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集群优势带动项目建设大跨越大提升,南召——“中国钙都”全链发展】#南阳[超话]##春涌南阳 社长(总编)访项目看变化# 一条条大道笔直开阔,两旁辛夷花迎风绽放;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整齐有序,以产业集群优势带动“中国钙都”阔步迈向未来……

阳春三月,走进南召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处处升腾着大干快上、争先跨越的勃勃生机。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碳酸钙基地,该县锚定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集中全县资源和力量,奋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钙都”。

“钙都”产品填补空白

石头能做成既结实又带有弹性的管道吗?在位于南召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省禹塑管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只见数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运行,挤塑机的输出端源源不断地“吐”出长长的管道。而这些看似塑料的管道,其原料竟然是比面粉还细的“石头粉”(碳酸钙)。

该公司是一家集高分子材料及管道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安装、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依托南召的方解石资源优势,利用鑫泰钙业自主研发的超微细碳酸钙产品优势,进一步拉长产业链。

其用碳酸钙产品生产的塑管抗冲击、耐老化、强度高,而且绿色环保。“我们开发的特大型给水管道、钢带缠绕管排水管道、内肋管排污管道及MPP电力管等四大系列产品,不仅填补我市空白,在我省也属于领先产品。”公司总经理刘武营自豪地说。

据了解,禹塑管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产品共有8大系列100余种,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利两亿元。而该项目只是南召县打造“中国钙都”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中的一环。

南召县是我国中部最大的碳酸钙矿产基地,境内方解石矿储量约10亿吨,其中碳酸钙含量95%以上,白度在92%以上。以碳酸钙为主的绿色建材产业是该县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该县碳酸钙新型建材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链条。上游是方解石矿石资源的供应,中游主要是活性碳酸钙、纳米级碳酸钙、普通碳酸钙、食品级碳酸钙、氧化钙等粉体的生产,下游是造纸、油漆涂料、填充母粒、建材等产品的生产。为进一步完善壮大碳酸钙产业链条,提升碳酸钙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碳酸钙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南召县专门出台了推进碳酸钙产业链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绘制碳酸钙产业链图谱,明晰发展路径,并实施新型建材产业“链长制”,先后签约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型项目。

随着一系列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今年底该县新型建材产业有望实现百亿元产值目标。

跨国集团落户园区

“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南召,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辛夷之乡”“玉兰之乡”“柞蚕之乡”。

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碳酸钙产业也曾存在诸多问题:资源无序开采,企业无序竞争,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高污染,低效益……

而如今,该县探索资源生态化开发之路,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增值,逐步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出售原材料向销售终端产品、分散生产向集约发展转变,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劈山填壑、筑路建厂,一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在荒山丘陵上拔地而起,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昔日贫瘠的荒山正在变为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立邦集团是跨国集团,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涂料制造商,始终以高科技、高品质、绿色发展为目标。该集团经过对多个投资区域的研究论证,最终将“立邦新型材料中原区域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在南召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这是一家按照“智能制造工业4.0”理念打造的数字化绿色环保标杆工厂。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分3期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利税1亿元。一期项目去年8月投产试运行,二期项目也已开建。

“我们目前主要生产工程涂料及干粉砂浆系列产品,在这里投资建厂,看中的就是南召丰富的碳酸钙矿产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立邦新型材料(河南)有限公司厂长徐晓山说。

记者沿着该公司参观廊道从办公区一路走到生产区。宽敞明亮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运行。从原料进入到生产加工,然后到成品出来,全程闭环管理,甚至最后的包装也是由机器人完成的,整个车间干干净净。这些新型建材产品的主要原料,就是碳酸钙粉。

南召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张先明告诉记者,依托以碳酸钙为主的绿色新型建材产业,该县先后引进了以立邦为代表的大型环保建材企业22 家,形成了以矿山开采、粉体加工和建材、管材、涂料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优势。立邦项目的落户,对于南召县加快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碳酸钙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建设“中国钙都”,具有重大意义。立邦(河南)一期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能进一步拉长、拉宽、拉粗该县的碳酸钙产业链条,还将对提高该县绿色建材产业的知名度、壮大产业集群、扩大对外开放,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三帮一保” 护航发展

“在南召建工厂是最快的!立邦一期项目从进场施工到落成开业,仅用了10个月时间,开创了行业内建厂速度的先河。”采访中,徐晓山对南召县的营商环境赞叹不已。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的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南召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为基、企业为根、项目为王、转型为纲、创新为要”的总体思路,克服多重挑战,破解发展瓶颈,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该县创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平台,优化营商环境,以产业集群优势带动项目建设大发展。

在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南召大力推行“三帮一保”制度,即“帮助企业办理手续证照、帮助企业破解要素制约、帮助企业开拓产品市场、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为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项目落地南召后,由开发区管委会和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及项目引进单位全程代办各项手续,使入驻项目与职能部门零接触。项目建设过程中,由土地所属乡镇负责项目土地征用和施工环境协调工作,确保项目入驻、建设、生产、经营零障碍、零干扰。该县定期组织金融机构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企业开拓产品市场。为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该县实行重点项目“三级联包”制度。分包责任人每天下工地到企业,及时收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汇报分包领导协调解决;分包领导解决不了的,由工信部门统一收集,报县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凡入驻开发区的重点企业每月可享受生产运行25个“宁静日”,即每月的1日至25日,除环保、安监部门例行检查外,任何部门不得对重点企业和项目进行检查,特殊情况要履行报批手续。

项目、资本和人才就像天上的“候鸟”,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就主动飞向哪里。而“候鸟”,更会反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立足良好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基础,加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钙都”碳酸钙产业链不断拉长拉粗拉宽,到“十四五”末,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南召,正朝着这一目标坚定前行。(记者 蔡 凯 姜明安 郝春城)#高质量发展•南阳更出彩##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苹果造车被曝“熄火” 我国自动驾驶探索加大“油门”

  一直谋求跨界造车,却尚未公布实质进展的苹果汽车,最近饱受关注。

  “苹果Apple Car项目团队已经解散一段时间,如果想在2025年量产Apple Car,苹果需要在3—6个月内进行团队重组”。近日,一位知名证券分析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这条信息令人再次将目光聚焦苹果汽车。

  此前,海外媒体曾曝光了一组苹果汽车首款车型的假想图。新车定位为SUV,将搭载一系列智能配置,并可达到L5级自动驾驶水平。

  虽然苹果公司从未主动官宣自己要造一款什么车,但“染指”L5级自动驾驶的消息,还是令网友大为期待。如今团队被曝解散,令众多汽车发烧友迷茫,连具备顶流研发实力的苹果都退出战场,那么,L5级自动驾驶到底是有多难?

  场景不同,需要的自动驾驶等级不同

  汽车驾驶自动化作为全球汽车技术及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正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以及顺畅的出行方式与物流解决方案。同时,汽车及相关产业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慧城市与交通等的深度融合,也正在重塑这一产业的生态体系和价值链体系。

  如何理解自动驾驶,在各国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中,可见一斑。

  2013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率先提出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无自动化、特定功能自动化、组合功能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共5个等级。

  德国联邦交通研究所根据研究,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仅驾驶员、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以及完全自动驾驶共5个等级。2021年12月,德国向奔驰公司颁发了全球首张L3级自动驾驶牌照,这是德国于2017年修改《道路交通法》并认可了3级系统的合法地位后,首次颁发针对该系统的牌照。

  我国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根据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设计运行范围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成0级至5级。

  其中0级为应急辅助,1级为部分驾驶辅助,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

  “从L0到L5,每级之间可以从人工驾驶参与的程度看出差别,不同的场景,需要的自动驾驶等级也不同。有的场景不需要人工驾驶,就可以采用自动驾驶。”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殷国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一些矿区、港口货运码头、园区,由于作业环境安全、封闭、可控,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驾驶。但对于场景复杂,交通信号密集,人流如织的闹市区,想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仍有很大挑战。

  多地试水,自动驾驶迈入商业化

  如今,行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你可能随时会与自动驾驶出租车不期而遇。在手机App下单,一键呼叫自动驾驶出租车,出租车便会达到乘客设置好的地点,乘客上车后输入手机后4位尾号,并选择开启行程,车辆便起步驶向目的地。

  2021年11月25日,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正式启动,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许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其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60平方公里范围,投入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

  捕捉自动驾驶行业先机的不止北京。目前,上海、广州、长沙、沧州等多地已经开放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上海嘉定、临港、奉贤、金桥4个测试区开放了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53条,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江苏无锡将常态化运营3条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事故责任认定等领域,开展法制化探索;广州启动智能网联汽车与人类驾驶汽车混行试点……

  在各地纷纷试水自动驾驶的背后,是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技术标准制定、准入管理等方面的齐头并进。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目前我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基础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的联合攻关,搭建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大力部署5G通信设备、路侧联网设备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车载联网终端装车应用规模。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已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十四五”标准体系,发布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汽车信息安全等多项标准,申请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立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协调,2021年提交技术提案50多项,整体工作进度与国际保持同步。

  目前,我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搭载率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搭载率超过30%;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规级激光雷达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开放测试区域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发放道路测试牌照800多张,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型港口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占比达50%。

  技术迭代,其他相关问题需同步跟进

  “从全球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在自动驾驶产业基础、政策力度、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有不错的积累,且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智能网联、信息安全、云控平台、编队技术等领域,都与世界各国齐头并进。”殷国栋说。

  不过,在殷国栋看来,如果想在没有人工驾驶参与、没有设计运行范围限制的条件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至少在车辆的感知、决策、执行系统等方面还需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

  “L5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和在混合交通下的驾驶安全。”殷国栋解释,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追求的响应速度在秒级以下,感知系统要能快速实时地处理复杂的天气、道路、移动物体等信息。

  “现在感知的难点在于场景不够丰富,需要建立一个场景模型库来训练汽车的感知系统,让它能够在各种复杂的行驶场景中都能做出精准判断,例如在闹市区,有人横穿马路,宠物突然冲过来,周围车辆突然变道时该怎么处理等。”

  决策系统则要根据高精度地图精准定位,对行车路线进行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并根据路况情况随时调整,这涉及5G、北斗导航、车路协同、与交通信号灯的交互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决策系统要解决在信号微弱的情况下如何辅助定位这个问题,例如过隧道、山洞,或者穿行在高楼大厦间,信号被阻隔时该怎么判断,车距最大误差要能定位到毫米级。”殷国栋说。

  “而执行系统最关键的是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其中转向灵敏度要提高,要符合自动驾驶的快速响应速度。而自动驾驶汽车基本都是基于纯电动汽车来设计的,所以轮毂电机驱动的底盘系统更能确保车辆的快速响应、精准制动,满足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精确需求。”他坦言,这意味着汽车的底盘系统要重构,包括转向、制动、驱动以及悬架系统都要重新设计,也就是现在科研和市场追求的智能底盘系统,可自主适应传感、决策的需求,以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等级。

  在殷国栋看来,与技术迭代需齐头并进的是,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还需要法律依据、厘清交通事故权责等问题。

  中国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何时能梦想照进现实?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制定的路线图,到2025年,我国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要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要实现规模化应用。

  “自动驾驶代表着人类对驾驶体验的高级追求,虽然目前还存在技术瓶颈,但未来可期。”殷国栋说。

  来源:科技日报

【抓项目 强引擎 #西安高新区点燃产业发展新动能#】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四个高新”建设的动力源,其中,产业类项目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陕西聚全省之力打造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大背景下,一年来,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延续稳中有进态势,“经济强、产业强、企业强”的基础更加稳固、优势更加凸显,“实力高新”建设稳健起步。

逐梦新征程,奋进向未来。2022年,在“四个高新”提速建设的关键之年,西安高新区共谋划总投资超1.2万亿元的537个重点项目。目前,全区上下正在以奔跑的状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尤其是产业类项目的加速推进,为“四个高新”提速建设积蓄了强劲动能。

政策赋能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始终坚持紧盯核心技术、聚焦实体经济、营造创新生态,着力打造硬科技策源地、聚集地和示范区。

发布《“科创高新”建设方案》,每年设立9亿元专项资金,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加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等,开创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目前,首批科创政策兑现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支持企业达4032家,奖补金额超5亿元。

发布的《西安高新区关于建设“四个高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的实施意见》更是提出,将着力打造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生态高质构建、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科创高新”。与之对应的《“科创高新”建设方案》,覆盖科技创新的整个周期制定了10项重点任务,围绕着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等方面,为科技企业成长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不断放大政策支持的作用,西安高新区还抢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建设机遇,持续为科技创新搭建最优平台。目前已建成投用的西安科创基金园(丝路西安前海园)将充分发挥金融资源优势,为大众创业、科技创新提供“产业发展+政策研究+金融创新+风险监管+投资服务”全链条服务;部分建成并投用的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西安电子谷核心区)作为丝路科学城“一城三区十组团”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区,将为打造新一代半导体产业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撑……

优质平台搭建、强力政策支持,为区域市场主体发展注入强心剂。数据显示,2021年,西安高新区8家企业接连上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13家,总量达到387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型企业3207家,增长均超过30%。

项目带动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西安高新区开工重点项目149个,集中竣工投产项目46个。其中,产业项目开竣工项目占比均超过了58%。产业项目的开竣工、投产,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

2022年,西安高新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共谋划“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即“四个高新”)项目537个,总投资达12440亿元,有力推动“四个高新”建设跑出“加速度”。

近日,记者来到高新区部分重点项目现场了解建设情况,这些项目将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凝聚新的力量。

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丝路西安前海园)位于西安高新丝路科学城核心中央创新区,作为深圳“前海模式”在内地复制的首个样本,和发挥前海“服务内地”作用的重要空间载体,园区将导入前海改革开放政策和创新机制优势,积极发挥前海金融特色,链接前海金融创新的强大动能,激活西安高新区硬科技的独特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软硬环境,全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集群化的金融生态和资源共享的金融创新高地,为高新区科技与金融互乘放大、赋能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助推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和西部创新高地建设,园区整体发展目标将引入不少于130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且基金管理规模不少于600亿元,不少于10家供应链金融持牌机构等入驻园区。

围绕聚集金融总部企业、重点发展创新金融产业、着力布局金融科技产业三大任务,园区致力成为立足桥头、携手前海、联通国际、服务丝路的“一带一路”金融开放平台,构建“科技+金融”发展体系。

在西太路、终南大道西南角,秦创原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西安电子谷核心区)项目已经形成规模。据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于2019年9月开工,目前,国家电子实验园A区11栋楼已经投用,另有19栋楼已经封顶,剩余13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整体项目将于今年全面建成。秦创原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西安电子谷核心区)项目是西安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地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平台,项目总投资88亿元,将建设集成电路企业总部、人工智能园、工业互联网园、国家电子实验园,未来这里将聚集600家企业,带动3万人就业,成为秦创原电子信息产业转化的重要承载地。

目前,国家电子实验园已于2021年7月建成投用,同步开展专业化招商,北京奕斯伟计算(独角兽企业)、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陕西省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等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签约入驻。

另外,还有总投资8.3亿元的秦创原·太周创新产业园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用,并有陕西绿控传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信渝丰镐实业有限公司、西安中正精益钢结构有限公司等多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

未来,该产业园将紧盯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目标,围绕省、市、区决策部署,着力引进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通过创新驱动,助力区域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四个高新”提速建设的关键一年,西安高新区将以“追光赶月、自我超越”的奋进姿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以更高的标准、更强的担当、更大的作为和更好的项目,奋力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全力推进“四个高新”建设,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男子称因感染艾滋遭拒诊 医院称未设院感科怕消毒疏漏
  • 快船火箭冲突,赛后保罗哈登阿里扎格林闯快船更衣室对峙小里弗斯
  • 业主同时约16家公司量房 90平房间站了近40人
  • 输液瓶里打脏水,致奶奶生命垂危:熊孩子缺的不是心眼,是家教!
  • 盗取比特币被刑拘,国外小哥的做法值得称赞
  • 多地袭警辱警事件 公安部表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 民营医院让老人住院1周只收100元,秀山人你信吗?
  • 警惕!“超级细菌”开始横行,我们必将为无知付出代价
  • 阿里挖矿平台上线? 阿里云深夜发声明辟谣
  • 李冰冰直播玩蜘蛛,陈伟霆女友遭网友攻击!
  • 实拍:沧州马戏团排练出意外!狮子发狂撕咬白马不放…
  • 小红莓主唱辞世,我们听打口碟的青春也一去不回
  • 住房供地政府不再垄断?对房价有没影响?丨楼市大脑No.267
  • 特朗普酒店遭投影:“这里才是粪坑!”
  • 男神女友不容易做,陈伟霆女友遭到攻击
  • 疑嫌上菜慢,3名男子拿菜刀将女店主按地上暴打
  • 日本LED眼睫毛问世 不需要电池和电线就能发光
  • 女博士被骗85万,称泡在实验室十年从不看朋友圈
  • 雪乡导游强售套票,女游客被打,频发的宰客事件事出何由?
  • 夏威夷误报导弹预警,美国土安全部长要求纠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