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e线】光伏扩产带动核心设备需求,行业“卖铲人”迎来业绩增长期
近期,多个光伏投资大项目浮出水面。晶澳科技拟在云南曲靖投资光伏电池、组件、新能源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隆基股份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195亿元建设单晶硅棒、电池、组件等项目;新特能源拟在新疆昌吉建设年产20万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76亿元。

类似的百亿元光伏项目投资早已屡见不鲜,2020-2021年,行业扩产的主角是硅片,2021年末以来,硅料扩产风头正盛。然而,各制造环节产能落地后依然面临市场供需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还原炉、单晶炉、HJT生产线等光伏核心设备“卖铲人”已经率先尝到了行业扩产的红利。

硅片扩产拉动单晶炉需求

毫无疑问,硅片是近两年光伏扩产的主要环节之一,其中,拉棒工序的核心设备是单晶炉。

记者从相关设备企业获得的数据显示,以最新的1600型单晶炉为例,每1000台设备对应的硅片产能在12GW左右。另据机构测算,1GW硅片对应的单晶炉投资额约为1.4亿元。

●行业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建成的硅片产能已经到了330GW左右,预计还将新增超过100GW高纯大尺寸硅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大尺寸硅片(182mm+210mm)2020年的占比为4.5%,2021年提升至45%,预计今年降提升至75%。

潜在的硅片扩产规模为新增设备及设备更新需求提供了空间。上市公司的签单情况也反映出这一趋势,3月初,双良节能与晶盛机电签订买卖合同,向后者采购直拉单晶炉,将应用于公司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供货范围包括所有设备、技术资料等,合同金额为8.09亿元。

记者注意到,去年5月,双良节能与晶盛机电也曾签订直拉单晶炉买卖合同,合同金额为14亿元,交货期为2021年10-12月;去年11月,双方就5月份的合同进行了调整,采购总金额由14亿元增至22.4亿元,交货日期在原基础上延至2022年5月。

●根据机构测算,去年11月,双良节能锁定的单晶炉设备对应产能已经从10GW提升至16GW。双良节能在近期的调研中表示,今年年内将会尽快实现20GW的年产能;到2023年,将实现40GW+的年产能,体现公司的规模优势。

站在设备供应商的角度,晶盛机电与双良节能的签单只是冰山一角。去年8月,晶盛机电与宁夏中环签订合同,将向宁夏中环销售全自动晶体生长炉设备,合同金额60.83亿元;去年3月,中环协鑫也曾向晶盛机电采购晶体生长及硅棒加工设备。另外,去年3月、5月、10月,青海高景先后三次向晶盛机电采购单晶炉及配套设备,合同金额共计27.6亿元。

稍早前,晶盛机电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9.6亿元,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44%和100.23%。业绩变动原因之一是,受益于下游硅片厂商积极推进扩产进度,公司持续提升设备交付能力,订单量、营收规模大幅增长。

除晶盛机电以外,具备单晶炉设备供应能力的还有连城数控和京运通。3月初,双良节能也公告称,将向连城数控全资子公司连城凯克斯采购直拉单晶炉,涉及金额6.2亿元,去年5月,双良节能也曾向连城凯克斯采购8.46亿元的直拉单晶炉。另外,今年2月,京运通公告称,将向曲靖晶澳出售软轴全自动单晶炉及单晶生长控制系统,总金额5.4亿元。

从主要单晶炉供应商格局来看,晶盛机电独立性最强,获得下游订单也最多;连城数控重点供应关联方隆基股份,后者硅片产能位列行业首位;京运通拓展硅片业务后,单晶炉业务的定位也转向为首先满足自用。

一位单晶炉供应商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可以供应单晶炉的厂商屈指可数,如果单晶炉供应商直接或间接从事硅片业务,就会与其他硅片厂商形成竞争关系,后者在确定向谁采购单晶炉时也会有所选择;反过来,直接或间接涉足硅片业务的单晶炉供应商认为自己掌握了制造设备的关键技术,因此,也不太愿意与其他硅片厂商分享这些技术。

还原炉市场吸引新玩家

正如前述,硅料已经接棒硅片成为当下光伏扩产的新热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月,共有18家企业公布扩产规划,硅料总规模超310万吨,投资金额达千亿元,建设年限在2-5年不等。具体项目包括新特能源计划在新疆昌吉投建20万吨多晶硅产能,中来股份计划在山西太原投建10万吨产能,上机数控计划在内蒙古包头投建10万吨产能等。

硅料项目的核心设备是多晶硅还原炉,今年2月,双良节能一口气签订了多个还原炉销售合同。先是在2月8日,双良节能控股子公司与合盛硅业、东方希望子公司签下两笔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合同,金额共计约7.44亿元;随后的2月14日,又与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涉及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及相应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金额2.6亿元。

●双良节能人士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还原炉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根据双良节能在调研中的表态,一万吨硅料产能对应的多晶硅还原炉(以42对棒还原炉为例)数量大概在15-17台套,所对应的价值量在5000万元左右;如果一台还原炉再配以一套撬块,一万吨硅料产能对应的多晶硅还原炉系统价值量将在8000万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去年,双良节能多晶硅还原炉及相关产品实现营收9.7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53.6%,毛利率也增加了5.81个百分点至38.53%。双良节能表示,公司还原炉市场份额长期稳居国内第一,目前多晶硅新老玩家纷纷抛出投产扩产计划,在未来光伏“碳中和”清洁能源替代政策的驱动下,多晶硅还原炉作为光伏上游硅料核心生产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

根据以上硅料扩产规模及单位投资成本数据,可以粗略估算多晶硅还原炉的市场规模。除了双良节能以外,目前国内能够提供还原炉设备的厂商还有上海森松,东方电热旗下的瑞吉格泰等。当然,还原炉市场也吸引了新的进入者,例如兰石重装。

2月初,由兰石重装研制的青海亚洲硅业60000t/a电子级多晶硅项目还原炉完工发运,此前,公司还完成了该项目冷氢化反应器、换热器设备,由此成为国内市场上极少数实现成套化生产多晶硅设备的供应商之一。公司现已获得亚洲硅业、东方希望等多晶硅项目产品订单,并表示,将加大力度开拓多晶硅市场,提高在光伏多晶硅核心装备领域市场占有率。

一家还原炉供应商告诉记者,还原炉在设备工艺和材料方面有一定技术门槛,但是,产能方面不会受到太多限制,“人员、厂房、设备都没有问题,可以及时满足客户需要;我们不是只有一个还原炉车间,还有其他车间、工人都是可以调度的,如果还原炉订单较多、生产紧张,这些资源都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还原炉、单晶炉作为光伏上游环节的核心生产设备,受益于行业扩产的逻辑也较为相似。不过,由于硅料、硅片的扩产周期不同,这两类设备面临的市场需求释放节奏也有差异,例如,硅料扩产周期长,已规划的项目将在未来2-5年陆续释放,设备需求释放更为平滑。

相比之下,一家单晶炉供应商人士就向记者表达了其担忧,“单晶炉的使用周期是比较长的,这一两年增加的炉子比较多,但是,如果过了当前旺盛的扩产周期,对单晶炉的需求量就没有这么大了。从我们之前的经验来看,单晶炉如果出现新炉型也是会刺激更新需求的,但是目前1600型单晶炉已经是最先进的了,要切换到下一代单晶炉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HJT、TOPCon电池设备频频招标

不久前,隆基股份公布了195亿元的扩产计划,涉及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及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投资额预计分别为76亿元、103亿元和16亿,其中,电池项目是重头戏,也被视作隆基在补自身短板。

●根据去年三季度的数据,隆基股份自有电池产能37.3GW,自有组件57.7GW,公司自有电池与组件产能并不匹配,电池产能年化缺口20.4GW。

天风证券指出,隆基股份本次电池扩产,单位投资额为3.43亿元,预计投资主要用于生产和工艺设备购置、安装及调试。该机构认为,此次30GW的扩产路线尚未明确,但隆基此前在IBC、HJT(异质结)、TOPCon领域均有较大进展,此次扩产有望以新型电池路线为主。

事实上,电池设备需求也有较大增量,不同于还原炉和单晶炉的情况,光伏电池技术路线正迎来更迭期,电池制造设备对新技术的要求更高。HJT,TOPCon等电池设备等都是光伏电池厂商采购的重点。

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三一集团连续发布14条光伏设备招标公告,设备类型涵盖单晶炉、切片机、丝网印刷设备等。从项目标名来看,三一集团本次招标的设备将应用于三一光伏项目单晶试制线、三一光伏TOPCon光伏电池试制线项目。

此外,协鑫集成稍早前发布了关于变更募投项目的公告,计划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乐山协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10GW高效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一期5GW)项目。

新型电池制造设备除了新增量以外,其单位投资也较高。记者从产业链了解到,目前,1GWHJT设备的投资额在4亿元至4.5亿元左右,远高于同等规模PERC设备2亿元的投资额。

虽然有机构预测HJT设备将在2022、2023年快速降本,但一家头部企业人士向记者反馈说,如果HJT设备的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替代,那么1GWHJT设备成本降至3亿元水平是可以实现的,但要降到与当前主流PERC设备相当的2亿元水平依然有难度。

迈为股份在近期的调研中表示,今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铝件,钢件成本上升;标准件又大量与半导体设备共用部件导致成本上升,所以今年HJT整线设备的成本下降不乐观。另外,迈为股份预计,2022年异质结整体市场扩产计划会在20至30GW的规模。

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的数据来看,今年,N型电池(HJT、TOPCon)占比有望从3%提升至13.4%,TOPCon电池2022年底产能有望超过35GW、HJT则有望超过13GW。由此可见,新型光伏电池占比提升也将拉动相应设备的需求增长。

迈为股份表示,公司HJT设备产能目前处于超负荷状态,公司通过租赁新厂房满足客户订单要求。公司募投项目一期85亩土地已经获得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施工,预计今年底、明年初有望投产。公司称,去年HJT订单情况很好,今年HJT订单情况会更好。

记者了解到,与电池设备技术更新类似,组件环节也面临技术迭代带来的设备更新,而且迭代周期已缩短至约2年,后续串焊机的技术更新关键在于大尺寸持续渗透、HJT带来的硅片减薄需求及高精度串焊。东吴证券认为,串焊机市场空间有望翻倍。

落实到具体公司,今年以来,奥特维发布了三份产品中标公告,采购方为晶澳科技、晶科能源,涉及产品包括高速划焊一体机、无损激光划片机、硅片分选机、多主栅划焊联体机等,披露的中标金额合计约3.4亿元。

下载e公司app,获取更多上市公司资讯:https://t.cn/A6ITxCyj

【造纸行业又火了,多家上市公司官宣涨价!相关企业盈利情况如何?】
近期,多家造纸企业频频发布提价函引发关注。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纸品价格如坐过山车,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大幅波动,当前提价风波再起,相关企业的盈利情况也成为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日前,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探访相关企业,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过去一年造纸行业深受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从赚取超额利润到业绩下滑,行业在震荡中进入低谷时期,目前行业虽仍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整体趋势已企稳好转,相关企业经营也从低迷时期逐步回升。

价格被动传导纸企相继调价

今年以来,造纸企业密集发布涨价函。继箱板瓦楞纸厂宣布涨价后,文化纸、白卡纸也陆续提价。据卓创资讯,1~2月规模纸厂提价逐步落地,年初至今双胶纸市场均价上涨3.8%,白卡纸市场均价上涨5.5%。

进入3月,浆系纸种再一次密集提价,提价幅度方面,文化纸多为300元/吨、白卡纸为200元/吨,特种纸基本在1500元/吨。

上市公司方面,晨鸣纸业、博汇纸业、太阳纸业、中顺洁柔、岳阳林纸等多家纸厂3月纷纷发布涨价函。晨鸣纸业3月17日宣布旗下文化纸系列产品价格上调300元/吨,月内累计涨幅达600元/吨;博汇纸业卡纸价格上涨200元/吨,双胶纸涨幅300元/吨;太阳纸业生活用纸原纸出货价格上调300元/吨,一个月内累计价格涨幅达500元/吨;中顺洁柔近期宣布多种产品已实施提价……

“当前,纸价上涨属于被动传导。”山东一大型造纸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去年下半年,能源价格上涨、疫情因素、海运受阻等多重因素推动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近期纸浆震荡上行,是行业新一轮密集提价的重要原因。”

卓创资讯分析师常俊婷向记者表示,木浆系原纸企业原纸涨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本面木浆上行带来的压力;二是各个原纸的原因不太一致,文化纸一季度要排产秋季教辅教材的订单,逐渐步入传统旺季,白卡纸业者反馈出口增加。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一般行业内发布涨价函,一方面是为了转嫁成本端压力,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市场预期的试探,未必会落地。但此轮涨价很大程度上不是出于试探,2月~3月发布的提价函落地比例很高。

纸浆价格或持续宽幅震荡

当前,来自纸浆原料等成本端的压力成为纸企经营面临的主要矛盾,浆、纸之间也相互影响联动上涨。

记者注意到,自去年11月以来,纸浆主力期货震荡上行,进入今年3月一度冲高突破7400点,此后有所回调,截至3月18日午间,纸浆主力指数为6818元/吨,仍处于高位。

国内造纸行业纸浆原料大部分来自进口,近期,国外巨头也在频繁对纸浆价格进行提价。美国国际纸业公司宣布,4月份继续提涨绒毛浆外盘报价,其中北美和欧洲市场面价提涨125美元/吨,中国市场提涨80美元/吨;2月份加拿大漂白针叶浆狮牌外盘报价提涨30美元/吨,其中雄狮880美元/吨,金狮900美元/吨;巴西Eldorado公司欧洲地区市场3月份桉木阔叶浆外盘提涨30美元/吨至1200美元/吨,北美地区桉木阔叶浆外盘提涨30美元/吨至1410美元/吨,亚洲地区提涨30美元/吨。

隆众资讯纸浆行业分析师史海燕向记者分析,当前纸浆供应紧缺,市场货源紧俏是促成浆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同时,国际政治因素导致大宗商品大涨,浆价受其影响跟涨。

卓创资讯分析师常俊婷分析,当前制浆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供应面消息的持续发酵,如加拿大洪水阻断交通、芬兰造纸工人歇工、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海运紧张及发货延迟、原油前期价格的爆涨、其他突发性检修及例行检修的延长等,带动期货价格上扬,提振市场信心。二是进口木浆外盘受期现货价格上涨、欧洲与亚洲价差及供需差异影响持续报涨。三是能源价格的上涨,对欧洲影响明显,进而影响中国纸浆期货市场价格。

此外,下游原纸生产基本处于旺季,各纸种近期涨价函频发,则进一步支撑浆价走强,浆纸相互影响并联动上涨。

那么,在浆价的夹击下,造纸企业价格传导得如何?

常俊婷表示,数据上看,2月份原纸价格的上涨,文化纸、白卡纸有不同幅度的跟进,但以生活用纸根据企业规模不同有所差异,部分成品纸价格未有效跟进。

史海燕认为,当前部分纸企的调价已经落实,但中间商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由于纸企提涨原纸的价格区间可控,对终端商品的影响有限。

而对于未来纸浆价格走势,分析师普遍认为短期仍将持续维持高位,出现区间宽幅震荡。

常俊婷称,3月份中下旬开始,期货价格冲高回落,而现货则因长期以来需求面未见明显改善,纸厂在针叶浆7000元/吨以上采购热情降低而随之下挫。“短期纸浆影响因素在外盘欧亚洲价差、各大洲供需差异、国外供应面不确定性、国内需求增量有限及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预计市场或继续博弈。”

史海燕认为,纸浆目前供应紧缺的情况未见明显改善,且海运受阻情况延续,国内现货市场流通货源紧俏,市场成交清淡。下游成品纸近期成交重心上移,但对高价浆需求一般,采购少量多次,用浆量变动有限。另外,大宗商品当前处于弱势下跌的状况,国际环境持续发酵,浆价短期区间宽幅震荡。

此外,生意社木浆分析师从另一方面指出,目前国内各大港口纸浆库存下降明显,需求端有所好转。而受外围市场整体情绪影响,原油价格大幅拉涨,带动工业品普遍上行,浆价亦受到提振。在前期价格上涨之后,市场暂时回归稳定,预计短期木浆现货价格将处于高位震荡整理。

纸厂盈利状况改善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造纸业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博汇纸业、太阳纸业等头部公司营收、净利实现大幅增长,但对比前三季度业绩,四季度盈利状况并不理想。

实际上,这也反映了行业在过去一年的普遍情况,即前高后低的经营走势。

去年上半年,造纸企业盈利状况高速增长,受益于需求的带动,纸价快速提升,以白卡纸为例,由原来6000多元/吨,直涨至12000元/吨。但到了年中,纸张价格又从顶端急速下滑,行业也逐步走进低谷期,此后在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驱使下,造纸成本攀升,造纸企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潮。一年之内的大起大落,使得市场多次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这在行业发展中也较为罕见。

而进入到2022年,在当前的行情之下,相关纸企的盈利状况如何?

前述山东纸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下半年,国内主要纸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给纸企四季度业绩带来影响,而近期纸品价格的上涨,纸企今年一季度环比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并逐步向好。“3月份,目前情况下也还不错,纸价的复苏传导是可以落地一部分,目前也已接到4月份的单子,订单比较饱满。”

不过,该位负责人也指出,目前行业仍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今年煤炭价格涨,原油带来的化工原料、运费的上涨,木浆的上涨等各种因素叠加,使得成本端涨幅较大,所以虽说价格能够部分传导,但对行业来说还未能恢复正常盈利水平,更别提超额盈利了,现在还是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不过总体的趋势是向好的。”

分析师常俊婷认为,原料价格过快幅度过高的上扬,不利于造纸行业盈利的改善,原纸行业理论毛利率有下挫情况存在。后期造纸行业盈利情况改善主要看原料价格、能源价格、原纸订单及出口,同时还有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

分析师史海燕称,纸厂发布涨价函主要原因是原料浆价上涨,成本压力支撑厂家提涨原纸价格。纸企处于价格倒挂的状态。2022年预计纸企处于盈亏平衡线上下起伏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纸浆价格也经历一轮快速上涨,并带动晨鸣纸业、岳阳林纸、太阳纸业等纸浆自给率较高的厂商走出一波行情。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头部纸企有望受益低价库存获取超额利润,并且后来这一逻辑也得到市场验证,2021年一季度,一批造纸股强势上涨。

然而到了今年,同样在浆价上涨的走势之下,市场反应却没有再次重演。

太阳纸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和去年的情形有所不同,去年是纸价先涨,浆价后涨,而今年则反过来,浆价先涨,而后纸价再上涨。”他向记者分析,今年除了浆价上涨外,能源、化工原料、运费等多重上涨也造成了成本端上涨,纸企经营相对被动,行业景气度不高,再加上今年以来大盘震荡,因此相应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

对于造纸板块的后市预期,东吴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目前市场预期触底,预计今年第二至第三季度有望带来超额收益,并且长期看好特种纸。其中,对于木浆系,由于2021年度需求偏弱,景气度处于底部,分析师预计行业仍需一至两个季度消化库存及新增产能,而随着今年第二至第三季度中小产能逐步出清,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

此外,国元证券研报则分析认为,未来在海外需求提振下或利好造纸企业出口。2021年造纸行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国内纸企凭借完善稳定供应链承接内需,而随着海外历经疫情拐点后逐步企稳,出口端增长迅速,生产端与需求端处于持续改善状态,海外产品订单需求将迅速回弹,国内纸企出口的替代性需求或将得以提振。因此,该机构认为,海外业务占比较大叠加具有规模优势、资金技术实力及林木资源的造纸企业或将具有较大业绩弹性空间,竞争优势凸显。

详情可见:https://t.cn/A66xmFzn

#海南儋州# #海南# #儋州新闻[超话]#

海南省税务局曝光10起涉税违法案件

2021年以来,海南省税务部门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维护经济税收秩序、维护国家税收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目标,充分发挥税务稽查“利剑”作用,联合公安、海关、银行、检察和外汇等有关部门重拳出击,破获多起税收违法犯罪案件,为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发挥执法震慑作用,营造诚信纳税氛围,现将以下10起涉税违法案件予以曝光。

1.查处“南剑1号”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虚开案件

“南剑1号”专案是海南首起、全国第二起虚开增值税电子专票案件,也是海南警税双方依托警税联络机制破获的一起典型的暴力虚开案件。2021年3月,海南税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在江苏、海南、陕西和广西等地联合实施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涉及空壳企业308户,涉案金额5.76亿元,做到了快速预警、快速应对、快速阻断、快速止损,实现了对虚开电子专票犯罪行为“露头就打”,有效保障了专票电子化改革。

2.查处洋浦某空壳运输企业团伙虚开案件

2021年以来,我省税务稽查部门深化六部门协作机制,对洋浦地区运输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历经半年多的侦查,税警联合专案组成功破获一起虚开运输服务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该团伙在实施虚开犯罪后没有走逃失联,而是开设一段时间后办理正常注销,然后重新注册公司实施虚开,虚构正常经营运输服务,为下游受票企业虚开发票获取不法利益。该案件涉及洋浦地区4户运输企业,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该团伙涉嫌虚开发票3961份,涉及发票金额7.46亿元,税额0.69亿元。

3.查处海南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少缴税款案件

2021年3月,根据上级部门交办线索,我省税务稽查部门依法对海南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立案检查。通过实地检查企业账簿、会计凭证、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相关协议及资金拨付文件,发现该公司将2019年至2020年期间收到相关补贴52910万元违规列入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未按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稽查部门依法追缴该公司少缴企业所得税12435万元,目前该查补税款已全部入库。

4.查处海南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偷税案件

2021年1月,我省税务稽查部门收到海南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涉嫌接受虚开发票的线索并第一时间立案查处。检查发现,该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及制品批发,在不存在真实交易的情况下,违规取得49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抵扣47份,涉及开票金额3876万元,税额659万元。稽查部门依法责令该企业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追缴企业所得税969万元,对虚列成本定性为偷税,罚款484万元。目前该企业查补税款和罚款累计1453万元已全部入库。

5.查处海南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少计应税收入案件

2021年1月,我省税务稽查部门对海南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检查取得突破性进展。检查人员进行案源分析后,进一步开展实地调查,约谈公司有关人员,查实该公司取得教学楼相关设施回购款9950万元、学生公寓和食堂回购款3500万元未计入应税收入,未依法及时申报纳税。稽查部门依法追缴该公司2010年少缴企业所得税533万元并加收滞纳金。该公司积极配合稽查执行,于2021年3月10日缴清税款533万元和滞纳金533万元。

6.查处海南某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违规列支成本案件

2021年5月,我省税务稽查部门接到有关部门移送的线索后,依法对海南某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有关涉税违法线索立案查处。检查组通过调取账簿资料、外围调查、银行流水比对以及询问有关人员等方式,发现该公司存在税前扣除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员工个人机票、车票、油票支出,共计2566万元。稽查部门依法追缴该公司企业所得税523万元,并加收滞纳金。该公司依法将查补税款523万元,滞纳金180万元全部缴纳入库。

7.查处海口某石化有限公司虚开发票案件

2021年8月,我省税务稽查部门成功破获海口某石化有限公司虚开发票案件。该公司为1999年注册成立的具有成品油批发资质的商贸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及制品批发。检查组通过查询银行账户、检查企业账户凭证、实地调查等方式发现,该公司以伪造业务物流仓储资料和资金回流方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外省企业虚开21份货物品名为“汽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金额2096万元。稽查部门依法认定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8.查处海南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违规加计扣除案件

2021年2月,我省税务稽查部门在对海南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部分发票受托协查线索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其他涉税违法行为,从而进一步扩大检查。通过深入检查核实,发现该公司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费用3811万元归集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农产品收购发票,擅自扩大农产品发票使用范围,取得不合规发票、无发票税前列支。稽查部门依法查补企业所得税572万元,对发票违规行为罚款1万元。该公司已将查补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共计726万元入库。

9.查处海南三亚某实业有限公司暴力虚开案件

2021年3月,我省税务稽查部门依法查实一宗走逃失联企业暴力虚开发票案件。海南三亚某实业有限公司空壳经营,自办理税务登记以来没有依法申报纳税,非法从北京、上海、重庆、深圳、贵州、浙江6个省市77家公司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474份,发票金额24696万元,税额3210万元,对外虚开25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金额24705万元,税额3212万元,并采取走逃失联、大宗交易未付款以及资金回流等方式逃避检查。稽查部门依法将以上发票开具行为定性为虚开,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0.查处三亚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超标准列支费用案件

2021年12月,我省税务稽查部门依法对三亚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立案检查,通过深入比对该公司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明细账、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销售备案表、发票开具明细等相关信息,结合土地增值税清算报告,发现该公司销售收入未按税法规定期限足额申报,存在业务招待费、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利息费用以及佣金手续费超标准列支等问题。稽查部门依法出具税务处理决定书,决定追缴该公司少缴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3123万元,并追缴相关滞纳金,目前税款已全部追缴入库。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性的高级玩法一、伤人的最高境界:否定一个人所有的想法二、谋略的最高境界:以利他的角度,去完成自己的布局三、贬低人的最高境界:不是辱骂,也不是嘲笑,而是直接无视
  • 其实我本来是想给jcxs写投搞的但是因为病了就没写 但是有其他妹把我想问的问题给问了 也就是想问关于玲王的角色塑造 然后看评论区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他对玲王的演
  • 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确认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对小盛的询问中,小盛表示他既不喜欢小徐,也不喜欢小张,跟他们仅仅是朋友关系。无法接受未成年儿子跳楼的现实,小徐的父
  • 》白苓傅琛 《陈浅絮陆钰之》《江橙裴策》《秦安安傅亦深》 《重生换亲,女主夫人格局打开了》陆又龄程放 《以情做局,最终被情反噬》阮软周司寒乔烟 小说一般情
  • 我只是因为又犯电影瘾了,连预告也懒得看,直接买了《阿盖尔:神秘特工》的票准备打发时间。刚开头我甚至在开小差,结果没想到后面完全看进去了,在没有人的影厅笑得四仰八
  • 这几天每次出门总能从已经绽放的桃花身上看到几抹醒春的姿色,心里也充满着期待。·冬去春来,温度虽凉,但枝头欲盛开的花苞却为着冬末添上几丝生机,可谓是正是与冬诀别时
  • 我们便开始期待画面里的元素,是怎么链接到了脑海中的某一块儿记忆。早一点行动,恐惧就会早一点消解,内耗也会随之消失 无他,见多就会识广,就会越来越气定神闲,仅此而
  • #任嘉伦[超话]# 坚定的支持任嘉伦的选择坚定的信任任嘉伦的选择坚定的尊重任嘉伦的选择坚定的相信自己唯一粉的人坚定的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不足以替任嘉伦做出任何选择
  • 牦牛坪索道票:每天晚上21:00会开放第二天的牦牛坪索道票;票价65R/人(含45R索道票和20R观光车票);观光车换乘:建议大家早点出发,乘坐牦牛坪索道需要在
  • ”梁晏舟久久凝视她,突然开口:“许姑娘,似乎从议婚那日起,你就一直在推开我,为何?梁君泽一时怔住,向来冷静自持的模样竟显出了慌乱:“我不勉强你,你若不想收,我…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好棒!好配!
  •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攀升的大型城市,已基本构建“15分钟充电生活圈”——15分钟就能找到一个充电站,就像路边找到便利店一样便捷高效,甚至比燃
  • 非要搞人身攻击那一套,知道的是师兄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那个三比里宝的对家呢,一点稳重的样子都拿不出来,二代撕不够就来欺负还未出道的三代师弟是吧,心眼子这么那么小
  • !!
  • 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该公司曾因委托北京某公司在地铁北京大兴机场线投放广告,内容含“2020年有377万考研人 120万考研人在用考虫”等,被罚款52万元。行政处罚
  • 利亚明指出,尽管目前美国人仍能击落来袭的导弹,但绝对不能排除未来某一天一枚导弹突破防御并击中驱逐舰或辅助船只的可能性。正如科尔涅夫指出,在最近几次对舰船的攻击中
  • 而且存单的第三联,银行需要永远保存,只要找到这个第三联就能证实刘先生的存单是不是真的,可银行却一直不出示,这点让刘先生非常的疑惑。” 就这样,警方以“涉嫌
  • 从2000年至2020年的情况来看,中美国债走势高度同步,但是2020-2023年两国国债利率出现严重错位,因此在运用“股债性价比”框架时,不能机械化套用中国国
  • 晚间公告汇总:恒林股份拟购买恒升智算100%股权并开展服务器采购1、国脉文化:公司主营业务中暂未涉及Sora业务国脉文化(600640)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