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超话]##佛教[超话]##佛教##修行##佛学文化##佛言佛语[超话]##佛法看世间#

文 殊 师 利 问 菩 提 经

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国伽耶山祠,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其先悉是结发仙人,皆阿罗汉,所作已办,心得自在,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菩萨万人,皆从十方世界来集,有大威德,皆得诸忍、诸陀罗尼、诸深三昧,具诸神通。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香象菩萨、勇施菩萨、随智行菩萨,以为上首。如是等菩萨大众百千万亿,其数无量,并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大众围绕。
  尔时,世尊入诸佛甚深三昧,如实谛观诸法性相而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慧;除诸重担,度三有险道;灭无明,得真明;拔邪箭,断渴爱;成法船,击法鼓,吹法蠡,建法幢;转生死种,示涅槃性;闭塞邪道,开于正路;离诸恶业,示于福田。我今当观,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以身得?为以心得?若以身得,身则无知无作如草木瓦石,四大所造,从父母生,以衣服、饮食、卧具、澡浴而得存立,必归败坏无常磨灭。而是菩提,但有名字,世俗故说,无形无色,无定无相,无向无入无道,过诸言说,出于三界,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亦无所得,亦无戏论,无问无示,无有文字,无语言道。若以心得,心从众缘生,众缘生故空如幻,无处无相无性,亦无所有。于是中得菩提者,所用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皆空但有名字,以世俗故而有言说。是皆忆想分别,实无所有,无有根本,亦无体相,无受无著,无染无离,一相所谓无相。是故于此法中,无有得者,无所用法,亦无菩提。如是通达,是则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会中,立佛右面,执大宝盖以覆佛上。时,文殊师利默知世尊所念如是,即白佛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发心?”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当随菩提相而发其心。”
  “世尊,菩提相者,当云何说?”
  佛告文殊师利:“菩提相者,出于三界,过世俗法,语言道断灭,诸发无发,是发菩提。文殊师利,是故菩萨应灭诸发发菩提心,无发是发菩提。发菩提心者,如如法性相如实际,无分别,不缘身心,是发菩提。不著诸法,不增不减,不异不一,是发菩提。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应当如是发菩提心。”
  尔时,会中有天子,名月净光德,得阿惟越致,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菩萨缘何事故行菩萨道?”
  文殊师利言:“汝可以此问于世尊。”
  佛即告文殊师利:“汝答月净光德天子所问行法。”
  文殊师利谓天子言:“汝可善听,我今当说。天子当知,诸菩萨道,以大悲为本,缘于众生。”
  天子言:“菩萨大悲以何为本?”
  文殊师利言:“以直心为本。”
  又问:“直心以何为本?”
  答言:“于一切众生等心为本。”
  又问:“等心以何为本?”
  答言:“无别异行为本。”
  又问:“无别异行以何为本?”
  答言:“以深净心为本。”
  又问:“深净心以何为本?”
  答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本。”
  又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何为本?”
  答言:“以六波罗蜜为本。”
  又问:“六波罗蜜以何为本?”
  答言:“方便、慧为本。”
  又问:“方便、慧以何为本?”
  答言:“不放逸为本。”
  又问:“不放逸以何为本?”
  答言:“三善行为本。”
  又问:“三善行以何为本?”
  答言:“以十善业道为本。”
  又问:“十善业道以何为本?”
  答言:“以摄六根为本。”
  又问:“摄六根以何为本?”
  答言:“以正忆念为本。”
  又问:“正忆念以何为本?”
  答言:“以正观为本。”
  又问:“正观以何为本?”
  答言:“以坚念不忘为本。”
  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有几心能摄因、能摄果?”
  文殊师利言:“天子,诸菩萨有四心能摄因、能摄果。何等为四?一者、初发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转心,四者、一生补处心。初发心为行道心作因缘,行道心为不退转心作因缘,不退转心为一生补处心作因缘。
  “复次,天子,当知初发心如种谷田中,行道心如谷子增长,不退转心如华果始成,补处心如花果有用。又初发心如车匠集材,行道心如釿治材木,不退转心如安施材木,一生补处心如车成运致。又初发心如月新生,行道心如月五日,不退转心如月十日,一生补处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慧如月十五日。又初发心能过声闻地,行道心能过辟支佛地,不退转心能过不定地,一生补处心安住定地。又初发心如学初章,行道心如学第二章,不退转心如能以章为用,一生补处心如通达深经。又初发心从因生,行道心从智生,不退转心从断生,补处心从果生。又初发心因势力,行道心智势力,不退转心断势力,补处心果势力。又初发心如病者求药,行道心如分别药,不退转心如病服药,补处心如病得差。又初发心法王家生,行道心学法王法,不退转心能具足学法王法,补处心学法王法能得自在。”
  尔时,大众中有天子,名定光明主,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定光明主天子语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略道,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言:“天子,菩萨摩诃萨略道有二,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方便,二者、慧。摄善法名为方便,分散诸法名为慧。又方便名为随众生行,慧名不转一切法相。方便名待应众生心,慧名不待一切法。方便名和合诸法,慧名舍离诸法。方便名起因缘,慧名灭因缘。方便名知分别诸法,慧名不分别法性。方便名庄严佛土,慧名庄严佛土无所分别。方便名知众生诸根利钝,慧名不得众生。方便名能至道场,慧名能得一切佛法。
  “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复有二道,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助道,二者、断道。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道。何等为二?一者、有系道,二者、无系道。有系道者五波罗蜜,无系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道:一者、有量道,二者、无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别,无量道者不取相分别。复有二道: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初地至七地,断道者八地至十地。”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随智勇行,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谓为菩萨义?何谓为菩萨智?”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义名无用,智名有用。何谓义名无用?义是无为,无为法于法无用非用。又义者,非染相非离相,是义于法无用非用。又义不增不减,于法无用非用。天子,何谓为智?智是忍道,是心所用非无用,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智功归于断,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智名善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是处非处,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智。何等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义智,四者、方便智,五者、慧智,六者、摄智,七者、波罗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成就众生智,十者、不著一切法智。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发。何等为十?一者、身发,欲令众生身业清净故;二者、口发,欲令众生口业清净故;三者、意发,欲令众生意业清净故;四者、内发,一切内物不贪著故;五者、外发,欲令众生住正行故;六者、智发,具足佛智故;七者、慈发,念一切功德庄严故;八者、众生成熟发,守护智慧药故;九者、有为智发,具足定聚故;十者、无为智发,心不著三界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行。何等为十?一者、波罗蜜行,二者、摄行,三者、慧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助慧法行,七者、求智法行,八者、心清净行,九者、观诸谛行,十者、一切所爱无贪著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思惟尽。何等为十?一者、思惟事尽,二者、思惟受尽,三者、思惟法尽,四者、思惟烦恼尽,五者、思惟见尽,六者、思惟邪尽,七者、思惟爱尽,八者、思惟不著尽,九者、思惟结使尽,十者、思惟著道场行尽。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治法。何等为十?一者、治悭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治破戒心,三法清净故;三者、治嗔恚心,修行慈忍故;四者、治懈怠心,求佛法无厌故;五者、治不善觉观心,得禅定解脱自在故;六者、治愚痴心,生助决定般若波罗蜜法故;七者、治诸烦恼心,生助道法故;八者、治颠倒道心,修助四谛法故;九者、治心,时非时自在行故;十者、治我,观无我法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善地。何等为十?一者、身善,离身三恶故;二者、口善,离口四恶故;三者、意善,离心三恶故;四者、内善,不著见身故;五者、外善,不著一切法故;六者、不著助智善,不贪助道法故;七者、不自高善,思惟圣道性故;八者、除身善,修集般若波罗蜜故;九者、离倒善,不诳一切众生故;十者、不惜身命善,以大悲化众生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贵随法行者能得菩提,非不贵随法行。随法行者,如说能行。不随法行者,但有言说,不能如所说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道,二者、行断。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身自修行善,二者、教化众生。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智行,二者、不行智行。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分别诸地,二者、不分别地非地。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知诸地过而能转进,二者、善知具足从一地至一地。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声闻、辟支佛道,二者、善知佛道不退转行。”
  尔时,佛赞文殊师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汝能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本业道,诚如所说!”
  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法王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三千法耶

来源:《宗镜录》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问。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者。若从心现。即自性痴。若执缘。生即他性痴。若心缘和合而生。即共性痴。若非心非缘而生。即无因痴。如何通明免堕四执。

答。若论四性实智。于自相门中。俱不可说。若以四悉檀智。于共相门中。亦可得说。如止观。

问。心起必托缘。为心具三千法。为缘具。为共具。为离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缘。若缘具者。缘具不关心。若共具者。未共各无。共时安有。若离具者。既离心离缘。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三千法耶。

答。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法性也。摄大乘论云。法性不为惑所染。不为真所净。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赖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若从地师。则心具一切法。若从摄师。则缘具一切法。此两师各据一边。若法性生一切法者。法性非心非缘。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者。非缘故。亦应缘生一切法。何得独言法性是真妄依持耶。若言法性非依持。赖耶是依持。离法性外。别有赖耶依持。则不关法性。若法性不离赖耶。赖耶依持。即是法性依持。何得独言赖耶是依持。又违经。经言。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亦不常自有。又违龙树。龙树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更就譬检。为当依心故有梦。依眠故有梦。眠法合心故有梦。离心离眠故有梦。

若依心有梦者。不眠应有梦。若依眠有梦者。死人如眠应有梦。若眠心两合而有梦者。眠人那有不梦时。又眠心各有梦。合可有梦。各既无梦。合不应有。若离心离眠而有梦者。虚空离二。应常有梦。四句求梦尚不得。云何于眠梦见一切事。心喻法性。梦喻赖耶。云何偏据法性赖耶。生一切法。当知四句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既横从四句生三千法不可得者。应从一念心灭生三千法耶。心灭尚不能生一法。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从心亦灭亦不灭生三千法者。亦灭亦不灭。其性相违。犹如水火。二俱不立。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谓心非灭非不灭生三千法者。非灭非不灭。非能非所。云何能生三千法耶。亦纵亦横求三千法亦不可得。非纵非横求三千法亦不可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

大涅槃经云。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即此义也。当知第一义中一法不可得。况三千法。世谛中。一心尚具无量法。况三千耶。如佛告德女。无明内有不。不也。外有不。不也。内外有不。不也。非内非外有不。不也。佛言。如是而有。大涅槃经云。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谓四悉檀因缘也。虽四句冥寂。慈悲怜愍。于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或作世界说心具一切法。闻者欢喜。如言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造。即其文也。或说缘生一切法。闻者欢喜。如言五欲。令人堕恶道。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即其文也。或言因缘共生一切法。闻者欢喜。如偈言。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应现处处往。即其文也。或言离生一切法。闻者欢喜。如言十二因缘非佛作。非天人修罗作。性自尔。即其文也。

此四句即世界悉檀。说。心生三千一切法。云何为人悉檀。如言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信则道原功德母。一切善法由之生。汝但发三菩提心。是则出家。禁戒具足。闻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说缘生一切法。如言若不值佛。当于无量劫堕地狱苦。以见佛故。得无根信。如从伊兰出生栴檀。闻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说合生一切法。如言心水澄清。珠相自现。慈善根力。见如此事。闻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说离生一切法。如言非内观。得是智慧。乃至非内外观。得是智慧。若有住着。先尼梵志。小信尚不可得。况舍邪入正。闻者生信。即其文也。是为为人悉檀四句。说心生三千一切法也。云何对治悉檀。说心治一切法。如言得一心者。万邪灭矣。即其文也。或说缘治一切恶。如说得闻无上大慧。明。心定如地。不可动。即其文也。

或说因缘和合治一切恶。如言一分从思生。一分从师得。即其文也。或说离治一切恶。我坐道场时。不得一法。实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即其文也。是为对治悉檀。心破一切恶。云何第一义悉檀。心得见理。如言心开意解。豁然得道。或说缘能见理。如言须臾闻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或说因缘和合得道。驶马见鞭影。即得正路。或说离能见理。如言无所得。即是得。已是得无所得。是名第一义四句见理。何况心生三千法耶。佛旨尽净。不在因缘共离。即世谛。是第一义谛也。又四句俱皆可说。说因亦是。缘亦是。共亦是。离亦是。若为盲人。说乳若贝。若粖。若雪。若鹄。盲闻诸说。即得解。乳即世谛。是第一义谛。当知终日说。终日不说。终日不说。终日说。终日双遮。终日双照。即破即立。即立即破。经论皆尔。天亲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而人师偏解。学者局执。遂兴矢石。各保一边。大乖圣道也。

若得此意。俱不可说。俱可说。若随便宜者。应言无明法。法性。生一切法。如眠法。法心。则有一切梦事。心与缘合。则三种世间。三千相性。皆从心起。一性虽少而不无。无明虽多而不有。何者。指一为多。多非多。指多为一一非少。故名此心为不思议境也。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乃至遍历一切。皆是不可思议境。

已上依台教所说。今依华严无碍法界自性缘起。说不思议境界者。如华严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于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前。五体投地。暂时敛念。思惟观察。以深信解大愿力故。入遍一切处智慧身平等门。普现其身。在于一切如来前。一切菩萨前。一切善知识前。一切如来塔庙前。一切如来形像前。一切诸佛诸菩萨住处前。一切法宝前。一切声闻辟支佛。及其塔庙前。一切圣众福田前。一切父母尊者前。一切十方众生前。皆如上说。尊重礼赞尽未来际无有休息。等虚空。无边量故。等法界。无障碍故。等实际。遍一切故。等如来。无分别故。犹如影。随智现故。犹如梦。从思起故。犹如像。示一切故。犹如响。缘所发故。无有生。递兴谢故。无有性。随缘转故。

14.【萨婆 阿他豆 输朋】 sà pó ā tuō dòu shū péng 
甘露灌顶获清凉,普救群萌得安康,六道四生成利乐,慈悲喜舍助法王。
这一句咒要分开三句来念,因为这一句咒,就有三个不同的意思。 
“萨婆”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个“平等”的意思,所以“萨婆”就是说的“平等心”。 
“阿他豆”也是梵语,翻译过来叫“富乐无贫”,富,就是富有;乐,是快乐。
为什么他富有而快乐呢?因为没有贫。这是一个翻译法。又有一个翻译叫“如意不灭”。
如意,就是你想怎么样子,就可以如你的意而成就;不灭,这种如意的成就,是永远不会消灭的。
这在十种心里边,是讲的“无为心”,这个无为心,就是富乐无贫,也就是如意不灭。 
“输朋”也是梵语,翻译过来就叫“严净无忧”。严,就是庄严;净,就是清净。既庄严而又清净,既清净而又庄严,所以就没有忧愁了。
这个就是说的“无见取心”,见取是属于五利使之一,你看见了,心里有所有取着,这叫见取心。 
15.【阿逝孕】 ā shì yùn 
夜叉天王披虎皮,赏善罚恶拯危急,巡行四方记功过,主持公道平等齐。
“阿逝孕”也是大梵天的语。翻译过来叫什么呢?就叫“无比法”,这种法,没有法可以和它比的。
又叫“无比教”,这种的教,也是没有其他宗教可以比的。这个就是十心里边所说的“卑下心”——见到人都谦恭和蔼,和“无杂乱心”。 
这种的法,是清净无染污的法,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般若心法。
依照《大悲陀罗尼经》来讲,这十种心,就是陀罗尼的相貌,所以我们应该依照《陀罗尼经》来修行,依照《陀罗尼经》来成道证果。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sà pó sà duō ná/nuo mó pó sà duō ná/nuo mó pó qié 
观音化现神王身,千手法宝妙难穷, 蛇髻黑面伏妖怪,正法久住愿弘深。
“萨婆萨哆”是梵语,翻译过来就叫“大身心菩萨”。 
“那摩婆萨哆”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童贞开士”。什么叫童贞开士?这也就是法王子的一个别名。佛是法王,菩萨是法王之子。
童贞,就是“本性”。开士,也就是菩萨的别名,菩萨有的时候叫大士,有的时候就叫开士,菩萨入佛的位了,乃至于十地的菩萨,都叫法王子。 
“那摩婆伽”:那摩也是梵语,翻译过来叫“无等等”。《心经》上不是有“无等等咒”吗?
无等,就是没有可以和它平等的了,是谁呢?“婆伽”。婆伽也是梵语,翻译过来叫“世尊”,也就是十方诸佛。 
附:用这十种心来念咒,力量就大了(宣化上人)
1、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
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
一天从早晨念到晚;你若没有大慈悲心呐,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2、“平等心是”:什么是《大悲咒》啊?最平等心、没有分别心。平等,就是无党无偏。这种心就是《大悲咒》。
你念《大悲咒》,若尽存着一个私人结党的心:“这个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点;那个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亲一点;哦!那个人我不认识他,我就和他远一点。”这就不平等。
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样的。我对我兄弟好,我对一切人,都当我兄弟这么看,这就是平等心。
我对我父母孝顺,我拿一切老人都当着我父母那么样看,那么样观想,都要对他们孝顺,这也就是平等心。
这平等心呢?总而言之,就无党——没有个党派,无偏——不偏私的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这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平等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3、“无为心是”:无为,是无为什么?叫你无为那些邪事、那些邪念、那些邪知邪见。叫你不要做那些坏事,这叫无为心。你不要做坏事,就是念《大悲咒》。
你要是一边念《大悲咒》,一边还做坏事,那就不是无为心,也是没有念《大悲咒》。
4、“无染着心是”:无染着心,就是心清清净净,没有一点杂念、妄想、邪念、欲念,尤其是淫欲的念头。你没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无染着心。
你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有所染着。有所染着,就不是念《大悲咒》。现在你们会念《大悲咒》的人,对这一段经文,都要注意!
5、“空观心是”:你这个心啊,要做一种空观。你有空观,就不会执着一切,一切法你都空观。
6、“恭敬心是”:你要慈心下气,对一切都要恭敬。你看众生就是佛,所以要存恭敬心。
7、“卑下心是”:卑下心,就是自己总要对任何人都谦恭,不要有贡高我慢的心。
8、“无杂乱心是”:你心里不要有狂心野性,不要有杂乱的心。
9、“无见取心是”:见取,就是你见着,就有了惑;有见惑,就有所取。
10、“无上菩提心是“:你若发无上菩提道心,这就是《大悲咒》,你要是没有无上菩提道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以上所说这十个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
“当知如是等心”:你应该知道,像上边所说这十种的心,“即是陀罗尼相貌”:就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
“汝当依此而修行之”:你们应该依照这十种心,来修行诵持《大悲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柯基犬摔死后续:双方均被行拘7日 还原网络纠纷全过程
  • 24K纯金冰激凌刷爆朋友圈,全烟台人都来这家抹茶专门店打卡!
  • 欧文27+6,杰伦布朗3分准绝杀!绿军1分险胜掘金
  • 梳空气刘海最好看的女明星~
  • 刚从浴室出来,还没来得穿衣服,丈夫就....
  • 什么信号?事业单位至少精简两成!今年拼命也要上岸!
  • 595张罚单,扣3566分,累计罚款11万!史上最强“违章哥”落网
  • 情人节福利 | 你会将盒子里最后一颗草莓留给谁?
  • 桂城一药店竟售卖过期保健食品?后果很严重!▏以案说法
  • mammamia pizzeria
  • 【华晨宇】烟火里的尘埃:无处安放的手与脚
  • 甘薇的前半生
  • 《南方有乔木》首播 时樾首秀完美身材 南乔狗血恋情
  • 科目一考了五次都没过,我该怎么办?
  • 最美女医生今夜又救人
  • 黄圣依儿子安迪:确认过眼神,妈妈是陌生人。
  • 杨云晒双胞胎女儿“豪放”大笑 笑眼弯弯酷似杨威
  • 妈妈是超人第三季开播,又有大波萌娃可以吸了
  • 保大人还是孩子?53岁孕妇患重症流感送进ICU!人生最痛选择,看完泪崩 | 晨读天下
  • iPhone X Plus / 红色版 iPhone 8 Plus 纷纷曝光,苹果这次要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