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亲自白话批注《道德经》

反复章 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讲无有生

万物皆在生生化化反复的运转着,但是它无论怎样的运转变化也是从道的本体中而发。可是它虽然反复的运行,到最后还是要归于柔弱与宁静。就好像一阵风吧,它虽然很强劲,但是不久便要归于平静,又好比一阵雨,它虽然下得很大,但是下不了多久,还是要归于平静。所以说,天下万物皆从有之中而生,可是这个有,还是从无之中生化而来的。

四十、反动弱用:道的动力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不断的回归;事物最薄弱的部分恰恰就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天下万事万物都生于混沌之体,混沌之体生于无形、无象、无体的物质。
诗诠:循环往复生不息,反向运动道之力;暖瓶空处为薄弱,无空水往哪里寄?

万物生于无形体,混沌成形出道炁;正反强弱自然道,勿推勿助天之秘。

闻道章 第四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一讲 道的尊贵


上等的贤人因为根基深厚,见识超群,志量广大所以一听到道就志同道合,努力的去行实践。中等根智的人因为见识不足,对道的认识不清,所以虽然有缘听到道,也有慕道之心,但是道心总是不能持续长久。下等愚顽的人因为见识浅薄,不知道为何物,而且本性迷昧,贪享欲乐,所以一听到道就哈哈大笑。哈哈,如果这些愚昧的下等人不笑的话,还不知道的尊贵在于何处。所以在古时候,有些先见之明的人立下了一些含有哲理的言词如下:

一、明白大道的人,他的作为必是机智全无,意念清净。这种人因为大智若愚,所以从外表看来,好像很愚昧的样子。
二、行道的人因为不作有为之事,不逞劳力之能,事事让人三分,不敢先进于人。
三、有道德的人因为心与道合,不作矜异之举,不说矜奇之言,不分富贵贫贱,很平实感。
四、上等道德的人心量广大,涵受一切,如空谷一般。
五、心里洁净的人像明月当空,莲花出污泥一样,虽然他们纯真贞洁,可是他们仍不计较得失是非,好像受辱的样子。
六、有广大德行的人常常不自以为有德,所以仍很谦虚。
七、建立广大功德的人他常常不向人夸耀他的功德,就好小偷一样,偷偷摸摸的去做,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是建德若偷。
八、圣人品性之质最为纯真,但仍然不执着于事物分别之中,悠于他的本然天性,所以圣人的心好像是变的。
九、广大的空间如宇宙之大,浩瀚无垠,所以没有角落可立,好像圣人之心,心量广大无边际,无角落一般。
十、世上要完成一件大器物必须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要成为一个伟人也是一样,必经时间与人格的考验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所以是大器晚成。
十一、汽车跑的时候有声音,飞机飞的时候有声音,可是宇宙的律动,天体超音速的运转能够响澈整个宇宙的大声音。但是人住在宇宙之中,就好像人坐在飞机之内,却听不到他的声音,所以是大音希声。
十二、有形体的东西一定是有限大,只有无形的东西才能无限大,就像无极的虚空一样,所以是大象无形。道虽是一切万物的大根源,可是至玄至微,无形迹可寻,因为它很隐微,好像连名字都没有,所以是道隐无名。所以说,道这个大生命力的本体经常把祂的力量----炁借给万物,资助万物,成就天下的万物。等到他们生成之后,不用了才将借用的炁还给道,所以是善贷且成。

四十一、大器晚成:上士听见道后就会立即付诸行动,勤修苦练;中士听见道后会将信将疑、犹豫不定;下士听见道后马上会哈哈大笑,以为是奇谈怪论、一派胡言,殊不知他们不笑才算不上是真正的道呢。所以古人在《建言》这本书中写道:“真正明白道的人反而觉得胡涂了,悟道明明有了进步反而觉得像倒退,明明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反而觉得颇费周折,大德之人反而好像没有什么德行,东西太白了反而好像是黑色的,一个人的德太博大了反而好像有许多缺点,一个对德坚定不移的人反而好像不厚道,东西的质量太纯真了反而好像赝品,一个方形的物体太大了反而没有棱角,最有才能的人成熟得都很晚,声音太大了反而没有声音,物体的形状太大了反而没有形状。”道衍化为万物后就寄居于万事万物之中而失去了自己的名姓,虽然道无名无姓但只有道才善于无私奉献,才善于孕育万物而无所不成。

诗诠:上中下士人三种,闻道反应各不同;精进疑惑哈哈笑,不笑不道前缘迥;

前进反像在倒退,明明懂道似非懂;路太平坦反崎岖,虚怀若谷似虚伪;

东西太白污易显,德太博大不足见;方形太大无棱角,大器之人晚年成;

声音太大听不见,东西太大反无形;道居万物没有名,无私奉献助成功。

冲和章 第四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二讲 道的造化

道的造化总原理是这样的。道为万物之本,但是道本无名,强名为一。由一而分为二,则是有了阴阳,自然天地定位,就是二的数。有了二数之后,就开始有了对待,有对待必有两端,如善恶分别;有两端必有中心处,所以一就开始成为三数。因此易经的数理就以三为生数而演变的。一切飞潜动植,一切有形有色之物就成为万物了。阴的一面居于幽暗,而且是柔弱的,所以往往是万物所持的正明面,因此阴以无形而身负其内,阳以有形身抱其外。冲气就是阴阳一气的中心------虚中之气。虚中之气是含有万物造化之机的,所以万物得其冲便有生生化化之妙。此中之理若以人身比喻如下:(目有)虚灵而能视,耳有虚洞而能听,鼻有虚孔而能嗅,口有虚空而能吃,意有虚魂而能思,心有虚窍而能应,因此万物皆以冲虚为本。因此刚才所讲的皆以柔弱冲虚为本,就是因为祂实在太伟大了。你看人都最讨厌听到孤、寡、不谷(无食者)这些话,但是高高在上的王却喜欢以它自称,这岂不是以柔弱来自损吗?如果侯王不自损,天下便不自归了,所以以虚下为用,实在太妙了。因此表面上看来是受损的,实际上是得益的。在表面上看来是得到利益的,实际上是受损的。如国君以孤王寡人自称是损的。反而得到天下人民的归心;如果国君以骄傲自满来夸示天下的话,反而会受到众叛亲离。如桀纣将天下视为己有,骄满自大,虽有天下而天下反叛之,就是一个借镜。这是右代圣人所教导的遗训,我也就拿这个来教导别人。也就是人生在世应体悟大道而行,不可仗恃自己的力量称强霸道,或是向人夸耀,否则会得不到善终的。所以我将以上这些巧妙的道理当成父亲教导我一样永远的记住它。



四十二、道生万物:道(无形无体)产生出最原始的混沌体(有形无体),最原始的混沌体产生出阴炁和阳炁两种物质(有形无体),根据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理,只有阴阳谐调才能化生万物,道体(道)又衍生出一种物质——朴——和炁来调和阴阳二炁的矛盾与对立,这就是二生三(朴、和炁也是无形无体的)。(因为道本来是自足的,阴炁、阳炁、和炁这三种炁的产生并无先后和轻重之分,化生万物需要什么道就可以提供什么。)阴炁、阳炁得到了和炁的调和,三种炁溶为了一体,这样就产生出了万物(注:道、混沌体、朴、阴炁、阳炁、和炁都是用肉眼和仪器看不见的,即使万物中都包含这三种物质,我们也只能看见万物的外表和外表所发生的变化而看不见促成这些变化的内在因素)。天地万物都包含阴炁和阳炁这两种物质,由于和炁无形、无体它可以自由穿梭于阴阳二炁之间,随时地、自动地调和阴阳二炁的对抗与冲突,这才使得万物能够恒久保持自身的稳定与和谐。老百姓最讨厌的正是那些孤儿、寡妇、和缺吃少穿之人,然而诸侯君王却反过来用孤、寡、不谷来称呼他们自己以示谦卑。所以说一切事物:有的是贬低了它反而对它有好处,有的是抬高了它反而会使它受到伤害。这些道理都是前人所教的,现在我用来教给你们:“强横、霸道的人是不会得善终的!” 我将把它当作父亲教训儿子谕一样的话而永远记住。

诗诠:道生万物含阴阳,朴调对立和谐昌;喜欢厌恶因人异,一事一物不同方;

贬低有时会受益,抬高反而会受伤;强横之人无善终,不信你去查端详。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真正的善,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

重阳祖师立教之时,强调门人都要阅读三部经典,分别是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和释家的《心经》。

后人多以此为推论,认定全真教倡导三教圆融,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个教派。然而,“三教圆融”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一种推论。

回看道教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各个时期均有不同道派出现,它们彼此之间的修道理论也有相冲突之处。道教的后学者却同时尊奉不同道派的祖师,于是便出现了多种修道理论并存、多位神仙高真共奉的信仰现实。

道教所具有的包容性,其实是超越教派本身的,凡是可以利济于群生的修行方式都可以被道教吸收。在道的高度上看,世上本没有门派的分别,一切有心都只不过是人们自己产生的是非。

所谓道之教化,在人间则莫过于一个“善”字。此“善”,即是使人们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善,又是提升每一个个体道德文明水准的善,更是激发人们不断精进的自我善性。

自古以来道教都在倡导劝善,目的便是使人们可以通过点滴的善心和善行改进生存状态。所以重阳祖师倡导门人读三家经典时,看重的也必定是三部经典在劝诫人心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所谓“圆融”,融的是每一份利济群生的方式、方法,合的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爱与关怀。

只有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实现爱的共享,由此才可以体会到“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的妙处。

在劝善与行善的过程中,无需计较儒释道哪一家观点更具有劝导的价值,凡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思想,都是值得被吸收、被接纳、被传播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挑剔,而是去继承并发扬。

当全社会都能够把祖师经典中记载的种种善行当做日常生活准则时,劝善书中提到的善才会真正地被人们认可。但,善究竟是什么呢?或者问,什么样的行为才可以被定义为善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经中不但规定了“善”的数量,甚至连“善”的行为也已经标注出来。

读完整部《感应篇》,就会发现太上道祖告诫于我们的善行,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真正的善,并非专指救苦扶伤、放生赦罪等功德,那些凡是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心念和行为,其实都是善。

我们能够在最普通的生活中做好最普通的事情,不因为一己私欲而伤害他人、他物,也不会放纵自己心魔而受到身心意三障的困扰,做好自己的修行而不累及于万物,这便是“善”的根本。

发善心,不存在心念的大小;做善行,不存在功行的多寡。翻开不同的劝善经典往往会发现,祖师们着重强调的是一点善心。若心念起于善,再微小的行为也已经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若能够时时以“善”的概念来要求自己的日常,如此生活即为修行。

道教修行,追求的不是世间荣华富贵的成功,也不是求得来生果报和善因缘,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清静身心,以一颗明白心来过好现世的生活。道祖言,修行要“明白四达”。

道教虽然强调度人,却也秉持着“宁劝十人还俗,不度一人出家”的理念。

因为世间的真善美,是存在于我们最普通平常生活中的,并非是对红尘的远离。能够从尘中悟出非尘,才是修行的大境界。

道生万物,万物从诞生的那一刻便被赋予了不同的秉性,修行的目的是去发现并认知到自我本然。在面对世间纷纭的时候,只有能够保持着一心一念的人,才最趋近于大道本真。

善,一方面强调对他人的主动施予,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对自己心性的修缮。修行是善,是安分守己,是不做出僭越之事,更不放纵感官上的欲求。《感应篇》中提到的种种善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种种戒持。只有戒除掉种种不善之事,回到混元天性,这便可得大善。

正如天道之无亲,却又不乏“常与善人”之有意。道教以道为教,即要告诉人们从最普通的生活去完成一生为人的使命,又要叮嘱每一个修行客且莫贪恋红尘光影。

一切本虚无,从有中求有、无中求无都是执念一场。虽然“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但作为一个梦中人,好好地去经营这一场人生过往,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修行。当落脚点再次回归于“善”,便会发现原来生活本身就是善,我们举手之劳的行动就有可能改变他人一生的轨迹。

劝善,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生命美好的珍爱。行善,不是为了求得诸神护佑,而是为了能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获得心安。 https://t.cn/Ryhpwdq

#诗言志歌永言#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辽阔明净的天空,群群鸿雁乘万里长风而去,面对此景,怎不开怀畅饮醉卧高楼。
先生的文章刚健遒劲颇具建安风骨,我的文章清新俊秀可与谢朓媲美。
我们都怀有凌云壮志,准备登上青空手揽明月。
抽出利刀断绝水流,哪知水流更加湍急。举起酒杯借酒消愁,谁知却引发更多的忧愁。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我们就抛弃一切束缚,披头散发,无拘无束驾一叶扁舟,去尽兴漫游。

注释: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揽:摘取。
销:另一版本为“消”。。
称(chè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āo):明天。
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此年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也因为有攀缘心,有求名的心、求利的心,“名、利”这两个字还没放下;你若放下“名、利”这两个字,读什么书,一读就会了,不用怎么样注意。贪着利养:你看这弥勒菩萨,当
  • 经查,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民生银行共有10.19万笔小微企业个人经营性贷款(担保方式为抵押)的客户购买了该行代销的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67%的借款
  • 他在所有学员们以及工作人员面前,唱了《rain》一边唱一边哭,这是一首写自己走上音乐之路以来的歌,他本来是为决赛舞台准备的,但是这个时候唱,又多了一重涵义,“嘿
  • 我在倒车影像里看着他们两个忙忙碌碌,我突然觉得他们不仅仅是扫雪,在人生的路上,他们两个也是能帮就帮我,能护我就护我,很多苦能替我吃,就替我吃。大心脏[虎爪比
  • 5月29日第248天早上教球去還好沒上星期那麼熱下課回媽媽家妳到了就起午飯,之後三個人去逛市場哈哈,隨手執到雞[笑cry]香噴噴回媽媽家吃戰利品吃了點準備去教球
  • )·「交通」墅家玉庐·丽江雪山野奢Villa度假酒店地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玉湖上村三组36号·可以拼车过来,价位不等,这个看你的距离如果从丽江站(高铁站)
  • 在末法时代,祈‮莲祷‬师非常重要,‮管不‬是为‮自了‬己修行顺利成就,还是为了‮益利‬众生‮满圆‬成功,一‮重切‬大的事业‮离均‬不开莲‮的师‬加持。在末法时代
  • 那片海域 带着浪与浮萍的咸腥 风吹过我身后的地标牌 随着远处新娘的头纱渐行渐远我远处的一位女孩 坐在那颗最偏僻的石头上 摘下眼镜 半掩着面 望着她眼眶中虚无的世
  • 接着,该县各级老年体协组织以“服务老年健身、促进老年健康”为宗旨,抓专训、抓培训、抓经费、抓活动,积极组织广大老年朋友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呈现出“健身场
  • 二、定期定额核定;固定税率,由税局核定一个税率,直接根据税率来纳税,不会因为开票金额变化而有所变动,通常核定下来税率是0.5%-1.5%核定征收这个政策目前全面
  • #肖战[超话]##肖战肖春生# xz #肖战梦中的那片海# 肖战演技好!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皓月清凉,你是人间曙光人海冷漠,你是人间炽热满眼星河,你是清
  • 牙线需要顺着双侧牙齿分别提拉②牙缝刷/间隙刷牙缝刷/间隙刷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群的,只适用于中到重度牙周病患者,他们牙龈退缩后,牙齿之间会变成一个很大的三角间隙。因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每日一善[超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就是被人尊重的资本。 ​感恩是一种善行,我们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间万物,并且要知恩图报,
  • 本来想记录毕业之前对成都的探索,结果现在变成日常生活的碎碎念,又忙又有疫情,根本没时间玩嘛[泪]游大人这么生气居然是因为,女主没有好好爱惜自己!我也不想忌口了(
  • 非暴力沟通确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沟通模式,能让你学会更恰当的去感受和表达。成为一名管理者并没有什么可自豪的,因为管理者与千千万万的人一样,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 #大国粮仓#包场看了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解决温饱问题的历史进程,用镜头语言以及多位农业学者科学家们的受访记录,向观众展示从吃不饱到不仅吃的饱,还要吃的好、吃的
  • 我就说黄圣依颜值大大的低估了,她一看就是大明星的感觉,别的….很多都差点点,最后热巴的裙子问题不好走路,她是那种又不好意思又腼腆又没办法的尴尬笑容,但是不难看不
  • 不是微醺,就是在微醺得路上#Laphroaig利富 ‮弗拉‬格10年‮一单‬麦芽‮士威‬忌#‮精酒‬度:40%vol2019年《威士‮圣忌‬经》“年‮佳度‬10
  • 当然,这些专业游说团体在微博和B站等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社区上的运作方式,会像其在美国本土的表现一样,较为隐蔽且一般不会直接暴露自身的身份和意图,但围绕着乌克兰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