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Pexels


清明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是中华传统。随着各种新型技术的涌现,人们也有了寄托哀思的全新手段。


最常见的,莫过于云祭扫寄托哀思——给逝者献上虚拟的蜡烛、菊花;技术参与程度更深一步,还有利用语音技术复现逝者说话的腔调,以此寄托对故人的不舍和怀念;甚至还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复现逝者的3D立体形象,并用逝者留下的对话、文字等各种数据记录训练AI,复现逝者风格的对话。


死亡意味着诀别;忘记才意味着逝者在人间的真正消散。但现在,也许人们不能忍受仅仅在脑海中回忆,更要在眼前复现逝去亲人的影像、声音、动作,甚至思维。


人们希望让死亡可逆,让时光倒流——哪怕这只是技术上的 “模拟”。



VR、AR让逝者“穿越”时空


科技的发展正在模糊生死的边界。过去几年里,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回看逝者的影音视频以寄托哀思,而是希望可以通过技术实现与逝者的跨时空交流互动,能有再一次“见面”、“对话”或者“拥抱”。


2020年,韩国一家VR制作公司VIV Studio耗时8个月,打造了一个VR系统,让一位母亲与自己三年前病逝的女儿Nayeon在比特世界里“重逢”。


图源:Pexels


技术人员从一些照片和视频中提取出了Nayeon的声音、表情、动作等数据,再通过类似体型的小孩子来建模,以尽可能地还原出孩子生前的样貌。VIV Studio还引入了AI语音合成技术,让这个虚拟人物能够发出和Nayeon一样的声音,让妈妈可以和女儿展开简单的对话。


短短几分钟的重逢时间里,这位母亲不仅能通过VR眼镜看到女儿,借助触觉手套还能摸到女儿,伸手拿起物品与她互动,甚至可以听到女儿真实的声音。


这一事件被韩国Munhwa广播公司(MBC)拍排成了纪录片《Meeting You》并在YouTube上播出,仅一周时间内观看量就超过1300万次。不少人从中看到了技术在帮助失去亲人的家庭走出悲伤方面的巨大力量,但也有很多声音质疑:VR、AR会让人们模糊对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认知。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借助VR、AR结合AI、3D捕捉等技术实现对逝者的缅怀并不少见。通过场景再现、还原逝者音容相貌等方式,让生者可以“跨越时空”与已逝故人重逢,甚至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的技术探索也正一直在进行中。


201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研究人员就尝试用VR、AR技术,让逝者“起死回生”帮助他们的亲人走出痛苦。研究人员利用逝者留下的大量数据作出模拟化身,化身可以捕捉逝者的声音、步态、举止甚至他们的独特笑声,成为“数字永生”的逝者。


同样在2016年,日本一公司推出一款名为“Spot message”的“AR扫墓”App,该应用利用AR增强现实应用和GPS卫星定位技术,能够让用户在扫墓的时候,或者在走到逝者生前经过的地方时,通过App可以看到逝者在景点的身影,听到逝者说话的声音。


在国内,用技术重现逝者的尝试也发生过。2019年,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就帮助过一位失独的上海妈妈,复现其病逝女儿的声音。


目前,国内用AR、VR技术重现逝者的音容相貌,最为普遍是应用在数字纪念馆、数字博物馆里。


在这些场景中,AR、VR技术将现实环境、物体与虚拟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能将互动同步反映到虚拟的三维空间,从而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观众们可以穿越到相应的历史场景中,与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交流,与他们一起体验另一个时空下的生活。


随着AI、VR、3D动捕、AI等技术逐渐成熟,还原数字人类将逐渐成为可能。不过,在推进技术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可能带来的道德伦理问题。



“死而复生”的虚拟人,是亲人吗


用AI技术实现虚拟人,互联网“大厂”都在尝试。2020年,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表示,将来有可能跟逝去亲人的虚拟人进行沟通对话,AI可以使人获得永生。


彼时,有人反对并质疑技术的伦理问题,也有人真切地缅怀自己的父母、孩子、爷爷奶奶,希望去世亲人以科技的方式“复生”。


实际上,就在三个月前,“你能接受去世亲人成为仿真机器人吗?”这一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而那些希望逝去亲人以虚拟人的形象留在自己身边的愿望,也在技术帮助下逐步成为现实。


不仅是逝去的亲人,逝去的演艺偶像也是很多粉丝怀念的对象。


在2021年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就有一段由虚拟邓丽君和真人互动的节目,粉丝对此也激动不已。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虚拟人”、“数字人”相关企业超过28万家,2016-2020 年,5年新增注册企业增速复合增长率近60%。中信证券研报预测,中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会达到2700亿元。


而2021年全年,虚拟数字人相关投资有16笔,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元人民币到数千万美元不等,其中不乏红杉资本、GGV纪源资本、峰瑞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2022年一季度,虚拟人相关融资事件更有增多之势,如李未可科技、燃麦科技、次世文化等企业相继公布融资消息。


然而,赛道火热,玩家众多,并不意味着虚拟人这门生意顺风顺水,成本是虚拟人制作需要跨过的第一个门槛。


据中国信通院《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虚拟人的基础设施层包括显示、光学、传感器、建模、渲染引擎等部分,主要由海外巨头把持;平台应用层主要包括制作虚拟人的具体功能,包括动作捕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


一个“合格”的虚拟人需要具备交互性,并且能主动处理人们的诉求,能够模拟出人类情感表达等方面。可见,虚拟数字人要实现上述需求自然离不开过硬的技术,相关行业人士表示:“现在虚拟人的制作需要的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制作一个虚拟人的成本不低于50万元。”


此外,人们依然会担忧虚拟人的伦理问题,害怕虚拟人技术被滥用。2014年在中国发布的微软小冰,就曾因为隐私、伦理等问题屡遭波折。


2020年8月,小冰正式推出了虚拟人类产品线,并复活了此前被用户定制的118万虚拟男友。为了降低伦理风险,小冰公司将面向用户的虚拟人类产品与小冰的商业化进行分割,而且在开放虚拟恋人产品时始终对增长数量保持着一定的克制。



脑机接口逆天改命,数字永生是否靠谱?


对于生与死的理解,中国哲学家荀子就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而在西方哲学家柏拉图也曾说过:“人类的结局,无关它物,只有死与向死”。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东方思想,还是西方哲学中,都认为死亡是最终归宿,无法逃避。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自然死亡依旧会如期而至,但“数字永生”却有可能实现。


2020年8月,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向外界展示了脑机接口新设备——Link V0.9和可以实施自动植入手术的外科手术机器人。


所谓脑机接口,也称作“大脑端口”或者“脑机融合感知”,它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


该技术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可分为两种,侵入式脑机接口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侵入式脑机接口,简单说就是在脑子上开个洞,植入芯片。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则是在脑袋上佩戴感应设备,捕捉脑电波和生物电等信号,以此传达大脑发出的信息。


马斯克发布的Link V0.9,作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仅有硬币大小(23mm*8mm),却拥有1024个通道,集成了各种传感器、束线,具备无线通讯等功能,能感应温度气压,并读取脑电波、脉搏等生理信号,通过“蓝牙”进行实时数据传输。这个装置未来甚至还可以和手机app进行交互。


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医疗方面,如治疗癫痫、重度抑郁、自闭症、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等目前难解的神经疾病。


但这一场赛博朋克式的未来狂想,注定不会只局限于医疗领域。


在该技术的加持下,“数字永生”或将成为可能——通过脑机接口将意识上传到电脑等设备上,从而使人的意识得到永生。这是人类意识的一种“云存储”,甚至意识还可以多地备份,永远保存。


图源:Pexels


当然,当技术的创新将改变人类的传统思维及生活模式时,无数疑问也不断浮出水面:意识的永存是否能够称之为“人类生命的延续”呢?生命将从碳基走向硅基?


生命与欲望密不可分。当人类的思维存储于云空间、碳基神经元变成硅基神经元后,人的肉体欲望首先就会彻底改变,转为数码生命的欲望。“老婆孩子热炕头”等世俗观念,家族延续、家国情怀等责任意识,还会继续存在吗?


尽管如今脑机接口技术在达到“数字永生”这一目标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不得不提前思考一个问题:通过技术手段保存的“思维”,还是否能够称之为人类?


正如《射雕英雄传》里,西毒欧阳锋筋脉逆转,成就武功天下第一。可这次“意识重启”却导致他走火入魔,不知道自己是谁,见人就问:“我是谁”?



写在最后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让很多人认为儒家避谈死亡。相比于“死”,儒家确实更重视“生”,重视活人的世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但孔子还说过,“死生亦大矣”。对于死亡话题,儒家其实并没有避而远之:从慎终追远的祭祀,到上巳、寒食、清明的演化,与亡者对话一直是各类典礼、仪式必不可少的环节。踏青拜扫,祈求祖先的祝福,生与死都是儒家的大事。


只是,死后世界不是儒家追求的,人们更关切现实世界。不同于西方宗教传统中的生存原罪、渴望死亡、向往天堂,中国传统一直是“重生而不畏死”。正如大禹所说,“生,寄也;死,归也”。


死亡是不可逃避的归宿。而死亡的定义从心脏死亡到脑死亡,也能够看出技术进步之下,医学与伦理学、社会学的交锋。


“只要爱的人记在心里,那个人就永远不会远去”。只要心存思念,祭扫就不分形式。正如电影《寻梦环游记》中,主人公的奶奶在弥留之际,逐渐遗忘惦记了一辈子的父亲,这也让父亲的魂魄即将在异世界消失。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表面上看通吉艾退胀确实下滑了 , 甚至CPI/PPI比PCE下滑得更多 , 但这是美联储连续10吉艾退次、累计500个基点的激进加息换来的 , 而且
  • ❤️摩登兄弟刘宇宁 / 刘宇宁 / lyn ❤️刘宇宁做自己的光 | 刘宇宁蒋俊豪❤️刘宇宁一念关山 | 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紫川 | 刘宇宁帝林❤️刘宇宁天
  • 如果兰州大学所言属实,涉事老师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并拿出相关案例进行批驳,这无疑是一位有责任感的好老师,教学也非常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在讲到抗
  • 想问下有没有那种拔草群,冲动型人士,经常特别特别上头一个崽,回家没几天就没热情了,一直接了出也不是个事儿,因为平时都是一个人闷玩,想着会不会有人帮忙拔草理性探讨
  • 你好,六月~经营好心情,你就拥有了快乐。~多少年过去了,唯一不变的,还是那颗想发财的心。
  • 我听人说,能够感应到什么样的灵魂前来投胎与自家祖上的阴德和孩子父母的修行有关,我想,这一点是说得过去的。有人说,新的生命是灵魂的延续,因此,才有了投胎转世之说。
  • 本书作者简·莫里斯是旅行作家,她没有仅限于爬梳各种历史文献,而是探访了亚洲、非洲、北美洲很多地方,在荒野、战场、城市、旧居中寻找旧帝国留下的痕迹,她以优美的文笔
  • #王一博作品疑似被恶意打分#连电影都没看就恶意打低分的群体以及黑水军,作为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督职责,优秀的人和作品不该成为原罪,不该被黑恶肆意抹杀,那些做坏事
  • -又是奇幻DAY约着去朋友家吃火锅小聚,正好下班我俩一路他能骑摩托带我(上次晚上送我回家路上被查酒驾的交警逮住我没戴头盔,放了我们一马,所以今天我们长记性了都正
  • #万物皆可元宇宙#ThinkBook对21世纪的10大预言1、一种新的医疗方法将会出现——基于灵性和身体能量系统的流动与转换;2、元神不死、生命轮回将被大众普遍
  • 【大头组招新公告】鉴于未来更好的发展需要,大头决定招募一至两名美工~[抱一抱]主要负责新头像,总结图等的制作以及后续团建活动可能用到的大头专属周边奖励的设计欢迎
  • 自3月底,信阳日报记者就持续关注信阳青年营地的建设状况,协同施工紧锣密鼓,规划落地高质高效,营地建设现场可谓几天就变了个样。自3月底,信阳日报记者就持续关注信阳
  • 还有安安的炒年糕也很想复刻,但是东西不全,就做了芝士年糕,下次再试吧~3.WE也好争气,拿下了揭幕战的胜利,第三把真的一度以为不行了,得17连败了,没想到哇!2
  • 虽然已经在重庆演唱会上见过,但是,你就不能和我偶遇一下吗啊啊啊啊啊!如果陈天然没有在群里“卡卡卡卡卡卡我跟你们讲刚刚张则雨吧啦吧啦”就一切完美了^_^左昂问:“
  • 夏日影单 建议mark 1.《蓝色大门》 2.《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3.《海街日记》 4.《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5.《小森林》 6.《比海更深》 7.《青木
  • (2年前还说不会出专辑的)[微笑]这次回来不但发新专辑,还要开李心洁人生的第一次演唱会!”要唱最后两首歌时,歌迷不舍得结束,直喊“别唱”李宇春幽默回应:“我是真
  • 大约2015年的时候很迷恋唐笔,买了不少良莠不齐的仿制品。图片左边这支就是那时候在一个湖州卖家买的,之所以还记得是因为2016年大约春节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快递,竟
  • 偌大的米仓里,到处都是体型硕大、身手敏捷的老鼠,就算看到人类靠近,这些可恶的小偷们也丝毫不怯场,仍然埋头啃食着美味的粮食,而这一幕,也深深的刺痛米仓负责人的心,
  • 腾讯新闻作为参与该主题日的主力产品线,也推出了“助力共同富裕”的主题活动,通过行为公益平台连接30万腾讯新闻网友,引导用户阅读优质的公益文章、了解受助群体的生活
  • 基于这个务实和实用的态度,古代更是有「讳疾忌医」的典故流传至今,讽刺那些明明有病却一味自扛,不求助他人来干涉自己身体“内政”的固执人们。无数不知LC的我们,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