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大师对弟子们讲,
生死事大,

你们这些人,
终日修行只重视福报,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

我们现在这样的修行人很多,
在佛教鼎盛时期的唐朝,
禅宗寺院里居然也有这样的景象。

五祖大师继续开示,
自性若迷了,
福又如何能救呢?
  
福与慧给生命带来的利益,
性质是不同的。

福能够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
长久的寿命、
健康的身心,

乃至于也能获得禅悦法喜,
但是不能了生死。

了生死要靠破除迷执,
打开不生灭的本心。

福与慧因果不同,
谁也不能代替谁,

这在我们佛教传统里讲得很清楚 :

“ 修福不修慧,
大象挂璎珞;

修慧不修福,
罗汉托空钵。”

现在很多宠物,
天天被抱着,
还穿着小衣服,
好吃好喝,

俨然一家子的中心,
比很多人的生活都好,
修福修来的,
但是没有智慧,
畜生道;

有些人虽然修行很认真,
但修行的资具有时候很匮乏。

这都是修福与修慧的偏差带来的。

这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祖师讲得很清楚。
  
所以祖师告诸众人 :

“ 汝等各自去看智慧,
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各作一偈,
来呈吾看。

若悟大意,
付汝衣法,
为第六代祖。”

如果你们能够有智慧,
那就传衣钵,
做第六代祖师。

“ 火急速去,
不得迟滞。”
  
下面这几句话很重要,
“ 思量即不中用 ”,

一动思维那就错了,
不是般若智慧。

“ 见性之人,
言下须见 ”,

见性的人,
当下就要见,
而不是用思维。

所以古人道 :

“ 触目不会道,
运足焉知路。”

一思维就错了,
一思维就落入生死凡夫的境界。
  
“ 若如此者,
轮刀上阵,
亦得见之。”

如果真是见性的人,
拿着刀上阵跟人拼命,
佛性亦不失。

这就是前面讲的,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打开本来清净的自性以后,
即便抡刀上阵跟人打仗,
照样不受影响,
这样的心才可以直了成佛。
  
神秀大师在大家的期盼下,
也为了求法,
写了首偈子,
想呈给五祖大师。

但是在护法龙天的安排下,
在五祖大师的加持下,

天天跟老和尚在一起的教授师,
居然十三次连方丈室的门都进不去。

这是很奇妙的。

“ 是夜三更,
不使人知,
自执灯,
书偈于南廊壁间,
呈心所见。”

没有办法,
神秀大师把自己的修行体会,
写在了墙上。
  
“ 偈曰 :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境界非常了不起。

我们凡夫的身是烦恼,
他这里身是菩提树。

神秀大师的身体,
非常清净,

像觉悟的树一样,
可以承载觉悟的智慧。

心如明镜台,
心极其清净,
禅定功深,
智慧明了。

但是,
还是会有烦恼,
会有杂念,
就像尘埃。

“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还在不断地用戒定慧三学来用功,
使自己清净的身心不受尘埃的染污。
  
像神秀大师这种境界,
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是难得一见的。

自己学禅二十多年,
有一个顺口溜 :

“ 身如烦恼树,
心似密见林,
学禅二十年,
尚未脱俗气。”

跟祖师比,
距离遥远。

但是五祖大师如何评价他此时的境界呢?
  
“ 祖曰 :
‘ 汝作此偈,
未见本性,
只到门外,
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
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到了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 的境界,

居然还在禅宗的门外,
尚未入门,
以此智慧觅无上菩提,
根本就没门。

这就是禅法的严肃性。
  
“ 无上菩提,
须得言下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不生不灭。”

无上的菩提,

就是无上的觉悟、
禅宗所直传的佛心,

需要言下识自本心,
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

同时,
“ 于一切时中,
念念自见 ”,

在一切时间、
一切地点,

念念现前才可以。

“ 万法无滞,
一真一切真,
万境自如如。”

一切法都不是障碍。

一切五蕴的幻境,
皆变成真如妙用,
纯一真心。

山河大地,
皆是菩提妙心。

“ 如如之心,
即是真实。”

这个如如不动的禅心,
即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体。

“ 若如是见,
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只有见到这样的境界,
才是无上菩提之自性,
才有资格入祖位。

这是禅宗的命脉。
  
五祖大师很慈悲,
安慰他说 :

“ 汝且去,
一两日思惟,
更作一偈,
将来吾看。

汝偈若入得门,
付汝衣法。”

总是给人机会。

说你先回去,
仔细体会体会,
再写一个偈子,
如果合格,
还有机会。
  
神秀大师在廊间题写的这一首偈颂,
很快被道场大众传唱。

五祖大师也很鼓励他,
说只要依此偈修行,
就能够不堕恶道。

说得很明白,
“ 不堕恶道 ”
“ 有大利益 ”,
并没有说可以直了成佛。
  
在碓坊里舂米的行者卢惠能,
听到有沙弥童子持诵这首偈颂,
一听就知道没入门。

后来一了解,
知道老和尚要传法,
于是他让人引导,
来到堂前,
平常他都不来这个地方。

这时他让一位姓张的别驾,
帮他也写一首偈子。

大家当时都很奇怪,
说你一个行者,

也要掺和这件事?

大家都很不屑。
  
惠能大师说 :
“ 欲学无上菩提,
不得轻于初学。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没意智。

若轻人,
便有无量无边罪。”

说你们不要小看人。

众人说那好,
既然你这么自信,
赶紧说吧。
  
结果惠能大师一开口,
举众皆惊。

“ 偈曰 :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大家都愣了,
原来道场里谁都可以使唤的行者,
是位肉身菩萨。
  
五祖大师担心有人嫉妒惠能大师,
赶紧把鞋脱下来擦掉了偈语,

当众说,
这个也没见性,
不要当回事。
  
但是到了第二天,
他悄悄来到惠能大师修苦行的碓坊。

“ 见能腰石舂米,
语曰 :

‘ 求道之人,
为法忘躯,
当如是乎!’

乃问曰 :
‘ 米熟也未?’

惠能曰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一千多人吃的饭,
得要多少米呀,
舂米的任务很重。

惠能大师身量小,
怎么办呢?

为了把这件事做好,
他在腰上绑了块石头,
增加自己的体重,
因此腰部受损。

五祖大师就很感慨,
说求道的人为法忘躯,
应该如是精进,
这就是大家的榜样。

然后五祖就问他
“ 米熟也未?”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
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金刚经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或
“ 谁曾想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中讲
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中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中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唐 中天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奉 敕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深明實際不住其中。善能分別而無所受。雖厭生死常護世間。周遍十方有大名稱。于真妙藏寂然宴息。雖現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諸有勉濟眾生。平等教誨志常賢善。平等憐湣心無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淨。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其名曰勝思惟菩薩。法震音菩薩。妙身菩薩。法輞菩薩。辯積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大名稱菩薩。具諸辯菩薩。千容相菩薩。功德山菩薩。蓮華眼菩薩。蓮華面菩薩。珠髻菩薩。妙音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如童子色相端嚴。於此眾中而為上首。 爾時觀自在菩薩與恒河沙等紹尊位者諸菩薩俱。殊勝見菩薩與無央數天帝釋俱。虛空藏菩薩與無量菩薩及無量四 天王眾俱。大勢至菩薩與無量億梵天眾俱。遍吉祥菩薩與無量婇女俱。普賢菩薩。不空見菩薩。星宿王菩薩。離疑菩薩。息諸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各與無量菩薩眾俱。其中亦有無量諸佛自變其身作菩薩像。尊者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如是等大阿羅漢。各與無量聲聞眾俱。那羅延等無量天眾。乃至恒沙國土日月諸天。威光照耀。悉來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複現。猶如聚墨對閻浮金。婆樓那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美音乾闥婆王。無擾濁迦樓羅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來入此會。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薩。咸于本土。啟請如來。與諸四眾同時到此。各持種種出過世間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諸菩薩已。即於會中坐蓮華座。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請二字之義。惟願如來垂哀見許。佛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欲有問者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出現世間。為欲利益無量眾生而出現耳。於是勝思惟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來威神之力。乃能問我如是深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應離。所謂欲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瞋怒。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愚癡。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我取。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疑惑。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憍慢。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懈怠。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惛眠。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愛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汝複問我。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 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 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 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 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何以故。 如來覺者無所覺故。 善男子。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 善男子。諸業自性是如來覺。一切法從因緣生是如來覺。因緣之法猶如電光是如來覺。以因緣故而有諸業是如來覺。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來覺。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來覺。 善男子。諸法實性一味解脫是如來覺。一味解脫是即名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來覺。云何一相。所謂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捨。不增不減。 善男子。諸法自性。本無所有。不可為喻。非是文辭之所辯說。如是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當佛說此莊嚴王離文字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複有如是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複有如是微塵數眾生在地獄者皆得離苦生人天中。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過者。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當受持。 說是語時。會中有九十億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當受持如來所說法要。於此娑婆國土最後時中。見有其人流通為說。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經典者我當擁護。令其志願皆得滿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經是法器故。 爾時世尊普觀眾會而作是言。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稀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淨佛土。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我今在此耆闍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彼臨終時亦如是見。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 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設有眾生作五逆罪。聞是經已。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所有業障。咸得消除,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在在所生。諸根具足。蒙佛灌頂。五眼清淨。 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 佛説此經已。勝思維等一切菩薩。及諸聲聞。天龍八部。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打卡 第一次鼓起勇气公开体重[污]因为戒不掉猪猪奶茶 体重总是起起伏伏[允悲]说了很多次要减肥 最近这一两个月真的有努力再减鸭~~ 坚持的毅力大概是身边有
  • #感悟人生##佛法##佛学##佛教##佛教常识##梦##人生##智慧##般若##宇宙##因果# 地球不是我们的家 大家一定要先看图一,这是网友的疑惑。
  • 今晚我的朋友们就已经洋溢着放假的氛围了哇 我内心毫无波澜(划掉可以去吃麦当当的新品逛Muji了19.9.12日常打卡最近很忙,但每天晚上都有按时在十一点左右睡觉
  • 真的挺可笑了,在中秋的12点,她会想到我给我转账,我知道对她来说肯定是像剜肉一般,不过我也没要。现在我也挺好的,这样过了一年也没什么,我也可以依靠自己活了三年多
  • 后来我就告诉他我很忙,没时间跟他扯这些就挂了一开始的电话办公室的同事也惊呆了 没想到在他们眼中温柔的我竟然会有这么强势的一面李姐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一旦纠结
  • 要叫我路人黑也好,你们可以看看有多少路人都拍手叫好,就知道我们黑的东西是有多恶臭。对于佛牌,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并不陌生,身边或多或少有些人在带,因为它的功效
  • 第一次因为出差去上海,折腾忙死了一天,晚上才见到妮酱,我们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我们了,我们开始探讨,工作探讨人生,开导别人,勉励自己,总归是积极向上就对了。。
  • 谁说累了就可以放下 ,你放一个试试……所以,放弃比坚持还要困难,放弃一定会被摔死,坚持才有爬上去的可能!如果分手后还能做朋友,那说明彼此忘不了。
  • #张云雷[超话]# 我们二爷要扩展业务啦[偷笑]二爷跨界唱歌对我们来说可是天大的福利,争议肯定会有的,我们不用跟他们计较,我们就负责尽心尽力捧他支持他[爱你]他
  • 顾‎客宝​宝​们‎也​要​抓住机会, 中秋‎国‎庆超​值​活动#胡歌南方车站的聚会[超话]#【西班牙展映消息】#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入选第52届锡切斯国际
  • 最后,出道真好❤️ ‍♀️ 最后的最后,我也不知道这个李尚小朋友给画的什么不明物体‍ (虽然 但是 我俩倒是真的一个绘画水平的 )(总结 我 本质妈粉 绝对妈
  • 最近不开心,很是生气,一想到被欺骗我就很气,这几天听了很多的建议,总结一下就是两方面,1、不可以忍,不行就走,你不可以改变他人,但可以换个地方 2、社会就是这样
  • 永远不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那是对你无情的消耗!4 人生因缘而聚,你只需做好自己。不争,不理,不解释,活好当下。从此,人生云淡风轻,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尽享喜悦
  • 不仅是 ☞车到山前必有路☜ 的必然,还有自己那么一丢丢的努力,再加上一点点☞幸好。。
  • #泰民[超话]##李泰民SuperM[超话]##李泰民solo出道5周年[超话]# 【截图】190913 SuperM Trailer泰民cut截图 气氛掌控
  • 可以说正是由于忌惮邓伦下黑手的人那么多,这一路的xfxy才恰好锻炼了灯芯的各种技能,让我们慢慢成长为能跟蒸煮互为底气的粉丝。在这之后,灯芯能迅速拧成一股绳,线下
  • 菜市场成了每日走步的来源咯[坏笑]-【费】▨ 回头看看居然会有这么多的支出[疑问]要理性消费了,每月的消费要细化分类统计咯-【杂】▨ -七七八八追了些剧,看了电
  • 后半部分突然佛系起来,我啥也不是,就是个买不起车的普通人,连当韭菜的资格都没有,追星第一,其他第二。2⃣️工作室今天出的一款童趣蛋糕,越来越精致了3⃣️我家Y提
  • 我鼓励他,建立感情的时间越长,感情就越深厚,你要让布丁喜欢你,就要多为他做点什么,照顾他,他会喜欢你的。我为什么会觉得我是你唯一想要说真心话的人。
  • 未知的,是宁静生活的锦绣长卷,还是已然污迹斑斑,百孔千疮的人生?回波一望悠悠,日月难尽白头;嶷山荣枯有尽,若水细细长流。这千年万年风花雪月的深邃故事里,谁凝眸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