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第三卷—5(2)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以舌为能缘,味尘为所缘,所以能产生出舌识界这种所缘缘,这三个缘,查无实处。

则舌与味,及舌(识)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三样东西,本来就存在。讲本非因缘呢,就是讲显真。这个真就是显通教、别教所讲的那种空性真;本非自然,就是显别教的那种妙用。如果用圆教,这个应该讲成「则舌与味及识界三,本真真如性」,实际就是讲一心三藏。这自古以来呢很少有人把《楞严经》的这个真真如性来发挥、圆融贯通。这个「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已经讲了十几回了,这几句口头禅从头到尾都在讲。凡是在经典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字眼、相同的语句,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它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当心观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这个问题也是你所已经明白的,我当初曾经讲,以我们的身根为能触,以那个离合违顺这四相为所触的触尘,能够产生出我们身体的这种感觉,叫身觉,下面就是研究这种身识、这种触觉从何而来。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仍然按照前面的那种逻辑推理,你这个身识要么就是张三(根)生,要么就是李四(尘)生,要么就是张三和李四合起来生,实在不行就是老天爷(虚空)生。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如果生起触觉是我们身根所能产生,顾名思义,以身为名挂牌,这是身识界,这不是触识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如果是因为触尘所生,那应该以触为名,挂牌叫触识界。下面我们就看看到底是谁生谁。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触觉就是我们身体与触尘和合以后所产生的第一念直觉。必无离合:也没有离也没有合。二觉观缘:就是觉合觉离的那二觉,这是「观缘」。有能观必然要有所观,没有这个离合所观之缘,我这个能观能观到什么啊?因为我这个能观,它就是观离与合,现在没有离与合,你能观谁?那观不到谁,会不会产生触觉呀?产生不到。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既然不是张三,按照世间人推理,那肯定是李四。那身根不能生,那肯定是触尘所生。离与合是无情的色尘,是顽体。它不能生出触觉来;即使生出触觉,那个触觉有没有灵知性?也没有。如果你一定要认为它也能生而且有灵知的话,那「必无汝身」。那它生触觉与我这个身体有什么关系啊?谁有非身,知合离者?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没有身体,他还能有触觉啊?「知合离者」就是触觉。实际上就是说,没有身体就不可能有触觉。所以由触尘而产生触觉的这个道理不存在。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这段经文讲,触觉到底是由身根产生,还是由这个触尘所产生,还是由身根和触尘和合所产生?

物不触知:「物」这里是表无情,无情即使触也不会产生触觉。身知有触:身虽然能够产生触觉,但是不触能不能产生呢?所以这两句话实际上是讲非不因缘。没有这个因缘法,它也不能产生触觉。知身即触:能够知道身识,能够产生触觉,就是因缘于触尘,是在补充解释上面的文章,这也是讲非不因缘法。能够知道触尘,有那种触识,知道离与合这种感受的那种身识也源于身。实际上,没有身,没有触尘,我们就不能产生触识。这四句话是讲非不因缘。佛唯恐我们在破因缘法的时候,只知道非因缘,却不懂得非不因缘。非不因缘是讲我们这个触识不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

即触非身:能够知道触尘的那种触觉也叫身识,这个身识不是由我们的身根所生,不是肉团身所生,也不是由我们的身入所生。所以这个「身」有两种含义,这是破因缘法。即身非触,知道身体、触尘的也是一种身识,身识离开了触尘,不能感受到;但它不是由触尘所生,不是由离合违顺这种种的触尘所产生的身识。

「非触」,这也是非因缘。所以「即触非身」「即身非触」都是讲非因缘。它不是因缘和合而产生。下面再看: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第三卷—5(1)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你已经听我说过,以舌根所对之味尘,产生了舌识。那么现在看这个舌识到底是舌头生出来的,还是外面那个味尘生出来的。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如果你讲这个舌头的直觉、尝觉是因为舌头自己生出来的,那还要我们这些香甜苦辣干什么?你自己去生吧。「甘蔗」为甜,「乌梅」为酸,「黄连」为苦,「石盐」为咸,「细辛」为辛,「姜」为辣,「肉桂」气香味甜。如果这些味道都没有的话——佛讲话是不是很风趣——你去尝尝你那个舌头,到底是甜味还是苦味啊?也就是说,离开外面味道、外面的味尘,舌识就不能显现出它的功能。

也就是,不能讲味道是舌头生出来的。舌头自己有没有那种酸甜苦辣那种个别性?没有。因为味觉它是作第一念分别,你必须感觉出香甜苦辣才可能产生意识心。

若舌性苦,谁来尝舌:同理,眼睛能不能自己看自己啊?有的人讲,我只要把我的舌头跟上腭一舔,就能尝出舌。上腭是不是味尘?明白吗?如果舌头悬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你能不能尝到舌的味道?我的右手能不能打右手啊?不能。它一定要对待。

舌不自尝,孰为知觉?你这个能尝没有所尝,怎么能生出这个知觉分别?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舌头自己本身没有这种甜苦淡辛种种的个别之性。味自不生:既然没有个别性,它能不能产生甜苦淡辛等这些味道?不能。前面讲舌自己不能尝自己,退一步讲,就算能尝自己舌头,又怎么样?它能尝出甜味、苦味、酱油味、辣椒味吗?尝不到。这把话说绝了。云何立界?那我们这个舌识界怎么能成立啊?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若因味生,如果那些味尘能够产生味识这种知觉;识自为味,这个舌识自己就是味尘。同于舌根:就跟舌头不能尝自己一样。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怎么谈得上味道或者不味道?因为它是无情的色尘产生的那种所谓的味识。你自己都不能知道,别说谈是味道,它连不是味道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味道啊?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按照世间心态,一切味是不是要一切物生啊?各生各的味道。味既多生,识应多体:比如苹果生出的舌识,它是不是只能尝甜啊?它能不能尝辣、尝咸、尝苦啊?不能。所以多种味道、多种味尘生出的味识是不是应该是多种啊?那么「识应多体」,下面又会造成什么错误呢?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识体只是一,能尝的这个能只是一,按照一物只能是一味,那在理上成立的,在事上又不成立。舌头虽然是一体,我们却能尝很多的味道。在理论上来讲,你是一体的话,只能尝一个味道,把这么多味道都尝成一个味道,就没有分别心。分别既无,则不名识:它没有分别,就不能叫舌识。云何复明,舌味识界?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总不能说虚空来产生了你的这个舌入,产生了你的这个尝识啊。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前面的是舌生还是味生还是空生,是破单生;这里「舌味和合」是破共生,就是舌头和味尘来和合而生出舌识。这也是我们容易混淆的问题。舌根与味尘,一是有情一是无情。舌根是有情的内尘,味道是无情的外尘。如果讲舌头的尝性那是有情的灵知,那个味尘是无情的顽钝之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两种,是相异不相类。

它不能产生因缘生法这种原理。我们曾经讲笑话,那个木头牛跟这个肉身牛能不能生一个牛出来?没有办法生的。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这种和合没有自性,既不能和合成那个灵知,又不能和合成无知。你不能说和合成一个半无知半有知,没有这个道理。如果用前面的几段经文解的话,那么「合必见离」,合的话中间应该有痕迹;但事实上中间有没有痕迹啊?(没有)。如果离开呢,这个味识、这个知觉,要分一半给舌根,分一半给味尘。但是它能不能分?注意,这是一种假设法。元无自性,云何界生?各自都没有自己一定的那种根性、本性,它能不能和合生什么东西啊?不能。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第三卷—5(2)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以舌为能缘,味尘为所缘,所以能产生出舌识界这种所缘缘,这三个缘,查无实处。

则舌与味,及舌(识)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三样东西,本来就存在。讲本非因缘呢,就是讲显真。这个真就是显通教、别教所讲的那种空性真;本非自然,就是显别教的那种妙用。如果用圆教,这个应该讲成「则舌与味及识界三,本真真如性」,实际就是讲一心三藏。这自古以来呢很少有人把《楞严经》的这个真真如性来发挥、圆融贯通。这个「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已经讲了十几回了,这几句口头禅从头到尾都在讲。凡是在经典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字眼、相同的语句,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它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当心观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这个问题也是你所已经明白的,我当初曾经讲,以我们的身根为能触,以那个离合违顺这四相为所触的触尘,能够产生出我们身体的这种感觉,叫身觉,下面就是研究这种身识、这种触觉从何而来。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仍然按照前面的那种逻辑推理,你这个身识要么就是张三(根)生,要么就是李四(尘)生,要么就是张三和李四合起来生,实在不行就是老天爷(虚空)生。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如果生起触觉是我们身根所能产生,顾名思义,以身为名挂牌,这是身识界,这不是触识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如果是因为触尘所生,那应该以触为名,挂牌叫触识界。下面我们就看看到底是谁生谁。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触觉就是我们身体与触尘和合以后所产生的第一念直觉。必无离合:也没有离也没有合。二觉观缘:就是觉合觉离的那二觉,这是「观缘」。有能观必然要有所观,没有这个离合所观之缘,我这个能观能观到什么啊?因为我这个能观,它就是观离与合,现在没有离与合,你能观谁?那观不到谁,会不会产生触觉呀?产生不到。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既然不是张三,按照世间人推理,那肯定是李四。那身根不能生,那肯定是触尘所生。离与合是无情的色尘,是顽体。它不能生出触觉来;即使生出触觉,那个触觉有没有灵知性?也没有。如果你一定要认为它也能生而且有灵知的话,那「必无汝身」。那它生触觉与我这个身体有什么关系啊?谁有非身,知合离者?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没有身体,他还能有触觉啊?「知合离者」就是触觉。实际上就是说,没有身体就不可能有触觉。所以由触尘而产生触觉的这个道理不存在。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这段经文讲,触觉到底是由身根产生,还是由这个触尘所产生,还是由身根和触尘和合所产生?

物不触知:「物」这里是表无情,无情即使触也不会产生触觉。身知有触:身虽然能够产生触觉,但是不触能不能产生呢?所以这两句话实际上是讲非不因缘。没有这个因缘法,它也不能产生触觉。知身即触:能够知道身识,能够产生触觉,就是因缘于触尘,是在补充解释上面的文章,这也是讲非不因缘法。能够知道触尘,有那种触识,知道离与合这种感受的那种身识也源于身。实际上,没有身,没有触尘,我们就不能产生触识。这四句话是讲非不因缘。佛唯恐我们在破因缘法的时候,只知道非因缘,却不懂得非不因缘。非不因缘是讲我们这个触识不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

即触非身:能够知道触尘的那种触觉也叫身识,这个身识不是由我们的身根所生,不是肉团身所生,也不是由我们的身入所生。所以这个「身」有两种含义,这是破因缘法。即身非触,知道身体、触尘的也是一种身识,身识离开了触尘,不能感受到;但它不是由触尘所生,不是由离合违顺这种种的触尘所产生的身识。

「非触」,这也是非因缘。所以「即触非身」「即身非触」都是讲非因缘。它不是因缘和合而产生。下面再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复盘杭州杀妻案始末#:一个二婚重组家庭最隐秘的角落】53岁的来女士生前最后一次画面被电梯监控记录:她带着11岁的小女儿回家。次日凌晨,她以惨烈的方式被动告别
  • 头发多一定是美女的标配吗? 不一定 但拥有浓密秀发能帮助我们凹更多美腻造型 气质的细节都藏在蓬松顺滑的发丝里面啦 但前段时间开始,饮食作息都没有以前规律 头
  • 【嗯】沒錯。喜不喜歡跟品質好不好不是成比例的關係。就像一部電影的拍攝手法細緻、鏡頭語言用心、演員演繹精彩……等,可能只是講的東西我不喜歡而已也不影響它本身的品質
  • 石家庄唯一一家专业做港式甜品的店:芒果、榴莲、榴莲、芒果...简直是女孩子的最爱; 最大的特点是坚持手造甜品,新鲜、健康、无添加.. 粉丝福利:关注我转发本篇
  • 杭州转塘 流浪布偶弟弟 很乖很好看!找一个爱它的家庭 流浪猫布偶,公(已绝育),两岁左右,身体已做检查,猫猫很健康,抗体建议补打一针。已经洗过药浴,处理耳螨。
  • 【#小红书就滤镜景点发文致歉# :将优化搜索,倡议避免过度修饰】10月17日下午消息,针对大量用户吐槽小红书上“滤镜景点”,小红书发布声明向用户道歉,“不管是经
  • 【绘就时代新画卷——宁夏吴忠市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地处黄河之滨,宛如一颗“塞上明珠”镶嵌在宁夏平原。吴忠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
  • 我多想打开你的心门,走进你的心扉,陪你哭,陪你笑。可你的心门始终紧闭着,上天啊,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你的心门是推拉的。 如果可能,请时刻想起我
  • 有过一次婚姻了,想知道何时能再次结婚?以后的婚姻是否会幸福到老? 坤造:戊辰 辛酉 戊寅 戊午; 大运: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 乙卯 甲寅, 戊土生
  • 今天一整个大倒霉。下大雨又冷又潮,骑车上班路上勺子掉了,下来去捡勺子,想把饭盒袋子拿下来估计是袋子湿掉了,结果下一步饭盒就掉地上摔碎了,又停车去捡碎片扔到路旁边
  • #无畏NoFear[超话]# 忘记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吧,来看看我们阿七的可爱日常2.0,前几条是来自上次评论区小伙伴们的补充[兔子] 1.七七公主实锤 巅峰赛扣
  • 泽泻 泽泻,味甘、酸、微咸,气寒,沉而降,阴中微阳,无毒。入太阳、少阳足经,能入肾。 长于利水,去阴汗,利小便如神,除湿去渴之仙丹也。 或问泽泻,既是利水消
  • 想翻个刘指导形容孔月光长得漂亮的答网友问在新浪体育翻了一个周末,没翻到但是顺道看了一堆阎王的糖,大力你真的好爱森哥啊,我一直感觉刘指导管孔月光叫小辉已经够肉麻了
  • 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による感染 第 559 号 令和3年9月6日24時現在 ※※※ 21都道府県に「緊急事態宣言」 ※※※ 東京都、神奈川県、埼玉県、千葉県、
  • 满怀希望去,真心投入四年后,背着伤痛与遗憾离开了。回来两个半月了,过去的一幕幕还在脑海中浮现,不论是经典时刻,还是无奈的瞬间;不论是优秀的员工,还是找事捣蛋的下
  • 于是这世上出现了三种人,第一种人就像导演——以上帝的视角俯瞰芸芸众生,控制、安排、编撰他人的人生,以显示出自我的主宰者价值;第二种人就像看客——以旁观者的视角审
  •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
  • 午后来看看回踩还没有完全到位,三大股指均跌近2%,今天盘面跳水原因主要还是前期强势板块的退潮引发的情绪杀,而防御方向的反弹也在进一步抽血盘面的资金,导致进攻方向
  • “在戏剧性地退出三年半之后,美国正在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法新社14日报道称,“中国抓住了这个时间来坚定维护自己更广泛的影响力”。其实这反映了这个人的“社会信用
  • 《燕妮悟道》的系列丛书,人生短暂,我们不能空手走过,必须对某种事物倾注自己全部的真情,20多年过去了,我不参禅求道的初心从未改变,我认为自己肩负着弘道的重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