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及完整仪轨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莲池赞】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三拜)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誓愿归佛乘,信受奉行,世界放光明。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佛教圣典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tuo)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zhi)多迦利。娑婆诃。(三遍)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绕念)南无阿弥陀佛 ……(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

[拜愿]

南无阿弥陀佛(十二称十二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三拜)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三皈依文]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一拜)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一拜)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一拜)

和南圣众。(三称三拜而毕)

以無邪見故,
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
名離欲尊。

自心歸依淨,
一切塵勞愛欲境界,

自性皆不能染著,
名眾中尊。

若修此行,
是自歸依 」

( 見《 懺悔品 》)。
 
眾生的心中具足般若性,
具足佛性,

只因無明煩惱執著,
而使得眾生沈淪於生死流轉之中。

所謂修行,
只是消除眾生心中的無明煩惱執著,
開發般若性。

一旦撥雲見日,
悟到般若性,
也就是見性成佛了。
 
四 、無相、
無住、
無念
 
無相、
無住、
無念是般若法門修行的三大要領。

在性空,
無所得理念的指導下,
契入諸法實相。

實相,
是無相的。

如《 金剛經 》說 :
「 實相者,
即是非相 」。

又曰 :
「 離一切諸相,
即名諸佛 」。

由認識到實相之無相,
生起無住行。

《 金剛經 》說 :

「 不住色生心,
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若心有住,
即為非住 」。

又曰 :
「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

由無住達到無念的境界。
 
《 壇經 》
也以無相、
無住、
無念,

作為禪者的修證要領。

經中說 :
「 善知識!
我此法門從上以來,
先立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 」。

何為無相?

《 壇經 》說 :
「 外離一切相,
名為無相,
能離於相,

則法體清淨,
此以無相為體 」。

無相是離相,
不住於虛妄差別之相。

何為無住?

《 壇經 》說 :
「 念念中不思前念,
若前念今念後念,
念念相續不斷,
名為繫縛於諸法上,

若念念不住即無縛,
此是以無住為本。」

無住,
是-個念頭上保有智慧的觀照,
不住著於六塵境上。

何為無念?

《 壇經 》說 :
「 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
於自念上,
常離諸境,

不於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
念盡即絕,
一念絕即死 」

( 見《 定慧品 》)。

無念並非什麼都不接觸,
或者什麼都不想,
而是在接觸外境時,
心不染著境界,

如同明鏡,
物來則現,
物去則無。
 
般若的開發,
明心見性,

是從無住、
無念的修行中取得。

《 壇經 》說 :
「 智慧常現,
不離自性,
悟此法者,
即是無念。

無憶無著不起誑妄,
用自真如性,
以智慧觀照,

於一切法不取不捨,
即是見性成佛道 」

( 見《 般若品 》)。

能時時具足智慧的觀照,
於一切塵勞境界中,
不取不捨,
便是見性成佛道。

又說 :
「 若開悟頓教,
不執外修,
但於自心常起正見,
煩惱塵勞常不能染,
即是見性 」

( 見《 般若品 》)。

內心中能夠常起正見,
不為煩惱所染,
便能見性。

無念的成就,
也就是般若的成就。

《 壇經 》中說 :
「 善知識!
悟無念法,
萬法盡通。

悟無念法,
見佛境界。

悟無念法,
至佛地位 」

( 見《 般若品 》)。

又曰 :
「 若識本心,
即得解脫。

若得解脫,
即是般若三味,
即是無念 」

( 見《 般若品 》)。

這都是顯示了在修證中,
成就無念的重要意義。

所以《壇經》中,
有行思,
懷讓,
永嘉, 
三人,
參見六祖,

因為他們深契無住,
無念之旨,
而得到六祖的認可。

( 見《 機緣品 》)。
 
在日常修行中,
禪宗的修行也體現了無住的風格。

如對於坐禪,
以往坐禪,

禪者都非常注重坐相,
並對打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之規。

而《 壇經 》中
卻呵斥坐相。

經中記載 :
「 有神秀弟子參訪六祖。

祖問 :
汝師何為開示?

對曰 :
常教海大眾住心觀靜,
長坐不臥。

祖曰 :
住心觀靜,
是病非禪,
常坐拘身,
於理何益。

聽吾偈曰 :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何為立功過 」

( 見《 機緣品 》)。

從般若法門的無住前提看,
禪者假如住著坐相的修行,
本身就是住相。

因為道是無相,
道遍一切處,
自然應然從行住坐臥的一切舉動中去體驗。
 
又如坐禪的用心方面,
小乘禪觀講究從六根門頭攝一而入,
繫心一境。

而《〈 壇經 〉
叫我們坐禪,
要心無所住。》

六祖曰 :
「 此門坐禪,
無不著心,
亦不著淨,
亦不是不動。

若言著心,
心原是妄,
知心如幻,
故無所著;

若言著淨,
人性本淨,
由妄心故覆障真如,

但無妄想,
性自清淨,
起心著淨,
卻生淨妄,
妄無處所,
著即是妄,
淨無形相,
卻立淨相。

言是工夫,
作此見者,
障自本性 」

( 見《 定慧品 》)。

這是從見性,
觀實相入手,

以無住為方便,
定即是慧,
定慧一體,

與小乘禪觀的由定而慧,
顯然不同。
 
五 、在生活中修行、
解脫
 
般若法門以無相,
無住,
無念為修證要領,

因此,
它並不規定許多修證的儀規,
讓你去做特殊方式的修行,
而是重視生治中的修證。

打開
《 金剛經 》,
顯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世尊很平凡的生活。

所謂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坐而坐。

別看很簡單,
但卻是真正的修行。
 
《 壇經 》
繼承般若法門的修證方針,
同樣也重視生活中的修行。

《 壇經 》中說 :
「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見自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渡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免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具打卻,
菩提性宛然 」

( 見《 般若品 》)。

道在那裏,
道在世間,
不離世間。

凡夫無智,
充滿妄想執著,
故不見道。

倘能以智慧觀照世間,
自然能與道契合。
 
《 壇經 》
還有一段,
六祖為在家居土開示的修行法要。

經中說 :
「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參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
遊泥定生紅蓮。

苦口定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此依法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

( 見《 疑問品 》)。

所謂持戒,
參禪都在生活中,
而不是離開生活,
另有修行的方式。
 
對於往生西方淨土,
通常人們總是執著十萬億國土外的西方,
而忽略自心的淨化。

針對於此,
《 壇經 》
也提出了心淨國土淨的思想。

愚人不識自淨其心,
終日願東願西,

有智慧的人,
應該從自心入手,
消除內心的不清淨因素,
十惡八邪,

當下便是西方淨土了,
何必去追求十萬里之外的西方呢

( 見《 疑問品 》)?
 
六 、結論
 
縱觀
《 壇經 》的
般若思想,
是以性空,

無所得為基礎,
開顯般若性。

一切眾生心中具有般若性,
只因無明,

妄相、
執著,

而不得顯現。

在認識到心中具有般若性的前提下,
時時保持智慧的朗照。

以無相、
無住、
無念的修證方法,

明心見性,
成就般若。

《楞严经》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第七十七段)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以上世尊回答了富楼那关于清净本然的自性,是因无明妄想而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的问题,并阐释了由妄想而有了世界和“有为法”的生起。下面佛继续开示构成“世界相续”的“四大”原理,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这四种构成人体和物质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
四大观念的形成,早于佛陀应世之前,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出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着相同的看法和认知,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木、火、土、金、水”五行;而古印度《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这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构成生命实体和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仅限于此而执著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
我们要认识的是心法心造,而心本不造,故佛教讲的是四大皆空,是沿用印度固有的传统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其理论有别于任何一个学派,指明“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表面现象是宇宙物理的,但四大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缘生则聚、缘灭则无。而实质是“心”为万缘之主,所以四大当由“心”生。而“心”本不生,故名“四大皆空”。
佛说:本觉灵明之空性(如来藏),是一尘不染的,因无明妄想而使空性(如来藏)发生暗昧昏蒙,生出“虚空、万物,光明、黑暗”等诸多相对的现象,这些现象在相对中摇动,摇动实为心动、心动则风生,风有轮相,就有了风轮执持,遍满于这个世界。风是依空性即第八识如来藏心,所起的摇动相。另有坚固的色质障碍,如大地和大地中的“金属、矿物、岩石”等,这些是明觉(如来藏)因妄想所生的坚固相,称为金轮,是保持国土的骨架。
由此可见,自性(如来藏)因无明而妄生坚固之相,就有了金宝,金宝指金银等贵重金属类。又因光明和黑暗,自性(如来藏)所生气流在虚空中摇动,而有了风轮。风在光明与黑暗中摇动而出,摇动的风与坚硬的金属相互摩擦,就产生了火光,此为变化性。
原本藏在润土中的金宝,在火光中就有了蒸汽的上升,蒸汽的上升就有了水轮,水轮遍含十方法界。火往上升、水往下降,水火相交并存而有了万物的生长,进而形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湿性成了大海,“乾”为“洲潬”。“乾”与干同义、“洲潬”即陆地。意为干性的东西就成为了陆地。
由于有了这些变化,所以就能在大海中常常看见有火光的升腾,同时也能在大陆上看见江河交错,奔流不息,最后注入大海。由于水势大、火势弱,水对陆地不断地拍打冲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高山和冲击不毁的石头。山石与山石相击可产生火焰、火焰可融化山石,融化了的山石又变成了水。而土势大水势弱时,因弱水可润土而有了草木的生长,由于草木从水土而出,如遇焚烧草木又变回为灰土,如将草木绞榨,就有水出来,因为草木本就来自于“水、土”。
这些现象都是妄心与妄心所生之妄境的交互发生,由无明生“空大”,再次第生“地大、火大、水大、风大”,前者为后者之种、后者又为后者之种,此名递相为种。以此因缘,形成了世界“成、住、坏、空”四大时期,每一时期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一个大劫有人推算为13.44亿年,如此周而复始的形成相续相。这所有的现象都是在无明妄想中,你生我灭、我生你灭,由此因缘,世界就有了相续不断的存在,此名世界相续。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世界?“世界”这个名词出自佛教重要经典《楞严经》,即本经。“世”是指时间、即“前世、今世、来世”共三世;“界”指空间、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方、下方”共十个方位。时间和空间组合起来就是世界。
佛教说明世界组织情形是: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层天。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一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
集一千个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在虚空中有无数的多,这是从宏观上看的。从微观上看,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滴水有天地,一微尘中藏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佛教的多重世界的概念。
从内容上,世界可归纳为两个部分,即:一、有情世界:所谓有情,指一切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人类以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动物、鬼神、天人”等。二、器世界:指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从生命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众生有情欲、色界众生有形体而无“食、色”二欲,无色界众生连身体都没有了,只是纯粹的精神世界。
从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则又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类、天人、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种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法界”。佛教所讲的“神、鬼”是与我们人类不同的各种灵性生命,他们生活在与我们不同的时空中,普通人的肉眼看不到,修到一定层次的人,得了天眼通,那么天上地下、过去未来,就可以知道得清清楚楚的了。这三千大千世界都在生灭中,因众生业力转换,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世界的相续不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减肥[超话]#[音乐]奔走在自己热爱的每一天[音乐]Day170[音乐][微风]#减肥大作战# 21天计划[微风]第8天关于减重∶晨重51.9kg(累计-1.
  • [1]年11月8日,以“生态.理性”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在广西桂林隆重举行,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获
  • 尤其是染料的部分,植物染的色彩有限制,一种颜色的染成,要大概要半年之久。下次要试板蓝根蓝染和紫草染[鼓掌][鼓掌][鼓掌]#猪杂.日记# 图3/4是帮忙染布的“
  • 做自己想做的事,听最想听的声音,见最想见的人,如此简单。别人欣赏也好,有所非议也罢,只要坚定的走好自己的路,只要自己相信就够了。
  • 综上所述,大宇第三代熨烫机不仅貌美好收纳,而且功能性很不错,值得入手~★测评时间∶2022.6.1★治疗方式∶超皮秒★投稿内容:成都医美~白瓷娃娃超皮秒祛斑||
  • **重生回来,寂白很想好好报答谢随,改变他崎岖坎坷的命运可那个暴躁的少年好像没把她的告诫放在心上,直到那天,谢随将她堵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他紧紧攥着她的手,身体
  • 据全面统计,“高考直通车”在高考的两天时间里,共接送考生和家长7839人,免收车费51263.81元。“深港出租”甘A0106T驾驶员王成栋6日参加完“高考直通
  • 6月20日,记者调查获悉,因租赁费合同还没有到期,瑶海区住建局和七里站街道已约谈了开发企业和小区物业,要求其立即整改。事件: 车位租赁价格 从每月180元涨到3
  • 当我们经历后,回头再看时,皆是过眼的烟云;当我们试着跳出局外,不再执著时,也不难发现,所谓的烦恼根本不值一提。若是从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
  • 我們笑倒了,一個最不擅表達的男生卻對著手機吼 I've Loved You So Long! 隔條街的人都聽到了……回到影片,在大屏幕前我們完全進入了他們的世
  • Feliz día a todas las madres. Εύχομαι η μητέρα του κόσμου, χαρούμενη γιορτή. bo
  • 季文子行事以谨小慎微著名,《左传•文公六年》记载了使晋而求遭丧之礼,季文子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时人称季孙名遇其实,故孔子矫之,言季孙
  • 突然一阵痛苦袭来,我从来不知道鬼也会痛,只觉得很难受,这种感觉非常心揪,火化完,他抱着我的骨灰回了家,将我放在了柜子上。他一言不发的就把我往围栏那边拖着,我一慌
  • 思路:向往爱情的心,随着倩丽美好,跳跃着梦与生活的节奏……主题:《郭心倩跃》策划:爱伦德化妆:瑶瑶美女主持:畅和.李照[太阳]若人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建设中,
  • 虽然这不是一片净土,但也有人会去为了希望向光而生,即使也有很多人选择坠入地狱…… 不管怎么样,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只要你心里有希望,你就可以长成你希望的样
  • 和大多数朋友一样,我们的共识是—在最高纬度的大中医和大西医,早就是惺惺相惜了,并没有你好我差,你对我错的庸常评价。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 --拜 伦11、好哥们就应该有福同享,你看我都这么穷了你能不救济点12、请记住我是一个高冷的人请不要被我时常的疯癫所迷惑13、人生是有了不能忘记的回忆才会坚强,
  • 虽然是骨性下颌前凸,但治疗结束后面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达到了患者所希望的效果。虽然是骨性下颌前凸,但治疗结束后面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达到了患者所希望的效果。
  • (北京青年报)更多法治热点请看:来源:中国普法“你可以教孩子方备陌生人提高警惕 但是不能让她怕穿碎花裙子 不然要我们干什么用”――骆闻舟 与其告诉受害者保护好
  • 嗯,这可能就是命中注定的巧合吧不知道AKi是怎么写的,神来之笔妙不可言,等暑假再把谱子给你慢慢扒下来!走在路上直到现在还在循环SID的「スノウ」很神奇的一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