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天都当作新的开始,朝着期待的远方执着前行,只要心中有方向,前路总会有光明。一个内心宁静的人,从不孤单。安静的独处,也是成就自我的一种好方式。一个人时,无争无扰无烦恼,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在孤单里不断超越,在静谧里享受人生,笔墨为伴,诗书作陪,身外都无事,邀月品清茗……
若在喧嚣中行得久了,不妨也让自己的心静一静。你终会发现,静下心来,才能感受生命的美意,静下心来,才能看清人生的方向,静下心来,才能做好眼下的事情,静下心来,才能获得心上的清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岁月悠悠过,宁静自心安。守住宁静,也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如若我们守住了心中的那一隅宁静,方能抵御这尘世的嘈杂沧桑。时光且长,无须慌张,我心宁静,自有力量。

当这本《林清玄散文》递到我手上的时候,这朴素的封面中包裹着的内容便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从书中了解到林清玄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信仰佛教的人,他的文章和他本人一样阳光,并充满了人生的智慧。翻开这本书,我走进了一个非凡的美文的世界。

  在书中,有些文章加入了许多佛教元素,作为一个初中生,想要理解透彻,有一定难度。可我却偏爱阅读这种文章,慢慢钻研,细细品味,总能在文章中挖掘出一些平凡的道理。又有些文章,大白话似的,让人一读就懂,我喜欢挑战有难度的文章,也喜欢一读就懂的文章。总的来说,林清玄老师的散文太对我的品味啦!让我拿着就不想放下。

  《金翅鸟》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金翅鸟是佛法中天龙八部之一,大而美丽,浑身长满金灿灿的羽毛,而它的食物更是不可思议,竟是游走在天空中来无影去无踪的神龙!它就像作家的灵感一般,一天不吃一些,就无法展翅飞翔了。假如我们的心中住着一只金翅鸟,那么在多狭窄的世界里都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读完这篇文章,我希望我的心中也有一只这样的金翅鸟,带着我的理想在心中天空上翱翔,在浮云上的浮云,蓝天上的蓝天拥有一片自由的领地。又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就化作金翅鸟,展翼飞翔——在人们的天空上。

  噢,在我的这本书中,夹着一张精美的书签,它总夹在一处,翻开书面,这篇文章叫做《总也不老》。我喜欢读这篇文章,它太贴近我的生活了,文中作者举的例子都能在我的生活中找到。这世上不会老的东西很多,但人却会老,这是人生的悲哀,许多人想要长生不老,却又无力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抗衡,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世上多留下一些总也不老的东西,为这个世界,也为自己多增添一份光彩。读了这篇文章,我自然地联想到席慕蓉老师的《贝壳》,这两篇散文所蕴含的哲理是相同的,简单说就是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读了林清玄老师的散文,我觉得有些像雾霾一样的东西在我的心中散去了,像拨开乌云见到阳光一样,有种明亮的感觉,我想我应该带着这样的好感觉好好地欣赏摆在我面前的生活。#羊村的扛把子# #散文# #壁纸#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未来继续走花路吧~~[米奇比心][中国赞][给你小心心]#赵粤第一# [月亮]#创造营排名# 一路走来,她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看见她能勇敢喊出自己的目标
  • 如果现在你告诉我有个人在等我,我会觉得很暖心,无论这个人是我的父母也好,或者是我心爱的人也好。如果现在你告诉我有个人在等我,我会觉得很暖心,无论这个人是我的父母
  • 我的性格本来就有点包子•••而且我觉得他虽然月薪一万七,还了一万的房贷后,生活肯定得互相接济,虽说他现在想得挺好自己都没问题,但是实际上我觉得不一定能行....
  • (中国旅游报)#南昌融创文旅城# #融创文旅俱乐部# ıllıllı_ 提前订票有优惠 _ıllıllı [胖丁微笑] 明星表演 ❣ 网红场馆[给你小心心][
  •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东河湟新区产业内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产业在新区聚集。[憨笑]所以,不同的你,只要曾经看过、走过,又何尝不是同样的烦恼与
  • #法硕# #2021法硕# #法硕[超话]# 这几个学校里面师姐今年看好的有:西政法硕,中南财大法硕,中央财经法硕;这三个学校,西政一路走高,但是经过连续两年涨
  • 我的职业生涯,由不食人间烟火的小王子掀开帷幕。 当然不食人间烟火是我说的。他说那是因为我眼界太低。比如: ---- 要跟客户开会。他大发慈悲让我开完会直
  • #水瓶座怎么挽回前男友前任怎么挽回前女友异地恋异国恋爱情婚姻家庭男朋友女朋友老公姐弟恋军恋网恋同性恋##sky光遇[超话]#呜呜呜是真的被感动到了 他也的确是这
  • 2 、大卫•杰克逊了,克里斯蒂安•鲁克冉历兹,《佛镜-西藏早起绘画艺术》纽约,2011 年出版,120 页,图 4.12,图 153,图 5.19。3、艾伯特•
  • 草莓和布丁这种小不点虽然不是我的菜但是优点也超多,毛毛软软的~也很乖不会乱跑。“蛤蜊光”的真实成因,一位行家朋友曾认为是建盏出窑以后的自然氧化反应,因此所需的不
  •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365天# 第20天 看了一章 今天也很闲 闲呢就适合做各种事 明天休假 还有一本书没看 天气真冷 想去吃猪排饭 店里又变动 但是都显得不足
  • 随后有网友在评论区模仿他的文案并留言“电影还没去看 但并不影响我是你的影迷”沈腾立刻回复“你这可就有影响了”。#沈腾太有梗了# 今天,沈腾转发谭维维发新专辑《
  • [抱抱][抱抱]更多家庭除菌好物指路↓【天猫旗舰店】【京东自营店】#关注自我保健 促进家庭健康# 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会长顾沈兵会长提到,健康素养较高的大概是30
  • 每一颗纯洁、乐观、感恩的心,都是眼里有一个世界,心中有一个更美的世界。生命中没有永远不变的风景,只是永恒的阳光,每一束阳光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心中有景,心中有你
  • 【#印度年底将集中发射一批卫星#】据印度印亚新闻社11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任S. Somanath介绍说,11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使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
  • #阳光信用#[鼓掌]#每日一善#[鼓掌]#每日一善OWhp1#[可怜]我羡慕曾和你惊鸿一面却又叹服身在大千世界山水之间与你雅俗共赏现终是平行宇宙中不语摄影艺术里
  • #净空老和尚开示#【 净空老法师口口相传教我们念佛——『阿弥陀佛』最重要的是念得清楚!】 念阿弥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妄想,也没有无明。一句佛号,不但破妄想,
  • #全媒行动 行走大运河#【探访阜城县码头镇大龙湾】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推出的全媒体新闻行动“行走大运河”继续进行中。】 途经泊头设三站的
  • ”现在我依然这么觉得,我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老巫,并嫁给了他。五年前我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我说:“曾几何时,面对自己一次次的情感挫折,我总会杞人忧天,觉得是老天
  • 我们只想见到你的笑容,不想见到你难过失望的表情。ta是呆萌的,ta是温柔的,ta是特别的,ta是坚强的,ta是努力的,ta是温暖的,ta却又是令人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