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国家试验”,四川凭什么撑起2万亿?
来源:城市进化论 吴林静

近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发布。目前,全国共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是继重庆、广东及浙江之后,第四个公布具体推进方案的省份。

这个西部大省设定了一个发展目标: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近年来,四川数字经济规模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四川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6万亿元。换言之,两年时间,四川数字经济规模需要增长0.4万亿,年均增速约11.8%。

底气何在?又如何实现?

“1号文件”

之所以四川发布这份《工作方案》,源于全国发展数字经济布局的一盘棋。

2017年、2019年、2020年,“数字经济”一词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提法从“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到“壮大数字经济”,再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当“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新增了“加快”二字,迫切感跃然纸上。实施领域也不仅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还要在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全面开花,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大着力点之一,也必然是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对它的重视,并非停留在战略考量,战术实施上也在加速布局。

最重要的动作,莫过于划出试验区,由前期工作较深入、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代表性引领性较强的区域先行先试、创新探索。

2019年10月,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省市被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布局。当时,国家发改委表示,试验区的试验重点和工作方案,“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2021年1月1日,四川省政府以“川府发〔2021〕1号文”印发《工作方案》,给出方向指引和施工蓝图。

1月25日,四川召开解读发布会,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昕介绍,《工作方案》主要思路是以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驱动,以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融合为重点,以集聚高端人才和培育市场主体为引领,加快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产业生态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形成更多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试验成果,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相比部分数字经济先行省份,四川2万亿体量的目标,是浙江的一半(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万亿以上,占GDP比重超55%),是广东的三分之一(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6万亿,占GDP比重超过50%)。

四川经验

早在获批试验区之前,四川的数字经济建设工作就已启动。

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的“5”是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即四川一贯的优势产业,是地方重点发展的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后面加的“1”,正是数字经济。

按照官方说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就是要发挥这个“1”的撬动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从数据来看,这两年四川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8年,四川数字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指数、数字消费力、大数据应用水平等指标都排名全国前列。

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4万亿元,增长15%左右,占GDP比重超过30%。

2020年前三季度,四川数字经济直接贡献增加值2699.8亿元、同比增长9.3%,预计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之所以能沉淀出1.6万亿元规模,四川的经验是数字产业走出集聚发展的模式。

以新型显示为例,按照“龙头项目-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理念,四川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显示上下游企业,塑造“产品”制造全产业链,打造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产品+应用”产业集群,构建智能手机、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VR/AR等“产品+应用+服务”产业生态,最终在省内建成国内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配套”,其他产业也是同样的发展模式。

据四川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介绍,华为、京东、英特尔、微软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相继聚集四川,形成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终端制造环节、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其中不乏表现突出的“单打冠军”,比如:

军事电子装备整体实力居全国第一
网络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
大数据应用技术居全国第四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五
世界一半笔记本电脑芯片在四川封装测试
全球50%苹果平板电脑在四川生产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
全国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中心
中标工信部“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与体验推广中心”专项……

从数字经济全国版图来看,四川在内陆地区异军突起,积累了较强的产业实力和资源优势。

打破“壁垒”

1.6万亿走得扎实,未来两年还需要挖掘0.4万亿的增量,从哪儿来?

杨昕介绍,下一步,四川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出6项具体任务——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社会,必须要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四川关于新基建建设的计划,在去年9月印发的《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中有更详细阐述。

四川提出,到2022年,新基建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5G基站总量达到12万个,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10万架,设备联网数量达到1000万台,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场景20个以上,打造车路协同示范线路3条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万个以上,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个、产业技术创新设施600个以上。

四川推动新基建建设,不仅是5G、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提档升级,还有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共享,以及探索卫星、6G等未来网络试验验证。

其中一些目标,相比广东、浙江、重庆三地的规划,亦不逊色。

四川发展数字经济的另一大方向,是以数字经济为支点,撬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些传统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消费、文旅产业。

其中,制造业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过去的实践,也让四川尝到了两化融合的“甜头”。比如引导长虹推进“5G+工业互联网”改造和平台建设,其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已超3200万;支持东方电气集团“大型高效发电装备数字化车间”投入使用,能源利用率提高56%;推进攀钢集团、积微物联与阿里云合作,建成全国首个“钢铁大脑”,试点生产线降损增效达1700万元。

据陈文涛介绍,近年来四川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年均增速居全国第二,2020年智能制造增速居全国第四。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已培育近4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白酒节点,上云企业数也超过20万。

四川也意识到,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而数据存在“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的问题。

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给出打破“数据壁垒”的“四川方案”,理应责无旁贷。

据悉,四川下一步将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政企合作,探索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应用,使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畅想未来,当数据不再返还难、共享难、积累难,四川的数字经济将迎来真正爆发的那一天。

#简阳播报# 【这场“国家试验”,四川凭什么撑起2万亿?】近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发布。目前,全国共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是继重庆、广东及浙江之后,第四个公布具体推进方案的省份。

这个西部大省设定了一个发展目标: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近年来,四川数字经济规模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四川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6万亿元。换言之,两年时间,四川数字经济规模需要增长0.4万亿,年均增速约11.8%。

底气何在?又如何实现?

“1号文件”

之所以四川发布这份《工作方案》,源于全国发展数字经济布局的一盘棋。

2017年、2019年、2020年,“数字经济”一词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提法从“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到“壮大数字经济”,再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当“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新增了“加快”二字,迫切感跃然纸上。实施领域也不仅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还要在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全面开花,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大着力点之一,也必然是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对它的重视,并非停留在战略考量,战术实施上也在加速布局。

最重要的动作,莫过于划出试验区,由前期工作较深入、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代表性引领性较强的区域先行先试、创新探索。

2019年10月,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省市被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布局。当时,国家发改委表示,试验区的试验重点和工作方案,“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2021年1月1日,四川省政府以“川府发〔2021〕1号文”印发《工作方案》,给出方向指引和施工蓝图。

1月25日,四川召开解读发布会,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昕介绍,《工作方案》主要思路是以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驱动,以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融合为重点,以集聚高端人才和培育市场主体为引领,加快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产业生态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形成更多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试验成果,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相比部分数字经济先行省份,四川2万亿体量的目标,是浙江的一半(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万亿以上,占GDP比重超55%),是广东的三分之一(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6万亿,占GDP比重超过50%)。

四川经验

早在获批试验区之前,四川的数字经济建设工作就已启动。

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的“5”是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即四川一贯的优势产业,是地方重点发展的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后面加的“1”,正是数字经济。

按照官方说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就是要发挥这个“1”的撬动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从数据来看,这两年四川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8年,四川数字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指数、数字消费力、大数据应用水平等指标都排名全国前列。

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4万亿元,增长15%左右,占GDP比重超过30%。

2020年前三季度,四川数字经济直接贡献增加值2699.8亿元、同比增长9.3%,预计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之所以能沉淀出1.6万亿元规模,四川的经验是数字产业走出集聚发展的模式。

以新型显示为例,按照“龙头项目-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理念,四川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显示上下游企业,塑造“产品”制造全产业链,打造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产品+应用”产业集群,构建智能手机、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VR/AR等“产品+应用+服务”产业生态,最终在省内建成国内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配套”,其他产业也是同样的发展模式。

据四川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介绍,华为、京东、英特尔、微软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相继聚集四川,形成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终端制造环节、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其中不乏表现突出的“单打冠军”,比如:

军事电子装备整体实力居全国第一
网络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
大数据应用技术居全国第四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五
世界一半笔记本电脑芯片在四川封装测试
全球50%苹果平板电脑在四川生产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
全国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中心
中标工信部“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与体验推广中心”专项……

从数字经济全国版图来看,四川在内陆地区异军突起,积累了较强的产业实力和资源优势。

打破“壁垒”

1.6万亿走得扎实,未来两年还需要挖掘0.4万亿的增量,从哪儿来?

杨昕介绍,下一步,四川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出6项具体任务——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社会,必须要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四川关于新基建建设的计划,在去年9月印发的《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中有更详细阐述。

四川提出,到2022年,新基建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5G基站总量达到12万个,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10万架,设备联网数量达到1000万台,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场景20个以上,打造车路协同示范线路3条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万个以上,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个、产业技术创新设施600个以上。

四川推动新基建建设,不仅是5G、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提档升级,还有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共享,以及探索卫星、6G等未来网络试验验证。

其中一些目标,相比广东、浙江、重庆三地的规划,亦不逊色。

四川发展数字经济的另一大方向,是以数字经济为支点,撬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些传统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消费、文旅产业。

其中,制造业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

过去的实践,也让四川尝到了两化融合的“甜头”。比如引导长虹推进“5G+工业互联网”改造和平台建设,其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已超3200万;支持东方电气集团“大型高效发电装备数字化车间”投入使用,能源利用率提高56%;推进攀钢集团、积微物联与阿里云合作,建成全国首个“钢铁大脑”,试点生产线降损增效达1700万元。

据陈文涛介绍,近年来四川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年均增速居全国第二,2020年智能制造增速居全国第四。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已培育近4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白酒节点,上云企业数也超过20万。

四川也意识到,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而数据存在“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的问题。

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给出打破“数据壁垒”的“四川方案”,理应责无旁贷。

据悉,四川下一步将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政企合作,探索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应用,使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畅想未来,当数据不再返还难、共享难、积累难,四川的数字经济将迎来真正爆发的那一天。(网信四川)

【各位,疫情还没结束啊!可得长点心!!】
今天这篇文章,笔者是抱着怒其不争的想法,边叹息边生闷气写完的。笔者生气,但又知道不能一味指责,唯一能做的就是写文提醒大家,疫情还没结束,仍需提高警惕。即使只有一个人能听得进去,笔者也觉得值了。
  21日,广州的餐饮商家“陶陶居”宣布正式接受堂食。他们没有做错,这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开的,也做足了准备,只是不到半天,被市场监管部门紧急叫停。
  如果不是还有人戴着口罩,笔者实在想像不到这样的情景居然发生在疫情决战关键时刻的这几天。
  为了经济复苏,笔者能理解商家和政府的做法。但我们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好不容易把疫情慢慢控制到一定程度,大伙儿这“热情”,也太夸张了吧。
  笔者最近还看到某个公众号作者说,他去爬广州白云山,亲眼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已经开始脱下口罩。
  我的天!一开始不肯戴口罩,好不容易戴上了,疫情还没结束又飘了吗?
  还有更夸张的,比如下图中的四川广元。
  2月21日,四川广元不少人出门晒太阳。在利州广场,市民扎堆喝坝坝茶,一市民拍视频称人山人海全是脑壳,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笔者以为这就很夸张了,但没想到,江西赣州瑞金出现了更夸张的情景,如下面视频所示。
  视频中标示着2月21日,集市上人头攒动、蔚为壮观,这里面但凡有一个感染者,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对此,当地政府连夜回应,宣布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还有很多普通网友观察到的情况。
  “路上已经开始有人不戴口罩了。”
  “已经在路上开始近距离唠嗑。”
  这一个个的场景,大家以为疫情结束了吗?
  是因为确诊的消息越来越少,所以就开始好了伤疤忘了痛吗?
  现在就用事实来告诉大家,现实到底还有多残酷。
  21日,一些媒体机构还在宣传着广州连续4天0确诊。
  也许是消息太好,才会出现开头笔者介绍的场景。
  结果仅过了一天,22日,就曝出又有人确诊了,整个广东当天一共新增6例确诊。
  从全国数据来看,截至21日24时,死亡人数增加了109人,整个疫情加起来也2348人了
。这不是数字,是生命啊!
  我们真的还敢大意吗?更何况,此刻大意,最对不起的就是那些为了抗击疫情而牺牲的医护人员,他们可能就白白牺牲了……
  2月18日10点54分,武昌医院的院长刘智明在感染新冠肺炎后,救治无效离世,年仅51岁。
  为了收治病人,刘智明试过几天几夜基本没合眼。可就是这样的人,却不幸被感染,并最终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澎湃新闻为其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医院新楼修好,但刘院长不在了”。
  这句话来自武昌医院一个护士的朋友圈,笔者看到这句话,眼圈泛红。
  2月20日,武汉江夏区人民医院30岁的彭银华医生鏖战新冠肺炎不幸殉职。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正月初八,他已经按照计划举行婚礼。而他的妻子,已经怀孕6个月。
  本来他们应该是幸福美满的一家,可这一切都停留在了2020年的这个早春。
  还有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了29年的肖俊医生,也在2月8日倒在了抗疫一线。
  除了医护人员,还有各种在一线拿着生命在跟疫情搏斗的人。他们原本可以不去冒这个危险的,但为了人民,他们没有退缩。
  试问,那些现在就松懈的人,对得起他们的牺牲吗?
  跑出去“聚堆”的这些人,就算你们不看新闻,钟南山院士他老人家的话,你们也应该听吧?
  84岁的他还在前线奋战,他也还没说疫情解除。
  我们在后面添堵,这算什么?难道你们忘记了这一个多月我们举全国力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牺牲了多少同胞,损失了多少钱,才有了今天的初具效果。
  每个人都默默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听到的所有好消息,都是用沉重的代价换回来的啊!
  真的,别在这个时候添乱了,我们真的承受不起疫情的反扑了。
  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再好好玩、大吃大喝,一个月都熬下来了,不差这几天。
  再等等!真的再等等!
目前还没到不戴口罩逛街的时候,更未到彻底放松之际。
蜂拥赶集,扎堆喝茶,跟风跑到公共场合凑热闹,不是勇敢,而是冒险;不只坑了自己,还可能害了他人,给疫情防控添堵。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还没解除1级响应,1级响应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高级别的响应,其中就包括政府可在本行政区域内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政府还可以停工、停业、停课……换言之,不戴口罩大规模聚会不仅危险,还涉嫌违规,绝不可儿戏。
别因按捺不住逞一时之快,影响好不容易换来的疫情防控积极变化。倘若导致疫情反弹,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啊!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5连板:龙版传媒(数据要素、知识产权,12天8板)和昂立教育(在线教育)4晋5,都是大长腿,而且是中位股,这两点都是对后面继续连板的不利因素。 5连板:龙版传
  • 在方法审查中,德国莱茵 TÜV 集团已证实巴斯夫集团开发和使用的产品碳足迹(SCOTT)计算方法符合 ISO 14067: 2018 和“携手可持续发展”(Tf
  • 认为我不专业的,也请取关,我没有空满足你,你不是我的大爷!表面上看,她是一个情绪稳定的小女孩,她会随时回复你的消息,但实际上,她只是缺乏安全感,永远在被动等待别
  • ”在他的医案中,述及枫镇闵姓瘰疬之疾,溃烂成串,虽以多方治疗,九十日收功,因未服子龙、小金二丸,其毒根未除,后腋生恶核,仍以子龙丸消之杜患。】又说:【终身行善,
  • 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隐患大,中能优创智能充电设备来护航一、飞线充电风险大随着电动自行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的日益普及,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背后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
  • 8:未羊 偏印主事,“犯冲”衰星入命 今天不管生活还是工作方面都感觉压力颇大,让你有些难以应对,此时需找有经验之人帮忙,对于他们提供的意见也要虚心接受。7:
  • 我们常提到补血的问题,懂得中医医理的话,就知道了血是从胃而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白天动而生阳,人体阳气输布于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动的,阳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阳
  • 这次机会有可能改变比赛,当然,即使我们在几分钟后丢球,也不会放弃,我们必须继续作为一个团队踢好比赛。当你的教练和球员都拥有这种心态时,你就有可能进球,而在首回合
  • 也有网友建议他直接把房子买到大S家楼下,也方便看孩子,还猜测他能干出来这事。很多人搞不懂他为什么要在台北买房子,把女友接来北京一起住多好啊,现在卖货的重担都留给
  • 给人生制造一点惊喜吧,就在转角处——拿一双童真的眼光看世界,物物皆美丽,事事可惊奇。那世界就是一部宠大的运作机器,运营地球,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你屋里的咖
  • 2️⃣向23年的生活比个耶✌️3️⃣青岛罕见的有厚度的雪❄️好久不见冬天的样子了4️⃣食堂的羊杂汤让我无比怀念润兴的羊肉泡馍5️⃣雪后的阳光真的很刺眼 也是真的
  • 高级小众文案1. 山高路远别再哽咽2. 愿难如所愿3. 世界是一本书我想多读几页4. 有幸相遇就愿这段路永远放晴5. 接受一切事与愿违6. 爱一个人先爱她多变的
  • 简单讲就是债务重组公司首先对负债人的个人资质和征信进行评估,确定征信养护周期,先垫资出钱给负债人养月供,提前一个月左右将客户所有负债都结清,等征信更新,负债人就
  • 第四:马夏尔(1300万英镑)28岁,英超13场1球0助并列第四:芒特(1300万英镑)25岁,英超8场0球0助。曼联年薪前十榜单(含主帅):第一:卡塞米罗(1
  • [看书][看书]土之为言吐也,(含吐万物)“将生者出,将死者归,为万物家”。 生于华夏《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术的(山、医、命、相、卜)基本构
  • 有两个黄衣人跪在庭院中说奉大王之命召我去,我方想仔细询问,却发现自己已身在肩舆中,黄衣人在前,跟随者数十人,都是昔日故去的下属,我不禁大骇。”两旬后,黄衣人复至
  • #比特币##以太坊# ​​​第二次从南京回家了 浅浅小感慨 时间过得真的好快p3是暑假和当时组里的合照嘎 昨天突然看到的 好像也才没过去多久 好神奇昨天的小酥肉
  • ---是啊其實時光還是對我們挺好的,起碼還有人想念著你,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你看你的EVANISM一直都在呢,所以啊彥俊你也要努力啊。---是啊每個人總會對某些
  • .《茶盏记》#小说# 一日,雷公于夜肆遇一茶盏,胎白如玉、润如凝脂。可喜内壁画图,颇具意趣:一白袍高士候于东山,另一白袍高士自西山赴约,正行于石桥之上。此时
  • 在逛街的时候随便点了个叫petit cœur的甜点,外面是巧克力,里面是酸味香橙果酱,法国人确实是做甜品的天才,外甜内酸的口味就像它的名字、像爱情一样顺便一提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