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政策情况(附深圳市各区补贴汇总)】2022年,工信部将出台三个办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与培育办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与培育办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与培育办法》,新培育3000家‘小巨人’企业,财政再支持500家以上重点‘小巨人’企业,目前正在完善“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计划5月左右启动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具体时间请关注深科信通知)
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下面深科信来重点分析下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政策情况。

01.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情况目前,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有4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848家。

在数千万中小企业的“金字塔”顶端,企业创新发展路径正逐渐清晰。从国内领先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国际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最终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

02.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情况深圳市十四五期间规划,将培育1万家以上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0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
目前,深圳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39家。

具体如下:
1、深圳市级专精特新2021年开始,每年一次,名单将于2022年一季度公示。

2、广东省省级专精特新2020年开始,每年一次,已第二年(第二批)。

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19年开始,每年一次,已第三年(第三批)。目前,深圳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169家,含2021年公示的134家、2020年公示的27家、2019年公示的8家。

4、自2021年2月《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建〔2021〕2号)文件发布以来,工信部分别于2021年3月和7月组织了第一批、第二批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遴选,入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中央财政600万/家专项资金支持。(具体资金请咨询深科信)
截至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9、2020、2021年认定并发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1、第一批企业共248家,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35家;
2、第二批企业共1744家,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157家;
3、第三批企业共2930家,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119家;

第一批、第二批中央财政资金到帐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后,国家重点小巨人的遴选工作被全社会高度关注和企业追捧!第三批国家重点小巨人的遴选工作已于2022年4月份启动!预计5月份启动第四批遴选。
国家级重点小巨人实行各省推荐,由工信部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按行业统一评审,按专家评审综合得分高低进行遴选。这种评审组织方式,忽略了地区差异,保证最终遴选出来的企业是真正的细分行业领域,质量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位居全国专精特新的行业“排头兵”。

如何做好第四批申报相关工作呢?深科信仔细阅读研究了上年度《企业基本情况表》和《重点“小巨人”企业目标表》供企业参考。第四批遴选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品在关健领域补短板和技术领先、企业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建议拟申报企业:
(1).企业应在创新能力、产品在关健领域补短板和技术领先、产业链整合与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竞争力、投融资上市等这几个方面充分控掘并重点表达和说明;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深科信
(2).企业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对企业项目的技术领先性予以专业佐证;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深科信
(3).鉴于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企业大检查、IPO发行审计、统计执法、税务等多部门检查中企业研发费涉嫌作假现象频出,2022年,国家科技、税收、统计、证监委对研发费强支持与严监管并举,第三批国家重点小巨人遴选也把企业研发费投入作为非常重要指标,而且为了保证数据真实,要求企业提交近两年的《研发费专项审计报告》。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深科信
(4).与前两批次一样,将得到中央财政600万的专项资助,根据专项资金管理要求,首次支持200万,后续400万将根据企业相关指标培育达成绩效情况给予支持(具体金额请以当年申报通知为准)。本次申报,企业既要申报现有各项指标情况(实施期初始值)同时,也要合理预测第一年和两年指标培育目标值(实施期满一年目标、实施期满两年目标)。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深科信
(5).本次申报要求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有效发明专利并实际应用数量、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级别、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获得主营业务相关的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数量、企业上市等方面均需提交佐证材料,企业及时按照规定要求提交。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深科信
(6).国家重点小巨人的遴选是各省推荐,工信部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按行业统一评审并按综合评分进行排序遴选,因此,拟申报企业要充分考虑站在全国同行业竞争的水平,做好本次申报相关素材整理,相关指标不能仅以达到申报的基础条件为准,要本着“尽量高”原则。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深科信
(7).本次预计申报时间为5月,企业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做好佐证材料收集、申报材料编撰及相关沟通工作事宜。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深科信。

5、自工信部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来,制造业单项冠军每年一次,已分六批次累计遴选出单项冠军848家,其中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55家、单项冠军产品393家。根据工信部规定,深圳市每批推荐名额有上限。

03.深圳各区的“专精特新“补贴

请以最新政策为准

【中信证券】医药2021&2022Q1业绩总结:疫情加速产业趋势分化 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 

2021 年,医药板块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4.1%,较2020 年增速(+7.8%)有所提升; 而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 净利润同比+62.8%, 较2020 年(+41.6%)显著加快,盈利水平不断提升。整体来看,排除2020 年疫情爆发初期的整体较大影响,我们认为疫情后时代,产业分化和趋势加速,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与疫情相关的板块(疫苗、ICL、医疗器械抗疫相关)以及医药创新(Biotech、CRO、CDMO)板块景气度较高。其中2021 年疫苗、ICL 板块、Biotech、CRO、CDMO 的收入增速均超过30%,是收入及利润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主要系疫苗重磅产品放量,与疫情相关的仪器、检测试剂需求激增,海外客户需求加速国内转移,新上市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及海外合作项目收入等有关。此外,2021 年经营表现同样亮眼的科学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美板块收入增速均超过30%。血制品以及中药大健康板块经营趋势向好。医疗器械板块则受2020 年抗疫产品放量导致高基数影响21 年业绩增速放缓,但国产化趋势加速。pharma、医疗零售主要系集采与医保谈判以及疫情对医院端诊疗人数、药品销售影响较大,经历了2020-21 两年的业绩波动,低估值的传统普药企业以及医药零售2022 年有望迎来稳态增长趋势,值得关注。

  Pharma: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12.41%、-9.94%,受到集中带量采购和国家医保谈判的影响,pharma 板块2021 年收入端增速同比有所放缓,利润端出现较大下滑。虽然pharma 中创新产品/新上市产品的收入贡献逐步提升(如恒瑞医药2021 年新上市3 款创新药、总数达到10 款),但集采与医保覆盖药品等的降价影响仍在消化过程中,业绩阶段性承压。但与此同时医药行业加速创新转型,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1 年应收账款增速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略有下降,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集采影响对整个药品行业在2022 年可能仍将持续,但是低估值的传统普药企业在集采后市场格局稳定后依托产品的刚需性有望赢来业绩的稳健恢复增长,值得关注。

  Biotech:2021 年收入增速为108.23%,收入端维持较高增速,主要来自新上市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及海外合作项目收入(其中的核心产品信达生物、百济神州PD-1 单抗2021 年销售额分别同比+35.44%、+56.17%),但由于较高的研发投入(2021 年、2022Q1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1.89%、81.85%),2021 年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 年,荣昌生物、诺诚健华和艾力斯首次实现产品收入,biotech 公司多年研发投入逐步进入兑现期,有望持续实现收入及利润端的高增长。根据动脉橙数据,2021 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总额达到1113.58 亿元,较2020 年增长26%。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热情有望为biotech 公司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提供有力支持。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板块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16.64%、11.08%,受2020 年抗疫产品放量导致高基数影响增速放缓。具体而言:1)POCT 板块:业绩受疫情带动明显,2021 年在2020 年的高基数下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随着后续防控政策放开,我们判断,抗原检测需求有望再次迎来一波放量。2)常规IVD 板块:2021 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放缓原因是2020 年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基数较高,2021 年新冠核酸检测持续降价。集采预期加速进口替代,22Q1 有所反弹。3)低值耗材板块:高基数下增速回落,内部高度分化,主要是在疫情早期2020 年以口罩和防护服需求为主,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需求转移到核酸检测采样管等产品。4)高值耗材板块:受疫情影响随着手术量下降而放量趋缓。展望2022 全年,随着局部疫情的缓和,手术量和高值耗材使用量有望逐季向上。5)医疗设备板块:2022Q1 受局部疫情影响装机量增速放缓,但全年业绩无需担心。

  CRO :高景气度持续,在手订单饱满,人员加速增长(2018-2020 年CAGR约为25.86%,2021/2020 年同比增速为36.28%)趋势下单产持续提升。2021营收/利润呈现明显加速趋势,2022Q1 收入增速达到66.44%,扣非净利润增速81.03%。整体来看,尽管医疗领域投融资额存在短期波动,但国内CXO 公司仍明显获益于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浪潮,以及国内创新药械和新治疗技术公司临床前/临床阶段的强劲研发需求,头部公司新签/在手订单饱满,并驱动了CRO 板块公司人员招募的加速;另一方面,规模效应和业务结构的持续改善,带来了CRO 板块公司人均创收和创利(扣非)的稳步提升。

  CDMO:新冠疫情催化下,资本投入和业务都迎来加速成长期。2021 年收入增速为45.52%,2022Q1 为68.74%,呈明显加速增长态势,同时盈利能力持续稳步提升,我们判断这和整体行业高景气度下产能利用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部分公司所公告的大订单的规模效应有关。此外2021 及2022Q1 期末,板块应收和存货同时大幅增长,则进一步反映了需求的高景气度,以及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强。CDMO 公司资本投入加速明显,特别是小分子CDMO 为主的公司(2021 和2022Q1 很多公司资本投入同比接近翻倍),且大部分公司ROIC/ROE、周转率处于稳步提升态势(详见后文分析)。中长期来看,疫情加速了新治疗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于工艺开发和试验设计能力要求的提高,行业远期外包率和龙头市占率天花板有望随之提升。

  科学服务及生物制药上游供应链:高基数效应下2021Q1 业绩稳健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考虑到部分板块如生物制药设备、IVD 检测试剂原材料等受益于新冠疫情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科学服务板块2021 收入增速为34.93%,2022Q1 收入增速30.02%,高基数下仍实现快速增长。结合2022Q1 应收(YOY+66%)和存货(YOY+95%)的高增长,同时考虑到该板块内众多公司是近1-2 年内IPO 新上市或(拟)进行新的融资,在大额募集资金对于产能和人员投入增长的有力驱动下,我们预计板块2022 年的高增长的确定性非常强。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突破上游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是长期大势所趋,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领域是未来3-5 年确定性最强的赛道,有望孵育一批优质国内企业,市场/市值空间广阔。

  生物疫苗:受到新冠疫苗销售放量的影响,生物疫苗板块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95.24%、+179.59%,持续经营向好,其中二类苗销售恢复性增长趋势良好,预计有望延续到下半年。2021 年盈利能力略有下降,主要系净利率较低的新冠疫苗占比提升增加。各项费用率均保持下降趋势,规模化效应日益显著。我们持续看好疫苗板块的投资机会。按照目前的重症率推演,Omicron 大概率会成为泛流感化,参考流感疫苗市场,加强针疫苗的需求具备一定的永续性,疫苗板块估值有望得到重塑。时间催化剂方面,关注康希诺的吸入剂型,以及沃森mRNA 三期的中期分析数据。同时建议关注潜在的大品种,例如百克生物(国内首个带状疱疹疫苗有望获批)、瑞科生物(重组蛋白新冠疫苗三期在研、重组九价HPV 疫苗三期在研、优秀的佐剂系统)等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血制品:疫情后行业稳健修复,中长期发展确定性强。随着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逐渐消除,血制品行业2021 年迎来恢复性增长,血制品板块2021 年收入增速为16.99%,中国总体采浆量约9455 吨,较2020 年增长约13.4%,较2019 年增长约2.7%。中长期来看,新冠疫情下血制品战略资源属性进一步凸显,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国家有望加速国内浆站建设,从而缓和长久以来血制品资源紧缺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且考虑到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采浆量受到冲击,血液制品进口供给收缩,给国产替代和海外出口创造了历史机遇,国内血制品企业稳健增长确定性强。

  中药大健康: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13.33%、+25.91%。中药大健康板块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谷底的迷茫期和困境期,2022 年有望迎来困境反转;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中药创新药的审批准则也在不断标准化,供给侧改革下迎来增量逻辑;在医药整体板块估值回调大背景下、中药板块作为低估值以及政策避风港等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截止到2022 年4 月29 日,目前中药板块平均PE 为29.87X,仅高于器械(受压于集采)和商业流通板块,部分核心龙头OTC 企业估值只有15-20X,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中药大健康板块2021 年收入和利润端呈现经营向好趋势; 盈利能力保持平稳态势,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医疗服务: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31%、68.02%,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加速。2022Q1 预计可选消费属性强的医院业务(如爱尔眼科的屈光、视光业务、通策医疗的种植牙、正畸业务等)受新冠疫情各地散发的影响或将有一定程度波动,但后续疫情管控结束后收入增长有望迎来逐季加速。预计医疗服务板块后疫情时期盈利能力将维持稳健。2021 年应收账款增速提升,回款能力有所下降,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基本维持稳定,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医美: 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6.82%、43.42%,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加速。2022Q1 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分别达37.96%、12.70%,虽新冠疫情各地散发,患者进院呈现一定程度波动,目前行业龙头效应已现,华东医药“少女针”Ellansé销售于国内市场爆发,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板块隶属消费升级赛道、需求将在防疫精准化趋势下延迟释放,后续有望长期保持快速成长。

  医药零售: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79%、4.58%,收入端增速有所放缓,利润端增速明显承压,主要受各地防疫政策限制、医保系统切换、新建店盈利周期拉长等影响。2022Q1 收入端增速有所提升,利润端所受局部疫情阶段性影响仍有延续,但我们预计Q2 起,随着防疫趋于精准化、集采全国推动,以及去年相关扰动因素的消除,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加速(3-4 月同店销售增速已出现明显加速态势),估值修复值得期待。2021 年行业板块的应收账款同比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同比小幅提升,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2021 年集采全国推进下行业处方药占比有望持续提升,随着防疫精准化趋势下,预计2022 年全年客流也有望快速提升,带动全年同店销售增长率的快速恢复。

  ICL: 2021 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均高速增长, 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1%、89.09%,主要得益于:①2021 年,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常规医学检验业务恢复良好; ② 新冠核酸业务持续开展, 为业绩带来增量。2022Q1,ICL 板块的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1%、89.09%,主要由于春节返乡以及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导致新冠核酸业务量激增,显著增厚业绩。随着疫情防控以及全民核酸检测逐步进入常态化,预计大规模新冠核酸筛查业务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驱动ICL 行业的业绩增长。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0.07%,跑输沪深300 指数1.01 pct,化学原料药跌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22 年预测市盈率约26 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下降至4.24%。本周A 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09 亿元,合计减持0.51 亿元,其中辰欣药业增持较多,增持0.05 亿元;蓝光发展减持较多,减持0.49 亿元。本周A 股医药板块,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4.69 亿元,其中翰宇药业交易额较大。

  风险因素:医保控费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和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制药公司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九洲药业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锦欣医疗、海吉亚、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6)疫苗产业链上的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H)、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中信证券】医药2021&2022Q1业绩总结:疫情加速产业趋势分化 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 

2021 年,医药板块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4.1%,较2020 年增速(+7.8%)有所提升; 而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 净利润同比+62.8%, 较2020 年(+41.6%)显著加快,盈利水平不断提升。整体来看,排除2020 年疫情爆发初期的整体较大影响,我们认为疫情后时代,产业分化和趋势加速,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与疫情相关的板块(疫苗、ICL、医疗器械抗疫相关)以及医药创新(Biotech、CRO、CDMO)板块景气度较高。其中2021 年疫苗、ICL 板块、Biotech、CRO、CDMO 的收入增速均超过30%,是收入及利润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主要系疫苗重磅产品放量,与疫情相关的仪器、检测试剂需求激增,海外客户需求加速国内转移,新上市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及海外合作项目收入等有关。此外,2021 年经营表现同样亮眼的科学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美板块收入增速均超过30%。血制品以及中药大健康板块经营趋势向好。医疗器械板块则受2020 年抗疫产品放量导致高基数影响21 年业绩增速放缓,但国产化趋势加速。pharma、医疗零售主要系集采与医保谈判以及疫情对医院端诊疗人数、药品销售影响较大,经历了2020-21 两年的业绩波动,低估值的传统普药企业以及医药零售2022 年有望迎来稳态增长趋势,值得关注。

  Pharma: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12.41%、-9.94%,受到集中带量采购和国家医保谈判的影响,pharma 板块2021 年收入端增速同比有所放缓,利润端出现较大下滑。虽然pharma 中创新产品/新上市产品的收入贡献逐步提升(如恒瑞医药2021 年新上市3 款创新药、总数达到10 款),但集采与医保覆盖药品等的降价影响仍在消化过程中,业绩阶段性承压。但与此同时医药行业加速创新转型,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1 年应收账款增速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略有下降,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集采影响对整个药品行业在2022 年可能仍将持续,但是低估值的传统普药企业在集采后市场格局稳定后依托产品的刚需性有望赢来业绩的稳健恢复增长,值得关注。

  Biotech:2021 年收入增速为108.23%,收入端维持较高增速,主要来自新上市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及海外合作项目收入(其中的核心产品信达生物、百济神州PD-1 单抗2021 年销售额分别同比+35.44%、+56.17%),但由于较高的研发投入(2021 年、2022Q1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1.89%、81.85%),2021 年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 年,荣昌生物、诺诚健华和艾力斯首次实现产品收入,biotech 公司多年研发投入逐步进入兑现期,有望持续实现收入及利润端的高增长。根据动脉橙数据,2021 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总额达到1113.58 亿元,较2020 年增长26%。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热情有望为biotech 公司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提供有力支持。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板块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16.64%、11.08%,受2020 年抗疫产品放量导致高基数影响增速放缓。具体而言:1)POCT 板块:业绩受疫情带动明显,2021 年在2020 年的高基数下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随着后续防控政策放开,我们判断,抗原检测需求有望再次迎来一波放量。2)常规IVD 板块:2021 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放缓原因是2020 年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基数较高,2021 年新冠核酸检测持续降价。集采预期加速进口替代,22Q1 有所反弹。3)低值耗材板块:高基数下增速回落,内部高度分化,主要是在疫情早期2020 年以口罩和防护服需求为主,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需求转移到核酸检测采样管等产品。4)高值耗材板块:受疫情影响随着手术量下降而放量趋缓。展望2022 全年,随着局部疫情的缓和,手术量和高值耗材使用量有望逐季向上。5)医疗设备板块:2022Q1 受局部疫情影响装机量增速放缓,但全年业绩无需担心。

  CRO :高景气度持续,在手订单饱满,人员加速增长(2018-2020 年CAGR约为25.86%,2021/2020 年同比增速为36.28%)趋势下单产持续提升。2021营收/利润呈现明显加速趋势,2022Q1 收入增速达到66.44%,扣非净利润增速81.03%。整体来看,尽管医疗领域投融资额存在短期波动,但国内CXO 公司仍明显获益于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浪潮,以及国内创新药械和新治疗技术公司临床前/临床阶段的强劲研发需求,头部公司新签/在手订单饱满,并驱动了CRO 板块公司人员招募的加速;另一方面,规模效应和业务结构的持续改善,带来了CRO 板块公司人均创收和创利(扣非)的稳步提升。

  CDMO:新冠疫情催化下,资本投入和业务都迎来加速成长期。2021 年收入增速为45.52%,2022Q1 为68.74%,呈明显加速增长态势,同时盈利能力持续稳步提升,我们判断这和整体行业高景气度下产能利用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部分公司所公告的大订单的规模效应有关。此外2021 及2022Q1 期末,板块应收和存货同时大幅增长,则进一步反映了需求的高景气度,以及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强。CDMO 公司资本投入加速明显,特别是小分子CDMO 为主的公司(2021 和2022Q1 很多公司资本投入同比接近翻倍),且大部分公司ROIC/ROE、周转率处于稳步提升态势(详见后文分析)。中长期来看,疫情加速了新治疗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于工艺开发和试验设计能力要求的提高,行业远期外包率和龙头市占率天花板有望随之提升。

  科学服务及生物制药上游供应链:高基数效应下2021Q1 业绩稳健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考虑到部分板块如生物制药设备、IVD 检测试剂原材料等受益于新冠疫情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科学服务板块2021 收入增速为34.93%,2022Q1 收入增速30.02%,高基数下仍实现快速增长。结合2022Q1 应收(YOY+66%)和存货(YOY+95%)的高增长,同时考虑到该板块内众多公司是近1-2 年内IPO 新上市或(拟)进行新的融资,在大额募集资金对于产能和人员投入增长的有力驱动下,我们预计板块2022 年的高增长的确定性非常强。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突破上游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是长期大势所趋,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领域是未来3-5 年确定性最强的赛道,有望孵育一批优质国内企业,市场/市值空间广阔。

  生物疫苗:受到新冠疫苗销售放量的影响,生物疫苗板块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95.24%、+179.59%,持续经营向好,其中二类苗销售恢复性增长趋势良好,预计有望延续到下半年。2021 年盈利能力略有下降,主要系净利率较低的新冠疫苗占比提升增加。各项费用率均保持下降趋势,规模化效应日益显著。我们持续看好疫苗板块的投资机会。按照目前的重症率推演,Omicron 大概率会成为泛流感化,参考流感疫苗市场,加强针疫苗的需求具备一定的永续性,疫苗板块估值有望得到重塑。时间催化剂方面,关注康希诺的吸入剂型,以及沃森mRNA 三期的中期分析数据。同时建议关注潜在的大品种,例如百克生物(国内首个带状疱疹疫苗有望获批)、瑞科生物(重组蛋白新冠疫苗三期在研、重组九价HPV 疫苗三期在研、优秀的佐剂系统)等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血制品:疫情后行业稳健修复,中长期发展确定性强。随着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逐渐消除,血制品行业2021 年迎来恢复性增长,血制品板块2021 年收入增速为16.99%,中国总体采浆量约9455 吨,较2020 年增长约13.4%,较2019 年增长约2.7%。中长期来看,新冠疫情下血制品战略资源属性进一步凸显,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国家有望加速国内浆站建设,从而缓和长久以来血制品资源紧缺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且考虑到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采浆量受到冲击,血液制品进口供给收缩,给国产替代和海外出口创造了历史机遇,国内血制品企业稳健增长确定性强。

  中药大健康: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13.33%、+25.91%。中药大健康板块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谷底的迷茫期和困境期,2022 年有望迎来困境反转;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中药创新药的审批准则也在不断标准化,供给侧改革下迎来增量逻辑;在医药整体板块估值回调大背景下、中药板块作为低估值以及政策避风港等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截止到2022 年4 月29 日,目前中药板块平均PE 为29.87X,仅高于器械(受压于集采)和商业流通板块,部分核心龙头OTC 企业估值只有15-20X,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中药大健康板块2021 年收入和利润端呈现经营向好趋势; 盈利能力保持平稳态势,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医疗服务: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31%、68.02%,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加速。2022Q1 预计可选消费属性强的医院业务(如爱尔眼科的屈光、视光业务、通策医疗的种植牙、正畸业务等)受新冠疫情各地散发的影响或将有一定程度波动,但后续疫情管控结束后收入增长有望迎来逐季加速。预计医疗服务板块后疫情时期盈利能力将维持稳健。2021 年应收账款增速提升,回款能力有所下降,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基本维持稳定,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医美: 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6.82%、43.42%,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加速。2022Q1 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分别达37.96%、12.70%,虽新冠疫情各地散发,患者进院呈现一定程度波动,目前行业龙头效应已现,华东医药“少女针”Ellansé销售于国内市场爆发,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板块隶属消费升级赛道、需求将在防疫精准化趋势下延迟释放,后续有望长期保持快速成长。

  医药零售: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79%、4.58%,收入端增速有所放缓,利润端增速明显承压,主要受各地防疫政策限制、医保系统切换、新建店盈利周期拉长等影响。2022Q1 收入端增速有所提升,利润端所受局部疫情阶段性影响仍有延续,但我们预计Q2 起,随着防疫趋于精准化、集采全国推动,以及去年相关扰动因素的消除,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加速(3-4 月同店销售增速已出现明显加速态势),估值修复值得期待。2021 年行业板块的应收账款同比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同比小幅提升,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2021 年集采全国推进下行业处方药占比有望持续提升,随着防疫精准化趋势下,预计2022 年全年客流也有望快速提升,带动全年同店销售增长率的快速恢复。

  ICL: 2021 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均高速增长, 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1%、89.09%,主要得益于:①2021 年,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常规医学检验业务恢复良好; ② 新冠核酸业务持续开展, 为业绩带来增量。2022Q1,ICL 板块的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1%、89.09%,主要由于春节返乡以及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导致新冠核酸业务量激增,显著增厚业绩。随着疫情防控以及全民核酸检测逐步进入常态化,预计大规模新冠核酸筛查业务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驱动ICL 行业的业绩增长。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0.07%,跑输沪深300 指数1.01 pct,化学原料药跌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22 年预测市盈率约26 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下降至4.24%。本周A 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09 亿元,合计减持0.51 亿元,其中辰欣药业增持较多,增持0.05 亿元;蓝光发展减持较多,减持0.49 亿元。本周A 股医药板块,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4.69 亿元,其中翰宇药业交易额较大。

  风险因素:医保控费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和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制药公司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九洲药业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锦欣医疗、海吉亚、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6)疫苗产业链上的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H)、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全美音乐奖赛琳娜被质疑假唱 全程不是低头就是遮脸
  • 手欠?男子被曝在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下车砸熊!园方:情况属实!
  • 尴尬!王思聪看维密秀干站着 还抢镜关晓彤的自拍
  • 深圳现暴力砸门接亲 姐妹团脸被划伤
  • 突发!成都益州大道某在建工地突发大火 现场火光冲天……
  • 趣店数据疑似外泄十万可买百万学生信息 | 最新应回
  • 李晨恶搞范冰冰“大脸照”,被控诉是最大黑粉,两人上演相爱相杀
  • 超模奚梦瑶摔跤,维密史上模特失误合集
  • 2017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破500亿元,观影人次14.48亿
  • 世界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在中国成功实施;苹果明年或推双卡双待手机;董明珠炮轰贾跃亭,欺骗股民|早报
  • 男孩被父砍29刀,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 广东的婚礼太野蛮,3名伴郎用灭火器喷伴娘口鼻!
  • 快递哥牙膏改车牌被罚,商标可以随意修改使用吗?
  • 游客在野生动物园下车砸熊?园方:情况属实,他扔的是…
  • 最大飞行器“飞天屁股”摔烂了,坠机原因不明
  • 教授晒照王俊凯 赞其进步大 粉丝留言感谢班主任夸奖
  • 广东交警集中开展打击买卖记分违法行为
  • 揭发带零食反被罚 不冤枉
  • 【明星娱乐】熊黛林挺孕肚看雪景 网友看“鼻子”猜:怀男孩
  • 女高管被老公家暴||家暴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