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与答】

问:所谓法是什么?法的内涵又是指什么?

答:所谓「法」在藏文中是「改造」的意思,作改造变化的意 思。梵文的「法」是Dharma(达嘛),Dharma是执持、 持取的意思。指的是什么呢?

将一切所知称为「法」的「法」是指:持取各自定 义、或是执持各自本质。事物有各自的本性!自然就具有的,是从这方面而称为「达嘛」。又,分成「法」与 「世间」二者的这种「法」,说的是将痛苦擒住,从痛苦救出。

如同以前说过的,「苦因」追根究柢是从心调不调伏上而产生,所以应当调伏心。所谓「调伏心」,除了将未驯服的心减少而来调伏心之外,并没有别于此的其他调心 方法!

由于如此,所谓「法」的意思是消除痛苦的一种方法;所谓「法」并不是一种随便过生活的其他方式,而是消除痛苦的方法。

就连小虫,我们大家全部都不喜欢痛苦,然而大多数说到痛苦时,却只是以身体的苦受,衣食的困苦为主要;这些就算动物也知道。只是想到暂时不要有饥渴的痛苦,除此之外无他。

而我们人类,因为以详细拣择事物的智慧具有作审察、作探求的能力,所以不像虫类等,只是消除目前现有的痛苦之外,关于明年、来世的话题,它们应该都不会想到。而人类对于上百年、上千年之后会作思索!这是从详细拣择事物的智慧上而产生的。

因此所谓「消除痛苦」,好好想一想时,痛苦是由不调伏的心而来。一般,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应该很清楚,心越是寂静调柔,即使发生痛苦,恐慌会比较少。心不寂静调柔的人,纵然有很多钱,条件非常好,心不调伏的这个人应该不快乐;这非常明显,且看在这世间里面的七十多亿人就非常清楚。

这并不是外在衣食的话题;主要是内在心续调伏者会比较快乐,心续不调伏者有较多的不快乐,应该很明显。 由于如此,以目前现前可见来看,内心越调伏的人,则越快乐。所以,「法」是将产生痛苦不快乐的不调柔部分减 少,而增加调柔的部分;从减少不调柔部分上来减低不调柔所造成的痛苦,这就是所谓「法」。

我们很多人说到「法」时,内心就觉得很幸运地 作祈求、礼拜、绕行净治,念念课诵、持持咒,像这样是普通的「法」。

龙树菩萨的论典或是圣天菩萨的《四百论》中提到:外道有一类将《吠陀》奉为教法者,以耳朵听到《吠陀》 之声当成法;像是借由耳朵所修持的法。又有一类是以外在举止― 直依据身体的苦行,而主张为法的一种修持方 式;这主要是以身体为依据的道法。

释迦能仁的教法是依据意念,并不谈论外在的声音、语 言,也不说外在的姿态;主要是对心绪作调伏,是这样做的一种教法。所以,一般在这 世界上全部的宗教都讲信心、慈悲、忍辱、知足,这些都是心灵的话题。整体上,所有宗派的训诲是给予调心的教诫。

而佛教不同的特色:不只是说调心的方法——应当修持慈爱、悲心的调柔功德;对于令心不调柔的是什么?探求其根源,然后作改造。这只有佛法才有,宣说空性见、 无我见。

这世界大大小小的宗教大约有上百种,其中具有见解宗论的宗派,在印度有各式各样的教派;较盛行的像是数论派,具有极为深广的见解宗论!然后逐渐地在其他区域产生的宗派:如犹太教、基督教、回教以及祆教;以中 国来说有道教,像这样有许许多多教派,有相当的见解宗论可宣说。这些不但全部都认为有所谓的「我」,并且在具生的我执上,以宗义安立而成立有“别于蕴的他义 『我』”时,就增加了一种徧计我执;由此而形成以宗义安立的「我」。 所以,「无我」只有佛教才宣说。需要说这个的原因是:对心不调伏的造作者——颠倒心作探求;因为颠倒心所感受的是「错乱真实」,所以就说:感受对境的「我」并不存在。由于如此,所谓「法」,尤其讲到「佛法」时, 是指从痛苦救出、将痛苦擒住;从这方面而称为「法」。所以不断修持、经年累月闭关修行,但是却无法消除内心之痛苦的话,法就不成为法。

以前有位安多尊者,他持诵咒语,念修了许多年,用 手指头持咒持到指甲磨尽(持很多咒语的人指甲会磨尽),有些人的指甲会变凹陷。所以安多尊者就说:“烦恼没除尽,指甲却磨尽。”不断持咒没有除尽令内心不调伏的烦恼,倒是数念珠数到磨尽指甲,就是「烦恼没除尽, 指甲却磨尽」。这讲的是现实情况。

例如:我们有很多人乍看之下像是有在修行,做祈 愿、供水、礼拜、供施等等行止。虽是有在做,但是稍微触犯心意时便马上发生争执。当看到合意的事物就立刻生起贪爱,用诱骗好呢?欺瞒好呢?蒙骗好呢?看能不能得到。这些就是心未调伏的象征。

所以,我们的修行只是口头上、语词上的修行之外, 真正并未成为拯救痛苦的修行。由于如此,对于「法」应该理解。对「法」有所理解的话,才能利济他人;知道利益自己,也知道利益社会。所以,应该理解「法」的意义。

佛法宣说「无我」见解,为了清除痛苦的根源、颠倒心的根源,故宣说「无我」见解。而谈到是「无我」的理由时,就是所谓「缘起」;全部都是从因果而产生。现在你们 所辩论的因果,说的就是因果缘起;不是无因所生,不是恒常因所生,不是出自创世主;唯是依据各自的因缘而产生,就是因果缘起。

此见解宗论乃讲说真实状况,与真实状况作查对,证实——指明不同于真实状况的颠倒心之错乱感受;然后于自己 内心便会获得定准。同样的,所谓「自我爱执」——自己非常珍爱自己。 一般,自己对自己的关爱是合理的,自己不爱自己的话还会爱谁。所谓「关爱他人」,一开始是先爱自己,从先爱自己之上,然后才扩大到他人― 对他人产生关怀;否 则,如果自己不爱自己的话,对别人也不会生起关爱。但 是,所谓「自我爱执」是抛舍他人、不顾他人,只想自己 一人,这就是所谓具过患的「自我爱执」,变成会招引各种衰败。

在我们内心希求的是安乐,不希望有痛苦。但是, 只为自己一人着想的念头,事实上变成是自己没朋友、孤 独一人。尤其以人来说,在这个人类社会当中,以自己 衣、食、声誉三者为代表的增上生安乐,全部都是依赖他 人所产生。其间,要成办增上生所修持的不害道,而说 「遮除害他及来源」时,也是需要依赖他人。

以成办遍智来说,因为必须修持以慈悲为根本的菩提心才能成就,所以,也是观缘众生而后产生。在真实状况 下,暂时增上生的圆满——每天保持轻松的心情,由此到上位的成就遍智,都是需要依赖别人;如果将他人抛舍就很愚蠢了!

所希望的是安乐,不喜欢的是痛苦。但是,如果将痛苦的根源——执为有我的「我执」、以及爱惜自我的 「爱执」二者,在内心深处视为纯净无瑕疵而接受时,我 们就无法从痛苦绳索的束缚中脱离。因此,爱惜自我的「爱执」是痛苦的根源,执为真实的「实执」也是痛苦的 根源;于此应当了知!

从了解这些上,对此二者能当头棒喝的话,就如同被铁链绑住的手从铁链脱离;这样,内心真正获得解放,真正感到幸福快乐,真正有信念、有把握,这些才必定会在心中产生。由于如此,佛教的「佛」与「法」;「佛」是「佛陀」,如是由佛陀所宣说我们要成办佛陀果位的方法,即称为「佛法」。

净界法师: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修了很多法门,法门不能保证你是不是成功,因为它是工具,关键在于你那个心的调整。

你看我们以拜佛来说,印光大师说一个人不能只强调事修。你看有些人拜佛,越拜对立心越重,你拜五百拜我拜一千拜,你拜佛是跟人家比较,阿修罗,阿修罗法界。就是说你又变成一个大福报的阿修罗,因为你的事修,事相是枝末嘛,你这个心念要变成什么是完全看你的善恶、看你的真妄嘛,你所造的业力,它只是你这个果报出现旁边的那个枝叶而已,你那个树根是你心念的调整。所以你如果不善调心念,你拜佛拜一辈子,那顶多就是有善业,但是不表示说你生命的水平会改变,不表示!

所以当你的心念是正的时候,一切法正;当你心念是邪的时候,这一切法就加持到你邪恶的力量去了。

比方说魔王,印光大师最喜欢举魔王跟佛陀作比喻,印光大师说为什么心念调整这么重要呢?他说你看魔王,魔王也不简单,他为什么做魔王?看佛陀怎么说:他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不简单,然后他行无遮大会供养三宝,出家人任何人都可以来,那么他以持戒修福,他为什么堕魔王呢?因为他贪求名利,他的根本是邪恶,所以他所加行都是邪恶。那么佛陀因地的时候他也持八关斋戒啊,佛陀因地的时候也有做无遮大会啊,那怎么这些业力进入他的心中变成佛陀?因为他的心发菩提心了,所以业力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心念、心理素质是关键。

印光大师还讲一个譬喻,他说这个水它没有好也没有坏,对不对?它没有太多营养,但是这个水你给毒蛇吃,它变成毒液,因为它瞋心重;你把这个水给牛吃,它变成牛奶滋养色身。那怎么一杯水你给牛吃以后它转成牛奶,因为牛有善心,所以它把水转化成牛奶,滋养我们的色身,对不对?你把水给毒蛇吃,它喝了以后变成毒液伤害我们,这个水有没有好坏?

没有好坏!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做多少功课不是重点,你经常起什么念头要注意了,尤其是我们下堂课要讲到数数现行都无惭愧,就是你一天当中起了很多念头,但是有些念头是偶尔人家刺激你一下,你才起的,这个不算,偶一为之不算。经常性的起念头,你起这个念头的比率很高,这是第一个,数数现行。

第二个见是功德,深深好乐。你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你非常的得意,这就是我,什么是我呢?这就是我,你把它当做你的功德相,不管这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第一个你经常性的起,第二个你根本不想改变它,这个念头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经在主导你生命的来生了。其实你不要等到你临命终,就是说你看你一天当中起的念头次数最多,而且你充满了好乐,你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你根本不想对治,你也没有惭愧心,你特喜欢这个念头,两个条件具足,这个念头已经在主导你了,你已经被它主导了。

你一个人我认为你到五十岁你来生差不多决定了,当然还可以改变,我的意思是说还是可以改变的,你赶快读经典,调整心态,但是不容易了,因为你这个心已经被人用了五十年了,已经快要定形了,所以你到了五十岁,你好好地反省你一天大部份都起什么念头,起这个念头的时候特欢喜,你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你要经常起净土的念头,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起了以后特别高兴,差不多了,净土种性已成就。所以,当然如果你觉得你现在起的念头不太好,在你死亡之前你都还有机会调整,如果你肯用功的话,赶紧思维这个念头的过失,诃责它,然后转一个目标,发愿创造一个新的念头,勉强自己把它转过去,要勉强,转不过去就完了!

所以我们的生命其实已经有一个念头在带动我们,这个念头不是偶一为之的,你这个人偶尔刚好闻到咖啡很香,去喝一杯没关系了,偶一为之是没关系了,偶尔发发脾气,偶一为之也没关系,但是要忏悔。但是你经常性的念头就要注意了,经常性的念头,就是很自然就会升起来的这个就要注意了,它已经在主导你的生命趋向某一个跑道,可能我们不知道,但是它已经在主导我们了。

好,我们基于这个理由我们来看第二段就更清楚了,到底是谁在主导我们?不是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的行为所留下的心念。

净界法师: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修了很多法门,法门不能保证你是不是成功,因为它是工具,关键在于你那个心的调整。

你看我们以拜佛来说,印光大师说一个人不能只强调事修。你看有些人拜佛,越拜对立心越重,你拜五百拜我拜一千拜,你拜佛是跟人家比较,阿修罗,阿修罗法界。就是说你又变成一个大福报的阿修罗,因为你的事修,事相是枝末嘛,你这个心念要变成什么是完全看你的善恶、看你的真妄嘛,你所造的业力,它只是你这个果报出现旁边的那个枝叶而已,你那个树根是你心念的调整。所以你如果不善调心念,你拜佛拜一辈子,那顶多就是有善业,但是不表示说你生命的水平会改变,不表示!

所以当你的心念是正的时候,一切法正;当你心念是邪的时候,这一切法就加持到你邪恶的力量去了。

比方说魔王,印光大师最喜欢举魔王跟佛陀作比喻,印光大师说为什么心念调整这么重要呢?他说你看魔王,魔王也不简单,他为什么做魔王?看佛陀怎么说:他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不简单,然后他行无遮大会供养三宝,出家人任何人都可以来,那么他以持戒修福,他为什么堕魔王呢?因为他贪求名利,他的根本是邪恶,所以他所加行都是邪恶。那么佛陀因地的时候他也持八关斋戒啊,佛陀因地的时候也有做无遮大会啊,那怎么这些业力进入他的心中变成佛陀?因为他的心发菩提心了,所以业力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心念、心理素质是关键。

印光大师还讲一个譬喻,他说这个水它没有好也没有坏,对不对?它没有太多营养,但是这个水你给毒蛇吃,它变成毒液,因为它瞋心重;你把这个水给牛吃,它变成牛奶滋养色身。那怎么一杯水你给牛吃以后它转成牛奶,因为牛有善心,所以它把水转化成牛奶,滋养我们的色身,对不对?你把水给毒蛇吃,它喝了以后变成毒液伤害我们,这个水有没有好坏?

没有好坏!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做多少功课不是重点,你经常起什么念头要注意了,尤其是我们下堂课要讲到数数现行都无惭愧,就是你一天当中起了很多念头,但是有些念头是偶尔人家刺激你一下,你才起的,这个不算,偶一为之不算。经常性的起念头,你起这个念头的比率很高,这是第一个,数数现行。

第二个见是功德,深深好乐。你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你非常的得意,这就是我,什么是我呢?这就是我,你把它当做你的功德相,不管这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第一个你经常性的起,第二个你根本不想改变它,这个念头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经在主导你生命的来生了。其实你不要等到你临命终,就是说你看你一天当中起的念头次数最多,而且你充满了好乐,你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你根本不想对治,你也没有惭愧心,你特喜欢这个念头,两个条件具足,这个念头已经在主导你了,你已经被它主导了。

你一个人我认为你到五十岁你来生差不多决定了,当然还可以改变,我的意思是说还是可以改变的,你赶快读经典,调整心态,但是不容易了,因为你这个心已经被人用了五十年了,已经快要定形了,所以你到了五十岁,你好好地反省你一天大部份都起什么念头,起这个念头的时候特欢喜,你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你要经常起净土的念头,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起了以后特别高兴,差不多了,净土种性已成就。所以,当然如果你觉得你现在起的念头不太好,在你死亡之前你都还有机会调整,如果你肯用功的话,赶紧思维这个念头的过失,诃责它,然后转一个目标,发愿创造一个新的念头,勉强自己把它转过去,要勉强,转不过去就完了!

所以我们的生命其实已经有一个念头在带动我们,这个念头不是偶一为之的,你这个人偶尔刚好闻到咖啡很香,去喝一杯没关系了,偶一为之是没关系了,偶尔发发脾气,偶一为之也没关系,但是要忏悔。但是你经常性的念头就要注意了,经常性的念头,就是很自然就会升起来的这个就要注意了,它已经在主导你的生命趋向某一个跑道,可能我们不知道,但是它已经在主导我们了。

好,我们基于这个理由我们来看第二段就更清楚了,到底是谁在主导我们?不是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的行为所留下的心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爱,都是跨越了青春的苦涩,才有了这对老人一样的恩爱如初,这老少同框的爱情画面,正是一段爱情的完美诠释。作者在讲到宋元绘画中的音乐时,强调了音乐中的意象,比如作者
  • 第三点,每天最多早上空腹的时候上一次称就足以了,其他的时间呢,体重没有任何的意义,不要说一天称八遍,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吃完饭就上称,发现成一场,心态就崩掉了,
  • 可惜的是一百年多后的现在,书中作者到过的那些地方是否还都存在,当年看到的景物肯定已大不相同。 总之,他们差不多全是有闲阶级,以茶馆为消闲遣日的所在的。
  • 以草包对良将,不战而知胜负矣;天下之事不在难,而在人谋。以草包对良将,不战而知胜负矣;天下之事不在难,而在人谋。
  • 推荐菜品:1️⃣椰子鸡:鸡汤味甜不腻,带有椰子的清香味,鸡肉嫩滑,先喝汤,再吃鸡肉2️⃣竹笙:吸收椰汁汤后更加好吃3️⃣香煎马鲛鱼:鱼肉鲜香只有一根大刺、很适合
  • 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轻松一下 Windows98打扮漂亮18 岁是天堂我们的生活甜得像糖那时多年轻啊,憧憬新世纪的到来,转眼21世纪也已经过去20多年,我们也从豆
  • 阳性人员2、3,现住密云区果园街道通用博园小区,为密云区28日确诊病例的同住家人,28日转入集中隔离点,29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人员2,现住密云区果园
  • 对比了很多家机构,也想过在家里报个机构,不用租房也不用担心一日三餐,但是去了解后发现都是看着ppt视频上课,觉得这样跟上网课没什么区别所以决定还是去南昌报个班,
  • 记得诗人H子在其作品中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看起来很简单,但被尘事缠身的我们似乎很难做到诗中的事情。立冬了,不用写信,我
  • 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说都在一个“谦字”里了。由于天地人神的本性都是亏盈而益谦的,所以“谦”者有福了。
  • 这3种食物, 越吃湿气越重, 要少吃。第二杯是玉米须乌梅陈皮菊花茶,一样是有祛湿,消水肿的作用,常喝一杯,人更精神。
  • 【开户分享】香港银行账户的用途及开户途径 开户用途 1、港美股出入金 2、香港保险缴费 3、海外置业 4、可以拿着支票薄开支票 5、海外收款,可以从所有国家收款
  • #杨紫30岁生日微博评论#“TO30岁的 杨紫小姐你好,今天是你的生日,愿你今后平安喜乐,吃嘛嘛香,好梦陪伴,坏事全都退退退,你在我心里永远18,继续完成自己的
  • 阿琳说她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阿P对她说“梦露也会掏耳屎,赫本也要挖鼻孔,女神总是要放屁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是为了听你的屁声来到你面前,比如我”。小R的爸爸面对
  •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
  • 这一路上,真的很感谢我伯伯(伯伯真的是比我爸爸还要担心我的人) 帮我找老师,一直鼓励我要自信!真的一路走来想感谢的人太多了!
  • 石威呆若木鸡,石化了,众人嘘声一遍,海战讲:“真为你可怜,好呆也干了很多年监区长,就一点没底线吗?” 二歪哭笑不得,“快停,别糟践我的榴莲,就这么一个宝贝
  • 不知不觉,14年,不管我的角色再怎么变,你却一直占据了我的手机屏幕,从未动摇,以后也不会,没人懂我到底有好多爱你,我懂就好,最乖最宠最宝贝的陶多哆!我在想,它如
  • 17、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5、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6、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 而是鸟鸣时那种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