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最后一晚 编辑着这条微博流着泪
汤圆早早的带着她最心爱的玩具在我旁边睡着
下午妈妈陪我做了核酸然后去洗了澡
晚上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 还念叨着上车饺子下车面
下次再回家的时候就是2023年了 那时候汤圆都已经是九个月的小狗了 不知道她会不会想我
今天总是能看到妈妈偷偷在擦眼泪 她总是不放心第一次离开家的孩子 不知明早分离时会是怎样的场景
有时候我想不通 拼命读了十多年书 最后竟是为了离开家。

【白露 ·忆诗经之 · 《秦风 · 蒹葭》】

作品原文
秦风·蒹葭⑴
蒹葭苍苍⑵,白露为霜。所谓伊人⑶,在水一方⑷。溯洄从之⑸,道阻且长。溯游从之⑹,宛在水中央⑹。
蒹葭萋萋⑺,白露未晞⑻。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⑼。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⑽。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⑾。
蒹葭采采⑿,白露未已⒀。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⒁。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⒃。[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秦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蒹(jiān)葭(jiā):芦苇。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青苍,老青色。
⑵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⑶一方:另一边。
⑷溯洄(huí):逆流而上。洄,弯曲的水道。从:追寻。
⑸溯游:顺流而下。游,一说指直流的水道。
⑹宛:宛然,好像。
⑺萋萋:茂盛的样子。一作“凄凄”。
⑻晞(xī):干,晒干。
⑼湄(méi):水泮,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⑽跻(jī):登,升高。
⑾坻(chí):水中的小高地。
⑿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⒀已:止,干。
⒁涘(sì):水涯,水边。
⒂右:弯曲,迂回,形容道路曲折迂回。
⒃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2][3][4][5]

白话译文
逐句全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5]

创作背景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情诗,当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4][5]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秦风》中的一些篇章往往激荡着一种西北边鄙的慷慨悲壮的声音,“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成为它的典型音调。而《秦风·蒹葭》这首表现男女恋情的诗歌,却脱尽黄土高原的粗犷沉雄气息,将人们带到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境界之中。它是《秦风》中引人注目的别调,也是古代爱情诗的绝唱。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萋、晞、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涘、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跟《诗经》中多数情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者不同,这首诗的意蕴特别空灵虚泛。它不但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甚至连主人公是男性抑或女性都难以确指。全篇着意渲染一种渺远虚惘的境界气氛,一种执着缠绵而又略带感伤的情调,一种向往追寻而渺茫难即的意绪。它表现的不是具体的爱情故事和场景情节,而是抒情主人公心灵的追求与叹息。由于它脱略了爱情生活的具体形迹,只表现一种渺茫中的追寻,因此比起《诗经》中另外一些情诗,显然要纯粹得多,是一种感情的提纯与升华。从这点说,它似乎比较接近后世某些纯然抒情的文人爱情诗,而与热烈坦率而有时不免涉于粗鄙的民间情歌有别。

由于它表现的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意绪,又不是采取直抒的方式,而是借助秋水蒹葭、伫立凝望、反复追寻、渺茫难即的情境来表现,因此诗中的境界就带有象征意味。如果坐实为解,则明明“在水一方”的伊人,何以逆流、顺流而寻都杳远难即,就相当费解;而作象征看,则所谓“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等等不过是反复追寻及追寻之艰难、渺远的一种象征,理解起来毫无滞碍。王国维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最得风人情致”,可能也跟它们共同具有的象征色彩有关。钱锺书《管锥编》则更博举中外作品,认为此篇所赋,即企慕之象征。写爱情而越过写实,进入象征领域,这在多缘事而发的古代抒情诗中并不多见。这首诗境界之高远,即与象征色彩有关。

感情的性状既如此纯粹虚泛,感情的表达又接近象征,这表现渺茫追寻的情诗遂具有引发不同联想的多重意蕴。一般读者固然可以从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唤起相似的爱情体验,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读者则可从诗中所描绘的象征性境界产生更丰富深远的联想,唤起某种更广泛的人生体验。不妨说,它的表层意与深层意蕴都是耐人反复涵咏的。[5][6][7]

名家点评

南宋·朱熹《诗集传》: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1]

明·锺惺《评点诗经》:异人异境,使人欲仙。[3]

清·牛运震《诗志》:只二句(指首二句),写得秋光满目,抵一篇悲秋赋。[3]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3]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4]

清·陈继揆《读风臆补》:意境空旷,寄托元淡。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气,竹影仙风。故此诗在《国风》为第一篇缥缈文字,宜以恍惚迷离读之。[3]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7][8]

在去西藏旅行后,收到了书本,快递是老妈帮我拿的。那天见群友收到了书,羡慕的不得了。从西藏回来后,第一件事情是给家里的绿植浇水,然后就迫不及待的拆开来自单向街的快递。

快递的包装我很喜欢。“你用刀刃在纸张中开路,犹如用思想在文字中开路”,这段文字让拆快递的动作都充满了仪式感。
图片

和《喜剧的秘密》一起寄来的,还有一张主编签名的明信片,以及一个看起来很贵的飞盘。想起七月十四号,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观看的脱口秀的段子(大意是飞盘是社交运动,醉翁之意不在酒),感觉单读是在为我找对象疯狂助力呀。可是啊可是,我急需的不是飞盘呀,而是一同玩飞盘的人啊。
图片

明信片我也很喜欢,又被57主编鼓励到了。

“伤感和无力感都是必然的,但更需要在一些时刻停止莫须有的感叹和感恩,坦荡做事,撑开可能,在裂隙里重新呼吸。”

不知道是不是过度解读了,看着这四个字——“一些时刻”,也就是说,沮丧一下也没问题吧。这其中,能感受到很多温柔。

图片

提脱口秀就绕不开李诞。我最初认识李诞,是在奇葩说。当时特别不喜欢李诞,感觉他像个小混混,当其他人认认真真引经据典输出观点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插科打诨,显得特别没有文化素养。当时《吐槽大会》很火,我看了一点点,也不喜欢。一是我本身就不太关心娱乐圈的故事,二是见一群人相互间“冷嘲热讽”,感觉非常没有礼貌。

后来被李诞圈粉,是因为他的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段子,具体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他提到“一个小孩子被父母夺了玩具,大声控诉父母夺走了他的全世界,可以理解。但是,一个人二三十岁了,还纠结这件事不放,大声控诉父母夺走了他的全世界,就显得可笑。”当时,整个大环境似乎都沉浸在“原生家庭”的解读中,倒不是这个心理学词汇有什么问题,只是感觉太多的人(也包括自己)都煞有介事的归纳一番,然后自顾自怜,接着就没有然后了。这样一个流程下来,顶多就是理解了自己为何如此“可悲”,别说治愈,往往还掀起了更大的仇恨。所以,听到李诞那段脱口秀,猛然察觉这个“插科打诨”的家伙“有点东西”。之后,我发现这其中还有 更大的智慧,就是:生活中很多看似严肃的问题,有时候让它一笑而过,就不成问题了。

此后,我十分热衷于脱口秀,我想,每个喜欢脱口秀的人都有着相似的理由,我就不赘述了,毕竟我也写不出什么。不仅如此,我发现自己写的东西,逐渐偏离了主题。

阅读前小插曲都说完了,接下来谈谈书吧!

图片

收到书很惊喜。首先,没想到它那么大。其次,没想到它内页也那么黄(指颜色)。整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非常的精美——尤其是目录,我简直不能再喜欢——一向喜欢在书上做标记的我,这次忍住了,拿起纸和笔,乖乖做起了摘抄。

脱口秀是什么?

在脱口秀里,能发现参差多样以及快乐本源。

从程璐的表达,我感觉脱口秀是拒绝严肃面对自己遭受的苦难。拒绝板起脸来看待自己的伤疤。是需要自己先消化,再表达的故事。也算是某种程度的治愈过程吧。

从庞博的表达,我感觉脱口秀可以让他说一些自认为值得说的事。我喜欢庞博的段子,常常充满包容和正义感。

从呼兰的表达,我感觉脱口秀是一种很有力量的东西,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尽管不是他唯一的爱),是一件长期做就有回报的事情。很喜欢他的长期主义,对呀,要相信数学,相信概率。

从周奇墨的表达,我首先感觉周奇墨是一个温和的人。节目里我没有特别关注这一点,但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他的温和,以及他对自己温和性格的自冾和反抗。很喜欢他的两句话——“我温和是我的生存需要,是基因带的一些东西,也是由人生经历形成的性格。”“但是会想野一点,疯一点,激进一点,冒犯一点,活的洒脱一点。”

梁海源说:“脱口秀是探索自我的工具”。在梁海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没错就是影子,或者理解成超级减配版梁海源),以及人生前进的方向。梁海源说:“虽然我们在这个世界里,看上去可以接触到任何事情,但实际上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把你的生活越缩越小。”在海源的讲述中,我能感受到他是一直想拓宽自己的那种人。我也一直想成为那样的人。不过我想,我应该是不会换工作了,一是缺乏勇气,二是我自己现在的职业是我主动的选择,虽然有种种不如意,但我不希望它是充斥我的抱怨的。梁海源说:“脱口秀是一个引子 ,它是我和世界交流的工具。”那么我也以自己的工作作为引子吧,以自己真诚的活法,给别人一点生活的温度。

我看过李诞的 《候场》,它的基调是虚无的,给我一种在看太宰治的感觉,甚至帮助我理解了太宰那种“搞笑”和“丑角”精神。在《喜剧的秘密》中,王建国、程璐的表达,比起其他脱口秀演员,也有更多痛苦掺杂在其中。不知是因为他们从业时间较长,还是肩上的担子更重?

感谢单读推出的这期PLUS。近期生活特别沮丧。贾行家说:“这个状态我们这种差生就有。我们对考试成绩是在乎的,但同时不会努力争取。”我阅读至此处忍不住点头,目前自己的状态就像生活的差生,虽然假装生活快乐,终究有很多不甘心。更可气地是,生在一个应试大国,年少时做过“三好学生”,那时是多么“鄙视”差生啊。(在心里发表这浅薄的见解:只要努力就会变成好学生的,哼!)如今发现,差生竟是我自己。哎。

时代的角落有平凡人的叹息。世界上很多事情令人沮丧,生命没有意义,喜剧又有什么意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以俳谐的幽默对抗虚无,以及给真实的世界带来一些笑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用图请找我要授权,一般私人用头像背景什么的都会给,但请不要让我特地发无水印原图[并不简单]有约稿和委托相关的事情都请私信留言[握手] 谢谢大家[给你小心心]
  • 热门包包统统都有,还有码数很全的美衣美鞋,大家千万抓紧机会,快点击链接抢吧~ 【艾维离职影响或已不大,早已淡出苹果日常工作】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四苹果首席
  • 就是抑人扬己这么样的,说人家都不对,就是他最高,他自己就成佛了!他这个比谁都高了,天主都是他造出来的,你就可以这么说。
  • 但你知道吗,因为我也很爱你,所以对你的这种爱也在一直支撑着我。但现在,我一点不后悔自己来晚了,因为可以用余生一直陪着你们,守护着你们。
  • 每个时代有它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但它不应该(我们也不应该)把自己视为未来的序幕。”每个时代有它自已的特点,而且不可重複,宋代最後的失敗很容易让人以为它的光輝一錢不
  • 好的事当然是好的,谁敢说不参加还给钱的人有问题,谁不如打断腿沿街做乞丐还得嫌每天乞讨的人给的钱不够。问题在于为什么每次面对这些事,想到的不是下次进步,不是下次多
  • #小南分享#【南京大学哲学系赖永海教授、王月清教授主编《中国佛教艺术史》入选"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度好书"】本书基于思想文化史和宗教学、
  • 在推特看到一个不太喜欢宋慧乔的路人写的话 说得挺对的 宋仲基这次最恶心就恶心在这里 不管俩人是感情问题观念问题家庭矛盾 甚至于出轨家暴人品问题都不至于用舆论杀死
  • 最近或许真的去成长了很多,从来没有人约束过我,想不通的一直是我自己。现在我觉得我真的想通了且做到了很多和原来不一样的事情。
  • 我遇到过对我好的人,可每次遇到我就会想为什么对我好的人不是他呢?这样,她就可以和他一起做没做过不敢做但想做渴望做的事情,他就可以带着她在沙滩上骑马,各种自由,
  • 金融一年年难做,这是好事!就像高考,一年年降低难度,教出的都是些什么东西?难度越高越容易出精品。现在难做一大批拉皮条的要么转行要么变黑!变黑的更好,就像女的下海
  • 这是安徽新媒体集团进一步巩固发展网上主流舆论阵地的新举措,也是省级主流新型媒体集团服务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作为。网站设置了头条、要闻、县区动态、经济产业、社会
  • 挪动过程中全体演员突然全部指向最右边高台的时候我真的好骄傲啊,觉得就算看不到她也没关系,大家都会记住她的,差那么一点点就真的哭了。所以你看啊,她转型之后大家公认
  • 然後,雖然我不是粉吧⋯但我確實覺得小夥伴就是網絡不知真相而跟風的路人之一了,我問她你看過她哪一部戲哪一部戲的演技尷尬了?[爱心] #算命[超话]# 师傅你看的还
  • #跟着南风去流浪# 27 cf一堂课+臀腿日每个人都觉得我喜欢蹲腿……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给他们这样的错觉……我最喜欢练的部位是背最讨厌的是腿最近cf的教练老让我带
  • 事实上比比汉丽丽百分之九十的路人黑坤坤都是因为那一分钟的meme效果爆棚的演出罢了,作为一个选秀节目的冠军,鬼畜素材九成也只是取决于那一分钟,这跟梁逸峰梁非凡性
  • 因为爱丽丝始终坚信那个是自己的梦境,疯帽子也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其实在爱丽丝小的时候她曾经来过,只是她不记得了疯帽依然深爱着她。但是她要离去了在她喝炸脖龙血的时候,
  • ​我想去很多很多次你的演唱会, 就算荧光棒成了拐杖,你也依旧是我的信仰❤️@迪玛希Dimash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 我觉得时间正正好 最喜欢的一段是露丝杰克画完
  • 沈阳的雨天难得适逢周末,我在沙发看剧从前在你那里每次下雨你都拉我去坡下面的超市买肉买菜吃火锅下雨淅淅沥沥你不爱打伞我跟在你身后,你提个大袋子我提小袋子,手里拿把
  • 补充一句:不要因为世俗偏见耽误了真正的艺术人才,也不要盲目认为所有人都适合艺术。“指点江山”之前,先想想,我的智慧真的能够配得上这样的傲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