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的解脱道# (30)
(续 第五章)
杂阿含157经(认为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认为是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受想行)识异我、我在(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在我。

我们在前面探讨五蕴的时候都已经讲过,我们先把经文读完。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的存在),不舍,这个不舍就是知见上的执著。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们一段一段来分析理解经文,这一经讲,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什么是这个五蕴呢?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这个‘受’是什么意思呢?‘受’就是‘取’的意思,所以五受阴,也就是五取阴。这个‘取’就是指凡夫、无明众生,在无明当中执取,这个‘受’在无明中执取而受纳的意思,当下的这个五蕴身心,所以叫五受阴,也叫五取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不执取,会不会有事啊?不可能嘛。你不执取会有感受吗?被别人骂的时候,如果不执取怎么会有受呢?所以这个‘受’一定是有所执取嘛,受、想、行、识都是一样。

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阴见我,

什么意思呢?若:就是假如、如果,假如诸沙门、婆罗门就是指一切外道修行者,见有我者,就是他在知见上面执著有我,这个‘见’就是知见,知见上面认为有我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于当下此五受阴上面见我,不是离开五蕴以外有个我。

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色是我:认为色就是我;色异我:认为受、想、行、识是我,色是我所,叫作‘色异我’。

我在色,色在我,这就是所谓的‘相在’,也就是说‘我在色中或色在我中’;见受……想……行……识是我,(受、想、行)识异我,或(者是)我在(受、想、行)识(中),或(受、想、行)识在我(中)。

我们翻到资料31页,“我的定义”就是生命中的永恒不变、独存唯一、主宰自在者,对于‘我’知见上就是这样认为的,一般有情以此为轮回主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认为有这样的一个我在轮回,最常见的我们中国人讲的就是有灵魂,有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那个灵魂就是我、真我。下面四点解释:以色为我,就是这个经文里面讲的见色是我,其他四蕴就是我所;如果以色为我所,就是经里面讲的色异我,其他四蕴就是我;我在色,色在我呢?就是第3点、第4点,以我在色中,色中有我,我在这个色里面,以色在我中。这个每一蕴都有这四种情况的身见,身见就是我见,五蕴合起来共有二十种,第三种、第四种即为相在。这个相在,在经文里面就是第三句,我在色、色在我,这个‘相在’就是相互包容的存在,这样我们就理解了。看经文,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凡夫不明白故,所以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他认为色是我:这个色身就是我,受、想、行、识就是我的。异我:受、想、行、识是我,色身是我的;相在:‘相在’就是相互包容的存在,如我在色中,与色共存,或色在我中,相互共存;我在受、想、行、识中,相互共存,或受、想、行、识在我中,相互共存。

言:『我真实』。言:言说,这个‘我’是‘真实’的存在,世间有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个我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灭,这大抵属于《唯心论》说。《唯物论》则认为,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没了。《唯心论》者,认为这个物质的身体灭了,有个不灭的灵魂——我,然后可以来来去去,说:“这个身体就象一件衣服,坏了可以换一件,那个‘我’是不会坏灭的”。

佛陀,是离这两边见的,依于中道而说法,佛法认为有情生命是精神与物质相依相缘的综合体,也不认为这一期生命结束就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没有解脱,将由此生积聚的业力而感得后有。所以这个观念厘清多重要。因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不舍:不放下这观念;以不舍故,诸根增长;

因为不舍离无明故,那颗心处处攀援执取,攀援执取须依六根啊,因此诸根增长,诸根增长什么?六根增长攀缘。那么诸跟增长已,增诸触;六根增长攀缘,就增长诸触啊。六触入处所触故,因为有触嘛,那么愚痴无闻凡夫起苦的感觉、乐的感觉,苦触因缘起苦受,乐触因缘起乐受,所以起苦、乐觉,觉:是觉受、感受。这些苦、乐觉都是从触入处起,你不触怎么会有苦、乐觉呢?佛这里再告诉我们什么?苦乐从缘起生啊!也就是佛对病比丘讲的,有眼方能看,然后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果没有眼,没有眼触因缘,会不会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啊?那就不会。所以这些苦受、乐受都是从触入处起,你没有根尘触,不会有这些问题?这里不是说不要去触,而是说苦、乐从缘起生,本性空,别以为是实有而起烦恼执著!

那么佛陀后面讲,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就是由于我们有六根,然后触六境才会产生六触,然后六受,六受就是眼触生受、耳触生受,六根触六尘产生六受,这个六受里面还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由于六根触对而产生的。

佛陀下面讲,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意界:就是意识类,‘界’就是类,意界也就是意识界。法界:就是内心的受、想、行。无明界:就是凡夫一类。凡夫一类不如实知五蕴、六处缘起,不如实知缘起的本性是空,以不如实知故在实有感里面起烦恼执著,才会有苦受、乐受嘛。你这里明白了,如果以后有烦恼起来了,要去反省,为什么会起烦恼?是不是落入实有感里起执着了才烦恼。如果当下与空相应,如实知是因缘生、因缘灭,当下观察它已经灭去,不可得,干嘛要跟虚幻的泡影去打仗呢?一切法的真相是你觉知的当下已经灭去,你就不会执著而烦恼了。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在无明中触,所以起有觉、无觉,于一切现象生灭时执著实有、实无。有无觉:有是常见,无是断见;有无觉就是起常断二见。我胜觉:我比别人优秀,我最优秀的感觉。我等觉:我跟你一样的感觉。我卑觉:我比别人差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在实有感里面起执著。

我知、我见觉:自以为是的感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前面所例举的这些知、见皆缘於六触入处故,在无明触对中起实有、实无的感觉,起常见、断见的感觉,起我强的感觉,起我跟你一样的感觉,起我比你差的感觉,起这些自以为是的感觉,都是缘於六根触对的缘故,没有六根触六境会起这些感觉吗?这些想法不会起来的。那么这段经文解析了,要思考的是:一、这些知见是不是在无明触中所起的?二、这些知见虽是无明的产物,但它是不是缘起的?

所以佛陀在这里讲,都是由于根尘触而产生的,因为无明。愚痴无闻凡夫在无明中触,所以他会起这种种的知见。

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这一句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多闻圣弟子不是不要根尘触对,不是眼不见色,耳不闻声哦,不是六根不要触六尘哦,而是怎么样?于此六触入处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这一句要把握住,那你就受用了。根尘触对的时候,你要舍离无明而生明,佛陀是不是这样教我们啊?你不要根尘触的时候又在无明中、在实有感里起执著,实有感里就是无明中,你根尘触的时候你要与明相应,如实知是缘起,只要能够提起‘缘起’这两个字,马上就与明相应,不会生气、不会起烦恼、不会随着境界转,这不是佛陀手把手在教我们吗?多闻圣弟子为什么不会起烦恼?因为他于此、就是当下根尘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那这里就是两个机制你会用啦,你舍离无明的机制,选择与明相应的机制,那么这个一定是什么?我们前面对五蕴、六处分析过了,知道是缘起的本性是空,你也观察到、也体验到,就像妙净说的,今天早上我进大寮听妙净在跟这个如愿在分享,说:‘我现在是真的发现生命只有当下,那个离开当下的就不叫生命了,所以生命活着只有当下’。表明她对身心有观察,有体会。我们现在思维并体验:已经过去的还叫生命吗?当下能够感觉到的这一切叫生命;你再进一步,生命当下你能感觉到的这一切,就是你生命的全部。那个记忆只是生命的功能,那个记忆就是生命吗?它只是生命的功能之一。所以记忆里面的,我们一般说‘我的房子,我银行里还有多少存款,我还有多少股票’;那都是你的记忆,哪里是你生命的全部,你不去想它的时候,它在吗?你想的时候它的影像翻出来了。所以生命的全部,就是你能当下感受到的那一切,所以导师在蕴观里面讲:五蕴就是有情的一切。在处观里面讲:六处就是有情的一切。你仔细去思维、去体验,离开当下的生命所觉知的一切还有什么?这真的是对生命彻底的探究,才会有那一分感受。所以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就当根尘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如果说,我们时时在觉照中,时时与正见相应,那就不用在根尘触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本来就在明中,与明相应的触,那还会生有觉、无觉、有无觉吗?这个觉就是知见。常见、断见还会有吗?不在实有感里怎么会有这些呢?什么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也不会有啊,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这个不可能会生起啊。

先所起无明触灭,就是他还没有觉悟之前所起的无明触已灭;后明触觉起,后面是在明中触对,如实知缘起。如果有记性不好的,你只要记到‘缘起’两个字,根尘触对你马上想到‘缘起’,怎么还会落在实有感里呢。‘缘起’这两个字,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一直在讲、反复在讲,缘起的本性是空。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待续)

能见即能懂:秒学龙树菩萨《十二门论:观相门第四》下

赵峥讲解:

《是故汝先说灯自照亦照彼,生亦如是,自生亦生彼者,是事不然。问曰:若灯然时能破闇,是故灯中无闇,住处亦无闇。》
注解:
所以,你说灯自己照自己,也能照别处。上面说的“生”也和灯一样,能自生,故也能生其它。这事不对。
对方又问:灯没点的时候,有暗;点了不就能破暗了麻?
龙树说,亮灯时没暗,暗时没亮灯。二个不同时存在,暗灭了灯亮了,亮灯状态没暗,灯去破谁?没亮的时候有暗,这时候没灯,没有能破的主体,也不能说破暗。
所以,亮灯时没暗,亮所辐射的地方也没有暗。

《答曰:
云何灯然时  而能破于闇(怎么说灯亮了,就能破暗呢?)
此灯初然时  不能及于闇(灯刚亮的时候,你找不到暗)
若灯然时不能到闇,若不到闇不应言破闇。》

注解:
(如果灯亮时不能波及到黑暗的地方,如果不波及到黑暗,就不能说破暗)
复次,
灯若不及闇  而能破闇者(如果点燃火苗,波及不到的地方,你也说叫破暗)
灯在于此间  则破一切闇(那么,此处点烯的火苗,就能破一切暗,三界暗都能破了)

《若谓灯虽不到闇,而力能破闇者,此处然灯应破一切世间闇,俱不及故。》
(见上重复颂子的内容)。

《而实此间然灯,不能破一切世间闇,是故汝说灯虽不及闇,而力能破闇者,是事不然。》
注解:
可事实上,屋里亮一盏灯,破不了外面的暗,更破不了全宇宙所有暗。所以,你说灯波及不到的地方,也能破暗,与事实不符。

《复次,
若灯能自照  亦能照于彼
闇亦应如是  自蔽亦蔽彼》
注解:
若谓灯能自照亦照彼,闇与灯相违,亦应自蔽亦蔽彼。
按你说的理论,咱们再举一反三。如果灯能自己照自己,还能照别外,那么暗也应该有这样的特性,并且暗与灯是相反的,所以,暗能遮自己,也能遮其它。
遮就是让人看不到见。那么就成了暗你也看不见,其它一切世间事物,全被暗遮住了,全看不见了。

《若闇与灯相违,不能自蔽亦不蔽彼,而言灯能自照亦照彼者,是事不然。是故汝喻非也。》
注解:
综上所述,暗与灯本质是相反的,但特点一定是一样的,如果你说暗不能自遮,也不能遮全部,那么你凭什么说灯就能自照还能照其它?这事说不通啊?所以你打的比方成立不了。

《如生能自生亦生彼者,今当更说:》
注解:
现在就反回辩论的主题了,刚才说“生”,“小生”能自生,还能同时生“大生”。

《此生若未生  云何能自生
若生已自生  已生何用生》
注解:
“小生”自己还没成形的时候,怎么生自己, 主体都没有,谁生,怎么能生?
如果“小生”没生自己之前,就己经有了,何必再让“小生”生自己呢,己经有一个了,生第二个干麻?

《此生未生时,应若生、已生。》
注解:
你这个小生在没生的时候,应该两种情况,要么正在生,要么生完己经有了。先无后有叫生,若生就是还没有,正在生。己生就是有自性,生成了。

《若未生生,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云何能自生?》
注解:
若还没生出“小生”,你却说“未生”也能“自生”。
未生的含义就是表达没有自性,没自己的意思,此时连自己都没有,怎么能自己再生自己,没主体,谁自生?

《若谓生已而生,生已即是生,何须更生?》
注妥:
如果说,小生自己有自己了,小生己经生出来了,那么这时的状态,就叫己生。用不着自己再生自己了吧?

《生已更无生,作已更无作,是故生不自生。》
注解:
一个东西生出来后,就不应该再生了,一件事做完了,就不能再作了,饭被你吃进肚了,就没机会再去吃那口饭了。所以,有小生了的话,就不用小生自己生自己了。

《若生不自生,云何生彼?汝说自生亦生彼,是事不然。住灭亦如是。》
注解:
如果一个东西连自己都生不了,怎么可能生别人?所以,你说能自己生自己,还能生其它,小生能生小生,还能生大生,成立不了。“住和灭”同理。

《是故生住灭是有为相,是事不然。生住灭有为相不成,故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何以故?》
注解:
龙树说:你外道说“生住灭”是有为法,这事不成立。
如果“生住灭”是有为相不能成立,那么世间一切法,都是“生住灭”贯穿的有为法,所以,有为法皆是空。有为法空,与之相对成立的“无为法”自然也是空。因为要先有个有变化有造作法,你定义这叫“有为法”为前提,才可能成立,没变化没造作的法叫无为法。

《灭有为,名“无为涅槃”,是故涅槃亦空。》
注解:
消灭掉有为法,才叫无为涅槃,所以,涅槃这个无为法,也是空的。最后,一切法空。
这里的“无为法”,是专指小乘理解的“无为法”,即与“有为法”相对的无为法,不是佛证的“真的无为法”
龙树下面要特别讲解小乘理解的无为法,为什么也是空。

注意,下面破“无为法”,要知道这个前提背景:

这里有个前提,外道听了龙树的辨论后,承认“有为法”是空,但听到后面龙树说“无为法”也是空,外道说不可以说无为法是空,无为法是有的,因为“无为法”就是“涅磐”,这是佛说的有“涅磐”,这个不能空。

龙树说:你理解的无为法就是涅磐,与佛说的无为法所指涅磐不是一回事。
外道和小乘都认为:没有造作,没有变化,没有念头就是涅磐。好比无想定,灭尽定,都以为是证到涅磐。

龙树在这里特别强调的就是这点。你说的“无为法”不是“真涅磐”。因为你的“无为法”是与“有为法”相对的成立的,并且你的“有为法”不起,是某段时间内不起,并非是永远不起。
象无想定与灭尽灭,500大劫,8万大劫后还要入轮回,这个小乘人不清楚。
这种“无为法”是假“无为法”,自然也是假涅磐。

《复次,无生无住无灭,名无为相,无生住灭则无法,无法不应作相,若谓无相是涅槃相,是事不然。》
注解:
再者说,没有生、住、灭,叫“无为相”。无生住灭,就没有自性,没自性就是没这个法,无法就不应该提相不相的事。你外道和小乘讲,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就是涅磐,这观点不对。

《若无相是涅槃相,以何相故,知是无相?》
注解:
如果你说无相是涅磐相,你以什么为依据,说他是无相?

《若以有相知是无相,云何名无相?》
注解:
如果你能描述出任意一种相,来表达“无相的涅槃”,就不能叫“无相”了,因为你提供相了。
并且以有相作依托,来表达无相,这前提本身就是有相,是一种相了。

《若以无相知是无相,无相是无,无则不可知。》
注解:
如果你说无相,就知道是无相,那么无相是无,是没有。无就是认识不到的范畴,所以,你无法也不可能认知到这个“无”的境界。

《若谓如众衣皆有相,唯一衣无相,正以无相为相故,人言取无相衣,如是可知无相衣可取。》
注解:
外道说举个例子, 我们所有的衣服都有相,只有一种衣服无相,就是无相衣无相,正好这个无相衣,就是以无相为相,所以,有的人说把我的无相衣拿来,从这个例子可知道,有无相衣能拿到。

《如是生住灭是有为相,无生住灭处当知是无为相,是故无相是涅槃者,是事不然。》
注解:
外道说,就象有“无相衣”一样,“生住灭”是有为相,”无生住灭“是无为相,所以,无相是涅磐相,只要没有任何的变化,声音,造作,就可以说你入涅槃了。
龙树说,这个说法,成立不起来。
因为龙树就是要破小乘认为的涅磐,以非想非非想,认为只要不生起想法,就是入涅槃了,破这个邪见。

《何以故?生住灭种种因缘皆空,不得有有为相,云何因此知无为?》
注解:
为什么呢?“生住灭”种种因缘,前面都破掉了,都生不起来,生不起来就没有住,没有灭,就都是空,成立不起来有为相,没有有为相,就没有无为相,无为相都没有,怎么知道无为相境界什么样?

《汝得何有为决定相,知无相处是无为?》
注解:
我给我拿出来一个决定是“有为相”的东西来,就能反推“无为相”是什么样了。

《是故汝说众相衣中无相衣,喻涅槃无相者,是事不然。》
注解:
所以你以,有相的衣服里找出来一个“无相衣”,来比喻这就是佛说的涅槃的样子,这事成立不起来。
简单的说,你以“有为相”成立“无为相”,成立不起来,因为“有为相”就不存在,你所说的所有“有为相”,都是你的虚妄相,前面都破掉了,都是空,都不是佛证到的“有为法”本身的相,自然你虚妄的有为法相对成立的无为法相,也是虚妄。
故你说的任何无为相,都不是佛证的真实的“无为相”的境界。

《又衣喻后第五门中广说。是故有为法皆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法空故,我亦空,三事空故一切法皆空。》
注解:
在无相衣的例子后面,就是第五门:观有相无相门,会更详强的说明。所以,综上所述,一切有为法是空,有为法要是空了,无为法自然空。
有为无为法都空了,人们认为有一个精神主体,在执着这是有为法,这是无为法,这个精神主体叫我,自然也空。

有为法,无为法,我,为三件事都空了,一切法空。

本文赵峥原创,同修们转载请注噢。
#唯识学##大乘佛法##龙树菩萨[超话]##十二门论#

本想等《一生一世》播完,将前世今生放在一起的,但转念一想,现世的周生辰不再拥有前世小南辰王所拥有的记忆,可我不忍将这一世受尽苦难、饱受爱离别之痛的周生辰放在过去来回忆。他的丰功伟绩应当被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而不是最后被诬陷谋反,将他一生风华,尽在寥寥数语中,深埋于世。

原著中对于前世的故事没有过多陈述或者说只是寥寥几幅篇章一笔带过,我也曾想,前世的周生辰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王,又生得怎样的皮相,拥有一身美人骨使得帝王都忌惮。“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然,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而小南辰王,是这世间唯一一个,兼有皮相骨相的人,百姓们都说,这比帝王骨还稀有。”也正是因为这一身美人骨,纵然他一生战功赫赫,为国为民,赤胆忠心,却终究是为皇室所不容,剔去他一身美人骨。

一颗赤子之心定天下的小南辰,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拥有七十万王军却甘愿舍弃皇姓,立下不娶妻妾、不留子嗣的誓言,一生戍守边关。我曾怒其不争,倘若他为帝,也必是一代明君,他便也能与时宜相守共白头了。可是他是那个肆意洒脱的小南辰王,“醉卧白骨滩,放意且狂歌,一匹马,一壶酒,世上如王有几人?”他是一生光风霁月的君子,可做了君王尔虞我诈中再难做君子。他只愿国土之上再无百里硝烟,愿百姓安居乐业,人间炊烟不断,千里绵延。江山易主常有,而英雄千古。

《周生如故》真正地诠释了悲剧的美学意义。“偶然性在悲剧中是没有一席之地的。在艺术上,靠变故、车祸、意外实现的悲剧都不是好的悲剧,真正好的悲剧是所有事情都是合逻辑的,所有人都是正常的,甚至是善良的,事情仍然无可挽回地缓缓滑向溃败,没有赢家,没有幸存者。”

其实,在我看来以悲剧收尾是作者给予周生辰与时宜最好的结局。试想,如果小南辰王没有受剔骨之刑而死,时宜也没有从城楼一跃而下为他殉情,在当时的宗教礼法之下,他们也只能一生遥望于中州与西州间,哪怕得以再见,纵然相思入骨,也只能互道安好与否,然相视一笑,再无其他。反而像现在这样,他死前托人带给她的那血书手帕已表明心迹“辰此一生,不负天下,唯负十一”,而时宜也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的回应,此生他们之间无法言明的汹涌爱意终是有了归宿与回响。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所有故事的开头有多美好,当一切物是人非的时候就会有多感伤。周生辰自少时便南征北战,虽为王,但他是孤独的。明知军师是皇兄派来监视他的,可他仍愿意信任他,视他为父为兄。因为他曾淋过雨,所以更愿意为别人撑伞,他收留了十个孤儿只为给他们一个家。幸好,时宜出现了,她是懂他的,懂他的抱负,懂他心怀大义,懂他所有的委屈与隐忍。每逢大捷回到西州,他都知道南辰王府中还有人在等他回家,有人问他粥可温。自此,他不再孤独。

周生辰对时宜的爱是深沉的,也是克制的。他为治时宜的哑症遍寻名医,怕勾起她的伤心往事,独自一人去面见众多医者,还“偷学”了一身的医术。雨夜避雨,他陪她下了一夜的棋,画了一个又一个棋盘,为她开了半扇门,只为保护时宜的清白与名声。她爱茶,他便为他寻来世间所有的名茶。他答应她,每年生辰之时都会送她王军的捷报,从此以后,王军只有捷报。除夕夜,她坚信他会回来,他知道她定会等他,所以独自一人快马加鞭回到她身边。十一离开西州前,他抗了太后的懿旨拒收她为“义女”,不顾坊间传闻带她骑马看遍西州城,以及在宫殿里写下时宜的名字时,上了锁便是无人知道的秘密了,爱她,是无法言明的秘密。他也曾对她说:“我不是英雄,我也有私心,我也有自己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周生辰的温柔藏在骨子里,藏在细节里。时宜问周生辰“相爱之人若不能相守该如何”,周生辰回道:一切的选择,都是值得的。他与时宜之间不仅仅有爱情,他的心中有家国大义,而他的十一是懂他的。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坐拥七十万王军的小南辰王一生骁勇善战,战无不胜,王军从无败绩,正是这样一位心怀天下苍生、发誓终身不娶一心为国的王将,最终不是战死沙场,而是中了奸人的诡计背上了反叛的污名,他守护了一生的北陈,留给他的只是史书上的骂名。后史记载:周生辰,小南辰王。一生杀伐不绝,赤胆忠心,却在盛年时,被功名所累,渐起谋反之心。幸有清河崔氏识破奸计,王被俘,储君恨之入骨,赐剔骨之刑。

这部剧有太多的巧思和伏笔,当你细细回想和体会时,每一处留白都另有深意。在南萧与桓愈分别时,时宜说的“有缘再见”,而结局她放弃逃往南萧,决意选择赴死,此生也再无缘相见。周生辰与时宜约定的来年开春带她去雁门关,可是最后周生辰和漼时宜都死在了这个冬天。

剔骨之刑,刑罚整整三个时辰,却无一声哀嚎,但时宜与他感同身受,痛苦不堪。幸好,下一世的周生辰忘掉了这一切,若记得这剔骨之痛,该多残忍啊...周生辰,下一世多爱自己一些好不好?自私一点也没关系。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千载荒凉,白骨成沙。独有时宜,唯我所求。

“我想,我应该是用一身美人骨,换了你的倾国倾城,换了你能记得我,换了你能开口,叫我的名字”。还好,你们还有来生。这一世,我虽不记得,但你说的我都信,十一,时宜。

再见,周生如故。

你好,一生一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只能说我配不上p过去的谷子,但未来就尽量参与 (爬补充:现在每天都在祈求我推的p变冷门被大甩价(✖️)孩子真的饿到不行不行了补图:#德萨罗人鱼[超话]#图是这位
  • #IZONE[超话]# [爱你] #IZONE615夏日回归# 200623 izone_gameapp更新\「花絮卡片」通知/IZ*ONE的更新正在筹备中 「
  • 但若我们身边的人都和和气气,遇到困难总能相互帮助,那就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氛围,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造势地利,布局未来很多时候,我们费尽心思也很难取
  • [小夫微笑][蜘蛛侠]【海明威家族的自杀诅咒】29岁时的海明威,其父就因严重抑郁症自杀身亡。#古罗马# 【海明威家族的自杀诅咒】29岁的海明威时,其父就因严重抑
  • A: Are you going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It’s this Friday.你要去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吗?在这周
  • 黄山 2 号基于 RISC-V 架构,高运算效率、低使用功耗,提升本地 AI 数据计算性能,可实现 24 小时记录健康数据,理论上功耗降低 50% 功耗,华米讲
  • 粉丝名叫小气球人美心善,小名叫马毛和毛毛,会被称为风骑,也会自称马夫,英文名是mmmm,超洋气 看这里 你是在搜索 马嘉祺吗?没错 就是那个断层C位出道的马嘉祺
  • 粉丝名叫小气球人美心善,小名叫马毛和毛毛,会被称为风骑,也会自称马夫,英文名是mmmm,超洋气 看这里 你是在搜索 马嘉祺吗?没错 就是那个断层C位出道的马嘉祺
  • 点赞脱单~~~#Pi币##Pi Network#给大家普及一下pi币最新情况目前Pi已经开始进行APP内转钱包测试,这预示Pi即将进入流通阶段,留给我们免费挖P
  • 人生理想是做一个美食博主,喜欢在微博上跟粉丝聊天,评论区是快乐源泉。人生理想是做一个美食博主,喜欢在微博上跟粉丝聊天,评论区是快乐源泉。
  • 既然你我能在人海中遇见,就是不解之缘,相互理解彼此宽容才有永久的爱情,不要给彼此的人生弥留太多的遗憾,再好情缘也经不起敷衍,再真的情谊也得需要珍惜呵护,世上没有
  • 但如果当时心情特别的话你能理解,那个人也是为了生活,能理解这也是一种景致。我总觉得我去英格兰队的时候没有充分享受这段经历,我(做教练)更喜欢让年轻的孩子上场,我
  • 与你朝夕相处第二年全职在家的第二年有崩溃 有幸福 有欢声 有笑语看着别人闪闪发光而我带娃 做饭 干家务 也迷茫过怅然过但是不后悔 陪你长大是我最幸福的事还有就
  • 【梁艳萍被处理,我看到了人心大快,也看到了满地打滚】6月20日,湖北大学终于传来对该校教师梁艳萍的处理结果。截至目前,关于中超的开赛时间仍然没有确定的消息。
  • !问布布要光腿神器的姐妹,布布给你们弄来了史低价❗ ❗ ❗ 妖精可可 秋冬光腿神器⚡¥28(拍最后两个120g的起) [微风]黄圣依带盐有黑色和肤色两个选择~
  • 嘿!新项目脱毛~ 原本都打算放弃了。项目太小,想着也都买了家用脱毛仪,然而,后台和评论已经催了很久了,我甚至费解提问…… p1 好多姑娘说脱毛仪买是买了,但
  •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刚刚 我准备进屋睡觉我就看到我的窗户台上有两只小鸟在亲亲然后 我就叫我的弟弟来看看ok 接下来的对话 我觉得我受到了莫大的耻辱我的弟弟看
  • 最疼妻的命格——男命身旺而食伤生正财的命格。官星为老公,食伤是克制官星的且旺,而财星是生官星的却无,此类命格自然是最克夫的。
  • 随迁子女入校后,与辖区内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由初中学校按照“人籍一致”的原则及时办理新生的学籍接续,学校不得收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
  •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