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居道士心灵修持的善巧法门!#传统文化#

《神室八法》以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八个字为纲,详细阐述其各自的精神实质,揭示其中玄妙。修道好比修神室,只要对自己的心性能够调控自如,就是得道的表现。从现代来看,神室修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成就自我的过程,其八种方法道出了心灵修养的要诀。做到这八种要诀,人才能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

一、“刚”法与意志力的培养

“刚”是神室的梁柱。缺少“刚气”的危害是“盖刚气不立,四大无力,全身放下,逡畏不前,锐气尽散,六贼搬弄,三尸张狂,主意不定,狐疑不决,又怕饿着,又怕冻着,又怕修道不成误了现在,又怕魔障来侵苦楚难受,又怕缘法不兴行道阻滞”。“刚”就是要坚强、健行、果断、壮盛、锐气、利器。

修“刚”法,有助于自我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人世间的许多事情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自己首先放弃了,没有奉行老子所说的“慎终若始”的人生处事态度。因此,如欲成就自我,升华人生,首先就应该做到培养起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斗志,在心中切实确立起“刚”的意识。

二、“柔”法与应变力的涵养

“柔”是神室的木料。如若不“柔”,那会“磕着撞着,无明火发,不能自遏,三宝受伤,全身失陷。神室木材为大火所焚化,一无所有,终归空亡,岂能完成大道哉”。那么如何做到柔,要做到:打我者顺受,骂我者笑迎。“柔”的含义有顺势、柔弱、克己、自屈、自退、自卑、无我、有人、无妄、淳朴、老实。

修“柔”法,有助于自我涵养应变能力。“柔”法与“刚”法是相反相成的一对方法。如果“刚”法主要表现为一种勇猛精进的气势,那“柔”法则是一种柔弱自守的精神。刚柔相济,有张有弛,才是妙道。运用“柔”法的一个要诀在于“顺”。人处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唯有具备应变力,方能处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外变我不变。

三、“诚”法与自制力的修养

“诚”是神室的基址。不诚则心不纯,心不纯则疑惑生,疑惑生则妄念起,妄念起则脚根不实,一行一步入于虚假,一举一动俱是烦恼。隔绝大道闭塞灵窟,而欲明道,不愈远乎。“诚”的内涵是淳厚、专一、老实、无欺、不隐、不瞒。

修“诚”法,有助于修养自制力。欲成就自我,就要培养始终如一的精神,脚踏实地,处处求真,诚实为人。不会因为有鲜花掌声就停止了自己的追求,自己能牢牢把握住性命之根本,以奉行“道德”为圭臬。并且抱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诚心,终能达胜利的彼岸。

四、“信”法与自信力的生养

“信”是神室的椽瓦。信若不立,四象不合,五行不和,两仪各别,三宝俱漏,大业废矣。“信”的意蕴在于中孚、无惑、不易、见真、有主。

修“信”法,有助于自我生养自信力。人生在世,欲成就自我,离不开信仰、信念等组成的自信力。有自信力者,正气在他身上聚集,他处处信守中道,不偏不倚,自然得道多助而成功。

五、“和”法与亲和力的蓄养

“和”是神室的门户。“和”具有通达、顺畅、愉悦、从容、徐缓等表征,它取义于《中庸》中的“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礼下于人,谦恭自小,心平性柔,暴躁全无,忿怒不生,大而能小,强而能弱。

修“和”法,有助于自我蓄养亲和力。“和”为贵,人和万事兴。“和”不仅是一种成就自我的方法,也是自我成就所达到的佳境,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他还引用《建言》的话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六、“静”法与创造力的炼养

“静”是神室的墙壁。静就是安定、寂静、不动、内安、无念、无欲。当然静不在于顽空寂灭,也不非参禅打坐以求忘物忘形,而是身在事中,心在事外,道心现,人心灭才是真静。此乃道门“致虚极、守静笃”之内修心法,静非不动,真静就是不动意念,不说妄言,身不妄动,事前不妄想,事后不计较,不知人短,不觉己长,时时返顾自身的本心,顺其自然。

修“静”法,有助于自我炼养创造力,最切实的好处就在于“长生无妙诀,唯在一静中”。静是养生的根本法门。只有静,才可以养精气神;只有静,才可以生心性慧。烦躁只会自己干扰自己,使自己心乱如麻,而无所适从。因此,炼静的功夫,就在于营造一种宁静的心境,让各种思路、想法自发地碰撞,从而为灵感、直觉的“光临”创造条件。

七、“虚”法与超越力的蕴养

“虚”是神室的堂中。虚就是空虚、虚无、宽阔、无形、无色。致“虚”需要,却除杂念,变化气质,挖去历劫轮回种子,看破一切恩爱牵缠,一切假事不留,一概外物不受,万法归空。虚之法,实为道门无为之道。

修“虚”法,有助于蕴养超越自我的能力,破除人们对实有的执著。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们往往只看到实有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却忽视了利益的实现依赖于虚无的作用。一个人要是心有成见偏见,就好比一个房间已经塞满了东西,就不能再接受其他新事物了。“虚”法告诉世人要善于自我解脱,视有若无。

八、“灵”法与境界力的内养

“灵”是神室的主人。灵的要妙在于圆通无碍。有了灵就可以动静有时,刚柔并济,诚信得中,和静得正,性命得了。灵之妙用在于:先发制人;义不及宾;追摄先天;夬决后天;调和性情,外圆内方;被褐怀王,心死神活;静观密察,炼己待时;窃夺造化,从无守有。总之,“灵”的要妙在于“机活神圆”,可以随心所欲不逾道,圆机活法尽通玄。

修“灵”法,有助于内养自我境界。“灵”是一种无形变可循、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灵”的境界是对自我本真的发现,是真善美集于一体的极佳状态,是心灵的最大解放,也是心灵功能的最大发挥。此时心康体健,心智聪慧,身心自由,体验到人生的圆满与幸福。

综上所述,《神室八法》,堪称自我修养的法宝。它启迪世人行事应刚强,柔顺、诚实、守信、和同、静定、虚怀、灵妙,只有这样方可成就大事业,贯穿八字真言的思想主要就是要始终如一,不怕困难,刚柔并济,和光同尘,真性不昧,也就是要做自己的真正主人。

散居道士心灵修持的善巧法门!#传统文化#

《神室八法》以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八个字为纲,详细阐述其各自的精神实质,揭示其中玄妙。修道好比修神室,只要对自己的心性能够调控自如,就是得道的表现。从现代来看,神室修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成就自我的过程,其八种方法道出了心灵修养的要诀。做到这八种要诀,人才能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

一、“刚”法与意志力的培养

“刚”是神室的梁柱。缺少“刚气”的危害是“盖刚气不立,四大无力,全身放下,逡畏不前,锐气尽散,六贼搬弄,三尸张狂,主意不定,狐疑不决,又怕饿着,又怕冻着,又怕修道不成误了现在,又怕魔障来侵苦楚难受,又怕缘法不兴行道阻滞”。“刚”就是要坚强、健行、果断、壮盛、锐气、利器。

修“刚”法,有助于自我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人世间的许多事情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自己首先放弃了,没有奉行老子所说的“慎终若始”的人生处事态度。因此,如欲成就自我,升华人生,首先就应该做到培养起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斗志,在心中切实确立起“刚”的意识。

二、“柔”法与应变力的涵养

“柔”是神室的木料。如若不“柔”,那会“磕着撞着,无明火发,不能自遏,三宝受伤,全身失陷。神室木材为大火所焚化,一无所有,终归空亡,岂能完成大道哉”。那么如何做到柔,要做到:打我者顺受,骂我者笑迎。“柔”的含义有顺势、柔弱、克己、自屈、自退、自卑、无我、有人、无妄、淳朴、老实。

修“柔”法,有助于自我涵养应变能力。“柔”法与“刚”法是相反相成的一对方法。如果“刚”法主要表现为一种勇猛精进的气势,那“柔”法则是一种柔弱自守的精神。刚柔相济,有张有弛,才是妙道。运用“柔”法的一个要诀在于“顺”。人处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唯有具备应变力,方能处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外变我不变。

三、“诚”法与自制力的修养

“诚”是神室的基址。不诚则心不纯,心不纯则疑惑生,疑惑生则妄念起,妄念起则脚根不实,一行一步入于虚假,一举一动俱是烦恼。隔绝大道闭塞灵窟,而欲明道,不愈远乎。“诚”的内涵是淳厚、专一、老实、无欺、不隐、不瞒。

修“诚”法,有助于修养自制力。欲成就自我,就要培养始终如一的精神,脚踏实地,处处求真,诚实为人。不会因为有鲜花掌声就停止了自己的追求,自己能牢牢把握住性命之根本,以奉行“道德”为圭臬。并且抱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诚心,终能达胜利的彼岸。

四、“信”法与自信力的生养

“信”是神室的椽瓦。信若不立,四象不合,五行不和,两仪各别,三宝俱漏,大业废矣。“信”的意蕴在于中孚、无惑、不易、见真、有主。

修“信”法,有助于自我生养自信力。人生在世,欲成就自我,离不开信仰、信念等组成的自信力。有自信力者,正气在他身上聚集,他处处信守中道,不偏不倚,自然得道多助而成功。

五、“和”法与亲和力的蓄养

“和”是神室的门户。“和”具有通达、顺畅、愉悦、从容、徐缓等表征,它取义于《中庸》中的“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礼下于人,谦恭自小,心平性柔,暴躁全无,忿怒不生,大而能小,强而能弱。

修“和”法,有助于自我蓄养亲和力。“和”为贵,人和万事兴。“和”不仅是一种成就自我的方法,也是自我成就所达到的佳境,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他还引用《建言》的话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六、“静”法与创造力的炼养

“静”是神室的墙壁。静就是安定、寂静、不动、内安、无念、无欲。当然静不在于顽空寂灭,也不非参禅打坐以求忘物忘形,而是身在事中,心在事外,道心现,人心灭才是真静。此乃道门“致虚极、守静笃”之内修心法,静非不动,真静就是不动意念,不说妄言,身不妄动,事前不妄想,事后不计较,不知人短,不觉己长,时时返顾自身的本心,顺其自然。

修“静”法,有助于自我炼养创造力,最切实的好处就在于“长生无妙诀,唯在一静中”。静是养生的根本法门。只有静,才可以养精气神;只有静,才可以生心性慧。烦躁只会自己干扰自己,使自己心乱如麻,而无所适从。因此,炼静的功夫,就在于营造一种宁静的心境,让各种思路、想法自发地碰撞,从而为灵感、直觉的“光临”创造条件。

七、“虚”法与超越力的蕴养

“虚”是神室的堂中。虚就是空虚、虚无、宽阔、无形、无色。致“虚”需要,却除杂念,变化气质,挖去历劫轮回种子,看破一切恩爱牵缠,一切假事不留,一概外物不受,万法归空。虚之法,实为道门无为之道。

修“虚”法,有助于蕴养超越自我的能力,破除人们对实有的执著。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们往往只看到实有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却忽视了利益的实现依赖于虚无的作用。一个人要是心有成见偏见,就好比一个房间已经塞满了东西,就不能再接受其他新事物了。“虚”法告诉世人要善于自我解脱,视有若无。

八、“灵”法与境界力的内养

“灵”是神室的主人。灵的要妙在于圆通无碍。有了灵就可以动静有时,刚柔并济,诚信得中,和静得正,性命得了。灵之妙用在于:先发制人;义不及宾;追摄先天;夬决后天;调和性情,外圆内方;被褐怀王,心死神活;静观密察,炼己待时;窃夺造化,从无守有。总之,“灵”的要妙在于“机活神圆”,可以随心所欲不逾道,圆机活法尽通玄。

修“灵”法,有助于内养自我境界。“灵”是一种无形变可循、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灵”的境界是对自我本真的发现,是真善美集于一体的极佳状态,是心灵的最大解放,也是心灵功能的最大发挥。此时心康体健,心智聪慧,身心自由,体验到人生的圆满与幸福。

综上所述,《神室八法》,堪称自我修养的法宝。它启迪世人行事应刚强,柔顺、诚实、守信、和同、静定、虚怀、灵妙,只有这样方可成就大事业,贯穿八字真言的思想主要就是要始终如一,不怕困难,刚柔并济,和光同尘,真性不昧,也就是要做自己的真正主人。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东方松林
东方松林
先修忏悔,再修改过,再行善,再修禅定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部所求皆得的经,求财得财,求官得官,求寿得寿。

这部经功德极大,受持一遍即是对佛的法供养,对诸菩萨的法供养,比一般的七宝供养功德大许多,且又能所求皆得。因为受持这部经,佛见其人已成佛道,视为亲近之人,常加眷顾,所以后福无尽。这部经如如意珠,如果至心持诵,其效果是很好的,持诵到300部时效果尤其明显。

共修《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发愿文:

为了十法界一切有情众生,成就无上佛果,获得究竟解脱,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有情众生,资财丰盛,欢喜充满,吉祥安乐,而共修念诵此《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普光明藏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一切龙天善神金刚护法护咒圣众(三称)

净 身 业 真 言
唵,修 多 唎,修 多 唎, 修 摩 唎,修 摩 唎,娑 婆 诃。(三遍)

净 口 业 真 言
唵, 修 利 修 利,摩 诃 修 利, 修 修 利,萨 婆 诃。(三遍)

净 意 业 真 言
唵,嚩 日 啰 怛 诃 贺 斛。(三遍)

安 土 地 真 言
南 无 三 满 哆,母 驮 喃, 唵,度 噜 度 噜, 地 尾 萨 婆 诃。(三遍)

普 供 养 真 言
唵,誐 誐 曩,三 婆 嚩,伐 日 啰 斛。(三遍)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shè)城耆阇崛(qí shé jué)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wǎng)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
尊者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shè),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
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tà)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
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㤭(jiāo)慢。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hūn)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
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
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zàng),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zàng)?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zàng)。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cáng),是故名为普光明藏(zàng)。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zàng)。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
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
我今在此耆阇崛( qí shé kū)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
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补阙真言
南无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 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 虎啰 吽 贺贺 苏怛拏 吽 泼抹拏 娑婆诃(三遍)

补缺圆满真言
唵 呼嚧呼嚧 社曳穆契 娑诃(三遍)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发愿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偈
回向文一

诵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文二

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同登觉岸;

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证无上道;

三者回向,法界众生,离苦得乐,同生净土。

回向文三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文四

愿以此功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回向文五

回向所有参与《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共修的师兄,学佛路上违缘消除,顺缘增长,早证菩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独处诵经让我恢复正常,又开心起来了[可爱]刚才诵地藏经的时候突然在想,我现在算不算是在修忍辱啊,修忍辱的果报是漂亮啊~然后我就忍不住的侧头看了看镜子,怎么感觉是
  • 【夏日之旅,马上出发~《不期而遇的夏天》活动回顾】御影观影团《#不期而遇的夏天#》“夏日之旅”专场,活动回顾~小镇大爱,水生四毛夏日限定友情惊艳银幕,走心佳作,
  • “以爱为名”的骗局|杨营派出所快速侦破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他说要用钱买家具,为结婚做准备,我很开心,就把钱给他了,结果再也联系不上他了……”2020年6月18日,
  • 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广大的十方国土,合为一个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无量的珍宝充满其中,没有浊恶苦痛的触受,没有种种女人,甚至没有女人这个名词,也没有声闻辟
  • 我这个人不长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疼舒适圈待久了就不挪窝了这样说就是为了让自己长点记性别在舒适圈待久了就不动了见机行事 让自己不舒服的圈子就赶快跑 一定让自己得待着
  • 如果一个人影响到了你的情绪,你的焦点应该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影响你情绪的人身上。如果一个人影响到了你的情绪,你的焦点应该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影响
  • 雪落几寸,思念又添几许,花非花,雪非昨日雪多少的等待成了独徘徊,抱着旧时的落白,摇曳在季节轮转的北风中。 雪落几寸,思念又添几许,花非花,雪非昨日雪多少的
  • 【官方网站】>>> 【APP下载】>>>【微博关注 壹姐优惠社】 【超级红包】 白色衬衫女明星同款2017秋新款韩版纯棉职
  • 昨天喝的很多 喝的很猛 白的兑着啤的喝 喝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喝的是什么 说了好多胡言乱语还莫名其妙掉眼泪不过还是能尽力保持清醒吐在了厕所 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死也
  • 余生,最好的生活态度就是,静静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前行,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
  • ˗ˋˏᰔᩚˎˊ˗ 每天有每天的快乐今天的快乐是 生日快乐!!!!!今年和老公是同一天 所以加倍快乐♪( ´▽`)何其幸运 年岁并进 ̑̑ෆ⃛和牛炫到肚皮撑
  • 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断了念想,痛苦也就慢慢地断了;而生离则是让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永远地悬念,永远地悲哀,辛弃疾说得好,“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若不经历过
  • 来世一遭,钱财物质带不走,名利权势留不住,干干净净来,两手空空走,最后化为乌有,融入泥土,世界再好,也看不到了,人间再美,也不存在了。 2、我的房子里到处都是定
  • 据悉,电影《山楂红了》由山东泰岳兄弟影视有限公司出品,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潍坊市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联合摄制,著名演员巩汉林、金珠、巩天阔、黄一惠等担当主演,
  • 突然觉得自己当爸妈的女儿当的好差劲,今天是我爸第一次坐飞机出远门 很多不懂的东西自己也不能陪他们一起,很幸苦的把我抚养长大了 自己体验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却好像从
  • 从7月26日两场土耳其同意大利女排热身比赛的赛果来看,艾达的状态相当出色,可以说已接近巅峰。老将艾达是土耳其女排副攻线的大将、也是土耳其女排的队长,她今年缺席了
  • 公司新标识将以L-B- F- I- L- M6个字母,简化为更具辨识度的设计组合,并重新释义:" L"for Lion 雄狮,"
  • 记者了解到,工作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土地出让规定、实施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加强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规范商品房交付行为、健全房地产信用管理等六
  • 汉兰达定位于中型SUV,厂家指导价格为:23.98-30.68万元,外观方面,2021款汉兰达新增的酷黑外观主要在很多细节上有所改变,首先就是前脸的大气格栅采用
  •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如果把这句名号当作功夫来念,你是一个没有气血的人,是一个不知佛恩的人,不知惭愧,善导大师就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