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 街道图书馆新书推荐
夜莺
作者:克莉丝汀·汉娜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索书号:I712.45/3144-95
内容介绍:生活在法国乡间的一家人,姐姐薇安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她温顺谦和,细心经营来之不易的生活。妹妹伊莎贝尔年轻气盛,从不向挫败低头。两人相互依赖,却又对彼此的生活心存指摘。此时战火蔓延至整个巴黎,性格迥异的两人终于做出不同的抉择,也迎向了各自的命运……

面包师不堪歧视辱骂关门,外国人开面包房是原罪?

在法国出生的摩洛哥裔男子穆辛·祖因(Mouhssine Zouine)2020年10月在法国东南部伊泽尔省的圣马塞林市(Saint-Marcellin)开了一家面包房。

几个月以来,穆辛一直饱受种族歧视的困扰,尽管他只想好好经营自己的面包房,却不断遇到侮辱和骚扰。在开店近两年后,不堪其扰的穆辛被迫打算关店。

穆辛的面包店的名字是“面包的好朋友蒂娜”(Dina l'amie du Pain),这家店于2020年10月在圣马塞林市开业。店主穆辛今年四十岁,他的父母是摩洛哥人,不过穆辛是在法国出生的。

穆辛曾是卡车司机,后来在德龙省的瓦朗斯市和伊泽尔河畔的罗曼斯镇的面包店打过工。他一直以来都梦想着开一家面包房。

差不多两年前,穆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经营的面包店卖法国传统的法棍面包、羊角面包,但也卖中东风格的糕点。在穆辛看来,自己“东西合璧”的面包房,很好地填补了市场空白。

穆辛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梦想竟然变成了一场噩梦。自从他搬到伊泽尔的这个小镇后,就遭到了当地居民的歧视。这种情况在2021年的冬天恶化了。

人们朝他的面包店的窗户上吐痰,还故意打翻店门口的垃圾桶。有些来店里买面包的客人,一看到店里的中东糕点,就用失望又嫌弃的语气说“这是一家阿拉伯商店啊”,然后不买任何东西就离开了。穆辛还遇到过一位遛狗的女子在店门前停下来说,“我不喜欢摩洛哥人”。

在巴黎部分郊区,这种既出售传统法国面包也卖中东点心的面包房已不是新鲜事,当地居民早已接受了这种经营模式。由于开面包店是一项相当辛苦的生意,面包师需要从凌晨两三点到早上八九点工作,许多法国人已经不愿意从事这项行业,开面包店的外国人或者移民后代越来越多。

尽管在巴黎郊区的某些村镇,甚至已经找不到由“纯正法国人”经营的面包房了。不过在距离巴黎约600公里的山谷小城圣马塞林,人们还坚持认为,只有“法国人”才能开面包房。

由于担惊受怕,本来凌晨三点就应该到店里的穆辛只能等到早上6点半天亮后才到店里。他每天关店后会把垃圾桶收起来,不敢放在街上。穆辛感到自己生活在恐惧中。

穆辛几天前在当地居民的脸书Facebook小组里上发布了一篇谴责这种歧视行为的长文。他解释说,自己店里的产品用料100%来自当地,即使是中东点心也是用法国的原材料,在法国生产的,他为此每天工作15至20个小时。

穆辛发文后,在网上收到了不少支持的声音。有老客户替他在网上站台,称“我住在附近,自从穆辛开业以来,我一直是他的顾客。他已经和我(就歧视问题)谈了好几次。我觉得这种歧视是无法忍受的,他是一个优秀的匠人。他为人友好又开朗,他有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善良。”

虽然网上收到了很多支持,现实生活中,穆辛的面包店的生意却没有明显好转。他觉得自己的店铺已经陷入恶性循环,越是冷清,顾客越不敢来买东西。他甚至怀疑有人在悄悄地抵制自己的面包店。

由于生意不佳,穆辛的生意越亏越多,他正在考虑在今年夏天之前关闭自己的店铺。他已经耗尽了自己的积蓄和心力,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了。#法国#

从Spacex公司的兴起看世界航天格局演变(三)
航天发射的国家队
从航天时代开始之后各国的航天竞赛以及火箭发动机的演变,可知人类航天发展到21世纪初基本进入了一个火箭技术总体上停滞而卫星技术利用各学科的发展而进步更明显的状态,但由于火箭的发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不得不把每一颗卫星都做得又大又强,当然也就越贵。显然用一枚一亿美元的火箭把只有几千万美元的卫星或者深空探测器送上太空不是可以持续的做法,但一颗几亿美元的卫星加上一枚一亿美元的火箭,这种生意又不是一般的公司或者小国能随便做的——直到现在还有些小国和穷国在为自己的第一颗卫星而努力。长期以来航天这个圈子都很小,参与者只有寥寥几个,在部分程度上可以说,这种局面的瓶颈就是因为火箭发射费用的高昂。直到马斯克之前,各国普遍都对解决这个问题不抱太大希望,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

在SpaceX公司之前,世界上能提供航天发射服务的只有这么几个:首屈一指的是欧洲阿里亚娜公司,这实际上是欧空局的一个商业手套,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趁着美国航天飞机失事以及随后的一连串火箭事故,欧洲人趁机以“阿里亚娜”4型火箭席卷世界商业航天发射市场,除了美国自己被集中爆发的事故搞得焦头烂额外,最主要原因一个是其价格比美国火箭便宜,按理说欧洲的人均生活水平和美国差别不大,但欧洲人一向善于利用各种政府补贴加强重要产业的竞争力,再加上法国正好在南美洲赤道附近有一个海外省也就是法属圭亚那,在这里建设的发射场最大限度地靠近赤道,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带来的初始速度去执行GTO卫星任务。相比之下,俄国人从拜克努尔发射场执行GTO轨道发射任务就面对很大的困难,既不能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还需要具备多次点火变轨以改变轨道面的能力,在为“质子”火箭研发了成熟的上面级后,苏联人才最终在1974年用“质子”火箭发射通信卫星进入了GTO轨道,距离其发射人类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过去了17年,比美国也晚了10年。可以说苏联在发射卫星方面虽然起了个大早,但是在通信卫星方面却赶了个晚集。欧洲人在尝到市场甜头后自然不肯放弃,投入大笔资源开发了“阿里亚娜”5型火箭以巩固其市场地位,这款芯级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发动机,而助推器是固体火箭的模式,从之前的分析可知,这种构型在技术上属于较好的组合,固体助推火箭比冲低推力大,最适合干助推的活,而液氢液氧发动机的比冲最高,在地面就点火还可以增加可靠性,这款火箭的市场目标就是定位在GTO轨道上进行优化,早期型可以将6吨载荷送入GTO,而后期的ECA改型提高到了10吨,从而可以采取将2枚5吨以下的卫星“拼车”的模式发射入轨,从而更加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而在实际运营中“阿里亚娜”5火箭展示了另一个强悍的竞争力要素,那就是高可靠性,在火箭试射初期的几次失败后,这款重型火箭实现了连续80多次发射成功的成绩,成功率只有美国肩负国防卫星发射重任的两款重型火箭“德尔塔”4和“宇宙神”5可与之相比。成功率高则保险公司的保险费就会低,从而更加强化其竞争优势。

欧洲人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竞争对手,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技术和资金成本太高,在20世纪70年代就形成了美、苏、欧、中、日五个主要玩家的格局,到80年代这个圈子又增加了一个印度,参与者依然很少,这其中苏联作为和美国对标的航天大国无疑在运载火箭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此时冷战正酣,苏联东欧阵营以外的国家不可能把从美国订购的卫星运到苏联去发射,而在卫星技术上美国拥有比火箭更大的技术优势。因此苏联直到1991年冷战结束之前还不能入场。再往下数的话就只有中国和日本了,中国的“长征”2号和3号火箭经过十几年低频度发射的摸索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参与到国际发射服务中去,而且此时中国和西方关系较为亲密,并不排斥中国加入竞争。因此中国也借着美国人暂时退出航天商业发射的机会进入到这个市场,从1990年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开始,逐步接单这类发射合同。因为中国的特殊情况,定价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不过要注意的是,此时中国火箭的发射能力仍然只能涵盖部分市场,比如一开始接GTO发射合同的“长征”3号火箭的运力当时只有1.6吨。不过随着中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个能力在迅速增强,到现在的主力“长征”3号乙时,已经提高到了5.5吨。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禁止所有采用美国零部件的卫星由中国火箭发射,这看上去只是美国的问题,但美国长期积淀的技术优势使得世界上不采用美国技术的先进卫星少之又少,这就基本把中国的“长征”火箭摒除在国际发射市场之外了。

相反,西方世界曾经的敌人苏联在解体后,继承其衣钵的俄罗斯拿出了可以发射GTO的“质子”火箭加入到这一市场的争夺,这款火箭的GTO发射能力超过5吨,已经可以直接将比较重的通信卫星送入轨道。不过其成功率不是很理想,保险费高还是其次,关键在于总是稳定在十射一炸的水平上,让客户实在有些提心吊胆,因此其只能瓜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无法占据优势。至于苏联发射数量最多也最可靠的“联盟”火箭,因为运载能力太小,再从苏联高纬度发射场发射根本吃不下GTO商用卫星的发射任务,在早期反倒是比较边缘化。直到后来俄罗斯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后,“联盟”火箭才有了用武之地,被用来发射载人和货运飞船。值得一提的是,俄国人为了克服自身发射场纬度高的问题,还曾经与乌克兰及美国联手,搞了一个海上发射公司,将一座石油钻井平台改造为火箭发射平台,在一条支援船的配合下,跑到赤道海洋上用“天顶”火箭来发射商业载荷,也曾经拿下了不少的发射订单。“天顶”火箭其实就是用当年大名鼎鼎的“能源”号运载火箭的助推器改造的,装有一台高压补燃的RD-170液氧煤油发动机,不过这个公司经营不善,破产过一次,虽然后来重组,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至于日本和印度,虽然也具备火箭发射能力,但日本的这类产品太贵,印度的火箭则太弱,很长时间里都成不了气候。所以在十几年的时间内,世界商业发射市场基本就是俄国和欧洲的竞争。其它国家属于第二梯队,相对有些成绩的反而是印度,其依靠大数量搭载小微卫星的模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星8K电视发布 视觉效果听觉体验震撼价格更惊人
  • 青海泽库县地震
  • 人人车回应异常 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范加尔告别足坛 执教曼联时提拔才俊马夏尔林加德
  • 乐天仅剩3家门店,国内百货业陷入增长停滞?
  • 佩莱救主 鲁能战平鹿岛鹿角
  • 叶璇控诉强迫喝酒 , 网友点赞!
  • GA20首次公开试飞
  • YG市值蒸发7亿,胜利这个篓子捅大了!
  • 贝壳找房准备上市;美团点评发布2018Q4财报
  • 蚂蚁金服备战科创板?估值达1500亿美元 助力马云登顶首富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邓文迪两女可分20亿美元!
  • 创业板暴跌早有先兆?两大创业板ETF龙头遭百亿级赎回,后市将会如何?
  • 欧冠8强出炉大洗牌!英超重现盛世一幕,两大联赛遭团灭
  • 张馨予现身医院坐实怀孕传闻?军嫂在军人诊室就医
  • 傅明事件后续:足球的问题该不该用足球的方式解决?
  • 学生扶大妈反被讹,网友愤怒了,阿里出手了:奖励他!
  • 张柏芝扎马尾甜笑嫩回18岁,网面衬衫搭牛仔裤少女感满满
  • 姚晨儿子 郭京飞 这什么情况呢
  • 杨千嬅首试老人妆,没想到惊喜在后头,体验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