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世民


本文导读


今年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你年初定下的flag完成了多少?

很多职场人,“爽约”的借口只有一个字——忙。


事实上,与假期相比,我们工作忙的时候,个人可用的时间明显更少,为何学习内容更多、学习效果更好?


  • 效率提高:大脑越用越活+目标聚焦

  • 深度学习:学习自动化+学习授权/分工+找到使用场景

  • 减轻焦虑:功利性学习策略



现在职场人在工作很忙时,就特别期待放假,特别是小长假。


我们总期待假期里,可以有大段时间,学习自己想学的内容,看自己想看的书。


结果假期盼来了,但我们想象中的大段学习并未发生,而且假期里的状态比平时更糟糕。


平时再忙,总还是会在午间或睡前看上几页书,但假期里明明有大把时间,就是不想看书,只想多睡一会儿,看几部电影,或者出去逛一逛,但学习免谈。


我们还会趁着假期到来前,囤几本书,但事实上也没翻开几页。因此,将学习的期望,寄托在假期是不靠谱的。


我回顾了自己近20年的职场生涯后发现,主要的学习成长都发生在了工作很忙的阶段。


这就有点奇怪了。


与假期相比,工作忙的时候,个人可用时间明显更少,但为何学习内容更多、学习效果更好呢?



越忙越学,效率越可以提高


工作忙的时候,学习的效率会高很多。主要是因为,与时间宽裕的时候相比,忙时的学习有两方面不同:一是大脑加工效率高,二是学习目标高度聚焦。


大脑加工效率高


有句俗语:大脑越用越活。


工作忙的时候,大脑的运作很活跃,就像经过热身的肌肉一样,都舒展开了,这时加工处理任何知识都很高效。


因为脑用得多,脑血管供血就更充足,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这样脑神经细胞就会得到很好的滋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


相反的是,当人们懒洋洋的时候,因为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脑细胞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滋养,大脑就不够灵活了。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久了,还有可能引起大脑的早衰。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长假刷剧的经历。连续刷了几天的连续剧,大家的大脑是不是变得懒洋洋的,大脑就像生锈了一样,不愿意思考任何有深度的问题。这是因为刷剧多了后,大脑深处的灰质就会萎缩。


美国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家,进行的20年随访研究表明,每多看1个小时电视,就失去大约0.5%的灰质——类似于老年人大脑每年退化的速度。


大脑中的灰质涉及肌肉控制、视觉、听觉、决策等重要功能。一个人大脑中的灰质越多,记忆、认知、推理能力通常就越强;越少的话,记忆、认知和推理能力就越弱。


因此,大家要多利用自己工作忙,大脑活跃的时候来学习,这时大家的记忆、认知和推理能力都更强。



学习目标高度聚焦


除了大家受大脑活跃度的影响之外,学习效率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目标,过于发散。而工作忙的时候,一般都是盯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目标明确。


并且,因为有截止日的限制,大脑想发散都不行,因为一发散,时间就不够了,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拉回到要解决的问题上。


如果你要在1小时后要交一份用户调研计划,然后就要出门去拜访客户了。哪怕之前你从未做过用户调研计划,需要全新学习,但在这1小时内,大脑的学习也会很聚焦。


因此,大家通常会用最短的时间,去找到一份相对成熟的调研计划模板,然后参考这个模板,来填充调研计划。


这个过程中,哪怕有各种“可以做到100分的调研方法”“最厉害的调研高手教你做调研”之类的视频诱惑着大家,大家通常也不会去看。因为这个调研计划1小时内就要交了,而将这些方法和视频草草刷上一遍,都不止1小时。



因此,聚焦的问题和截止日,会帮大家放弃那些暂时不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还会帮大家确定学习的程度。


越忙越学,学得越能够深入


如果工作很忙,那要么是做的事情又多又杂,要么是做的事难度很高。


这两种忙碌情况下,如果任由自己忙,不做学习的话,大家就会发现自己很容易陷入到恶性循环里:


因为忙,因此没有时间学习提升自己因为自己没有提升,要花更多时间来工作因为投入工作的时间更多,更没时间提升自己……


但如果改成越忙越学,你就会发现情况完全不同了。


如果是事情多而杂,导致的忙碌


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还在坚持学习,就会思考如何腾出学习的时间。大家会很自然地在两个方面发力——


  • 发力点1:学习自动化


为了帮自己从多而杂的事情中挤出时间,大家必然会去想自动化的做法。也就是,原先人工要5小时,每天或每周重复的事,大家可以改成自动化执行。如果一次投入10小时,研究出自动化的方法后,后面每天、每周就不再需要这个5小时的投入了。


比如,在本次疫情中一位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开发了一个自动生成核酸检测二维码的程序,将自己和同事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了出来。原先4个人熬一夜才能做完的工作,一个人5个小时就能完成了。


只要去琢磨如何自动化,大家的学习一定会更深入,因为只有对工作相关内容理解得足够深刻,挖掘出规律后,才有可能做到自动化。 



如果暂时实在无法自动化的,也可以尽可能模板化,做成模板,这样下次执行时,直接套用模板,也会节省一部分时间。



以每周的必修课“周会记录”为例:


我们可以将会议纪要整理成模板。这样下周做会议纪要时,大家就可以边开会边填充这个纪要,会议一开完,花5分钟整理,会议纪要也就做完并发出去了。完全不需要再花一个多小时来回顾与整理。


虽然效果相较自动化差了点,但这个模板化,同样也能驱动你加深对工作相关内容的理解。



  • 发力点2:学习授权或分工


除了自动化,将自己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的方法,还有授权和分工。一旦有了授权和分工的想法,就必然会开始琢磨如何才能授权出去,或者分工给别人。


这时,标准化后再交给别人、培训下属、说服他人的学习需求和实践就产生了,而且大家会掌握得很好。因为,如果掌握得不好的话,大家手上的工作压根就不可能分得出去。


如果是做的事情难度高,导致的忙碌


做的事情难度高,就会逼着大家四处去搜罗资料、寻找帮助,并深入实践。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最有效的学习过程。因为难度高的事情,只有在有压力的深入实践中,才可能真正理解。



比如在《平台战略》《基业长青》这样的两本书,看的时候能让人心潮澎湃,能让人掌握到公司战略管理的精髓。跟人吹牛时,那是何等的激扬文字,但一到实践中就歇菜了。


就以平台战略为例,做成平台确实很好,但这种庞大的战略,需要的资源、机遇极其苛刻,有几个公司能真正践行呢?更不用谈如何才能做成功了。只有自己深入去实践后,才能真正领悟战略管理的精髓的。


什么在工作深入的阶段时,对战略管理的深刻理解是什么呢?


  • 一是,给客户做战略咨询时,解决客户提出的难题的时候。

  • 二是,自己创业时,解决公司生死存亡的时候。


这些难题解决后,理解和感悟也就更深刻了。这种理解和感悟,是不管看多少书,听多少牛人分享,都不可能获得的。


越忙越学,焦虑越不会产生


我们为何会对繁忙的工作产生焦虑呢?


一般来说,焦虑主要来自于两点:

  • 一是短期,当下的投入没有期待中的回报。

  • 二是长期,不能缓解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单纯的工作繁忙,“完美”契合了上面两点:

  • 工作投入很多,却没有任何的短期回报;

  • 觉得被压缩了学习时间,影响了长期的成长性。


这种工作忙的状态,自然会很焦虑。焦虑之下,对工作繁忙自然更不能接受,这种心态下,结果是工作虽忙,但毫无收获和成长。



但如果能做到越忙越学,就可以打破这种焦虑状态了。

  • 一是短期内,大家能立即感知到工作中的收获。

  • 二是长期来看,大家对未来的确定感更高了,所以焦虑感就减轻了。


当然,这个越忙越学,不是在工作之外,再额外学习跟工作不相关的内容,如果这么做的话,只会更焦虑。


  • 第一是大家对繁忙的工作依然没感受到价值。

  • 第二是工作之外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会因为学不好更焦虑。


能帮大家打破焦虑的越忙越学,是一种将工作和学习合二为一的“功利性学习策略“。也就是基于工作需要来学习,并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体系化地沉淀下来。


就像一名工作繁忙的产品经理,每天疲于奔命地跟业务部门开会扯皮需求,对方觉得经理不理解他们,经理觉得对方提的需求不合情理。这种情况下,经理就可以抽空学习下亟需的客户需求调研方法。


将新学的方法,应用在跟业务部门的沟通上,并基于应用过程和反馈,沉淀出一套适用自己的需求调研方法论。


这么做了后,就不会因为这份繁忙的工作而焦虑了。


  • 原因一:没有因为工作而耽误学习


大家给自己新输入了一套客户需求调研方法,而且不是流于表面的“伪学习”,是一种真正掌握了的学习。


  • 原因二:对未来更有掌控感


大家从工作中,积累出了真正的经验——一套适合你的客户需求调研方法。这些经验不仅能帮大家将现在的工作做好,将来做其它工作,也能很好地迁移过去。


通过这种方式的功利性学习,从繁忙的工作中,既有了短期的获得感,又有了长期的确定感,自然就不焦虑了。


一位成功人士工作一直很忙,但因为采用了功利性学习的策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焦虑,因为他能感知到自己不断在进步,而且因为持续的深度积累,对未来也更有信心。


如果大家也这么做了,大家也会有获得感,对未来也更有确定感。


写在最后


在大家本能的认知里,总觉得闲下来,有大段时间会学习得更好。实践证明,工作越忙的时候,反而是一个人学习成长更快的时候。这个背后是有着深刻的脑科学、教育学和学习原理支撑的。


工作忙的时候,大家的大脑更活跃、学习迫切性更强,更有学以致用的动机和场景。因此,如果能用好这个时期,不仅不会有因为工作忙耽误了学习成长的焦虑感,反而会有一种正在加速成长的获得感和确定感。


而且,所谓“无用之用“的学习,也一定是在忙得有收获后,再停下来思考,才能升华的。所以大家看到的张一鸣、黄峥等都是繁忙之后,积累了足够经验才退居二线,聚焦于战略思考的。


如果没有这些繁忙时期的收获,再怎么闭关思考,也想不出啥高级的战略。就像让一个三岁的小孩,哪怕面壁三十年,也做不到像达摩祖师那样的顿悟。达摩祖师的面壁顿悟,是建立在他从印度一路苦行到中国传经的基础上的。




 新晋管理者领导力提升三部曲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当代职场人如何避免成为慕容复第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七、油工上阵油漆的施工原则:一底两面是基础,底漆一定不能漏了,如果选的深色乳胶漆,可以再刷一次面漆,减少色差。提前跟橱柜厂说,把裁下灶具和水槽位置的台面一并带过
  • 现在必须要正面深圳的二手房经济危机了,而且是二手房的超级危机。也就是说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更年轻的、还需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深圳,还不如已经成熟的香港!
  • 宏观经济这点儿事儿,了解下是有必要的,偶尔扯扯淡当个谈资也是有趣的。我们真的都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些一个电话就能约出来吃饭的岁月了,我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居住,我们开
  • 如果你的命和运很好,还是过得不如意,那就是因果没有走好,通俗来说,你是被某一个人PUA了,被克了。如果你跟一个人在一起,除了一些些浅层的快乐,其他一切事情都不顺
  • 但话又说回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一、 运动说到运动,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
  • 1972年,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万育仁提着装废纸的竹篓准备拿去倒了,突然,竹篓中的一个纸团引起他的注意,展开一看,上面隐约可见“晋王羲之上虞帖”几个字,他大吃一
  • 我感到有点无语,我承认最近是有很多负面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这些负面新闻恰恰就说明了信息的发达。为什么总是抓住黑暗面不放,而否定了80年来所做的
  • 择偶要求:年龄区间:25-33,身高区间:175-185,年收入不少于:16w,【择偶要求】:身高175cm以上,年龄25-33,有稳定的收入,后期考虑在珠三角
  • 啊原来和小符有缘分在的,听歌的时候感觉日单的forget me not有一丢丢耳熟,看到是番剧主题曲也没在意,是个英文名,今天发现五叶草音乐里熟人好多,就顺便去
  • 值得关注的是,同为入选教育部首批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的12所高校中,不乏与企业深度合作的身影。早在2016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就设立了未来技术学院,旨在探索研发着
  • 谁会忙的连一秒钟都没有呢我娃身高已经快150了,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力量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而不是伤害别人的。大学毕业,看他在朋友圈发的感慨,毕业第一课,就是
  • 我说,你这句广告语与我们党提出的“实现共产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比,还会觉得高吗?”309【投稿】公元前1750年古巴比伦人夜观天
  • 我在吃饭,她自己拿着手机学蛋糕英语,突然问一句,妈妈你还在eat吗?[笑cry]爸爸在亲她,她不堪其扰,突然说,停,爸爸我给你表演个魔术吧。【你最迷人的特质是什
  • 把病例所在的村和病例工作单位所在区域划为封控区,实行严格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封控区人员静止、消毒消杀、单人采样等管控规定;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活动频繁的5个区域作为
  • 算是小小的爆了配比,希望后面的吧唧叶叶爆更多[亲亲][亲亲][亲亲]祝大家的叶叶也爆配比能吃到更多可爱叶叶,吹爆我们罐娘了[泪]再也不约心惊胆战的抽抽乐了,叶妈
  • / 经常会想,我期待的以后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我不会也不想有什么人生规划,且去期待着每一个明天出现的小惊喜吧。
  •   实际上,新东方旗下的“东方甄选”开播是在去年12月底,最初并不引人关注,也就是俞敏洪亲自带货的几次有点热度,但是这两周,东方甄选直播间一下子真正火起来了。 
  • 有喜欢的食物不管,会不会发胖尽管消灭它,有喜欢的衣服,就不要犹豫买下来,有喜欢的风景,就赶快随手拍下来,有喜欢的歌曲,就别怕五音不全大胆唱出来,有喜欢的地方,就
  • #电视剧县委大院[超话]##胡歌县委大院# hg #胡歌梅晓歌# 前世,他是赤焰军的少帅,他叫梅长苏,他捍卫政治清明的理想,他保卫国家随军出征,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 但突然有一天,盖伊这位NPC来到了觉醒的奇点,觉得自己不应该如此一成不变,于是和一位抢劫犯直接硬杠,反手干掉了抢劫犯游戏玩家。和瑞恩搭戏的女主朱迪·科默在访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