是很好的天然牧场,草源丰富又宽广,适合骆驼生活。去年一年我们养殖骆驼总收益50万元左右。” 
 据了解,阿其克乡是山区乡,耕地少,属于半耕半牧区。村民们大都懂得些养殖技巧,但因为承袭着传统的家庭化小规模养殖和思维,效益微薄,忙碌一年也只够温饱,始终没能增产增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银行、洛浦县国土资源局驻比来勒克村访惠聚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脱贫攻坚政策和村里的实际,经多次思虑统筹协商和征求村民意见后,着力利用地理优势和和田羊这一特色品牌,发挥村民养殖特长,依托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于2019年3月成立洛浦县融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科学养殖和田羊帮助群众增收脱贫。
  随即,工作队又积极帮助争取了198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于2019年8月建成2座占地共1200平米的标准化养殖厂,作为合作社的经营流转基地,用于育肥休整即将出售的牛羊。养殖厂里还配套建设了青贮窖、饲草料库、活动场、人工草场及相应设施,可圈养2000只羊、100头牛。
  从小跟随父辈放牧的麦提尼亚孜凭借丰富的养殖经验成为了合作社负责人,与另外7名村民共同经营发展。工作队又专门请来养殖专家,从羊羔的繁育、疾病的防疫、饲草的配比等,系统地为社员们传授科学养殖技术。“以前的经验都是土办法,用到养殖几千只牛羊身上,就不太管用了。”麦提尼亚孜感慨地说:“有了场地、资金,学会了技术,乡政府又给我们合作社培训了一名防疫员。这么强大的支持保障,我们完全有底气敢大胆地养殖。” 
 工作队还积极引导合作社进行科学放牧,夏秋季开放山上草原牧场,并按载畜量对牧区进行合理划分,实行定期梯次开放,确保合理利用、草畜平衡。冬春季大雪封山,则转场到山下戈壁草场。“和田羊是和田的特色品种,虽然体格小,但适宜当地气候,以散养为主,其羊毛是织地毯的优质原料,羊肉肉质劲道、油而不腻,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市场前景很可观。”自治区人民银行驻比来勒克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童新辉介绍说。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发展,融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阿其乡最大的养殖合作社,现有11名社员,人均年收益约5万元;带动62户群众通过将自家羊、骆驼托养到合作社等模式参与经营,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2020年,合作社总产值300多万元。截止目前,合作社囤养有和田羊2100只、骆驼280峰、牛30头;共流转经营36000只和田羊、1500峰骆驼、200头牛。
  养殖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不仅让麦提尼亚孜等人的口袋鼓了起来,还示范带动了阿其克乡畜禽产业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高效型转变、由靠天型向建设型转变、由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为该乡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特色品牌美食支撑。“我们坚持典型引领,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目前全乡共有规模化养殖合作社7个,主要养殖和田羊、阿其克黑鸡,保障了乡里25个农家乐的畜禽供应,带动近200人直接增收。而去年乡里旅游收入达2000万元,直接带动230余人增收。”阿其乡党委书记付正龙说。 
 从家庭日子拮据到步入小康、从无人问津的山区穷乡到游人络绎不绝的休闲景区,切身感受到家里、乡里巨变的麦提尼牙孜总感觉自己如同做梦一样,却又和乡亲们都真实地享受着变化带来的红利:“口袋里有了钱,生活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住的都是结实宽敞的富民安居房,水电网络、日常家电全都有,用上了干净方便的厨房、卫生厕所,柏油路通到家门口,出行都是汽车特别方便,孩子们上学免费还有营养餐……感觉很幸福安定。”麦提尼牙孜一脸喜悦。 
 2月24日,妻子布塞丽曼·阿卜杜拉开着自家的小汽车,载着麦提尼牙孜及孩子们欢快地驶向山下,准备抓住节日和寒假的尾巴,一家人到县城购物游玩一番。车窗外明媚的春阳,与车里明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跟随滚滚的车轮奔跑在小康大道上。好政策是老百姓幸福的源泉,为广大群众带来好收成好日子。麦提尼亚孜与他的乡亲们沐浴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畜”势勃发,用劳动创造了富足,开启了自己的幸福年,并将一直幸福地向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的音乐你听吗第一季[超话]# 现在的华语乐坛真的是需要一档真正的好好做音乐的节目了B站虽然不是专业的电视台但是之前的《说唱新世代》《我是特优声》等节目都做的
  • #挽回前任操作干货##挽回爱情挽回前任##如何怎么爆发了分手了失恋了怎么办挽回#谈恋爱便是在寻找一个两个人平衡的过程,恋爱的最初一定是有高有低,所以我们需要在漫
  • 这个“七夕”你会和谁来一起挂锁并接受神秘嘉宾的祝福?#锦州身边事# #辽西新鲜事儿# 【2018“七夕”最有意义的过法:去”天街”许愿墙祈福挂锁[心]】小编刚
  • 看《春夜》的时候,一方面觉得男主总是什么都不说,憋在心里很急人,另一方面我又非常懂他,他那么好一个人,又背负那么多,有谁可说呢?责怪我什么都不和家里讲,一方面我
  • #博君一肖[超话]#心梗了…做那些事本意就不是为了要别人夸赞,当然也不是为了挨骂…只是看到这个信息,突然觉得只要人还在还能找到,我有帮上一点点忙,能救活就都是好
  • #喝出现调水果茶味的夏天#@Meco蜜谷果汁茶购物分享雪菲力酷柠檬茶饮料发现一瓶“小众”COOL柠檬茶#柠檬茶替代品# 三点几喝个下午茶太棒了夏天最喜欢喝柠檬茶
  • 喜欢亲近自然与历史,逗弄猫猫狗狗小孩子。!
  • 可能你会觉得这是在讲道理,但天秤可不这么认为,他只是不喜欢跟人算账。水瓶、双子、天秤这些风象星座都是向往于活在当下的人,天秤的思维模式很简单,已经发生过的事和未
  • 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图三)黑龙江是我国产粮第一大省,70余年来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巨变,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
  • 做了只快乐(闷热)的小杭杭,师师的头太大了orz还是更喜欢杭杭(其实我也不知道谁是杭杭……)校友歌会和十佳就不去了(我也没票,去不了[笑而不语])站着累[泪]佛
  • #蔡徐坤[超话]# 我们是湖南广电背景下的艺人培育体系【芒果培优】红人计划是我们打造的艺能培育项目,为期2个月,声乐、表演、语言、舞蹈、形体、化妆全方位训练,旨
  • 他们认为,日子是自己在过,好与不好,自己心里最清楚,没必要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而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让自己过得不开心。为了过好自己的生活,他们只看重自身
  • 文旅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2020年,绥德县以打造全国红色教育基地、西北旅游名县为目标,“一馆五址”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抗大旧址保护工程全面启动,郝家桥旧址、绥德师
  • 然后,他又诡秘的笑着说:不过,我听说这家人和别家人不一样,只要看中人,她家可以不要彩礼,刘福知道他说的是托词,也就不再说什么。过了几天,有媒婆来给他提亲,说的就
  • 快一个月的时间,瘦10斤啦[ok]可是还木有下颌线之前半个月一两都不下也是让人抓狂控制饮食是一门学问,量和营养要兼顾多吃水果蔬菜,但也不能吃多也不能一点都碳水不
  • 然后有些产出会出周边供粉丝购买,本来一个愿卖一个愿买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这些行为是建立在粉圈基础上的,也就是作为产出吃着爱豆红利也应该对爱豆有所回馈,因为不是出
  • 公寓位于热门的Porter Square地区,是您享受室外用餐,晨间咖啡以及家庭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公寓位置极佳,附近有众多精致酒吧、餐厅以及Porter Sq
  • 世‮都人‬畏惧害‮恶怕‬果的释放‮带所‬来的厄运、困苦、疾病、财失等‮结等‬果,仁泽易道提醒却不知道‮何如‬把握命运‮修,‬改命‮,运‬化因消业‼️#热盘最新快
  • [泪]林维良夫妇对大女儿心怀愧疚,林莉是几个孩子中生活的最差的,夫妻二人总想补偿她,都被林莉婉言拒绝了。[泪][泪]我只是有些感叹同人不同命,都是一个爸妈生的,
  • 每一次搬家啊,念旧的我都是极度不舍的,虽然这6年磕磕绊绊,但是我在这里踏入了婚姻,成为了妈妈,也成长了许多,收货了许多。有人说过,我的废话太多,所以不愿意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