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道教真正的食养之法
道教的营养观是一种,重外养,更重“内养”:“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的整体营养观。《长生诠经》:“去暴怒以养性,少思虑以养神,省言语以养气,絶嗜欲以养精。”去除狂暴愤怒可以修养心性,不过妄的思虑可以修养心神,简练语言可以修养心气,杜绝过度的嗜好和欲望可以修养精神。只有内外养结合,我们才能身心通泰,祛病延年。

饮食的利弊
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所以我们道教在养生方面认为人的机体需要得到补益、精气需要获得充实。
蒲虔贯《保生要录》说:“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营养的来源,可以滋养我们的血气,血可以滋养我们的形体,气可以护卫我们的四肢;髓和精是人体中的精华,其次是人体中的肌肉。孙思邈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篇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饮食是安顿身体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适宜地饮食的人,是不足以合理的养生的。此外,孙思邈还认为食物带来的营养能够排邪、安腑脏、悦性爽志、调理气血,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病功能。
另一方面,道教对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损害,也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痛陈:“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人们得得各种疾病,大多是由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纵情声色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对声色的欲望会降低,但饮食确实每天都需要的;饮食合理的话,久而久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不合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饮食损害功能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导致丹田元气的散失。《云笈七签》:“始生之后则饮食。饮食之后即腑脏实。腑脏实即诸脏相隔。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人出生之后需要开始饮食,但饮食也会致使腑脏充塞,丹田之气仅在脏腑和心胸之间短短几寸的狭窄空间往来运行,这样一来,人不可避免地因元气的不足而加速衰老。
2.饮食滋养人的同时也在滋养体内的“三尸九虫”。“三尸九虫”有人认为是指体内的各种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导致人走向毁灭的负面因素,包括贪欲、邪淫、不良的情绪等等。《云笈七签》称:“贪于饮食,尸(指三尸)乃千变万化,随欲而归,令人世患日深,多愚早亡。”对饮食有过多贪欲的人,身体内的三尸会跟随人们的各种欲望而千变万化,危害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各种祸患日益加深,让人愚钝,甚至过早的死亡。

内养的重要性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饮食》里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擅长养生的人以“养内”为主,不擅长养生的人则以滋养形体为主;“养内”的人擅长使各脏腑大道和谐,使血脉顺畅,让一身的卫气营血的流行自然和谐,依此能百病不生。只知道“养外”的人,其实难免只是纵口腹之欲,贪恋各种滋味,追求饮食带来的身体愉悦;这样虽然能使得肌肤、形体丰腴,脸色光润、悦泽,其实在身体里面,酷烈之气灼伤、侵蚀着人的脏腑,使其精神虚弱。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保全人们本来的和谐状态的,又何谈祛病延年呢。
“外养”和“内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外养”主要滋养肌和肉,不合理地偏重外形的滋养;“内养”则主要是填精补髓,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万神具足。

道教饮食“内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德
首先,道教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所以道教的饮食也是遵循着慈心于物、积善立功的教导的。《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第一条诫命是,不得故意追求美味去杀生,去割断其它动物的生命,用各种方式来烹煮成美味,来满足自己对味道的贪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追求长生久视的人,必须要有志于积善立功,要能慈心爱物,宽以待人,保护生态和谐。
其次,道教还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云笈七签》中说:“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意思是说,人的情性形命出自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
道教所说的“气”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它的理论直接源自于博大精深的“精气”学说:首先是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这称为“清气”;其次是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这称为“先天之精气”;其三是指通过饮食物质所产生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精气”。在道教看来,人的活力源泉在于体内之气,因此,通过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的“养气之道”,就能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养精
《随机应化录》记载:“养精者,少淫寡听”,保养精气,需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降低不合适的声音的影响。
《云笈七签》记载:“含气养精,血脉丰盈,骨濡筋强,润滋皮肤”,涵养精气,可以使得血脉丰盈,胫骨强劲,皮肤细腻滋润。

养神
《淮南子》:“心者,神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心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心的,形体长时间的劳作而不休息,则会枯竭,精神长久的消耗而不停止则会竭尽,对作为生命之根的精神,不要让其过度劳碌,不过度劳碌的最好方法就是节制嗜欲,清静无过分的作为,克制欲念,只有这种以中致外的内修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饮食思想的基本理论
饮食自然
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2.熟胜于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
3、素胜于荤:总体来说,道教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
根据自然饮食的观念,道教饮食还提倡“三因制宜”,即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是我们道教饮食理论的渊源之一。
《保生要录》论述五行、五味、五脏六腑调和论:“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王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王之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气也。”在挑选食物的时候应该多挑选与当时的季节的“五行”相生的属性的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按时节养生的效果。为使阴阳平衡,则饮食上就需要“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藏气不均。”自己喜欢的食物不能吃太多,不能太过偏食,否则会产生疾病;所讨厌的食物也不能全然的不吃,否则身体所藏的五行之气会配属不均匀。因此,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除了要按照时节挑选之外,还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五脏学说
精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辨证论治、五脏六腑补养论,皆可从阴阳五行学说追溯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的五脏六腑食疗理论主要包括:饮食偏倚害五脏与五脏所欲五味理论;五味各归所喜理论;生、克、制、化关系与对应的补、泄、散、收、软、缓等食疗法;五脏应四时、五方、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理论。我们在选择食物的配属的时候可以多参照这样的配属体系。
此外,孙思邀还系统地归纳了“五味动病法”、“五味所配法”等有关饮食法则。各位在日常的食材挑选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参照。
四气、五味与季节摄养论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咸、苦。四气、五味搭配不同的季节,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饮食养生系统,这样的摄养系统可以非常精致地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食材的挑选,具体烹饪方法的择取,等等。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道教真正的食养之法#
整体营养观
道教的营养观是一种,重外养,更重“内养”:“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的整体营养观。《长生诠经》:“去暴怒以养性,少思虑以养神,省言语以养气,絶嗜欲以养精。”去除狂暴愤怒可以修养心性,不过妄的思虑可以修养心神,简练语言可以修养心气,杜绝过度的嗜好和欲望可以修养精神。只有内外养结合,我们才能身心通泰,祛病延年。

饮食的利弊
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所以我们道教在养生方面认为人的机体需要得到补益、精气需要获得充实。
蒲虔贯《保生要录》说:“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

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营养的来源,可以滋养我们的血气,血可以滋养我们的形体,气可以护卫我们的四肢;髓和精是人体中的精华,其次是人体中的肌肉。

孙思邈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篇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饮食是安顿身体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适宜地饮食的人,是不足以合理的养生的。此外,孙思邈还认为食物带来的营养能够排邪、安腑脏、悦性爽志、调理气血,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病功能。

另一方面,道教对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损害,也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痛陈:“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

人们得得各种疾病,大多是由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纵情声色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对声色的欲望会降低,但饮食确实每天都需要的;饮食合理的话,久而久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不合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饮食损害功能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导致丹田元气的散失。《云笈七签》:“始生之后则饮食。饮食之后即腑脏实。腑脏实即诸脏相隔。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人出生之后需要开始饮食,但饮食也会致使腑脏充塞,丹田之气仅在脏腑和心胸之间短短几寸的狭窄空间往来运行,这样一来,人不可避免地因元气的不足而加速衰老。

2.饮食滋养人的同时也在滋养体内的“三尸九虫”。“三尸九虫”有人认为是指体内的各种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导致人走向毁灭的负面因素,包括贪欲、邪淫、不良的情绪等等。《云笈七签》称:“贪于饮食,尸(指三尸)乃千变万化,随欲而归,令人世患日深,多愚早亡。”对饮食有过多贪欲的人,身体内的三尸会跟随人们的各种欲望而千变万化,危害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各种祸患日益加深,让人愚钝,甚至过早的死亡。

内养的重要性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饮食》里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擅长养生的人以“养内”为主,不擅长养生的人则以滋养形体为主;“养内”的人擅长使各脏腑大道和谐,使血脉顺畅,让一身的卫气营血的流行自然和谐,依此能百病不生。只知道“养外”的人,其实难免只是纵口腹之欲,贪恋各种滋味,追求饮食带来的身体愉悦;这样虽然能使得肌肤、形体丰腴,脸色光润、悦泽,其实在身体里面,酷烈之气灼伤、侵蚀着人的脏腑,使其精神虚弱。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保全人们本来的和谐状态的,又何谈祛病延年呢。

“外养”和“内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外养”主要滋养肌和肉,不合理地偏重外形的滋养;“内养”则主要是填精补髓,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万神具足。

道教饮食“内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德
首先,道教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所以道教的饮食也是遵循着慈心于物、积善立功的教导的。《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第一条诫命是,不得故意追求美味去杀生,去割断其它动物的生命,用各种方式来烹煮成美味,来满足自己对味道的贪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追求长生久视的人,必须要有志于积善立功,要能慈心爱物,宽以待人,保护生态和谐。其次,道教还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养气
《云笈七签》中说:“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意思是说,人的情性形命出自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道教所说的“气”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它的理论直接源自于博大精深的“精气”学说:首先是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这称为“清气”;其次是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这称为“先天之精气”;其三是指通过饮食物质所产生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精气”。在道教看来,人的活力源泉在于体内之气,因此,通过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的“养气之道”,就能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养精
《随机应化录》记载:“养精者,少淫寡听”,保养精气,需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降低不合适的声音的影响。《云笈七签》记载:“含气养精,血脉丰盈,骨濡筋强,润滋皮肤”,涵养精气,可以使得血脉丰盈,胫骨强劲,皮肤细腻滋润。

养神
《淮南子》:“心者,神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心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心的,形体长时间的劳作而不休息,则会枯竭,精神长久的消耗而不停止则会竭尽,对作为生命之根的精神,不要让其过度劳碌,不过度劳碌的最好方法就是节制嗜欲,清静无过分的作为,克制欲念,只有这种以中致外的内修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饮食思想的基本理论
饮食自然
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2.熟胜于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

3、素胜于荤:总体来说,道教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
根据自然饮食的观念,道教饮食还提倡“三因制宜”,即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是我们道教饮食理论的渊源之一。《保生要录》论述五行、五味、五脏六腑调和论:“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王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王之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气也。”在挑选食物的时候应该多挑选与当时的季节的“五行”相生的属性的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按时节养生的效果。为使阴阳平衡,则饮食上就需要“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藏气不均。”自己喜欢的食物不能吃太多,不能太过偏食,否则会产生疾病;所讨厌的食物也不能全然的不吃,否则身体所藏的五行之气会配属不均匀。因此,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除了要按照时节挑选之外,还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五脏学说
精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辨证论治、五脏六腑补养论,皆可从阴阳五行学说追溯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的五脏六腑食疗理论主要包括:饮食偏倚害五脏与五脏所欲五味理论;五味各归所喜理论;生、克、制、化关系与对应的补、泄、散、收、软、缓等食疗法;五脏应四时、五方、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理论。我们在选择食物的配属的时候可以多参照这样的配属体系。
此外,孙思邀还系统地归纳了“五味动病法”、“五味所配法”等有关饮食法则。各位在日常的食材挑选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参照。

四气、五味与季节摄养论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咸、苦。四气、五味搭配不同的季节,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饮食养生系统,这样的摄养系统可以非常精致地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食材的挑选,具体烹饪方法的择取,等等。



生活,就是考验践行最重要的舞台!
2020-3-27 觉曦轩《语露感谢函》
>>>>>>>>>>>>>>>>
大菩萨,吉祥!
回顾本周觉曦轩法布施阅读量:单日阅读量创历史新高!
《床前夜话》:觉曦轩大爱—全球效应,单日阅读量达8.5万,破历史记录!
《微言悦享》:共生·共赢-全球战疫,单日阅读量破11.3万,创历史新高!
此间,饱含阁下的垂爱、赞赏与传阅分享!
圣玄深受感动!谨致谢恩!
末学以觉曦轩全球教化的功德,首先为阁下开启璀璨、睿智一整天的精彩序幕!
…………………………………………….

今日《圣玄语露》第七集·10:"生活,修行的试金石。"
这一句 “心灵小语”,最能彰显《圣玄语露》共通的特质:短小精练的背后,充满无限丰富的哲理。它主要探讨 "生活与修行之间,交互运用、相互成就的关系。”
兹简述如下:

一、试金石-检验修行成就
修行的成就,只有通过试金石来彰显。既然,《圣玄语露》表明:"生活,乃修行的试金石。",则意指:修行,只有透过生活的考验,方能彰显其成就。

二、践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良方
真理,如何检验出来呢?
1. 以超越现象界的二元对立作初步判准:因为,唯有超越二元对立的执取,才有可能摆脱烦恼的缠缚。
2. 体悟终极本质-空性实相:不离现象界的生活,彻悟每一现象背后的终极本质。
3. 安住实相:只有彻见终极本质,还是不足的!必须时时以终极本质-空性,检验自己在行、住、坐、卧的每一念是否都能照见实相,佛教称之为 “安住实相”。
4.文殊行者的看家本领:每一思、每一惟的每一寸呼吸,都必须立基于空性的终极义理之上,据此洞察现象界,不再迷失在风情万种之中。文殊法门的训练与要求,正是展现时时安住空性实相的特质。
以上所有的检验方法,都离不开生活,这才吻合 “大道至简,真理平凡”的准则。

三、迈向真理-方法
大小乘的训练方法互异,主要因为成就的果位不同,兹说明如下:

(一).小乘佛教:
1.声闻道:借由修学四圣谛、八正道,成就四果位-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以及声闻最高成就的阿罗汉果。
2.缘觉道:借由修学因缘法,以及十二因缘,因而成就辟支佛果。

(二).大乘佛教:则成就十地菩萨果位,进而终至圆满证悟成佛,其必备资粮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道-度化众生。

菩萨度化众生的方法,计有:

1.六度波罗蜜: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如下:
布施:能度悭贪; 持戒:能度毁犯; 忍辱:能度瞋恚; 精进:能度懈怠; 禅定:能度散乱; 般若:能度愚痴。

2.四摄法:
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01.布施摄:意指,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 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02.爱语摄:意指,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03.利行摄:意指,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
04.同事摄:意指,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总而言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结论:
修行,如何能通过日常生活的无尽考验,其核心要害,在于:掌握 “平常心是道”的原则,方能与 “大道至简,真理平凡相契应”,以下是来自经典的教导:

《景德传灯录》云:
“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
(详见:《大正藏》第五十一册,#2076经,页440上,宋朝·道原纂)

本段经文教导:
日常生活中,所会遇的每一个人、事、时、地、物,都有助于吾人悟道,因此,都是吾人开悟的契机。职是之故,用心对待每一个会遇,即成就"光明藏中,无门关"…这就是"平常心"。
直白而言:生活就是现象界,吾人必须"超越善/恶、门里/门外的二元对立",分分秒秒安住在终极本质-空性实相上,则自性光明彰显无遗…这就是 "平常心",亦是帮助吾人通过日常生活无尽考验的核心要害。

圣玄,今次再以《圣玄语露》全球教化功德,供养阁下。祝福您:大愿圆满、百福庄严!
恭祝阖府:妙吉祥如意!
末学圣玄顶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2年2月11日,随着冬奥会开幕, 吉祥物冰墩墩成为冬奥顶流,让很多消费者 “一墩难求”。#苏大曝# 据了解,中国石化联合北京冬奥组委首发冬奥纪念版加油卡,
  • 就听见美人儿哼了一声,估计是吃痛不过。无忧抬头看看,还没醒来,只是眉头痛苦的皱在一起。忍着些吧,谁叫你伤着了呢。无忧低低的咕囔。细细处理了伤口。撒上药末,敷了去
  • ♡ 《Hope To Know》 — 逛完B站红着眼睛出来的深夜脑洞,第一次写我也不知道写了点什么,流水账的内容和垃圾文笔. 长图预警 其实是个脑洞短篇
  • 成为这样的女人该有多舒坦: 1.有一本驾照 2.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3.买辆自己喜欢的车 4.有一副能穿下自己喜欢衣服的身材 5.有张小于自己年龄的脸 6.有
  • #晚安商院# Adversity is like a strong wind. It… tears away from us all but the thin
  • 有娃后的情人节 娃感冒打蔫,吐了拉了发烧了,去了儿童医院回来早早睡下 我前天一晚没睡,跟着娃早早睡下,中间醒了洗漱看到朋友圈才发现今天竟是情人节 娃爸居家办公一
  • 云游,雨落,浩荡河山,思念飘飞;叶黄,瓜熟,静水流长,情思绵柔;大雁,展翅,划过天际,眷念灼灼!   秋日宜人,秋菊飘香。深秋至,又逢重阳。九月初九,两九相
  • 【关于Faker的一些数据】 [星星]目前在LCK哪些记录由Faker保持? 比赛数:696场 获胜数:457场 击杀数:2464 阵亡数:1418 单杀数:
  • 爱是包容,爱是偏爱,爱是给予,爱是心疼对方,爱是依赖对方,爱是尊重对方,爱是不会伤害对方,然而他们之间没有。接触过几个台湾人,男女为人待事差别很大,女的性格很作
  • 162名硕士,4名博士;有的毕业于斯坦福、哥大……杭州这份高中学校拟聘用人员名单,堪称神仙打架
  • 2023年起,这些学校要求落户满一年!锦江区2022年小一入学、小升初政策出炉!
  • #潮流生活##国潮零食# 大家好,我是快乐至上 今天分享过年时准备的饮料 图一这款百香果比蜜雪冰城百香果性价比高很多 媳妇比较喜欢喝,一个月最少13杯[酸] 图
  • YBP摄影 | 应急灯 应急灯场景图拍摄完毕 #广州电商摄影##佛山女装摄影##惠州男装拍摄##深圳淘宝天猫拍摄##东莞商业广告宣传片##短视频约拍##抖音
  • 每次听don’t know what to do 就梦回去年暑假的中午,坐在家里的藤椅上,对面是葱葱郁郁的山(冬天都失去颜色了),后面阳台外面有一棵和我家楼层一
  • 想换个马桶盖,昨天在京东看了一下,今天微信广告就推送马桶盖给我,这么赤裸裸的被监控,智能算法不可谓不发达了,可一个被迫生了8个孩子的失去自由的妇女,却搞不清她到
  • #摩登兄弟[超话]# 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执着,更是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的惊喜,我始终都坚信,此生无憾,因为有你。 @摩登兄弟刘宇宁 摩登兄弟 md
  • 一个产品,可以骗得了一个人,骗不了一群人,更骗不了大中国那么多人!可以骗得了一天,可以骗得了一个月,可以骗得了一年,但是骗不了7⃣年‼️产品如此,事业亦是‼️年
  • 很美的一本书,真实与虚幻交织,细节与抽象融合。在一水的虚幻故事中,我很喜欢竹峰寺的故事,因为更有现实感一点。世事无常但他们将秘密藏在桥下,没有人会发现青苔下隐藏
  • 【大众日报头版聚焦:六刷纪录背后,山东做对了什么?】 全年进出口总额2.93万亿元人民币,连续第6年刷新历史新高,进出口同比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进
  • #电视剧斛珠夫人[超话]##杨幂斛珠夫人##杨幂海市# 模仿一下 从路人到剧粉,再从剧粉到海市粉,最后从海市粉到杨幂粉。 海市在剧里的表现太感人了,让人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