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到票,1号晚上才抢到一张站票回到桐梓县城,想起第一次站票,从兰州往西宁,路程也大概在一小时左右,背包很沉,靠着洗手台上支撑,路上乘客交谈,询问来历去处,嗯,大概人类最后总是殊途同归,所有的拷问都建立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做什么。

2号,依旧阴雨绵绵,在桐梓耽搁一天,很想去爬山,对面山色清晰,好像能看得见雨滴。3号,回家,大巴只有四个人,难得清静,以前总是掐着赶路,满满当当塞满,急躁不安,这次错开发现极其宁静,快要抵达时司机师傅居然还放了段摇滚乐,无需多舌。想来一年365天,这才是常态。

到家已中午,父母上山去了,我换好衣服,和小时候放学回来一样,干活自要专用铠甲,旧衣裳此刻变得坚固无比,任由雨打风吹,都毫无退意。路上耕地翻了一面,一片黄土一点绿,小雨不间断落在龙青山,今年估计高粱长势喜人,但杂草也精神。

因背靠上面的二级公路,龙青山这一大片土地成了政策眷顾的第一名,来往车辆开过看着绵延一片,很难不为所动。以前流行种玉米,要弄大棚,秧苗质量高,整个茶树坡只有龙青山年年当示范,其他土地村里的镇里的不大管。这是面子,得漂亮。一到开春,往往采茶结束后,这里成了又一次集体耕作的聚集地,我每次抬起头,看见旁边的地里没有小孩子,心里就难过——我也是小孩子。母亲们累了就站起来喊话聊天,调侃,我最快乐的就是等着带着茶水喝完后,被母亲分配回家煮饭,然后续上一些茶水带来,后来弟弟长大了一点,这事儿就被他抢去了。嘻嘻哈哈,吵吵闹闹,哭哭啼啼,一上午过去了,吃饭。

后来又流行承包土地,弄脱贫攻坚,需要发展土地经济,让农民利益可以集中扩大,龙青山就种上了一大片花椒,每亩一年200给到农户,我家算起来应该不到两亩,所得忽略不计,倒是花椒地维护需要人工,80一天,我母亲从里获得了颇为丰厚的报酬,数千元。可长势仍旧不好,两年过去了,又恢复原状,但玉米这种低经济作物就淘汰了,连接仁怀市的公路通了硬化路后,两边开通了大巴,交流多了起来,种高粱成了新的趋势。作为开春的过渡期,还种过一季的花菜,前年父亲,我,弟弟,三人忙活一上午只买了200多块钱。

现在高粱基本已经把自己在作物的地位榜上,牢牢焊死在第一。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高粱也正式迎来第一波生长期,趁着这段雨季,需要查缺补漏,长势好的地,需要拔出多余的高粱,留下3到4株幼苗,这样才能保证营养足够,然后又将那些没能完整发育的替换,可以理解成劫富济贫。刚换新的幼苗可以在雨水充足期得到弥补。然后便给地里除草确保土地营养全都流向高粱。等到雨季过去,阳光充足后,高粱又将迎来一次新的施肥,用肥料混合粪水,可以说是精确配比了。

直到夏天正式到来,现在一片的黄就成了数片绿色,风吹起来时,生命也跟着强壮。

岚图FREE粤赣6天2300公里自驾游能耗分析

广州出发,途径景德镇,婺源,庐山,南昌,全程6天2300公里#岚图[超话]##岚图FREE[超话]#
春风拂过大地,婺源金灿灿的花海如约而至。工作稍歇,便踏上寻花之旅,去赴一场与春天的约会。
出发前满油满电,一家三口,全程2300公里,合计油费电费1450元,每公里费用约0.6元,对于一个两吨多重的中大型SUV,非常好了。
加油130升,油费1024元
充电361度,按平均1.2元每度计算合计电费433元
期间从不刻意充电,都是休息住宿吃饭的时候顺便补电,现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相当好,庐山山上山下都有充电站,婺源篁岭景区有专用充电停车场(绿牌才给进,蓝牌根本进不去),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有电充电,没电用油,那叫一个爽!老FREE这个能耗,我相当满意!
高速:舒适模式+燃油优先,电量缓慢下降,服务区休息时用最高功率充电区间充20分钟左右,再开1.5—2个小时降至20%左右,刚好又进服务区休息,顺便再补点电,如此循环,高速油耗基本维持在百公里6—7升左右。另外江西的高速车好少,配合岚图的辅助驾驶,基本都是顶着限速开,基本不需要减速,相当轻松,估计新FREE的阿波罗就更轻松了。
非高速:经济模式+纯电优先,很多酒店,餐厅、景点周围都能找到充电桩,基本都是纯电使用。
全程综合油耗5.2升/百公里,综合电耗6.3度/百公里。
庐山上推荐住电力宾馆周围的酒店,电力宾馆门口是岚图合作的国网电桩,住宿充电两不误。
庐山南门51%电量开始上山,抵达电力宾馆剩余14%,增程器未启动。
下山从东线闸口(含鄱口)87%电量开始下山,经济模式,抵达南门反充至93%,整个下山过程只踩过一脚刹车,包括180度弯都不需要刹车介入,不仅节能还省刹车片。
岚图FREE的底盘素质不得不夸赞一下,跑山时转向精准,过弯行云流水,而且动力十足,好车!
旅途总结:景好美!车好开!钱好省!

#日出江海 梦启东方# 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不断扶持特色农渔业加工,引导企业走电气化、绿色化、品牌化路子 ——
小紫菜变身致富“金疙瘩”

“增容后,电力供应充足可靠,条斑紫菜烘干产能上去了,本地紫菜原藻产量已无法满足需求,现在每隔两天就要去沿海滩涂加收一次,力争今年产值再翻一番。”3月25日一早,启东市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锦华打开紫菜烘干机,将温度设置在53度左右,准备开始一天的紫菜烘干作业。

我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咸淡分潮,三水交汇之处,其丰富的水源养分赋予了条斑紫菜理想的生长环境。近年来,我市成功构建了涵盖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紫菜产业链。小小的美食不仅承载着富民强国的重任,也见证了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助力紫菜产业“串珠成链”的生动实践。

可靠用电

农民增收“活”起来

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是位于吕四港镇沿海的一家紫菜粗加工企业。上世纪70年代建厂初期,紫菜烘干采用原始的晾晒法,这种“土加工”方式受环境影响较大,一旦天气不好,成吨的紫菜原藻就会因烘干不及时而变质。为提高烘干效率,90年代初,张锦华从日本引进了1条全自动紫菜烘干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清洗、切碎、烘干等流程。这条产线的用电功率近50千瓦,但在当时,张锦华公司所在的如意村全村用电容量仅50千伏安,无法满足公司生产需求,这可急坏了张锦华。

得知这一消息后,时任吕四供电所所长的周裕红为张锦华“定制”了一套新增8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套餐”,还建议厂里自备一台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1992年11月底,赶在当季紫菜收割期到来前,电力增容建设完成,一举解决了张锦华的后顾之忧。

有了充足的电力加持,全自动紫菜烘干机“火力全开”,张锦华不仅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困境,还实现了年产值60万元。随后的几年内,张锦华再次购入4条日本生产线,公司一跃成为吕四地区规模最大的紫菜粗加工企业。

90年代以来,启东市供电公司合理布局电网建设,系统实施电网改造升级。截至2023年底,累计为吕四地区建设10千伏线路144.7千米、400伏线路960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1149台、用户专用变压器721台,实现动力电村村覆盖,彻底解决了困扰当地水产加工以及周边村民多年的用电问题。

电能替代

特色农业“靓”起来

“紫菜收成一般在冬季,每年一至四月是紫菜采摘的黄金时间,等潮水退去便去滩涂采摘,采摘后的紫菜需要立即控干,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变质。”张锦华介绍。

紫菜烘干所需热源由烧锅炉提供,最初,张锦华从日本引进烘干生产线的锅炉燃烧柴油。为降低成本,后又改烧煤炭,不仅需要花钱雇佣两名烧煤工,燃烧产生的烟雾粉尘还会污染周围环境。带着这个问题,张锦华来到吕四供电所找到台区经理张伟杰。

张伟杰为海春水产品公司做了一次能耗分析,并给出了“电烘干”的解决方案。经测算,使用煤炭的烘干成本为每张紫菜0.16元,还不包含两名煤炭工人的费用。而按照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所享受的农业电价0.509元/千瓦时来计算,电加热烘干成本仅为每张0.104元,可节约三分之一的成本。

2023年11月,张锦华花费180万元对5条生产线进行“电烘干”改造。根据改造方案,每条生产线需配备7台压缩机,5条生产线合计新增用电容量525千伏安。张锦华向张伟杰提出了用电申请,将厂区容量从400千伏安增加到1250千伏安。

“以前一烧锅炉就冒黑烟,周围居民多有怨言,现在没有这方面担忧了。从当前的年产量来看,‘电烘干’改造投入在两年内即可回本。”厂区电力增容完成后,张锦华信心满满。

眼下又进入了条斑紫菜采割期,紫菜加工企业也进入生产旺季。“煤改电”以后,凭着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环境,海春水产品有限公司销路越走越宽,订单量逐步攀升。预计2024年90%的产品将销往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串珠成链

精深加工“优”起来

3月22日,在南通天福海苔水产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内,工作人员在显示屏上熟练操作,生产线上,坚果碎均匀地铺在紫菜中间,再撒上芝麻、椰蓉、南瓜子等配料,干紫菜由此变成品种多样的海苔系列产品。

“电力大数据分析拓宽了我们采购干紫菜的渠道,选择更多,成本可控,今年产量有望翻番。”南通天福海苔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军说。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滋味。从紫菜原藻的单纯供给到就地加工,从干紫菜粗加工到夹心海苔的精加工,产业升级转型、上下游产业紧密协作离不开电力大数据的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紫菜的附加值,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深挖电力大数据在农业电气化、智慧化发展方面的应用价值,结合紫菜养殖面积和产量等外部数据,重点分析紫菜加工集群涉及的产业、行业用电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形成大数据分析报告,为农业农村局和相关企业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培育优质农业品牌,推进农产品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农业农村局以电力大数据为基础,围绕做强做优条斑紫菜产业,精准施策,形成从保种、育苗、海上养殖到一、二次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系列标准,以产品的质量安全赢得国内外消费者长久青睐。产品好,销路开,去年仅海春一家企业,紫菜相关产品就出口40多个国家,外销3000多万张,创汇200多万美元。

紫菜产业串珠成链,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蔚然成势。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通过不断扶持特色农渔业加工,引导企业走电气化、绿色化、品牌化道路,让一个个“土特产”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17年度最佳文章《孟婆汤》戳中泪点:妈妈,你还记得吗?我是你的女儿
  • 中国和阿联酋实现 互免签证!哪些歪果仁,可以免签来我国?
  • 工人嘴啃无骨鸡爪,为何屡禁不止?
  • 杭州小伙上班爱笑 被奖励10个月工资! | 冷兔小报 No. 119
  • 韩国8层建筑起火29人瞬间遇害
  • 邹市明疑突发失明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冉莹颖:今天是最糟糕的一天
  • 范丞丞正式出道,姐姐范冰冰力捧,网友:韩国技术好!
  • 钟铉遗书全文公开:若问我为什么死?是因为累了
  • 武汉天然气限购!如果你家超过4个人,赶紧做这事!!!可以少出很多钱!
  • FF融资闹乌龙,哈弗在美投建研发中心,荣威RX5大卖,全新长安CS75曝光,宝马总部变身“电池”|一分钟看尽车市
  • 美国发生严重列车脱轨事故多人死亡
  • 央视调查旧手机 旧手机可提炼出黄金
  • 科比球衣退役,但传奇永不落幕
  • 宜家涉嫌巨额逃税遭欧盟调查 逃税额达10亿欧元
  • 莎普爱思股票跌停!巨亏几十亿!它究竟错在哪儿了?
  • 日磁悬浮丑闻升级 日本陷入“体系性”造假?
  • 太阳、闵孝琳将在明年2月3日静静结婚
  • 贝嫂晒家人团聚照
  • 李艺彤为直播道歉
  • 美国发生火车脱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