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中医病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归属于中医学“乳岩”范畴。对肿瘤表皮症状的首次记载源于《灵枢·痈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状如牛领之皮”,大致符合乳腺癌皮肤的“橘皮样”改变。宋代 《妇人良方大全》最早提出“乳岩”病名,曰:“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峻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虚,名曰乳岩”。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历代许多中医文献指出,正气不足是乳腺癌发生的内在因素,情志失调、六淫外侵、饮食失调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正气不足是乳腺癌发生的内在原因

  正气不足,气血阴阳虚弱,脏腑功能衰退引起邪客于乳络是发病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口问》云:“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温疫论》曰:“本气充实,邪不能入”。说明正气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诸病源候论》指出乳腺癌的成因为:“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但结核如石,谓之石痈”。《医宗必读》中亦有“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的论述。

  正气不足,主要为阳气不足。由于阳气亏虚,患者抑郁寡欢,容易气机不畅而“郁”;脾阳不足,不能蒸腾、运化水谷精微,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津液聚集为痰。另外,肾阳不足,水气上泛,亦能生痰, 痰主要由脾、肾阳虚所生;阳虚则温煦功能低下致血脉阻滞、运行不畅而成“瘀”,痰瘀胶结于乳房即发生乳腺癌。正如《疮疡经验全书》指出:“阴极阳衰,血无阳安能散,致血渗入心经而生乳岩。”《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说:“乳癌是由于阴寒结痰,治当阳和通腠,温补气血,主张用阳和汤治疗。”其乳腺癌进入晚期以后,阳气愈虚,邪毒愈盛,造成诸脏阳虚。

  2 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乳腺癌的重要病机

  根据中医经 络 学 说,乳 头、乳 房 分 属 肝、胆、胃经,乳头为肝 肾 二 经 之 冲,乳 房 为 阳 明 气 血 汇 集 之所,乳部经络赖肝之疏泄、阳明之布司。乳腺癌的发生是由于肝、脾两伤,痰凝气结。肝伤失其条达,则气血瘀滞乳络;脾伤失其健运,水湿不化,聚结成痰,气痰凝结,则渐生结核。《景岳全书》认为,“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提出了脾胃虚弱、运化不足是乳腺癌的病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谷反为滞,水反为湿,则易出现虚的一面。《景岳全书》亦指出:“肝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女子以肝为先天,肾为元气之根,冲任之本。肾气充盛则冲任脉盛,冲任之脉上贯于乳,下濡胞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之脉系于肝肾,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而致气虚、血虚,气血运行不畅而致气滞血凝,阻于乳中而成本病。乳腺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肝主气血,调节情志,协调月经及 乳 腺 功 能;脾 主 运 化 水 谷,输 布 气 血 精微,为 后 天 之 本,气 血 生 化 之 源,滋 养 乳 腺;肾主先天,肾藏精,与人体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乳腺的生理功能有决定作用。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 中。肝、脾、肾脏气的长期亏损不仅是诱发乳腺癌的重要病机,也是乳腺癌恶化、转移的促动因素。

  3 七情内伤,肝失疏泄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医宗金鉴》有“乳 岩 有 肝 脾 两 伤,气血凝结而成”的论述,《外科正宗》亦指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情志伤肝,肝郁而气滞,思虑伤脾,脾虚则痰凝,气滞痰凝,结而成核。《外科问答》曰:“翻花岩……由肝郁不舒,水火鸱张而得,甚不易治。”强调了乳腺癌的发生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格致余论》云:“若不得于夫,不 得 于 舅 姑,忧 怒 抑 郁,朝 夕 积 累,脾 气 消阻,肝气积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青囊秘诀》对病因病机的论述则更为详尽:“乳岩乃性情每多疑忌,……失于调理,忿怒所酿,忧郁所积,浓味酿成,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腾沸”。说明本病相关症状的发生与肝气郁滞有关,肝失疏泄影响血液的运行,气滞而无法推动血液,气滞血瘀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或气滞而痰浊凝阻,也可引发本病。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活动,通达乳房气血运行。肝喜条达而恶郁滞,强烈和长期承受精神刺激,超出个体生理调节范围,则会引起脏腑失调,久之则发为乳腺癌。

  4 六淫外侵,邪毒留滞是发病的外在因素

  《黄帝内经》云:“八风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积之所生,得寒乃成积也”。《灵枢·五变》也认为,“寒湿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诸病源候论》云:“有下于乳者,其经络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皆指出了外邪侵袭,内滞经络,积聚成瘤的病理机制。

  5 饮食失调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饮食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源泉,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济生方》云:“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则积聚,结为癥瘕。”《外科真 诠》亦 从 预 防 角 度 提 示 本 病 有 癌 变 可能,指出“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 饮食肥甘厚腻太过、咸味太过、辛辣刺激之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则生湿酿痰,以致痰浊凝滞, 经络不通,气血不行,气滞、血瘀、痰凝等结聚于乳络而成乳岩。

  总之,乳腺癌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因虚 致 实,虚实相兼,整体虚与局部实互见。正气亏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乳腺癌发病的基础,情志失调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情志失调导致脏腑失和,气血不调,经 络 不 通,表 现 为 肝 肾 不 足、气 虚 血 弱、冲 任 失调、气滞血瘀。故在乳腺癌的治疗上应采取疏肝解郁、调补冲任、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等法则。

中医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及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于风、寒、湿、燥、火(热)外邪致病特征的病理状态。因其临床症状特点类似于六淫邪气,但病起于内,为了与外邪有所区别,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所谓内生五邪,并非致病因素,而是脏腑阴阳及气血津液失常所形成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一)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又称“内风”,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体内阳气亢逆变动形成的,出现眩晕、肢麻、抽搐、震颤等类似风胜则动特征的病理状态。由于其与肝的关系密切,故又称之为肝风内动或肝风。因其形成的原因不同,而有以下几种常见病机:
1.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是指肝的阳气亢逆无制,而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亢逆化风,形成风动之势。其病机特点为阳亢实于上,阴虚于下,而兼有动风之象。临床可见眩晕欲仆,筋惕肉瞤,肢麻震颤,或口眼口呙斜,或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肝阳化风以中风病为多见。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是指邪热亢盛,灼伤肝筋而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筋,使筋脉失其柔顺之性,从而出现痉厥、四肢抽搐、目睛上吊、角弓反张等症状,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其主要病机是邪热亢盛,属于实性病变,多见于外感热病的极期。
3.阴虚风动

阴虚风动,是指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所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因热病后期,阴液不足,或久病耗阴,或因年迈肝肾之阴自然亏耗,阴液不足,不能滋养濡润筋脉而成。由于其病变本质属虚,所以其动风之状多较轻缓,常表现为手足蠕动、筋惕肉瞤等,并伴有低热起伏、盗汗、骨蒸、舌光红少津、脉细数无力等阴竭症状。常见于外感热病或久病的后遗症期及老年病人。
4.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是指血液亏虚,筋脉失于滋养所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所致。临床可见肢体麻木、筋肉跳动、手足震颤或拘挛不伸等症状,并兼有血虚表现。其病变本质属虚,故动风之状也较轻缓。
5.血燥生风

血燥生风,是指血虚津亏,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滋养所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伤津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饮食失宜津血生成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化生障碍,从而导致津枯血少,肌肤失于濡养而化风。临床以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脱屑为特征。
6.痰瘀生风

痰瘀生风,是指痰瘀阻滞,气血逆乱所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因嗜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形体肥胖,气虚而多痰多湿,痰湿阻络,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致肝风内动,常发为偏枯卒中。另外,尚有脾虚生风,是指脾之阳气不足,脾弱肝盛,风气内动的病理变化。常见于小儿,多由于长期吐泻,或攻伐太过,损伤脾气,或禀赋不足,脾肾素亏,再病泻利,重伤其阳,气血生化无源,筋脉失养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微有抽搐,伴肢体不温、口鼻气微、昏睡露睛等症状。内风与外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风是直接感受外界风邪所致;内风与肝关系密切,是体内阳气亢盛,或阴血不足,阴不制阳而亢逆变动所致。但外风与内风之间又可相互影响,外风可引动内风,如感受风热,由表入里化火,热伤津液,筋脉失养,可致热极生风;素有内风者又易感外风,如血虚生风、阴虚生风、血燥生风每易感受外风,乃正气不足之故。
(二)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多由于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或劳伤太过,或年老体衰所致。多与脾肾等脏阳气虚衰有关。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布达四肢肌肉而起温煦作用;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能温煦全身各脏腑组织。脾阳根于肾阳,所以脾肾阳气虚衰,尤其是肾阳不足是内寒病理形成的关键。阳气不足,虚寒内生,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阳虚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出面色苍白、畏寒喜暖、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缓,而见筋脉拘挛、肢节冷痛、脉沉迟无力等症状。二是阳虚气化功能减退,蒸化无权,津液代谢障碍,而导致水湿、痰饮等阴寒性病理产物的停积。临床可见涕、唾、痰涎稀薄清冷,小便清长、泄泻、水肿等症状。内寒与外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寒的特点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特点是以突出的寒象为主,即或是寒邪伤阳,但仍以寒象为突出表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外寒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阳气,反复发生,最终将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下降,常易感受外寒而致病。
(三)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脾虚生湿”,主要是指由于脾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导致水湿痰饮内生,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多因素体痰湿内盛,或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或肾阳虚,火不暖土,致使脾失健运,津液输布障碍所致。湿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沉重、胀闷、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黏滞、舌苔滑腻或厚腻等,并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内湿滞留经脉筋肉,症见头身困重、肢体沉重或屈伸不利;内湿阻滞于上焦,症见胸部痞闷、咳喘咯痰;内湿阻滞于中焦,则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而黏、便溏泄泻等;内湿阻滞于下焦,则见小便不利或浑浊,带下等;湿泛肌肤,则发为水肿。湿浊内生可阻滞于上、中、下三焦任何部位,但其病机关键是脾失运化,故以湿阻中焦最为常见。外湿与内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湿乃外感湿邪为病,以湿邪伤于肌表、筋骨关节及人体下部为主;内湿是由脾、肺、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脾失健运,水津不布,留而生湿所致,多见脾虚的虚实夹杂证。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若湿邪困脾伤阳,则易致脾失健运而滋生内湿;脾虚失运,内湿素盛者,每易招致外湿入侵而致病。
(四)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损伤阴津,或大汗、剧烈吐泻、亡血失精而致阴液不足,以及热病伤津耗液而成。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由于肺、胃、大肠的生理特性皆喜润而恶燥,故内燥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内燥由于津液亏少,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和孔窍,故以干燥不润的症状为其临床特点;同时因津液枯涸,阴液亏虚,阴虚阳盛则生内热,故内燥常伴虚热的表现。临床常见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少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黄少等症。如以肺燥为主,则兼见痰少而黏,或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可见食少、舌光红无苔、干呕等症;若系肠燥,必见便秘。外燥与内燥,其临床表现均有干涩之象,但其病因病机不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外燥由感受六淫燥邪所致,病变主要在肺、皮肤、口鼻部位;内燥因人体阴液亏虚,或汗、吐、下太过耗伤阴液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肺、胃、大肠,且病情较外燥为重。
(五)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机体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别,其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阳盛化火

阳气过盛化火,是指阳气过亢,产热过剩,机能亢奋所致的病理状态。人体阳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具有温煦、兴奋、推动作用,称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况下,由于某些原因的影响,使阳气过亢,超过其生理水平,必然会出现产热过剩,机能亢奋的异常状态。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中医学称之为“壮火”,即“气有余便是火”。阳亢化火的病理,多见于心(心火炽盛)、胃(胃火偏盛)、肝(肝火上炎)、小肠(小肠实火)等。
2.邪郁化火

邪郁化火有两种情况:一是外感六淫、疫气,在病变过程中,皆能郁滞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火、湿郁化火等;二是机体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和食积、寄生虫等,亦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机理,主要是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形成实热内结之证。
3.五志化火

五志化火,又称“五志过极化火”,是指由于精神情志刺激,影响脏腑气血阴阳,导致脏腑阳盛亢逆,或气机郁结,气郁日久而从阳化火所形成的病理改变。如情志内伤,抑郁不畅,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或大怒伤肝,肝气亢逆化火,均可发为肝火。
4.阴虚化火

阴虚化火,是指因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盛,虚热虚火内生的病理变化。临床常分为阴虚内热与阴虚火旺。一般而言,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

《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原文】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此属歷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氣也。若汗出过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髋驰痛,姑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二十九)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馀,以助药力,温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释义】

本条进一步论述黄汗证治及其与历节、劳气的鉴别。由于湿性重滞而向下,流入下肢关节后,阳气被郁,不能下达,所以黄汗病身体虽发热而两胫反冷,这与历节病的两胫发热不同。食后汗出,暮晚盗汗,是胃气不足,阴热有热的征象,属虛劳的症状,与黄汗的阳郁为热而汗出者不同。因为阳郁为之汗出,每当出汗后,发热及其它的症状减轻。如果汗出后发热仍不退,可证明这是虚劳而不是黄汗。但黄汗一证,亦有汗出以后,湿热并不因此减轻,而仍然发热的,若日久不愈,必耗损营血,肌肤失其营养,可致状如甲错;若长期发热不退,必致营气不通,正气日衰,一旦外感邪毒,与瘀热相合,可淡烂肌肤而发生恶疮。

身重是湿胜的缘故,但若汗出之后,湿随汗泄,身重即会消失,身体感到轻快,这是黄汗的特征。固然,湿随汗出而身重可以减轻,但汗出耗伤阳气,因而肌肉发生跳动,胸中阳气不足,故亦有痛感。这时,上焦阳虚,故腰以上汗出:下焦湿胜,则腰髋驰痛,姑有物在皮中。姑病势转剧,内伤于脾,则不能饮食;外伤肌肉,则身体疼痛;伤于心则心烦而躁;伤于膀胱则小便不利。结果,水湿无法排泄,潴留于肌肉而生水肿,这就是黄汗病。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以桂枝汤解肌调和营卫,啜粥出微汗,再加黄芪走表逐湿,使阳郁得伸,则热可外达,营卫调和,而病自解。

【原文】

師曰:寸囗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陽脉微而迟,微则为氣,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脅鳴相逐;氣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阳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三十)

【释义】

本条论述气分病的病珏机制,及其脉证、治则。以寸囗、趺阳合诊,况明气血不足而兼寒者,可出现手足送冷、腹满、肠鸣等症状,甚至影响膀胱的功能。阳气不通则身冷,阴气不通则骨疼,也是气血不足所致的结果。阳气不流通,肌表失于温煦则怕冷;阴气不流通,肌肉失于濡养则麻痹不仁。上述脉证,圴为阴阳相失所致。

大气即胸中之宗气。“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是由于气分病而致水肿的治疗原则。失气与遗溺分别为气实与气虚之征,水肿病中若见有这些症状,更可说明其病在气分。

【原文】

本条指出气分病的治法。由于阳虚阴凝,水饮不消,积留于心下,所以痞结而坚,如盘如杯,可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以温阳散寒,道和气机。方中用桂枝去芍药汤,振奋卫阳;麻辛附子汤,温发里阳,两者相协,可以通彻表里,使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消。
《心典》:气分即寒气乘阳之虚,而结于气者,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其势亦已甚矣。然不直攻其气,而以辛甘温药,行阳以化气,视后人之袭用枳、朴、香`砂者,工拙悬殊矣。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者,盖欲使既结之阳,复行周身而愈也。

【原文】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三十二)

枳术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當散也。

【释义】

本条论述气分病的另一种证治。本证是脾弱气滞,失于输转,致水气痞结于胃部,故心下坚,如盘如杯,可用枳术汤行气散结,健脾利水。
【按语】

仲景于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者,出其两方,一方治阴气凝结于心下,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治水饮痞结于心下,用枳术汤。再从两方药味组成看,前者可兼有手足逆冷,或身冷,或骨痛恶寒,或痹不仁等,是表里同病;后者则病在中焦。

【附方】
《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
【方解】本条论述风水表虚,水湿盛于风邪的证治。故在防匚黄芪汤原方基础上加重药量,以白术健脾胜湿,姜枣草调和营卫以和中,更以防己、黄芪同伍,不仅善驱肌表水湿,益气固表,还能使水湿下走。诸药同伍,共奏益气健脾,除湿行水之效。

《结语》

本篇论述水气病的病机,辨证和治疗。水气病的形成,尘要是阳衰微,水停不化,因而泛滥全身,与肺、脾、肾三脏有着密切联系,而与三焦、膀胱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本篇根据水气病的不同脉症的原因,提出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继又根据水气病形成的内脏根源,论述了肝水、心水、脾水、肺水、肾水的临床特征。前五种水气类型与五脏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辨证时应该互参。

关于水气病的治疗,本篇提出了“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和“可下”的三大原则,对于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极大,但在运用时,必须掌握辨证施治的精神,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至于篇中方剂,如风表虚的,用防己黄芪汤;有郁热的,用越婢汤;脉浮的杏子汤;脉沉的用麻黄附子汤。皮水因阳郁而出现四肢水肿,聂聂跳动的,用防已茯苓汤;阳气被阻而手足逆冷的,用蒲灰散。里水因阳郁有热而湿重,见一身面目洪肿的,用越婢加术汤;因肺气不宣而无郁热的,用甘草麻黄汤。黄汗病因湿重而阳郁,用桂枝加黄芪汤;阳郁而营血有热的,用芪芍桂酒汤。此外,由于阳虚阴凝呈现心下痞结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脾弱气滞而出玩心下痞坚的,则用枳术汤治疗。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芕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三十一)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內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释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要学着做一个不被轻易击垮的人,扛得住事儿,经得起磨砺。
  • ” 小溢淋:“哼╯^╰,我去找大萍。然后她陪我和小仙儿干了一点点后就去聚餐咯……还会先做点吃的喂喂我们,太温柔了叭…… #日常碎碎念##日常记录##工作日常
  • [坏笑][烟花][加油]福派 拜尔 力博得 usmile 飞利浦 飞科 奥克斯 千山 罗曼 舒克舒客的 softie 铂瑞 素士 电动牙刷28~~~~~随着时间
  • 8月17日,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请尚未接种疫苗的居民朋友尽快完成免费疫苗接种,全区18岁以上无禁忌症人员,无故不接种
  • 九九转型后的状态转型前别提呆梨热门 自己零售一单就够呛了 对比现在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是呆梨热门就是自己出单 层层落地我九九做到了 没对比就没伤害确实微熵你造势
  • 听过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傲雪寒霜中~,暗香形骸,沉默的罪与爱。欣赏明知败局,战至最后的气节,可真的没必要。
  • ulike脱毛仪的活动最后一天了[失望]总的来说不到最后的3小时——凑单后【14xx】ulike冰墨绿脱毛仪新款旧款这次都有活动[举手]冬天咱们准备工作,赢在起
  • 大自然规律是这样平衡的:你向宇宙这个大自然散发怎样的能量,你感召来的也是同样的能量。肖战盛阳 肖战骄阳伴我期待肖战时影 肖战玉骨遥肖战肖春生 肖战梦中的那片海肖
  • 瓶码应用场景——餐饮渠道:广州某白酒品牌,光瓶酒卖得非常火爆,从新品到爆款,到人们指名购买的光瓶酒,其过程,不过2个月而已,具体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对于如今的酒企
  • [熊猫]今[举手]起床吃饭上课中午鼓足勇气找导师聊课题问题啦,尽管我很尴尬,多多少少解答了些疑惑开会-座位不多的会议室我和辅导员坐在了一起,还差点做了她的位置,
  • 他知道自己居住在一个危险的地方,所以他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自卫课。他喜欢:现代的东西,游戏,安静。
  • “秋意浓” 复古提花波浪纹不对称针织高领毛衣#复古风穿搭##跟设计师学穿搭##艺术感穿搭##发现美##100%羊毛##针织衫# 线条几何图案和各种颜色并不暗示某
  • ”奶奶还是笑着看我我知道她是永远都爱着我不会责怪我的人不管发生了什么不管我做错了什么最后她都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我知道就是全世界都遗弃了我还有她  可是……现在呢
  • 从此,富翁开始笑了,而楼下的人却整天愁眉苦脸,面对那么多钱不知道该怎么办。从此,富翁开始笑了,而楼下的人却整天愁眉苦脸,面对那么多钱不知道该怎么办。
  • 具体到本案,村民们组团来偷董先生的茄子,且已经达到了盗窃罪的立案标准,那这个团伙中的人,均构成盗窃罪。具体到本案,村民们组团来偷董先生的茄子,且已经达到了盗窃罪
  • #立冬# 秋未远,冬已至,#当下好时节# 定义我的“二十四节气”佳能 EOS R5 & R6全画幅摄影大赛(冬日篇)开始征稿。#当下好时节# -- 定义
  • 走过了艰苦岁月,如今的淳安人依然爱着这种食物,在除夕夜里,无论年夜饭多么丰盛,大多数人家也都会煮上一锅米羹,传统做法之余,再加点豆角干、豆腐、蕨菜干,吃着咸鲜香
  • 作为糯米一种的枣红糯贱生易长,原来在东莞水乡片,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田头的深水区随意播种,任其粗生粗长。良哥乃有情怀之人,古梅园里种植枣红糯,恢复种植传统谷物,唤
  • 小长假已经结束,但是#邓超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还在温暖热映中,快来走进电影院继续支持吧。过了澳门回到珠海自己吃了个夜宵,回记一天工作的重要性,今天金沙集团老板过来
  • 我想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