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法华经》第29讲下
法华经讲记·譬喻品第三(第三次修订版)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摧折堕落,是气断的一刹那间,四大分裂剧痛,像乌龟脱壳,活牛剥皮,特指骨骼分裂。墙壁崩倒,是皮肉筋骨一时都化为乌有。从「四面一时」到「墙壁崩倒」,这六句是比喻「死魔」对我们的伤害。诸鬼神等,扬声大叫:这是比喻身外的那些邪鬼邪神对我们的伤害。

雕鹫诸鸟,鸠盘荼等,周慞惶怖,不能自出:「雕鹫诸鸟」属于五钝使中贡高我慢,力盛者。「鸠盘荼等」是指在五利使中力盛者。周慞惶怖,不能自出:力盛者一般指天龙八部,他有一定的证道位的功夫,强胜者尚且「周慞惶怖,不能自出」,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得到正法,何况那些弱者啊?!言外之义,凡是得不到正法者都不能解脱。

恶兽毒虫,藏窜孔穴,毗舍阇鬼,亦住其中:「恶兽毒虫」是指「钝使」众生中的力弱者。毗舍阇鬼,是指「利使」众生中的弱者。同为鬼,有的在天上飞行,参与天龙八部护法;有的无非是靠吸人的精气做些恶事。藏窜孔穴,是在山洞里转来转去,在三恶道里受苦。这些众生属于低等类的,就更加落入三恶道。前面的那个「利使」「钝使」中的盛者,比喻是在人道、天道、阿修罗道,都不能了生脱死,何况这三恶道里的众生。

薄福德故,为火所逼,共相残害,饮血啖肉:这里特指三恶道的众生更是愚昧无知、互相残杀。

野干之属,并已前死,诸大恶兽,竞来食啖:前面总说,这里分说。「野干之属」是力弱者,它也造业。并已前死:这是指在苦难中死去,叫做「花报」。诸大恶兽,竞来食噉:比喻死了以后在来世又遭果报,死后是「果报」。

臭烟熢(火/孛),四面充塞,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前两句是形容三恶道之糟糕;中间三句比喻欲界众生为苦所逼;争走出穴,指像修色界那种禅定。把这个天道的凡夫禅呢,自以为是修出世间的圣禅、圣定。

鸠盘荼鬼,随取而食:修这些凡夫的禅定呢,由于得不到正法的指导,十有八九走火入魔。所以「鸠盘荼鬼,随取而食」,是比喻欲升反坠,走火入魔,自毁慧命。

又诸饿鬼,头上火燃:这里是以「饿鬼」比喻四空天和无想天的天人。头上火燃,认为自己都能发出光来了,是比喻。

饥渴热恼,周慞闷走:这些天人自以为修的是正法,其实仍然没有见到正法。所以是「饥」,没有正道之法食;「渴」是指没有禅定之助道浆水。修那种把自己束缚得死死的禅定,名为「热恼」。周慞闷走:仍然沉沦在「三界火宅」之中啊!所以感到并不自在。天上人修禅定,一分一秒都不敢懈怠,不敢懈怠是不是一种热恼啊?是一种强烈的恐惧心。从外表上看好像自在,其实心里很苦。

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灾,众难非一:这四句总括三界火宅的状况。从第一义谛来讲,地狱、饿鬼、畜生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心呐?虽然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苦不苦啊?那我们如何选择呐?

是时宅主,在门外立。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

来入此宅。稚小无知,欢娱乐著。长者闻已,惊入火宅。

「宅主」就是佛,诸佛出世之前必须在兜率天观察四千年,以计划他的肉身住世、以及灭度以后的正法、像法、末法怎样安排教化众生,叫作「在门外立」。我们今天在这里讲《法华经》,是不是佛当年在兜率天四千年观察的这个计划啊?一定是。在门外立:是还没有到世间来,还在观察期。

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闻有人言」这是信息沟通,佛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啊。佛需要不需要人家去言呐?他不动而至。「汝诸子等」这是方便说,一切万法都是一个念。先因游戏,来入此宅: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在十法界万法万相产生之前就是一个真空,或说为「空如来藏」。只是因为好奇心,到花花世界来走一遭,时间长了,执著了,忘记了回家的道路。所以「先因游戏来入此宅」。「此宅」就是我们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因为时间长了,忘记了。

稚小无知,欢娱乐著:忘记了嘛,迷惑颠倒,就是无明妄想。「欢娱乐著」是指为名闻利养所束缚,名闻利养也是我们自己变现出来的。在《楞严经》第九卷讲到,破除了行阴的人,他的功力相当于四果罗汉,可是心没有破除烦恼。他可以自己变现出金银财宝,自己变现莲华座,还可以自己变现美女供自己玩乐。

长者闻已,惊入火宅:这是佛离兜率天而降生王宫,示现肉身佛教化众生。

 

方宜救济,令无烧害。告喻诸子,说众患难。恶鬼毒虫,灾火蔓延。

众苦次第,相续不绝。毒蛇蚖蝮,及诸夜叉。鸠盘荼鬼,野干狐狗。

鵰鹫鸱枭,百足之属。饥渴恼急,甚可怖畏。此苦难处,况复大火。

诸子无知,虽闻父诲。犹故乐著,嬉戏不已。是时长者,而作是念,

诸子如此,益我愁恼。今此舍宅,无一可乐。而诸子等,耽湎嬉戏。

不受我教,将为火害。即便思惟。设诸方便。告诸子等,我有种种,

珍玩之具,妙宝好车。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汝等出来。

吾为汝等,造作此车,随意所乐,可以游戏。诸子闻说,如此诸车。

即时奔竞,驰走而出。到于空地,离诸苦难。

方宜救济,令无烧害:这是诸佛出世的用心,要对症治疗,让众生能够了脱生死之苦。告喻诸子,是劝解众生之义。

「说众患难,恶鬼毒虫,灾火蔓延」,这里与前面的譬喻都要相对应。恶鬼毒虫,都是指我们的「见浊、烦恼浊」。灾火蔓延:这是引起我们的种种的烦恼、种种的苦恼,「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加之我们的见思烦恼。

众苦次第:苦难一个接着一个。我们有无量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求不得苦」等种种的苦。相续不绝:我们的苦恼就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从「告喻诸子」到「相续不绝」这六句,就是告诉我们的苦因,随时我们都会受这种苦果。

 

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坐师子座。而自庆言,我今快乐。

此诸子等,生育甚难。愚小无知,而入险宅,多诸毒虫,魑魅可畏。

大火猛焰,四面俱起。而此诸子,贪乐嬉戏。我已救之,令得脱难。

是故诸人,我今快乐。尔时诸子,知父安坐,皆诣父所,而白父言。

愿赐我等,三种宝车。如前所许,诸子出来。当以三车,随汝所欲。

今正是时,唯垂给与。长者大富,库藏众多,金银琉璃,砗磲玛瑙,

以众宝物,造诸大车,庄校严饰,周匝栏楯。四面悬铃,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张施其上。金华诸璎,处处垂下。众彩杂饰,周匝围绕。

柔软缯纩,以为茵褥。上妙细氎,价直千亿。鲜白净洁,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多诸傧从,而侍卫之。

以是妙车,等赐诸子。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宝车,游于四方。

嬉戏快乐,自在无碍。

这个时候机缘已经快成熟。住于四衢:「四衢」是决定修行人命运的转折点。是坐在那里不动,还是回小向大?「坐师子座」是表佛这个时候心已经拿定主意,「师子座」是法座,正儿八经地坐下来要训导了。而自庆言:训导之前首先要「自庆」,「庆」什么?机缘已经成熟了。我今快乐:「乐」就乐在机缘快成熟。

此诸子等,生育甚难:要培养这些弟子可不简单呐!前面对舍利弗讲,已在二万亿佛所做他们的老师,叫「生育」。我们在座的同修是在十万亿佛所里成就的,佛教化我们是不是很难呐?愚小无知,而入险宅:在明心见性之前,众生都是「愚小无知」,生在险道里不知险,死到临头还不知回头。

多诸毒虫,魑魅可畏,大火猛焰,四面俱起:这是讲我们在众生位迷惑颠倒。「魑魅」就是「见浊」。「毒虫」是「烦恼浊」。「大火猛焰」就是「五欲六尘」从四面八方来包围我们,这个「四」前面讲了四种「倒计」: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本来这个东西不是「我」,非要把它当成「我」,由此造种种恶行。

而此诸子,贪著嬉戏,我已救之,令得脱难。是故诸人,我今快乐:面对这种很恶劣的形势,那么我的这些弟子啊,曾经也是在里面痴迷、执著啊!但是我现在已经救了他们,现在他们已经解脱了当务之急,「是故诸人,我今快乐」。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弘愿寺[超话]#《无量寿经》大意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上)

“特留此经”祖释

佛法若消灭了,当然就没有人知道有佛法僧三宝,也不知道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道理了;虽然这些道理已经没有人在说,也没有人知道,但是却有人还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原因就是释迦牟尼佛悲悯众生,用他的愿力,将《无量寿经》“止住百岁”,留存世间一百年。所以唯一没有消失的,就是这部《无量寿经》。

净土宗的祖师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下卷第六大门中就说:

末法一万年,众生灭尽,诸经悉灭,如来悲哀痛烧众生,特留此经,止住百年。

意思也是说,末法一万年以后,所有的经典都消灭了,但是释迦如来慈悲哀愍五痛五烧、造业造罪、受苦受难的众生,特别将这部《无量寿经》留存在这个世间。

此外,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也说: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

对于《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说的这段文,都有特别的说明。

2.“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

再来,经文说“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慈悲哀愍”这四个字和《无量寿经》发起序中所说的“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个“大悲、矜哀”和“慈悲哀愍”,就文字内容来说,完全相同。

也就是说,《无量寿经》一开始,释迦牟尼佛就表明,“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是他出现在世间的动机,目的就是阐扬《无量寿经》的道理,救度在三界中受苦受难的众生。而到了最后,则是以“慈悲哀愍”,在法灭时期,独独留存这部《无量寿经》,不让它消失。这显示这两段经文有前后呼应的关系,说明《无量寿经》是一部惠赐我们念佛成佛真实利益的殊胜经典。

释迦牟尼佛特别同情、疼惜在三界受苦受难的众生,这些造罪造业、时常沉沦三恶道的众生,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常没众生”,罪业特别重,轮回特别深,这些“常没众生”若要解脱六道轮回,唯有往生弥陀净土;而往生弥陀净土之胜因,无过于专称弥陀佛名,因此释尊要“特留此经”。

所以,“特留此经”这段经文不但显示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同时也显明阿弥陀佛悲心的极点。为什么单单以一句名号就能救度所有的众生?即使佛法消灭的时候,也要将这部经、这句名号流传下去,使它不消灭,使那时的众生也能因为这句名号而度脱生死轮回,甚至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这岂不是说明了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平等、无条件的慈悲达到了极点?同时,这也显明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就是以我们这样的众生为正机。

我们这样五浊恶世的众生,没有其他方法消灭我们的生死重罪,使我们脱离六道苦海,也就是说“无他方便”。因为其他方法、道理我们理解不来,修持不起,对我们来说,有方法等于没有方法。但是阿弥陀佛有办法救度我们,他把这句万德洪名惠赐给我们,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慈悲。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的慈悲就是阿弥陀佛的慈悲,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释迦牟尼佛特别保留的经典,就是《无量寿经》,而《无量寿经》的主旨,就是显明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平等、无条件地救度十方众生。所以,其他经典没有保留,只留存这部经,这就显示释迦牟尼佛的慈悲,是以阿弥陀佛的慈悲为他的慈悲。

换句话说,“特留此经”就是“特留念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以阿弥陀佛的慈悲优待我们,同情我们,特别为我们设想。如同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所说: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末法一万年以后,三藏十二部经全都消灭了,那个时候的众生,只要听到南无阿弥陀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全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留住这部经百年,就等同留住了阿弥陀佛的名号。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也说: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无量寿经》有上下二卷,上卷是说阿弥陀佛成佛的因果,下卷是说众生往生的因果,而归根究本,整部《无量寿经》就是起因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而四十八愿就是要显明十方众生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这样说来,《无量寿经》的根本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的根本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也就是信愿行,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

所以,《无量寿经》就是在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让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当下具足信愿行,就能往生极乐世界。换句话说,只要念佛,就可以具足信愿行,就包含四十八愿,就包含整部《无量寿经》,就包含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未完待续)

慧净上人主讲 https://t.cn/z8yXDFj

无量寿经注解及译文,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续二)
  [疏]第三重明起修。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佛等。修起自利。住深定门。起行所依。无心往来。直以三昧法门力起。故须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现在无量诸佛。摄行宽广。由见多佛。供养生福。受法生智。一念之顷无不周遍。起行速疾。下明利他。济诸剧难诸闲不闲。扶人离苦。难别有八。三涂为三。人中有四。一盲聋喑亚。二世智辨聪。三佛前佛后。四郁单越界。天中有一。谓色界中长寿天离。此八难中。三涂为剧。菩萨济之。人天苦微。名曰诸闲。菩萨劝化。故曰不闲。分别显等。授人善法。分别显示真实之际。证法教人。理性真实。得处名际。授人名示。得诸如来辩才智等。教法利物。得诸如来辩才之智。起说之得谓得如来四无碍智解了诸法。入众言音。起说之解。入谓解也。谓解众生种种言音。用之起说。开化一切。正明起说。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疏]第四重明所成。于中初明成就自德。于一切下。成利他德。自中初言超过世间诸所有法。所成殊胜。心常谛等。所成不动。又过世间。明成断德。谓过分段变易世间一切法也。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明成智德。谛谓安谛。谓常安住真实无为度世之道。下利他中。于一切力物随意自在。成利他德。由成胜通。于一切物变化随意。故能利物。名为自在。为诸庶等。起利他用。为诸庶类作不请友。化益方便。庶谓凡庶。类谓品类。不请有二。一宿无道根。仰感菩萨。名为不请。二无现乐欲。不知求圣。名为不请。菩萨于此强为作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正明化益。声闻舍物。不将众生以为重担。菩萨荷负。故用众生而为重担。担别有四。如胜鬘说。此第三竟。
  自下第四依前胜进辨修成德。于中初先辨其所修。一切善本皆度已下。明其所成。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之若己。
  [疏]前所修中。初明自利。二兴大悲下。明修利他就自利中。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佛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已心。故曰受持。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明修胜行。法界诸度。是佛种性。护使离障。起善无间。名常不绝。不利他中。先法后喻。法中四句。初兴悲湣。明起悲心。二演慈辨下。明起慈心。依慈心起说。名演慈辨。教法生解。名授法眼。三杜三趣开善门者。显前悲益。杜谓塞也。教人离恶。故杜三趣。教人修福。故开善门。四以不请法施黎庶者。显前慈益。喻中两句。初如孝子爱敬父母。彰前慈厚。于诸众生已下。显上悲深。
  上明所修。下明所成。
  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疏]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明其所成。度犹到也。涅槃彼岸。行因到之。故因成矣。悉获佛等。明其果成。有福智。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明得如来福德庄严。智慧圣明不可思议者。明得如来智慧庄严。智慧深广情缘莫测。口量不及。名不思议。上来叹德。
  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疏]如是之等不可称计。是第四段彰其数量。此等悉为影响显法。故皆来会。为法心同。故来一时。上来第二辨列徒众。
  自下第三如来现相而为起发。阿难启请。于中文六。摄为三对。言文六者。第一如来现相起发。二阿难请问。此为初对。三如来审问汝为自请为受化请。四阿难实答我自请问。此是两对。五如来赞叹敕听许说。六对曰下。阿难奉敕彰己乐闻。此是三对。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
  [疏]初中尔时。举现相时。言世尊者。举现相人。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若论胡音。楼伽陀伽。此云世尊也。诸根悦等。明所现相。诸根悦豫。示现喜相。眼等五根。同现喜相。名之悦豫。姿色清净。示现喜色。色无惨戚。故曰清净。言光巍巍。重显喜色。言颜魏魏。重显喜相。魏魏是其高胜之貌。佛何故喜。喜有两义。一念弥陀佛所成行德可庆故喜。二念众生得益时至。故生欢喜。
  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疏]第二段中。尊者阿难。举能请人。承佛圣旨。彰所请依。旨谓意旨。此承如来意力如被。故兴请问。即从座等。启请方便而白佛等。正宣诸辞。
  辞中有三。一申己所见。二唯然下。彰己所念。三何故下。结问所为。
  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的晚安 是下意识的恻隐 我留至夜深 治疗失眠梦呓 那封手写信 留在行李箱底 来不及 赋予它旅途的意义 若一切 都已云烟成雨 我能否 变成淤泥 再一次 沾染你
  • ”她低劝:“此役之后退隐,我卖字,你磨墨,一臂足矣”困城十月,全军覆没,独臂少女从废墟中刨出她的尸首,喃喃自语:“我忘了你不识字。春愁如到处乱飞的柳絮,撩得我心
  • (珠海发布)含宝1-3岁英语启蒙琐记(7)含宝两岁多时,我给她读了很多韵律感十足的小书,有些听多了她能全文复述出来。40+汤唯获釜日电影节影后,1米7身材艺术气
  • 太超值啦!太超值啦!
  • 买了瓶冰饮料狂炫,坐了一会儿准备滴滴回去结果一直打不到车,最后和宋婶飞奔到最后一趟公交车,不管公交目的地是哪,先出去这个区域[草泥马],在公交车上体会到了摩肩接
  • 史上最懒店来啦 提醒下 [羞嗒嗒] 你们会喜欢图几的ME❓ 今晚要不要再停一次❓对了.这次有️减 ➕ da折➕ 包you你们会非常爽❗️安安静静做点喜欢
  • KENDALL、BELLA等超模私服出境率極高的廓形衬衫,R0W、CE等秀场每季苾出,时装周博主们造型神器之一;经典耐看不过时,挺阔有型、现代感十足,不仅养眼吸
  • )嘴炮了很多个要约的朋友,随便算算都四五六个了,但是上海确实是有点大,我又确实住的乡下啦,得是多要好的人,才能让我做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去赴约呢,粗粗一算一个也没有
  • 昨天加训被社团的一个女孩子抱起来男友力max安全感up,下午也玩的很开心呀就是发现被滑板男单删 切 虽然跟你聊挺好但才不稀罕你呢昨天是一整天都在找外套的一天 没
  • (图8,上图是今天,下图是2014年)今天上午旧地重游,特地选择周六赶集的日子过来,但镇上已不如八年前热闹,街道房子没多大变化,但很多老房子已经无人居住。)#大
  • 妈的!妈的!
  •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医院正在全力救治受伤群众。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医院正在全力救治受伤群众。
  • 4.感冒了,今天没怎么用心准备餐食,二餐都是水煮菜应付过去的。2022年夏至身体安康福运满堂的生肖 生肖羊;生肖羊的人,在2022年夏至前后的健康运势,倒是蛮不
  • #百年兰渝·梦圆陇南# 礼县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是秦早期文化的发源地。#烟标收藏联盟# 地理篇七〇三: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
  • #微公益#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99公益日##iLab# 从世界到中国,海洋环保行动,从未停止。
  • 四愛徒生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愿愛徒生新將來能做事做人極致完美!#最好听名字大赛#其中两个是我在《逍遥游》里
  • [阴险]吃饭时一男子风一样的速度冲过来,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语言,只有我懂天师的意思,他让我等待一会帮我看命格,说很奇怪,跟别人不太一样,我兴奋异常,等待着……他说
  • !!
  • “那个,你先起来...”王博别过脸不去看他,赞赞哦了一声翻了个身,侧着身子看王博:“今天能给我买草莓吃吗?赞赞的身子都贴到王博身上了,王博也不好直接挪开,只能佯
  • 非是物质层面的实病,因为人都是假的,何来真病,只要化解了因,病之相随心而消失。灵魂如人类,肉体如法船,失魂落魄,如同人落水了,你应该招魂复魄,捞人才对,你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