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GDP增速陆续公布,18个省会跑赢全国,贵阳继续位居前列】

新京报讯 近日,31个省区市以及各主要城市,陆续公布了2020年的主要经济指标。省会城市中,截至2月5日,除拉萨、石家庄等2市之外,其余城市均公布了GDP总量、GDP增速等指标。

其中,贵州省和省会贵阳市经济表现抢眼——2020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7826.56亿元,进入全国省域经济20强;贵阳市全年GDP总量4311.65亿元,GDP增速5.0%,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在省会城市中,其GDP增速位居全国第4。

最具经济发展“冲劲”的城市之一

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3%。初步统计,跑赢全国GDP增速的城市不下23个,包括上海、北京、重庆、深圳、苏州,以及18个省会城市。

其中,贵阳市2020年GDP同比增长5%,在省会城市中,位居全国第4位。

跟其他城市一样,2020年,贵阳市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不过,来自贵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其工业经济呈稳步增长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80.75亿元,同比增长4.4%,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8.26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

贵阳市委市政府首席战略顾问、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表示,“近十年来,贵阳市的GDP增速一直在‘逆袭’,一度排在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可以说,作为西部后发城市,贵阳近几年‘跑’出了人们的想象。从近年来的经济指标看,特别是2020年的经济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时隔8年重返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时隔16年重返全省第一,龙头地位更加稳固,从全国来看无疑是极具经济发展‘冲劲’的城市之一”。

减掉248.7亿税费

在2020年的疫情冲击下,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贵阳凭借什么保持住了经济发展的上升态势,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全力打赢了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回顾2020年的经济发展态势,贵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祖章能回忆,2020年1月疫情发生后,贵阳反应迅速,两周建成了将军山医院,完成了全省确诊患者集中收治;一个月实现无新增本土病例,两个月实现本土确诊病例清零,自2020年2月17日以来,未出现本地确诊病例和本土阳性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后,贵阳在全国较早取消交通卡点限制,“果断决策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祖章能说,2020年2月中旬,贵阳有序恢复了各类商场市场营业,2月24日,规模以上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全部复工复产。

不过,复工复产后,贵阳仍一直面临如何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严峻考验。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GDP总量仅为838.76亿元,GDP增速曾下降到-2%。2020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也仅达到了1.3%。

祖章能回忆,为了稳住经济基本盘,贵阳在全国首批推出了复工复产复市政策性保险,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和《关于支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达产增产和省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若干措施》等,实施企业费用“减免缓”、金融支持“惠准快”一揽子支持措施。

贵州合力超市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的企业,总经理汪建文说,2020年是企业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一年,但仍旧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经济指标,“政府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社保缓交、房租减免等等‘减免缓’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政策,不可能完成年度任务”。

汪建文回忆,2020年1月疫情发生后,口罩等防疫物资一度告急,“作为商超企业,防疫物资特别是口罩,必不可少,关键时刻是政府解决了我们的难题。高速费等费用是企业的一项重大开支,单此一项,全年就减免了接近千万元左右”。

来自贵阳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贵阳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248.7亿元,企业获得贷款支持53.4亿元。

贵阳市统计局局长张缨表示,在一系列帮扶政策的“刺激”下,全市经济运行快速恢复,经济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上半年扭负为正,增长1.3%,前三季度以3.7%的增速历经28个季度后跃居全省第一,全年以5%的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还有一个数据能说明贵阳2020年的经济发展活力,2020年贵阳市场主体新增11万余户,高于往年。

大数据“红利”

2月1日,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一根根长方形的铝型材板通过预处理、脱脂、喷绘、固化后,由立式粉末喷涂滑出台缓缓运送到辅助下料的工人面前,工人将成型的铝型材板分拣到操作台上,在传输机床的协助下,1分钟就有35支成型铝材下线,产值可达1900元。

“以前人工操作,一分钟能完成10根铝型材喷绘就算高效了。”该公司副总经理李衍雷说,得益于自动化,公司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年产能从1万吨增加到5万吨,产品合格率从以前的82%提升到95%以上。

连玉明认为,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线智能化的受益者之一。2020年,贵阳经济发展之所以能有效克服疫情冲击,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另一关键因素在于大数据“红利”。“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贵阳?如果把答案总结为一句话,我认为就是,贵阳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数据驱动创新的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贵阳是最早提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城市之一。早在2013年,贵阳就开始由一把手牵头,构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不过,贵阳的大数据产业能走多远?这个话题一度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有人曾提出,贵阳的大数据产业相当于“天然机房”,利用本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和凉爽气候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在整个大数据产业链里仍然是最低端的资源密集型环节。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贵阳市工信局局长刘良果表示,近年来,贵阳一直在布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技术改造,我们实施了‘千企改造’‘万企融合’工程,实施省级‘千企改造’工业项目51个”。

贵阳市大数据局局长吴宏春认为,得益于不断汇聚的海量数据优势,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2020年显示出威力,“‘一码贵州’‘货运滴滴’‘脸行贵阳’,灵活就业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为贵阳应对疫情、实现GDP增长5%注入了强大动能。被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贵阳信息技术服务产业,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53.5%。满帮、白山云等独角兽企业头部引领,航天云网、朗玛、白山云等企业先后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单,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进入了快速道”。她表示,贵阳市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已经超过38%,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吴宏春说,五年前,提到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这些称号,很难跟地处西南欠发达省份的贵阳联系起来,“但目前,数字经济已经在贵阳落地生根。贵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1.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点,30余个项目获评省级融合标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加速迈进”。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关注贵阳发展:贵州省会贵阳市经济表现抢眼,GDP增速继续位居前列!】
https://t.cn/A65rqEl3
近日,31个省区市以及各主要城市,陆续公布了2020年的主要经济指标。省会城市中,截至2月5日,除拉萨、石家庄等2市之外,其余城市均公布了GDP总量、GDP增速等指标。

其中,贵州省和省会贵阳市经济表现抢眼——2020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7826.56亿元,进入全国省域经济20强;贵阳市全年GDP总量4311.65亿元,GDP增速5.0%,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在省会城市中,其GDP增速位居全国第4。

最具经济发展“冲劲”的城市之一

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3%。初步统计,跑赢全国GDP增速的城市不下23个,包括上海、北京、重庆、深圳、苏州,以及18个省会城市。

其中,贵阳市2020年GDP同比增长5%,在省会城市中,位居全国第4位。

跟其他城市一样,2020年,贵阳市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不过,来自贵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其工业经济呈稳步增长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80.75亿元,同比增长4.4%,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8.26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

贵阳市委市政府首席战略顾问、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表示,“近十年来,贵阳市的GDP增速一直在‘逆袭’,一度排在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可以说,作为西部后发城市,贵阳近几年‘跑’出了人们的想象。从近年来的经济指标看,特别是2020年的经济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时隔8年重返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时隔16年重返全省第一,龙头地位更加稳固,从全国来看无疑是极具经济发展‘冲劲’的城市之一”。

减掉248.7亿税费

在2020年的疫情冲击下,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贵阳凭借什么保持住了经济发展的上升态势,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全力打赢了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回顾2020年的经济发展态势,贵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祖章能回忆,2020年1月疫情发生后,贵阳反应迅速,两周建成了将军山医院,完成了全省确诊患者集中收治;一个月实现无新增本土病例,两个月实现本土确诊病例清零,自2020年2月17日以来,未出现本地确诊病例和本土阳性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后,贵阳在全国较早取消交通卡点限制,“果断决策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祖章能说,2020年2月中旬,贵阳有序恢复了各类商场市场营业,2月24日,规模以上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全部复工复产。

不过,复工复产后,贵阳仍一直面临如何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严峻考验。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GDP总量仅为838.76亿元,GDP增速曾下降到-2%。2020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也仅达到了1.3%。

祖章能回忆,为了稳住经济基本盘,贵阳在全国首批推出了复工复产复市政策性保险,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和《关于支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达产增产和省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若干措施》等,实施企业费用“减免缓”、金融支持“惠准快”一揽子支持措施。

贵州合力超市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的企业,总经理汪建文说,2020年是企业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一年,但仍旧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经济指标,“政府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社保缓交、房租减免等等‘减免缓’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政策,不可能完成年度任务”。

汪建文回忆,2020年1月疫情发生后,口罩等防疫物资一度告急,“作为商超企业,防疫物资特别是口罩,必不可少,关键时刻是政府解决了我们的难题。高速费等费用是企业的一项重大开支,单此一项,全年就减免了接近千万元左右”。

来自贵阳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贵阳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248.7亿元,企业获得贷款支持53.4亿元。

贵阳市统计局局长张缨表示,在一系列帮扶政策的“刺激”下,全市经济运行快速恢复,经济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上半年扭负为正,增长1.3%,前三季度以3.7%的增速历经28个季度后跃居全省第一,全年以5%的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还有一个数据能说明贵阳2020年的经济发展活力,2020年贵阳市场主体新增11万余户,高于往年。

大数据“红利”

2月1日,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一根根长方形的铝型材板通过预处理、脱脂、喷绘、固化后,由立式粉末喷涂滑出台缓缓运送到辅助下料的工人面前,工人将成型的铝型材板分拣到操作台上,在传输机床的协助下,1分钟就有35支成型铝材下线,产值可达1900元。

“以前人工操作,一分钟能完成10根铝型材喷绘就算高效了。”该公司副总经理李衍雷说,得益于自动化,公司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年产能从1万吨增加到5万吨,产品合格率从以前的82%提升到95%以上。

连玉明认为,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线智能化的受益者之一。2020年,贵阳经济发展之所以能有效克服疫情冲击,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另一关键因素在于大数据“红利”。“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贵阳?如果把答案总结为一句话,我认为就是,贵阳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数据驱动创新的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贵阳是最早提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城市之一。早在2013年,贵阳就开始由一把手牵头,构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不过,贵阳的大数据产业能走多远?这个话题一度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有人曾提出,贵阳的大数据产业相当于“天然机房”,利用本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和凉爽气候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在整个大数据产业链里仍然是最低端的资源密集型环节。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贵阳市工信局局长刘良果表示,近年来,贵阳一直在布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技术改造,我们实施了‘千企改造’‘万企融合’工程,实施省级‘千企改造’工业项目51个”。

贵阳市大数据局局长吴宏春认为,得益于不断汇聚的海量数据优势,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2020年显示出威力,“‘一码贵州’‘货运滴滴’‘脸行贵阳’,灵活就业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为贵阳应对疫情、实现GDP增长5%注入了强大动能。被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贵阳信息技术服务产业,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53.5%。满帮、白山云等独角兽企业头部引领,航天云网、朗玛、白山云等企业先后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单,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进入了快速道”。她表示,贵阳市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已经超过38%,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吴宏春说,五年前,提到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这些称号,很难跟地处西南欠发达省份的贵阳联系起来,“但目前,数字经济已经在贵阳落地生根。贵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1.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点,30余个项目获评省级融合标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加速迈进”。(来源:新京报客户端)

李迅雷:港股热背后的冷思考

来源: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作者李迅雷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会以为我要给港股热泼冷水,其实并非如此,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的市场,应该具有上涨潜力。年初至今,估计有近3000亿港币的南向资金流入港股,按目前的规模推算,估计今年净流入港股的南向资金或许可达3万亿港币,港股不热才怪呢。但是,在资本市场的盛宴背后,我们更应该反思金融业的“非理性繁荣”,关注实体经济的冷暖和居民收入的变化。

为何北向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远超南向资金

去年4月中旬,我们出了一份报告,叫《恒指史上第三次破净——港股配置价值凸显》,建议配置港股,因为港股的总市值已经跌破净资产总值。从历史上看,当港股下跌至PB小于1后,都会出现强劲反弹,涨幅在27%到84%之间。而到目前为止,破净之后这轮恒生指数涨幅已经达到30%,估值上看,也不算太便宜了。

图片
尽管恒生指数已经反弹了不少,但南向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远不如北向资金。例如根据估算,从2017年末至2020年末,南向资金赴港近9千亿元,却只赚了3千亿元;而同期北向资金不足7000亿元,却赚了1.1万亿元。

这说明两点,一是陆港通以来,境内资金更流向港股的比北向资金多;二是南向资金在港股的配置上,主要配置在基于H股相对A股折价率高的金融股上,但这类企业的成长性远不如北向资金配置在国内大消费或高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股票上。从恒生指数和沪深300的指数走势看,前者目前仍低于2018年初形成的高点,而后者已经超过2018年初的高点30%以上。

这说明两点,一是北向资金在选股方面确实比南向资金“聪明”,它们更看重“成长价值”,而南向资金在2019年末之前,配置的前三大股票分别是工行、建行和汇丰,似乎更看重“低估值”和两地价差;二是A股市场的流动性远好于港股市场,作为一个开放度较低的市场,疫情之下,国内增量入市资金规模惊人,北向资金入市正逢其时。

不过,从2019年至今,具有成长属性的股票已经涨了不少,当A股市场好赛道上奔跑的除了少数属于千里马之外,大部分估计都不属于后劲十足的好马,因此,往后的风险一定会加大,这也是年初以来港股公募基金发行大量增加的原因。

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随着南向资金的继续增加,港股市场前景如何?只要有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的结构性牛市应该会出现,目前估值还处在历史的相对低位。以A+H的溢价率为例,我曾在去年9月份就撰文提出,在陆港通时代,146%的高溢价率是反常现象,一定会回落。如今已经回落至135%了,A股与H之间价差应该还有较大的收窄空间。我对中国股市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不会因为今天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而改变对结构性牛市延续的观点。

首先,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外资的在A股市场的占比还会不断提高,未来应该能到达10%左右;其次,国内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将从房地产为重心,慢慢移向金融资产;第三,在资管新规必将落实的预期下,净值型产品会越来越多,银行和信托产品的原有优势不再,权益市场将吸纳更多的资金流入。

从豪宅热销看其背后的货币现象

2020年以后,南向资金开始重配腾讯、美团、小米等大市值、高PE和高PB股票,说明投资偏好发生了变化。而在A股市场,大消费和高科技行业的巨头的市值水平也大幅提升,挑战两桶油和四大行。这主要得益于估值水平的大幅提升,提升的依据的高成长预期。

过去,只有中小市值股票才能享受高溢价,如今则反过来了,好赛道上的大市值股票受到追捧,而过去所谓的“壳资源”从高溢价变为高折价。这种估值体系的修正,与机构投资者占比上升有关。尤其在2020年公募基金规模大幅攀升之后更加明显,如目前A股市值最大的股票,静态市盈率已经达到60倍左右,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与股市好赛道上大市值公司受追捧类似的是房地产市场。如2020年,去年美国100万美元以上的豪宅与10万美元以下的独栋住宅销量同比差,达到80%,而国内也出现了豪宅热销的景象,如上海、深圳、厦门等城市,大户型住宅每平米价格要高于小户型的,而过去则相反。

这些现象的出现,从表象看,是机构投资者配置上的需求大幅增加,如过去单只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大基金屈指可数了,如今则比比皆是。这就决定了这些基金需要配置大市值的股票,对大市值股票的需求大幅上升。从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角度看,配置大市值公司股票的逻辑也是成立的,因为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很多中小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例如,美股中500亿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要占总市值的70%以上,因此,给大公司高估值是合理的。

但从深层原因看,这轮全球性的股市和楼市大涨,与货币当局滥发货币有很显著的相关性。疫情之下货币大规模超发,如2020年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均在30%以上,规模合计扩张了8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两个美联储”。导致全球超发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和楼市。我国央行扩表规模虽然不大,但M2增速达到10%,远超名义GDP的增速。

图片
可见,货币越来越成为发达经济体政府的救命稻草,它可以帮助政府度过难关,解决流动性危机,但却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过来,由于过多的货币往往被过少的机构或个人占有,由此带来的资产泡沫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却成为无解:泡沫破灭会引发金融海啸,为缩小收入差距的改革会触动既得利益。
详情链接:https://t.cn/A65VGPc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全球强固式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1%】B2B 技术市场情报专家 VDC 在季度研报中指出:全球强固式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迎来了 16% 的增长,同比更是
  • 羞涩的春雨,正悄悄地迎面而来;一份期待春雨的思绪,一种亲近自然的情怀,挺立在路旁不引人注目的钻天杨,灰白的身躯泛出了淡绿色,梢头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湿润的微风
  • 上次就有好多姐妹入手了,我自己也是无限回购一直在吃,真的是美味健康又方便!私下张曼玉也表达了对他的好感,但被梁家辉想到妻子,果断拒绝,并说:“以后除了拍戏,我们
  •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 特殊时期,别的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有可能是在害你,但是中国大使馆绝对不会,他们想的就是如何把大家安全带回祖国! ​​​投稿,我想问大家个问题:已经领证半年了,还没办
  • 也许大家和我一样,都在享受阳光,出去走走。没有特别的需要去做的事情,就想放空自己。
  • 我用“离职冷静期”留下了00后!
  • 国务院最新明确→】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规划涉及#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子女网上下单、老人
  • 有的队员要靠帮助父母收破烂赚钱、有的队员要靠在海鲜市场打工赚钱……不难看出,越南队踢球的大多数都是底层青年,并不像我们国家队员,踢球的都是身价千万,甚至上亿的大
  • 我们看到多少学佛学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为什么染污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正常呢?因为没有严格地在修行。 换句话说,没有严格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 我们
  • #CV糖醋排骨[超话]#@cv糖醋排骨 去年跟最好的闺蜜一起订了一个目标,她实现一半,我一半没实现,今天她问我还要不要继续!我告诉她会害怕实现不了后带来的浮躁,
  • 刚刚刷到灌篮高手,突然想起以前还追了一部流川枫的同人小说,女主是樱木的妹妹(纯言情[二哈])当时还挺真情实感,好怀念啊[抱一抱]这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动漫,每年重
  • 2022年末大总结(太精辟了!) 读文摘精选 2021-12-20 06:28 辛苦了一整年,好好地谢谢自己。  转眼,2021年就剩下几天了。 应
  • 先把要点分享给大家:第一点:对于主升行情的启动一般都需要充分的准备时间,也就是就调整时间要够。[笑哈哈]#開心就是這麼簡簡單單#今天又是超美(超自恋)的一天~除
  • 山楂因为山楂的表皮颜色十分鲜艳,而且吃起来也十分美味,所以山楂的寓意是健康美食。本周也是春冬换季第二周,感冒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烦恼!
  • 什么是冬日暖阳里最美的惊喜,大概就是去做一个认真并努力的人,在感受生活的烟火气时,也不忘与大自然来一场温柔的碰面。”我们的人生,有一大半时间,都在担心别人的看法
  • ​​我发现运动特别好,今年春节运动量大,主要是俯卧撑仰卧起坐,没事干的时候、颈椎不舒服的时候、眼睛酸的时候,我就做运动,结果呢,最近一连七天,很精神,睡再晚都不
  • 在此,唐山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主动报备个人行程近14天以来,有江苏省苏州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东省深圳市经停史来返唐人员、14天内有中
  •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
  • !又一年在漳州过年 因为工作原因没办法回去 实在想念在家的年氛围 吃完肯定跟我二小姐一个样 不想洗碗 哈哈哈 但没办法 爸妈吃完就出去玩了 [哈哈] 可能wx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