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学期某一门专业课画的长沙老街的景象,用马克笔完成,还记得那时候老师开玩笑的说让我不要用马克笔,因为他觉得我用笔太狂放了[笑cry] 每一幅都能让我想起一些趣事。其实对美术 说不上很热爱,但也不讨厌,画画确实能够让我忘记一些烦恼。认真的时候可以画一晚上。 ​​​#绘画[超话]# https://t.cn/RL8pcv4

#【天气资讯】# 今冬拉尼娜发生已成定局 我们会被冻哭吗?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官宣了一个重要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消息一出,那个大家关心了好几年的老问题又来了——今冬会不会是冷冬?明确一点,拉尼娜≠冷冬。

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而且,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


冷冬/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有其专业且细致的气象判定标准,它有时并不等同于我们的实际体验。以去年冬天为例。

去年我们也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在今年3月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中,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冬季为暖冬。

去年冬天不冷吗?当然冷过,而且是冷到破纪录。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我们先后经历了四场大寒潮(分别是12月12日-15日、28日-31日和1月5-8日、14日-17日)。尤其今年1月初的超级寒潮,极地涡旋直接南下延伸到了我国东北地区,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极地冷气团直接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了北极版寒潮体验。

1月6日-8日寒潮过程中,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创下不少纪录,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共计60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最低气温跌至-19.6℃,创1966年2月23日之后最冷气温纪录;天津西青-19.9℃,打破当地1月最冷纪录,观测史第二冷;济南-18.3℃,创1月上旬最冷纪录,也是1953年1月17日之后出现的最低温度。

所以如果你跟对这几场寒潮印象深刻的小伙伴说,上个冬天是暖冬,你要ta怎么想……

但气候中心的判定有错吗?没错啊!

因为2月我们国家又经历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回暖过程,生生把气温由偏冷拉成明显偏暖。

今年2月下旬,在强大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之下,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气温迅速上升,其中近500个国家级站点打破2月历史最高气温纪录,生生把2月“热成”5月。北京2月21日最高气温达25.6℃,天津西青23℃,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都是2月历史气温的新纪录。统计来看,全国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就像绷紧的橡皮筋经历弹性形变后,依然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去年冬天虽然每场过程看气温大起大伏,但平均来看,它的气温异常波动被“抚平”,甚至成了暖冬。所以你看,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需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

而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

3月,北方遭遇3次大范围沙尘天气,其中两次为强沙尘暴过程,北京遭遇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

5月至6月,极端强对流天气频繁上线,造成不同程度人员伤亡。5月13-16日,从黄淮南部、到华南北部一带陆续出现成片大到暴雨,江苏苏州发生强龙卷(气象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的EF3级),湖北武汉发生强龙卷(气象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的EF3级),灾调风力达17级以上,6月1日,黑龙江省尚志市遭遇龙卷风和冰雹强对流天气。

7月,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河南成强降雨中心,暴雨成灾,引发全国关注。

7月中旬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7月11-13日,华北东北遭遇特强降水过程,紧接着7月17-22日,河南、河北、山西又出现特强降雨过程,其中,河南成为强降雨中心,郑州、新乡、鹤壁和安阳共有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20日16至17时),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此前纪录为1975年8月5日河南林庄的198.5毫米)。

9-10月,刚过去不久的罕见秋老虎又给我们带来了“史上最热国庆假期”。

今年9-10月,黄淮南部至江南华南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南方多地度过史上最热国庆假期,超过500个国家观测站达到或突破10月最高气温极值。重庆、合肥、长沙均打破最晚高温日纪录,重庆、合肥、南京还刷新10月最高气温纪录。

不仅我们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极端事件,欧洲灾难性洪水、北美罕见高温热浪、格陵兰岛最高点首次降雨、欧洲罕见高温热浪、喀麦隆首次“降雪”等等,都在宣告一个事实——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文表示,2020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再次创下新纪录,年增长率高于2011-2020年平均水平,并且这一趋势在2021年仍在继续。全球气温还将继续升高,变暖可能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还将继续增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冬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叠加,会让情况更为复杂。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今年冬天我们会被冻哭吗?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

#【天气资讯】# 今冬拉尼娜发生已成定局 我们会被冻哭吗?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官宣了一个重要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消息一出,那个大家关心了好几年的老问题又来了——今冬会不会是冷冬?明确一点,拉尼娜≠冷冬。

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而且,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


冷冬/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有其专业且细致的气象判定标准,它有时并不等同于我们的实际体验。以去年冬天为例。

去年我们也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在今年3月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中,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冬季为暖冬。

去年冬天不冷吗?当然冷过,而且是冷到破纪录。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我们先后经历了四场大寒潮(分别是12月12日-15日、28日-31日和1月5-8日、14日-17日)。尤其今年1月初的超级寒潮,极地涡旋直接南下延伸到了我国东北地区,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极地冷气团直接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了北极版寒潮体验。

1月6日-8日寒潮过程中,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创下不少纪录,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共计60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最低气温跌至-19.6℃,创1966年2月23日之后最冷气温纪录;天津西青-19.9℃,打破当地1月最冷纪录,观测史第二冷;济南-18.3℃,创1月上旬最冷纪录,也是1953年1月17日之后出现的最低温度。

所以如果你跟对这几场寒潮印象深刻的小伙伴说,上个冬天是暖冬,你要ta怎么想……

但气候中心的判定有错吗?没错啊!

因为2月我们国家又经历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回暖过程,生生把气温由偏冷拉成明显偏暖。

今年2月下旬,在强大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之下,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气温迅速上升,其中近500个国家级站点打破2月历史最高气温纪录,生生把2月“热成”5月。北京2月21日最高气温达25.6℃,天津西青23℃,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都是2月历史气温的新纪录。统计来看,全国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就像绷紧的橡皮筋经历弹性形变后,依然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去年冬天虽然每场过程看气温大起大伏,但平均来看,它的气温异常波动被“抚平”,甚至成了暖冬。所以你看,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需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

而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

3月,北方遭遇3次大范围沙尘天气,其中两次为强沙尘暴过程,北京遭遇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

5月至6月,极端强对流天气频繁上线,造成不同程度人员伤亡。5月13-16日,从黄淮南部、到华南北部一带陆续出现成片大到暴雨,江苏苏州发生强龙卷(气象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的EF3级),湖北武汉发生强龙卷(气象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的EF3级),灾调风力达17级以上,6月1日,黑龙江省尚志市遭遇龙卷风和冰雹强对流天气。

7月,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河南成强降雨中心,暴雨成灾,引发全国关注。

7月中旬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7月11-13日,华北东北遭遇特强降水过程,紧接着7月17-22日,河南、河北、山西又出现特强降雨过程,其中,河南成为强降雨中心,郑州、新乡、鹤壁和安阳共有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20日16至17时),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此前纪录为1975年8月5日河南林庄的198.5毫米)。

9-10月,刚过去不久的罕见秋老虎又给我们带来了“史上最热国庆假期”。

今年9-10月,黄淮南部至江南华南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南方多地度过史上最热国庆假期,超过500个国家观测站达到或突破10月最高气温极值。重庆、合肥、长沙均打破最晚高温日纪录,重庆、合肥、南京还刷新10月最高气温纪录。

不仅我们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极端事件,欧洲灾难性洪水、北美罕见高温热浪、格陵兰岛最高点首次降雨、欧洲罕见高温热浪、喀麦隆首次“降雪”等等,都在宣告一个事实——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文表示,2020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再次创下新纪录,年增长率高于2011-2020年平均水平,并且这一趋势在2021年仍在继续。全球气温还将继续升高,变暖可能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还将继续增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冬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叠加,会让情况更为复杂。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今年冬天我们会被冻哭吗?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别成天用你认识的一群某某星座男故意恶心我了 恶心的我已经快对这个星座的男生生理性厌恶了 如果不是因为我喜欢的人倒霉的和你拿来和我攀比的那些人一个星座 经你这么一
  • 放过自己吧,别再乱想了,该来的自然会来,谁也挡不住,不是你的总会走,留也留不住,生活已经很累,何必还要让自己活得那么疲惫……心有不甘,那又如何,那天你说我们男的
  • (波-段-金-碗-口)这个形态其实就是建立在我们常见行情中洗盘确立的信号,这种在前期只要认真留意不难看到波段行情的特点,重要的信号是在调整期间,短暂的形成一个碗
  • 认为自己身材不够理想的人,只要将土豆列为每日必吃食品吃上一段时间,不必受节食之苦便能收到“越贪吃越美丽”的效果。夏季没[赞]有食欲的朋友,坚持吃一段时间土豆,一
  • 白素贞虽然是千年蛇妖,可是她没有钱,在许仙面前的身份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可事实上,她的家,钱,都是假的,大院子是废弃的,钱是偷的官银,害得许仙为此好好一个青年成
  • 11他这个智慧之根啊都在增长,他虽没有明显地信这个佛,但他懂得一些真理一些因缘法,是不是也是智慧啊? 10那么根据我们这几年来的经验证明,是不是啊,大家一定要
  • 虽然视频在努力营造唯美的意境,但还是有不少网友吐槽解伟的颜值和造型,戏称他“以丑出圈”。旅游离不开宣传推介,从新疆昭苏县马背上的女县长因“一袭红衣在雪地上策马奔
  • 我口味比较重,可以参考一下①粉面菜蛋,感觉每个味道都好吃,但是那个双面的就不好吃,②高人拉面也可以(但是是我不喜欢非油炸的面[笑哭])然后③三养火鸡面我只吃过原
  • 言情新文速递《妾色》 作者:姚桉桉《言情文里考科举 完结+番外》 作者:宝器咕噜《姬氏女 完结+番外》作者:舍自不甘心《三千界[穿越]》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 感动于肖战这么多努力,感动肖战和小飞侠的相守,衷心祝愿肖战健健康康,肖战平平安安,肖战顺顺利利!星辰大海 星光 星空 夜空 风霜 风雨 阳光,这是肖战我们都将奔
  • 在普通人眼中喝茶又成为了缓解生活压力的诗和远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和对茶滋味的口感追求,江南地北的人们喜欢的喝茶中的香味口感又大不同。我们中国又是茶叶的起源,
  • 反观接受度并不那么高的两位“乔峰”(钟汉良、杨佑宁图6)排除演技造型方便的因素,光看脸就有一种太现代的感觉。反观接受度并不那么高的两位“乔峰”(钟汉良、杨佑宁图
  • 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组建“社工委”8个,聚合吸纳有助于推进基层治理的104名社会化各方面力量担任“社工委”委员,建立“863”运行体系,通过落实“八项机制”明确6
  • 我不是那个给你们写人生剧本的人,没有上帝视角,也拿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我连自己的人生也还在不断探索,我也会哭、也会笑、也会跌倒、也会为爱情发疯、为梦想发疯,但我
  • ✊与其逃避问题的根本,不如正面面对,让财富增值成为解决方案,☑️而AMCAP可能会是你的答案。 这也让越来越多现代人放弃积极态度,选择降低物欲,简直就是“躺平
  • 好了,闲话到此,这个攻略主要是写给主线可能没做完、或者还在升级路上,又想用最低的价格完成暖暖任务的朋友们。深夜微博今天郑州下了大雾,掩盖了这座城市的不堪近期的烦
  • 总结:目前主要矛盾在于下游钢材价格持续走弱,焦钢企业陷入亏损,目前煤价已处于阶段性高位,将会阶段性回调,考虑到2023年春节较早,留给炼焦煤的降价窗口期并不太长
  • 追剧过程中我本来以为龚俊会是比较冷峻的那种性格,之后在网上看到了他的采访,他唱歌,他和朋友出去玩,他拍戏的花絮,天,这不就妥妥的一个阳光大男孩吗!那时候,我应该
  • 今日趣事#宝宝成长记录# 两个小孩儿玩着玩着不知道因为什么生气了看起来两个人各自玩儿各自的但是还偶尔在同一区域,就是没有交流伊伊漫无目的地走到健身器材旁边糖果也
  • 今天小星给大家带来的是《海绵宝宝》里面的人物呀,来让我们康康它们在真实世界中都是什么吧[打call]海绵宝宝 海绵是海绵动物门的统称,因为身体有很多的孔洞,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