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茶盏:唯一为茶而生的碗

筑梦茶乡 福地湄潭 湄江印象 只为一杯好茶
湄江印象 好茶 好印象

茶盏,可以是饮茶的器具,也可以用于彰显地位,古时贵族的斗茶便是典型的体现。对于今人过去已为历史,而对茶盏的追求大多源于茶本身,因为茶盏因茶而生。

茶与茶盏的关系,是相生相融的。

茶,因为茶盏而有了形,人们既可品其味,又可观其色,还可闻其香,更可杯底留香。

茶盏,因为茶的存在而存在,因为茶,它退去了初入凡尘的青涩,变得内敛、深邃;因为茶,岁月不落尘埃,它满腹灵性……

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流行煎茶,茶具喜用青瓷和白瓷。宋代流行冲茶且斗茶成风,为了分辨水痕比出高低,宋人弃青瓷白瓷改用黑瓷,并在黑色釉上大做文章,烧制出兔毫盏、油滴盏、玳瑁盏、木叶盏等茶具珍品,使我国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唐代流行用青白瓷

在唐代以前,饮茶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到了唐代,饮茶之风才扩散至民间,茶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到了宋代,饮茶之风更盛,中国茶文化进入全盛期。

茶庄、茶肆、茶坊、茶馆遍布城乡,当时人们常说,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和柴米油盐相提并论,可见当时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史籍上之所以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是因为宋代兴起了斗茶风。

茶盏贵为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宋徽宗

斗茶是由于茶水生成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唐人饮茶的方式是煎茶,先将茶叶制成茶饼,饮用时将茶饼打碎,投入茶臼内研细后,再拿去煮茶。

而宋代流行冲茶,即先将茶叶做成茶饼,饮用前把茶饼碾成细末放入茶碗或茶盏,再沏以初沸的开水,于是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泡沫,这层泡沫称为水痕,斗茶是要比试谁的茶盏中泡沫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斗茶是以茶色是否鲜白为标准,因而所用茶具以黑釉瓷器为主。

宋徽宗喜欢饮茶,对如何制茶和饮茶极有研究,著有《大观茶论》一书,书中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斗茶成风使市场对黑釉瓷器的需求量极大,所以宋代黑瓷生产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不仅一些青瓷窑场如福建建阳的建窑、江西吉州窑等以生产黑瓷为主,连如定窑之类的以产白瓷为主的名窑,也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大量生产黑瓷。

斗茶之法讲究茶质、水质和技艺。为了创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仅需要茶品好、技巧娴熟,而且需要优质的茶盏。所谓“好马配好鞍”。《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种斗茶,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斗茶家们都对黑釉茶盏 ( 碗 ) 情有独钟。

建盏皆用正烧,外壁往往施半釉以免粘窑,釉在高温中易流动,便形成了这美美的“釉滴珠”,又称“釉泪”。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溶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

与华丽的彩绘和繁缛的雕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陶瓷工艺界称之为“窑变”。

宋人爱斗茶 茶盏黑为贵

宋代斗茶所用的黑瓷茶盏以兔毫盏、油滴盏、玳瑁盏和木叶盏最为名贵,艺术成就也最高。

兔毫盏
兔毫纹的形成是由于釉中的铁质在高温中聚集,并向下流动,产生流淌状丝毛纹,因细密如兔毛而得名。

油滴盏

油滴盏的油滴纹是黑釉在高温中形成的结晶釉,釉面密布银灰色和褐色斑点,犹如漂浮的油滴。

玳瑁盏
玳瑁盏的玳瑁纹是在黑色釉面下出现的褐黄、铁锈色斑点,状似玳瑁背上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因这种纹饰和鹧鸪鸟羽的花纹也很相似,所以又称鹧鸪斑。

木叶盏
以树叶为标本,而艺术效果最为惊人的是江西吉州窑的木叶盏,这种茶盏的纹饰是如何形成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制作时以天然树叶为标本,把它贴在成型的胎体上,然后通体施黑釉高温烧制。

烧成后的树叶呈金黄、浅黄、淡红、淡紫、银白等颜色,树叶的形状及茎脉有的在黑釉的映衬下清晰可见,木叶纹有半叶、一叶,也有两叶、三叶。

木叶盏的器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径10厘米左右的圆盏,另一种是稍大一点的斗笠盏。

木叶盏在宋代的名气不及兔毫盏和玳瑁盏,但其奇特的制作工艺和朴实自然的装饰风格越来越受后人的重视,以至于把它视为吉州窑的极品,因留传至今的木叶盏寥寥无几,因而更显珍贵,是很多藏家梦寐以求的宝贝。

湄潭手筑黑茶 湄江印象领先
微信号:MJYX68 微信公众号:湄江印象
一辈子 一件事(做杯好茶),一杯好茶 敬天下有缘人
我有一杯千年传承好茶与你分享,我有一杯千年传承好酒与你同饮
我有黑茶“金花”提取破壁粉,为你健康保驾护航

我有千年传承的黑茶虫茶,与你一起煮烹

#微博问道##学道入门##每日一道# @微博道学《归根复命:老子静寂入定的内炼法,启开后世内炼的千门百派!》

《老子》又名《道德经》。关于它的作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他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问以礼。后来因见周朝日衰,遂西出函谷关;受关令尹喜之请,写《道德经》五千言。然后离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一书文文约义丰,自传世以来,人们对它的理解就有分歧。历代出现的几百注家各执一说,莫衷一是。道教的思想家,即继承了《老子》的宇宙生成学说,又把其中的归根复命的思想作为炼养理论的核心。可见,探讨《老子》的内炼思想,不仅可以觅寻到道教内炼理论的源头活水,并且还能有助于对《老子》一书的全面认识。

道:宇宙天地生命衍化的奥秘

道,老子最重要的思想范畴。故开章明义说:“道,可道也,非恒也,名,可名,非恒名。”并特别声明他所创立的道,并非一般人所说的道,它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既然如此,又怎么去了解这一只可意会的道呢?老子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艰难地描述着,力图让人们把握大体,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末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即把道说成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原,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又不能依靠感官去了解,故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敫,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而不见其首,随而不见其后。”你看,见不到,听不着,求不得,混沌窈冥,恍恍惚惚,似“无物”,又似“有物”,其实难以言语。

这是一个人们无法直接感知的无限大的宏观世界与无限小的微观世界,这个世界不是有貌、有象、有声、有色的可被感知的“物”,而是“夷”“希”“微”的统一体,是一种超感官的存在。相对“物”而言,它是“无”;相对虚无而言,它又是“有”。“有”和“无”都被用来证明道的真实存在,并非说道是虚无与实在的统一。

道是宇宙生成的本根。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所谓“根”即指道,“归根”即指回复到先天的状态,与道同体。这个根又叫作“玄牝之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从这个神秘的门户中,永无休止地衍生着万物。

万物生成衍化的程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谓“道生一”,是说道在本根阶段呈现为一种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即先天之元气。由一生二,便是由元气分阴分阳。所谓“三”,是指阴阳二气之间的互相作用(冲气),这种互相作用使阴阳二气呈现出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稳定形态(和),这些稳定的形态也就是“负阴而抱阳”的万物。

在这里,老子向当时的人们披露了宇宙衍化的根本奥秘。即宇宙万物的产生与发展是处在阴阳矛盾的运动中。而“和”是万物具备的基本形态。所谓“和”,即指阴阳的平衡、和谐。《淮南子·天文训》说:“阴阳合而万物生。”作为衍生万物的本体——道,本身就有和合的性质。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即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道所包含的调整性、互补性、和谐性。所谓“和之至也”,更把和谐视为事物存在的最好也是最高的状况。后来的道教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元气道论,使之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炼养理论的基石。其互补和谐的思想,则成为道教养生学调整的原则。

静坐内炼,体悟道一

那么,怎样去认识这个远离人们感官的神秘世界呢?老子指出,到那里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直觉主义的认识道路。这要求在一种静寂入定的精神境界中,运用直觉思维的智慧,才能去体验宇宙的基本统一(即道的一元性)。显然,达到这一境界最好的手段便是静坐内炼。也许,老子正是在入静的状况下、才领略到了那个神秘世界的奥秘。

他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看,这正是入静状况下出现的绝妙景象。惚惚恍恍,窈窈冥冥,似有似无,然而又确实感觉到有一种极其精微的、真实可信的物质,精气在体内运行,并出现了种种奇异的事物(有物)、景象(有象),这就是“精”、“信”(神)在特殊状况下产生的功能。

营魂抱一,专气致柔。为了登临这一领域。必须作一些特别的锻炼。《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讲的就是炼气入静。“营魄”,河上公注:“魂魄也。”《淮南子》高诱注:“魂者阳之神,魄者阴之神。”故魂为阳,魄为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人则为“载营魄抱一”,“一”即“和”,为阴阳魂魄互相作用构成的稳定的统一体。

那么,怎样才能“抱一”呢?则当“抟气至柔”,如婴儿一样。《管子·内业》云:“抟气如神,万物备存。”尹知章注:“抟,谓结聚也。”气结聚而精生,精积而神用。三者之中,精是内炼的根本。《老子》有“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句。气为动力,抟气至柔,绵绵若存。神为主宰,所谓“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者,伸也;伸者,神也。

玄鉴于心,照物之明。在炼养的过程中,还当清净心地,这就叫作“涤除玄鉴”。“玄鉴”,指玄妙的心境。排除外部感觉世界的各种干扰,保持心地的洁净无尘,使其明亮得象一面毫无毛病的镜子,便能观照万物,明晓宇宙的本来。《淮南子·齐俗训》说:“清明之士,执玄鉴于心,照物明白。”从而可以达到与道玄同的境地。

出于这种对气功养身的体验,老子认为,用这种静功内养的方法,可以“挫锐”“解纷”,排除心官带来用一切干扰。使主体恢复无知无识的状态。这样,就能使心灵的智慧之光与大道和合,从而产生出超常的功能,能够直接感受其微观世界的形形色色。

所谓“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所谓“和其光,同其尘”,反映的正是用“玄鉴”之光,接受“道”的信息,并进行信息反馈的微妙情景,这就是直觉静观,认识世界的过程。

致虚守静,归根复命。老子把他论述的内炼方法和理论总结为归根复命之说。《老子》云:“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个根也就是道,在人则指生命的本源,在气功内炼中,一般指下丹田,内炼之际,将气归丹田,精聚丹田,神(意)守丹田,谓之“归根”。

精气神常聚常守丹田,通过炼精、炼气、炼神诸阶段的修炼,便可结成内丹,扭转自然界生老病死的规律,恢复青春的活力,达到“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目的,这就叫作“复命”。

内功修炼,精力超常。现代科学已粗略地揭示,内功锻炼中所产生的内气乃是人体中的一般生物能量流,这股生物能量流的运行形成了笼罩在人身周身的生物场。不仅如此,内功锻炼还可使脑电波频率减少,而波幅度增加。

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中枢系统,内功可使它的功能回到儿童时期的慢波;对于年老的人,内功可使衰老的生化指标发生逆转,这可能是内功、内丹之所以能够开发智力,延长寿命,甚至返老还童的根据。

显然,《老子》中的这些深刻精辟的思想,是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的产物,特别是在内炼术的实践基础上,提炼总结出来的。

1985年10月,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用空间脑功能扫描技术,对气功师夏双全入静状态后的大脑进行扫描后,摄下的脑电波图,犹如太极图。就是人脑本身存在着二股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的动态平衡结构图。

在《老子》中记述了当时内功达到的成就,“益闻善摄生者,陆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末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看,这里记述了一些知常得道的大师,他们元气充沛,精力超常,具有种种特异功能,是一般人难以比拟的。

老祖丹法,渊源流长

《老子》中的这些记述,为我们探讨先秦时内功的历史状况提供了珍贵的文献。他的内炼方法和理论,启开了后世内炼的千门百派。从东汉开始,以内炼观点注解《老子》的,历代不乏其人,如河上公《老子章句》、张陵《老子想尔注》、葛玄《老子节解》、白玉蟾《道德真经宝章》、李道纯《道德会元》等。

至宋元内丹派问世,更把《道德经》作为丹经之祖。北宋张伯端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陈致虚说:“《阴符》、《道德》,丹经之祖书,上仙皆籍之为筌蹄,修之成道。然其旨意玄远,世薄人浇,不能达此。故仙师作此《悟真篇》,使后学者一见了然,易于领悟而行之尔。是知《阴符》、《道德》、《悟真篇》,三书同一事也。”

故他在《金丹大要·道德经序》中直接了当地说:“老子之道,即金丹之大道也。”“如恍惚中有象有物,杳冥中有精有信,不贵难得之货,皆直指大道,显露玄机者也。经内隐八十余异名,如众甫。神器、玄牝、橐龠之类。盖深注意于道,使后之人从是而悟,因悟而入,因入而有焉,即有为者金丹也。”

宋元内丹派奉《老子》为内丹祖书,并列出了一个传统系统,以表示自己属于道家正宗:“金丹之道,黄帝修之而登云天,老君修之是为道祖,巢由高蹈,钱铿长年,尔来迄今,历数何限,求于册者,当以《阴符》《道德》为祖,《金碧》《参同》次之。自河上公正传,而至伯阳真人;祖天师得伯阳之旨,丹成道备,降魔流教;仙翁济幽,旌阳斩蛟,是皆逢时匡世救劫,斯乃真仙之余事耳。

华阳玄甫、云房、洞宾授受以来,深山妙窟,代不乏人……燕相海蟾受于纯阳,而得紫阳,以传杏林、紫贤、泥丸、海琼,接踵者多。我重阳翁受于纯阳,而得丹阳,全真教立,长春、长真,长生、玉阳、广宁、清静诸老仙辈,枝分接济,丹经妙决,散满人间。唯紫阳《悟真篇》颇详。又得无名子诸公引而明之,”到此丹经大备。

就是说内丹渊源于黄帝、老子,经河上公、魏伯阳、锺离权、吕洞宾、张伯端、王重阳等传播,丹法盛行于世,他们的著作都是重要的内炼典籍,而且象大树和川流一样,枝分派接,源远流长。

作者:李远国 李黎鹤 腾讯道学

【道家】心印经
《心印经》,全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或简以《玉皇心印经》称之。虽名托“玉皇”,实乃假借,其真实著者是谁?起源何时?已难考证。
大道易简,损之又损。《道德》灵文五千言,《阴符》宝字逾三百,此皆言简意赅,意理精深。而《心印经》全文仅二百字,道破玄机,直指根本,文辞优美,琅琅上口,久久诵读,妙理自明。
《清静》、《心印》二经,乃玄门道士日诵之经典功课,是大道之正宗,登真之密钥,堪为神仙之至宝,高上之心要。《清静》言性功,性中有命。遣欲、澄心、灭毒之法,若无命功基础,心息难依,清静难证。《心印》言命功,命中有性。有无、三一、玄牝之理,若无性功智慧,真伪难辨,圣凡难明。故学者当知:命即性兮性即命,性命须臾不可离。要得此身长不死,安心混沌未分前。

大道无名,为何强名《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高者极远矣,上者极尊矣,玉者极贵矣,皇者极大矣。心者,官君、核心也;印者,印信、符契也;妙者,微明、玄趣也;经者,路径、方法也。《心印》之道,乃是玄门极“尊贵远大”之无上妙法,而暗含官制阴阳号令鬼神之符契。

何谓之“心印”?心是何心?印是何印?心与何印?何以印心?

太上道祖曰:“言有宗,事有君。”夫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根。其大无内,其小无外。大则包罗天地,小则隐在毫芒。修之则作佛成仙,纵之则披毛带角。存之於内则为性,施之於外则为情。千变万化,无有定时。故圣人教之修心,即修道也。教之修道,即修心也。

印者,信也。道士行法,必假以印,以此检束心身,正己应物,差役鬼神,呼召风雨。盖古人印心,今人印木。后世无知,心劳力屈,不能自胜,是以未悟之前,须假木印,既悟之后,惟在心印。

天性者,人也;人心者,机也。天人一气,隐显相通,和气致祥,沴气致殃。古人心印于天,举念而天已知;今人心隔于天,数奏而天未格。盖人心与天心离绝,凡心与圣心悖违也。故夫逆天暴物,悖道败德,皇天震怒,祸亦随之。有如成王悔过,偃禾返风;宋君一言,火星退舍,是皆精诚格天,转祸为祥之征。是以祸福无门,惟人心自召。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恶之应,如影随形。

天以运斗为机,人以运心为机。天人本自相印,灵而有性,虚而无象,寂而常感,感而有应。心印者,以心感心,心心相印;以心感物,物我同源;以心感天,天人一气;以心感神,万神俱集。寂然无声,一言而大动天下,是以天心动化者也。太上道祖所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此皆心印也!是以祖师常言:“人心常要合天心,铁杵成针功要深。直待火烟烧灭后,那时矿尽是真金。”天心得以印,則三光皎然;人心得以印,則神室清明。以之修身则身修,以之治国则国治。

《心印》妙经,有“法简、效速、理深、用广”之善。

所谓“法简”:心印之法,至简至易,删繁去奢,损之又损。其要在于“默朝上帝”中行“存无守有、出玄入牝”之法。实乃黄老正宗“执两用中”之要诀。可谓“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经千万卷,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所谓“效速”:心印之功,证验有时,不用三年温养,毋需九年面壁,心神相会,“顷刻而成”;神气相抱,“百日功灵”;诵持万遍,妙理自明;默朝上帝,一纪飞升。可谓明明白白,直言不讳。

所谓“理深”:心印之经,虽二百字,然字字真机,上药之甄别、上帝之朝观、无有之存守、玄牝之出入、回风之精妙、天光之履践、三品之聚散、一理之贯穿、日月之相通、真神之永得……此等种种,妙莫能言,若不能穷理尽性,何以复命印心?

所谓“用广”:心印之道,小则修之于身,固蒂根深,松柏青青;中则建之以功,一得永得,顷刻而成;大则行之以道,窍窍光明,一纪飞升。履践天光,挥斥雷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石飞形,出入无碍,逍遥太虚,神通莫测矣!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经纶。观今之世,正宗失授,心法失传,学者多不得明师传授,往往道听途说,不寻心中之至宝,但求纸上之玄文。可曾知“符图印诀皆文具,运用存思添念虑。寂然不动见天心,有感必通知妙处”。迷耽外物,心神不全,谈玄说妙,人神不应。何以感通天地?何以凝结大丹?

天地交而万物通,圣人作而万物睹,自然孚感之道也。人心与天通者,盖由赋形受命,元自天来。是故精诚发於内,则神气动於天。人心虚明,天光发辉,如镜鉴形,美丑自见。是故圣人虚广其心,持养其神,混同其气,淡化其形,而与道浮沉。如此则万物之化,无不偶也,百事之变,无不应也。故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知天道,此言真心彻照,精诚内着,心领神会,此感彼通也。

得道之真人者,怀天心,抱地气,合神机。同乎大和,含乎精诚,纯乎道德,上下一心,此感彼应,示信达诚,守中行正,物来则应,物去则静。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外与物化,心与天游,物我玄同,真机浩浩,无象无名,无己无功,何有“大患吾身”之叹?

《心印》妙道,可谓阐天人之大化,统列圣之心要,摄群仙之妙本,开诸真之密语。循此道者,当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印其心,顺其情,理其气,导其欲,聚其力,凝其神,施其功,立其德,归其真,证其道。

以心印心,心心不异,以心印物,物我不二;以心印事,则事必成,以心印功,则功可立,以心印道,则道必通,以心印神,则神必降。 

故曰: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印用功夫,若欲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王阳明也曾将其良知的思想,整合于“静坐”方法,近于一种儒家的“沉思”与“禅修”。最初,他获梦中觉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 我们现在做的各种投诉、XC,作用是有的,就是促进处置时间提前。原来,阿瓜也成了那个走到哪里都要被催婚加被介绍对象的小朋友啊。
  • 我说:“最近似乎客人少了许多,大概学生们都上学了”老板:“嗯,我早就料到的,爆红2个月左右而已,现在每天都有同类的咖啡店开业,那一波人又跑去别的地方探店了,其实
  • #青年学党史# 在近三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大家被志愿军战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牺牲誓死保家卫国的坚定信仰、崇高境界深深感动,正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回大
  • 我常对徒弟讲:你所做的一切事天地有眼、天地有耳,你讲的细小的声音,天地也能听到:你所做的一切的恶事、或者是善事天地也绝对看得到,不要认为你旁边没有人一个佛弟子应
  • ”ps:因为之前写阿佛洛狄忒是be大家都在问嘛,那说一下我写be会专门预警,如果没有标明be那么不管过程怎么虐都会是he(是的这篇过程会很虐) 改掉了一些人设上
  • 中国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1%左右,可开采量最占了全世界开采量的40%,使用量占了50%左右,按照这样的速度,煤炭产量的枯竭为期不远,纵观古今战争,
  • 我从7周开始孕吐特别厉害,吃啥吐啥,网上说补充维生素可以缓解孕吐,结果我吃了橘子孕吐更严重了,后来我在网上找到调理孕吐的安姜宝,一开始不太敢买,毕竟说的还是挺神
  • #第一刑案部的乌鸦#何が正しくて、何が間違っているか、その答えは人それぞれ違うからね。 そして、僕たちは人の分岐点に立ち会う仕事をしているんだよね。
  • 我对别人的爱依附于别人对我的爱生长你爱我所以你哪里都好你不爱我我就看不见你我可能没有给对方足够久的时间发现对方对我的喜爱所以到最后对方也不知道到底爱不爱我所以我
  • 又是晴朗的日子,慢下疾驰的脚步、拾起生活的小细节,认真享受早餐的每一个过程。又是晴朗的日子,慢下疾驰的脚步、拾起生活的小细节,认真享受早餐的每一个过程。
  • 9.射手不懂争取,恋爱时最吃亏。12.和双鱼恋爱不一定有浪漫,但必须得有钱。
  • 这些外观上的规定是为了保证防护服的安全可靠性,防止小的缺陷对医护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美国的医用防护服标准是由NFPA(美国国家防火协会)制定的“NFPA1999
  • 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安然于一本好书,一个长夜和一杯热茶的宁静时光,将所有思绪温润于字里行间,在婉转的诗意里,醉一段流年。#天天晒早餐[超话]#周末早,打卡早餐第
  • 华为智慧办公论坛,在#HDC2021#开发者大会期间的一些信息,总结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内容:1.把移动生态移植到PC上,听起来很简单,但要想实现稳定、兼容,不断优
  • 红楼是一场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无论如何,它们写的是人,进一步是人生,更进一步便是中国人的人生。
  • 本套书将古诗词按四季进行分类,依照春、夏、秋、冬四季,编辑成册,其中所选篇目均为提升孩子心灵品质之作,以传诵程度及适合小学阶段阅读的古诗词为入选标准,通过古诗词
  • 疾控部门相关人士介绍说,这是公安及电信部门的专业术语,在疫情追踪中采用时空交集人群概念,可以最大可能的发现潜在风险人群,将更多的因为存在时空交集而可能产生感染机
  • 【欧盟立法者支持禁止基于追踪的广告】据techcrunch网站10月22日报道,欧盟立法者正在动员各方支持禁止基于追踪的广告,并将其纳入针对欧盟的一套新互联网规
  •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从2001年起积极与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在合作开展金钱龟保育项目,当中一项是人工繁殖复育计划,目的是建立一个纯种的存续种群,万一野外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