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超话]##单味中草药介绍# 紫贝齿 ,别名紫贝、紫贝子、贝齿、文贝。

药用部位

宝贝科动物阿文绶贝虎斑宝贝等的贝壳。

产地分布

生活在潮间带低潮线附近有珊瑚礁或岩石的海底。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及西沙和南沙群岛。

采收加工

5~7月捕取,去肉,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紫贝齿呈卵圆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高1.5~2厘米。背部隆起,腹部扁平,中间有沟,沟缘向内卷,并有多数细齿,两端均凹入呈圆口状,前端较宽。壳面平滑,紫色、棕色或褐色,具多数暗紫棕色与白色交错的斑纹或圆点,光泽美丽。内面蓝白色。质坚硬。气无,味淡。

性味归经

性平,味咸。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

镇惊安神、平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临床应用

用量10~15克,煎服,先煎外用适量,水飞点眼。用治小儿高热抽搐、头晕目眩、惊悸心烦、失眠多梦、目赤肿痛、热毒目翳。

1.紫贝齿治小儿痘疹入眼:紫贝一个(生用)为末,用羊子肝批开,掺药末一钱,线缠,米泔煮熟,入小瓶内盛,乘热熏,候冷取出,星月下露一宿,来早空心服。(《婴童百问》紫贝散)

2.紫贝齿治更年期综合征:夜交藤30克,小草9克,石菖蒲6克,炒枣仁15克,茯苓15克,合欢皮10克,紫贝齿9克,生龙齿12克,柴胡6克,陈皮9克,生地10克。

3.紫贝齿治青年扁平疣:灵磁石31g,代赭石31g,紫贝齿31g,生石决明12g,生白芍6g,紫草31g。水煎内服。方中前四味药,先煎半小时。成人与儿童剂量相同。《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4.紫贝齿治身热头痛如裂,项强一身拘挛,呕吐,大便七日未通,舌苔垢厚,两脉弦滑而数,重按无力:煨葛根3克,姜竹茹9克,九孔石决明(先煎)30克,连皮苓12克,鲜佩兰(后下)、鲜藿香(后下)、枯子芩各4.5克,紫贝齿30克,建泻片9克,龙胆草2.1克,丝瓜络9克,川军炭(后下)4.5克,香豆豉12克,白蒺藜9克,羚羊角尖O.3克,研末分两次冲服。《泊庐医案》

5.紫贝齿治高血压。头疼,头晕,面红目赤,烦躁,舌苔黄,脉弦大,证属肝阳上越者:紫贝齿15g(先煎),紫石英9g(先煎),磁石30g(先煎),生石决明30g(先煎),夏枯草15g,菊花9g,钩藤12g,白芍12g,生地9g,元参18g,山栀9g,牛膝12g。《临证医案医方》。

6.紫贝齿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生地15g,熟地15g,当归9g,何首乌9g,紫贝齿30g,磁石15g,生龙牡15g,代赭石15g,珍珠母30g,白芍9g。《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7.紫贝齿行气活血,主治闪挫腰痛:制珍珠2g,煅紫贝齿3g,制净硼砂9g,龙脑冰片1g。先将前两药研极细粉。再和后两药一同碾匀,贮备。施治时取灯心草一段,剪平一头,湿冷开水少许,蘸上列药粉,点入患者眼内眦,并令闭目至出泪,便嘱患者起立、踏步并行弯腰运动3??5次。点眼时,若腰左侧扭伤则点右眼,腰右侧扭伤则点左眼。(《中草药外治验方选》珍珠散)

8.紫贝齿明目,去热毒。《唐本草》

9.紫贝齿清心,平肝安神,治惊惕不眠。《饮片新参》

10.紫贝齿治小儿痰疹目翳。《纲目》

药理研究

有镇静及降低血压的作用。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无热邪者不宜用紫贝齿

配伍药方

1、治痈疽:以紫贝壳烧煅为灰,敷之。(《普济方》)

2、治结核性脑膜炎:紫贝齿9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9克,珠贝壳9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3、治斑疮丁子入眼:紫贝一个。生为末,用羊子肝批开,掺末一钱。线缠。米泔煮香熟,入小中瓶器盛,乘热熏。候冷,于星月露一宿,来早空心吃。(《续易简方论》紫贝散)

【两岸青年走进广河聚焦精准脱贫】“还没来过甘肃之前,一直想这里是黄河流域流经黄土高原的地方,还有敦煌、张掖等知名旅游景区。广河,一个距离省会兰州70公里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特色呢?” 来自上海台协的台青黄晓亭对这次甘肃之行充满期待。
10月24日,海峡两岸青年网红精准扶贫采访团走进甘肃广河,深入电商孵化园及扶贫车间,回访贫困户,在农户家体验生活,细致了解广河县脱贫过程和经验,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当地的脱贫致富故事,探访大陆精准扶贫工作实效。
立下愚公移山志,能破困难万重关。近年来,广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聚焦精准脱贫主攻方向,把牛羊养殖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积极打造“电商+扶贫车间”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24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采访团中的几位成员重新走进红星村,来到昔日的贫困户马进海和马玉海家进行回访。时隔近三年,成员们想看看这里的变化,再听听他们那些让人振奋的脱贫故事。一天的相处让成员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看到他们刚刚盖好的新房和圈舍里牛羊数量的不断增多,还有屋里墙上被贴满的奖状,台青肆零几次留下热泪,而她却说“2018年来走访时我也哭了,那时的眼泪是心疼的泪水,而今天的眼泪是幸福的泪水,值得!”脱贫攻坚以来,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来说,生活的改变看得见摸得着。
图一 台青肆零与她所回访农户家的孩子们在一起
回访结束后,台青肆零在她的社交媒体上写到“重新回到2018年曾经去过的地方——广河,这个看似不起眼却创造出一个个美丽故事的地方。一个人从旅行中得到多少不在于捕获多少美景,而是在这个地方,发现多少美丽的故事”
图二 台青谢建鋐与农户家正在读初二的小姑娘许下了“四年之约”,图为他在认真查看小姑娘的课堂笔记
图三 农户马启虎大哥正在为台青高谊讲述这些年住房的改善和生活的变迁
参访行程中,走进农户家体验生活的经历让台青谢建鋐久久不能平静。除了参与劳作、体验生活,他还与农户家正在读初二的小姑娘许下了“四年之约”,四年后如果小姑娘能考上大学,走出广河,而他一定回来看她。活动结束后,建鋐在朋友圈中这样写到“我由衷的希望你四年之后考上大学,走出村子看看中国的地大物博,走出县城看看世界的无边无际,届时我一定回到广河看你,与你分享这份喜悦。”我们相信,这场美丽的约定一定会成型!
图四 台青黄晓亭(右)直播推介广河特色食品桃酥
图五 此次直播账号收益将用于资助广河县贫困家庭的孩子圆梦“北京之行”
25日,一场名为“台青看广河 金秋淘好货”的电商直播活动在广河县电商产业园拉开帷幕,4位来自海峡两岸不同行业的青年变身带货主播,与当地电商负责人一起为广河原生态农特产品卖力“打call”。台青李晏伶表示“能亲身体验直播带货,透过自己的视角和力量,把广河当地好吃、好玩、好用的通通分享给大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图六 台青丁翊凯在幼儿园为孩子们上课
如果说电商直播、回访贫困户、去农家体验生活的行程让台青们收获满满的话,那在红星村幼儿园的“教学”经历却让他们大呼难忘。26日,台青丁翊凯在幼儿园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主题为《我的家乡》的课,在讲课前他做了大量的准备,甚至还提前跑去园长那里“取经”,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赢得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掌声。对于有过在大陆读小学和初中的经历,这里的课堂让他很熟悉,他直言“对于从小就佩戴红领巾,看着五星红旗飘扬长大的我而言,记忆深处有着和大多数‘90后’一样的校园情结。一堂课时间并不多,但我真的想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图七 台青和孩子们一起展示教学成果
听完了翊凯大哥哥精彩的分享后,小朋友们又迎来了喜欢的涂鸦课。化名“榴莲哥哥”的台青梁中瀚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一堂生动幽默的《学画水果》课,收获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声和阵阵掌声。梁中瀚一直很关心公益教育发展,能有机会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让他非常开心,他坦言“热心于公益教育的精神会感染其他人,从而呈现一种正面循环,世界也会因大家的善举会变得更美好。”
5天的行程紧张而充实,丰富的参访和体验活动让两岸青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广河。台青高谊坦言“在广河县的所见所闻只是大陆扶贫的一个缩影,有幸在几天的时间里让我有机会见证广河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会把我在这里看到的告我的亲人和朋友们。”(记者 陈静)
活动期间,参访团成员先后走访了临夏的八坊十三巷和齐家文化博物馆,实地了解临夏民族、民俗文化。来自台湾的高谊平时就很喜欢历史,临夏的参访之行让他很兴奋,他表示,来到临夏,不仅领略了临夏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地域特色,还近距离接触了临夏砖雕、蛋雕大师,深刻领悟了工匠精神。

【我说文艺】林森:“知青”原点与时间之书 ——论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下篇)

“日”与“夜”之二:革命与日常

《日夜书》在革命与日常之间处理得最有意味、最为复杂的人物,显然是马涛。作为叙述者陶小布的妻子马楠的哥哥,在《日夜书》中,马涛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也是全书中韩少功刻画得最耗心力的一位人物。马涛是一位“革命者”,或者说自以为的“革命者”,他读书甚多,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体内涌动着革命者的坚韧,不少的知青都被他的魅力所倾倒,包括小说中的“我”——陶小布。除了有革命的理想,马涛也有胆量,在因密谋被揭发入狱之后,他仍然不改其志,他犹如永动机,一直喷涌出“革命”的力量。而且,他身上保持着这种状态数十年,直到多年后身处国外,仍是一副引领全世界思想革命的派头。在这个意义上,马涛是一个超脱之人,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世俗生活,为了某种“理想之光”便把一切都压了上去,从不后悔。我们可以不认可他的思想,可我们又很难不为他这种追索的毅力所震撼。马涛的让人难忘,当然不仅是因为这“伟光正”的一面,甚至可以说,韩少功刻画他、读者记住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另外一面。作为革命者的反面,马涛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没有了那种面对历史、面对思想、面对时代的如鱼得水,他失去了那种“对自己入迷的书过目不忘,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某一段,甚至能准确锁定哪一页,讲一个小说或电影里的故事,也能风生水起和准确无误”的“超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把姓王的喊成姓刘的,把杀猪的叫成弹棉花的,把人家的三大姨叫成四姑娘……”饭烧焦了,他路过几次也不熄火。马涛的这种“与生命相脱节的纯粹来自知识演绎的思想狂妄。他内心的自我膨胀和傲慢来自于知识给人带来的心理优越,他忽略了思想的奇葩只有落实到常识的现实才能开出真实的花”。马涛把一家人尤其是马楠伤害极深,陶小布作为旁观者,在讲述之时饱含愤恨。马涛对家人、朋友的伤害是持久性地,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笑月也丢给马楠,基本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也酿成了小说结尾处笑月自杀的惨剧。而马涛本人,对那些被他伤害的人毫无知觉,只认为所有人都轻慢了他,他的“伟大”被所有人扼杀了——他认为马楠为保护他而在他下狱期间烧掉他的手稿,造成了他曾提出的某个伟大思想未被承认,这对他是摧毁性的。马涛的这些自以为是和思想狂妄,都身披一件“伟大”的外衣,他永远觉得身边人没有给他创造足够多的条件,让他一展身手,于是把“匕首”一次次刺向最亲的人。

革命的轰轰烈烈和日常的鸡毛蒜皮,在这里形成了某种刺眼的对比。一个个疑问也由此诞生:以牺牲身边最亲的人来完成的“革命”,是否具有合法性?连最亲的人都可以如此肆意践踏的理想,是否仍然值得尊敬?革命与日常的摩擦、冲突,是否就像“夜”未能融于“日”?

日”与“夜”之三:身体与精神

《日夜书》里,韩少功极力回归传统长篇的表达,更多地以故事本身来讲述,作者的强行介入不多,但也还是有。韩少功在故事讲述的中间,插入一些章节,分析人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有“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泄点与醉点”先分析了这两者的不同,这两个描述生理高潮的概念,“泄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饱”,“醉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好”。之后则是分析N、安燕、姚大甲、吴天保、贺亦民等人的性经历,试图从这里头,挖掘性经历与他们的性格演变、命运走向之间的隐秘关系。“准精神病”则是以蔡海伦、马楠、万哥、马涛几人的某些几近精神病的性格表现作为分析对象:蔡海伦无论任何场合,都把女权挂在嘴边,把所有的话题都引向关于女权的争论;马楠任何时候都让陶小布表达对她的爱,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变心;万哥是一个穷怕的人,到南方最早开放的城市见识一番之后,心态失衡,导致后来被骗,而这个经历颇多的人,最后变成了喋喋不休的“营养专家”;马涛永远活在他的伟大理想和现实庸常的摩擦当中。“器官与身体”则主要是关于贺亦民的奇人奇事,贺身材很矮,也不识几个字,要谈女朋友还得请别人介绍《红楼梦》等名著中的典故,以方便其“找话题”,就是这么一个人,竟极有偏才,发现了电表上的极大漏洞,长期用电而表不走动,他还有多项技术专利……这个奇人也是畸人,他的腿与腰、手、脑、舌、耳、心等器官被韩少功缓缓道来。

身体作用于精神,精神也支撑着身体。很显然,这相对、相反的概念,被插入完整、线性的叙事当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花活儿,而是要在人物的命运向前发展的时候,稍微歇一歇,停下来思考那些被故事裹挟着往前的人物,除了社会的、时代的浪潮裹挟,还有没有一些不被注意的因素,潜在地影响着那群人的生命走向?作为个体,精神方面的追求、喜好甚至怪癖,其实也在左右着一个人——虽然这可能很难被我们所看见。除了精神,身体、样貌也跟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贺亦民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泄点”和“醉点”,这本是身体上的反应,可这种身体反应,又往往抵达精神层面。身体和精神,显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连一体、互相转化的,就像“日”与“夜”的永远相连,不可分割。

日”与“夜”之四:少年与老年

《日夜书》里,人物从知青时期的少年,变成活在当下,逐步退出职场的老年。针对少年时期,韩少功少见地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当中书写爱情了——而对情感的书写,往往被视为韩少功的一个“薄弱环节”。《日夜书》不仅仅写爱情,甚至也有了性描写,这更是韩少功作品中罕见的。马楠为救哥哥马涛,去找徐副主任,被夺了初夜。后来的第22章、23章里,陶小布和马楠两人进行着让人唏嘘心碎的“第一次”。所谓的性描写,当然不是为了描写性,而是在对话、动作当中,写出马楠和陶小布所受到的身体、心理伤害。陶小布失败的第一次,当然是因为介怀马楠被徐副主任夺取了初夜——虽然他极力否认;马楠后来没法生育,跟当初的徐副主任是不是也有着某些隐秘的关系?这些被时代抛到山沟沟里的少年人,其被时代给予的伤害,通过一次“失败”的性关系,被折射出来。他们下乡之前的那种冲天豪情,被现实雨打风吹去。可以看出,韩少功在书写知青这一段少年生活的时候,既对那个时代保持着警惕性的思考,“将与自己同时代并且命运交集在一起的人作为麻雀,加以刻薄地剖析”,也有对这一段少年经历保持着某种刻骨的痛惜。

老年这一段,韩少功还写了职场,写了办公室政治。比如说第28章突然出现的陆学文,这个在厅长陶小布手下任副厅长的活宝,和陶小布来了一场“宫斗”。韩少功也写到了家庭里的日常,马涛和妻子离婚后,把女儿笑月丢给了马楠,陶小布和马楠之间为笑月的教育,发生了诸多摩擦。而马涛作为一个“时代英雄”,自以为在国外能呼风唤雨,却不过落得一个被鄙夷、嘲笑的下场,他开启一场国内之旅时,已经身患绝症,仍再次把陶小布等人折磨得七零八落。陶小布只能把这当成一个绝症之人的最后任性,把所有委屈吞回肚子。

抛弃掉历史的浪潮,仅仅时间本身,仅仅是少年变成老年的过程,就让人如此触目惊心。这种时间不舍昼夜的流逝感,通过少年和老年的对比,更显清晰,这也是属于作者的感怀,如黄灯所言,“在史铁生无法克服生理的极限早已离世之后,在张承志已越来越远离主流并自动边缘化的形单影只中,韩少功是否感到了一代人被历史的风吹雨打之后的落寞和悲凉?”

“日”与“夜”之五:畸人与英雄

《日夜书》里,韩少功一反《暗示》当中人物和故事只提供例证的方式,开始用心刻画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关于这一点,韩少功自己也说:“《日夜书》讲的是一些‘50后’国人的故事……他们是畸人,也是英雄。说畸人,是他们困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有怯懦,有幻想,有自负,有盲目,有粗鄙……说英雄,是他们抗打击,能折腾,用于反抗,富于激情,相当于一片蓬蓬勃勃的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度和底层根系。”韩少功本人特别清楚这一代人身上的两面性,他看到了那些同龄人,在这数十年里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在这里,有人性暗淡的一面,也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有时代不堪的一面,也有时代动人心魄的一面。很显然,真正有价值的思想、真正感人的人物,都绝非仅有所谓“正面”“正能量”的那一面,一定是两面甚至多面的混杂交织,其丰富性才足以让人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其丰富性才经得起推敲和细品,畸人和英雄同为一体两面,也是“日”与“夜”混杂交织的一种。

可以看出,韩少功在《日夜书》里,通过一组组相对概念的对照、彼此映射,来构建他心中的“50后”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它们有时是界限分明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日就是日夜就是夜;可更多时候,它们又是混合交织、互相转化的,黑可以逐步过度到白、日可以慢慢变成夜。所谓《日夜书》,有日、有夜,也得有“书”,有记录的冲动、有书写中的沉思和犹豫,才能组成这一代人、这一个时代的故事。

感性的“回归”

《日夜书》有着结构方面上的考量,比如说,大量的插叙、倒叙,使得过去的时空和后来的时空,得以穿插、映照。这种手法的运用,对于大体上知晓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读者,阅读障碍不算太大,可对于境外的读者,其进入难度肯定是存在的,以至于《日夜书》的台湾繁体字版、韩文版,不得不“将这部小说里的情节布局稍作调整”。除了跳跃和闪回的大量运用,还在一些章节中间插入“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隔断完整的阅读,让读者有放慢脚步、略作沉思的时间。

《日夜书》的首版简介上写着“知青一代的精神史,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这话我们可以当广告词来理解,前面的话则是对这部小说的概括。相对国内其他作家的作品,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相对韩少功自己的作品,其“思辨”其实是在“后撤”的,因为韩少功最擅长的思想,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大的“压制”。《马桥词典》和《暗示》中,韩少功本人经常会跑出来,和作为叙事者的“我”混为一体,而且,因为这两部小说中,那个叙事者“我”都是没有姓名的,这就让作者韩少功和叙事者“我”的串场特别厉害。而在《日夜书》中,这一做法基本绝迹,韩少功本人隐遁了,只有作为叙事者的陶小布存在。从这一个小切片便可发现,韩少功在努力压制着思考的冲动,让故事本身去阐释,让故事自然生发意义,也就是说,在《日夜书》里,感性在大面积“回归”。

为什么在思考一代人命运的作品当中,韩少功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思辨,而“臣服”于故事本身?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韩少功或许认为,他本人的思辨与历史的“真实”相比,他更愿意诚实地记录,而不是交出个人的思考——又或许,年满耳顺之年的韩少功,内心萦绕着当年知青生活里遇到的念念不忘的人,他的记录冲动远远大于他的思考冲动。“岁月流逝,数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弹指之间,千年变局。天地之间,唯心是归。当熠熠闪光的那么多人和物正变得模糊,相伴相守的日子渐次凋零,受惠者的一眼回望岂是多余?……放下技法,放下风格,放下创新野心,放下禁忌掐算和风险规避,一切从内心开始,便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把这些既畸人又英雄的旧日故交记录下来,以免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烟尘处,是韩少功写《日夜书》最大的缘由。把这些后来成为了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的知青一代如实呈现,让后人从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中,感受当时的历史现场,便是《日夜书》最大的价值。

也正是出于这最质朴的记录、“书”的初心,“感性”在《日夜书》里得到了“回归”,《日夜书》也成为韩少功笔下最像传统长篇小说的作品。韩少功的中短篇小说,完全符合我们对经典中短篇的理解,很少在作品当中直接以思辨性的语言进行介入,而多以故事来自然呈现。可长篇小说里,他的探索性太强,于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成为了一种“奢侈”,《日夜书》的出现,算是一个意外的特例。


——原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5月
----------------------------------------------------
林森,作家,《天涯》杂志副主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长篇小说《关关雎鸠》《暖若春风》《岛》,诗集《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随笔集《乡野之神》等。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等,作品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中国小说排行榜、《扬子江评论》文学排行榜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张艺兴大航海2巡演# zyx#张艺兴每时每刻# ️快~转,会降双方权重 哎呀呀 不能憋坏小熊 赶快让小熊也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纯真有爱的宝贝儿张艺兴[抱一
  • 你从远方赶来,只为赴一面之约,这种相遇是宇宙级别的浪漫,对于爱人来说,你就是星河中心的焦点,散发着恒星一般瞩目的光芒,而这一切,只因当时在人海中深情一眼,从
  •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
  • #每日一善[超话]#[哇]#每日一善# [哇]#阳光信用# 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滴水穿坚石,爱心美天下,礼发于诚,声发
  • 为什么说biu打破了我的追星定律啊在这之前 追的每一个星在他大火或者粉丝量达到一定数以后 我就不继续了 但是 昨天前天两场演唱会 biu的应援数粉丝数绝不输另外
  • (这种题​我根本看不懂)看​一个孩子脑子灵不灵,很简单,就看是不是学有余力,是不是轻松的学明白数理化,扎实的理工科基础对国家有多重要。有个规律,理科学霸学神通常
  • 君子居住在室内,提出了善言,即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都能够听到,更何况是身边的人呢?我的皮夹克特别温暖,这世界总会有一个小人,不论你的好坏,全心全意的去爱你,其实
  • 马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将会出现自健康行业”马云: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
  • “那便放一首晚风吧”我们沉醉在春风里,惬意安宁,又点起了一支烟……慢慢走 轻轻送就当我们没有明天就当我们只剩眼前就当我都不曾离开还仍占满你心怀你的眼神充满期待我
  •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正可谓是: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史蒂文斯的革命诗学:视觉、预言与阴暗预兆(《夜猫三叶草》第五部分,选摘第三首的最后10行和第四首)第三
  • ​我呢,从今以后再也不碰感情了,不管别人是带着真诚来的还是带着刀子来的,我都不爱了,也许这是阴影,或者是教训吧,就在这一刻,突然就凉了心,原来这一天迟早会来,是
  • 可能晚上火锅吃太饱,奶茶实在喝不下了,一转角看见了在努力营业的野人牧坊,感觉还可以尝个鲜,安排! 图片一天,下雨了,洗得东坡格外干净,抬头看去,月亮也显得格外有
  • 我感觉我要中暑了,店里空调不管用,老板也不管,我已经打开冷柜坐在边上了,好几天了我真的要热死了闷热闷热的,根本不能动人都不想在我们店里待,怪不得业绩越来越拉,老
  • #夕夕的案例投稿箱#光子嫩肤真的有效果吗干货分享光子嫩肤,作为骨灰级的医美项目实在太太太太普及了,无论是医院,还是街边林林总总的美容会所,到处可见光子的身影..
  • 近日,市民再次留言:“经北京12345协调,拱辰街道领导、燃气公司和有关单位已经协调好,现已开始继续施工,荣鹏花园的居民很快就能用上天燃气,感谢拱辰街道的协调和
  • 天花板级别的朋友圈文案 1、今日风大,自由廉价,塑料袋飞的比鸟还高 2、我记得这花香,便对的起这时光 3、风已是秋天的味道了,愿我们都好,不止在 秋天 4、我
  • 她:……你一直在控诉和指责对方,不是在解决问题,对方根本不想跟你交流,因为再讨论下去你们也不会有结果。不要用男人的思维揣测女人的想法,挽回就是投其所好,你抓住了
  • 当我觉得回顾起来会让我不爽的是,(如果赢了)我会是总决赛MVP,而那就将完全改变人们对我的看法,如果我是总决赛MVP,没法再把我落在75大球员名单之外了,没法再
  • [太阳]#早餐[超话]##早餐打卡[超话]##营养早餐[超话]##一日三餐[超话]##元气早餐[超话]##早餐##美食打卡#//鸡胸肉肉桂贝果三明治/柿子/双柚
  • 到了小学,有了人生第一部掌机,开始不停重复红蓝绿宝石,我甚至记得儿时的玩伴给我取的绰号就是杰尼龟。25年,有些人为了生活,有些人为了梦想在拼搏,皮卡丘快倒下时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