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无难(三重公案,满口含霜。道什么),
言端语端(鱼行水浊,七花八裂,搽胡也)。
一有多种(分开好,只一般,有什么了期),
二无两般(何堪,四五六七,打葛藤作什么)。
天际日上月下(觌面相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切忌昂头低头),
槛前山深水寒(一死更不再活,还觉寒毛卓竖么)。
髑髅识尽喜何立(棺木里瞠眼,卢行者是它同参),
枯木龙吟销未干(咄,枯木再生花,达磨游东土)。
难、难(邪法难扶,倒一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难说易),
拣择明白君自看(瞎,将谓由别人,赖值自看,不干山僧事)。
雪窦知他落处,所以如此颂“至道无难”,便随后道“言端语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雪窦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似三隅反一。尔且道,什么处是“言端语端”处?为什么“一”却有多种,“二”却无两般?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若透得这两句。所以古人道:“打成一片,依旧见,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作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毕竟怎生得平稳去?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混然自尽,则此四句颂顿绝了也。
雪窦有余才,所以分开结裹算来也。只是头上安头道:“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虽无许多事,天际日上时月便下,槛前山深时水便寒。到这里,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岂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处。
雪窦头上太孤峻生,末后也漏逗不少,若参得透见得彻,自然如醍醐上味相似。若是情解未忘,便见七花八裂,决定不能会如此说话。“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乾。”只这便是交加处。这僧恁么问,赵州恁么答。
州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便问:“既不在明白里,又护惜个什么?”
州云:“我亦不知。”
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
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此是古人问道底公案,雪窦拽来一串穿却,用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今人不会古人意,只管咬言嚼句,有甚了期?若是通方作者,始能辨得这般说话。
不见僧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
严云:“枯木里龙吟。”
僧进问云:“如何是道中人?”
严云:“髑髅里眼睛。”
僧不悟,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霜云:“犹带喜在。”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霜云:“犹带识在。”
僧仍不悟,又举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山云:“血脉不断。”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山云:“干不尽。”
僧云:“什么人得闻?”
山云:“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僧云:“未审龙吟是何章句?”
山云:“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圜悟在评唱里说,雪窦了解这个公案的内涵,所以作了这个颂词来做总结,先说“至道无难”,随后说“言端语端”,这是在举一反三。再说:“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是举三而反一。圜悟说雪窦这个开示是“三重公案”,意思三次被人“拶住”,差点无法脱身。祖师虽然是慈悲为人,但是说的越多反而让人妄生歧义,好比满口含霜吐不出水,说不清道不明。“言端语端”是说大道并不遥远,就在在言语中显现。为什么说“一”却有多种,而“二”无两般呢?因为“一”指的就是众生本有的平等的真如自性,而自性能生万法,所以说“一”有多种。 佛经中的:“真如”、“涅盘”、“法身”、“如来藏”、“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拖死尸者”、“阿赖耶识”、“唯我”、“唯心”等等名称皆是同一物。圜悟著语说:“分几种名称挺好,只有一个法门,什么时候能到达尽头?”“二无两般”的“二”指的是“真”“俗”二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学佛就是要从世俗而入胜义。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如自性。迷悟皆在一念,圣凡同属一体,此乃一切法无二相也。“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不具眼”,就是不具备看透实相的法眼。一个没有开眼的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摸索呢?如果能悟透“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两句话,自然就知道方向了。所以古人说:“打成一片,依旧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长是长,见短是短。见天是天,见地是地。”去掉情识计较,将万事万物蕴含的禅理看作浑然一体,这样打成一片之后,对于山水天地的名称名相也不再执著了。苏东坡有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把“天”叫做“地”,把“地”叫做“天”,也很平常。佛经云:“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名字怎样称呼并不影响事物的实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心地上平稳?其实很简单,就像“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是很正常的自然景观。面对这一切自然现象,只需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无可计较,没有分别。对表相的执著和烦恼也就消失了,那么这四句颂词所说的涵义就透彻了。

雪窦才华横溢,所以他分开用几种比喻来表述意境,但是这也属于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其实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因为天上太阳升起时,月亮自然就下去了。窗前山色变深沉时,山水自然也变得寒凉。到了这种境地,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这不就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吗?

雪窦这则颂词一开头就写得很深奥,所谓曲高和寡,所以到后面又透漏一些玄机,松开一些口子。如果学人能参的透彻,就像品尝醍醐美味一样,如果还在用平常情理去计较,那就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了,必然不能领会这些话的奥妙了。“骷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骷髅识尽喜从何来?有喜悦那就是还有意识分别。枯木里有龙吟之声,说明还没有销蚀干净。这两句又是另一件公案了,雪窦把另一件公案和本公案交织起来深入阐释这个“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与石霜、曹山二位禅师的开示交加起来,便禅味十足,风光无尽了。如今的人不懂得古人的意境,只知道咬文嚼字,什么时候才能明心见性呢?如果是一个开悟的大禅师,自然一看就明白这句话的奥妙。

从前有一个参学的僧人去参香严禅师,他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这个问题就像梁武帝的“什么是圣谛第一义”一样,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来表达的义理。香严回答:“枯木里龙吟”学僧又问:“如何是道中人?怎么样才算是入道了,才算是开悟的人呢?香严回答:“髑髅里眼睛。”“枯木里龙吟”指的是灭绝一切妄想,参禅参到犹如枯木一般死寂时,依然能听见龙吟一般美妙的声音,犹如枯木逢春,真心的妙用显现了。而“髑髅里眼睛”,指的是断除情识分别之人就像一具髑髅一样死寂,但此时眼识依然能起到觉知作用。香严的意思是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的自性妙用,“枯木里龙吟”和“髑髅里眼睛”都是象征死中得活。大死之人才能够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就是凡夫了。

这两句莫名其妙的回答让这位僧人实在不解,他又去参石霜禅师。还算他有点小聪明,他直接把香严的答案拿来问石霜。他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回答:“犹带喜在。”就是说最初悟入时心中有一种得法的喜悦感。学僧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石霜回答:“犹带识在。”意思是此时情识还可以起妙用。

石霜几乎将香严的答案点透了,但是这个僧人依然没有领会其中的含义。他又去参曹山禅师。他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曹山回答:“血脉不断。”他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曹山回答:“干不尽。”这里“血脉不断”和“干不尽”指的是众生的见闻觉知和本自具有的自性丝丝缕缕生机不断。僧人又继续问:“什么人能够听见枯木里龙吟之声啊?”曹山回答:“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就是说天底下所有人都能听见。这个僧人又继续问:“未审龙吟是何章句?”不知道这个龙吟的声音有什么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曹山回答:“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意思不知道什么出处,我只知道听见这个声音的人都已经死了!”“闻者皆丧”大禅师的答案往往就是这样不同寻常,振聋发聩。“闻者皆丧”指的是身心脱落,实证“无我”,“我”不存在了,自然也没人能听见龙吟声了。

复又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雪窦可谓大有手脚,一时与尔交加颂出。然虽如是,都无两般。雪窦末后有为人处,更道:“难、难。”只这“难”、“难”,也须透过始得。何故?百丈道“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雪窦凡是一拈一掇,到末后须归自己。且道,什么处是雪窦为人处?“拣择明白君自看”,既是打葛藤颂了,因何却道?君自看?好彩教尔自看,且道,意落在什么处?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
雪窦又写了四句颂词,将香严的“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作了一番阐释和总结。“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在枯木里能听见龙吟声那才是真正的见道了。骷髅里面的情识分别都断尽了,真正的法眼才能起到妙用。“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百丈祖师提倡“从浊辩清”,“浊法”指的是贪嗔爱取等行为方式,“清法”指的是菩提涅槃解脱等行为方式。当“喜识”都断尽了也不存在有一法可得了,身在其中的人还怎么去从“浊法”中辨别“清法”呢?烦恼即菩提,哪有浊清之分呢?

雪窦真是个有好手段的人,一时间把公案的奥妙之处都写在了颂词之中。但是最后提到为人处,雪窦也说“难,难。”“难、难”就是难上加难。“为人处”指的是禅师接引他人入道的手段。前面雪窦说“至道无难”,这里雪窦又把自己前面的话给推翻,“无难”变成“难、难”,但就这“难”字,也需要开悟的人才能领会。为什么?百丈祖师曾说过:“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就像雪窦在拈古颂古时,到最后也都要化为己用。你说,雪窦接引徒众的家风是什么?“拣择明白君自看”,是“拣择”是“明白”你自己看。为什么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又要你自己看?幸好是叫你自己看,不然又陷入执著。你且说雪窦的用意是什么?“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山僧”是圜悟对自己的谦称,别说你们领会不了,就是我圜悟在场,也无法领会。圜悟真的领会不了吗?实际上他和雪窦一样用心良苦。他们都担心后人粘滞在颂词和言语上,形成新的执著。所以雪窦要大家自己看,启发学人自证自悟。就像百丈祖师提倡的“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一切的理论,包括山河大地间蕴含的禅意都要归于自性之中,禅者要着重开发自身的直觉智慧,回归自性,而不是迷着公案,拘泥文字。陷于知解和妄念的窟穴中不能自拔,不能独立地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这就是雪窦的家风,也是圜悟的心迹。

——选自刘松林居士《碧岩探骊》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第十章

明白四达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③,能无疵乎?爱民治国,
能无知乎?天门开阖④,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⑤?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
侍,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⑦。
【注释】
①营魄:即魂魄。魂属灵,魄属血,在此连用,指灵肉相连。抱一:合抱为一。②专气:志气专一。致柔:调合
到柔和的境地。③涤除:清除。玄览:形容心地如宽广的明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览,镜子。④天门:
这里指耳目口鼻等感官。阖(hé):关闭。⑤无为:即不用智谋。知,作“智”讲。⑥生之畜之:使它生,使它
繁殖。⑦玄德:极大极深远的德。
【译文】
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吗?洗尽思
想上的尘垢,能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吗?热爱百姓,按照道的法则来治国,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口鼻自然地开闭,呼吸吐纳,能绵绵细静地雌守吗?通达四方,能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己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
最高深的“德”。

解析】
本章是讲修道育朴的方法和过程,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并透过六个问句,把道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作了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要求。从字面上看,每句的后半句,似乎都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认为,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保持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淡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提高自身修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爱民治国”。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大自然的精品”、“造物主的杰作”、“万物之灵长”,主要就是因为人类拥有精神和意志,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样一来,人类对周围的事物便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人的主观意识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能动作用,并通过这种主观对客观的思索,以自己的喜好标注,来改造周围的世界。然而,人的灵魂和意识所能发挥的作用,华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难免会犯错,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人们也常常因此而懊悔和痛苦。应当说,拥有情感体验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人和其他生物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原因在哪里?其他生物为什么没有痛苦和烦恼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灵魂是长翅膀的,它总能飞跃到梦想中的高度,与之相比,人们的肉体则显得比较笨重,它无法和灵魂一起飞翔,于是出现了灵魂在
处、肉体在一处的情况;人们也可以把灵魂比喻成理想,将肉体比喻成现实,事实上,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很远的距离,而且美丽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会变得不堪一击。理想和现实常常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因而会令人们痛苦、无奈和仿徨。其实,人之所以有痛苦、懊悔的情感体验,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当我们的情感需求和自身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迷茫和失落,困惑和伤怀,这种情感获得的根源还在于人的肉体和灵魂的不统
:一。而其他生物则不同,它们的身体和心理是合一的,它们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精神体系,
也不会独立思考,也无法进行意识判断,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不会敏感,因而也不会感到失落或痛苦。可我们人类,经常用“庸人自扰”来形容无端的痛苦和烦恼。因为平庸,所以会无端地感到痛苦,无端其实是有端,只是这个端微乎其微、不值得去计较罢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不被琐事所困扰呢?说白了,能不被平凡琐事所困扰者,世上只有两种人,一是圣人,一是婴孩。婴孩不谙世事,万事皆清,头脑混沌,不知何物为何物,也不知何事为何事,只知饿了吃,困就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当然不会有烦恼和痛苦,因为他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
而圣人也不是天生的,他也必然经过了庸人的阶段,也感受过痛苦和烦恼的滋味,但他不想让自己再受煎熬,就明智地选择了和“大道”同步:做到了灵魂和肉体的高度和谐统一,
做到了“专气致柔”如婴孩,做到了心境明净无瑕疵,做到了不受知识的局限而透悟真理的品性。
“专气致柔”
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元气凝聚起来。如果我们能够聚集自己体内精气而长久保持婴儿般的柔软体态,就能长盛不衰。我们必须经过心灵的活动才能达到精神和元气相合,心灵就像一面镜子,宇宙万象通过镜面尽览无余,镜面必须经常擦洗,去其污垢才能明察世间百态。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像婴儿一样无欲无为,顺应自然本性,而不加任何人为的因素,只有无为而治,才是真治。采取强硬措施不但不利于安定民心,反而会导致天下大
乱。所以,要顺应百姓自身的自然规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当一个人心性豁达,彻底觉悟的时候,一切顺应自然,顺应规律,这就是
“玄德”。就像宇宙一样有深邃的内涵,包容一切,而且自己不去主宰别人,这才是老子专气致柔的精髓所在。 https://t.cn/R2WxOVh

一念之间

愛如果可以分,一份爱就会分成二半,四半,八半,十六半,三十二半,六十四半,一百二十八半,二百五十六半,无止境的分下去……

如果愛是一个人,人会从一心一意的一个大爱的人,分成二个人,四个人,八个人,十六个人,三十二个人,六十四个人,一百二十八个人,二百五十六个人,再无止境的分下去……

一个人是个体,二个人是家庭,人再多是个家族,家族再大就各自称王,再发展,王就画分彊界,圈地为国,最早神与人同在,人听命于天,叫天命难违,国王也自称为神的儿子,为天子,后来天地绝通,人神才分离,国王为了自己的地位与权力,就会告诉国民,我们没有祖先,我们是猴子进化来的,不要去想祖先,祖先是愚蠢的动物,以前的祖先是封建迷信的,他们钻木取火,茹毛饮血,把祖先描述的愚昧无知,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愚弄控制国民。世界四大文明三个己断,唯一没断的文明是华夏文明,因为华夏文明一直保留着孝道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胸怀有多大,他就可以回到哪个层面上来,当下为凡夫俗子,肉眼凡胎,如果一念回到族长治之时,人心马上会达到家族的境界,人类一家,相亲相爱,如果再有一念回到一个人的境界之时,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法界众生皆为我体。神、诸神、凡人无非是心的境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由道生,一切是道,道是一切。人类命运共同体,谁能离道独活?牵一发而动全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意识、魄、魂、心神,物质、后天之气、先天一炁,众生、鬼魂、凡夫、诸神、神。人看天为宇宙,神说宇宙吾心,今天心为念,当下之心决定了你的境界,心决定境,唯心,境随心转,心有多大,舞台即有多大,心到即到。心随境转是凡人,唯物,开豪车,住豪宅就自认为自已是高档人了,昨天还是个特困户呢?今天摇身一变,成了名人,开豪车,住豪宅,出入有保安开道,这种人就是心随境转。心与境因人而异,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世界上有鬼吗?世界上有神吗?我只知道有人,我没有见过鬼神?我说:世界上有鬼,世界上有神,就是没有人。天,道,祖先就是神,一有妄念变为鬼魂,鬼披人皮,皮称为人,人指的是肉皮,也是肉身,因为《礼记•礼运》说,夫人者,聚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秀气也,如果肉身之中没有鬼神,人只是一个人形的肉体,叫尸体。

尸体非是人

人应有灵魂

魂指的是鬼

灵指的是神

世界上没有鬼神,何来的人?凡人肉眼凡胎,怎么可能见到鬼神?人的肉眼,只能看到低频的物质,怎么可能见到高频率的鬼神?看不到是人功能退化了,如花眼、近视眼,世界没有变,是你自己的功能退化性的改变,如果看不见神,牛郎怎么能娶天仙?董永也无法与七仙女把家还。如果古人看不到蛇精?如何能有白蛇传?如果见不到鬼,宁采臣怎么爱的小倩?封神演义告诉了世界,人神精怪各回各界,天地绝通,人才从根达亚文明,失去了第三只眼,人类的松果体退化关闭,不在有望的功能。人类从一个神,到诸神,再坠落到不神了的人,从个体,到集体,再到自立为王国的集体。宇宙大爆炸一定是从无到有的,一定是从光到能量,能量外形成了物质,最后能量突破了物质才叫爆炸,形成了今天的宇宙,人体何常不是这样?物质的肉体躯壳内是能量,能量之源为光,物质,能量,光,精气神,凡夫俗子,诸神,神,你一念定在哪里?你是谁?凡夫俗子是个体?是诸神为集体,是神?为总体,本体。

凡夫圣人一念间

德爱大小随心转

小人小心爱自己

慈悲大爱可回天

凡夫俗子重物欲

圣人在道不在凡

凡圣只指当下心

神鬼只在一念间



中毉大夫 https://t.cn/R2Wxon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愿岁月温柔待你很开心你能来,不遗憾你走开——卢思浩今天搬砖不狠,明天工资不稳。1.真正的爱是勇敢 是坚持到苦尽甘来2.成为你练爱途中的牺牲品是我最委屈的一件事3
  • (精美照片请转至朋友圈)下面是一些废话1️⃣上个月收到一个新的保温杯还没开始用昨天就把用了6年的水杯忘在去重庆的飞机上了有点子舍不得虽然漆已经掉了一半了但是曾经
  • …………2期、待ってます✨️じゃあまたねご自愛ください!
  • 正所谓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而且又最有能力最多金的一位男人,就知道这女人多有能力多漂亮了,所以只能说能力加美貌决定一切而马斯克倒也不用多么的在意,现在的艾
  • 据说那是在为中粮的管理层做培训时,当写到白板下面时,刚刚到任的新董事长宁高宁跪在地上接着写,行为自然。早年间,国资委去考察,随便找一个员工,感觉“说上三句话就知
  • #patrick's moment##斜杠824的自留地# If you always stay at the same place somewhere I
  • 今日感悟,来自315消费者日的灵感:曾经我加入米菲平台是因为产品,因为自己宝宝用的好,加入会员自用省钱,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也感恩同行的人,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
  • 他的财富足够买11艘泰坦尼克号,甚至大副以军人的身份命令他上救生艇,他都没有选择求生。船长和船员知道了阿斯德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纽约的债券市场
  • 这些人里99%都可能不会再相遇,但他们以各自的能力和角色为我的家留下了印记是不同寻常的一段经历,以后希望有机会把它好好翻记出来那么再见,晚安——你好,晚安#品读
  • 其实,这里现在还没有商业化,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原乡,如果来古村旅行观光,还是尽量不要打扰当地人的节奏,大家都忙着,也没有导游导购之类,甚至导引牌都还没有,反正路
  • p5今天化滴眉毛尊滴很满意就是说[舔屏][舔屏][舔屏]ps.今天晚上和某人把话说明白了,虽然过程很痛苦,但至少有些烦恼也少了,可能这就是恋爱之中必经的磨合过程
  • 而且呢,更虐的点在于,前三部电影里面非常凸显主角去世的老婆留下的照片,影像之类的作用,主角拼一口气鲨遍所有人的意义就是带着老婆的回忆活下去,如果说是 高 台 桌
  • “关于Blessed-Cursed,当我们在舞台上表演时,我们穿着街头和old school风格的衣服”成训在谈到他们今年早些时候的回归时说道。在演唱会上,EN
  • 即时效果:患者感觉左手小指、无名指有股暖流通过,皮温接近正常,小指和无名指的尺侧半有轻微的知觉,活动较治疗前灵活6股出现曙光初现反转信号! 我整理了符合曙光初
  • 接下来的五天采集核酸过程中,我们白天黑夜地干着,大家都很辛苦,而且到了第二、三天的时候离石天气突然骤降,一同来的院领导为大家准备了保暖的衣物,让我很暖心,感受到
  • #假面骑士Revice[超话]# Vシネ魔 Vシネ『#仮面ライダーリバイス』 ゲスト&ストーリー解禁だマ✨ ヒロミを治療する科学者・市村役に #高橋良輔 謎の
  • #广州周边游##带着微博去旅行##Somerby夏日纷# 韶关红叶世界~八万多棵枫树开始变红,美哭了!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咨询电话:021-59338028【#青岛
  • 孩子太遭罪了,让人看着就心疼罚站5分钟可以,但是绝对不能殴打孩子,老师自己也是家长,请有点同理心,请善待孩子。孩子太遭罪了,让人看着就心疼罚站5分钟可以,但是绝
  • 》里,演员王瑞昌饰演的林声,靠着一句“看到你的那一刻我连我俩的cp名都取好了”在B站获得近百万播放量,可《原来是老师啊!》里,演员王瑞昌饰演的林声,靠着一句“看
  • 耄耋之年之年的她总能看到那弯着腰的背影,也都怪那岁月开始小跑了,尽管在众多同龄人中身体还是耐得住的,但毕竟我们无法停滞,她种菜时摔了……医生的选择就摆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