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风许愿,在山海相见

披山岛,面积仅2.38平方公里。摊开地图,纵横交织的经纬之间,这个东海深处的小岛毫不起眼。
岛上驻守着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英雄雷达站,曾被授予“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奖旗。60多年来,守在这里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官兵初心依旧,眼睛清澈依然。
人在心在坚守在,远方的岛并不遥远。

离开?离不开那座岛

二级军士长杜从志心里,守了几十年的披山岛,是他离不开、离开了也放不下的地方。
他是旅里最老的兵。今年已经43岁的杜从志,1997年入伍来到岛上,是旅里的技术大拿。
25年间,旅领导多次征求意见将他调到旅机关工作,这样他可以把家搬来部队驻地,定期与家人团聚。但两次调离小岛都不到半年,杜从志就主动找到领导要求把他调回岛上。领导不解,他却只有这么一句话:“离不开那座岛。”
“离不开”的潜台词,是“不想离开”。素来沉默寡言的杜从志,每次面对人生进退选择时却从不含糊。也许是孤寂的守岛生活雕琢了老兵坚韧的性格,他紧接着又说出另一句简短有力的话:“留下来是我的心愿。”
心愿是要被珍藏的,杜从志始终这么认为。
那天,看到“向海风许愿,在山海相见”这句话,他就把这句话设置成了自己的微信签名。“从离不开,到留下来”,时光如水逝去,老兵的心愿沉淀在岁月的河床,逐渐被冲刷打磨出宝石般晶莹的光泽。
披山岛位于东海深处,杜从志说这里令他印象最深的季节有两个——春季和冬季。
新兵来队时,看到一个个稚嫩的面孔,杜从志就像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老兵离队也是岛上最冷的时节,那接连半个月的雾气,一如他心头的阴霾。
守岛几十年,杜从志的许多战友陆续离开了海岛。他说自己就像这座披山岛,反复经历着潮起与潮落——年轻时候每年老兵离队,他都要站在山头,看着接老兵的船消失在山海相接的地方。他的眼泪滚烫,又被风吹干。后来,自己也成了老兵。每次送别战友,他更是难舍难分,抱住战友的肩膀,一任自己泪涕横流。
再后来,老兵离队的日子,成了杜从志主动申请值班的日子。他开始懂得,最伤心的时候,眼泪都是流淌在心里的。他告诉自己,面对离别,要把悲伤留给自己……
也正是从那时起,杜从志做出决定——留下来。“岛要有人守,我也离不开岛。”这也成为他和青春的约定。如今,这个约定属于更多守岛官兵。
去年,中士赵鑫带的“徒弟”、下士陈楷洋即将退伍。临行前,赵鑫笑着跟他开玩笑:“你啊,离岛时可不许哭鼻子。”
“怎么可能!我肯定不哭,我要笑着挥手。”
“吹牛,我不信。不过,我是真的不会哭。”
老兵退伍前一天的傍晚,两人坐在山顶的礁石上,微笑着四目望向山海相接的地方。这是战友离别前的“贴心一刻”,也是兄弟间的“默契约定”。
在披山岛,老兵退伍时,航船会搭载老兵绕岛三圈并鸣汽笛。这个特殊的送别仪式已经延续了很多年。翌日清早,赵鑫悄悄换班、跟着老班长杜从志到山上值班,他害怕自己看到战友离去的背影会“失约”。
锣鼓声响,陈楷洋的目光在人群中“转”了一圈又一圈,眼神难掩失落。他笑着和战友拥抱告别,心里反复想着“师傅”赵鑫的话,提醒自己“要笑着离开”。
汽笛声鸣,在踏上航船的一刻,陈楷洋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披山岛,这个承载他青春的地方,有着太多回忆。
山顶,赵鑫抻着脖子看着远处的海面,期待能看一眼绕岛的船。这一刻,他们彼此都落泪了。

苦吗?其实有点甜

在披山岛,战士守岛时间最长纪录是24个月。
中士赵鑫说,过去上岛之前,教导员会特意叮嘱带队的排长,带几个准备上岛的新战士在镇上好好转一转——“上岛容易出岛难”。
如今出岛便捷多了,赵鑫特别知足。用他的话就是:“日子有点甜。”相对于过去的“苦”,官兵口中的一个“甜”字见证着时代发展给守岛带来的巨大变化。
披山岛孤悬远海,每周只有两班船补给。2018年,岛上探出一口深水井、建起了蓄水窖,但官兵吃水用水仍然紧张。
那年春节前夕,旅队领导让守岁的雷达站官兵每人录制一段“心语”给远方的家人。当时还是列兵的赵鑫腼腆地说,“就想喝一口家乡的汽水……”这个打小在西安长大的战士,说起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坐在城墙下乘凉喝过的橘子汽水,连笑容都是甜的。
官兵朴素的心愿,击中了旅领导的心房。从那以后每次补给船上岛,运输物资中除了一箱箱的纯净水,还会额外增加几箱橘子汽水。去年,岛上安装了海水淡化系统,海岛的吃水难题得到彻底解决。但定期补给汽水上岛,成了旅队沿袭至今的传统。
“在这个小岛上,橘子汽水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让人甜到心里的是来自远方的牵挂。”雷达站站长吕光阳一语道破兵心。
那年国庆节前夕,老兵石文恒的妻子打算上岛探亲。乘坐飞机、高铁、汽车辗转到了码头,即将乘船进岛的前一天,台风不期而至。船停航了,原本计划的温暖相拥,无奈变成了隔海相望。
一天、二天、三天,狂风漫卷,海潮汹涌。眼看假期即将结束,这位军嫂也要返回了。就这样,石文恒在岛上精心布置的家属房,最终没能派上用场。
妻子离开那天,她把一箱糖果留给经常往来披山岛送物资的渔民老邓。放下电话,得知妻子要离开,石文恒站在阵地附近岩石旁百感交集。海风呼啸,他默默凝望着海的那一边……
一周后,老邓开着渔船上岛送物资,他把那箱糖果交到石文恒手上。打开箱子的塑封,一颗颗巧克力糖果就像星星,闪耀着他的眼眸。战友们聚拢上来,每个人都从班长手里分到了糖果,他们笑得特别开心。
从橘子汽水到“迟到的糖果”,“甜”成了雷达站官兵对幸福生活的定义。
去年,下士赵勇登记结婚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两人原本计划好的婚期推迟了整整一年。好不容易上级批准官兵可以休假,大家你让我、我让你,好像商量好似的把休假机会让给了赵勇。
半个月后,老邓开着渔船上岛,战士们从船上卸下几大箱子喜糖。赵勇的视频电话打得也很是时候:“不要争不要抢,今天的喜糖管够……”
一起吃过苦的战友,更懂得分享人生的甜。去年冬天,雷达技师李付山即将离队。他让老邓从镇上订了一个大蛋糕,要和战友们一起庆祝在岛上的最后一个生日。
得知消息,吕光阳瞒着李付山,让他带过的每一名雷达操作员给“师傅”录了一段祝福视频。生日会上,伴着优美的旋律,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大屏幕上——左一句“班长,祝你生日快乐”,右一句“班长,祝你永远健康”,老兵红了眼眶。
和战友们相伴度过军营最后一个生日,李付山由衷说道:“这是我一生吃过最甜的蛋糕!”

跨越?路始于脚下

137个台阶,数百米的山路,是官兵们奔赴战位的距离。
上等兵赵强在心里将这个数字数了一遍又一遍,这是他新兵下连后最急迫的心愿——早点背上挎包,踏着这137个台阶到阵地值班。
独立值班,是每一名雷达官兵攀登的第一个“山头”。为了背着挎包、奔向战位的时刻,每个人都会拼尽全力。
独立值班考核很快来了。赵强信心满怀地参加,结果铩羽而归。由于紧张,他在标图时漏掉一组数据,操作动作出现差错。
心愿落空,换了是谁心里都不好受。赵强像是霜打了的茄子,没了精神。这137个台阶,仿佛成了一段“难以跨越的距离”。
赵强的班长、老兵田经山在岛上守了十几年,他熟悉这座岛,也熟悉每名年轻战士的“心路历程”。
一个周末,田经山叫着赵强到岛的另一边去看看。“这地方慢慢积水变成了一片湿地,白鹭都在这儿饮水;这棵树是桑树,初冬会结果,可甜了;这是野香葱,可以吃;那边还有一片格桑花,是一位老班长栽下的……”老兵一路走,一路讲解;新兵跟在后面,一路听,一路记。
山顶的悬崖边,一棵树被经年不息的风吹成“莫西干发型”。田经山对这棵树情有独钟,常常自诩是“岛上最懂这棵树的人”。
刚上岛,田经山就听岛上的渔民说,这棵树挺立在悬崖的风口处好多年。岛上经历了几次超强台风,很多树几乎被连根拔起,它却始终没有倒下。在田经山心里,这棵树成了名副其实的“坚强树”。
田经山告诉赵强,山下大路旁还有一棵“唯一柳”。直到赵强看到了那棵树,他才懂了“唯一”的含义——这是一棵被大风刮倒的大树,树干已经干枯,但向阳一侧的枝干又重新长出绿芽。生命之顽强,让它成为官兵心中的“唯一”。
下山时,路过“虎林”长廊,看着刻有“训练标兵”名字的一排排鹅卵石,赵强开始期盼着: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鹅卵石。
梦想的种子,就这样在战士心中扎根。“再大的梦想,也是从小火苗燃起。”在海岛上守了多年,田经山对梦想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这么多年,他带过的兵,有的成为兄弟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被选调到了辽宁舰上。而他,依旧坚守在岛上。
老兵有老兵的梦想。大到雷达信号调试,小到馈线接口除尘,田经山都事无巨细地记录在日积月累达几十万字的技术笔记中。“我是技师,雷达需要我。”老兵说,一个人如果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就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一个人如果把追逐梦想当成一种生活,那么每完成一次任务就是实现一个梦想。
“不漏掉任何一批空情。”谈及工作,一级上士王雪根的言语中透着淳朴。这位老兵眼中,雷达技师值班都是24小时连轴转,有时候上了阵地就是十天半个月,情况不解除,他们不下阵地。
在坚守的战位上,工作,总是与责任形影不离。
新装备列装后不久,王雪根突然接到上级电话通知,兄弟部队率先发现某空情目标。用上了新装备,他们却“落后了”,他不甘心。
“搜索目标!”王雪根面色凝重。从那以后,王雪根丝毫不敢懈怠,每次值班都要额外“加码”,给自己增加参与处置训练的机会。
终于,王雪根带领战友又一次在全旅考核中夺冠。体会着胜利的喜悦,老兵脸上写满自信,“超越自我,快乐在于过程。”
跨越,就是实现梦想的过程。再远的路,也要从脚下迈出的第一步开始。

最难制造的机械设备,中国终于突破封锁!请记住这个37岁美女博士

宾哥讲元朝关注
昨天13:06大图模式

燃气轮机起源于19世纪,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如今还被广泛使用在交通、电力、航天等多个领域。但实际上,燃气轮机至今依然是最难制造的机械设备。如今中国终突破封锁,而我们必须要感谢一位37岁的美女博士。

大图模式

01 燃气轮机有多难制造?

燃气轮机由压气机(Compressor)、燃烧室(Combustor)和透平设备(Turbine)三部分组成,原理是压气机从外界吸入空气,经过轴流式压气机逐级压缩增压;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与喷入燃料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气体排出阀排出,吹动叶片旋转带动涡轮旋,进而使压气机高速旋转。

大图模式

在燃气轮机中,压气机是由燃气涡轮膨胀做功来带动的,涡轮发出的机械功约有一半是带动压气机运动,其余的一部分机械功才是进行动力输出;所以在燃气轮机起动的时候,首先需要电动机带动压气机启动,直到燃气涡轮机械功大于压气机消耗的机械功时,燃气轮机才能自身独立工作。

大图模式

原理似乎并不复杂,但燃气轮机持续工作中,为了保持相当高的动力,温度要保持在1000度左右,而且需要长期在这种温度中维持上万小时,并且不能出现损坏,这对于燃气轮机的材料要求极高。

除了材料,还需要考虑如何将压气机的压缩比和燃烧室的燃料混合时充分燃烧,产生最大压力,同时高温高压的气体吹向叶轮,叶轮要在高温高压中能长期稳定的旋转,这就跟冰块放在火里面,还要求冰块不能化掉一样。

大图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减少叶轮旋转需要带动压气机的机械能,增加透平设备产生的机械能,这需要在冷却方式、流道、 叶型、材料、涂层、控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才能提高效率,但是这些技术早已被 GE、西门子、三菱为主的重型燃气轮机产品垄断并拒绝技术转让,我国只能通过自研,技术水平与顶尖巨头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大图模式

那我国的燃气轮机到底发展得怎样了?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国科工的真相。

2020年11月27日,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F级50MW机顺利实现满负荷稳定运行,E级别燃烧室温度在1200度,F级在1400度,H级别温度在1600度左右,这意味着我国打破了西方的专利垄断,可以生产出优秀的重型燃气轮机,东方电气已经在三大部件及其他辅助系统有了较大突破,尤其是叶轮设计和材料方面的进步对于我国下一级别H级300MW的燃气轮机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图模式

02 为何要重点研究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实际上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在如今电机已经非常普遍的情况,很多人可能都有疑问,为什么我们还要花这么多精力去研究一个过时的东西?作为一个靠谱的科普作者,我可以告诉大家,燃气轮机不但没有过时,而且非常重要。

大图模式

燃气轮机对于燃料的要求不高,任何燃料都可以,但是为了提高效率和保护环境,现在主要烧天然气,随着我国“十四五”绿色能源发展计划的实施,低碳经济、碳中和就成了重中之重,低污染的能源受到重视,其相关产业的研发工作早已展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了天然气发电项目建设目标,2020年将实现气电装机容量占 比超过5%,总体规模达110GW(吉瓦)。

大图模式

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氢能和燃料电池被列为需要集中攻关的关键技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相继将氢能发展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目前产业发展迅速,用清洁的氢燃料替换天然气,也是未来燃气轮机发电趋势。

但氢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腐蚀性强,热值高燃烧快,很难控制燃料补给速率。所以目前单独使用比较困难,多数是和天然气混合加入燃气轮机,或者经过工业加工,氢气和二氧化碳形成甲烷和甲醇等清洁能源。

大图模式
美国能源部在2005年启动“先进 IGCC/H2燃气轮机”项目和“先进燃氢透平的发展”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富氢燃料、氢燃料的燃烧、透平及其冷却、高温材料、系统优化等。

而日本三菱日立早在1970年就开始研发含氢燃料的燃气轮机,2018年含氢燃料的燃气轮机达29台,安全运行超过3.57百万小时,以重型机为主,同年三菱日立在700MW 输出功率的J系列重型燃气轮机上测试使用含氢30%的混合燃料成功。

大图模式

未来单纯的燃气轮机已经不会建造,混合型燃机会陆续出现,因为燃气轮机做工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可以利用这些热量做成蒸汽-燃气混合机,可以将效率提升到60%左右,发电效率大大提升,其次我国的C919、运20及后续研发的大飞机项目的发动机、军舰、轮船的动力系统的发展,都需要燃气轮机技术的突破。

03 美女博士的贡献有多大?

内燃机领域一直是我国的薄弱之处,尤其是燃气轮机,虽然我国起步不晚,但是国家一开始并不重视,因为开发成本高、材料要求高、技术难度高,我们工业基础薄弱,燃气轮机又属于技术、资金、人才密集领域,是研发周期长的战略产业,中国一直缺少可持续的统一规划。

大图模式

但我们也一直没放弃研发,解放前我国并没有燃气轮机的相关工业企业,解放后因为军事航空业的需求,1956年我国首批歼-5喷气式飞机试飞,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成功。2003年我国才与美国GE公司合作生产,目的是吸纳欧美燃气轮机技术优势,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解决技术落后问题,但实际结果却是市场被欧美日瓜分,我们却没有获得关键技术。那我们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国科工的真相。

目前来看自主研发之路困难重重,但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是取得了重大突破。前面我们说过了,燃气轮机的叶片非常重要,它能够承受多大的高温,直接决定了燃气轮机的好坏。而段方苗,一位37岁的美女博士,就攻克了叶片技术。

大图模式

时间回到2015年,我国启动了专项研究计划,当时年仅31岁的段方苗毅然加入了研究团队,开始了艰辛的攻关工作。这个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4岁,缺乏经验,也没有很多的技术积累,但他们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不可能的奇迹。

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挫折,2018年,段方苗和她的团队成功试制出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批一级静叶,打破了西方国家的长期垄断。但这只是开始,离目标还有很远。段方苗很清醒,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想要真正把核心技术拿在手里,不再受制于人,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大图模式

对比发达国家,我们确实还存在代差,但确确实实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像段方苗这样的科研工作者,不断为我们的科技事业做出伟大贡献。段方苗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真的有时候觉得是有一种把个人的价值和国家的价值联系到一起,是非常的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那种。我们参与其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记住。”

关于十二栋

前段时间去十二栋送东西,正赶上了一场大雨。我沿着屋檐绕圈走着,还没走到西边的出口,雨就停了。

十二栋是我大一住的宿舍楼,四年前刚来到学校,我和妈妈两个人一前一后拉着行李箱走了很长的路几乎走到了这栋楼的最尽头才找到我的宿舍。

这是在东北长大的我从没有见过的建筑方式,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倒是很像之前看过的土楼。一排宿舍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内外通透,开门就是室外,抬头就是像是一片被取景框框住的天空,向前看呢是一片由一块块砖瓦小草铺成的空地,再往前望就是遥远的对门儿,可以被称为是"住在我遥远的对面儿但并不认识的兄弟"。

衣服,就自然是晾在外面了。因为我住在一楼——也就是架空层,不需要围栏,所以晾衣杆靠在屋檐的边缘,如果赶上下雨天,衣服是万万不可晾在那里的。

所以大一的宿舍大家合买了一个钢铁晾衣架,晴天的时候会拿到中间空地充分的晒晒被褥,雨天呢,正好放在我们宿舍紧靠的一处常年锁着大门的门廊。印象中,那个门廊一到夏天就会招一种虫,不大,长着一对圆圆的黑色翅膀,最喜欢贴在正晾着的衣服上,不用力抖搂根本就赶不走,所以这种小虫在我的厌恶排行榜上还是蛮靠前的。

说到小虫,十二栋的虫子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遥遥领先。成为我记忆中的最大阴影的是到宿舍的第一天。

那一天,我和妈妈刚到学校,正在收拾自己这一处角落。桌子下面的抽屉和柜子不是各自独立的,先收拾了柜子的我,看到柜子里面有很多的黑色小颗粒,像小石头又像是什么动物的排泄物,没理会,扫干净了就没再管了。不幸的是,接下来的成为我人生中一大阴影的一幕,我拉开抽屉,抽屉里的zhanglang扇着翅膀兴奋的倾巢而出。没见过、是真的没见过,吓到我心脏狂跳,吓到我不能自已。

而那一天的夜晚又正赶上南昌打雷下大雨,每一声雷都像是劈在了我脑瓜顶,清脆又蛮横。长这么大,这还是头一回害怕打雷,那时候的我肯定没猜到,多的是我不知道的事,这四年被南昌的大雷吓到的次数已经数也数不清了。

这就是我来到宿舍的第一天,带着恐惧与思念,挨过了长夜。现在再回想起来,实在是控制不住想要笑出两声来,初来乍到的我,确实没有被南昌好好对待。

宿舍窗外就是一长片草地,大一那年多多少少也见过了很多奇怪的虫子物种,再有印象深刻的就是偶然来了一只shi ke lang ,虽然我没有看清,但我不怕虫的室友表示实在是太恶心了并不想去消灭,于是那一晚我带着一颗摇摇欲坠的心脏睡下了。

清晨的时候,突然醒来,手扣住了脖子下方的一处,我瞪着一双惊恐的双眼,一动不敢动。这大概就是我那极度敏感的怕虫神经起作用了吧。我思考了许久,靠在床沿儿,用最快的速度把这扣住的东西甩下了床。是一只褐色的甲壳锃亮的虫,这种虫在平时还蛮多见的,我又庆幸这不是那只shi ke lang ,又想着这个虫爬在我身上了也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

如果要我做个选择的话,我还是觉得十二栋更好一些。一是因为宿舍内的构造比较不同,每个人的区域是相对封闭的,桌子侧着放,人就有了一块儿可以收纳自己的地方,更自由。二呢是内外通透的感觉真的很好,即便是不出门的日子,打开门就是室外了,可以通风,可以晒晒太阳,就算是住在架空层也没怎么觉得室内潮湿。

记得那时候,晚上经常会围着中间那片空地一圈一圈的走着,一边走一边给奶奶打电话和家里视频。就算是比较炎热的天气,这样走着也觉得很舒服。

期末的时候,很不喜欢去图书馆,就搬个凳子坐在宿舍门外,拿着本书,借着天光,吭哧吭哧的背着。偶尔路过同学大家打个招呼,遇到雨天就常背着背着就望着雨发呆。紧靠着清风的日子,也不觉得忙碌,也不觉得焦虑,就这样常常的坐在门口,唯一的缺点,就是会无奈的驱赶一下蚊子。

这样的宿舍楼,就常觉得大家都很亲近,虽然都不认得,但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遇到下大雨的时候,就能看到所有的人几乎同时出洞,沸腾的大风呼呼的吹着也掩不掉人声沸腾。如果正是大热天下起了大雨,每个人脸上就都是笑嘻嘻的,像yi qun qiu shui de shui de huan yuan xin tu。当然,一到停电的时候还是蛮可怕的,此起彼伏的尖叫让人瞬间穿越到了鬼屋拍摄现场,不过,电来了,也能听到控制不住的欢呼。

大一期末,学校发通知不允许架空层再住人了,大家就又都要抽签重新选择房间。当时我一心希望留在十二栋,甚至在心里接受了住在顶层的打算。十二栋的顶层虽然需要爬楼,但是视野一级棒,有一种和天空为伴的感觉。云朵很近,风来的很自由。虫子也少,人也少,大家夏天都开着门,凉快、安静。我当时幻想过生活在顶层的样子,应该很适合吃烧烤吧。扒在围栏上,吃着烤串儿,喝着可乐,眺着远方,看晚霞被夜幕稀释,等星辰攀着明月爬梯而上,融在最深最静的夜里看着楼下一层层的人头攒动,叹口气,笑两声,是我想要的夜晚了。

后来,架空层没过一年就又住人了,所以前段日子,去十二栋取东西的时候,也往那间宿舍附近走了走,进了十二栋的大门就闻到属于这栋楼的味道了,熟悉的感觉混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身体里随意流窜,最终涌到了我的脚尖,人就控制不住的走着、看着。看着自己在莽撞又胆小的年纪里每日都要走过的路,伸出胳膊接了一手正在倾落的雨。我人生的一个小小部分,就藏在了这栋楼里,在经历过漫长的时间冲刷之后,在看过数不清的来来去去的人潮之后,我再出现在这儿,还能沿着岁月埋起的深厚尘埃里挖到属于我的那一点碎片。

不知悲喜,只觉得恍然,想说一句,怎么你还在呢,想说一句,我就说嘛,你就应该会在。

即便只是过去了三年,那些能存之于脑海里的故事,也只剩下印在了人生胶卷里的那些,除了照片,除了文字,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残余能容我回味,那就能留住多少算多少吧,故事是会如烟散在风里,可感觉不会。故地重游还能恍然一瞬,那和这里的一年之缘,也算值得。那就,再见了! 希望有人能喜欢在顶层就着晚风下酒,希望有人能在盛夏暴风雨来到之前发自内心的和整栋楼一同欢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仙台育英には「日本一のバッテリーになろう」と話して入学してきた2人だが、「(進学を)決めた後に知りました」(高橋)、「早稲田に行きたいと決めたら、高橋もそうだと
  • ——太宰治《人间失格》12.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得让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边,它就是属于你的,如果它不会回来,你就从未拥有过它。——太宰治《人间失格》12
  • #每日一善[超话]#[微風]#每日一善# [微風]#阳光信用#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是心湖绽放柔媚的花朵,它如雪花一样晶莹纯洁,是人生的底色;它如太阳一般温暖明媚
  • 不过现在有个好消息,就是从今年元旦开始,莫愁湖公园免门票了,立马感觉这里的人流量多了不少,正直冬日暖阳,这里的腊梅盛开,甚至春梅也跃跃欲试,多了份风景!⛵️天气
  • 一、透法陆老经常说,对西医认为的细菌、病毒不一-定要消炎抗菌、清热解毒,不要采取关门打狗的方法,应该采取“给出路”的政策,比如采取透邪达表的方法,临床常用升麻、
  • 2024春运首日(1月26日)车票将于1月12日开售,需要购票的旅客可通过中国铁路12306网站、“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了解详情。  〖铁路方面〗  20
  • 所以人的感情真的太复杂了,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可是我跟前夫哥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愉悦又舒服,这种相熟且平淡的感觉让我很沉溺,我想我很难再跟另一个人培养
  • 《博德之门3》4号补丁官方摘要如下:(注:一些更新描述中有部分剧透内容,介意者慎读)高光时刻· 即使角色已经死亡,玩家仍然可以将其移动到守墓人的友情封印(下文为
  • #爱家非同食趣[超话]# 周1好♥️今日份早餐大降温的一天,给小朋友来份砂锅米线绝对暖胃♥️久违的太阳回来啦迎战中 Day50#2024高考倒计时##日常[超话
  • 玲子在东京当服务员那会儿,和阿宝偶遇,聊到老板认为她适合当老板娘……那会儿的她,整个人仿佛都在发光。#繁花##玲子##任嘉伦[超话]#5他的故事足以令你目瞪口呆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看见你的照片还是忍不住[泪][泪][泪][泪][泪]#朱志鑫周边中转站[超话]#我不知道有没有姐妹坐我这个位置的,我本来是打算去新年音乐会的,但是因为父母原因,
  • #银魂[超话]# 转武汉2.2团片桂小太郎角色 个人原因2.2去不了了 角色是桂小太郎 定金和吃饭定金都已经给了 吃饭118摄影200一个人 我已经把吃饭全款交
  •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做人不做双标人,做人不做杀铃粉”[爱你][爱你][爱你]起因见图一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杀铃粉到底干过多少“好事情”经典咏流传,全部都是大场面
  •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杰森继续处理还在盆骨深处的膀胱,由于死者很显然死前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进食或喝些什么东西,所以它又小又空,看起来像极了一个漏气的黄气球。
  • #赵鸿飞# 看完电影《沧桑梨园情》深感学京剧的是有股子傲骨在身上的,曹禺先生的题字,张云溪和郑榕老艺术家的参演,最后戏服在石小龙和俞幼春身上的互换,有点传承意味
  • 因此,当我们呼吸着这世界的氧气时,不妨活得更加勇敢和真挚。因此,当我们呼吸着这世界的氧气时,不妨活得更加勇敢和真挚。
  • ps:整车NVH奇好无比,期待动态试驾[666][666][666]-5:讲一点我觉得不好的地方,第一是在5200+车长尺寸中,第三排的空间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 大家工作的工作,领证的领证,生宝宝的生宝宝,大家都在往更好方向前进2023收获满满,一步一步计划着未来,2024一定会越来越好哒~#张张小测一下# 新朋友春田下
  • 所以,喜欢就去争取吧,失去就忘记吧,撒了就捡起来,断掉的就丢掉吧,允许一切的发生,这才是生活嘛~#羽生结弦[超话]# 来自运动作家二重作拓也的一篇文章饱含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