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名号

二、名体

《佛学大辞典》 呼召体者为名,为名所诠之实物为体,世间一切之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名体各别,是曰名体互为客。若佛菩萨之名号及真言陀罗尼等,名即于体,体即于名,是谓之名体不离。

 

三、名义

《佛学大辞典》 名者体上之名称,义者体上之义理。如言诸行无常,诸行为名,无常为义。又呼召之名目,谓之名,为名所显之法体谓之义,依此义则名义者,与所谓名体或名法同。然就其名与义言之,有名即于义者,有不即者,名即于义,如呼火而出热,诸佛之名号及陀罗尼是也,此云真言。名不即于义,如火之名无热之用,世间一切之名字是也,此云假名。智度论二十五曰:“问曰:义之与名为合耶为离耶?若合名,说火时应烧口。若离,说火时水应来。答曰:亦不合,亦不离。古人假为立名,以名诸法。后人因此名字识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肇论曰:“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

《佛光大辞典》 指名称与义理。如谓“诸行无常”,则诸行为“名”,无常为“义”。盖呼召表显诸法之本体者,称为名;而诸法本体之真实义,称为义;以名能诠显法体之真实义,故称名义。然名系假立施设,虽能诠义,却非诸法之本体,故名与义二者有相即、不即之二种关系。就相即而言,如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咒语等皆是,此乃诸佛菩萨之名号中,蕴含广大不可思议之愿力及功德,故其名号与其法体之实义不二,名即是义,义即是名,称为名义相即、名义不离、名义不二;与“名体不二”同义。若就不即而言,如说火时,无热之用,即为名义不相即之关系。〔大智度论卷二十五、肇论、往生论注卷下〕

 

四、名义不离

《佛学大辞典》 世间一切之事法,虽皆名义乖离,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及陀罗尼等,则皆名义不离。又谓之名体不二。如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为名,以光明为义,为体为法,此名与义,相即不二,故称阿弥陀之名即已摄取光明矣。往生论注下曰:“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梵咒音辞等是也。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令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中略)有名异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定善我传通记三曰:“光之与名即是名义,名义具足,有不舍益。”

 

五、名体不二

《佛光大辞典》 名,为能诠者,能诠表显明体;体,为所诠者,即事物之本体。盖“名”系诠表事物之一种方便设施,而非事物之本体,故世间一切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即名体各别。然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陀罗尼等,除表显诸佛菩萨之真如体性外,更蕴含诸佛菩萨广大之愿力与功德,故其名号、真言等与本体不二,名即于体,体即于名,称为名体不二。又称为名体相即、名体不离。此与往生论注卷下、安乐集等所举之“名法相即”之说同义。

《真宗大辞典》 (节译)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与阿弥陀佛之实体,有相即不二之关系。《安心决定钞》言:“名体不二弘愿之行故,名号即是正觉之全体。正觉之体故,即是十方众生往生之体。往生之体故,我等之愿行无不具足。”此是名体不二之出据。

《往生论注》下卷言:“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实体谓之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以弥陀名号即是法故,信而称念,能破除一切无明,能满足一切志愿。

《安乐集》第二大门广施问答,亦同此说。

又,法位《无量寿经义疏》言:“诸佛皆德施名,称名即称德,德能灭罪生福,名亦如是。若信佛名,能生善灭罪”。

以上诸文皆说明名法相即不二之旨。

阿弥陀佛之实体与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两者有如此不离不二之关系。佛之名号本身,非离实体而孤然别存故,此谓之“名体不离”。又,佛之实体与名号,如冰与水之不二,此谓之“名体不二”,以何而言不二?谓佛体所有功德能力,与名号所具功德能力,完全同一无差别,故言不二。

凡我等人类之名,皆为呼唤实体之假名符号,其名之本身并不具何等能力与作用,故不能成为名体相即不二。然而阿弥陀佛之名号,与阿弥陀佛之实体,相即不二,故名号具备佛体所具之全德全力,因此弥陀名号能与众生大功德、大利益。

佛证悟万象无碍圆融之理,故得名与体有不二关系,虽名体不二,然佛体乃理悟对象,名号为信念对象,故两者分界不可混乱。

详言之,佛体属理悟对象,非是信念对象,亦即佛体是息虑凝心之定慧方得认识接触,非由称念而认识接触。因此,能悟之人可由定慧而领受佛体所有功德,而不能由称念而领受其功德。

有此次第故,圣者可由息虑凝心之定慧而能够直接接触佛体,而领受其广大利益,然而凡夫则完全不可能。故无有定慧之乱想凡夫,只要信受称念而能利益之法──即是圆具佛体所有全德全力之名号。

可谓名号即佛体,佛体即名号;名号是有声之佛体,佛体是无声之名号,两者不二。然不二与唯一,其义不同,于凡夫而言,所归之法在于名号。

 

六、名号不思议

《佛学大辞典》 弥陀之名号,为恶人成佛之法,其功德之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谓之名号不思议。

《佛光大辞典》 名号,指诸佛菩萨之称号。此处则指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其功德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称名号不思议。盖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而蒙受称念名号之功德者,即得往生净土。又阿弥陀佛有无量寿(梵 amita^yus)、无量光(梵 amita^bha)之意,故南无阿弥陀佛亦译作归命无量寿如来(七字名号)、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九字名号)、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十字名号)等称。

 

七、名号实相法(译自《净土宗大辞典》)

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实相之法,出自圣冏上人《释净土二藏义》二九所说。

即《观经》下品下生“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之文,圣冏上人如是释言:“问:文云‘诸法实相,除灭罪法’,何不说念佛功德?答:名号是名,佛体是体,实相是义,灭罪是用,且说总义,不违总名。名体义用,不即不离。或于秽土说相之名号,或于净土说即之实相,如是为显即相之真宗。佛能成就至极无生清净之名号,见生之浊水,立地即成无生之清水。名号实相,芦花明月,见生无生,不脱壳龙。”

此分二义而解释:一义者,名号与实相之关系,不过是本体与作用之异。二义者,相之名号与即之实相之关系,犹如芦花与明月,都是同一白色,就此以说明见生与无生不即不离之理由。

 

八、名号为体(译自《净土宗大辞典》)

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净土三经及《往生论》之本体。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良忠上人《往生论注记》言:“今经所诠,专在名号故也。所言体者,即是彼佛修生显得三身万德、总别功德,皆是佛体,则以此体,摄在名号。今经宗致,不出此意,故以佛名,以为经体。”

能庄严安乐国之阿弥陀佛所有功德即是佛体,其所有功德摄在于阿弥陀佛之名号中,此是净土三经所说结归之处。

又、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往生论》之体者,《往生论》言:“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此即寿光无量之名义者,名下之义;南无阿弥陀佛之佛名者,义上之名。因此,称名之人,如彼名义,乘第十八、十二、十三等三愿,易得往生阿弥陀佛之安乐国,是《往生论》之宗体。

 

九、“名”与“体”之关系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与阿弥陀佛之佛体,两者有相即不离不二之关系,略作说明。

一,名体相即。“名”者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体”者阿弥陀佛之法体,名所指之实体,“即”者不异。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等同阿弥陀佛之佛体,本身具备阿弥陀佛所有之全德全力,名与体,其作用不异,谓之“名体相即”。

二,名体不离。弥陀名号与弥陀佛体,此名之与体,并非各别,可谓“名外无体,体外无名”,两者关系彼此不离,亦即佛之名号本身,非离佛之实体而孤然别存,故名“名体不离”,亦云“名体相即”“名体不二”。

三,名体不二。佛之实体与佛之名号,如水与冰之不二,此谓“名体不二”。以何而言?谓佛体所有功德能力与名号所具功德能力,完全同一无差别,故言不二。

《往生论注》下卷说明弥陀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之理由而言:

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

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

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

亦如行师对阵,但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

又苦转筋者,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

如斯近事,世间共知,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

《安乐集》第二大门广施问答,亦同此说。

以弥陀佛名即是弥陀佛体故,弥陀佛名本身具备阿弥陀佛所有之全德全力,信而称念,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足众生一切志愿。

《大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普门品》言(意):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免诸灾难,得诸利益。

法然上人依《论注》之意,而提出“万德所归”之“名号观”而言:

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

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

又于〈大原谈义〉言:

至极大乘意者,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

他力难思巧方便,令一称超过众善。

知识广赞,猛火为凉风;

善友教称,金莲如杲日。

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转载)

 

虚云老和尚: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

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因为道德是世上最尊贵的。所以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鬼神和人,各有各的法界,各有所尊,何以诸天鬼神会尊敬人法界呢?本来灵明妙性,不分彼此,同归一体的,因为无明不觉,昧了真源,则有四圣六凡十法界之分。

如果要从迷到悟,返本还原,则各法界的觉悟程度,亦各不相同,人法界中,有觉有不觉,知见有邪有正,诸天鬼神皆然。人法界在六凡中,超过其他五法界,因为六欲天耽爱女色,忘记修行;四禅天单耽禅味,忘其明悟真心之路;四空天则落偏空,忘正知见。

修罗耽嗔,地狱、鬼、畜,苦不堪言,皆无正念,哪能修行。人道苦乐不等,但比他界则易觉悟,能明心见性,超凡入圣。诸天鬼神虽有神通,都尊重有道德的人,其神通福报大小不同,皆慕正道。

元珪禅师在中岳庞坞住茅庵,曾为岳神授戒,如《景德传灯录》所载:一日有异人者,峨冠拎褶而至,从者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

彼曰:“师宁识我那?”

师曰:“我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那?”

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

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及汝乎?苟能坏空及坏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耶?”

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也。”

师曰:“汝既乞戒,即得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

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

师即张座、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

神曰:“谨受教。”

师曰:“汝能不淫乎?”

曰:“亦娶也。”

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盗乎?”

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

师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杀乎?”

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

师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妄乎?”

曰:“我正直,焉能有妄乎?”

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遭酒败乎?”

曰:“能。”

师曰:“如上是谓佛戒也。”

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物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悟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昏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妄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无汝孰为戒哉?”

神曰:“我神通亚佛。”

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

神肃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

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

曰:“不能。”

师曰:“汝能夺地祗融五岳而结四海乎?”

曰:“不能。”

师曰:“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

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

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自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师曰:“无为是,无为是。”

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那?愿随意垂晦。”

师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

神曰:“已闻命矣,然昏夜间,必有喧动,愿师无骇。”

即作礼辞去,师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透迤,如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凌空隐没焉。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栋宇摇荡,宿鸟声喧。

师谓众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矣。”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师谓其徒曰:“吾殁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

观此,岳神虽有神通,还不及有道德的人,这就是德重鬼神钦。没有道德的人,要被鬼神管辖,受其祸害。要有道德,就要明心见性,自然就会感动鬼神了。

古来禅师大德,惊天动地,白鹿衔花,青猿献果,天魔外道,诸仙鬼神,都来归依。如真祖师归依观音,财神归依普贤,洞宾仙师归依黄龙,王灵官归依地藏,文昌归依释迦牟尼佛等等。

所以宋朝仁宗皇帝的《赞僧赋》说:“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白鹿衔花,青猿献果。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岭山川,蒲团暖坐;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饶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生存为人天之师,末后定归于圣果矣。偈曰: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身穿百衲衣,口吃千钟粟。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

这篇赞文,我们要拿它来比照一下,看那一点与我们相应,那一点我们还做不到。如果每句话都与我相符,就能受鬼神尊重,假如“波涛浪起”,而不能“振锡杖以腾空”,无明一起,就闹到天翻地覆,那就惭愧极了。“十大魔军”在般般不如意,种种不现成处能降伏他,则五岳鬼神,天龙八部,都尊敬你了。

南无观世音菩萨

古佛再来

“观世音菩萨,于往劫中,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虽则安住常寂光土,而复垂形实报、方便、同居三土。虽则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则常侍弥陀而复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

正法明如来以悲心无尽,慈誓无穷,故现色身于三土,既为西方弥陀之法王子,接引众生离苦得乐。又于十方世界随机应现,行诸有勉济众生。

有感即赴

《楞严经》开示,观音大士能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成就此胜功德门,印祖言:“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

有求必应

法身大士观世音菩萨,由证得究竟空性,故一切虚空法界无处不在其妙明真心中,“我”即一切,一切即“我”。故众生供养观音菩萨,所结善缘不可思议;又由心所证现量,运无缘慈,显同体悲。故此娑婆国土、乃至十方国土,至诚祈求观音菩萨,皆蒙大士赴感,以智方便行救度。

印祖言:“喻如月丽中天,影现众水。不但江湖河海,各现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无不各各皆现全月。又江湖河海中月,一人观之,则其月与己相对,即百千万人于百千万处观之,亦皆各各与己相对。人若东行,月则随之而东,人若西行,月则随之而西。人若安住不动,月则不离当处。一人乃至百千万人,悉皆如是。菩萨于一念中,遍法界感,遍法界应,感应道交,无少差殊。与此一月普现众水,随人随地各见全月,了无有异。”

“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便令冥显获益”。但如果众生心不至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矣。如“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故有求于观音大士者,当念念存诚,方能感通大士,有善求,得善应。

持名功德

本师释迦尊,知娑婆众生,众苦煎迫,故开示“观世音菩萨”圣号,愿诸佛子,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其名号功德之利,等同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之功德福利。以观音大士,于十方国土中,与娑婆世界因缘,甚深甚深。如《法华经疏》云:“观世音,于此土有缘偏强,是以供养者,福德处多。六十二亿小菩萨,于此土缘弱,是故供养六十二亿,与观世音正等也。”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的母亲又对父亲说:‘我的乳房惶恐不安地跳动,不会是我的儿子有(很)不祥的事情吧?’王随即到盲父母的住所,睒摩迦的父亲那时对他的母亲说:‘我的眼皮跳动,难道是
  • 回忆水果姐人生最黑暗的时光,2017年,她只身来到百老汇,观看了经典音乐剧《致埃文·汉森(Dear Evan Hansen)》并与这首歌产生了强烈共鸣:“我被打
  • 这两年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寻找更优质水果食材分享给大家栖霞红富士其实之前我不明白它为啥那么有名,直到去年我真的深入栖霞山里,才明白它的好吃好多人不知道‍♀️真
  • #歌词美工组[超话]##歌词字幕排版# 歌词排版分享,有几首是之前没发进来的一共10首,都是很好听的歌赐我/刀马(部分)/尔尔/一见钟情/曲终人亦散/坠/预兆(
  •   2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警告說,德國仍處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在一段時間內,形勢仍將非常困難。   美國累計確診866646例 今秋或迎來第二波疫情   據美
  • 那是多么美好的岁月啊,曾经卡扎督姆的王国大门,只需一句“朋友”便可打开,然而那样的时日到底在日益浓重的黑暗中消亡了。空旷的平原上丝毫没有城镇的影子,路上还下起好
  • 世界杯巡礼32强B组:威尔士阵中有“大圣” 一切自然皆有可能2022卡塔尔世界杯欧洲区的最后一张门票,#足球# 被威尔士收入囊中——2022年6月6日,凭借“大
  •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遂至逐境迷情,背常越法,身为罪府,心作冤都……展转报对,循环终天,皆众生妄业所召,自作自受。虽然如此,“而吾一性之真,自然与天地同存,亘
  • 易车研究院院长周丽君向《红周刊》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美且销量增速快速提升,根本原因是我国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即三电,电池、电控、电机,领先国际水平或与国际水
  • 我想上学,维权连载9 (九)8月5日上午,我拨打大理大学监察审计的电话,接电员说我投诉的问题已核实调查,没有发现大理大学附属幼儿园有违规违纪的现象,理由是我并没
  • 生活,积极就是天堂,消极就是地狱。生活,积极就是天堂,消极就是地狱。
  • 作为金刚龙拳马步冲拳的推广者,还是低估了这个能让人精力绝伦气血充盈的练法了!作为金刚龙拳马步冲拳的推广者,还是低估了这个能让人精力绝伦气血充盈的练法了!
  • ②请家中未按期挂表、未按期通气的用户,到服务点进行登记预约。②请家中未按期挂表、未按期通气的用户,到服务点进行登记预约。
  • 这个时间……""夏目,太好了,你没事。""哦田沼,今天怎么没睡醒似的。
  • 施洛贝缇珍珠膏一开始就不是微商品牌它是三甲医院老中医研发的独家配方只是纯粹觉得好用,在朋友圈里分享朋友的信任抱着试试的态度去用由于效果,天然无添加…珍珠膏一传十
  • 每个人都想抄捷径,都想不吃苦就从老师傅那里取得真经,却发现没一条能复制粘贴,才明白没有一个参数不在告诉你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根本不存在放诸四海皆准的范本,而所谓
  • ”各位父母真的学学我爸妈吧,不要鸡娃,Top1属于比较级的最高点山尖能站的人太少爬山过程中吹过的风闻过的花香才是宝贵的#张崇刚[超话]#心是承载梦想的地方,让心
  • 【把实事抓实 把好事办好 银川市2022年民生“十心实事”将提前“交卷”】办好民生实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 #美白护肤# #祛斑淡斑##太原中山生殖医学医院口碑怎么样##男性健康#【专注男性健康20年 太原中山生殖医学医院针对男性问题专业专研 帮助患者有效提高x功能】
  • #王源[超话]# 我在等一个季节,等一个人,等一年盛夏,留恋一番光景,就像留恋一个人。@TFBOYS-王源#王源[超话]#wy#王源新歌海风吹好浪漫# wy#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