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来自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但其实上海人去到中国哪里都谨小慎微,出门不敢说上海话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人“名声不好”,上海人有着排外、小气、装腔作势、上海男人都是小男人、上海女孩物质、上海大妈是可怕的生物等等各种标签。

我先不急着回应和澄清这些标签,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止至2021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57.4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031.99万人。

这份数据将上海的人口分为了有户籍和没有户籍这两类,那我就顺着户籍这个思路来说说我对《上海人》这三个字的理解(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种是老上海人,其中包括上海本地人——崇明、金山、南汇、青浦、奉贤等等(没提到的不要生气),另一部分是往上数三代就来到上海发展的外乡人(苏浙后裔居多)。第二种是通过自身努力在上海扎根的新上海人,且已经获得了上海户籍。第三种呢是正在通过努力想要留在上海,并且想让自己的后代也留在上海的外省市的目前还没有获得户籍的朋友。

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加起来是1457.44万人,那剩下的1031.99万人里面想成为上海人的朋友那就必须在上海落户了。我查了下上海的落户政策,要落户上海主要是应届毕业生积分达标;居住证转本市户口;人才引进落户;科创人才落户;留学生落户;投靠落户这六大类,撇开依亲类型的投靠落户先不谈,其它五类落户途径都需要你是能帮助这座城市发展的人才,这点不难理解,上海的医疗卫生、教育、福利等各种体系都是数一数二的,要维持这样的繁荣自然需要人才,只有不断有高素质人才留下来,上海才会更好,同时给予上海居民的待遇才会更好。

终于成功落户上海了,那自然希望,先不说世世代代留在上海吧,至少下一代也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家立业。

我大一暑假时和我母亲跟团去旅行,大巴上有位祖籍湖南的小学生,他坐我斜后方,一路上跟我聊得很开心,我们全程说着普通话,我就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我是上海人呀,很小的时候就跟爸爸妈妈来上海了,虽然我不会说上海话。现在距离那时候已然过去十多年了,但当时这位小朋友对上海的这份认同感或者归属感至今都让我动容。

上海人不是简单的一张户籍证明,上海是平日里在楼道里见到时一声亲切的”牙叔,侬早”;是三伏天看到环卫工人汗流浃背时递上的一瓶盐汽水;是在疫情期间边说自己的街道发的东西不如别家的但第二天一早又去当志愿者的刀子嘴豆腐心。。。

在我看来不管是新老上海人还是想扎根在上海的外地朋友,如果你打骨子里认可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愿意和这座城市共进退,把这里当做家,有这份归属感那你就是上海人!而那些以蝇营狗苟之姿行着鸡鸣狗盗之事的人,即便你有上海户籍,我们也不欢迎你。

其实最近网上的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一个老生常谈的点子上,上海人排外,上海人歧视外地人。拜托大家,都2022年了上海有将近一半甚至以上都是从全国各地过来的同胞,上海如果真那么不堪那么不友好那留下来的这些人是缺心眼还是怎么滴。

你们口中的上海人排外喜欢叫别人乡下人那真的是在旧上海,别说我们这些年轻人,我父母这代人排外的都很少,上海人排的是那种拎不清的,素质又差的人,不管你是上海的还是哪来的。我打个比方,在你们那儿有个叫二百五的傻缺,专门干些让人很难受的事儿你们怕是也对他没好气吧。

上海是中国最早发展的城市之一,十里洋场霓虹灯下,在接触新鲜事物上不可避免的比其它省份要早,和其它地方的差距拉得也很开,这在8-90年代特别明显,过去的上海人是看不起外地人,别说看不起外地人了,上海还有上只角下只角之分呢。但是现在这种歧视越来越少了,因为上海各个区域都有很好的发展,而且融入到上海的新上海人也越来越多,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来到上海这绝对是好事,这样上海才会越来越好。

回到这次全国网民怼上海的事儿上,我表达下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一直被困在住处所以我也只是看到网传并没有得到核实。
1.有个别街道转卖援助物资,如果属实应该严惩,以儆效尤;
2.不发放物资给外来常住人口,这不合理,应该一视同仁,但是这1032万外来常住人口我认为没拿到的应该是少数,随着援助物资陆续抵沪应该会有所缓解,顺便说一句我一本市户口也没有收到物资,所以这个事情肯定会陆续解决的;
3.外省同胞运送物资来,上海人民没有感谢。
这个也成为大家怼上海人的理由,这我就觉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如果你们要的是一句感谢,我在这里真诚地跟你们说一声感谢。
但最近的上海人,每天就是拿着手机刷各种app买菜,看最新的谣言/辟谣,看最新的感染数字,每天或者每两天做核酸,担惊受怕中照顾自己和身边的人。物资来了没,从哪里来,对于身陷疫情中的我们可能根本刷不到这样的消息。当然现在知道了有来自云南、安徽、江苏等各个地方的援助(没有提到的不要生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真的谢谢你们(作揖)。
4.其它的槽点恕我关心的太少就没办法在这里回应了,我最近在刻意远离网络,我更多时间是在做烘焙、看书写字、抢菜、和家人朋友交流、在家健身,再有就是等待着解封的那天。

和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一样,上海需要的并不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为它带来多少经济利益,它需要的是被生活在这里的人所认同、所爱护。

最后愿每个生活在上海的每个人被温柔以待,也希望你们爱上并深爱这座魔幻的城市。
#上海[超话]##上海疫情##上海##这波新冠疫情还要持续多久##疫情下的上海人生活现状# https://t.cn/R2Wxpw9

一边老美似乎已经结束疫情不知新冠为何物,大家陆陆续续都不戴口罩了
另一边国内的很多同胞因为疫情被封,每天排队做核酸,抢不到菜,甚至失去宠物

说真的让我挺分裂的[裂开][裂开][裂开][裂开]

原来人和人的形态意识可以如此不同,你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你[裂开][裂开][裂开][裂开][裂开]

希望世界和平[心][心][心]

规定和人情起了冲突我们该怎么选!你们怎么看!!!!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邓伦[超话]# 我离你太远 做不了朋友 当不成恋人 我只是你万千粉丝中的一个 我唯一能参与你生命的方式 就是见证你的每一次成长 看着你在舞台上绽放光芒 然后
  • 但是只这么温柔的吃了两口,来了个别的小狗,它就,跑了!是个妹妹,以后就用“她”了。
  • #陆柯燃[超话]#lkr#陆柯燃行走画报# lkr#陆柯燃 the9长腿舞担# 亲爱的小可颂,你最近有没有一个疑惑❓[泪] 超话怎么这么多yxh❓这个帖子我不
  • #三天教授# 早课 钱起《江行无题》 唉呀妈呀,钱大人真能写。 同一主题连写100首,背唐诗的,若能背下这100首来,肯定不是凡人。我写的,悉从百首中随机选来。
  • 2.SS主持 算是一种回归,我们等十二月份的相遇3.迎新晚会盛大且华丽 狂欢之后是落寞4.我又任性了可是我就是这样的呀 哪怕没有结果 我偏是要勉强可能是性格问
  • 他警告说,未来三个月美国将面临疫情以来最糟糕的时刻。截至当地时间18日,美国新冠疫情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5万,这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形容为达到了又一个“令人恐惧的
  • 午饭后诺诺向我介绍奥特曼的知识,可是自己却啥都不懂,诺诺却可以从外形喊出名字、知道它们的必杀技和能力值、各种分级等等,还一直喊着妈妈你看你看就是这个的。午饭后诺
  • 西侧临招商贝肯山项目和泰达MSD,天保金海岸、津滨滨海国际等项目均位于该地块周边。西侧临招商贝肯山项目和泰达MSD,天保金海岸、津滨滨海国际等项目均位于该地块周
  •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93年堂弟溺水去世,家里只有我一个男孩,爷爷也把对我的牵挂,关爱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每次打电话回家,就算他不能动,只要知道是我打来的,他都
  • 不能太负能量,因为你的负能量会传递给别人,别人会受你的影响,大家更帮不了你。呼气,感到我们是安全的,是被守护的,我们和宇宙无限连接在一起。
  • 我知道我们难过的原因,因为我们懂得他的好,所以很害怕最后的结果配不上他的努力他的好,真的很不想他辛苦委屈,但是有时候又很无奈,就像他说的“才华是不能够被自证的”
  • 今天是2020.9.9(爱你爱你久久)留个纪念吧❤️晚安整理了一些关于「易烊千玺的语录」:❶在这个星球上 你很重要 请珍惜你的可贵❷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用一辆火车
  • #每日分享# 逆着死,我在秋天种下树木泥土下的躯体,抬起头请接受一个生者用悲歌和来世忏悔这个星球,苦难与良心一步之遥:生和死是你们塞满了喉咙的哽咽震裂了这个梦想
  • 2022年全球经济迅速回暖,一切慢慢步入和平稳定的发展中......说了这么多也不一定对你的未来有啥帮助,就像有些人懂得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是你没真
  • 朴宝剑说:“想通过作品留下不会再回来的此刻青春”“想和身边重要的人们一起创造更多幸福的回忆。朴宝剑说:“想通过作品留下不会再回来的此刻青春”“想和身边重要的人们
  • 2. 和小宋是疆遇常客了,不知道吃什么就会去他家,点过的菜也没有过踩雷,都挺好吃的!立顿和哆啦A梦的联名太可爱了,还送了一个蓝胖纸马克杯,日常赶作业来一杯[偷乐
  • 也求你保护我们,脱离一切的凶恶,拯救我们得胜一切的试探,每一天都活在你的恩典里。你是我们的主,我们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 被姐妹全程carry的周末#Episode哎啤嗖嘚#行程超满的10月终于过去了,在万圣节当天拉着姐妹一起去抽万圣节盲盒,俩人各自挑挑选选半天,居然同时抽中了远方
  • 开港一年后的今天,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不仅是南沙最具代表性的地标,还融合文旅特色实现转型,成功举办南沙湾区邮轮音乐节,打响了南沙的又一张城市名片。#新闻联播# 【热
  • [鲜花]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合作,解析了绿硫细菌古老光合反应中心的原子空间结构,揭示了独特的色素分子空间排布及能量传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