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无难(三重公案,满口含霜。道什么),
言端语端(鱼行水浊,七花八裂,搽胡也)。
一有多种(分开好,只一般,有什么了期),
二无两般(何堪,四五六七,打葛藤作什么)。
天际日上月下(觌面相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切忌昂头低头),
槛前山深水寒(一死更不再活,还觉寒毛卓竖么)。
髑髅识尽喜何立(棺木里瞠眼,卢行者是它同参),
枯木龙吟销未干(咄,枯木再生花,达磨游东土)。
难、难(邪法难扶,倒一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难说易),
拣择明白君自看(瞎,将谓由别人,赖值自看,不干山僧事)。
雪窦知他落处,所以如此颂“至道无难”,便随后道“言端语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雪窦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似三隅反一。尔且道,什么处是“言端语端”处?为什么“一”却有多种,“二”却无两般?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若透得这两句。所以古人道:“打成一片,依旧见,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作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毕竟怎生得平稳去?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混然自尽,则此四句颂顿绝了也。
雪窦有余才,所以分开结裹算来也。只是头上安头道:“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虽无许多事,天际日上时月便下,槛前山深时水便寒。到这里,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岂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处。
雪窦头上太孤峻生,末后也漏逗不少,若参得透见得彻,自然如醍醐上味相似。若是情解未忘,便见七花八裂,决定不能会如此说话。“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乾。”只这便是交加处。这僧恁么问,赵州恁么答。
州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便问:“既不在明白里,又护惜个什么?”
州云:“我亦不知。”
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
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此是古人问道底公案,雪窦拽来一串穿却,用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今人不会古人意,只管咬言嚼句,有甚了期?若是通方作者,始能辨得这般说话。
不见僧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
严云:“枯木里龙吟。”
僧进问云:“如何是道中人?”
严云:“髑髅里眼睛。”
僧不悟,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霜云:“犹带喜在。”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霜云:“犹带识在。”
僧仍不悟,又举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山云:“血脉不断。”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山云:“干不尽。”
僧云:“什么人得闻?”
山云:“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僧云:“未审龙吟是何章句?”
山云:“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圜悟在评唱里说,雪窦了解这个公案的内涵,所以作了这个颂词来做总结,先说“至道无难”,随后说“言端语端”,这是在举一反三。再说:“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是举三而反一。圜悟说雪窦这个开示是“三重公案”,意思三次被人“拶住”,差点无法脱身。祖师虽然是慈悲为人,但是说的越多反而让人妄生歧义,好比满口含霜吐不出水,说不清道不明。“言端语端”是说大道并不遥远,就在在言语中显现。为什么说“一”却有多种,而“二”无两般呢?因为“一”指的就是众生本有的平等的真如自性,而自性能生万法,所以说“一”有多种。 佛经中的:“真如”、“涅盘”、“法身”、“如来藏”、“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拖死尸者”、“阿赖耶识”、“唯我”、“唯心”等等名称皆是同一物。圜悟著语说:“分几种名称挺好,只有一个法门,什么时候能到达尽头?”“二无两般”的“二”指的是“真”“俗”二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学佛就是要从世俗而入胜义。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如自性。迷悟皆在一念,圣凡同属一体,此乃一切法无二相也。“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不具眼”,就是不具备看透实相的法眼。一个没有开眼的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摸索呢?如果能悟透“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两句话,自然就知道方向了。所以古人说:“打成一片,依旧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长是长,见短是短。见天是天,见地是地。”去掉情识计较,将万事万物蕴含的禅理看作浑然一体,这样打成一片之后,对于山水天地的名称名相也不再执著了。苏东坡有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把“天”叫做“地”,把“地”叫做“天”,也很平常。佛经云:“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名字怎样称呼并不影响事物的实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心地上平稳?其实很简单,就像“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是很正常的自然景观。面对这一切自然现象,只需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无可计较,没有分别。对表相的执著和烦恼也就消失了,那么这四句颂词所说的涵义就透彻了。

雪窦才华横溢,所以他分开用几种比喻来表述意境,但是这也属于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其实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因为天上太阳升起时,月亮自然就下去了。窗前山色变深沉时,山水自然也变得寒凉。到了这种境地,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这不就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吗?

雪窦这则颂词一开头就写得很深奥,所谓曲高和寡,所以到后面又透漏一些玄机,松开一些口子。如果学人能参的透彻,就像品尝醍醐美味一样,如果还在用平常情理去计较,那就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了,必然不能领会这些话的奥妙了。“骷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骷髅识尽喜从何来?有喜悦那就是还有意识分别。枯木里有龙吟之声,说明还没有销蚀干净。这两句又是另一件公案了,雪窦把另一件公案和本公案交织起来深入阐释这个“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与石霜、曹山二位禅师的开示交加起来,便禅味十足,风光无尽了。如今的人不懂得古人的意境,只知道咬文嚼字,什么时候才能明心见性呢?如果是一个开悟的大禅师,自然一看就明白这句话的奥妙。

从前有一个参学的僧人去参香严禅师,他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这个问题就像梁武帝的“什么是圣谛第一义”一样,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来表达的义理。香严回答:“枯木里龙吟”学僧又问:“如何是道中人?怎么样才算是入道了,才算是开悟的人呢?香严回答:“髑髅里眼睛。”“枯木里龙吟”指的是灭绝一切妄想,参禅参到犹如枯木一般死寂时,依然能听见龙吟一般美妙的声音,犹如枯木逢春,真心的妙用显现了。而“髑髅里眼睛”,指的是断除情识分别之人就像一具髑髅一样死寂,但此时眼识依然能起到觉知作用。香严的意思是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的自性妙用,“枯木里龙吟”和“髑髅里眼睛”都是象征死中得活。大死之人才能够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就是凡夫了。

这两句莫名其妙的回答让这位僧人实在不解,他又去参石霜禅师。还算他有点小聪明,他直接把香严的答案拿来问石霜。他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回答:“犹带喜在。”就是说最初悟入时心中有一种得法的喜悦感。学僧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石霜回答:“犹带识在。”意思是此时情识还可以起妙用。

石霜几乎将香严的答案点透了,但是这个僧人依然没有领会其中的含义。他又去参曹山禅师。他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曹山回答:“血脉不断。”他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曹山回答:“干不尽。”这里“血脉不断”和“干不尽”指的是众生的见闻觉知和本自具有的自性丝丝缕缕生机不断。僧人又继续问:“什么人能够听见枯木里龙吟之声啊?”曹山回答:“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就是说天底下所有人都能听见。这个僧人又继续问:“未审龙吟是何章句?”不知道这个龙吟的声音有什么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曹山回答:“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意思不知道什么出处,我只知道听见这个声音的人都已经死了!”“闻者皆丧”大禅师的答案往往就是这样不同寻常,振聋发聩。“闻者皆丧”指的是身心脱落,实证“无我”,“我”不存在了,自然也没人能听见龙吟声了。

复又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雪窦可谓大有手脚,一时与尔交加颂出。然虽如是,都无两般。雪窦末后有为人处,更道:“难、难。”只这“难”、“难”,也须透过始得。何故?百丈道“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雪窦凡是一拈一掇,到末后须归自己。且道,什么处是雪窦为人处?“拣择明白君自看”,既是打葛藤颂了,因何却道?君自看?好彩教尔自看,且道,意落在什么处?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
雪窦又写了四句颂词,将香严的“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作了一番阐释和总结。“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在枯木里能听见龙吟声那才是真正的见道了。骷髅里面的情识分别都断尽了,真正的法眼才能起到妙用。“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百丈祖师提倡“从浊辩清”,“浊法”指的是贪嗔爱取等行为方式,“清法”指的是菩提涅槃解脱等行为方式。当“喜识”都断尽了也不存在有一法可得了,身在其中的人还怎么去从“浊法”中辨别“清法”呢?烦恼即菩提,哪有浊清之分呢?

雪窦真是个有好手段的人,一时间把公案的奥妙之处都写在了颂词之中。但是最后提到为人处,雪窦也说“难,难。”“难、难”就是难上加难。“为人处”指的是禅师接引他人入道的手段。前面雪窦说“至道无难”,这里雪窦又把自己前面的话给推翻,“无难”变成“难、难”,但就这“难”字,也需要开悟的人才能领会。为什么?百丈祖师曾说过:“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就像雪窦在拈古颂古时,到最后也都要化为己用。你说,雪窦接引徒众的家风是什么?“拣择明白君自看”,是“拣择”是“明白”你自己看。为什么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又要你自己看?幸好是叫你自己看,不然又陷入执著。你且说雪窦的用意是什么?“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山僧”是圜悟对自己的谦称,别说你们领会不了,就是我圜悟在场,也无法领会。圜悟真的领会不了吗?实际上他和雪窦一样用心良苦。他们都担心后人粘滞在颂词和言语上,形成新的执著。所以雪窦要大家自己看,启发学人自证自悟。就像百丈祖师提倡的“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一切的理论,包括山河大地间蕴含的禅意都要归于自性之中,禅者要着重开发自身的直觉智慧,回归自性,而不是迷着公案,拘泥文字。陷于知解和妄念的窟穴中不能自拔,不能独立地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这就是雪窦的家风,也是圜悟的心迹。

——选自刘松林居士《碧岩探骊》

《我不是社恐,我只是“社懒”》文 | 读者:霜落晨曦

上一次参加三人以上的朋友聚餐,还是上一次。

这句“废话文学”的背后,是我对社交的淡漠。现在的我,不是一个热衷社交的人,很少参加多人聚会,除非无法推辞或闲得无聊。

实在想不起来上次参加除公司团建和家庭聚餐以外的三人以上(不含三人)社交活动是什么时候了,也许是半年前,也许是一年前,也许是疫情发生之前?

要说自己不热衷社交是因为社恐,倒也并不准确。我不是一个看起来就很安静的人,相反,有时可能会变身“话痨”,工作中也得到过“沟通能力强”的评价,种种表现似乎与社恐扯不上关系。社恐是社交恐惧,但我并不恐惧,即使面对陌生人也不会尴尬地说不出话。拒绝社交,不是因为客观的恐惧,而是因为主观的懒惰,所以,现在的我,可能不是社恐,只是“社懒”。

不过,小时候,我确实经历过社恐的阶段。这可能与遗传和成长环境有关。

爸爸和爷爷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学龄前的我,也是一副不爱说话的样子。我因为害怕跟长辈问好,经常被批评没礼貌。害怕来源于不知如何称呼,女性长辈应该叫“阿姨”,但那时“阿姨”一般特指幼儿园里负责照顾小朋友(不教课)的老师,在我意识里这是一种职业,如果不在“阿姨”前面冠上姓氏,就不能指代这个人,但我又怕记错姓氏张冠李戴而尴尬,索性不说话。“叔叔”倒不是职业,但比父亲年长的应该叫“大爷”或“伯伯”,年轻的才叫“叔叔”,但遇到看起来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我怎么知道你跟我爸谁大?

称呼的问题,难坏了小小的我,担心因为称呼出错而尴尬,妥妥的社恐了。

上学之后,我的社恐突然自愈了。一群可以直呼名字的同学玩伴,一句“老师好”便可以“走遍全校都不怕”,称呼不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的学校环境和成绩还算不错带来的自信,让我不再害怕与人交流。讲文明,懂礼貌,我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红了”。

从小学到高中,与人沟通很少超出学校的范畴,远离外界社会,也就无所谓“社交”。上了大学,依然是同学的圈层,但人际之广阔、活动之丰富,今非昔比。交流从教室和操场,拓展到社团活动、餐厅、KTV、桌游,象牙塔里的小社会,社交生活的大舞台。无论是班级同学、实验室师兄弟,还是社团、老乡,甚至是莫名其妙组起的局,只要时间允许、活动有趣,我基本不会排斥,也确实收获了许多欢乐。

然而,无一例外,每次参加完这些活动,我都会感到疲惫。KTV、桌游,还有一定的体力或脑力消耗;可有时只是单纯吃饭聊天,除了嘴,全身几乎没有运动量,却为何如此劳累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与大范围群体相处会积累还是消耗自己的能量”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人格的简单依据。

按照这个标准,结合成长经历,我显然属于内向型人格。内向与社恐不同,也并不等同于缺乏沟通能力,内向型的人也未必看起来就很安静。但比起在大范围群体中欢娱,内向者更倾向于两三个亲密好友的小范围活动,或者享受独处。

喧闹的社交环境尽管有可能很快乐,却会消耗我的能量;而一个人看书、看电影,甚至只是发呆,则好像在充电,还不必担心插头被拔下来。

但那些外放的朋友就不同了,他们的充电器,似乎要插到人堆里,聚会结束了,电也充满了。

这样说来还挺有趣,能量是守恒的,我参加社交活动的时候,难道变成了一个移动电源?

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的时候,还是外向的人们在各种社交场合“用爱发电”。社交,如同无形的电磁场,社交达人们用各种动作切割磁感线,为彼此发电;而像我这样内向的人,总是掌握不好发电的技巧,还接收不到别人的电波,就像一个被电磁力驱赶的小球,找不到方向,还把自己原有的能量耗散了。

于是,那些不适应社交电磁场的选手,也就渐渐退出这个舞台,变得“社懒”了。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社懒”的呢?似乎找不到明确的时间点。也许是毕业以后再难聚齐一群同龄朋友,也许是某次社交活动突然感到无聊,也许是为了考研加上遇到家庭变故让我主动把自己屏蔽起来。

现在的我,并不社恐,但与其在人群里一边尽情欢娱一边清空血槽,我宁愿在安静独处中享受所谓的孤独。

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发现,身边的朋友们,“退圈”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原先印象里的“社牛”“话痨”们,竟然也变得安静了。

原先在朋友圈里各种觥筹交错的同学,变成了晒娃狂魔,很难再见到与成年人的合影;原本每到放假就去旅行,与陌生驴友也可以聊得很嗨的学姐,现在周末只想在家睡觉;过年回老家,以前“一天三顿小烧烤”的表哥,在与老家的铁哥们儿宿醉了两天之后,便一心宅在家里,谁叫也不出去……

对于社交,为什么大家都变懒了呢?

一方面,年龄增长,30岁左右的我们,确实没有20岁那样精力充沛了,熬夜熬不动了,喝酒喝不动了,蹦迪蹦不动了。随年龄下降而减少的,不是简单的体力,而是在灯红酒绿中挥洒汗水的欲望。

另一方面,压力增大,工作和家庭压缩了社交时间,人们或被动或主动地取舍,拒绝无意义的社交,转而把有限的精力花在亲密好友或自我提升上。

此外,新冠疫情的影响,面对面更加困难,让人们不得不转到线上方式满足社交需求,甚至直接放弃需求。

走向“社懒”的我,远离了无意义的社交。同时,我还发现了新大陆,很多打着社交旗号的活动,其实也可以一个人完成。我曾经觉得一个人看电影会很尴尬,但当我真的独自踏进电影院,才发觉之前多么愚蠢,我看的是电影,身边有没有人也没多大区别啊!于是,我经常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看脱口秀,一个人旅行,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积攒能量。

内向如我,主动选择了“社懒”;很多外向的朋友,也或主动或被动地“退圈”。当然,依然有“宝刀未老”的社交牛人和更多的“后浪”们,前赴后继地奔向“用爱发电”的舞台。

“社恐”也好,“社牛”也好,“社懒”也罢,每个人都是在最适合自己性格和意愿的状态下才最舒服,不必趋同。无论觥筹交错,还是岁月静好,做自己就好。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古时,弥勒县有一处龙潭,相传里面住着一黑一白两条神龙,大雨天气时,两龙必会相互争斗。

某傍晚,一位身穿素衣的女子来到当地人牛二家,扣门说道,“我去县城访亲,在路上流连美景,误了时间,夜色将至,小女子无处可栖,希望能在此借宿一宿。”

牛二和妻子柳氏都是朴实和善的庄户人,当即将女子请进家来,柳氏热情的道,“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眼看也到饭点儿了,大妹子一起吃顿便饭吧。”

女子摇了摇头,“不必了,你们自己吃就好。”

“啊?”柳氏表情一滞,“那你什么时候饿了就开口,我在锅里给你留些吃的,都是些粗茶淡饭,姑娘可别嫌弃,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就行。”

女子点了点头,而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麻烦大姐,帮我取一大缸清水放到房间里。”

柳氏以为她要洗澡,便叫正在吃饭的丈夫搬来一个大缸,一桶一桶往里打水,见状女子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大哥大嫂真是好人,我走了好几家,他们都不愿搭理我,原本我已经想要走了,没成想又遇上了你们夫妇。小女子还有一事相请,两位务必答应,事后我也会有重谢。”

不等两口子答应,女子继续又说道,“龙潭旁有一棵苍老的黑檀树,你们去把它砍了,伤了树后用绳子栓住,等到潭中两羊搏斗时,再用力拉断黑檀。”

牛二闻言皱起眉头,柳氏也怪罪起来,“你这姑娘,水里怎么会有羊打架?还有那老檀,咱闲着没事去砍它干什么?”

女子表情一脸严肃,叹了口气道,“不瞒你们说,我就是那潭中白龙,与黑龙一起长大,也从小打到大,后来它来深潭兴风作浪,祸害百姓,我也就跟来制衡它了,只不过我俩旗鼓相当,谁都奈何不了谁,所以才会出来寻找帮手。”

“哦~”牛二一声惊呼,“我从长辈那里听说,龙潭中的确是先来了一条黑龙,当时龙潭经常向外涌水,淹了不少农田和牲口,甚至还有人被大水冲走,后面又来了条白龙才好起来,不过也是偶尔会出现一些水灾。”

女子点点头道,“我俩势均力敌,有时我占上风,有时它占上风,所以才会时常有水灾的。”

牛二听闻事情始末当即表态,“既然如此,那我当然要帮你了。”

女子大喜,犹豫了一下却又道,“黑龙与黑檀休戚与共,你去伐树要冒很大危险,而且伐树后我有把握打败它,却没把握一定能杀死它,若是被它逃脱,日后必然会来报复。”

牛二听后有些害怕,可只是片刻后,牛二便义愤填膺的道,“干了!真说起来,我与这畜牲也有血海深仇,当年我二叔就是被它害死的,有这家伙在,我们老百姓不知还有多少苦难要遭受。”

言罢牛二就要去潭边伐树,却被白龙拉住,“稍等,待我布置筹划一番,这样能顺利许多。”

将一片雪白龙鳞交给牛二后,白龙便关上门,独自在房间里捣鼓着什么,她没有再露面,只是三更时,传音让牛二动身去伐树。

牛二来到龙潭,死活找不到那棵黑檀,正焦急时,身上的龙鳞忽然泛出微弱的白光,径直向一个方向飞去。

牛二追着龙鳞,果然见到一棵黑檀,可这树不过碗口粗细,不像是有年头的样子,但是既然有龙鳞指引,想必也不会出错了。

一念至此,牛二挥动斧头劈砍,此树看着细,却坚硬如铁,奋力一斧竟只在树皮上留下个浅浅的印痕,牛二心中大定,“果然有古怪,就是这棵了。”

牛二砍到一半时,潭水忽然变得漆黑如墨,恐怖的龙吟声从水底传来,正在这时,一道白光射入潭中,水面又恢复正常。

牛二只管埋头砍树,片刻后潭水沸腾起来,变得极其不平静,几百亩的水面顿时波涛汹涌,浪花好几次差点将牛二卷下深潭。

快要砍断时牛二停了下来,他牢记白龙的交代,用根粗壮麻绳绑住树身,自己则远远退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潭水。

破晓时分,水面翻腾的愈发剧烈,此时竟然有一黑一白两颗巨大龙首浮出水面,乍一看上去,还真像是羊头似的。

此时时机成熟,牛二用力将黑檀拉断,只听黑龙惨然狂吼,白龙抓住时机,欺身而上,黑龙变得虚弱了很多,它看到岸上断成两截的黑檀,又顺着绳子看到躲在一旁的牛二,巨大的龙眸中充满怨毒。

黑龙大势已去心生退意,可白龙却不依不饶,加紧进攻,两龙一个搏命挣扎,一个心有执念,从深潭打上云端,黑白两色的龙鳞簌簌飘飞,大滴大滴的龙血落下。不知过了多久,黑白双龙相互缠绕着坠入深潭,没了动静。

牛二观望了一会儿后,也便忧心忡忡的回家了,夜里他和妻子做了相同的梦,白衣女子伤痕累累的出现在他俩面前,“你放心吧,我拼着重伤,已经消灭了那条恶龙,此番除恶,与我而言有大功德,你们也是积了天大的阴德,来日可期。”

第二天夫妻俩打开白龙住过的房间,发现那大缸里的水一滴不剩,却整个被金子填满,他家也凭借这些金子,成了当地首富。

此后弥勒县风调雨顺,再也没有出现过天灾,牛家富裕后,家道昌隆,后来儿子又金榜题名,富贵双全。

@学行知 说,这个故事出自清朝志怪小说《续子不语》,原名“白龙潭”,略有改编。

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黑龙多行不义,败给白龙是早晚的事,牛二为大义而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样的人不发达谁发达?
子不语 东方精怪故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以想象理想在这个问题上一定很纠结,目前理想已经交付超过6500辆车,在之后的销售过程中,能明白增程是啥玩意儿的人所占的比例会逐渐降低,他们要把车卖给真的分不出
  • 饮食早上一个小花卷,大乱炖菜,一碗没有米粒的稀饭汤中午烧鸡,鱼块,炒芹菜,凉拌黄瓜,大米稀饭汤晚上,番茄酱炒菜花,大米稀饭汤,鱼肉昨天做的偏向于下肢的重量训练,
  • 后面主任也说过继续在申请总有一天会通过的,但是窝的心思已经淡了。最让人伤心的事,就是钱不够的时候,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 然后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把自己的瑟图都导出来然后恢复出厂设置。有了娃儿以后,做什么都会有两种想法,就没有一次统一过,两个人估计都是心累。
  • #刘宇宁新歌一边# 遇你之前心猿意马 可遇你之后 猿跳走了 马飞奔而去 [偷乐][偷乐][偷乐] 只剩心意 全然为你 一直在 一直爱 一直默默守护着你 [抱抱]
  • 这一年,我变了不再对所有人好,谁对我好,我才会对谁好这一年,我变了越来越念旧,想回到从前这一年,我变了即使遇到事了在委屈在难过也会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这一年,我
  • 蒜香蒸排骨,辣子鸡,腊肠爆炒荷兰豆,春韭鲜虾滑蛋... 详细的食谱都丢给你,能不能做出来,就看你是全能辣妈料理王,还是油腻少女炸厨房啦~ 这一次太太乐联合永辉
  • 最近,暖心的是我们家两位哥哥真的“成长”了。 我刚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敢面对镜头,还有就是长得好看的男孩子收到的赞美会多一些,两个人脾气也真的一般,而且每天早
  • 顾城有首诗《避免》是这样写的: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一片片的凋落所以为了避免一切的结束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如果是谈恋爱的时候没去谈恋爱,我觉得太遗憾了,人生
  • #徐远书[超话]#含蓄版:只是春光如此 却不得见你一周不见 甚是想念 惟曲三首 聊以慰怀狂野版:逍遥游 一梦惊扰七八想他的声音 想他的直播 没有书书 浑身不得劲
  • #周末读书#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思考],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
  • “既要助推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徐州淮海经济区等重要发展极的高质量发展,又要促进省内重要都市圈与长三角地区重要都市圈的协调发展。”陈小卉说,南
  • ”汪涵接着问:“那你驾驶的技术”艺昕坦言说:“就是技术吧就……有三四年都没开了,我是属于那种路痴那种,我都不记路的,但是我去哪都用导航,但我曾经因为看导航出了一
  • #幸福家庭俱乐部# 英国诗人拜伦所说,爱情是男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却是女人生活的全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女性朋友抱怨男朋友是工作狂而冷落了自己,这是男女两性心理差
  • 虽然就算他已经不再爱你,你也可以施展浑身解数让他再次爱上你,但挽回的把握毕竟没有他还爱着你那么大。原来不是一场梦 醒来还是不敢动2016的我没想到1718能追
  • 最近感觉学业压力很大工作压力也很大前景一片黑暗天天还被迫体验乡村田园生活掌握了犁地种菜施肥锄地等一系列农家活动一堆没写完的报告和论文然后我自己写了一个abo的文
  • 堵在路上的时间给我の四月‮个来‬总结​‎ ͏ 做源槿一‬年多的‮间时‬,做微商七年多的时间被观‮过望‬,被‮疑质‬过,‮曾也‬鸡血满满也曾‮落低‬迷失…但‮心我
  • 假的赔10. 良心h商家品质第一 精工绝非垃圾货,不同其他A货可比❗️抗拒垃圾货❗️QQ客服353370316Nike Air Max 1 黑灰白 40-45[
  • 自治区劳模张钧是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几十年如一日和土地、玉米打交道,不断寻找玉米和土地的最佳契合点,既改良了土壤还保证了增产。所以,今年的300多亩土
  • 名师教育故事:刘晶波我想和老师们说:如果你是而立之年,一定要学会勤快,勤学好问,勤写勤动脑,尽快融进教育教学的氛围中,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如果你是不惑之年,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