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 【周口市公安局关于依法严厉打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爆发态势,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持续增加,我省也相继出现确诊病例。元旦、春节“双节”将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随之增大,形势更加严峻。为全力做好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将依法对以下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现通告如下:

一、来自境外、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新冠肺炎感染者、疑似感染者以及被确定为密接者或次密接者,不报、瞒报、谎报病情、旅居史、接触史、行踪轨迹等涉疫信息,不配合跟踪随访、检疫排查、隔离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妨害疫情防控工作的。

二、进出车站、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采取封闭式管理措施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地区,不按规定佩戴口罩且不听劝阻的,拒不执行人员登记、身份核查、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车辆检查等疫情防控措施的。

三、纳入核酸检测范围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

四、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人员,未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到发热门诊就医,经劝阻无效的。

五、新冠肺炎感染者、疑似感染者以及被确定为密接者或次密接者,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集中隔离结束后,不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测和管理,经劝阻无效的。

六、被确定为密接者或次密接者的共同工作和生活人员,拒不配合所在单位和社区(村)闭环管理防控措施的;封控、封闭小区的居民拒不配合管理,擅自或者强行外出、聚集的。

七、伪造、变造、买卖核酸检测证明等证明文件,或者买卖、使用伪造、变造的核酸检测证明等证明文件的;假借疫情防控名义,实施诈骗、敲诈勒索,或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医务人员以及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

八、编造涉疫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涉疫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扰乱社会秩序的。

九、违反疫情交通管制规定,拒不接受车辆和人员情况核查等防疫措施,强行冲撞防疫检查站点、隔离区、警戒区,阻碍执行任务的救护车、警车、疫情防治物资运输车辆等通行的;拒绝、阻碍或妨害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依法实施防疫检疫、医学观察、隔离治疗,医疗物资调配、运输等防控措施的,殴打、侮辱医务人员、人民警察、疫情防控等工作人员,故意损毁医疗、防疫财产及设施的。

十、违反国家规定,借疫情防控之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妨害药品管理,生产、销售、提供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随意倾倒或者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医疗垃圾等含有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的。

十一、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组织培训会议、娱乐、商业活动、婚丧嫁娶等群体性聚集活动,可能造成重大疫情防控风险的。

十二、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控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

十三、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发布的封控、管控等疫情防控有关决定、命令,或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和疫情防控工作的。

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战“疫”工作仍需我们一起努力,希望全市人民同心合力,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毫不懈怠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负责人”,携手共筑全市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守卫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值此“双节”来临之际,周口公安衷心祝愿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周口市公安局
2021年12月31日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追随 | 这一生会遇到什么人,都是过去的因缘聚合而形成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因缘相聚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显现出来了;因缘一分散,这件事情就散失了。因缘的聚散分合,形成了我们某一个时间段的聚散离合,我们的整个人生也是如此。即使是一家人,也是因为过去有缘,才能成为一家人。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什么人,自己是怎样的人生、命运等等,都是过去的因缘聚合而形成的。如果没有这些过去的因缘,我们这一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结局。有很多人遇到痛苦、烦恼、不如意的事,就会怨天尤人。因为不了解,人生是由过去的因缘而自然形成的。所以,当我们了解人生的真相后,对人生的看法,就会跟常人不一样,我们会去思考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人生是怎么形成的。

“因缘聚合”是佛觉悟之后,对人生真理的总结,并不是佛创造的理论。事实上生命就是如此,无论信不信佛,无论佛陀出不出世,世间的万事万物,以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缘生缘灭的,这是非常明显的,世间人也能看得到。

正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所以,整个生命也没有一个主宰。“主宰”,是我们世间的一个词语,佛门讲“无我”。任何生命、任何物质、任何世间现象,都没有“我”,这跟世间人的认识不一样。

我们常常会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都有一个“我”字。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事实上“我”是一个虚妄的观念,“我叫张三”“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干什么”“我是某某家庭的”“我是某某地方的人”“我读了多少书”“我现在干什么”……我们就会把这些东西认为是“我”。

当我们把学问拿掉,把家庭拿掉,把工作拿掉,我们还剩下什么?剩下的就是身体、意识。当把身体拿掉,某一刻要死亡,连身体也没有了的时候,我们还剩什么?不相信有来世的人,连意识也没有了,就一无所有了。相信有来世的人,最后还剩下意识。

我们再来关注意识,我们的意识,今天是一种想法,明天又是另一种想法,后天思想又变了。把今天的拿掉,把明天的拿掉,把后天的拿掉,还剩什么?我们就会发现生命没有了,生命都是无常的,什么东西都不是“我”。

我们认为今天的“我”是我,明天的“我”还是我吗?明天的“我”,至少已经不是今天的“我”,因为已经发生了变化,身体在变、思想在变、行为在变、观念在变、包括我们的生活轨迹都在变。到底哪一个是“我”呢?这是一个哲学思考,其实佛教也主张这种思考。思考来思考去,就会发现没有“我”。

佛门有一个典故:以前有一位出家人,在一个荒山孤庙里面,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很多鬼来拉扯他,割他身上的肉。一个鬼割掉他的一条腿,另一个鬼又把旁边其他人的腿给他补上;这个鬼又把另一条腿割掉,另一个鬼又去找一条腿来补上;再把手割掉,又去找一只手来给他补上……最后把他的整个身体全部换完了,腿不是自己的腿了,手也不是了,整个身体都被换掉了。他就想:“我到底是谁呢?这还是我吗?”

其实我们也可以想象,比如现在的医学很发达,当我们心脏不好的时候,换一个心脏;当我们腿不能走路的时候,换一条腿。这样换了之后,哪一个才是我?身体是我吗?实际上我们的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我们的思想是我吗?思想也在变,小孩的思想和成人之后,又不一样了,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想得又不一样,哪一个才是我?其实这些都不是“我”。这是佛门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里有一句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们感觉伤害了我,欺骗了我,对不起我,都是因为有你、我、他的观念,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有了相,就有执著,有烦恼,开始划地为界,“我的东西不能侵占”。这样我们人的烦恼,局限就出来了,自己就制造了一个“我”。

所谓的“我”,是我们自己形成的一个虚假观念:这就是我。当我们用冷静的思维来观照“我”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是没有“我”的。但是“我”中间到底有没有“我”呢?还是有一个“我”。那个“我”,我们不知道是谁。

佛门有一个典故,佛问一个人:“你三岁去看一条河时,和你八十岁再去看这条河时,有没有变化?”我们三岁和八十岁的时候,人已经大变样,自己都不认识了。但是同样一个人,三岁的时候和八十岁的时候,中间有没有不变的,是什么没有变?这是禅宗的一个考题,学禅宗的人就关注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借此来思考一下,其实这也是我们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

我们三岁和八十岁的时候,明显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但是也不能说是两个人。虽然我们知道有一样东西没有变,但好像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个生命的本体没有变。生命的现象在发生变化,人的思想在变、身体在变、观念在变、乃至人的整个状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内在有一个东西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没有变。用佛法来讲,就是佛性没有变,我们的心性没有变。这个“心”不是虚妄的,不是表现的这个心性,而是心性背后的东西。我们世间人知道的心,今天在想问题,明天在想问题。我们想的问题在变,但是背后能想的那个功能,始终没有变。

这可能不好理解,打一个世间的比喻。就像灯光一样,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把灯打开,就是亮的。不需要的时候,把灯关上,就不发亮了。灯在不断地变化,可以关,可以开,甚至还可以有颜色的变化。灯是生灭的,是变化无常的,但是背后有一样东西没有变,就是电。电才是没有变化的,需要的时候打开,电就来了,不需要的时候,就把它关掉。

我们生命背后的力量,就像电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我们所有的生命,都是来自于背后那个力量。我们所关注的生命,只是表面显现的这种变化——开、关……我们出生了,“灯”就被打开,人生之光就出来了;当我们一口气不来的时候,灯就黑了,没有了。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像白天、晚上一样。白天就像开着灯,开始世间的人生;晚上睡觉,就像进入关灯的状况。一直到某一天,灯泡坏了,爆炸了,人生就没有了,但是后面的电还存在。

我们生命的“电”,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佛门讲的佛性。很多人都在思考人生,但背后的佛性却关注不到,难以去思考。因为这需要高智慧的、明眼善知识来指引。

我们要思考,生命背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谁?谁是背后的根源。我们的生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表面看到的,其实都是一种假象,都在生灭、变化、无常。所以人生如梦,这场梦过去之后,什么都留不下,什么都没有了。 https://t.cn/R2WxQO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该报告显示,这将推动铝生产用于整个地区的食品和饮料行业应用。其功能价值主要包括:集体商标可以将分散的中小型企业集中起来,充分发挥集体优势,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
  • 群里也经常在讨论说到新探,大家兴趣还挺高的,新车灯如何好看,4K分辨率的27英寸超大中控屏,第二排机长座椅怎么使用等等,这些话题都在车友群里展开讨论,有晒照片的
  • 这是一家以日本怀石炭火烧为主的餐厅,我们希望在这个场所注入东方含蓄隐秘的文化特质——“大隐隐于市”并以空间的节制安静区隔周边的喧嚣繁华,释放内心的压力。光/空间
  • 例题展示疫情打新冠疫苗,有的老人担心自身疾病,不敢打,有的认为老人认为不需要打,你怎么看?【存在问题】开头单一且模板化。以上就是想和大家交流的社会现象开头的技巧
  • ”他说,江苏好食汇说“是从别的公司签来”的食堂经营权,但之前自己和熊先生都不知道。可当有序的爬也成为了大学生乐此不疲的休闲活动时,演出没有变,不过指向的主体不一
  • 但对国内市场来看,不管是企业或者个人,还是很难放弃对于所有权的执着。但对国内市场来看,不管是企业或者个人,还是很难放弃对于所有权的执着。
  • #光与夜之恋[超话]#起因,今天11生日卡,群里有人晒欧,40出卡还抱怨小熊用多了,我就说还有保底歪卡的呢,诡计多端的海豹,他就回了p1,我就说了p2这句“不是
  • 看着低垂着头悲伤逆流成河的小熊,你决定身体力行地告诉他,当然,也不一定是你自己决定的,总之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小熊压住了于是,那晚,你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膝盖可以
  • 《素书》全文 原始章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
  • #梁加固# #加固设计# #北京加固设计# #蓝图报审# #建筑设计##柱加固##夹层加固#【包包也能做口红】‼️这支包包口红也太别致了吧拿在手上完全就是掌中
  • 最重时溃疡扩展至咽喉部,则只能喝一点凉奶或流质食物,痛如火灼,寝食俱废,苦不堪言。《圣济总录》谓:“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重发口舌,故作疮也。
  • 深刻的体会,画好了初学者不要随便改,越改越不好,本来想黑马有点太亮了,涂黑点,结果呢黑马的脸阴阳脸了,没办法了[睡]右起第三批白马脖子上的毛觉得画的不自然,有点
  • 最后石昊只带着火灵儿和石昊去上苍了,在一起的就只有她 第五,对于动漫“加戏”才人气高的更是好笑,我不否认我是因为动漫而知道她的,但是却只是好感,爱上她那是因为她
  • 安全感,是闭着眼也能心无旁骛走下去,是开着灯觉得做梦都是明亮的,是一个人尽情生活忘记什么是等待,是你说“我爱你”我便放弃对世间所有的防备,是你说“在一起”之前所
  •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快意人生。  功名是我所期
  • THANKSphotographer:@Xuxinwei_ makeup:Dehair:Demodel:Dao Li、Jing Yustyling:Depubl
  • #结构化面试[超话]##面试[超话]##公务员[超话]##公务员面试[超话]##公考[超话]##公考必胜[超话]##粉笔公考[超话]##公考章晓铭[超话]##公
  • 绍兴2名学子捧得国际金奖,入选国家队】11月21日,第十九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大陆地区选拔赛结果正式公布。浙江新一轮市级#媒体融合# 拉开大幕】11
  • 第一次吃馨苑的馋嘴 一点也不比外面的差 真的很好吃!麻辣香锅真的好油腻 今天中午的东北菜 一个小姐姐真的是生怕我吃不够 舀了三勺的宫保鸡丁 两勺炒最重要的是她还
  • 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国民旅游权利日益彰显,目的地旅游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旅游市场更加开放自由,全国游客综合满意度指数在波动发展中明显提升,人民旅游幸福感、获得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