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心里放轻松,是这几个月学到的一件事。
我是一个很规律的人。
这么说吧,如果杀手要杀我,那是相当得容易。
我就是那种一直走同一条路,公交车坐同一个位置,买饮料同一个牌子的人。
所以一旦生活出现变数,我整个人都不会好了。没办法完成既定的任务,我就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有过好一天。
我会喜欢学日文,就是喜欢从中找规律,记住每一个词和语法。我现在特别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当我沉浸在语言世界里的时候,我可以忘却任何事,做一个简单的人,去吸收我所未知的知识。
但我现在明白,人生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因素,也是人生如此有趣的原因。如果我不能接受这一设定,我也永远无法从容淡定。
一颗心,从柔软到坚强,毕竟到经受过很多伤害。过程是痛苦的,但坚强的内心会让人更加强大。
我的心,不再柔软,但也不是坏事。
写完这些文字,还有16分钟的有氧还要继续。
那么各位,明天见。

于敏: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砺就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世界;一个名字,隐形近30载。

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终成一番大业。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荣誉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9月17日,于敏的荣誉簿上又添重要一笔——“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生前面对荣誉,于敏始终淡然处之,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半个世纪与核共舞,干着惊天的事业,名字却“隐形”长达28年。

肩负重任,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

“55年前,我从莫斯科留学回来后进入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接触到于敏,从核武器到激光研究,我和他一直密切配合,并在他的指导下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告诉记者,于敏比自己大12岁,理论部有一个传统,都不称官衔,当时大家叫于敏“老于”。

杜祥琬说,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老于生前特别喜欢的格言,也是他事业和人生的写照。

1961年1月,于敏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转型——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在杜祥琬看来,对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来说,这次转型意味着巨大牺牲,核武器研制集体性强,需要隐姓埋名常年奔波。

尽管如此,于敏不假思索接受了任务,从此名字“隐形”长达28年。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只有于敏未曾留过学。一个日本代表团访华时,称他是“土专家一号”。于敏对此颇多感触。“在我国自己培养的专家中,我是比较早成熟起来的,但‘土’字并不好,有局限性。”于敏说,科学研究需要各种思想碰撞,在大的学术气氛中,更有利于成长。

由于保密和历史的原因,于敏直接带的学生不多。

培养的唯一博士蓝可毕业时,于敏亲自写推荐信,让她出国工作两年,开阔眼界,同时不忘嘱咐:“不要等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百日会战,形成氢弹设计方案

在国际上,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氢弹研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统复杂的氢弹仍然陌生。

1965年9月底,于敏带领理论部几十位同志一起去上海华东计算所做计算物理实验,计算哪一个氢弹原理是可行的,创造历史的“百日会战”开始了。

当时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不到40岁的于敏在计算机房值大夜班(连续12小时),一摞摞黑色的纸带出来后,他趴在地上看,仔细分析结果。

核武器的结构有很多层,各种材料爆炸以后,每一个时间点、空间点上,都有它的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于敏突然发现,某个量从某个点开始突然不正常了。大家马上去查原因。杜祥琬去查方程、参数,没有发现错误;做计算数学、编程序的人去查原因,也没发现错误。最后检查发现,原来一个加法器的原件坏了,换掉这个晶体管,物理量马上就正常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敏高人一筹的地方,就是对物理规律理解得非常透彻。他总是那个能踢出临门一脚的人。”杜祥琬说,“尽管老于不愿称呼自己为‘氢弹之父’,但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他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终,于敏挑出了3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并且剥茧抽丝,让氢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晰,和团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爆炸成功,创下最短研究周期纪录

于敏从事的是武器理论设计,但他对实验相当重视。为了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拖着疲弱的身子来回奔波。

1966年12月28日,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确保能拿到测试结果,试验前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半夜爬上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

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于敏高原反应非常强烈。他每餐只能吃下一二两米饭。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到技术问题解决后才离开基地。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卷起沙尘,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戈壁滩。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2500多公里外的北京。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的他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长长地舒了口气。

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时26个月,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是一记漂亮的反击。

敏锐严谨,让核武器科研少走弯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于敏承担的全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科研任务,不能有丝毫的疏漏和马虎。

“他多次说,要防止‘落入悬崖(指风险区)’,防止功亏一篑。”杜祥琬说,老于的治学作风极为严谨,这不仅是科学家的一个基本素质,也源于他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

第一颗氢弹只是试验装置,尺寸重量较大,还不能用作导弹运载的核弹头,属于第一代核武器。要与运载装置导弹适配,核装置还必须提高威力并小型化,发展第二代核武器,难度大大增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为种种原因,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技骨干相继调离,于敏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兼核武器理论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领导突破二代核武器初级和次级原理,发挥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决策、把关。

干着第一代,看着第二代,想着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于敏对核武器发展有着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

相比美苏上千次、法国200多次的核试验次数,我国的核试验次数仅为45次,不及美国的1/25。

“我国仅用45次试验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大功劳应归于老于。”与于敏共事过的郑绍唐老人说,核试验用的材料比金子还贵,每次核试验耗资巨大,万一失败,团队要好几年才能缓过劲来。老于选择的是既有发展前途,又踏实稳妥的途径,大多时间是在计算机上做模拟试验,集思广益,保证了技术路线几乎没有走过弯路。

杜祥琬至今保留着1992年的一份谈话记录。“当时我起草了一份事关重大的‘决策建议’初稿,送老于阅改,他对其中几个不确切的提法,一一作了修改,并说明了修改的道理。”在杜祥琬看来,对这种科学性很强、责任又很重的工作,严格和谨慎是绝对必要的。“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越来越意识到抑制学术浮躁的重要性,我没有问过于敏,但我想,他也许根本不知道‘学术浮躁’为何物。搞学术怎么可以浮躁呢,浮躁怎么可能作出真正的学术成果呢?”

新华社发 记者 陈 瑜

【聚焦雅文邑——古老白兰地】

雅文邑虽然贵为高端烈酒世界中的一员,但是在它华丽的外表之下仍然保留着一颗古雅的心。它诞生于法国西南部比利牛斯山脚下的加斯科涅省,是法国最古老的生命之水。关于它最早的书面记载出现在1310年:当地一位名叫Vital Du Four的牧师写下了这种白兰地对健康的40种好处。时至17世纪,雅文邑已风靡法国各地,后来又走向海外。雅文邑产区的法定产区(AOC)地位最终在1936年得以确立,但是本国消费占大头的局面一直未变:根据行业机构法国雅文邑酒行业管理局(BNIA)发布的数据,去年雅文邑的总产量为200万瓶,其中一半在法国国内销售,即使是最大的海外市场英国也仅仅占1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5年几乎98%的法国干邑都用于出口。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大部分雅文邑生产商仍为家族经营,他们依然沿用传统方法进行小批量酿造,说到这里你可能要叹气说又是一个老套的精酿烈酒故事,但是不要忘了雅文邑地区生产这种同名烈酒已经有七百年历史了。“一位英国记者曾经对我说,雅文邑首先是‘精酿’,然后才是酷的象征,” BNIA主管Sebastien Lacroix说,“他是对的。”

基础知识。

雅文邑产区可以划分为五个法定产区:作为产区总称的雅文邑、东南部的上雅文邑、中部的泰纳雷泽、西部的下雅文邑、以及最新获得命名的白雅文邑。按照法律规定,雅文邑允许使用的葡萄品种多达十种,但是最常见的有四种。白玉霓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它的高酸度造就了雅文邑的经典特质,其他三种分别是以花香特质著称的白福尔、具有水果和辛辣香气的鸽笼白以及用于营造圆润度的巴科。葡萄在10月份采摘,然后酿成低酒精度(约为7.5到12度)、高酸度的葡萄酒,从而将葡萄的新鲜和香气保留下来。“ 虽然这种新酿出来的酸葡萄酒本身并不是人们喜欢[饮用] 的风格,但最适合进行陈酿。”达若兹雅文邑的老板之一Marc Darroze介绍说。酿出来的葡萄酒要在雅文邑蒸馏器中蒸馏一次,这是一种铜质连续蒸馏器,葡萄酒流经塔板时与加热产生的蒸汽相互交融。“在彼此接触的过程中,蒸汽充分吸取了葡萄酒中的酒精和风味,” Darroze 解释说,“葡萄酒最初的特质、葡萄品种、风土和年份也一一融入了烈酒之中。”清澈的生命之水就此诞生,酒精度在52到72度之间。

木桶陈年。

蒸馏出来的酒液立刻进入400升装的加斯科涅或利穆赞橡木桶中陈年。新桶能够驯服它的不稳定性,之后再换成旧桶以减少橡木的影响。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雅文邑采用类似干邑的年份标识系统进行分类:VS或三星代表陈年一至三年;VO、VSOP或珍藏代表四年;Extra、XO或拿破仑代表六年;Hors d’Age至少为十年。不过,真正让这种白兰地与众不同的是年份雅文邑。与葡萄酒一样,年份雅文邑按照葡萄采收的年份来计算,只有陈年十年以上的雅文邑才有资格被称作年份酒。这种长时间的木桶陈年会让雅文邑出现显著变化。上海乔尔·卢布松美食坊首席侍酒师Tristan Pommier品尝过的年份最老的雅文邑产于1929年。 “雅文邑的陈年过程令人印象深刻,” 他说,“比如,你在喝VSOP的时候会品出浓郁的辛辣和烘烤水果风味。而1949年份的雅文邑不像最初的时候那样清新,但是酒体非常饱满,口感浓烈。而且依然非常平衡。你在喝完一杯之后禁不住想再来一杯。”

上海Mr & Mrs Bund运营经理Bruno Rascalou介绍说,由于熟成时间长,雅文邑比干邑更容易品鉴。“要想充分体味干邑的妙处,你必须要懂行,因为它实在是太浓烈了,”他说,“要是你直接对着酒杯闻会把鼻子烧伤的。雅文邑要简单多了。它更加圆润,所以十分平易近人,容易享用。我敢保证说90%以上的人更喜欢雅文邑,而不是干邑。”年份雅文邑无疑价格昂贵,但绝对是物有所值。“雅文邑的性价比更高,” Rascalou说,“比如,我们有一款1961年的雅文邑,同样的价钱你只能买到一款非常普通的干邑。” 在Pommier看来,高性价比的雅文邑来自产量高的年份。“有时候你会碰到某个大丰收年份的雅文邑,它们年代久远,陈年效果非常好,既好喝又拥有极高的性价比,” 他说,“比如,我品尝过一款1974年的雅文邑,它的优雅和清新令我惊叹。”

进军调酒界。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雅文邑情有独钟。在过去的七年中,雅文邑在法国国内的消费量减少了约10%,Lacroix说,而亚洲市场的消费量在2010-2012年间迅速攀升,但“之后大幅下跌”。为了遏止这种下滑趋势,雅文邑行业将目光投向了鸡尾酒。2005年,一个名为白雅文邑的法定产区诞生了,当地酿造的雅文邑只需以不锈钢桶进行至少三个月的陈年即可,从而营造出一种纯净、更清新和果味更浓的风格,用Lacroix的话来说,它像是“一种拥有个性并且与风土紧密相连的伏特加”。调酒师也加入进来,比如朗巴德酒庄分别在纽约、伦敦和马尼拉举办了调酒比赛,达若兹则与Agostino Perrone合作创作了九款特色鸡尾酒。“我认为这个方法非常好,它告诉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说,雅文邑完全不必为自己在烈酒世界所占份额极小而感到自卑,” Lacroix说,“在我们的行业之外,鸡尾酒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客户和经销商重新发现雅文邑的广泛用途,尤其是那些世界顶尖调酒师的创意之作。他们能够想方设法突显某种烈酒的风味,而不仅仅是把它当做‘酒精’来使用”。不过,这种方法并没有被普遍接受。“在法国人看来,如此美妙的产品用来调酒有点糟蹋了,” Rascalou说,“法国人对鸡尾酒不屑一顾。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葡萄酒和烈酒感到非常自豪,将高品质的产品放在鸡尾酒中对他们来说太不可思议了。这就好比是把昂贵的波尔多红葡萄酒加香料做成热红酒。人们会说,‘这是在瞎搞什么?’”

经典永流行。

手工鸡尾酒行业吸引了大批竞争者涌入,仅仅给雅文邑贴上精酿的标签并不代表着万事大吉。“精酿的身份并不足以确保我们在烈酒世界站稳脚跟,” Lacroix说,“我们必须证明自己是精酿。我们的稀有性、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根、我们的纯正性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跟干邑、苏格兰威士忌或朗姆酒竞争,而是展现出自己的特色,以吸引对真正意义上的精酿烈酒感兴趣的鉴赏家和新消费者。” Darroze持同样观点。“我们并不是为了赶时髦才把自己标榜为手工精酿,700年来我们一直秉承手工精酿的传统,”他说,“想要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很不容易,广告、宣传和预算有时候比产品本身更为重要。但我坚信我们拥有极佳潜力,能够酿造出完全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产品的独一无二的烈酒。”这做起来可能并没有听上去那么难。“不做任何的宣传推广反倒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种促销手段。” Rascalou说。他解释说,真正懂行的极少数人甚至会更热衷于这种产品,在他看来这类似于葡萄酒。“比如葡萄酒,波尔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价格高昂,其他产区干脆什么都不做,一心酿造出色的葡萄酒,谁想要就卖给谁,”他说,“那些葡萄酒现在越来越受欢迎,波尔多葡萄酒反倒开始走下坡路了。雅文邑也是如此。”最大的代价是什么呢?一位继续气鼓鼓的妻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男孩寒冬赤膊跑 组织者:培养男子汉精神
  • CBA广东队被“错判”抗议无效,吐槽之后被罚款禁赛!
  • 脱欧协议表决在即:反对声增强 内阁官员提“B计划
  • 电影资讯 | 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 10部佳片获奖吴京陈瑾分获帝后
  • 发射前7秒紧急喊停,美国间谍卫星发射取消——
  • 马斯克接受CBS专访:炮轰SEC 自称童年差点被打死
  • 1分钟吞20个辣椒
  • 手机号异地销户
  • 《最美的时光》向佐向太默契满分惊呆观众
  • 说说关于吴悠退队以及他效力的ABL联赛「假球」风波
  • 李嘉欣现身公公葬礼,哀悼百亿富豪许世勋,全程与老公十指紧扣
  • 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户籍、外来人口双降 近四成人口大学以上文化
  • 蔡依林又笑场是怎么回事?
  • 男子凿冰捕鱼溺亡,事发哈尔滨外区江面!
  • 5G手机售价公布,网友表示难以接受
  • 加装电梯30万补偿?高层业主想安装 低层要求补偿
  • 中国女留学生在泰国突发身亡,疑似和减肥药有关
  • 因家里拿不出 10 万彩礼钱 小伙喝农药自杀未遂
  • 警察发际线照走红 10年辛苦不寻常
  • 德国亲王以1欧元甩卖城堡 135间房实在维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