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持密咒的功德與竅訣

諾那活佛開示持密咒的功德與竅訣
諾那活佛

問 :
初學持咒時,
心如野馬賓士,
難以清淨,
應如何用功,

方有進步?
 
[ 諾那活佛,
以下同 ]

答 :
心到何處,
魂到何處。

先念念在心中,
一字一字想得清清楚楚用功,
汝心在兩乳之中間。
 
問 :
持咒時,
我一人持咒,
觀想為一切眾生持咒,
如此作想,

功德大否?
 
答 :
一人持咒,
觀想為一切眾生持咒,
功德甚大。

此為密宗之理,
因菩提心大故。
 
問 :
用手轉之經咒,
與口念之經咒,

其功德有無差別?
 
答 :
用手轉經咒時,
觀想為本尊之功德,
與口念經咒之功德相等,
並無差別。

康藏之人,
如過四十歲,
尚無手轉經者,
他人即贈以手轉經。

因年過四十,
壽命日促,
勸其及時用功故。
 
問 :
持咒之人常有護法護身否?
 
 答 :
凡修佛人,
只要學得一個
“ 阿 ” 字,

便有無量護法擁護,
何況持誦真言。

密宗行者,
如法誦咒,

常有無量善神天龍金剛密跡,
常隨護衛,
不離其側,
如護自目。

即以散亂心持咒,
亦有無量金剛及其眷屬晝夜隨護,
不令魔王得其方便,

唯行者道功未深,
無由自知耳。
 
問 :
在不潔淨之處持誦佛號或持密咒,

不知褻佛否?
 
答 :
有淨垢之分者為眾生心,
佛是無垢無淨無差別心者。

發心小者則有垢淨之分,
發心大者則無垢淨之別。

惟護法咒因各之誓願不同,
則禁忌甚多,
此又不可不知也。
  
問 :
如清晨起床,
未經盥洗,
口手不潔,

亦可拜佛或持咒否? 
  
答 :
與上項所答之理由相同,
舉一隅其他三隅亦可反證。

總而言之,
密宗行者,
行住坐臥,
佛不離心,
心不離佛,

不可片刻忘失菩提心,
為最要緊。 
  
問 :
有人聞其友人雲,
凡修密宗者,

無論持誦何咒,
必須經阿闍黎親行傳授與灌頂後方可持誦,

否則為盜法,
不但無功,
且為有過,

不知是何理由,
叩求開示。
  
答 :
凡經上師傳授之咒,
行者持誦,
功德甚大,

如未經上師傳授而自行持誦之咒,
則功德較小,

其差別只在功德之大小,
任何經典亦未言有盜法之罪,
蓋十方諸佛均普度眾生故。

再者經上師所傳之咒,
行者可轉傳他人,

未經上師傳授之咒,
只可自誦自修,
不能轉傳於人,

若偽說已蒙上師傳授而轉傳於人,
則有妄語之罪。
  
行者如欲持誦某佛之咒,
但又苦於無阿闍黎師傳時,

可在壇中供一某尊佛像,
供養禮拜,
至誠懺悔後,

即叩求某佛親口傳我某咒,
再自誦三遍,

並默想本尊親授於我,
一切功德均已賜給於我,

如此作法,
所得之咒與阿闍黎所傳者功德相等,

但只能自修,
仍不能轉傳於人。
 
問 :
上師所傳之咒,
如有發願持誦者,

亦可轉傳否?
 
答 :
一切普通咒語可以轉傳,
特別法汝們恐怕不能傳,

還有最特別之法,
只要說就失去密宗之真理,
便成不到佛。
 
問 :
念佛號與持咒之功德如何?
 
答 :
念佛或持咒,
均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眾生從無量劫來身口意所作之業障,
譬喻是一件很污穢之衣服。

念佛、
持咒或供養、
禮拜、
懺悔等事,

是用肥皂或石鹼洗淨衣上之污垢一樣,
只要天天勤洗,
自能洗淨。

故念佛持咒之功德,
就是洗淨身口意之三業,

久而久之,
三業清淨,
便自成佛。
 
問 :
四皈依咒是何意義,
敬乞解釋。
 
答 :
簡單解釋,

就是皈依喇嘛、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四寶之意。
 
問 :
四皈依咒之功德如何?

乞求開示。
 
答 :
四皈依咒,
為學密人根本大咒,
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我講個故事汝聽 :
 
往年西藏有某信佛人,
他常持此咒,

與他同住之人,
有許多不信佛者,
暗中商議設法陷害他,

但西藏法律,
殺人是犯大法,
所以他們商議暗害不明害之法。

彼時,
適某山有母老虎生產小虎,
老虎洞在懸岩絕壁人跡不能到之地方,

洞上面適有一棵古樹,
樹根生在石岩內,

樹幹橫斜在外邊,
如上樹能向下看見老虎洞。

某日那些不信佛人,

往邀某信佛人說 :
“ 某處有只大虎,
正生產小虎,
我們都看過,
汝亦去看看。”

那人不知是計,
欣然同往。

其實他們早用鋸將樹幹鋸得很深,
只要爬上樹就要折斷。

他們同到樹前,
一致慫恿他爬上樹去看老虎,

他上樹後,
那被鋸之樹加以人之重量,

樹幹忽然折斷,
連人帶樹跌下老虎洞裡去。
 
那時母老虎正出洞打食,
只小虎在洞裡,

他心想我已身在虎穴,
四面懸岩,
又無路可走,

只得待老虎回洞吃他,
並一心念四皈依咒。

忽然呼的一陣風響,
母老虎銜著野獸回洞,

他更怕得厲害,
緊閉兩眼隨他吃。

老虎初見人時,
發出兇惡要吃人樣子,

再過一回漸漸不兇惡,
將打來之野獸去喂小虎。

到第二天,
老虎又出洞打食回來,
看看那虎不像昨天那樣兇惡,
他仍然念咒,

並且心裡說 :
“ 昨天、
今天,

老虎因為打著野獸,
所以不吃我,

一定是待那天打不著食時,
再來吃我。”

到第三天,
老虎又出洞打食回來,
並將吃餘之獸肉,
用腳送一塊給他吃。

以後人與虎日見親睦,

到第四、
第五天,

亦送獸肉給他吃,
因此未至餓死。
 
某日母老虎又要出洞打食,
伏在他身邊,

用尾巴輕輕打他,
虎意是要他騎在背上,
他當時明白虎意,

就騎上虎背,
兩手撫住項毛,

老虎呼的一聲,
將他馱出洞來,
平安回到家中。

那些不信佛人,
忽然見他回家,
甚為驚訝。

他把經過情形向大眾說明,
如是那些不信佛之人,
從此都很信佛。
 
問 :
持誦觀世音菩薩之心咒六字真言,

有何功德?
 
答 :
六字真言為觀音菩薩微妙心印,
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
為十方諸佛所讚歎。

若書六字大明,
如同書三藏法寶;

如誦六字大明,
三世業障悉得清淨,

了脫生死,
究竟成就,

且能斷無明、
開智慧、
降魔治病、
增富救貧、
消災延壽、
救百千難苦,

摧滅貪嗔癡,
閉塞輪回路,

歷代眷屬,
俱得超生,
腹腸諸蟲,
亦得證果。

又具無量三昧法門,
日日得具足六波羅密功德,

一切金剛護法、
天龍八部,

無不歡喜擁護,
欲生何佛土,
均如願成就。
 
不但持誦書寫與觀想等始有功德,

只要此真言著於身、
觸於手、
耳有所聞、
目有所見,

或藏於家中,
或書於門上,
或展旗揚幡,

凡沾此法味者,
任何眾生,

亦得生死解脫之因,
同證菩提道果之德。

逢凶化吉,
遇難呈祥。

凡未成佛,
求壽求子,
求福求權,
求消滅一切地水火風空災難危險,

以及一切所求,
無不如摩尼寶珠,
各滿其願。

總而言之,
六字真言之功德,
就是佛之智慧來講,
亦窮劫難盡,

若以現在藏經上所載之功德來講,
亦要講三年,
方能講完。
 
 【 紀者謹按 】
按西藏甘珠爾經中摘要所述,
六字真言之功德,

有下列十種 :
 
( 一 ) 去一切鬼魅妖魔等害。

( 二 ) 除一切寒熱痰氣等病。

( 三 ) 救度一切水火刀兵等苦。

( 四 ) 得一切福德壽命等自在。

( 五 ) 除一切貪嗔癡慢疑等根本諸煩惱。

( 六 ) 除一切破戒諸惡。

( 七 ) 消滅諸障,
獲得十地五道。

( 八 ) 念十萬遍能閉三途門 。

( 九 ) 念百萬遍能度六道眾。

( 十 ) 念千萬遍以上,
決得菩提果,
成佛無疑。
 
問 :
“ 六字真言 ”
本為六個字,

何以上師所傳之咒為七個字?
 
答 :
我所傳之咒多一字,
為觀音菩薩之心印,
多此一字,
功德更大。
 
問 :
大悲咒與六字真言之功德,

有無差別?
 
答 :
沒有差別。

大悲咒是觀音菩薩之長咒,
六字真言是觀音菩薩之心咒,
亦為大悲咒之心咒。

長咒為多讚歎請求觀音菩薩普度眾生之意,
譬如汝們向長官說話,
多說恭維讚歎話,

再說請求話,
就成為長咒,

開口即說請求話,
就成為短咒,

但目的所請求之事,
是一樣請求。

凡夫要說得理由充足,
方能得允許,

至於觀音菩薩,
是無差別之心者,
多說請求話與少說請求話,
均一樣感應,

最要緊是自己要信得過,
我就是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就是我,
這就是真正修觀音菩薩。
 
問 :
持誦白傘蓋佛母真言,

有何功德?
 
答 :
修白傘蓋佛母法,
具有無量不可思議之大威德,

凡遇怨敵,
能使其自行驚擾退避,

天魔外道,
悉皆降服,

並摧毀一切巫蠱詛咒禁語,
行者苟非壽限已滿,
則決無短命或夭壽等危險;

又可避免一切地水火風空、
刀兵、
星變、
饑饉、
牢獄等災,

又可免瘋魔、
服毒、
善忘等病,

以及一千八十四種災難。

如夜夢不祥,
及耳目見聞魑魅魍魎顯形等事,
均可潛消,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期待一下⑧)以上所有有吃过的没吃过的,但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爷爷才能做出来的味道[心]服了这个厉害的小老头了[憧憬] #光遇瓜田[超话]##光遇瓜田[超话]#挂人
  •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撸羊驼[嘻嘻]一直不知道天津还有这么个地方,二十只猫,5只狗,加一只羊驼的集散地[鼓掌]猫猫们都特别喜欢被拍照,摆的pose比我专业哈哈[太开心
  • 春光明媚的一天⑧试了一下西士多的做法……嗯……俺妈最近又买了俩个锅,一个是专属我的平底锅,哈哈哈哈哈哈哈,就试⑧,结果结果有点……有点头大。唉……做女人最快乐的
  • (所以谭梵芜会听到两次进来的声音)萧珠剧本中收到情书是“清秀的字体“是一个暗示,包括郝可能会误以为情书是孔宇智送的但其实并不成立(孔宇智用威胁萧的方式,让萧当女
  • zip #3有真安利【】杂志【】K4二批【】中站招新【】无门槛粉丝群【】空瓶群【】关于#特斯拉起诉千万粉丝大V# 我觉得大家不要被一些人带了节奏,因为他们所质疑
  •    有人有貌美的福报,但没有财富的福报,有些人有财富的福报,但没有貌美的福报,有些人有财富也有貌美的福报,可又未必具足智慧的福报,有了智慧的福报,可能又少了健
  • 这是我生涯最艰难的比赛之一,祝福你未来一切都好。”“我毫不怀疑你将会在职业生涯中多次捧得这座奖杯,因为你太棒了,我要为你的表现祝贺你。
  • 当然还有三个人的友谊,我觉得已经悄无声息的有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我自始至终没有想到的,我没办法坦然面对,但是我必须接受,但对于这一段友情来说,我问心无愧,我努力过
  • 用半夏、柿霜者,诚以此证皆痰涎壅滞,有半夏以降之,柿霜以润之,而痰涎自息也。盖《神农本草经》原谓黄芪主大风,方中重用黄芪一两,又有他药以为之佐使,宜其风证皆可治
  • 一群大白和警察怼在面前真的会很慌张[失望]今天早上天蒙蒙亮,小可爱冒着疫情危险来给我送吃的,然后赶去单位继续工作,把我念叨好几遍的奶酪棒也给我塞进来了,热泪盈眶
  • 然后他告诉我曜有很多梦女,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为什么一个英雄也有梦女,他说意思是打得很秀的曜会让很多女孩子爱上自动给这个玩家添加滤镜成为梦女。是谁说经过的路都是必须
  • 一见钟情虽有,还得彼此对钟合点,多数都是慢慢处处出感情,与佛法处,钟情于了解自己,爱上参找自己,此爱可惊天动地,亦可枯海烂石。2010年11月14日晚上,以「幸
  • 目前已建成花海观赏区4000亩,改造特色民宿66户,已于今年8月底试运营,借助此次药博会的良好契机,我们要把中医康养、药膳住宿等特色推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
  • 难得一见上海菜是以法餐形式出品,却甄选了更高级的深海鱼蟹等食材,做到当下流行的中西合璧烹饪方式也是比较有趣的碰撞。[调皮]全球少年们都无法抗拒的第一款直立式投币
  • 《玉子爱情故事》又看了一遍剧场版我可能是全世界最喜欢青梅竹马的人…好喜欢哦喜欢少男少女青春期心事真的很喜欢如果有玉子和饼藏谈恋爱的番外就会更好了“最喜欢饼藏了,
  • 行禅就是毋需到达目标的走,每一步都能为我们带来安宁、快乐和解脱。佛陀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我们必须告别过去,以便我们可以回归当下。
  •   五年来,在全国9亿手机用户和爱心网友的支持下,儿童失踪线索得以快速上报,许多失踪儿童被爱心群众找到送到派出所。2016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
  • #1.14#【有自己的宇宙,便不必深入这丛林】生日可以不快乐,你我可都要快乐 人生的剧本我在天堂已经看过了,所以我选择这一生,一定是因为有值得的地方₍•ʚ•
  • 我是真的很服我爸妈是怎么脑补出所有人都不玩游戏,只有我废寝忘食的在玩游戏的世界的还有天天脑补我和女孩玩,又极力制止我谈恋爱,我他妈连目标都没有,还谈?那怎么着,
  • 在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紧缺的关键时期,汉滨区委、区政府积极组织辖区单位和爱心企业为西安雁塔区、航天基地捐赠物资。参与运送人员和司机在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