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书如痴】2022年纸质书第028单:·《魏晋南北朝》
正文赏读
绪 言

中国史上的乱世
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国家,秦汉帝国走过了长约四百年的历史。与之恰恰相反的是,从接下来的2—3 世纪之交开始,则进入了可怕的、混乱与分裂的四百年。在本书中,我们将对这个时代来做一概观。被称为“魏晋南北朝”的这一时代,直到将近6世纪末,隋帝国再次统一全中国的时候才告终结。在那之后约三百年间,则继之以绚烂华美(至少在表面上)的隋唐帝国时代。被夹在秦汉、隋唐这两大帝国时代之间的魏晋南北朝,似乎只能看作所谓黑暗低谷的时代了。从政治上来看,这诚然是个乱世。继孔子之后号称亚圣的孟子,曾经提出历史进程就是“一治一乱”的更迭。依孟子之见,从尧、舜到夏朝的禹王时代,延续了美好的盛世。随后夏朝渐渐走向衰乱,至夏桀时祸乱已极,殷朝的汤王讨伐夏桀,再次回归美好盛世。殷朝到了纣王的时候,乱世至于极点,于是周文王、武王等名君又将其恢复至美好世界。而“周之王道”毕竟也要归于衰歇,到如今正当大乱之世。

如果从这样的政治观出发,我们这跨越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在“一治一乱”的巨大循环中就是“一乱”的时代了。与相对而言治理较善的秦汉帝国四百年,或者接下来的隋唐帝国三百年相比,这乱世四百年只能认为在价值上是等而下之的。而这种政治观到了今天,甚至连孟子的“一治一乱”说都用不着搬出来讲了。为什么呢?因为直到现在也还是颇有些人以为:中国历史只不过是在反复上演着巨大专制国家的兴亡更替,直到19 世纪中期受到欧洲近代文明冲击为止,中国还浑浑噩噩沉睡在漫长停滞的迷梦中呢。

事实上,自唐帝国灭亡后的10 世纪以降,中国历史就是宋、元、明、清这些巨大的帝国的此起彼伏。这很容易让人以为,只要理解了构成中国史主干的就是这些专制国家,理解了这种专制君主制的国家政体是怎样的一种组织,为什么会灭亡,又为什么会重新兴起,就算是把握住了理解中国史的关键。当我们将目光如是集中在专制君主体制上的时候,自然也就很容易将长达四百年间未能确立起这种体制、不断混乱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当作中国史上的非正常时代,投去轻视的目光了。

然而,魏晋南北朝时代真的就应当被看作黑暗低谷的时代,或者非正常的时代而加以轻视吗?

原本所谓乱世,就是激烈的时代,是人们能量沸涌、势不可遏的时代。被孟子称为“一乱”时代的春秋战国,恰恰是以孔子为首,诸子百家之学争鸣竞放,一举提升了华夏文明水平的光辉时代。政治上的乱世,却能成为文明之花盛放的华丽时代,这一点不论东洋西洋,都是一样的。我们的魏晋南北朝时代,也绝对不是黑暗低谷的时代。

华丽的黑暗时代
乱世屡屡将人们推落可怕的悲惨苦难当中。更何况在我们这个时代,还遭到来自北方、西方的各种异族入侵,华北的先进地区被蹂躏得处处荒残,黑暗时代的面貌确实是处处都表现出来。汉帝国崩溃后的这个时代,正与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所谓欧洲黑暗中世纪有着酷似的面貌。然而,就在中国的这一黑暗时代,却开出了比欧洲还要华美得多的文明之花。
例如将书法艺术推至登峰造极的王羲之、号称“画圣”的顾恺之,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知吧。书法和绘画的起源当然很早;然而书家、画家必须要到他们不再是匠人,而是自觉成为有个性的艺术家的时期才能出现。正是在这个时代,书法绘画被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对其加以评论的书论、画论也流行起来,成为自觉的文体。

此外,田园诗人陶渊明之名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伴随着这个时代的开幕,诗也一举繁荣起来。那位断绝汉帝国命脉、奠定了魏国基业的曹操,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自他以后,在这乱世中诗人络绎辈出,令人目不暇接。而陶渊明就是其中一个光彩而独特的存在。抒情诗的文体确立,是这个时代最辉煌的产物之一。

与此同时,文章也如同策马并驰一般,驱使着四言、六言的对句,锤炼出了齐整均衡的华丽样式。人称“骈俪体”的这种样式,将深厚的古典教养和对汉语音调的敏锐感觉协调统一起来,是最为考究的文体。文学的体类在这个乱世当中获得了完全的独立。其中的名文和代表诗作,我们可以从6世纪初编纂的那部著名诗文集《文选》中看到。这部文集对于后世,甚至对我们日本文学曾留下过的深远影响,同样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上述各种文学、艺术体类之所以能够得到确立,是由于充满个性的、各式各样的教养人辈出。而各式各样的个性,又是在思想自由的基础上发展繁荣的。在汉代风靡一世的儒教思想,到了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在此之外,还有传承了老子、庄子一脉的道家思想,追求个人得救的道教信仰,再加上从西方传入并普及的佛教思想、信仰等,所谓儒、佛、道三教,并行不悖,相互交融,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精神振幅。在这个时代,各式各样的价值并存,人们不断摸索探求着更加切实的新价值。

这些努力大大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疆域,也深化了它的质地。前文举例所示的文学、艺术体类之确立,也不过就是华夏文明这种疆域拓展、质地深化的表现之一罢了。还有在宗教领域和学问领域,华夏文明也都在这个时代丰富和发展起来。即使是如此漫长可怕的政治黑暗时代,也无法断绝中国的上古文明,反而使它的内涵变得更加新鲜丰富了。

本书的课题
光辉的黑暗时代—这种悖论式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这就是本书需要面对的核心课题。事实上,西方世界在罗马帝国衰亡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就已没落、沦入黑暗时代;与之相比,中国的这种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上古文明尽管经历了如此漫长的乱世,却不但没有断绝,反而还在维持其一贯性的同时,发展得更为丰富,范围更加宽广。这一点是如何做到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恐怕还需针对华夏文明惊人的一贯性与强韧性进行探究。

面对这个巨大的课题,我现在还无法给出完满的答案。不过,我心里时常抱有的一个疑问,或许与此课题相关。那就是:在这个漫长的战乱时代,可以想见武力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尽管如此,武士最终却未能成为统治阶级,原因究竟何在?

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一般被定性为“贵族制社会”。其强烈倾向是社会阶层多重分化,家族门第被固定在各自所属的阶层中。而位于最顶层的名门,则必须是世世代代都孕育出具有丰富教养的知识人的家族。只知道好勇斗狠的武人,无论立下多少战功,都是挤不进贵族圈子的。贵族阶级不是武士,而是有教养的文人。在漫长的战乱时代,这样的社会体制竟能延续不绝,真称得上是惊人的事情。

当然了,掌握了武力集团的武人是能够建立新的国家,当上皇帝的。尤其席卷华北的各异族都是以武立国,其首领和中坚骨干也都是武人。因此北族系统的武人家族也能够成为贵族。然而他们为了统治汉族社会,把国家维持下去,却非得到汉族社会中的名门,也就是文人贵族层的合作不可。通过这样的合作,帝室及武人贵族也就普遍地受到贵族阶层的影响而逐步文人化了。

这样的文人贵族层,超越了国家兴亡而长久延续。他们正是在这漫长乱世中强韧地坚守着华夏文明,并进而使其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所谓华夏文明的强韧性,一言以概之,正是源于作为其担当者的知识人的强韧性,源于支撑着这些知识人的汉族社会的存在方式,而这与所谓“贵族制社会”是深深地联系在一起的。

接下来,我将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探索孕育出这四百年乱世的种种因素,思考这个时代的意义,并且追踪在其中强韧生存着的“贵族制社会”的变迁轨迹。

魏石当|东汉王景:王景治河,千载无恙
东汉王景:王景治河,千载无恙

文/魏石当

在嘉应观东龙王殿,紧临贾让的河神是王景。

历史上的王景除了有“王景治河,千载无恙”的伟大治河功绩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出生于现在的朝鲜平壤西北(乐浪郡讲邯县)。

这个身份说明了什么?

答案应该有二:一是汉代中国国土面积的辽阔,二是一个青年从偏远之乡靠实力在京城打拼的奋斗历程相当辉煌。

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字仲通,原籍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出生于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水利家。其八世祖王仲时,因避乱,迁至乐浪郡讲邯县(今朝鲜平安南道)。当年,王景的父亲王闳杀死了乐浪郡的官员,拥护汉朝,欢迎汉太守接管乐浪郡。他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光武帝的嘉奖,封王闳为列侯,王闳很客气,没有接受。光武帝便召他进京,然而王闳在上京路上就病死了。王景长大后,由于他自小好学,爱好广泛,精通《周易》,懂得数学,对天文也很有研究,才华横溢,被司空伏恭看中,纳于门下。

王景算得上中国古代的一个奇才,身世很传奇,因为他出生在现在的朝鲜半岛,当时属于东汉最北部的一个郡县,由于远离中原,儒家的思想影响不深,所以王景没有像其他年轻人一样从小接受儒家教育,而是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对《周易》、《山海经》以及天文历法、算术等自然科学很感兴趣,并且掌握了很多技艺,所以他比同时代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相比,他的见识要更广,没有更多的思想限制。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黄河在汴梁一带决口,河南、山东、安徽一带受灾十分严重。

公元34年,阳武令张汜上书,建议“改修提防,以安百姓。光武帝接受张汜的建议,准备发卒治理黄河。但浚仪(今河南开封)令,乐俊站在守旧的立场上上书反对,因此,修河之议终止。

到汉明帝时,河患日益严重,兖州、豫州一带的广大人民群众怨声载道,东汉政府为之震动。公元69年,汉明帝决心恢复修河工程。就是在这种动机下,永平十二年春,汉明帝召见王景,问水患的情形及治黄的办法。王景根据自己长期研究和考察的结果,陈其利害,对答如流,明帝十分高兴。

汉明帝想王景过去在浚仪修汴梁“功业有成”的历史,赏赐王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书籍和金钱衣物,并在这年夏征发民工、军卒数十万人,让王景和他的助手王吴,总理修渠筑堤治水的事务。

王景治河工程包括治理汴渠和黄河下游河道两部分,总共动用了数十万人,耗去经费数以百亿计,工期一年,最后成功地治理了这两条水道。

王景的治理黄河工程主要是修筑沿河大堤,固定新的河道。

从今河南郑州附近的荥阳起,到今黄河口附近的千乘海口,修筑长堤千余里,牢牢地控制住了新冲开的河道。

在筑堤之外,他还根据地形和河道的状况,对一些河道进行了改造、疏通,或裁弯取直,或凿高就底,使水流更为通畅。

王景治河以后,直到唐朝末年,在长达八百多年的时间内,黄河仅有40个年份有决溢的记载,相对于决溢频繁的其他时期来说,可以说基本上处于安流状态(唐末到近代的一千多年内,大小决溢1500多次)因此引起了后世的广泛关注。

关于这一阶段黄河长期安流的原因,过去多归功于王景治理有方,现代有些学者又认为,这一时期黄河中游植被较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良好的植被可以大大减少下游河道的来沙量,从而减缓淤积。又有人综合各项因素认为新形成的河道入海距离较短,比降较大,从而提高了河水的流速和挟沙能力,减轻了河道淤积,这一点对于黄河长期安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植被气候、堤防乃至海平面的变化等等各项因素,也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管大家怎样看待这一现象,但经王景治理后下游河道能在较长时期内很少发生决溢确是事实,王景主持修筑的堤防工程即使没有起决定性作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后世对于王景的治河功绩一直十分重视,在借鉴王景的治河经验时也更为注重堤防工程。

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拜王景为河堤谒者。汉章帝建初七年(82年),王景调任徐州刺史。次年,又升任庐江太守。在任庐江太守时,王景为提高生产力,在当地积极推广牛耕、蚕桑养殖和纺织技术,鼓励百姓开荒种稻。他还组织修复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修筑的芍陂,蓄水浇灌荒地,发展农田灌溉,逐步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深受百姓爱戴。

公元85年,王景卒于庐江太守任上,享年约56岁。

鉴于王景治河取得的伟大成就,后世有很多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有学者得出结论:王景治河能够成功,其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是因王景能根据黄河自然的分流,加以整理。

王景针对黄河穿过豫西山地之后,像野马脱缰,不受羁勒的特点,先在今广武县之西疏通汴河、济河,使急湍的河水迎头一洩,减其流势。

而且,济水东出定陶,汴河又散入于颍水、涡水各流,分头汇入淮水,这形成了许多变相的大小水库,起了泻洪的作用。王景这一举措,深得治黄奥秘。

王景正是掌握了这一特点,采取“河、汴分流”的办法,泻洪杀势,使其一鼓而作气不成,再鼓而盛不行,至三鼓,就既衰且绝,没有什么力量了。

第二,王景针对黄河大量泥沙淤塞的特点,而作分移。

如何分移?办法一,是在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的地段内,修渠筑堤,每十里立一水闸,以减水、滞洪、淤沙。

办法二,是让滔滔黄水“涧注”于内堤之外外堤之内,这部分水流出堤后,水势减缓,越降则缓势越大,不至与正流同时争出,作用无异于泄洪。

同时,这样做的结果又使大量泥沙分移到河床之外,这样,就使滔滔浊流怒势被杀。加之节节水闸洄注,终于使河水俯首贴耳,听候指挥了。其治河工程完工后,汉明帝亲自出巡,命令沿河各郡设置专门管理河堤的官吏。王景因为治河成功,名声大震,被明帝升迁为侍御史。

王景以后,东汉政府在安帝、顺帝、灵帝统治时,屡次在汴口加固河防,直至北宋,都能随时注意整修。因此,在王景以后的八百多年中,黄河比较安静。

特别是东汉时期,京师在洛阳,东方的漕运全靠汴河。王景使河、汴分流后,汴水、济水的漕运无患,东南之漕运由汴入黄,东北之漕运由济入黄,三水之上,“触舻千里,輓输不绝,京师无匮乏之忧矣。”不仅如此,经过王景的治理,黄河河道得到了相对的稳定,防洪的效果十分明显。

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

其实,王景治河取得如此成就,跟一位治水前辈密不可分。那就是西汉的贾让。贾让的治河三策,给王景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依据,王景治河,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实践了贾让的治河思想,而得以在东汉较为清明的政治制度下得以实施,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王景多才,从政之余,对卜筮、风水、数术之学都很有兴趣,还撰有专书,令人佩服。

每当我站在嘉应观的东龙王殿,望向比肩而立的河神贾让和王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在近两千年的时光里,这两位河神到底在神界有没有论过师生之谊呢?我猜,应该有吧。

大胆脑补下遥远而飘渺的场景:

贾让当抚须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耳!

王景会拱手施礼:先生受徒儿一拜是也!

(转)仲威:那我就举几个例子吧。比如说,和我们现在不同,古人在拓碑的时候是不拓碑额的,只拓碑身文字,传拓碑额是乾嘉以后流行的风气,更不拓碑额周边的螭首图案,也不玩汉画像石。对汉画像石,今人认为是了解汉代的图像资料,从美术角度来研究汉画像石,但是古人是不讲究碑刻图案的,古人只注重碑刻文字。早期比较有名的汉画像石,像陈介祺收藏的《君车画像》,还有《武氏祠画像》等,都是因为有汉代文字,如果没有文字,古人就认为没有文献收藏价值,早期的《武氏祠画像》只拓题榜文字而不拓画像图画,就清楚地交代了古人对碑帖收藏的好恶。
现在全国各地的书法家都喜欢为画像石、画像砖题跋,既不问来历,也不问真假。事实上,古人对这些画像石还是很忌讳的,因为它们都出自墓葬。所以,古人收藏六朝墓志者,在乾嘉以前也很少,当然,出土数量也少得可怜,像《王居士砖塔铭》《崔敬邕墓志》《董美人墓志》等早期出土的墓志的早期拓本,后来都成了善本,因为原石都没有了,或者残损了。到了晚清、民国以后,墓志收藏才被广泛接受,甚至还有人把它们装成卷轴挂在家里,从这个角度来讲,收藏的理念是放开了,收藏标准也更宽泛了。收藏品种的拓宽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主要还是因为传世善本太稀缺了,而且都集中在沈树镛、吴大澂、端方这些收藏大家手上,普通老百姓只能玩玩新拓片。
又比如说,现在很流行全形拓。全形拓是在乾嘉以后出现的金石拓片新样式,当时只是在小范围传播。收藏青铜器的藏家,收藏格调一般都比较高,因为他们收藏的器物,文物价值都非常珍贵,轻易不会让人家传拓,不像露天野外的碑刻,为了出售拓片,想怎么拓就可以怎么拓,藏这些青铜器的人并不差钱,不可能随随便便给你弄一张拓片。旧时传拓青铜器,也仅仅是传拓铭文,而非全形,古人关注点依然还是文字。所以,一直要到晚清,在潘祖荫、陈介祺、端方等人的带动下,传拓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和十钟等等全形拓片才开始流行,变成一种新的拓片收藏门类。全形拓虽然逐渐流行开来,但依然是铭文的附庸,铭文是主角,全形是配角。今人正好相反,只关注全形拓的审美价值,忽视铭文的文物价值。
其实,全形拓的价值,受到青铜器本身文物价值的制约,在文物价值高的青铜器上传拓的铭文和全形才有收藏价值,与全形拓的传拓摹画精粗关系不大。我的观点是,一张从珍贵文物青铜器上传拓出的劣本,哪怕是外行传拓,日后依然可能成为文物,因为它与国宝亲密“接触”过,传拓数量稀少。一张从潘家园地摊青铜器上传拓的精本,哪怕再惟妙惟肖,也是一张画纸,永远不会成为文物。

再举一个例子。六舟和尚现在很火,他的《雁足灯图》成了全形拓的一个标志性收藏品,数量也比较多,我已经看到好几件了。实际上,这个方面的研究我觉得是刻画无盐、唐突西子了。怎么讲呢?清道光十六年(1836)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间,徽州著名收藏家程洪溥(木庵)曾多次相邀六舟前往新安述古堂,传拓商周青铜彝器千余件以及宋元明三朝古墨二千多品,金石僧六舟自此声名远扬。六舟传拓的一千多件商周青铜器,现在留存的很少,我们上海图书馆只有几件,在故宫或者其他地方可能也只有几件,说明程洪溥是严格管控传拓数量的。但是,《雁足灯》并非商周器物,只是一件汉器,在程洪溥眼里可能就是最平常的藏品,所以就交给六舟,让他随便玩,才有了六舟剔出铭文和传拓分赠好友的故事。如果我们穿越时空,回到程木庵的时代,告诉他今天六舟如何受到重视,他说不定要哈哈大笑。古人与今人的收藏与欣赏的观念,已经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十五年前觉得全形拓绝掉了,再没人会拓,事实上,人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只要能卖钱,全形拓不会绝,现在越来越红火,更有新拓新画泛滥之势。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现在古典文学、古文字研究者的收入都很可观,国家经费拨得也多,马上就能够迎来一个新的研究高潮,传统文化并不会消亡。

所以,在时代新旧交替的时候,整个收藏理念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产生许多的矛盾,情况很复杂。如果能穿越时空,今人认为好的东西,古人说不定都嗤之以鼻。现在碑帖收藏活跃的几个省,如山东、河南、陕西等,在我看来,就是“农家乐”,正确的收藏理念无法推广普及开来,碑帖“扶贫”工作相当艰巨。当然,善本确实也难得,拍卖价格也很高,但是我们要有正确的收藏价值观,什么东西放一百年还是资料,什么东西放一百年会是文物。明白了这一点,就是未来的收藏家。碑帖收藏受制于资金是一个原因,受制于见识可能是更大的一个原因。以前翁方纲、潘祖荫、刘喜海这些藏家,几十年前才出土的拓片同样也收藏、题跋,他们有他们的眼光,后来证明这些东西确实成了善本。古旧与否不是关键因素,存世多少才是关键。

https://t.cn/A6GAK11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都不是,你明明是想回去好好读书,明明是想回去跟那些遗憾再说句话吧,明明是想回去把错过的东西牢牢抓住吧,所以哪里是在怀念小时候啊明明是在后悔那些没有珍惜的日子罢了
  • 又因直贡梯寺的索朗藏医爱好藏文书法,还是西藏藏文书法界著名书法家,华人书画家协会会员,所以找他帮忙手写了店名藏文书法体。看看这是索朗藏医喇嘛的书法手稿,真好!
  • 【现实版宫斗:泰国新晋王妃欲与王后争宠,阴谋失败被剥夺全部头衔】泰国皇室21日发出命令,宣布剥夺贵妃诗妮娜的所有皇室和军事头衔。也有消息称是诗妮娜跟王后苏提达闹
  • #真军事博主#✅苗帮正极贴以制:蜈蚣、天龙、土元、川乌、草乌、何首乌、肉桂、当归、马钱子、没药、丁香、血竭、川芎、独活、三七、花红、薄荷、冰片、樟脑、乳香为原料
  • 但如果妈妈的奶量还比较少,或者宝宝的摄入有可能不够,宝宝睡眠超过三小时还没有醒,需要唤醒宝宝来吃奶。会经常发作,但是疼一会就会自己变好,且腹痛的同时,没有其他症
  • #虽离山正[超话]#养贴这个号实在是太烂了,会吞评[苦涩]另一个因为这几天干仗暂时哑了,现在这是四号机了[苦涩]麻烦走过路过人美心善的小橘子踢我一下[苦涩]不吞
  • 好吃是好吃,就是花了我38[泪][泪][泪]⑤很酥的酥饼,我觉得有一丢丢贵⑥泡面饺子[舔屏]成年人不要做选择题[并不简单]⑦呜呜呜谁来救救我的大头[泪]⑧那天穿
  • 5.19日抽奖合集,留个1或点个赞,锦鲤打卡!同时,转+关+赞即可参与抽奖活动哟[围观][围观][围观]@微博抽奖平台 感谢@sinours 提供的产品,产品效
  • 所以人们热烈盼望着每天都是晴朗无雨的天气,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收割活动顺利完成。#三农日历#【今日#处暑#,夏将止,秋未满】①今天23时45分,处暑至;②处暑是二
  • 9月的长城产品线里,除了坦克品牌的销量同比上涨之外,哈弗、WEY、欧拉、长城皮卡的销量都在下跌,这个势头的压力不小啊。本来WEY可以选择的车型就那么几款,最后就
  • ”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关注公众号:万兆五百年,带你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和养生食谱,如果感觉本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千里追踪 只为给你一
  • 【三生花旗舰店】赠冰清莹白旅行装,持证美白,专为东方女性研究,外淡纹内修护,隐退潜在纹,高科技萃取植物活性精粹,高浓度包裹透明质酸,有效淡纹,淡化岁月痕迹~ [
  • 他们的结论是,如果人类将主要能源转换为清洁能源,大概能在2371年左右成为I型文明。转型的考验模型显示,如果全球各国都履行自己的承诺,那么在2040年代,人类将
  • 痛苦、愤怒、迷茫以及不甘理应将我们推向高处睡前看到了那条微博,看着屏幕沉默了好久又动了写日记的念头或许自己憋着的那股气那份不甘,自卑,愤怒与迷茫从未放下过太多的
  • 7月初至今的调整较大程度地释放了市场的悲观预期,沪深300当前动态市盈率已经与2016年2月(熔断)、2018年12月(贸易战)和2020年3月(新冠活久见)的
  • 上述作家捐赠的书法作品在民族文化宫主办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献暨书法作品展”中展出。 本次捐赠的书法作品是甘南州藏文书法家协会主席桑吉扎西,协会副主席索南才让
  • 这个时候的中国,类似美国西部淘金热,满地都是机会,自然也吸引一批华人回国。服务华裔聚居的布碌仑日落公园的玛摩利医院,其院长吉布森(Kenneth Gibbs)5
  • 女主人的善良和宽容是美丽的,但是不该对一个不懂的感恩和得寸进尺的人手下留情,有时候的心太软就会给别人留下致命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善良的同时,一定要有原则,不给无耻
  • 而所谓 的诗意和美好, 只是 那一眸深邃里无法打捞起的妖娆…大概是因为今晚吃了火锅内心比较火热,一直到现在都没睡着,想到了生命中遇到的许多人,虽然很多都成了
  • ”姚振海说,他们还计划在自贸试验区大兴片区廊坊区域建一个12万至15万平方米的葡萄产业基地作为集团总部中心,逐步把集团全球业务向综保区迁移。“我们看重大兴片区的