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阅读# 杨绛:人生的三次觉醒(深度好文)

每晚出品 读书369 2022-08-22 00:00 发表于陕西





读书36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369,每日陪你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

17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每晚yebo · 主播:吉米

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人虽然渺小,但是人能学,人能自我完善。

杨绛:人生的三次觉醒音频:00:0009:58♬点上方绿标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杨绛先生百岁那年,曾接受一次采访。

记者问她:“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实现自我价值?”

杨绛先生回答:“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在这复杂繁芜的世界里,庸人甘于沉沦,强者寻求自渡。

一个人只有不断淬炼、沉淀,变成更好的自己,你想要的生活才会奔你而来。

 01 

认识自己

《半山文集》里有这么一句话:

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十遍;读一本书十遍,不如把自己里里外外读一遍。

阅人,真不如阅己。

学者吴学昭,讲述过杨绛先生两则早年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38年,杨绛从英国留学归来,回到上海。当时母校振华中学刚刚重建,老校长王季玉对她非常欣赏,于是开出优渥条件,聘请她担任校长。碍于人情,杨绛勉强答应,承诺任期半年。半年过后,老校长再三挽留,她还是坚决辞去了校长一职。很多朋友都不解:别人求都求不到的职位,怎么你反而不要?杨绛解释说:“我知道自己不是管理的材料,校长之位虽好,长久做下去,却只能误人误己。”她辞了校长一职,随后踏上了自己的文学之路。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后,《杨绛文集》出版的时候。当时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为她举办作品发布会。杨绛得知后,婉拒了出席的邀请,她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在她心中,自己并非什么名人,只是一个纯粹的文字工作者。不管外界怎样喧闹,她都安然地端坐书斋,潜心阅读和写作。中国社科院老院长陈奎元曾评价说:“杨绛先生最令人钦佩的是,无论时代变幻、人世浮沉,她永远知道自己是谁。”正是这份清醒和认识,使得她能够全身心投入文学事业,成为一代大家。听过一句话说:人这一生,最难的是看清自己。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事物。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能不受外物羁绊,选择最适合的道路,心无旁骛地走下去。一个人最大的醒悟,就是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所在。当你能找对定位,认准方向,你的人生自然能拾级而上,越走越高。

 02 

洗练自己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农夫种下小麦后祈求上帝,希望风调雨顺,不要有天灾虫害。上帝满足了他,那年春季,麦苗长势果然比往年都要好。可等到秋天收割时,农夫发现所有的麦穗全是瘪的。农夫含泪询问上帝,上帝说:“因为你的麦穗,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避开了生活的苦难,自然也就错失了饱满的收获。一粒麦子的成熟,尚且离不开风霜雨雪的磨砺;精彩的人生,更需要在艰难困苦中淬炼。《杨绛传》记载,从1966年起,杨绛先生开始了漫长的人生低谷期。那时,她被剃掉半边头发,遭受很多恶意的人身攻击。等到她到干校时,已年近六十了,还整日被安排干各种粗活,看管过菜园,也刷过污秽的厕所。当时很多人都哭诉自己遭遇的不幸,杨绛先生却从未抱怨,反而在逆境中磨砺自己,不断精进。在那样的环境里,她也没有丢下热爱的文学事业。扫厕所的时候,她就在厕所里读几页书;被关在房子里面,就在心里背几首古诗。更重要的是,她仍然坚持翻译先前未完成的《堂吉诃德》。每天她都会忙里偷闲,坐在小马扎上,一边自学西班牙语,一边翻译,最终完成了这部八卷本的经典译著。正如她所言: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得愈浓烈。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行时。

所有让你痛苦的经历,终会结痂痊愈,成为你最坚硬的壁垒。刘禹锡有句名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一个人只有历经风吹雨打,大浪淘沙,才能洗尽铅华,修炼出更好的自己。人生如河流,穿过蜿蜒曲折与疾风骤雨,才能看见大海的辽阔。
 03 

改造自己

鲁迅先生说过:“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很多时候,我们身处灰暗时,唯有通过改变和调整自身,才能迎来新生。在《我们仨》中,杨绛写下了亲人离世的经历。1997年3月,她的爱女钱媛,不幸患上肺癌,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仅仅一年后,丈夫钱钟书也因病与世长辞。耄耋之年,接连丧女、丧夫,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很多亲友都担心她承受不住悲痛,前来看望,见到她孤身一人时,忍不住放声大哭。杨绛反而柔声细语地宽慰来人:“我都挺过来了,你还这样哀伤?往深处想,痛苦的担子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此后,她便抱着“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的心态,深居简出,一头扎进书堆。在书斋中的18年里,她每日笔耕不辍,整理出了钱钟书的所有学术遗稿。另外,她还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出版散文集《我们仨》,编订了足足有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在人生的最后一程,杨绛先生不仅没有被凄苦与孤寂击垮。反而通过调整自己,改变心态,在忙碌且充实的生活中,活出了明媚优雅的百岁人生。听过一句话:“人生难免疾风起,不能改变风的方向,就想办法调整风帆。”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像大山一样挡在面前。不要总将目光聚焦在外界,当你改变不了现实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遇到难事,不妨变种思维;面对困境,不妨换种心态。当我们自己改变了,你会发现,别人变了,整个世界也变了。▽杨绛先生说: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自己的过程。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坎要自己一个一个过。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砥砺中前行,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点个“在看”,当你走了很长很远的路,抬头就能看见满天星辰。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果然晚上开始脑袋有点胀了,喉咙也是干干的,看来我也没逃过这个病呀,终于还是落败了,敌人终究太强了一点,我还给道行不够啊,毕竟我的道法也就第二层,还不是它得对手,
  • 在上海的时候家楼下就是按摩店,经常隔三差五地就跟我的friends去happy ,什么喝酒蹦迪都已经远离本人的生活,以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水平只能参与躺平的活动,
  • 要知道能满足对方核心需求的人,其实少之又少,很难碰到,这个时候就是他去珍惜你,他去抓住你了。要知道能满足对方核心需求的人,其实少之又少,很难碰到,这个时候就是他
  • 我一直忍了很久,白天的时候我很努力的让自己忙起来尽量不去想你,我边照顾小外甥边想你想我们以前的事,有的时候忍不住了快要哭出来的时候就尽量低着头不会被发现,晚上的
  • 最近国潮风盛行,我们也在寻找江浙沪周围的国潮城市,于是我们找到了China景德镇。”读到这里,我心里想的不是别处的树,就是三和集镇槐墟村的这棵古银杏。
  •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孤儿”如今已经儿孙绕膝,而为养育“孤儿”花过心血的老人却已成为了“风中的额吉”但她的教导却始终萦绕耳旁,“做人不能偷,不能抢,要多
  • 主要构成:滤芯、滤壳、端盖、牙条等不锈钢除菌过滤器主要是采用c大面积的除菌滤芯,快装式结构,过滤精度为0.01μ,使用140℃洁净蒸汽定期灭菌,能100除去细菌
  • 由于主观故意存在于人的内心,只能通过客观行为去判断,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陈某想杀死被害人,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这种情况下,他并没有继续杀死被害人,而是将被害人
  • 但在本案中,在送谌某回家之前,武某并没有盗窃谌某财物的想法。2.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武某非法占有谌某财物的想法产生于两人见面喝酒之前,而谌某醉酒也是武某相灌而成,
  • 会有时间与#梅西# 或斯卡洛尼见面或交谈,但现在是时候是他们的时刻了。下场的时候,Harry和Damian两个人勾肩搭背,没过一会儿Damian把Harry公主
  •  蔡某将宝宝身上,打出淤青,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没有异议。 2、从法律上讲,孙某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检察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属于相对不起诉。
  • 昨天发烧到39度晚上一直睡睡醒醒难受的不行,就在电话里把男朋友叫醒,他说我这样不行,就跟老板说不去上班了要来安徽照顾我,早上五点半起来改签,说到时候要搬个小板凳
  • 夏天 摄[cp]致杨冲村各位领导我是安徽省金寨县杨冲村塘冲组的一名村民,我叫杨正菊,我爸叫杨克宏,死于2011年,至今已经12年了,家中还有一个母亲,一个未出
  • 我知道你们充满了疑问,尤其是在当前个股不涨,大盘不涨的时候,你们会非常担心。我知道你们充满了疑问,尤其是在当前个股不涨,大盘不涨的时候,你们会非常担心。
  • 赵长江上任后,几乎每天都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腾势的新消息,在腾势D9预售会后,赵长江凌晨1点还在更新预售消息,可以说十分敬业了,此外赵长江说话也相当大胆。【腾势总经
  • #Xixi‘s plog#[举手]-最近甜食真的吃的有点多 好幸福!)以前在外面吃过芋圆(包括鲜芋仙的)觉得店里做的口感不是很喜欢吃,但吃过一次潮汕舍友做的,很
  • 傻了吧[并不简单]…12.19|[月亮]写完了自然辩证法的大报告和大论文ddl暂告一段落再也不要熬夜到三点开心呢[雪糕][雪糕][干杯][干杯]好想去吃火锅烤鱼
  • #成毅[超话]##成毅获GQ年度突破艺人# 成毅GQ盛典 #你心中GQ红毯最佳男星#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获奖,因为你的努力我们看的到!听了获奖感言后,感动,感动,
  • 是我人真的不行了,上厕所还是闺蜜扶着我去的,我只知道一抬头左右不是你,前面不是你!哈哈哈今天的感慨有点多,原本压根就没打算去上海看智族GQ,但却不想错过成毅的时
  • 对了,家里的宠物都是可以用的哦~这三件真是冬天三宝了,比起一次性的暖宝宝,更舒服,更能长期环保地循环使用。像我这种一到冬天脚就特别冷的女生,也可以当做暖脚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