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荣耀#【革命烈士后人捐献珍贵遗物:一个书筐、36本书 两代人的“红色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父亲燕益明牺牲75周年,将父亲遗物捐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了却了我作为儿子的心愿,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革命烈士燕益明后代、78岁的燕建华,将辛辛苦苦保存了几十年的父亲遗物——具有珍贵历史意义的36本书和一个书筐,捐献给了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委党史研究院向燕建华颁发了收藏证书。

  历经十几次搬家

  完整保存父亲遗物

  燕建华的父亲燕益明原名燕洪志,曾用名燕伯范,是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西颜张村人。1946年燕益明牺牲时,燕建华还不满3岁。“这些书是我们翻拆母亲住的西屋时发现的,母亲将书放在一个箱子里,旁边还有一个书筐。”燕建华告诉记者,他将父亲的遗物小心地保存了起来,之后十几次搬家每次都先搬这些书,因为这是他对于父亲的“红色记忆”,不容有失。

  在燕建华的家里,还有父亲的遗像、烈士证书和写给家人信件的复印件。燕建华指着门后墙上的一张照片告诉记者,那是他父亲牺牲前的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烟台。“我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那也有一些父亲用过的物品。我母亲识字不多,印象中,她身为农村妇救会的副会长,一直忙着摊煎饼、做军鞋支援前线,并没有用父亲的书教过我们。”燕建华说,他将父亲留下的这些书保存了几十年,偶尔也会翻看一下,透过书本了解父亲。

  1945年10月,山东陆续抽调部队以及大批地方干部奔赴东北,燕益明积极响应号召,于当年动身前往东北,并担任辽南专署贸易局局长,与辽南干部一起将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当时辽南仍有战事,国民党部队继续进攻,东北地区局势不稳定,全地区进入游击状态。1946年10月的一天,国民党残部大举向辽南进攻,燕益明率局机关押送军需战略物资向大后方转移,行至岫岩县哨子河西会场山七岩沟时被敌人包围。由于敌众我寡,燕益明及带领的所有人员在突围时全部壮烈牺牲,燕益明时年33岁。1947年8月,岫岩县解放,但由于当时环境复杂,燕益明牺牲的消息未能及时通知当地政府和家属。1974年2月,泰安县革委会派出专案组调查了燕益明的生前革命历史和牺牲经过,1974年6月22日,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民政局批准,燕益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3年,燕建华夫妻前往岫岩县,在当时一名知情者的指认下,从父亲牺牲的地方带回一包土,安放在了陵园内。

  革命年代的“老报人”

  与《泰安日报》渊源颇深

  1931年,考入山东省立泰安第三中学;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动身前往东北地区;1946年,壮烈牺牲……由于父亲牺牲时,燕建华年龄还小,他对父亲燕益明所有的了解,都来自亲人口中。

  燕建华告诉记者,他对父亲的印象是“一个很革命的人”,不仅如此,父亲燕益明与《泰安日报》渊源颇深。1941年初,燕益明被调到《泰安日报》的前身《泰山时报》(1939年10月10日创刊,是中共泰山地委的机关报,1944年11月停刊),先后任该报的记者和经理科长。

  据了解,为确保《泰山时报》如期出版,及时将党的声音传达到前线和后方,及时地鼓舞人民大众,无情地揭露和打击敌人,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在战争环境下,工作人员将沉重的机器设备和纷繁的油墨纸张装箱,如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立即搬运,隐蔽在圣井、水北、五龙口、茶业口一带的山洞里。当时的老百姓称报社是“流动社”、印刷厂是“游击厂”。根据党史材料记载,1942年10月,泰山地委、专署和军分区驻防莱芜北部山区,中旬地委在阁老召开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敌人得到情报后,纠集莱芜、泰安、章丘、博山等地6000余名日伪军,分数路袭击莱芜县北部山区,驻茶业口一带的泰山地区党政军机关被敌包围,各机关人员奋起突围,在吉山董家峪附近与敌人激战,燕益明被子弹打穿了肩胛骨,在危急关头,他将随身物品埋好,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忍着伤痛在草丛里趴了一夜,第二天被我军发现,才幸存了下来,伤愈后继续回报社工作。

  如今,在位于枣庄的燕建华的儿子家中,还保存了一张《泰山时报》老报纸复印件,报纸上有一篇燕益明写的会议报道稿件。“那是《泰山时报》老记者方正告诉我的,当时他和我父亲在一起工作。我和老伴去枣庄的时候,把复印件带去了那里,还有一些照片和父亲的铜像也放在了枣庄。”燕建华说。

  36本书涉及多个门类

  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教学方法》《中学师范适用世界史》《体育录编》《镜花缘》《教育心理参考资料》《世界地理大纲》《军歌》《西画理论》《歌曲集》《文化英文读本》《童子军课程》……燕建华捐献的36本书是父亲燕益明在泰安、济南求学时的书籍,涉及多个门类,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燕益明自幼勤奋好学、才思聪敏,学业优异、善于用脑,擅长书法、绘画、管弦乐,还对雕塑、刺绣、无线电制作等有着浓厚兴趣,且制作技艺精湛、样式美观。燕建华回忆,小时候家里和姥姥家的桌子上有很多白石灰,都是父亲燕益明雕刻作品留下的痕迹,桌子抽屉里也有父亲用过的电子管、插头。而留下的老照片中,不仅有燕益明的雕刻作品、绘画作品,也有燕益明伏案雕刻的照片。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张老照片中有两个书筐,其中一个就是燕建华保存下来并一同捐献给市委党史研究院的书筐。

  记者从市委党史研究院了解到,燕益明不仅爱好广泛,擅长众多技艺,还将这些运用到了工作中。1940年秋季,燕益明调任鲁中军区文工团并任团长。为参加和帮助根据地生产,爱惜民力物力,减轻群众负担,养成民主作风,燕益明坚决执行政府命令,尊重各级政权,以保证战时党政民的安全为宗旨,充分发挥他的编导才能和音乐特长,结合抗日形势,编演了“教识字”“除汉奸”“军民团结打胜仗”等活报剧、歌剧,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很好地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同时,燕益明还积极开办夜校、妇女识字班,组建秧歌队、读报组等群众性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活跃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对巩固根据地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烈士的丰功伟绩,永远彪炳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燕建华说,他希望通过捐献让烈士遗物更好地留存于世,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育后世的同时,让后人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珍惜现在、铭记历史。(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摄影记者 陈阳)

#家的荣耀#【革命烈士后人捐献珍贵遗物:一个书筐、36本书 两代人的“红色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父亲燕益明牺牲75周年,将父亲遗物捐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了却了我作为儿子的心愿,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革命烈士燕益明后代、78岁的燕建华,将辛辛苦苦保存了几十年的父亲遗物——具有珍贵历史意义的36本书和一个书筐,捐献给了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委党史研究院向燕建华颁发了收藏证书。

  历经十几次搬家

  完整保存父亲遗物

  燕建华的父亲燕益明原名燕洪志,曾用名燕伯范,是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西颜张村人。1946年燕益明牺牲时,燕建华还不满3岁。“这些书是我们翻拆母亲住的西屋时发现的,母亲将书放在一个箱子里,旁边还有一个书筐。”燕建华告诉记者,他将父亲的遗物小心地保存了起来,之后十几次搬家每次都先搬这些书,因为这是他对于父亲的“红色记忆”,不容有失。

  在燕建华的家里,还有父亲的遗像、烈士证书和写给家人信件的复印件。燕建华指着门后墙上的一张照片告诉记者,那是他父亲牺牲前的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烟台。“我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那也有一些父亲用过的物品。我母亲识字不多,印象中,她身为农村妇救会的副会长,一直忙着摊煎饼、做军鞋支援前线,并没有用父亲的书教过我们。”燕建华说,他将父亲留下的这些书保存了几十年,偶尔也会翻看一下,透过书本了解父亲。

  1945年10月,山东陆续抽调部队以及大批地方干部奔赴东北,燕益明积极响应号召,于当年动身前往东北,并担任辽南专署贸易局局长,与辽南干部一起将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当时辽南仍有战事,国民党部队继续进攻,东北地区局势不稳定,全地区进入游击状态。1946年10月的一天,国民党残部大举向辽南进攻,燕益明率局机关押送军需战略物资向大后方转移,行至岫岩县哨子河西会场山七岩沟时被敌人包围。由于敌众我寡,燕益明及带领的所有人员在突围时全部壮烈牺牲,燕益明时年33岁。1947年8月,岫岩县解放,但由于当时环境复杂,燕益明牺牲的消息未能及时通知当地政府和家属。1974年2月,泰安县革委会派出专案组调查了燕益明的生前革命历史和牺牲经过,1974年6月22日,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民政局批准,燕益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3年,燕建华夫妻前往岫岩县,在当时一名知情者的指认下,从父亲牺牲的地方带回一包土,安放在了陵园内。

  革命年代的“老报人”

  与《泰安日报》渊源颇深

  1931年,考入山东省立泰安第三中学;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动身前往东北地区;1946年,壮烈牺牲……由于父亲牺牲时,燕建华年龄还小,他对父亲燕益明所有的了解,都来自亲人口中。

  燕建华告诉记者,他对父亲的印象是“一个很革命的人”,不仅如此,父亲燕益明与《泰安日报》渊源颇深。1941年初,燕益明被调到《泰安日报》的前身《泰山时报》(1939年10月10日创刊,是中共泰山地委的机关报,1944年11月停刊),先后任该报的记者和经理科长。

  据了解,为确保《泰山时报》如期出版,及时将党的声音传达到前线和后方,及时地鼓舞人民大众,无情地揭露和打击敌人,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在战争环境下,工作人员将沉重的机器设备和纷繁的油墨纸张装箱,如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立即搬运,隐蔽在圣井、水北、五龙口、茶业口一带的山洞里。当时的老百姓称报社是“流动社”、印刷厂是“游击厂”。根据党史材料记载,1942年10月,泰山地委、专署和军分区驻防莱芜北部山区,中旬地委在阁老召开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敌人得到情报后,纠集莱芜、泰安、章丘、博山等地6000余名日伪军,分数路袭击莱芜县北部山区,驻茶业口一带的泰山地区党政军机关被敌包围,各机关人员奋起突围,在吉山董家峪附近与敌人激战,燕益明被子弹打穿了肩胛骨,在危急关头,他将随身物品埋好,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忍着伤痛在草丛里趴了一夜,第二天被我军发现,才幸存了下来,伤愈后继续回报社工作。

  如今,在位于枣庄的燕建华的儿子家中,还保存了一张《泰山时报》老报纸复印件,报纸上有一篇燕益明写的会议报道稿件。“那是《泰山时报》老记者方正告诉我的,当时他和我父亲在一起工作。我和老伴去枣庄的时候,把复印件带去了那里,还有一些照片和父亲的铜像也放在了枣庄。”燕建华说。

  36本书涉及多个门类

  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教学方法》《中学师范适用世界史》《体育录编》《镜花缘》《教育心理参考资料》《世界地理大纲》《军歌》《西画理论》《歌曲集》《文化英文读本》《童子军课程》……燕建华捐献的36本书是父亲燕益明在泰安、济南求学时的书籍,涉及多个门类,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燕益明自幼勤奋好学、才思聪敏,学业优异、善于用脑,擅长书法、绘画、管弦乐,还对雕塑、刺绣、无线电制作等有着浓厚兴趣,且制作技艺精湛、样式美观。燕建华回忆,小时候家里和姥姥家的桌子上有很多白石灰,都是父亲燕益明雕刻作品留下的痕迹,桌子抽屉里也有父亲用过的电子管、插头。而留下的老照片中,不仅有燕益明的雕刻作品、绘画作品,也有燕益明伏案雕刻的照片。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张老照片中有两个书筐,其中一个就是燕建华保存下来并一同捐献给市委党史研究院的书筐。

  记者从市委党史研究院了解到,燕益明不仅爱好广泛,擅长众多技艺,还将这些运用到了工作中。1940年秋季,燕益明调任鲁中军区文工团并任团长。为参加和帮助根据地生产,爱惜民力物力,减轻群众负担,养成民主作风,燕益明坚决执行政府命令,尊重各级政权,以保证战时党政民的安全为宗旨,充分发挥他的编导才能和音乐特长,结合抗日形势,编演了“教识字”“除汉奸”“军民团结打胜仗”等活报剧、歌剧,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很好地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同时,燕益明还积极开办夜校、妇女识字班,组建秧歌队、读报组等群众性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活跃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对巩固根据地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烈士的丰功伟绩,永远彪炳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燕建华说,他希望通过捐献让烈士遗物更好地留存于世,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育后世的同时,让后人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珍惜现在、铭记历史。(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摄影记者 陈阳)https://t.cn/A66jlNeU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邓丽君的歌红遍大街小巷,她那委婉动人、清新明丽的歌喉,赋予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一种新的灵魂,她成为了第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语歌星。
而说起六七十年代的华语乐坛,能与邓丽君相提并论的歌星恐怕只有徐小凤了,春节联欢晚会都因她而破例,连天王刘德华、影帝周润发都曾膜拜她,是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徐小凤,1949年生,原名徐郧书,祖籍湖北武昌,在她两岁时便随父母搬到了香港,因家里弟弟妹妹众多而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照管,作为老大的徐小凤在读到中学二年级时就选择了辍学来分担父母的压力,帮忙打理生意的同时照顾弟弟妹妹。
然而,徐小凤心里一直都是热衷于唱歌的,唱歌能够给她带来暂时的快乐,16岁时,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参加了”香港之莺”歌唱比赛,她以极具特色的嗓音夺得桂冠。
比赛结束后,徐小凤想要进入歌坛成为一名歌星,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她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她二十岁时,才说服了自己的父母,如愿往歌唱界发展。
之后她成为了尖沙咀、旺角两地著名夜总会中的驻唱歌手,在夜总会期间,她的独特嗓音被音乐人文就波所赏识,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徐小凤如愿进入乐坛。
1970年,徐小凤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谁能知道我情》,并因此正式以歌星的身份出道,并签约了经纪公司,确立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从此踏入歌坛。
1977年,徐小凤发行专辑《神凤》,并因此获得了金唱片奖,同年发行的《功夫舞》、《猛龙特警队》两张唱片也获得了白金唱片奖,至此,徐小凤的歌曲红遍大街小巷。
1978年,徐小凤同新力唱片公司签约,并一改之前的风格,她的第一张粤语专辑《风雨同路》就此问世,专辑一经发行便红遍全国,大获成功,仅在香港就卖出了二十万张,最后因此获得了白金唱片奖。
一时间粤语歌曲风靡一时,徐小凤也成了粤语歌曲的先驱之一,此后又发行了国语歌曲《卖汤圆》,推出后在内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备受关注,从此打开了内地市场。
1981年,徐小凤发行了经典名作《风的季节》,发行后大受欢迎,而当年梅艳芳便是翻唱这首歌而成名,即使是在39年后的今天,这首歌依然是一首金曲。
1983年,徐小凤举办了人生中第一场演唱会,一连举办四场,场场座无虚席,人山人海,次年更是获得了十大劲歌金曲奖中的最高荣誉大奖,她更是成为了获得此奖的第一人。
1989年,在第12届金曲奖颁奖典礼上,徐小凤成为了第一位获得金针奖的女歌手,接二连三的大奖更是肯定了她在华语乐坛中的殿堂级位置。
同年,她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但到除夕夜因工作原因无法前往现场,最后春晚节目组史无前例的为她将直播改为录制,央视为个人破例改变形式的例子,空前绝后,此后再无二人。
当年她更是同邓丽君齐名,1992年,徐小凤同邓丽君在亚洲小姐竞选决赛现场同台献唱《戏凤》,两人不同的唱腔,不同的风格,但在乐坛中的地位确实不分上下的。
1992年,徐小凤接连在红磡体育馆举办43场演唱会,这一壮举也是被列入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成为了红磡体育馆演唱会的场次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纪录保持者。
1995年,在红磡体育馆举行了15场演唱会后,她决定封麦暂别歌坛。
2014年,徐小凤重返歌坛,继续在红馆的舞台”金光灿烂”,全场座无虚席,一度爆满,天王刘德华以特邀嘉宾的身份现身演唱会,不止同台献唱,还当众跪拜,直呼徐小凤是他的偶像。
除了在乐坛有着极高的造诣,徐小凤还涉猎影视圈,曾出演电影《李小龙与我》《圣诞快乐》《最爱女人购物狂》等,她在剧中多是本色出演,扮演歌星等角色。
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徐小凤,在感情上却是不尽人意,感情路坎坷,至今仍是单身。
离婚后,遇到了汽车经理人廖晖,两人因买车而结缘,很快两人情投意合走到了一起,一向低调的徐小凤甚至对外宣称自己将与廖晖结婚,可这段感情还没有等到结婚的那一天就宣告分手,这段恋情仅仅就维持了六个月。
而分手原因,则是因为男友廖晖要求她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甚至是国籍,同她移居美国,可徐小凤认为这个男人还不值得自己为他付出一切,因此两人以分手告终。
时至今日,徐小凤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没有结婚无儿无女,但依然活得潇洒,徐小凤身上自我奋斗和爱国主义精神令人钦佩,毕竟,为了国籍而放弃爱情的人并不多。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徐小凤纵横乐坛近半个世纪,粉丝横跨老中青三个年代,创下了无数纪录,她所录制的歌曲垒起来放三天三夜都放不完,她的歌曲《风雨同路》《风的季节》《天涯歌女》《卖汤圆》等时至今日仍是经典。
她的歌声,历经沧桑而又归于豁达,雍容华贵而又端庄优雅,她的从容,她的气度,令人难以忘怀,作为殿堂级的一代歌后,徐小凤名作如云,让人一听难忘,曲有尽而意无穷。
如今,已经71岁高龄的徐小凤依旧气质优雅,生活得很精致,虽然婚姻生活依旧孑然一身,但她依然憧憬着梦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接近《复仇者联盟4》的副标题已被猜中!或许暗示了结局?
  • 《加勒比海盗5》样片被盗;陈冠希演唱会现场互动歌迷;勒索病毒攻击者已获4.2万余美元赎金 | 组讯
  • 谢依霖怀孕!母亲节升级做妈妈!
  • 深扒内地粉丝“春秋时代”
  • 咘咘波妞和梧桐妹三姐妹相亲相爱,贾静雯这回是真的嫁给了爱情
  • 全国卷数学卷奇难无比,葛军再次躺着中枪……
  • 宋茜《热血街舞团》锁骨吸睛 “蝴蝶效应”对决主题引期待
  • 爆笑采访:熊孩子们对妈妈撒过最大的谎是什么 | 3'42''
  • 11年后张含韵再次走红 揭秘她这一路遇到的贵人
  • 小狗独自乘滴滴,丽水回宁波路上死了!原因居然是……
  • 老子是国宝,你算什么东西!
  • 吴磊工作室道歉,网友:晚了!
  • 一个让金华母亲少女心爆棚的地方!快带你妈妈去享受
  • 这就是被杨幂马思纯团宠的羽绒服?我不信
  • 还记得范跑跑吗?
  • 表白中国品牌,觉醒东方五子献唱《为你瞩目》!
  • 关晓彤新剧烂成这样,是把我们当智障吗
  • 我们研究了Angelababy、奶茶妹妹、李冰冰等明星投资的100+项目,结果惊人……
  • 学生遭强行灌白酒跪着喝 喝吐了被瓶子砸头逼继续喝!
  • 周立波案九审结束:我一定赢 两周后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