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医团员青年抗疫纪实

疾风知劲草,危难显担当。2022年,面对疫情,北京燕化医院青年团员逆行而上,凝聚起抗击疫情的青春防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2022年是建团一百周年,让我们走近这些青年团员,去听听她们的抗疫故事。

封控区里的抗疫青年先锋
文/康复医学科赵璐
时间进入2022年,新冠疫情一直在不同领域神出鬼没地打偷袭战,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地冲锋在疫情前沿,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休息了,每到周末,我们都会积极请战到疫区增援。5月份开始实行严格管理,单位与家,两点一线,5月12日早晨,我村村委会承诺:医务人员可以凭证明出入村卡口,13日凌晨,我就突然接到村内通知,说村里出现确诊新冠阳性患者,即日起所有人包括医务工作者都不能进出卡口,石楼村由管控区调整为封控区。
于是,我立即把自己被封在村里不能回院工作的情况上报给医院。
当日上午,我和村民一起排队做核酸检测,看到有人惶恐,有人不认知,更有人不执行、不重视;为数不多的专业医护人员拼命在岗位上死守;志愿者很多,不否认他们都有一腔热血报国志,但是太多人缺乏专业知识,尽管抗疫物资到位,但很多人做不到正确穿脱,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为此,心中不免担忧和焦虑。
中午接医院通知,就地闭环上岗支援!我于13日午后便披挂上阵,参加村内集采、入户、宣传普及抗疫知识……能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真好,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句句暖心的问候冲淡了饥渴与酷热。
凭着我年轻,凭着我是医者,凭着我是共青团组织的光荣一员,大战面前我就代表北京燕化医院发挥青年先锋作用,展现了团员青年的勇敢与热情,用行动证明团员是党的后备军。

坚守平凡,铸就不凡
文/星城院区疼痛康复科李凯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积极地响应政府和医院号召,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当中,身为共青团的一员,做好表率先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既要照顾居民的情绪,也要帮助年龄较大身体不好的同事前辈们,我和其他同事们一起,顶着烈烈炎日,主动承担入户采样工作,去最累最需要我的岗位去,为抗击疫情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
文/星城院区疼痛康复科王文庆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疫情爆发第一时间,我积极参与核酸采集工作中。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闭环通知时,我立即收拾行李,枕戈以待,积极响应!烈日炎炎下,我独自一人坚持四个小时完成入户数高达170户的核酸采集任务。当脱下防护服时,全身湿透,手脚发麻,但心中却倍感振奋,无怨无悔坚守岗位!在闭环期间,,我运用自己的康复技术,在工作休息期间积极为“战友”们解除疼痛,为燕医人同心抗疫的精神助力!特殊时期,尽己所能,抗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

最亮的“仔”
文/器械科刘奥
那一天,白衣着身,那是英雄出征战场的铠甲。近日,网络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最美的背影”,点赞最多的一张照片就是几位医护人员,穿着严密的防护服,站成一排,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因为一袭白衣,让普通人看见最美丽的铠甲。曾经将名字写在校服上的90后们,变成如今将名字写在防护服上的一线战士,防护服下的我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是子女、是父母、是挚友,是鲜活灿烂的普通人。我们怕吗?当然。但是,身为医务工作者,身为一名共青团员,在危急时刻,我们必须克服恐惧、义无反顾地“顶上去”,面对肆虐的疫情,始终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用逆行的单薄身躯,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历经70、80后的洗礼,90后的我们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目睹了2008年的地震,参与2020年的新冠抗疫,疫情至今,天有不测风云,我终于体会到有家不能回是什么样的感觉了。随着房山区的疫情的爆发,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我加入了抗击疫情保卫房山的一份子,帽子一戴,防护服一穿,入户走起,我就是这小区最亮的 “仔”。
疫情的一天
大白不怕烈焰,大白爬楼辛苦
大白出楼凉爽,大白汗流浃背
大白不怕疫情,大白是无敌的
90后的我们青春已过,“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90后的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拥有着隐形翅膀的天使。

疫情终将战胜
文/口腔科刘鑫鑫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从北京疫情以来,我一直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从4月23日开始,我便积极参与了房山区窦店防疫工作。第一天去到窦店以后,大家都很懵,直到下午各组的任务发下来以后,大家才明白,这真的是疫情离大家最近的一次。当时任务很多、人很少,杨院以及其他主任亲自为我们送去了物资,到后来的窦店入户、集采,直到后来采核酸闭环管理,我都积极参与,因为这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该承担起的责任。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终会被我们战胜。

抗疫有我,有召必应
文/营养科卫倩倩
作为营养科的年轻力量,在收到医院要求闭环采样的通知后,我积极配合,从5月14日到6月2日整整二十天的坚持,终于迎来了窦店地区的解封,我们也解除闭环管理,但抗疫仍在继续。6月23日,我们接到卫健委通知,要组建一支25人的采样队伍支援经开区,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为经开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每天爬楼入户,为居民采集核酸,只为更快一点儿跑赢病毒,终于,我们的坚持取得了胜利。任务结束的最后一天,我们收到了来自社区儿童志愿者们自己种的豌豆苗,那一刻特别感动,光荣感油然而生。我是一名共青团员,抗疫有我,有召必应!

“曝光”!坊子这份捐款名单……爱在接力!

近日,潍坊市坊子区志愿者协会交流群的一份“捐资助学”接龙名单被一位热心网友发到朋友圈,从发布日期可以看出,短短几天时间,参与捐助的人数多达百余人,捐助的数额不等,但每一个名字都值得狠狠点赞!

据了解,坊子区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5年9月。协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活跃在公益志愿服务第一线,其中捐资助学是志愿者协会每年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坊子区志愿者协会设立捐资助学项目已经8年,累计捐助100多万元,为300多名学子圆梦大学,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甚至还有曾经被捐助的学生后来也参与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志愿者尹国豪,上学时家庭遇到困难,得到了协会的援助,大学一毕业他就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将第一份工资的大部分捐到了协会,用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几年来,捐资助学活动他一次都没落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爱心进行传递。

还有志愿者崔尚如,虽然现在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是他自信乐观,也积极参与到这次捐资助学活动中,他说,虽然钱不多,但也是我的一份力量和心意。

凡人善举也因坚守而更动人心。这份捐款名单里有很多人每年都参与捐款,周春华、南俊升、刘慧丽、国萍、王秀朋、郝云霞、孙新颖、任丽红、曹桂香、侯晓泉等等……

2022年度“捐资助学•圆梦大学”活动倡议书

人生之善莫过助人,助人之德莫过助学。金榜题名应是莘莘学子追逐人生的新起点,而我们身边有些同学却因为种种原因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而黯然忧心。为帮助他们解决升学困难、成就人生梦想,坊子区志愿者协会决定开展2022年度“捐资助学•圆梦大学”活动。倡议如下:

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帮助无助的寒门学子挺起自信的脊梁,予以奋斗的勇气,插上梦想的翅膀,帮助他们穿越困难与不幸,开启人生新航向!

请敞开您的仁爱之心,为寒门学子尽一份心、出一份力。金钱有价爱心无价,雪中送碳远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真切感受到人间冷暖,您的恩情将永驻他们心田,您的善行义举会使您功德无量、福有攸归!

敬请伸出你的手,付出善举,播撒爱心,留下美德,收获希望。坊子区志愿者协会期望您的爱心参与!
捐资助学活动时间
7月6日至7月16日
捐款账户(潍坊市坊子区志愿者协会公户)
潍坊农商银行坊子支行
9070107005142050014452
联系人
任丽红18453658777
国萍15806364877
李朋朋18660633575
郑秀华18953662113
请扫码汇款的爱心会员一定备注好名字,谢谢!

“捐资助学 • 圆梦大学”爱心捐款部分名单
1. 山东丰和餐饮集团周春华 20000
2. 冯守平 10000
3. 岳鹏 200
4. 李厚强 200
5. 王秀朋 200
6. 韩桂香 100
7. 孔凡敬 200
8. 潍坊双铭代理记账有限公司 国萍 1000
9. 李伟 1000
10. 牟忠祥 200
11. 刘彦英 100
12. 张依然 100
13. 南俊升 2000
14. 任丽红陈子超 200
15. 潍坊市坊子区益农文印部 1000
16. 王明江 王利航 200
17. 曹桂香 200
18. 孙天峰 200
19. 潍坊优丽雅装饰软包制品有限公司 1000
20. 范珊珊 100
21. 杨汶龙 100
22. 任家梁 梁红 200
23. 徐浩然徐金田 200
24. 潍坊万通制衣有限公司刘慧丽 10000
25. 赵怀诚孔春然 300
26. 解子琪 200
27. 陈志浩高红霞 200
28. 赵兴书 200
29. 刘志国刘鑫梅 200
30. 陈志浩 200
31. 夏龙耀,夏龙凯 200元
32. 侯晓泉 侯晨宇 300元
33. 官涛 200
34. 杜夕海 200
35. 刘建昌 100
36. 郎银枝苏筱雅苏筱雨 200
37. 徐建新 200
38. 李庆华 100
39. 刘宝杰 200
40. 梁好 200
41. 刘加华 200
42. 李坤钰 200
43. 王法民,王新奇 200
44. 邓远 200
45. 任佳伟 100
46. 王友菊 100
47. 徐铭泽 徐铭希 200
48. 王尊华,史卫 300
49. 周耀霞,刘亚霖 200
50. 花静 100
51. 董德富 100
52. 宋梅荣 100
53. 王玉 200
54. 韩瑞武 100
55. 庄艳芳 100
56. 王克学 500
57. 刘瑞波 300
58. 郑高丽 会员中医正骨15863633697 200
59. 朱明君 100
60. 周金梅周尚洋禾 200
61. 孙华杰 500
62. 陈一晗 2000
63. 徐秀兰 200
64. 蔡京葵 100
65. 郎义山 100
66. 马德爱 100
67. 王和升 500
68. 尹国豪 600
69. 庄庆山 200
70. 牟建玲 200
71. 李国康 200
72. 李杰(玖宏)100
73. 贡参宝海参参如意超市孙新颖 500
74. 山东翼祥博商贸有限公司郭风飞 500
75. 任超任胜兰 1000
76. 焦守新 100
77. 李杰(老干部局)100
78. 宋传忠,宋建勋 200
79. 郝伟.200
80. 博海教育坊子校区 任永彬 200
81. 王新光 200
82. 范天涛 范家祥 200
83. 张述杰 100
84. 李沛哲 100
85. 于太平 100
86. 王昌红 200
87. 太保庄希波 200
88. 崔建建 500
89. 王强 200
90. 刘介芬 100
91. 毕晟家毕潇文 200
92. 钱玉婷 100
93. 彩墨美术教育孙科明 200
94. 朱秀丽 100
95. 坊安街道宜万家超市 400
96. 李中滨 200
97. 田伟华 2000
98. 常永生刘倩 200
99. 铭佳房产 何风春 200
100. 杨子正 100
101. 王倩 200
102. 潍坊潍晟食品有限公司张光收 500
103. 彭庆金 100
104. 张维华 200
105. 支寿波,支泽雨 200
106. 王吉云(王家社区) 500
107. 蒋晓辉 200
108. 冯金梁 100
109. 刘玉环 100
110. 张征 100
111. 朗彬皓 100
112. 崔尚如 100
113. 甄明森 200
114. 曹春燕 100
115. 王全梅 200
116. 花兆霞 100
117. 李树祥 200
118. 杜从路 200
119. 张效存 100
120. 曹艳霞 200
121. 李含芝 100
122. 刘鹏 100
123. 徐睿梁 100
124. 刘正晟 100
125. 李翔宇 600
126. 徐子涵

500
127.蔡家琪

200
128.刘军 100
129.王梁田静静 600
......
温情大爱
这场爱的接力仍在继续......

他们都是最最普通的平凡人,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但是最是凡人善举动人心!因为这是一份源自心底的大爱。
图为历年(2015-2021)捐资助学回顾

资料:坊子区志愿者协会
坊子融媒编辑:杨敏 彭海程

#三联美食# “不是所有的面加上海鲜就能叫海鲜面。”在浙江,所有面馆老板都会和我强调这句话,至于什么才是海鲜面的精髓,每个地方的摊主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海鲜,有人说是汤,还有人说是碗的大小,总之没有人提起面或者粉。

在我这个北方人看来,这样的说法让面很没有面子。直到吃上一口海鲜面的时候,所有为了面的那些惋惜情绪仿佛一笔勾销了,农作物与海产品的所有恩怨在这碗面里和解,这是海产与陆产的完美结合,条状的主食和鱼虾蟹贝共同沐浴在充满海水味道的白色浓汤里,飘出诱人的香味。

浙江人好闯荡,温州人领先一步,其中乐清人走得最远,所以在各地都能看到乐清海鲜面馆。北京的小海鲜面、上海的黄鱼面大多是这种面的分支。如果问浙江人哪里的海鲜面最好吃,就会引来争执,似乎只有尝遍了浙江各地的海鲜面,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细微差别。

海鲜面大致可分为两个派系:渔港派和城市派。城市派菜单固定,碗里的海鲜标准化,且汤大多是提前熬制好的鱼高汤,在浙江之外的地方,售卖的大多是这类海鲜面。

这种面强调的是面、海鲜与汤的平衡感,吃饱是刚需,海鲜是佐料。在象山、舟山、岱山、松门这些典型的海港区,渔港派的海鲜面则显得有些“失衡”,但,这是一种极富美感的失衡,因为碗里的海鲜很强势,占了主导,面在碗中像个小配菜,分量不大,吃不吃两可。

两个派别没有明显的分界,各自安好,倾向“私人定制”。渔港派似乎吃起来更随心所欲,我个人是倾向渔港派的,因为那里总有更多选择。

抵达舟山的当晚,我和渔民出了海,回到酒店睡醒时已是第二天晚上10点半,舟山市区的大多数餐厅在9点多就关门了,只有海莲路上还有几家尚未熄灯的餐厅,其中三家面馆并排开着,两家生意冷清,唯有那家“飞珠面馆”,人影绰绰。

走进去的时候,端着炒锅的女老板正向客人推销着最后一只红膏蟹,那客人和我一样来自北方,他从未吃过蟹面,女老板笑了笑,“你就听我飞珠的吧,舟山人从小就这么吃”。毫无疑问,这句话打消了客人的疑虑。

这家面馆的清汤面售价不过10元上下,海鲜任由搭配,稍不克制,就会点出一碗百元的面。安康鱼肝、大头红虾、梅童鱼和带鱼,我给面加码的时候,飞珠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太晚了不要吃太多!”她清点着塑料筐里的海鲜,心里算着价格,嘴上还关切地问着:“刚下班吗?这么晚才来吃饭?”还没等我回答,她就已经算好了钱,“85块”,说着就转身做起面来。

厨房空间不大,设计得很合理,墙边是一排炉灶,每个灶上放着一口炒锅,每只锅只烧一碗面;二十几样海鲜摆在靠门的一边,鱿鱼、望潮、黄鱼、梅童鱼、蛏子、红虾、青虾、白蟹、鱼杂、带鱼、马鲛鱼、虾潺……码放整齐,方便进来的客人选择,炉灶和海鲜台的一侧码放着酱油、耗油、糖、盐、味精等调味瓶,飞珠的操作台被她擦拭得格外干净,墙上几乎没什么油污,这种格局和舟山的大多面馆相差无几。

不同的是这里的烟火气,它不是一种具象的炊烟袅袅,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似乎一走进这里,就会从飞珠身上得到一种安全感。

她做菜的样子很利落,清油炒虾,油烟刚冒起来,顷刻加入一大碗水,待开锅了,再放安康鱼肝和梅童。“鱼肝要煮久一点,梅童煮的汤是最好的鱼汤。”我不知道这样的介绍飞珠每天会重复多少次。她说话慢条斯理,显得很有耐心,她又问道:“是不是喜欢嫩一点的带鱼?”她的判断很准确。

带鱼、米面、菜依次下锅,最后飞珠转身从桌子下面的大锅里盛了一勺汤,神秘地倒了进去,我问她这是什么汤,她笑着回答:“秘密。”不多时,面煮好了,飞珠转身拿过一个碗放在桌上,那碗大得像个小洗脸盆似的。

她端起锅,一股脑倒了进去。这面量不小,比着碗口冒出一个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的面都把料放在了上面,有一种披金戴银的努力,飞珠没有刻意摆盘,倒出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吃面时仍旧能听到有人喊号:“黄鱼、蛏子米线。”“谁加的熏鱼?”声音此起彼伏,大家都井然有序,一碗碗面端上来。

看着客人不多了,飞珠给自己煮了一碗蔬菜素面。她吃得很专注,那碗素面就像是她的安慰剂。我本以为像飞珠这样的人是喜欢热闹的,看到这一幕突然想到了厨师安东尼·伯尔顿说的“大厨的那种孤独感”。

我率先打破了安静,和飞珠聊了起来。飞珠姓杨,父亲和哥哥都是舟山的渔民,她从小帮家里照顾生意,做久了也熟悉了各种鱼。上世纪90年代初,她决定用自己的名字开家面摊,用青春对赌明天。

周围的人也支持她这么做,认为飞珠天生性格好,爱说笑,好干净,适合做生意。从那时开始,飞珠的生意确实总比同类的铺子好一些。

从街头面摊慢慢变成面馆,孩子转眼间上了大学,日子一天天地过,飞珠的性格好像一点都没变。这几年喜欢拍美食的人多了起来,这碗出色的舟山海鲜面也开始被更多的人知道了。有一天,飞珠的面馆上了《早餐中国》,自此生意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清早7点多,舟山大街上还是空荡荡的时候,飞珠便会完成当天的采买,提着装海鲜的黑袋子往店里赶。生意从上午10点开始火爆,很多人站在店里等着空位,一时间小小的面店挤得像沙丁鱼罐头,飞珠说“要一直忙活到晚饭后”,并且经常喊来老公和家里的亲戚帮忙烧菜、斩蟹。

聊着聊着,飞珠给我展示了她的秘方,那是杂鱼、鸡脚、猪骨、猪皮和老汤一起熬制而成的汤,用于面出锅前的点睛。

旁边一对从上海来的夫妇正在分吃一碗面,有个北方客人听出了他们的口音,问道:“上海的黄鱼面不够好吃吗?”男人回答,总吃也会腻,城里的海鲜面永远是固定的搭配,虾、螃蟹,秋天搞个大闸蟹,无非这些,“好多小海鲜在上海是吃不到的”。

仿佛正宗的海鲜面必出自“老太婆”之手。在餐饮的江湖上,“老太婆”是个封号,也是名头,是藏匿在普通人中的烹饪高手。总之在浙江,名叫老太婆的面店比比皆是。象山古城旁边,就有一家名叫老太婆的面馆。从古城出来的时候,我们赶上了寒潮,于是一头钻进去取暖。

面馆老太婆是洪阿姨,她说“今天是象山气温最低的一天”。海面上的风很大,大小渔船纷纷回港,抛锚、停泊,长居海上的渔民大多上了岸。

每当坏天气来临的时候,便能换来数日的假期,渔民们换上陆地上穿的冬装,在市巷中穿行,除了到小店买买海货之余,还能逛逛小店,给远方家里的小孩邮寄些玩具、衣服或海产品。

象山紧邻宁海和三门,饮食上自然会受些影响,当地的海域相对开阔,鱼的种群也有些不同。象山渔民说,在杭州,翻过一座山,口音就变了,口味也变了,话听不懂,饭吃不惯,除了这碗海鲜面。

洪阿姨推荐了跳跳鱼。10厘米长的乌黑小鱼,在塑料池里张着嘴,匍匐、跳跃,看起来很是可爱。老太婆抓起几条,用菜刀“哐哐”拍了几下鱼头,案板上一片血迹。她娴熟地用刀从尾鳍处往鱼嘴划开,掏出内脏,攥着鱼身,用温水冲了几下,随即用小刀斜向鱼头开始刮鳞,试图不对鱼肉造成损伤。

煮面的过程十分简单,不一会儿洪阿姨端着碗走了出来。跳跳鱼和大排的组合很是奇妙,肉香和鱼香滋润了寡淡的碱水面。洪阿姨说,南方人喜欢米面,北方人喜欢麦面,碱水面南北通吃,就像大排和跳跳鱼,海陆双汇。

汤里漂着碎肉颗粒,定睛一看,不是肉,也不是火腿,而是鱼干。“象山冬天的面汤是要喝完的,出海的人不能喝酒,喝碗热汤也可以御寒。”洪阿姨拿了些鱼虾干货,继续说:“小鱼、小虾米、干鱼骨,这些便宜的干海货都可以熬汤,汤烧得越白越好。”

吃着这碗粗犷的海鲜面,我突然想到,在浙江,海鲜面的精髓大概就是“煮海”吧。随后,我常常用一碗“海水汤”的味道去形容海鲜面,有些面馆老板听不太懂普通话,微笑着点头,说,“N撅的浩béi浩”(你觉得好就好)。

《一碗海鲜面,体会大海的韵味》文 |黑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深圳一#高中招聘20人录取清北19人# 教师资格报考人数破新高】10月30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20个录取者中,
  • #白鹿[超话]#[彩虹屁]#白鹿说自己是填词达人#[彩虹屁]#奔跑吧白鹿# 昨晚已经被横店小歌后折服了,果然白鹿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认真工作的样子不是一般的漂酿
  • 积极自由阳光向上[哈哈]光从楼梯上洒下来,继续走通往更亮的地方阿姨笑哈哈的角落小蓝龟龟伴我同行教室里的光让人心安阿尔卑斯神仙系列米粉就是要吃两个小时啊妈妈给寄奶
  • #湖北一小镇20年走出3位党代表# 【湖北小乡镇20年3位党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鄂陕交界处的一个小乡镇有了新传奇——革命老区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20
  • 7.4感觉清崖一直在背后观察着“我”的行踪啊,还刚好遇到事情就飞鸽传信给出建议,他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知道说的是白水芝还是刀镇恶。想起来了,在最开始进金陵
  • ”此外,杨继权还表示,车队车的马力是在逐步升级的,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马力大一点的车确实更省油、效率更高,“百公里大概能省5到8升油,所以我们下一步决
  • 11、在平时交谈中,切莫直呼祖师名号或字讳,这是对祖师或神仙极其不尊重的,念经时更不能直呼祖师名号或字讳。因为你未入道给自己起道号的话就冲撞了道教的历代仙师和祖
  • 。。
  • #青春有你3[超话]#由于某些“怎么还说啊不要命啦”的原因耗子拜拜了,再存一下自己以前发过的东西,怎么说也是唯一一个追过的选秀[苦涩]p1-p4:疯狂期间的一些
  • 由于未具悲心,他所起的嗔念成了恶业,使他变成西藏很有名的厉鬼。明就仁波切万法的根本在悲心,有了悲心,才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和空性的见地。
  • 加持直列式闪电灯组的凯迪拉克CT5颜值与科技并存跟谈恋爱一样,让人冲动的是颜值,可以长久陪伴的是良好品质。直列式闪电灯组提升了凯迪拉克CT5的外部颜值,充满精致
  • 他走快了半拍,看到影子落到她白皙的脸颊上,小姑娘惬意地舒展开眼睑的褶皱。 “头发是不是长了点?” 她低眼,“是呢,好长了。” “去剪吗?” “下次吧。”
  • #深空之眼[超话]#总有人晒欧是吧,今天我就来晒晒非,普池吃满40大保底出国常立,专武池就下了一发免费送的10连理所当然啥也没出。#荣耀神秘黑市[超话]# 出个
  • Atomy Run是一项马拉松比赛,其中,所有收入都将捐赠给弱势群体或需要支持的设施,以实践艾多美三大企业文化之一“分享文化”。Atomy Run是一项马拉松比
  • 冬天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有皑皑白雪有郁郁松针有宁静大地和诗意冬景,质朴内敛低调奢华...感恩#母亲# 在冬之12月给了我生命,万物收藏,四季轮回,不破不
  • YIMO HAIR接发染发烫发 关注慵懒的微卷中长发什么脸型都适用!内扣烫发气垫烫这一款这一款微卷中长发发型,富有一点韩式翻卷的效果,整体的发型也和造型烫发型有
  • 一个酒友一年喝了100种酒,各种款式的都有,其中有5款留下印象比较深,好喝有特色,也是各地经典的代表酒。因为特色的香型口感,再加上很有质感档次的设计,平时一些年
  • 也有网友表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男子不反手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一旦还手,就是互殴,双方都会被治安处罚。也有网友表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男子不反手的做法是正确的,
  • 突然自由,也不知道每天出校门能干些什么,每天的作业都够头疼了,每周的娱乐可能就是和郭ger吃饭逛街,然后无聊的时候跟朋友唠嗑,这可能是平淡而又不知道在忙啥但压力
  • 今天惊蛰,于是准备奖励自己一杯茶颜水放多了喝起来就像掺了水的牛奶尝不到茶味四点到七点又睡了一觉可以预见今晚又是两三点以后睡着了中午在大众点评上搜到一家几百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