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五百罗汉皆大欢喜
(第一百二十一段)
【我等闻无上,安隐授记声,欢喜未曾有,礼无量智佛。今于世尊前,自悔诸过咎,于无量佛宝,得少涅槃分,如无智愚人,便自以为足。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以无价宝珠,系著内衣里,默与而舍去,时卧不觉知。是人既已起,游行诣他国,求衣食自济,资生甚艰难,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不觉内衣里,有无价宝珠。
与珠之亲友,后见此贫人,苦切责之已,示以所系珠。贫人见此珠,其心大欢喜,富有诸财物,五欲而自恣。我等亦如是,世尊于长夜,常愍见教化,令种无上愿。我等无智故,不觉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今佛觉悟我,言非实灭度,得佛无上慧,尔乃为真灭。我今从佛闻,授记庄严事,及转次受决,身心遍欢喜。】
憍陈如尊者说:我们听了佛说的无上《妙法莲华经》,知道自己的佛性从未丢失,心里非常踏实、非常“安隐”即安住于轻安禅定中,又亲自听到了佛为我们授记的音声,心里更有一种从未得到过的欢喜。我们真诚地顶礼“无量智佛”。
以上说的“无量智佛”是指佛具有无量智,无量智又称为一切种智, 一切种智含有凡夫的世间智、声闻的三十七道品智、缘觉的十二因缘智、菩萨的四摄六度智、如来的十力四无畏等最最上智。这总括一切的无漏智唯佛所得,所以佛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及一切众生生死轮回之因、随业受报之果,了达诸法之寂灭相、以及圣凡各类千差万别之种性。
诸佛如来以金刚般若,力断生相灭相等一切相,心量广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遍,以唯一真实,显诸法实相,不需作意,本心自然显照一切妄法,由此破邪显正、灭妄显真,于自性中起大智用,普施无量方便法,随顺不同根性之一切众生,开示种种不同法义,令其各各得解、各各受益。于禅定、智慧等诸法,自在无碍,并尽知诸法总相、别相等种种差别相,这所有的一切相、一切法,皆以一般若智统摄。如此则名:得一切种智。
憍陈如尊者说:我们这些声闻众,今天在世尊面前,对以前不正确的认识表示深深的悔过,后悔自己当初不能信受大乘无量多的佛宝,却乐于小乘的一点涅槃境界,就像一个乞丐,能讨得一口饭吃、一件衣穿,就心满意足而别无他求了。我们就犹如这种没有智慧的乞丐,得到一丁点并不究竟的解脱法就非常满足了。
憍陈如尊者说:打个比喻,我们这种乐受小法的人,就好比一个穷人,到一个大富大贵的“亲友”家去作客,亲友用“诸肴膳”即各种美味佳肴招待自己,又悄悄地放了一颗“无价宝珠”在自己的内衣里,然后悄然离去。
这里说的大富贵“亲友”比喻佛;“诸肴膳”比喻佛宣讲的二乘方便法;“无价宝珠”比喻一乘《妙法莲华经》;“时卧不觉知”之“时卧”、比喻无明;“不觉知”比喻在无明中忘失了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
穷人离开亲友的富贵之家后,辗转流落,“游行”到了“他国”。“游行”比喻离开大乘佛法、“他国”比喻三界。穷人流落他国后,为了衣能遮体,食能果腹,四处打工,生活非常艰难,能挣得一口饭吃就非常满足了,不敢去奢望更好的。
这几句比喻小乘人得少为足,偏安于空,法味清贫。纵欲不如凡夫、自在不如菩萨;上不想学大乘、下不想当凡夫。所修小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进退维谷,因而感到艰难。在这种艰难的困境中,却不知道自己内衣里面有一颗无价宝珠,后送宝的亲友又遇到了这个穷人,见这个人有宝不用,还是那么穷,又心疼地责怪他,并指出他身上有宝,何须外求而保命。这比喻的是、不要心外求法!
穷人在富人的指示下见到了自己身上的无价之宝,心生大欢喜,一下拥有了无量多的财富,在五欲中能随意享用了。这几句比喻佛出世后,又见到了这些仍在修小乘法的人,于是用方便法开启他们自有的如来宝藏,指明无上菩提,人人本具、不假外求,这本具之菩提,具足如来一切智慧德相,转凡夫财色名食睡五欲为菩萨五欲,菩萨五欲即:
1、人乘欲:如果有人求来世再得人身者,如来即授予五戒法,使其想得人身的欲望尽能如愿实现。
2、天乘欲:如果有人求来世到天堂去享天福者,如来即授予十善法,使其想到天堂去的欲望尽能如愿实现。
3、声闻欲:如果有人求解脱生死烦恼者,如来即授予四圣谛法,使其想得小乘涅槃的欲望尽能如愿实现。
4、缘觉欲:如果有人求辟支佛道者,如来即授予十二因缘法,使其想得二乘涅槃的欲望尽能实现。
5、菩萨欲:如果有人求正等正觉者,如来即授予四摄六度法,使其想得菩萨道的欲望尽能实现。
菩萨用以上所说这五欲,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利可为法自在,对机施教,随缘起用,当处解脱;利他则可使一切众生的欲望,都能得到各自想得到的真实利益。
憍陈如说:我们在世尊的开示下,得到了衣中宝,得到了菩萨五欲,非常快乐。回想以前我们修小乘法的时候,正如以上的比喻,贫子不识衣中宝,在乞食中得少为足。世尊见众生在无明长夜里,流转于生死,常发大慈悲,用种种教化,引导众生发求证无上菩提的大愿,我们这些没有智慧的小乘人,对自性如来藏,不觉不知,得到刚离开三界的小涅槃,就自足自大而不想再学其他的了。
今天佛用大智慧觉悟我们,指明我们得到的涅槃不是真灭度,真灭度是要得到佛的一切智慧德相,要得到佛的一切智慧德相,就必须要得到如来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成就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种种福德功德,灭除两种生死,得三身四智,永远享受“常、乐、我、净。”这样才是真灭度。
憍陈如说:我们五百个阿罗汉由此而明白了世尊所开示的无上妙法,又得到了佛亲自为我们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教我们转告得了授记而因事没来参加法会的人,当于何时成佛?成佛后的状况如何?这些天大的好事,使我们的身心都充满了大欢喜。
《法华经》第八品<五百弟子授记品>到这里就介绍完了。本品是佛成功地劝导了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五百人,放弃小乘涅槃、转修大乘菩萨道,并为他们授当来成佛记。得授记的人,痛悔以前乐于小法,并用贫子衣中宝作比喻,深责自己智慧低下,执空不前、贪享涅槃,不求如来真实义。后在佛的开示下,豁然间大彻大悟,都得到了成佛授记,使这五百个阿罗汉、由衷地感到皆大欢喜。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在佛教的修持中,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解脱,如果佛陀能够让众生成佛,那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把众生给度完了,我们何必还沦落至此。佛教的终极目标终得个人去实修实证,而非只是终日求佛菩萨保佑加持,而自己又不努力。精进努力的修行固然重要,但其因地的修持心态更为重要,不然事倍功半。志公和尚云:“勇猛精进成懈怠”,告诉了我们若修行走错了路,哪管多精进也是枉用功夫,与懈怠无别,于事无益。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以初发心时,我们务必把一些基本又重要的修行理念建立起来才是。

生死心:许多人把佛法当成了知识,或忙于参与许多佛事活动,把生死给忘了。

回顾佛陀当年初发心乃追求解脱,了生脱死;看看当今的凡夫都把生死问题看的太轻了,以为棺材里躺的的是老人,殊不知棺材里睡的是死人啊!至临终时才慌,这可怕是晚了些吧。许多佛教弟子修学佛法时,没把生死心培养起来,而不知不觉的把佛法当成了知识,只是一味的的分析、归纳、做简表,要不然便参与许多佛教活动,把生死忘了。生死心是修行的原动力,若因听了几场弘法会或参与几场法会后,感到法喜充满才来修行,那恐怕只是五分钟的热度,因为如此的动力是外来的,故不长久。切莫如一般众生,一味接受生死,任它生灭,不试着超脱,虽然口说“生死坦然”但更相似于对生死的无可奈何。佛陀在他临终时说:一切正念禅定中,念死最为尊贵。能有真切的生死心是十分难的,所谓“修行无秘诀,贵在生死切”。大家但摸摸自心,一天有花上五分钟的时间去思考过生死的问题吗?

大信心:当今佛子们最可悲的就是学佛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成佛

其二,修行者的大信心是必要的,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僧璨大师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学佛者应对于成佛做祖有绝对的信心。当今佛子们最可悲的就是学佛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成佛,要不然便把成佛推向三大阿僧祗劫的未来,如此未战先败,如何能打败那阎王老头呢?三大阿僧祗劫相等无央数或无限大,如此而言众生就算有机会成佛也似乎是空谈。其实谈论成佛的时间对咱们都无多大的意义.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修了多久,但能够肯定得是,我们肯定不是今世才开始修,不然大家不会对佛法感兴趣。重要的是我们肯不肯好好下手修,努力以今生有限的生命与生命拼一场,所以切莫一直以为自己每一世都从零开始,若每世来到这人世 都如此认为,那待何时成就呢?如此佛教可就没有希望了。

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开宗明义“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绝大多数的修行者都犯上拣择分别的毛病,今日说末法,明日说业障重,再来便是根器差,如此不计其数的介面,看看只是为自己不肯实修实证的心态安个美名吧!再多个十年、二十年,我们终就原地踏步。中峰国师说“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可是许多凡夫也只满足于化主乐邦的方便,错认方便权巧为究竟,因此而不求提升,更不精进的力求今朝之成就,这可谓“辜负己灵”也。

无上心:一位修行者上求无上之佛果,才是修行者应具的气宇,乐于小法,满足于方便,修行不会进步。

修行另一个重要的心态是要发无上心,正觉之心或菩提心。当年六祖大师参访弘忍大师时言“唯求作佛,不求余物”,这种单纯又直接的求法方式对于现今的佛教而言怕是既陌生又另类,甚至令人不解的是竟然会有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是狂妄的。看看现在的佛教弟子,学佛多半不敢以“唯求余物、不求作佛”为发心的榜样,这可是刚好与六祖大师的做法颠倒。怪不得我们修行不会进步。对于一位修行者而言,上求无上之佛果,是必然的,而这才是修行者应具的气宇,只是我们已经乐于小法,满足于方便。

大乘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现今的佛子只是终日忙忙 ,说是“下化众生”,不说那是否真正的“下化众生”,但又有谁真正的把“上求佛道”的心培养起来而于中更进一步呢?怕是泥菩萨过江吧!古尊宿云:“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学佛须知果位之次第皆是权巧之方便,是修行位上幻化的城堡,而非真正的宝所,故《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咱们不应对无上的佛果感到胆怯,反而应时时培养这样的气量才是。

思维心:祖师的语录、法师的开示,终是他人的见地,自己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体认一番,就只能拾人牙慧,数他人财宝。

思维之心是正见的基础。在修持佛法时我们不时会接触许多观点,而我们时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一味的接受,不多思维,不多问。当多数人都认为某个观念是正确的时候,我们便人云亦云,自己亦不用心省思一番,如此便是迷信而非正信的典范。佛陀与祖师们的微言大意决非表面,而是须要大家去细细参究、深深的思维,而从中把正确的知见建立起来。一味的接受也只是拾人牙慧,数他人财宝。纵然经典、祖师的语录、法师的开示是多么的实在,说得天花乱坠,这终是他人的见地,自己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体认一番那才重要。终日论长论短,在他人的言语中讨个分明而不自证是没多大益处的。洞山良介大师曰:“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虚空步”。多思考、多探索、多自省才是成就的基石。想想当年的悉达多太子,不是一心的探索与思维这宇宙的真理吗?

勇猛心:真正的佛弟子,绝不可以把修行当消遣,有空才努力一点,没空改天再说。无常到时,不管有空没空,忙也去,不忙也得去。

论云:“至心学道,发大勇猛,决趋菩提”,《永嘉集》又云:“勤求至道,不顾形命”,修行须要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勇猛心,一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纵使丧生失命都无怨无悔的心,。抱着怕东怕西,担心这儿、担心那儿的心态来修行,也可以说是因地不真。做为一位真正的佛弟子,绝不可以把修行当消遣,有空才努力一点,没空改天再说,这样的心态是要不得的,死期到时,无常杀鬼可不会跟我们论有空没空,忙也去,没空也得去啊!所以如果一位学佛者能够深深的感受到生死的苦,三界犹如火灾,世俗无常苦空,那他一定会有一颗勇猛的心。就像释迦当年的“不成等正觉不起此座”的大勇猛心。而我们也应该有一股这样的气量。祖师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又云:“除了吃饭是杂用心,其他时间都不杂用心”,这都显示祖师在修行上的行持,后人应该视之为修行成道的楷模才是。

总结

愿与大家共勉的是,若大家在这难得之人生之即不好好把握修行,而只是奔波于“佛教事业”,说是不忍圣教衰,但没有把真正的正法眼建立起来,至终圣教亦不免变质。而正法之眼藏尚待大家亲证一番始得啊!学佛的目标明确,佛教哪会有这么多是非,咱们若真的感知生死之事大,无常之迅速,哪终有闲工夫去论他人长短,好事物是非。所以“生死心切,处处道场;心为道源,无事不办;无上觉心,直趣菩提;思维参究,是非莫管”。大家若都能与生死心为源动,大信心为助缘,无上心为目标,思维心为方法,那我们才不至于辜负佛陀与大德先圣将这条解脱的道路传递至今,而能继续流传下去。

#索达吉堪布[超话]#[月亮]睡前故释

光目供僧救母(接昨天)

我们在座的各位当中,有的人像我一样,母亲也已经离开了。当你想起她时,为她念佛号也好,供僧也好。比如我们一般拿三元四元钱,写上父母的名字交上去,是很有必要的。

光目听了之后,自己舍弃所有的所爱的物,然后开始造如来的像,并且非常恭敬地供养,并且一边祈祷,一边流泪,一边顶礼。

这里说“舍弃所爱”。那天我也提稍微了一下,一般家里的人死了。当时藏地也是按佛教的传统,可能最好的马也好,最好的衣服也好,最好的珍宝……都供僧,都放弃,这个很重要的。

现在好像世间人不是这样的,如果这个人死了,他的很好的表、很好的车,子女马上用上了。这样不是很好的。如果他生前特别爱他的车、电脑……一定要处理掉,这是很重要的。

亡人很执著电脑的话,你不要自己用。亡人一直看着,死不瞑目,一直盯着。对于亡者生前特别执著的,一定要给他做善事。这是符合佛经的观点。

尤其亡人喜爱的东西,一定要处理掉。要么放生,要么印经书,要么供僧,要么做其他善事。这样是很好的。

有的子女,比如父母特别喜欢的东西,他们先卖钱,钱分给自己,对亡人只分一点给僧众念经,这样是不合理的。

如果舍得的话,将亡人所爱的东西,或者他自己所分的东西(比如你们家有三万块钱,他应该分得一万),这些他的家产应该拿来做善事。这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家产:你们一家三人有三万块钱,亡人应该有一万,这个钱一定要拿来做功德。如果拿一万中的二十块钱念个经,其他钱子女分了,这样不太好。
这个观点,大家应该参考。

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

她把所爱的物做成佛像,开始祈祷。
有祈祷的时候,有一天后夜,梦见佛身,金色耀眼夺目,就像如须弥山一样,放大光明,然后告诉光目:“你的母亲母不久的将来生在你家当中,这个孩子在感受饥饿和寒冷时,就会说话。”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其后家内婢女生了一子,未满三天的时候,就用人的语言说话。

他哭泣着,告诉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我是你的母亲,久处暗冥;自从离开你以来,很长时间处于黑暗当中。”这个时间不明显,也许很多年了。也许人间的业感和地狱的业感是不同的感受吧,就像地狱的一天是人间的多少一样。
“自从离开你以来,多次堕入大地狱当中。后来蒙受你的福德——你念佛号、造佛像,这样才能获得人身,可是现在转生到下贱的人当中;而且我的寿命是非常短暂,只能活十三年,再会堕落入到三恶道中去。你有什么方法,让我避免痛苦,获得解脱?”

他没满三天时,在能看到女儿时,就以这种方式告诉她。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恶道?’

光目听了之后,完全没有任何怀疑。
(要讲多少呢?)

然后光目听了之后,知道是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怀疑,于是悲伤哭啼,而对婢女的儿子说:“既然是我的母亲,应该知道你是因为造了什么罪业,而堕入地狱当中?”她是故意问的。

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

婢女的儿子回答说:“我主要是杀害(鱼呀鳖呀),而且毁骂——毁谤谩骂的两种业而受报。”她是杀生,同时语言造的业很严重。

我们看到地狱的众生,有的是杀生严重,有的是诽谤严重。

有一部经典是《受十善戒经》:天人中香,无过善语——在天人当中,最好的是善语;三界中臭,无过恶口——三界中最臭的主是恶口骂人、诽谤别人,是最可怕的。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语言。

如果不是你造福德,很难救出我这样业力深重的人。所以这个缘故,如果不是你做善事,未合解脱——如果不是你造这样的福德,刑期肯定还没有满,就得到了解脱。

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

光目问:“地狱的罪报,是怎么样的?”地狱的感受、痛苦,是怎么样的?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

婢女之子答言:“地狱的痛苦,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在千万岁中,不可能很快地、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意思是,可能地狱的事情,多少年,也没有办法用语言讲得清清楚楚,一言难尽。

光目听到之后,特别痛哭流泪,对空中发这样的愿:“愿我的母亲,永远脱离地狱,而且她十三岁结束之后堕入地狱的罪报,不要再经历。”愿她这次通过佛的加持,十三年之后的罪恶,都要消失。

——索达吉堪布|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07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认识到别人自私的点,竟要建设自己的思想,宽容以对,过分对己,体贴朝外。后又乍一下被自己点拨,幡然醒悟,又替对方感怀:你啊,直言以对也好过拐弯抹角吧,毕竟我以
  • 为什么我总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 为什么我每次拍照片都觉得不像我为什么拍照片的过程和结果不成反比 我认不清自己的真实长相我把自己的外貌看的有些重了甚至我想去做双眼
  • ” “说全校老师都看好你,你却没啥出息,再看他闺女回车山当老师了。!
  • 我才明白,我不是不再爱你了,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爱你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了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心]无声无息,同样无处不在[心]十三年过去了,你从
  • 等哪天我寻到了一位能互相照拂的姑娘,我就有了伴儿,余生沿途的风景就多了一个人与之分享,愿她的出现能带给我一丝改变,愿我的闯入带给她更多生活的激情!重要的是我爬到
  • 金主爸爸甲方爹们我求你们不要改稿时间跟约好似的,每次都是晚上十一二点,虽然你们是祖宗,是我生活的来源,但我也还是要休息的呀!飞机上和一位姐姐换了座位,那个姐姐说
  • 一直在想假如明天熬不下去了,孩子该怎么办,虽然现在离婚不算什么,但对孩子的伤害真的太大了,我不想让他们这么小就经历这些。想算一下感情,我和他能不能复合,我们两个
  • 连着好几天把我气到想骂人,520的时候让我饿着肚子等了他两个小时后来了一句“我直接回宿舍了”。其实在一起这么久,他一直很用心。
  • #Kevin成长记录第二十四天# 大概是前段时间跟孙先生吐槽月子像有期徒刑,老天爷听到了,让我今天在月子里第一次出门逛悠了一上午➕在外面吃了午饭,逛悠地点:妇女
  • 不是自家员工就是友情客串,连个场景道具都不需要,有点感动的是这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知道送大姐回家了,起码我想起来到近一年都是,17年的时候还是不知道的,大家都
  • 理解不了图里这句话,也就理解不了为啥中国工业生产力已经很强了,但文化能力输出和文化对国民的影响力那么挫逼,还以为是管的多?其实是不会管,管不该管的,没有真正会管
  • 【新书】《芒博琼博》伊什梅尔·里德(1938— ),美国后现代文学的代表,被称为“西方文化瓷器店里嬉闹撒欢的黑牛”、“美国文学界的头号顽童”。他以讽刺美国政治文
  • 今天在群里给孩子们语音解答报考问题 发了三段 突然有几个人出来说声音好听??后来还要求我用中英西葡阿语跟他们说早上好????? 我之前一直为了我的声音自卑来着,
  • 浅述因果 因果实录   ◎袁  援 台湾有位西莲居士,其父亦是佛门弟子,每天早晚二课,从未间断。其家附近有一观音山,供奉观音圣像。除了下雨天,西莲居士
  • 2019.06.30 琴晚训到四点五十分左,我个肚左边痛咩咁,一开始觉得痛下就唔痛了。点知过左十分钟后,真系觉得唔系肚痛噶问题了,就起身来去厕所,顺便睇睇几点,
  • 其实下雨天最舒服就是躺在家里睡懒觉和听歌 但是我已经曾经的住校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遭受了整整5年的校园欺凌,这是我在微博从来没有提到过的,这5年也是我到现在为止
  • 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过好自己的生活,总有一个合适的人会等着与你相遇一篇矫情小作文大前天晚上遇到的流浪狗,左后腿瘸了,一路上跟着我们,有很凶的狗就躲我们身后,后来
  • 今年于你而言真是忙碌充实却又幸福的一年 很高兴我们都变成了能够背负重量的大人但我仍然常常回忆起十五六岁还是小女孩模样的你和自己记得高中时候每天晚上宿舍床上的聊
  • #奔-孙燕姿[音乐]# 2016年 我和我妈约定过我保研的时候她晋升总监后来我保研了,但她没有晋升现在还记得当初说的话她一直都在努力两年后的今天她晋升了总监坐在
  • 谢谢你让我找到了它,这样我就可以把这份无得无失的爱的天性,在一个人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假如有一天,可以对爱的人告白,我希望能够让对方知道,我之所以爱你,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