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乡愁 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分离麦糠麦粒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柏木做的水筲……68岁的董振林家里6代木匠,希望通过民俗展室,让后人“不忘来路,忆苦思甜”,一个人收藏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

摇煤球用的笸箩。

“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各类农具。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让麦糠与麦粒分离的扇车。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老董收藏的织布机。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老董收藏的瓦罐和升。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老董的小激印象民俗展馆。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来源: 保定晚报 易网保定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

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

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

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

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

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本版图片 邸志永 摄

#零陵黄江源:抓实产业致富“四宝” 蹚出“振兴”康庄大道#

(记者 杨情陆 陈涛)目前,乡村旅游正以超预期的规模和速度在强势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产业活力。新时代乡村旅游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护乡村原生肌理与自然风貌,传承地区特色文化内涵与传统工艺,实现游客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零陵区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规范、精准对接、运行有序的良好发展环境,发挥“旅游+”产业融合的双效驱动力量,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为乡村经济发展动力提供了新引擎。

景色秀美,怡人村庄

清晨,轻纱般的薄雾浮起在山林之间,黄江源河仿佛仙境飘落的玉带,在黄江源村的翠谷中蜿蜒。

黄江源村位于零陵区邮亭圩镇,出零陵古城往南,沿永连公路约60公里,群山突峙,高耸入云,巍峨壮观……享有“亚洲第一氧吧”之美誉,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境内景点小黄江源旅游风景区、户外徒步风景区、瀑布等在外界已颇有名气,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是黄江源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避暑胜地、度假首选是外地人给它贴的最闪亮的标签。

来到黄江源,一幅美丽的画卷映入眼帘:茂密丛林中掩映着一座座别致的家庭旅馆,风格各异的家庭旅馆与碧水、青山、翠竹融为一体,用“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12月20日,笔者见到蔡青松的时候,他正带着合作社的社员在青松驿站里商量着明年蜜蜂养殖的事。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明年第一批的蜂蜜就要进入收获阶段,大家商量着是不是继续扩大规模,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山脚下筑巢引蜂,深山里放养香猪,岩洞中砌池养鲵,黄江河畔营民宿……蔡青松一天要跑好几个地方:一大早察看自己的藏香猪、大鲵生长情况,临近中午去村里帮创业村民解决民宿项目情况,下午做蜂蜜抖音推销。一路上,咨询新技术、购买原生态产品、预订民宿包厢的电话不停地打进来,一再打断笔者见缝插针的采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物质文化需求的增长和旅游市场的火热,让在外地多年从事医药行业的蔡青松从中看到了家乡的商机和发展前景。2017年,蔡青松义无反顾投身家乡的农业,他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自掏资金40余万,以“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的“三改一留”开发模式,开办全村首家四合院风格的青松驿站民宿。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始终对农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以在家乡打造成‘乡愁文化’,供城里人在周末和暑假来休闲娱乐。”蔡青松介绍,依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青松驿站民宿建成后,很快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到来。“从一开始生意就很火爆,每逢节假日,游客还需提前一两个礼拜预订房间。”生意好了,蔡青松一家人和当地居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也带动了更多群众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民宿以农土特产品为主,大量收购土鸡土鸭,绿色蔬菜等农特产品,周边农户为游客的民俗体验进行接待服务,既解决农民就业,又增加农民收入。村民首次吃上旅游饭,每家每户增收几千不等,那一刻,大家笑得合不拢嘴。

在青松驿站的影响下,黄江源的群众陆续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目前共有民宿、家庭旅馆16家,客房数100余间,床位数200余个,黄江源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邮亭圩镇生态旅游的发展。全镇村民们纷纷筹钱改造自己的房子,开农家乐、办家庭旅馆,积极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现在,邮亭圩镇上的餐馆和旅馆的生意都做得红红火火。

“我们现在民俗旅游也搞起来了,收入增加了很多,以前我们都靠外出打工挣钱,现在我们全都回来搞民俗旅游。”在广东打工多年回乡创业的唐湘柠笑着说。

产业“四宝”, 致富之道

山脚下,蜜蜂嗡嗡飞舞,蜂棚下,120余个蜂箱沿着地边缘摆放。蔡青松把储蜜箱从蜂群搬下,打开蜂箱,提出蜂脾,先抖一抖,把蜜蜂从蜂脾上抖掉,再用刷子把没掉的小蜜蜂刷下来,然后用长尖刀把上面一层蜂蜡割掉,里面的蜂蜜便露了出来。蜂蜜亮晶晶的,诱人得只想尝一口。“现在规模大了,天气好的话,每年能收4000多斤蜂蜜,有五万多元的收入。”蔡青松介绍说。其实,民宿只是蔡青松的致富“一宝”,养殖蜜蜂也是他的重头产业,致富“二宝”。

看着活蹦乱跳的藏香猪,蔡青松指着不远处他的致富“三宝”信心满满地说,接下来他计划再扩建新的厂房,主要用于母猪产后护理和小猪的饲养,力争通过一步步努力,推动藏香猪养殖的发展壮大。“藏香猪的猪肉价格高,每年赚的将近15万元。”蔡青松说。2017年初,蔡青松依托黄江源地处大山深处,无污染无公害原生态的养殖优势,大力发展藏香猪养殖,不仅建了猪场,还自建净水池,聘请同村的脱贫户蔡建云等4人协助管理。如今,猪场已有120多头藏香猪。

莽莽群山、葱翠树木;半山腰间,别有洞天。潺潺的溪水从一条长达数公里的岩洞里流出,一条条娃娃鱼游弋在池水中,大的有20多斤,小的就手指大。这是蔡青松的致富“四宝”。“水秀山青物自奇,恰宜户户育珍鲵”。2017年,他了解到大鲵市场需求量大、利润较高的信息,马上着手养殖,并接管三峡大鲵合作社,几年下来,合作社由小到大,发展为养殖大鲵1000余尾,产值10余万元,每年上交给村集体经济5万元,解决了25个脱贫户的村乡医疗保险。同时,累计带动10人脱贫户就业。目前,他正在筹划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区里主要领导都来过两次,还夸我是全区致富的榜样呢。”他自豪地说。

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他也不忘帮带周边的村民。2017年,蔡青松从湖南省贫困村经营管理型创业致富带头人省级示范培训班毕业后,决心把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努力发展村里的产业。面对有意向搞养殖的村民,免费给他们技术培训,帮忙引进种蜂,无偿赠送养殖设备,他家的青松驿站合作社平均每年能吸纳五十多名附近群众务工。

“农闲时,我每年在蔡青松家务零工。帮着给香猪、大鲵喂食,一年在他们家能挣一万多元”。黄江源村民全桂才说道,“以前就靠捡点板栗、找点蘑菇、砍点竹子,过日子难。现在强了。”他说。

“想自己干的,我就提供帮助;不想自己干的,我就让他们来基地上务工,按每天80元的工资结算给他们。”在他的带领下,周边60余户的村民加入其中,成为了新型产业农民。

微风拂过山场,层叠的枫叶窸窣作响,林间劳作的村民不自觉地哼起山歌,朴实的旋律勾起了蔡青松的嘴角,手中“致富四宝”变得沉甸甸了。“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发扬袁隆平院士的种子精神,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开枝散叶、花果飘香。”

乡村梦美,未来可期

事业做大的同时,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蔡青松在村里捐了钱,修了路,帮困难家庭解决了一些一时之需,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朴素的乡土情感和近年来的脱贫攻坚,让他产生了“自己挣了钱,如何带动周围老百姓增收”的想法,于是他主动找到村委会,提出想带领村民加入到合作社的想法,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

“当时也没想太多,都是一个村的,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蔡青松告诉笔者,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始终没有忘记“让乡亲都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土生土长的黄江源村人,有义务也有责任带着村民一起干。于是,他逐渐将自己的蜜蜂养殖基地扩大,同时还无偿向周边群众传授种植、管理等技术,为他们提供销售渠道。

“家人能够理解,感谢他们大力支持。”蔡青松认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在人生最好的年龄,为乡亲们干成点事。

近几年,直播带货火了起来,蔡青松的经营思路也跟着发生变化。去年,他开始在淘宝、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让合作社生产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进入千家万户。他还教村民“抖音”直播,让黄江源的生态旅游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吸引远近的游客驱车前来体验。如今绿色旅游、探寻黄江源头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感受源远流长的特色韵味,还能浸润于大自然的灵气之中。营销思路的打开,也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蔡青松的引领示范下,黄江源村涌现出了一批乡村产业能人、致富带头人。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发展特色种养8户,家庭旅馆16户,合作社4个,带动128户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全村接待国内游客3.6万人次,旅游收入16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万元增加到7.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0.3万元,乡村旅游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关键作用就在一个‘带’字,致富带头人作用发挥得好,就能实现‘影响一人、带动一户、致富一家、辐射一方’的积极作用。下步,我们还将宣传、鼓励更多的像蔡青松一样的致富能人加入进来,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催化剂’,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下一步,要铆足“牛”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蹚出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黄江源村党支部书记蔡义斌充满信心。 https://t.cn/R2WxRm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知道下一首歌是什么的惊喜感带给了我更大的满足,这首歌也喜欢,那首歌也喜欢:)记得第一次听psychic lover的时候,我就觉得它好适合band versi
  • 以后的日子不联系你本来也不属于我更谈不上失去虽然你塞满了我的过去但我的末来你终将缺席希望你以后不要再遇到像我这样的人老是闹你也爱吃醋 经常瞎想让你累以后你要照顾
  • 2014.2.27--2024.2.27 21#2NE1[超话]#正规二辑发行10周年 双主打come back home g榜两周冠 西瓜卡2三周,gotta
  • 我觉得我不值得….我还什么都没有为你做…我好像很对不起你,那么我要怎么来弥补你呢….好爱你,我对自己的生活好迷茫。即使平日里没有你,我也应该,好好的生活吧?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通往立信阶教的草坪上多了一只奶牛猫,我们都觉得这是大左的女儿(学校里唯一一只奶牛猫)所以叫她小左,小左是个很乖很亲人的烟嗓小猫,我一直觉得它
  • #星学院小月[超话]##星学院小月# 星学院小月2025十周年生日会二创活动招募 2025.1.31小月生日,希望能够招募一下能够绘画手书,剪辑视频,手作,c
  • 06避免精神紧张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会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增加胃的负担,从而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平时应注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劳累。而经常吃
  • 试试这款中国风珐琅彩茶杯吧!试试这款中国风珐琅彩茶杯吧!
  • 事已至此,放过zzy吧,没完没了的从去年一直到现在,本来就讨厌他不喜欢他的人也就算了,但这段时间里有多少原本支持他的人转过头来因为这些谣言攻击他用恶毒的语言攻击
  • *我叫你你都快要听不见了,我知道你活的很痛苦,现在你终于解脱了希望你能在狗星开开心心的再见真的再见!---#老年犬 #狗狗 #狗狗肿瘤 #养狗分享早餐图片重点是
  • 赶紧来瞧瞧~38个核心城市企业平均薪酬超1万元,你的薪酬过万了吗智联招聘继续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举手]职业:职业方面,人工智能工
  •  小镇的人都知道这里新建了广场,但不是谁都能发现赚钱的商机。#同城种草# #鸽子思维 从前有一位犹太人,天天都不出去工作,而专注于养鸽子。
  • 每次看到男主怀疑自己弯了,然后确认自己弯了,再然后义无反顾的继续弯着,就很搞笑;还有各种吃飞醋,学校的时候,靠近女主身边的男的女的都不行,工作的时候,靠近女主身
  • 妹妹 上一次这么晚走这条路 还是在你走的时候 我记得我也是和上次一样崩溃的不行 这几天又降温了 不知道你冷不冷 不过马上就要开春了 那里人就会多起来 应该会热闹
  • ”_林棠顾廷之 林棠也跟江也说了次产检是顾廷之陪她去的,不出意料,江也吃醋了。_林棠顾廷之 顾父和顾母去了,回来的时候还直在说江安长的很可。
  • ”他认为,现在应该是为企业减税,要让企业的员工多增加点收入,同时提高老百姓的个税起征点,降低社保基金的费率。”据悉,娃哈哈集团在2010年上半年和2011年上半
  • 说到这,我先烧的,解老板好像是关心吧对我说,不经常发烧的人烧烧会杀菌,不特别高别吃药[发呆]到了小棉袄这里整夜妹妹哼一声他就出现在床头,几次给我吓的都严重一点[
  • 〗我记得宗庆后同志曾经说过:“我是一个普通人,从底层崛起的凡人。深夜睡不着 晚上和爸爸妈妈聊了很多,深知他们是一个平凡但并不普通的父母,原来父母比想象中的更爱我
  • 【#贵阳一圈两场三改# | 白云区:提质升级补短板 文化塑魂氛围浓】平整干净的路面、新增设的路灯、沿路文化墙上描绘着麦架镇的历史文化传承……近日,家住白云区麦架
  • 高盛经济学家在2月25日更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也认为,随着到2024年6月美国债务上限资金的再次用尽,美国违约的风险可能会更高,这将进一步损害美国的金融威望,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