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受持此经功德无量
第十八段(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佛说:须菩提!佛法的圆满是福德功德的成就,关于怎样修二德,我用布施做个比喻,如果有持戒修善的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即0-8时这个时间段,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相分别在恒河沙那么多的地方做布施;中日分于8-16时这个时间段,又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相分别在恒河沙那么多的地方做布施;后日分于16-24时这个时间段,再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相分别在恒河沙那么多的地方做布施。
也就是说:一天24小时都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相,在恒河沙那么多的地方,不间断地做布施,像这样将时间拉长,拉长到无量百千万亿“劫”,都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相分别在恒河沙那么多的地方做布施,非常了不起。因为做这种布施不是用天数或年数在计算了,而是用“劫”在计算。一个小劫时间的计算大体上是从减劫中人寿由84000岁开始向下减,每隔100年减1岁,一直减到10岁,这样历时为840万年左右;然后再向上增,每隔100年增1岁,一直增到84000岁,这样历时也为840万年左右,合起来大约就是1680万年,为一小劫时间。
20个小劫为一个中劫,约为3.36亿年。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代表成、住、坏、空的四个阶段,这样一个大劫的时间约为13.44亿年。一个大劫代表娑婆世界生灭一次的时间。目前我们娑婆世界所处的时间为:贤劫的住劫阶段第九个小劫减劫时期。所谓贤劫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大劫的名称,下一个大劫名称叫“星宿劫”,前一个大劫名称叫“庄严劫”。
佛在这里说的“劫”应按大劫计算,就是佛说的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相分别在恒河沙那么多的地方做布施,这种布施做了无量百千万亿个大劫那么长的时间,做这种布施的人,所得福德是多不可数的。但是,如果有人听闻《金刚经》后,信心坚固,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或逆转,那么,这些人所得福德胜过用无量劫长做无量多布施的人。更何况有书写《金刚经》、受持《金刚经》、读诵《金刚经》、为人解说《金刚经》的人,这些人所得福德,更是无量无边!
佛说:须菩提!以要言之,《金刚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专为发“大乘”菩提心的人而说、专为发“最上乘”菩提心的人而说。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广泛地为人宣讲解说,如来立刻就会知道这个人、立刻就会见到这个人,此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之功德。像这样的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担负起如来弘法的使命。
上面说的“大乘”和“最上乘”是什么意思呢?大乘指的是大乘佛教或大乘佛法,释尊涅槃后,在印度经历了三个时期,最后大乘佛法在印度彻底消失。在印度的三个时期、即:
1、大乘佛教前期:释尊住世时所讲的大乘法,一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佛涅槃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时代就已有所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大乘信仰与理念是在强调慈悲与平等的前提下,提倡素食主义,戒杀放生,以慈悲为本,强调慈航普度的菩萨行行愿,强调一切众生不分出身、贵贱、种族、国家,在性智上一律平等,指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作佛。
大乘佛教的众生平等性智及倡导诸菩萨众,慈悲普度众生的理念,对婆罗门教的种姓隔离等级制度,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是,根深蒂固的婆罗门教等级思想仍为社会主流,所以这个时期的大乘佛法就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与推行。
2、大乘佛教中期:其后有印度僧人无著、世亲创立《唯识论》,盛极一时。《中观论》和《唯识论》被认为是大乘佛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唐义净法师《南海寄归传》说:“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在印度南方,则是如来藏思想更为盛行,与唯识学派合流。这个时期是大乘佛教在印度最兴盛的时期。
3、大乘佛教晚期:公元七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罗门教咒语、宗教仪轨和瑜伽术身体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极富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实践方式,就是“无上瑜伽密教”的完成。在《佛说秘密相经》中,甚至提到莲华与金刚杵相合,“如是,当知彼金刚部大菩萨入莲华部中,要如来部而作敬爱。”“由此生出一切贤圣,成就一切殊胜事业。”这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词,法门为男女双修,称为秘密大乘佛教,或称“金刚乘”或者“密乘”。
此时的印度佛教已经被外道法的印度教所取代,意味着此时的印度佛教真实义已经不存在了。相对于密乘,人们把大乘佛教的理论部分称之为“显乘”。由于密教和婆罗门改良后的印度教界限的混同,便注定了大乘佛教在印度的最终消失。
于公元七世纪后,在印度消失了的大乘佛教又神奇而逐渐完整地出现在了具有大乘气象的中国,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是以佛陀的遗教为原则,以三法印和一实相印总括大小乘佛法,以此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在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为精深圆满,境界更为广大无艮,修行果位更是直趋无上菩提。以解决分段生死的小乘法及变易生死的大乘法为修行的中心思想。
那么“最上乘”又是什么意思呢?大乘属于菩萨乘、最上乘是一佛乘,一佛乘是大乘修学的终极目标。修最上乘法的人,必须是见性之人,即上根利智之人,走的是成佛之捷径,此法开门见山,直趋第一义谛、径指涅槃彼岸;远譬近喻,施设种种方便;玄问拟答,启迪芸芸众生。佛不直接度人,行者识心自度。三世一切诸佛,皆从心性出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由此可知,最上乘人修的就是这些直接成佛的法,故名最上乘。
佛讲《金刚经》就是为大乘人讲的、就是为最上乘人讲的。可见《金刚经》即是大乘法、也是最上乘法。凡是能读诵、受持、宣扬、解说《金刚经》的人,就是大乘人、就是最上乘人,这种人就能担负起如来弘法利生的神圣使命。
佛说:是何缘故这种人就可以担负起如来弘法利生的神圣使命呢?须菩提!如果是乐于信受“小法”的人,就会执著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这里说的“小法”指的是小乘法,学小乘法的人虽然空了我相、人相、众生相,但寿者相没有空,在见解上还有我能证涅槃的我见、厌弃别人贪著五欲的人见、众生难度的众生见、我能得永生不灭的寿者见。有此四种见解之人,即便证得了五神通等小法,但对于《金刚经》却不能听受读诵,更不能为人解说,因为《金刚经》是大乘法中最精妙的般若乘,不是故步自封的小乘人所能听受读诵和解释得了的。
佛说:须菩提!在在处处,如果有此《金刚经》,一切世间众生、天界众生、人类众生、阿修罗众生,都应当供养;因当知道,有《金刚经》的此处,则为是塔、是佛的法身所在,所以,一切众生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各种各样的珍奇“华香”,散在有《金刚经》的地方,以作供养。“华香”之“华”指的是七宝莲花或各种各样名贵的鲜花、“华香”之“香”指的是高级檀香沉香类。如果有人用“华香”做如此供养与能受持《金刚经》者一样、功德无量!

《佛心古镜今照》破邪显正的功德|圣言量已明示

五台山果戒法师
揭谛 

◎尔时,纯陀复白佛言:“世尊,所言破戒,其义云何?”

佛告纯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诽谤正法,如是等人名为破戒。”

纯陀复问:“如是破戒可拔济不?”

佛告纯陀:“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被法服,犹未舍远,其心常怀惭愧恐怖而自考责:‘咄哉!何为犯斯重罪?何其怪哉!造斯苦业?’深自改悔,生护法心,欲建正法:‘有护法者,我当供养。若有读诵大乘典者,我当咨问受持读诵。既通利已,复当为他分别广说。’我说是人不为破戒。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日出,能除一切尘翳闇冥;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出兴于世,亦复如是,能除众生无量劫中所作众罪,是故此经说护正法得大果报,拔济破戒。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若能如是如说归依,布施是人得福无量,亦名世间应受供养。若犯如上恶业之罪,若经一月或十五日,不生归依发露之心。若施是人,果报甚少。犯五逆者亦复如是,能生悔心,内怀惭愧:‘今我所作不善之业,甚为大苦!我当建立护持正法。’是则不名五逆罪也。若施是人,得福无量。犯逆罪已,不生护法归依之心,有施是者,福不足言。
——《大般涅槃经》 第十卷

◎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菩萨若修大慈大悲。具足忍辱建立大乘及护众生。不得专执世俗忍也。何以故。若有菩萨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正法。此人实非外现诈似。常作是言。我行忍辱。其人命终与诸恶人俱堕地狱。是故不得名为忍辱。
——慧思大师《法华经安乐行义》

◎佛言。菩萨所有殑伽沙数无量行愿。皆应涉入一大愿中。所谓护持正法。护持正法者是大境界。彼经复说。譬如有大力士少触身分为彼损害。佛言。胜鬘。少护正法亦复如是。令魔波旬得大忧恼。我不见余一善法能令恶魔生此忧恼。如是唯少护持正法之者。又云。譬如须弥山王端正殊特。于诸黑山最为高大。佛告胜鬘。如是大乘舍身命财以摄取心护持正法。胜余住大乘者不舍身命财所护一切善法故。如海意经偈云。护持如来正法者。即为胜尊所摄受。诸天龙王紧那罗福德智惠皆能摄。乃至护持如来正法者。所生刹土不空过一切生中见胜尊。见已即得心清净。护持如来正法者。而得宿命大我法出家善利数。能成所修真实清净行。又云。护持如来正法者。得大总持及善利。正使百劫非听闻。由具辩才悉无碍。护持如来正法者。乃至释梵护世等人中复得转轮王。悉悟菩提安隐乐。护持如来正法者。具三十二殊妙相大智庄严喜乐身。随所见者无厌足。护持如来正法者。而不舍离菩提心。波罗蜜行不弃捐。普能摄受多种善。
——寂天菩萨《大乘集菩萨学论》

◎事钞云“涅槃云。犯四重者、生报即受。 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恐怖自责。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若犯四重、心无怖畏惭愧发露。于彼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并名趣向一阐提道。
——弘一大师《南山在家备览》

◎护持正法的功德不可思议。在《涅槃经》里面就有提到,假如说一个人犯了一切戒,但他不舍护持正法的心,佛说此人不名犯戒。但护持正法的前提是自己心里要有底,自己首先要有把握,以法为根本,如法破除一切邪教,不讲人情!
——五台山果戒法师《不能随意发挥和更改佛的戒律》

◎我们佛弟子要护持正法。护持正法是对三宝最大的供养。佛在《涅槃经》里说过,假如一个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一旦犯了戒,但他宁死不舍护持正法的心,佛说此人不名犯戒。因此,护持正法的功德不可思议!而那些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佛弟子的人,把世间鬼神的书往寺院送,告诉别人这就是佛法,他们造的罪远远大于破五戒十善的罪。
——五台山果戒法师《尽量要看古大德的书》

◎我们佛教里有很多人,他们对破邪、反对邪教、破斥邪教,他们很忌讳,或者很难接受,错了!你对破邪教、破邪知邪见的这个理念、观念,如果树立不起来,你想在佛教里得到大乘的成就,没门!这个破邪教、破邪法,它本身就是一个修法。你破邪教、破邪法越彻底,那么你肯定破自己心中的邪知邪见也就越彻底。这样,你绝对能得到佛法的成就。所以说佛法的根本在于破!《楞严经》中说“不必求真,但须息见”,但须息见,息(通“熄”)就是熄灭、消除的意思,见就是我们凡夫外道的种种知见;同时也说“但尽凡情,别无圣解”,这个但尽凡情,就是把邪见妄想全部除得干干净净。
——五台山果戒法师《再讲十乘观法》

25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一

【诸山须弥地,巨海日月量,】

此指器世间诸法广大相之量。

【下中上众生,身各几微尘?一一刹几尘?】

下众生,指三恶道;

中众生,指天、人、修罗;

上众生,指三乘圣贤。

此问九法界众生身与世界各为几微尘所成?

【弓弓数有几,肘步拘楼舍,半由延由延?】

一弓有几肘几步?一拘楼舍有五百弓,一由延有十拘楼舍。由延、或名由旬。

拘楼舍,译云里;天竺一里,约合中土四里。

【兔毫窗尘虮,羊毛穬(kuàng)麦尘?】

此问极微细之尘量。七极微为一邻虚尘,七邻虚为一微尘,七微尘为一窗尘,乃至七兔毛头尘为一羊毛头尘,七羊毛头尘为一牛毛头尘,以此类推,皆以七进,从虮尘至虱尘、芥籽尘。而七芥成一大麦尘。穬即大麦。

【钵他几穬麦?阿罗穬麦几?】

钵他,吃饭钵。一钵大约一升。阿罗,言斗。

一钵有多少穬麦?一斗有多少穬麦?

【独笼那佉梨,勒叉及举利,乃至频婆罗、是各有几数?】

独笼,言斛hú,为十斗。那佉梨,言十斛。勒叉,言万。举利,言一亿。频婆罗,言一兆。

一斛十斛乃至万至亿至兆,各各数量互相含摄有多少。

此言若干种积聚数量,如何累进。此皆是体积单位。

【为有几阿冕,名舍梨沙婆?】

阿冕,译言极微。舍梨沙婆,译言芥籽。

为有多少极微尘而成一芥籽。

【几舍梨沙婆,名为一赖提?几赖提摩沙?几摩沙陀那?复几陀那罗,为迦梨沙那?】

赖提,言草子。摩沙,言豆。陀那罗,译为铢。迦梨沙那。言两。

多少芥子抵一草子,多少草子抵一豆,多少豆为一铢,复多少铢为一两?

【几迦梨沙那,为成一波罗?】

波罗,言斤。此言几两为一斤?

此皆是重量单位。

以上言各种量之积聚名相。

【此等积聚相;几波罗弥楼?】

弥楼、即须弥。此言几多斤之尘,能成一须弥山?

【是等所应请,何须问余事?】

微细及积聚,世人不思议。然佛妙觉智,于此无疑惑。所以佛责其应问不问,而反问虚妄分别种种余事。

【声闻辟支佛,佛及最胜子,身各有几数?何故不问此!】

佛及三乘圣贤之身,各有胜劣大小身,应化无边身,身各几微尘,又责其何故不问。

【火焰几阿冕?风阿冕复几?根根几阿冕?毛孔眉毛几?】

每一火大风大地大水大,一六根乃至于一毛、一孔、一眉,各有多少极微尘?阿冕、极微尘。

  

正一  小二/三  继按定所问

【护财自在王,转轮圣帝王,云何王守护?云何为解脱?广说及句说。】

广说及句说者,愿佛广解说,句句详细说。

【如汝之所问,众生种种欲,种种诸饮食。云何男女林?金刚坚固山?】

金刚坚固山者,即铁围山。

【云何如幻梦,野鹿渴爱譬?】

野鹿口渴贪爱饮水,却执阳焰为水?

【云何山天仙,犍闼婆庄严?】

云何如幻山城仙乐神庄严?

【解脱至何所?谁縳谁解脱?】

【云何禅境界?变化及外道?】

云何诸禅境界?何故有神通变化?外道有哪些?

【云何无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无因作?及非有无因?云何现已灭?】

云何是无种能作因?云何是有种能作因?云何是有因无因及非有因非无因?云何无种有种因果现已即灭?

【云何净诸觉?云何诸觉转,及转诸所作?云何断诸想?】

何故要净诸根诸识?七识如何流转?如何转诸所行所作?云何断除诸妄想?

【云何三昧起?破三有者谁?何处为何身?】

如何不住涅槃,从三昧起,为慈悲故为众生说法?破三界生死者是谁?破三界后,成何身至何处?

【云何无众生,而说有吾我?云何世俗说?唯愿广分别。】

本无众生,云何而说吾我?如何是出世说,如何是世俗说?愿佛广解说。

【所问相云何,及所问非我?】

所问诸众生类有何相,及所问无我?

【云何为胎藏,及种种异身?】

云何为藏识生?云何器界种种差别及有情种种差别?

【云何断常见?】

【云何心得定,言说及诸智,戒种性佛子?】

云何是心得定?言说有几种语法章句?有几种智慧?云何是持戒修行的佛种性?

【云何成及论?】

云何是所成经句及解义?

【云何师弟子?】

何为轨范师,弟子有几种?

【种种诸众生,斯等复云何?】

男女及不男,诸众生差别云何而有?

【云何为饮食?】

云何世间出现诸饮食?

【聪明魔施设?】

云何是耳聪目明,魔及诸异学?云何是施设量?

【云何树葛藤?最胜子所问。】

云何世间会有树木藤蔓?此等即是大慧所问。

【云何种种刹?】

何故有种种诸佛刹土?

【仙人长苦行?云何为族姓?】

为什么有外道修苦行求长寿仙?云何族姓各不同?

【从何师受学?】

禅师以何法兴教化,建立何种性?

【云何为丑陋?】

为何有人愚痴丑陋?

【云何人修行?】

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

【欲界何不觉,阿迦腻吒成?】

为何佛不在欲界成正觉,要于色究竟天成正觉?

【云何俗神通?】

云何是世间神通?

【云何为比丘?云何为化佛?云何为报佛?云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云何为众僧?】

【佛子如是问,箜篌腰鼓、华刹土离光明。】

还有佛子所问,为何世界,有箜篌腰鼓花等形状?

诸佛刹土为何离日月而自带光明者?

【心地者有七。】

有心而修者,有七地。

【所问皆如实。】

如是等问,皆契合如实义。

前领大慧之所问,未曾答完,先责其所问不够全面,此继续复领大慧所问。

然前后牒答分领,随意重举,与大慧前问次第,前后出入不尽相同。

以原问本皆随名取相,种种缴绕,种种执著,故答之不以次序。

然细观察,全可对应前问。

以上各问皆为如实之要义,以显诸法皆无自性,故一一即是离言真如实际。

【此及余众多,佛子所应问。一一相相应,远离诸见过。】

大慧已问及未问者,皆为佛子所应问。

如是空一切名相,了达一切虚妄,证自觉圣智,显离言法性,一一与实相相应,自得远离二种边见过恶。

【悉檀离言说,我今当显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谛听。】

真实法门,本来离言说,然而随缘建立,仍须在语言上,方便次第设施。若于此方便名相,生虚妄执,如来则说一切皆非,显明字句皆非字句。

十方诸佛所说宗义,皆以言说方便显无言说实相,故佛对大慧等,亦方便开显,诫其听受,莫著文字相。

【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

以上百八句问义,皆不出诸佛所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https://t.cn/z8A858K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懒的日常[超话]#我的脾气非常差 生了我闺女后 脾气更差很多小事 甚至我对象哪句话没说明白我就恼了可我对象脾气一天比一天好 他说 现在的三人生活真的很好 有
  • 龙门溶洞坐落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古镇内,是亚洲最长的砾岩溶洞。飞仙关AAAA级旅游景区 古道川藏线、首隘飞仙关,地处芦山、雨城、天全三地交界,是G318
  • 很久没有安静的花几个小时来看一本书了[跪了]偶然看到书柜上一堆高中买的书突然来了兴致随手拿了一本没拆封的就看了起来全身心沉浸到一个故事中的感觉陌生又熟悉[兔子]
  • 很多时候等你变优秀了,那些你想要的,也许自然就会来找你你可以不强大,但你不能没有梦想!️】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高坪区老君街道谢家寨,过去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山寨,如今漫山的金银花,随着山风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目光相撞的那一秒,我的心走过了九十九步对你的喜欢早已浮出水面
  • [坏笑]了解互动榜玩法请戳图二,快来和阿联互动吧~[坏笑]预告第八十二期互动周榜加码奖励:top四随机抽取1名song出50元京东卡PS:同个ID一个月内获奖励
  • 封闭信息:3月1至3月3日,长江西路高架(北半幅)东上口至二环路段封闭。封闭信息:3月1至3月3日,长江西路高架(北半幅)东上口至二环路段封闭。
  • 当时也不只我对这些事无语开麦吧,怎么就记住我了。我更不理解了。
  • 当然了,后来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爱情的也是她,不过她没有从朋友那里得到的,她从依附的人那里得到了些,也算是合理。一群少爷、小姐从北京逃难到重庆,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
  • [哼] 还真不是吓唬孕妈们,是真的会“一夜间长出妊娠纹”!❌ 那不想肚皮变“花瓜”要提前预防!
  • 如果你是学生,你需要乐观,以应对学业的压力。如果你是学生,你需要乐观,以应对学业的压力。
  • 追光|冬奥会闭幕了,冬奥场馆啥时候能去打卡呀?ps:虽然无知这个事实会伴随个人生命一直存在,但是有必要让自己越来越不被无知所纠缠。
  • 所以八字中即使有偏财,如果偏财不旺,不多的人,八字中又缺乏官(杀)和食(伤)的人,都需要提防偏财方面方面的投资风险。具体说来, 八字中具有下列特征的人,都能具有
  • 在#寻找你的SHOWMATE# 专题H5抽奖页,点击“撒”按钮,将有机会获得「派福智造」提供的宠物食品一份;同时每点击一次“撒”按钮,也有机会为@与牠同行TAC
  • 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
  • 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重磅新作《一日三秋》这是一本以冷幽默求索千年的“现实魔幻主义”小说。#推荐本小说# 【以冷幽默求索千年的“现实魔幻主义
  • 白法又叫善法,身口意三门能引无罪安乐的行为都是白法,也就能增长守护一切福德18、增长妙称遍满三界念诵地藏咒能增长美名周遍三界。三十七菩提分法都围绕一个智慧见圣谛
  • 到24甲辰年,地支卯辰有害,这一年会是婚姻中的危机年,也是容易有离婚的年,当为防范,有时候适当的退步,不是懦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何必要逞一时痛快而做下让自
  • 那么对于算法投资者来说,BTC下跌8%而非16%意味着他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模型了,毕竟BTC的跌幅并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不过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把
  • 你们这些所谓的大师们啊,教化别人“莫争辩”既违背了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原理,又违背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实乃为求自保、极度自私的丑陋不堪之人性。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