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印顺导师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此說觀自在菩薩所修的法門。智慧,是甚深的。深淺本是相對的,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此處所說的深,專指體驗第一義空的智慧,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得到的,故名為深。《般若經》裡,弟子問佛:深奧是何義?佛答以:『空是其義,無相、無願、不生不滅是其義』。這空無相無
願──即空性,不是一般人所能了達的,所以極為深奧。《十二門論》也說:

『大分深義,所謂空也』。

  能「照見五蘊皆空」的,即是甚深般若慧。般若的悟見真理,如火光的照顯暗室,眼睛的能見眾色一樣。五蘊,是物質精神的一切,能於此五類法洞見其空,即是見到一切法空。有的譯本,在五蘊下加個「等」字,即等於下文所要講的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緣起等。空性,是要在具體的事實上去悟解,依有明空,空依有顯,若離開了具體存的事物,也不知什麼是空了。所以佛經明空,總是帶著具體的事實的,如說五蘊空,十二處空等。蘊,是積聚的意思,即是一類一類的總聚。佛把世間法總分為五類:色、受、想、行、識。一切物質的現象,總攝為色;精神的現象,開為受、想、行、識四種,總名
之曰五蘊。色蘊的色,不是青黃等色,也不是男女之色。此色有二義:
一、質礙義,二、變壞義。質礙義者:凡是有體積,佔有空間位置的,如扇子有扇子
的體積和扇子所佔據的方位,鐘有鐘的體積和鐘所佔據的方位;扇子與鐘都是有質礙的,兩者相遇即相障礙而不能並容。變壞義是:有體積而存在的,受到另一質礙物的衝擊,可能而且是終久要歸於變壞的。有此二義,即名為色,即等於近人所說的物質。舊科學家所說物質最終的單元,依佛法也還是要變壞的
。常人見到現存事物的表面,不了解事物內在的矛盾,於是設想物體最後固定的實體。其實,一切色法──物,自始至終即在不斷的衝擊、障礙,向著變壞的道路前進。

  關於心理活動,佛把它分為受、想、行、識。心理現象不如物質現象的容易了知,最親切的,要自己從反省的工夫中去理解。佛觀察心理的主要活動為三類:一、受蘊:在我們與外境接觸時,內心上生起一種領納的作用。如接觸到可意的境界時,內心起一種適悅的情緒,這名為樂受;接觸到不適意的境界
時,內心起一種不適悅的情緒,即是苦受。另有一種中容的境界,使人起不苦不樂的感覺,此名捨受。二、想蘊:想是在內心與外境接觸時,所起的認識作用,舉凡思想上的概念以及對於外境的了解、聯想、分析、綜合都是想的作用。三、行蘊:此行是造作的意思,與外境接觸時,內心生起如何適應、改造等的心理活動,依之動身發語而成為行為。行是意志的,以此執行對於境界的安排與處理。其他的心理活動,凡是受、想所不攝的,都可以包括在這行蘊裡。
四、識蘊:此也是心理活動,是以一切內心的活動為對象的。就是把上面主觀上的受、想、行等客觀化了,於此等客觀化了的受、想、行,生起了別認識的作用,即是識蘊。識,一方面是一切精神活動的主觀力,一方面即受、想等綜合而成為統一性的。

  這五蘊,是佛法對於物質、精神兩種現象的分類。佛不是專門的心理學家或物理學家,佛所以要這樣說的,是使人由此了知五蘊無我。一般人總直覺的有一個自我存在,佛為指出自我是沒有的,有的不過是物質與精神現象所起的協調作用而已。若離此五蘊,想找一實體的自我,是找不到的。身體是色,情
緒上的苦樂感覺是受,認識事物的形相是想,意志上所起的欲求造作是行,了別統攝一切心理活動的是識,除此各種活動以外,還有什麼是實體的自我呢?
佛為破眾生實我計執,故說五蘊。有些小乘學者以為佛說五蘊無我,我確是無的,而五蘊法是有情組織的原素,是實有的。這是不知佛意,我執雖稍稍除去,法執又轉深,故說:五蘊皆空。五蘊中的自我固不可得,五蘊法的自身也不可得。因為五蘊法也是由因緣條件而存在的,由此所起的作用和形態,都不過是關係的假現。如五蘊的某一點是真實的,那麼,這就是我了。真實的自我不可得,故五蘊皆空。但這種假現的作用與形態,雖空而還是有的。如氫氧合成的水,有解渴、灌田、滌物等作用,有體積流動的形態,從此等形態作用上看
,一般即認為是實有的。然若以甚深智慧來觀察,則知任何作用與形態,都是依關係條件而假立的,關係條件起了變化,形態也就變化了,作用也就不存在了。事物若是有實體性,則事物應永遠保持他固有的狀態,不應有變化,應不受關係條件的變動。事實上,一切法都不是這樣,如剝芭蕉一樣,剝到最後,
也得不到一點實在的。諸法的存在,是如幻不實的,需要在諸法的當體了知其本性是空,這才不會執為是實有了。

  一分學者,以為我無而法有,這是因於智慧淺薄的緣故。在同一因緣法,智慧深刻者,即能知其法空,所以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有的譯本,譯照見五蘊皆空為照見五蘊等自性皆空,自性就是含攝得不變、獨存的實體性,此實體性不可得,故曰皆空,而不是破壞因緣生法。空從具體的有上顯出,有在無性的空上成立,空有相成,不相衝突。這和常人的看法很不相同,常人以為有的不是沒有,空是沒有的不是有,把空和有的中間劃著一條不可溝通的界限。依般若法門說:空和有是極相成的,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統一的。佛法是要人在存在的現象上去把握本性空,同時在畢竟空的實相中去了解現象界的緣起法。能這樣的觀察、體驗,即得度一切苦。徹底的度苦,必須體驗空性,了知一切法空,生死間的苦痛繫縛,才能徹底解除。所以在說了照見
五蘊皆空後,接著說「度一切苦厄」。苦是苦痛,厄是困難。眾生的苦痛困難,不外內外兩種:屬於內自身心的,如生老病死等;屬於外起的,如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這一切的苦難,根源都在眾生把自己看成有實體性而起,大至一國,小至一家,互相鬥爭,苦痛叢生,即都是由於不了我之本無,於是重自薄他,不惜犧牲他人以滿足自己。我這樣想這樣做,你也這樣想這樣做,於是彼此衝突,相持不下,無邊苦痛就都跟著來了。若知一切法都是關係的存在,由是了知人與人間是相助相成的,大家是在一切人的關係條件下而生活而
存在,則彼此相需彼此相助,苦痛也自不生了。物我、自他間如此,身心流轉的苦迫也如此。總之,若處處以自我為前提,則苦痛因之而起;若達法性空──無我,則苦痛自息。菩薩的大悲心,也是從此而生,以能了知一切法都是關係的存在,救人即是自救,完成他人即是完成自己,由是犧牲自己,利濟他人。個人能達法空,則個人的行動合理;大家能達空,則大家行動合理。正見正行,自能得到苦痛的解放而自在。

  以上是經的總綱,下面依此廣釋。

余生很长,我们一起慢慢走,每一个遇见,都是久别重逢,就像每一次等待,都是一场盛大的邀约。
  
总觉得人,生来便有一份与世隔绝的孤独,那种孤独是隐秘的,私心的。

越是繁华处,孤独便也越发彰显,是月色的清冷覆盖了沧桑的痕迹,一点点叠加,一寸寸深陷。

于是,渴望一种懂得,可以一眼洞穿你所有清寂的薄凉。是恰好的温度,闪耀着阳光的味道,柔软又美好。

那么这一路上的爱恨欢愁也就有了归宿,以后的日子,既便是山长水远,也都会坦然面对,给尘世以最初的温柔。
  
好像是到了一个阶段,学会了等待,学会了随遇而安,学会了笑着去接受。不再心心念念,不再轻易信任。
  
只是在某个清晨,听见久远的一声问候,心,依然会瞬间柔软。
  
原来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那么渴望一场白首不相离的缘分,千万次回眸,始终还是你。
 
然后,一起守着古朴的时光,迎接每一天的黎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不褪色,不黯淡,任凭尘世的风摇曳着冬日的风雪,我始终是你最美的红颜,你是我最美的时光。
  
不说永远,陪伴便是最长情的告白。
  
龙应台曾写过一段文字:“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或许就可以削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不同的寂寞有着不同的归途,其实赏心之人无须太多,关键是否能入心。
  
始终喜欢,一切纯善质朴的好,不论是人还是事,一份情深义重,才是水色尘心的悠远。而一同走过的山山水水,都会是生命的记载。

如果可以,愿始终趋光而行,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无论飘摇还是安逸,都要坚守住内心那道光,我们可以不完美,但灵魂必须向美而生。
  
有时,灵犀的相悦会铭记一生,我不知道岁月有多长,人生还会有多少未知。
  
只是希望自己能做个心思澄明,有着简单的小欢喜,不过多的忧思,也不给自己添加太多束缚的人。阳光很暖,你也还在,如此,足够。
  
看多了花开花谢,聚散离合,便逐渐明白,我们最终想拥有的不过是一份寻常的烟火,简单而情重,朴素而感恩。
  
余生很长,从晨曦到日暮,就让我们一起慢慢走。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在四季的更迭中,看花开花谢,春去春回;在悠悠岁月中,品人情冷暖,世间百态;在渐行渐远的背影中,不禁感叹:若人生只如初见,该是多么的甜蜜浪漫,温馨美满!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情,是生生世世不老的赞歌;是人生最浪漫的主题;是一见钟情的执着;是非你不嫁,非她不娶的痴迷;是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生一世的山盟海誓……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

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

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弄丢了快乐的自己。

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

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

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

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

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一个朝夕……

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尽管有的背影,已经是最熟悉的陌生,被匆忙的时光隔在了彼岸;有的牵念,依然会萦绕在无眠的夜晚;有的情,温柔了时光,斑驳了流年,永远无法再重来。

惟愿再回首,所有的回忆,依然溢满无言的温暖,就是对昔日岁月最好的敬礼!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花开无声,花落无语。人生是一条走走停停的路,该来的来,该走的走,该爱的爱,该忘的忘。

拥有的要更加珍惜,感恩相遇;失去的不必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缘聚缘散,且行且珍惜!
  
时光荏苒,春去夏来。走在充满阳光的路上,有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色,装点着风和日丽的大自然。

行走在花草芬芳、绿树葱茏、鸟儿欢唱的路上,身心无比的愉悦。不禁感叹与美妙大自然的相遇,心中充满无法言喻的温暖。
  
也许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以珍惜每一次遇见吧!尽管有的相遇不尽如人意,有离去,有无奈;有遗憾,有惋惜……

愿人间到处充满温暖,充满真情,充满真爱。愿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溢满温暖的回忆! https://t.cn/z8qtteI

网上有段话说:“人生在世,除了生离死别,我们还要经历三次盛大的告别:一别青春,二别父母,三别红尘。”
是啊,我们来这世上一遭,岁月能偷走的,不止是头顶的黑发、脸上的红润、眼里的神采,还有一些人和事,我们与它们,一一挥手说“再见”。

成长时,和父母告别
父母对于我们而言,是怎样一种存在?
这个问题,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作了总结:“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当我们说“饿了”,妈妈就做了香喷喷的晚餐等着,当我们说“累了”,爸爸就豪气地承诺“回家,我养你”。
这是一种安心和妥帖,是最坚固的后盾,能让我们浑身充满力量应对世间一切苦厄。
但,人终归要长大,要离开依靠和庇佑。
日本记录片《狐狸的故事》中,狐狸爸爸和狐狸妈妈,在5个狐狸年幼时,对它们精心呵护、百般照顾。
但当狐狸们慢慢长大,为了逼它们早点学会独立生存,这对父母完全换了一副脸孔:先是把小狐狸们带到草原上抛弃;失败后,又恶狠狠地驱赶它们离开。
最后,小狐狸们凄惨地叫着,一边回头一边逃离曾经温暖的家……
这个片段,印证了网上的那句话:“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遇,唯有父母之爱,是为了别离。”
我们和父母的的告别,大致可以分为两次。
第一次,是从妈妈的身体里分离出来时,这意味着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当脐带被剪断,我们呱呱坠地来到人间,从此就开始了生而为人的这一生。
第二次,是成年后离开父母,去远方、去自立时。这意味着我们要自我周全、自成一派、自力更生,去创造出一个从0到1的世界。
而无论哪一次的告别,对我们而言都是精彩的经历。
因为就算外面的世界风大雨急,就算稚嫩的肩膀软弱无力,我们也还是要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地启程。

成熟时,和青春告别
今年年初,有人在网上晒出了一张“年龄表”。表中显示,最后一批80后,也就是出生于1989年的人,已经30岁了。
对此,有网友感叹:“再也没有二十几岁的80后了!”
图为网上的“年龄表”
时光悄然而逝,曾经叛逆的一代人,就这样不知不觉走到了中年人的关口,“青春”二字,在某个时刻,突然就被拿走了,成为了别人的代名词。而我们,也只能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蒋方舟曾在《圆桌派》上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沉迷游戏的80后,在得知女儿患了白血病之后,果断地删掉了游戏,写了“告别贴”和队友们道别。
尽管女儿得的并不是很恶性的白血病,只需要投入钱、时间就能治好,但在知道消息的那一刻,他突然醒悟:自己再也没有资格“不作为”了。
曾经驰骋游戏战场,燃爆热血斩关过将的逍遥日子,被一纸诊断书喊了“over”,这大概就是中年人告别青春的缩影。
在中年之前,我们都是潇洒的人。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张狂,也有“天下之大,舍我取谁”的自大,更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
但,走过半生以后,这些“青春气”慢慢消失了。
我们不会再有说走就走的旅行、秉烛夜谈的随性、通宵饮酒的放纵。
取而代之的,是“烟火气”:
我们开始关注各种数字,比如:孩子试卷上的分数、父母体检表上的指标、自己业绩报表上的KPI,以及银行卡上的余额、账单上的还款期,等等;
我们开始焦虑,对行业发展态势、职业天花板心有戚戚然……
生活成了一副现实主义画作,让我们搁置了浪迹天涯,甘愿了宜室宜家。

中年后,和红尘告别
所谓“红尘”,指的是“世间事”。而“人”,是世间事的“主体”。中年之后,要和两种人说再见。
第一种是爱而不得的人。
人到中年,总会经历过一些情伤。那些一见如故的人,那些暗夜陪聊的人,那些乱了心神的人,在某个刹那,我们以为会是走到永远的人。
但很遗憾,山有归途、水有去路,你钟情的人,心有归属。而你,最多是插曲,闲时听一听,可解闷逗乐,可会心一笑,独独不可强求强要。
那该怎么办呢?安意如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中写:“我们真正能留下的,只有邂逅时的一段记忆。
初见时花枝摇曳的惊动,即已为你盛开过,再往后就荣枯生死各不相干,若要死死纠缠,定然两败俱伤。”
爱而不得,那就“不爱”。这道无解题,放弃作答,就是最好的答案。
第二种是不相为谋的朋友。
钱锺书在《论朋友》中说:“假使爱情是人生的必需,那么,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
由此可见,知己难求。人到中年,经过了人情的历练、时间的淘洗,越发懂得“两心相知”的不容易。
每个人有TA的来路,即便擦肩而过时能言笑晏晏,可也只能道一句“今天天气不错”,这句话,潦草地说完了“你好”,也说过了“再见”。
就像黄小琥在歌里唱的那样:“没那么简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伴。”
人生行至中途,所有新的际遇和缘分,多半是虚虚实实、若即若离。
他人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可附会可应对,再往深里探究,就会有层层叠叠的烟雾缭绕浮在表层,我们往往如盲人摸象,难知全貌。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有那种互损互怼互黑都不翻脸的朋友,就是福分。

有人说:“人到了一定年龄,自己就是那个屋檐,再也无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人生中的每一次告别,都是“自谋生路”。
与父母告别,是告别依靠和依赖,从此海阔天空去追梦;
与青春告别,是告别无知和幼稚,从此妥帖稳重如大人;
与红尘告别,是告别情执和强求,从此通透淡定无执念。
郭敬明在《守岁白驹》里写道:“留在原地是一种错误,我们要不断地告别,告别一些人,一些事,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追逐无家的潮水。”
拥有总有失去时,相聚终有分别日。
生命的美好,就在于“曾经”,曾经相逢,曾经问候,曾经交好,就足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擅长处理短鼻,蒜头鼻不足:个别案例山根起点有点高了,(ps多一句嘴,她双眼皮也做得很自然,案例中这个妹子双眼皮也是这位大佬做的)✨5️⃣济南WZD师从郑东学,
  • 净土法门里,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了能往生极乐,为了往生极乐,祖师留下的遗训就是信愿行,什么是信愿行,弥陀要解做了最好的解释。在净土法门里,任何认为不需要发愿,只
  • 一开始他们唱原创还没唱翻唱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人说是冲着主唱翻唱的月/半小夜曲来的时候我好气(当然不怪他们 我气我的事)反正是我的宝藏乐队!本来想着演出小众我一支
  • #张云雷[超话]# [泪] 有人与我一样青少年模式关闭不了么[泪],还好我是用昨天注册的新号尝试的,一直退不出青少年模式,卡在图3不动了[泪],也无法切换其他账
  • 好像自己一直渴望的就是这样和一个男孩子相恋吧(当然我没有脑癌) 就好想好想有个人也这样喜欢自己。一直很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亲密家庭(虽然我们家也没有离异,从前跟父
  • 阴虚、阳虚的辨证方法在我前两天的文章中已有详细讲解,新粉丝朋友可以自行参照比对。男性不育的原因也非常多,有些是功能性问题,比如时间短、不射米青证、逆向射米青证、
  • 跌倒也好,骨折也好,他从小到大从未真切感受过疼痛,直到出车祸那晚——他从翻倒的车壳中匍匐而出,身躯已血肉模糊,但他依旧不痛不痒。跌倒也好,骨折也好,他从小到大从
  • 首先肯定不是做成像西方人那样,越高越好看#整形# 我做鼻子的高度,围绕着和谐这两字根据五官、脸型及其身高都有关系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设计鼻子的高度比如说脸比较宽的人
  • 常常有人说,好羡慕你们的工作 又可以让人变美,又可以挣钱,每天还各种帅哥美女围绕着确实我也觉得我们这份工作很好,又可以帮助求美者变美,自己也可以变美,每天各种高
  • #江苏大走访#【苏州市姑苏区阊门片区(金阊街道)大走访:当好市民大管家 老小区旧貌换新颜】近日,苏州市姑苏区阊门片区三元四村居民陈克泉给阊门片区“六个一”办公室
  • 另外这个盖沿上还写了个不为五斗米折腰,哈哈哈哈好可爱#今天tomato少吃了吗#️!酱寄回老家了,家里人都说很好吃,口味适中料很足,味道很鲜很香,不论是夹馒头还
  • 根据统一部署要求,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分批次开展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检测人员范围平度辖区范围内所有人员(含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临时流
  • 白法又叫善法,身口意三门能引无罪安乐的行为都是白法,也就能增长守护一切福德18、增长妙称遍满三界念诵地藏咒能增长美名周遍三界。如果我们能以虔诚心,在殷勤的基础上
  • 信心铭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
  • #英雄联盟s7#大麦和黄牛有没有py交易我不知道 但黄牛是真的恶心[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山顶1300 内场3300?我QNMLGB[微笑]想说大家都一
  • 知识补充1.節目【ふしめ】(名)あるものごとのくぎり「人生の~」2.ひたすら(副)ただ、そのことだけをするようす彼は〜勉強にはげんだ3.無駄【むだ】(名・形動)
  • #白鹿[超话]# #向全世界安利白鹿# Day28 因为白鹿让你交到了怎样的朋友,你们一起经历过哪些美好的事目前还没有因为鹿鹿交到朋友,因为我一般都是潜水王者,
  • 触变性与印刷的关系:适用于胶印印刷的油墨应该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在印刷中,由于墨辊间的挤压力、剪切力的作用,油墨的黏度有所下降、流动性增强、延展性增大,这有利于油
  • 每提到中秋节就能想起大概小学三四年级的样子,我抱着一个月饼盒还有一堆水果准备出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看着站在门口的我问我准备去哪,我说,我和猫鱼他们约了今天要一
  • #浙江大学[超话]#声音有力量 一个人长得好看,但还要听声音。声音如果不行,长得好看也是不行。声音排第一,长相排第二。声音是一个人五脏六腑比较清澈,调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